计算机病毒与入侵检测
网络安全与入侵检测
网络安全与入侵检测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窃取或删除信息的威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针对这一问题,入侵检测技术成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一、网络安全的现状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各个组织和个人关注的焦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攻击手段也日益繁多,包括病毒、木马、钓鱼网站等。
这些攻击手段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商业机密外泄,甚至金融系统瘫痪。
网络安全的现状需要我们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网络资源和用户的利益。
二、入侵检测技术的概念入侵检测技术是指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和分析,检测出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和窃取行为,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御。
入侵检测技术可以通过网络入侵检测系统(IDS)来实现,该系统能够自动分析网络流量、检测异常行为,并生成相应的警报。
三、入侵检测技术的分类基于入侵检测技术的实现方式,可以将其分为网络入侵检测(NID)和主机入侵检测(HID)两大类。
1. 网络入侵检测(NID):主要通过监视网络流量,检测和识别入侵行为。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比对已知入侵特征和异常行为模式,实现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和警报。
2. 主机入侵检测(HID):主要通过监视主机的文件系统、注册表和进程等,检测和识别入侵行为。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分析和识别系统的异常行为和恶意软件的活动,实现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和警报。
四、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入侵检测技术在网络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组织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攻击行为,保护网络资源和用户的数据安全。
以下是入侵检测技术的几个主要应用场景:1. 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在网络的边界位置,监控进出的网络流量,及时发现和封堵潜在威胁。
2. 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在核心服务器或重要数据库上,监控系统的活动,发现并阻止恶意软件的执行。
3.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与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等安全设备进行集成,形成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网络攻击与入侵检测
网络攻击与入侵检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攻击与入侵问题也日益严重。
网络攻击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漏洞或弱点,对目标网络进行非法的访问、拷贝、破坏或者控制的行为。
入侵检测则是指对网络进行实时的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防御潜在的入侵行为。
本文将就网络攻击与入侵检测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和相应的入侵检测技术。
一、网络攻击的类型网络攻击是指黑客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的非法侵入和破坏行为,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有以下几种:1. 钓鱼攻击:黑客通过伪造合法的网站或邮件,诱导用户登录或提供个人信息,以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等。
2. 木马攻击:黑客通过植入恶意软件,对用户计算机进行监控、控制和盗取个人信息。
3. DoS和DDoS攻击:DoS(拒绝服务)和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是指黑客通过大量的请求使目标服务器负载过高,导致服务不可用。
4. SQL注入攻击:黑客通过在网页表单等输入框中注入SQL代码,从而绕过身份验证,获取数据库中的敏感信息。
5. 病毒和蠕虫攻击:黑客通过植入病毒和蠕虫破坏系统安全,传播恶意代码,导致系统瘫痪或用户信息泄漏。
二、入侵检测技术为了提供对网络攻击的及时识别和防御,入侵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一种通过监控和分析网络流量,识别和报告潜在威胁的系统。
常见的入侵检测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 签名检测:签名检测是基于已知攻击模式的检测方法,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匹配,从而识别已经被发现的攻击。
2. 异常检测:异常检测是基于网络正常行为模式的分析,通过统计和学习正常网络流量的特征,如果有异常流量则进行警报和防御。
3. 流量分析:流量分析是通过对网络流量进行深度分析,发现异常行为和潜在威胁,并生成相应的报告。
4.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HIDS):HIDS是安装在主机上的入侵检测系统,监测和分析主机上的活动,例如文件访问、进程启动等。
网络攻击防御与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网络攻击防御与入侵检测技术研究引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攻击日益增多,对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网络攻击形式多样,从个人电脑到大型企业服务器都可能成为攻击目标。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网络防御技术和入侵检测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重点探讨网络攻击防御和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一、网络攻击类型分析网络攻击可以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大类。
主动攻击包括计算机病毒、木马、蠕虫等破坏性攻击,它们通过操纵或破坏目标系统的功能来获取或修改信息。
被动攻击则是通过监听、窃取或篡改网络通信来获取目标信息,如黑客通过网络监听来窃取密码等。
二、网络攻击防御技术2.1 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网络攻击防御的基本工具,可以通过限制不安全的网络活动来保护计算机和网络资源。
防火墙可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来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包,通过允许或阻止流量来防止攻击者进入目标系统。
2.2 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IDS)可以监视网络流量并尝试识别恶意活动。
IDS分为主机IDS和网络IDS两种类型。
主机IDS通过监视主机上的文件和系统调用来检测潜在的攻击。
网络IDS则通过监听网络流量来发现和阻止攻击者。
三、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3.1 基于深度学习的入侵检测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进步,许多新的入侵检测技术正在应用和发展。
传统的IDS主要依赖规则和特征来检测攻击,但是这些方法往往不能准确地捕捉到新出现的攻击。
基于深度学习的入侵检测技术可以通过学习大量数据来发现隐藏的攻击特征,从而提高检测准确性。
3.2 入侵检测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入侵检测系统应具备自适应能力,即能够根据网络环境和攻击形态的变化自动调整参数和策略。
自适应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根据实时情况调整阈值和规则,提高检测的精度和性能。
3.3 多种检测方法的结合为了提高入侵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人员将多种检测方法进行结合。
例如,结合基于签名的检测方法和基于异常行为的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捕捉到不同类型的攻击。
入侵检测技术
10
7.2 入侵检测的原理与技术
网络数据
读取网络数据 网络报文数据
协议分析
比较数据
事件数据库
上报事件
图7-1 网络IDS工作模型
11
7.2 入侵检测的原理与技术
网络IDS优势
22
7.2 入侵检测的原理与技术
7.2.3 IDS采用的技术
2、异常检测技术 通过对系统审计数据的分析建立起系统主体(单个用户、 一组用户、主机,甚至是系统中的某个关键的程序和文件等) 的正常行为特征轮廓;检测时,如果系统中的审计数据与已建 立的主体的正常行为特征有较大出入就认为是一个入侵行为。 这一检测方法称“异常检测技术”。 一般采用统计或基于规则描述的方法建立系统主体的行 为特征轮廓,即统计性特征轮廓和基于规则描述的特征轮廓。
事件数据库
图7-4 控制中心的工作流程
21
7.2 入侵检测的原理与技术
7.2.3 IDS采用的技术
入侵检测主要通过专家系统、模式匹配、协议分析 或状态转换等方法来确定入侵行为。入侵检测技术有:
➢静态配置分析技术 ➢异常检测技术 ➢误用检测技术
1.静态配置分析技术 静态配置分析是通过检查系统的当前系统配置,诸 如系统文件的内容或系统表,来检查系统是否已经或者 可能会遭到破坏。静态是指检查系统的静态特征(系统配 置信息),而不是系统中的活动。
6
7.1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7
7.1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7.1.4 入侵检测的发展历程
1980年,概念的诞生 1984~1986年,模型的发展 1990年,形成网络IDS和主机IDS两大阵营 九十年代后至今,百家争鸣、繁荣昌盛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
校验和法
• 特点 • 方法 • 优缺点
行为监测法(实时监控法)
• 监测病毒的行为特征 • 病毒防火墙 • 优缺点
软件模拟法
• 变形病毒类型
– 第一类变形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具备普通计算机病毒所具有的基本特性 – 第二类变形计算机病毒的特性:除了具备一维变形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外,
病毒分析法
• (1)确认被观察的磁盘引导区和程序中是 否含有计算机病毒。
• (2)确认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和种类,判定 其是否是一种新计算机病毒。
• (3)搞清楚计算机病毒体的大致结构,提 取特征识别用的字符串或特征字,用于增 添到计算机病毒代码库以供计算机病毒扫 描和识别程序用。
• (4)详细分析计算机病毒代码,为制定相 应的反计算机病毒措施制定方案。
感染实验法
• 检测未知引导型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实验法 • 检测未知文件型计算机病毒的感染实验法
算法扫描法
• 针对多形态的计算机病毒的算法部分进行 扫描
语义分析法
• 恶意代码的语义分析 • 语义反洗方法
虚拟机分析法
• 虚拟机的类型 • 虚拟执行 • 反计算机病毒的虚拟机运行流程 • 反虚拟机技拟技术又称为解密引擎、虚拟机技术、虚拟执行技术或软件仿真
技术 – 新型病毒检测工具
启发式代码扫描技术
• 启发式扫描通常应设立的标志 • 误报/漏报 • 如何处理虚警谎报 • 传统扫描技术与启发式代码分析扫描技术
的结合运用 • 其他扫描技术 • 启发式反毒技术的未来展望
4.4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检测
• 计算机病毒入侵检测 • 智能引导技术 • 嵌入式杀毒技术 • 未知病毒查杀技术
4.5 计算机病毒检测的作用
计算机病毒防范和安全漏洞检测制度(三篇)
计算机病毒防范和安全漏洞检测制度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计算机病毒和安全漏洞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安全,各类企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病毒防范和安全漏洞检测制度。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分别是计算机病毒防范和安全漏洞检测制度。
一、计算机病毒防范制度1、制度建立的必要性计算机病毒是指具有复制和感染能力的恶意程序,它会危害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建立计算机病毒防范制度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有效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和感染,保障计算机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2、制度的内容(1)病毒防护软件安装与更新。
企事业单位需要安装专业的病毒防护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库,以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新型病毒威胁。
(2)病毒扫描与清除。
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全面的病毒扫描,并配备相应的病毒清除工具,对发现的病毒进行处理。
(3)防止不正当程序运行。
通过设置权限和访问控制策略,防止未经授权的程序运行和下载。
(4)教育和宣传。
开展有关计算机病毒防范的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5)安全邮件和文件处理。
企事业单位应建立相应的邮件和文件处理制度,防止通过邮件和文件传播的病毒。
3、制度执行的机制(1)责任明确。
明确计算机病毒防范工作的责任人,建立一套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对病毒防范工作进行监督和督促。
(2)定期检查和评估。
制度执行的结果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3)紧急应对机制。
当计算机系统受到病毒威胁时,需要制定相应的紧急应对机制,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减小损失。
二、安全漏洞检测制度1、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安全漏洞是指计算机系统或网络中存在的缺陷或漏洞,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进行攻击和入侵。
建立安全漏洞检测制度可以有效识别和修补这些漏洞,提升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性。
2、制度的内容(1)系统漏洞扫描与修复。
通过专业的漏洞扫描工具,对计算机系统中的漏洞进行全面扫描,并及时修复或升级。
浅析计算机病毒检测与防范
4 .木马病毒 、黑客病毒 。木马病毒其前缀 是 :Toa ,黑 r n j
客病毒前缀名一般为H c 。木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 网络或 根源上杜绝黑客利用系统漏洞攻击用户计算机的病毒。同时 ,升 ak
者 系统 漏 洞 进 入 用 户 的 系统 并 隐藏 ,然 后 向 外界 泄 露 用 户 的 信 级杀毒软件 、开启病毒实时监控应成为每 日防范病毒 的必修课。
息 ,而黑客病毒则有一个可视 的界 面,能对用户 的电脑进 行远 程控制。 特殊性 ,因此在这里单独算成一类 。宏 病毒 的前缀是 :M co ar,
第 二 前 缀 是 :wod xe、 ( 许 还有 别 的 ) 其 中 之 一 。 r 、E cl 也
2 .定期做好重要资料的备 份,以免造成重大损失。 3 .选择具备 “ 网页防火墙 ”功能 的杀毒软件 ,每天升级杀
21 0 0年第 1 5期 【 总第 1 3期 ) 6
坝 代 芷 业文 化
MO D RN EN E E T RP I E CU T R S L UR E
NO .5, 01 1 2 0
( u I iey O.6 ) C mua V tN 1 3 t
浅析计算机病毒检测与防范
蔓 延 ,又 常常 难 以根 除 。它 们 能 把 自身 附 着 在 各 种 类 型 的文 件
3 .嵌入式杀毒技术 。嵌入式杀毒技术是对病毒经 常攻击 的 应用程序或者对象提供重点 保护的技术 ,它利用操 作系统或者 4 .未知病毒查杀技术 。未 知病毒查杀技术是继虚拟执行 技 术后 的又一大技术 突破 ,它结合 了虚拟技术 和人 工智能技术 , 这些计算机病 毒检 测技术基本上是基于服务器 、网络以及 的检测序列作为主要输入源来检 测侵 入行为 ,而大多数基于计
如何使用计算机安全硬件防范病攻击
如何使用计算机安全硬件防范病攻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黑客攻击与勒索病毒等网络恶意攻击事件层出不穷,大大威胁着网络系统的安全。
如何使用计算机安全硬件来防御病毒攻击呢?一、什么是计算机安全硬件?计算机安全硬件是指那些专门用于防止计算机系统受到病毒等攻击的硬件设备。
比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设备等。
二、计算机防病毒硬件防御原理1.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计算机硬件或软件安全系统,用于监控和控制计算机网络流量的进出,从而防御攻击。
防火墙通常位于计算机或网络之间,防止恶意流量进入系统。
2.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IDS)是指一种可以检测系统或网络中的异常或不正常行为的系统,目的是识别潜在的攻击。
IDS通常是硬件或软件的一部分,集成在防火墙中。
IDS可以处理大量的信息流量,从而帮助管理员识别攻击并作出适当的响应。
3.加密设备加密设备是一种用于加密或解密计算机数据的设备。
加密的目的是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加密设备可以通过硬件或软件实现。
三、计算机硬件防御病毒攻击的优势1.硬件防御病毒攻击的速度更快硬件防御病毒攻击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快速识别和阻止恶意流量。
硬件设备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流量,并且不需要考虑软件所需的资源和内存限制。
2.硬件防御病毒攻击的可靠性更高硬件设备的稳定性更高,因为它们不像软件那样容易受到攻击。
软件经常需要更新和修补以保持安全性,而硬件则不需要。
四、常用的硬件防御病毒攻击设备1.网络安全设备网络安全设备是一种硬件或软件设备,用于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恶意攻击。
这些设备通常在网络流量进出口处部署。
2.数据中心安全设备数据中心安全设备是一种硬件或软件设备,用于保护高度机密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这些设备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虚拟专用网络(VPN)等。
3.移动设备安全设备移动设备安全设备是一种硬件或软件设备,用于保护移动设备上的数据。
这些设备可以识别和阻止恶意应用程序,以及为数据存储提供加密保护。
计算机病毒和入侵检测 实验报告三
计算机病毒和入侵检测实验报告三首先使用“快照X”恢复Linux系统环境。
一.查看连接时间日志连接时间日志是保持用户登录进入和退出时间的文件。
1. 查看系统已登录用户(使用工具查看/var/run/utmp日志)(1)进入实验平台,单击工具栏“控制台”按钮进入工作目录。
输入命令:w,查看系统已登录用户。
显示信息如图4-4-1所示。
显示信息第一行是汇总信息,包括系统当前时间、系统启动到现在的时间、登录用户数目、系统在最近1秒、5秒和15秒的平均负载。
其后每行显示的是每个用户的各项数据,其中包括:登录帐号、登录终端名称,远程主机名称,登录时间、空闲时间,JCPU、PCPU、当前正在运行的命令行。
其中JCPU时间指的是和该终端(tty)连接的所有进程占用的时间。
这个时间里并不包括过去的后台作业时间,但却包括当前正在运行的后台作业所占用的时间。
而PCPU时间则是指当前进程所占用的时间。
(2)同组主机telnet登录本机(用户名:guest;口令:guestpass),本机再次通过w命令查看系统已登录用户。
(3)与“w”命令功能相似的命令还有“who”、“users”命令,请在控制台中运行这两个命令并查看运行结果与“w”命令的异同。
第一题的三个小题的实验结果截图2. 查看登录用户历史(使用工具查看/var/log/wtmp日志)(1)在控制台中输入命令:last,查看近期用户或终端的登录情况。
显示信息如图4-4-2所示。
图4-4-2 登录用户历史显示信息中包括用户登录时间。
如果关心某一个用户的登录历史,可以在“last”命令后面加上用户名参数,上例中使用“last root”命令就会得到关于用户root的登录信息。
(2)在实验中我们会发现,last命令会列出好多用户登录历史,这样不利于我们查找,有时候我们只希望打印出最近的用户登录历史,选项n用来打印出最近的n个用户的登录历史,在控制台输入命令:last -n 5,能够得到最近5个用户的登录历史。
网络安全技术中的入侵检测和防御
网络安全技术中的入侵检测和防御网络已成为当代人们进行社交、学习、工作以及购物的主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被存储在网络中。
但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愈加突出,入侵事件频发,黑客攻击频繁,给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如何有效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其中入侵检测技术和防御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入侵检测技术1. 常见的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主机入侵检测技术和网络入侵检测技术。
主机入侵检测技术过程主要是监测主机在程序和系统资源访问等方面的操作行为,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则是依托网络设备及防火墙之间的数据流量,对数据流量进行可疑模式识别并报警响应。
2. 入侵检测技术的使用场景入侵检测技术主要用于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安全管理、网站安全管理等领域。
例如,在企业中,入侵检测技术可以使用全面性入侵检测设备,通过异常追踪、端口扫描和策略制定等处理方式,对企业互联网络进行监控和管理,强化企业内部安全管理。
二、防御技术1. 常见的防御技术防御技术主要包括网络边界防御技术、主机防御技术、反病毒技术等。
网络边界防御技术是指在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上采取的安全防御措施,采用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技术来保护网络安全;主机防御技术则是通过代码审计、访问控制、安全策略等手段来保证机器的安全。
2. 防御技术的使用场景防御技术主要用于网络攻击防护、网络安全强化等领域。
例如,在金融业中,防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网银安全防御、支付系统等领域,依托设备及策略等安全技术,有效地保障了金融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结合虽然入侵检测技术和防御技术各有优缺点,但两者相结合可以更有效保障网络安全。
1. 建立安全策略基于入侵检测技术和防御技术的应用,可以建立更为完善的网络安全策略。
通过合理的安全策略设置和规范的用户行为管理,可从根本上制定出安全管理机制,对用户行为进行规范和过滤,从而达到网络安全保护的效果。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技术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职教之窗
5 9
箨执病寄筒 测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徐
睛
计算 机网络是信 息社会 的基 础 , 已经 进入 了社 目前 , 国外 一 些 研 究 机 构 已 经 研 发 出 了应 用 于 会 的各个 角落 , 济 、 经 文化 、 军事 和社 会生 活越来 越 不 同操作 系统的几种 典 型的计算 机病 毒 检测技 术 。 多地依赖计算 机 网络 。然而 , 算机 在给 人们 带来 这些计算机 病毒检测 技术 基本上 是基 于 服务 器 、 计 网 巨大便利 的同时 , 也带来 了不可忽视的 问题 , 计算机 络 以及 变种病毒 的。基于服务 器的入侵检测技术采 病毒给 网络 系 统 的安 全 运 行 带 来 了极 大 的 挑 战。 用 服务 器操作系统 的检测序列 作为主要输入源来检 20 03年 1 2 月 5日, 突如其 来 的“ 虫王 ” 毒 , 蠕 病 在互 测侵入行 为 , 而大 多数基 于计算 机变 种病 毒 的检测 联 网世 界 制 造 了 类 似 于 “ .1 的恐 怖 袭 击 事 件 , 9 1” 很 技术则 是以预 防 和消 除计 算 机病 毒 作 为终 结 目标 多 国家 的互联 网也受 到 了严重 影响 。同样 , 几年 的。早期 的计算 机病毒检测技术 主要用 来预防和消 前 的“ 猫烧 香 ” 毒 再 次 为 计 算 机 网络 安 全 敲 起 了 警 除传统 的计 算机病毒 , 而 , 了更好地 应对计算机 熊 病 然 为 钟 。那么 , 面对 网络世界 的威 胁 , 人类总 在试 图寻找 病毒 的花样 不断翻新 , 编程 手段越来越高 的形势 , 最 各种方面来进 行克服和攻关 。入侵检测技术 作为解 新 的计算 机病毒检测方法技术更 多地集中用于预防 决计算机病毒危 害 的方法之 一 , 对其 进行 研究就 成 和消除计算机变 种病 毒 , 打好计 算机病 毒 对抗 与反 为可能 。 。 对 抗 的攻 坚 战 。 计算机病毒 的花样不 断 翻新 , 程手段 越来 越 编 总之 , 由于计算机病毒 的变种更新速度加快 , 表 高, 防不 胜 防。特别是 It t ne 的广 泛应 用 , me 促进 了 现形式也更加 复杂 , 算 机病毒 检测技 术 在计算 机 计 病毒 的空前活跃 , 网络蠕虫病 毒传 播更快更 广 , n 网络安全运行 防护 中所起 的作用 就显 得至关 重要 , Wi. dw 病毒更加复杂 , 有黑 客性 质的病 毒 和特洛 伊 因此受 到了广泛的重视 。相信 随着计算 机病 毒检测 os 带 木马等有害代码 大量涌现 。据 中华人 民共 和国工 业 技 术 的 不 断 改 进 和 提 高 , 会 有 更 加 安 全 可 靠 的 计 将 和信息化部信息安 全协调司公布 的消息称 :代理 木 算机病毒检测技 术问世 , “ 更好维 护网络安全 , 造福于 马 ” 变 种 、木 马 下 载 者 ” 变 种 、灰 鸽 子 ” 变 种 、 及 “ 及 “ 及 全世界 。 “ U盘杀 手” 变种 、 及 网游 大 盗及 变种 等病毒 及变 种 三、 计算机病毒检 测方法技术的作用 对计算机 网络 的安 全运行构成 了威胁 。对计算机 病 计算机病 毒检测技术在计算机 网络安全防护中 毒及变种 的了解 可以使我们站在一定 的高度 上对变 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 主要有 : ①堵塞计算 机病毒的 种病毒有一个较 清楚 的认 识 , 以便 今后 针 对其采 取 传播途径 , 严防计算 机病 毒 的侵害 。② 计算 机病 毒 强而有效 的措施进行诊 治。变种病毒可 以说是病 毒 可 以对计算机数 据和 文件安 全构 成威 胁 , 而计算 机 发展的趋 向, 也就是说 , 病毒主要朝着能对抗反病 毒 病毒检测技术 可以保 护计算机数据 和文 件安全。③ 手 段 和 有 目的 的方 向 发 展 。 可 以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打 击 病 毒 制 造 者 的 猖 獗 违 法 行 计 算机病毒检测 的基本技 术 为 。④ 最 新 病 毒 检测 方 法 技 术 的 问世 为 以后 更好 地 1 .计算机病毒入侵检 测技 术 应对多变 的计算 机病毒奠定 了方法技术 基础。 计算机病毒检 测技 术作为计算机病毒检 测的方 虽然计算机病 毒检测 技 术的作 用很 大 , 但并 不 法技术之一 , 它是一种 利用 入侵者 留下的 痕迹等 信 能完全 防止计算 机病 毒的攻击 , 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 息来有效地 发现 来 自外 部 或 者 内部 的非 法 入侵 技 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 。因此 , 强 l 行业从 业人员 加 r r 术 。 它 以 探 测 与 控 制 为 技 术 本 质 , 着 主 动 防 御 的 的职业道德教育 、 起 加快 完善 计算 机病 毒 防治方 面的 作用 , 是计 算机网络安全 中较 重要 的内容 。 法律法规 、 加强 国际交流与合作 同样显得刻不容缓 。 2 .智 能 引 擎技 术 也 许 只 有 这 样 , 算 机 病 毒 检 测 技 术 才 能 更 好 发 挥 计 智能引擎技术 发展 了特征 代码 扫描 法 的优点 , 作用 , 我们才能更好 地 防止 日益 变化 和复 杂 的计 算 同时也对其弊端进 行 了改进 , 对病 毒 的变形 变种 有 机病毒 的攻击 。 着非常准确 的智 能识别 功能 , 而且 病毒 扫描 速度 并 随着计算机 网络技术 的 不断 发展 , 计算 机 给人 不会随着病毒库 的增大而减慢 。 类经济 、 文化 、 军事 和社 会 活 动带 来 更 多便 利 的同 3 .嵌 入 式 杀 毒 技 术 时, 也带来了相 当巨大 的安全 挑战 。现代 信息 网络 有 嵌人式杀毒技术是对病毒经常攻击 的应用程序或 面临着各种各样 的安 全威胁 , 来 自网络外 面 的攻 者对象提供重点保护的技术, 它利用操作系统或者应 击 , 比如网络黑客 、 算机病 毒 及变 种等 。因此 , 计 合 用程序提供的 内部接 口来实现。它能对使用频率高 、 理有效 的计算 机病毒检测技术是 防治计 算机病毒最 使用范围广的主要的应用软件提供被动式的保护。 有效 , 最经济省力 , 也是最应该值得 重视 的问题。研 4 .未 知 病 毒 查 杀 技 术 究计算机病毒检 测技术有利于我们更好 地防止计算 未知病毒查杀技术 是继虚拟执行技术后 的又一 机病毒的攻击 , 有利 于我们 更好 地维护 计算 机 网络 个 大的技 术突破 , 它结合 了虚 拟技术 和 人工 智能 技 世界的安全 , 使得计算 机 网络真 正发挥 其积 极 的作 术, 实现 了对未 知病 毒的准确查杀 。 用 , 进人类经济 、 促 文化 、 军事 和社会 活动的健康 。 二、计算机病 毒检测技术 的发展 现状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 东台市职业 高级 中学)
网络安全防护与入侵检测
网络安全防护与入侵检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机构的重要信息,网络安全防护与入侵检测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网络安全的概念、网络安全威胁和入侵检测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安全概述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泄露、破坏等威胁的一种技术和管理手段。
它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安全、网络的安全以及网络运行的安全。
网络安全的目标是确保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二、网络安全威胁1. 病毒与蠕虫:病毒和蠕虫是最为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之一。
它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携带设备等方式传播,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2. 黑客攻击:黑客通过攻击目标系统的漏洞、弱密码、恶意软件等手段来获得非法利益或者破坏系统。
他们可能盗取个人信息、入侵机构网站等。
3. DoS和DDoS攻击:DoS(拒绝服务)和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旨在通过使目标系统过载或瘫痪来剥夺合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权。
4. 木马程序:木马程序是一种专门用来偷窃用户计算机信息的恶意软件。
当用户下载或运行被感染的文件时,木马程序就会悄悄安装并收集用户的敏感信息。
三、入侵检测技术为了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入侵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防护中。
以下是常见的入侵检测技术:1. 签名检测:签名检测是一种基于规则或特征集的检测方法,它通过与已知的攻击特征进行对比,发现网络中的异常行为。
2. 异常检测:异常检测是通过建立正常网络行为的模型,检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
它能够发现未知的攻击和零日漏洞。
3. 行为分析:行为分析是通过对网络流量和行为进行分析,识别出网络中的异常行为。
它结合了签名检测和异常检测的优点。
4.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技术能够从大量的网络数据中挖掘潜在的攻击特征和模式,以帮助发现和预防潜在的网络安全威胁。
四、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保护网络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1. 使用强密码:使用强密码可以有效避免密码被猜测或暴力破解。
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
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一、背景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涉及着各行各业的数据存储和信息处理。
然而,在信息系统中存在许多安全风险,例如数据泄露、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
为了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安全专用产品。
二、安全专用产品的定义安全专用产品是指专门用于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硬件、软件或服务。
这些产品主要包括防火墙、杀毒软件、入侵检测系统、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统(SIEM)、加密解决方案、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工具等。
三、安全专用产品的类型1. 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通信。
它可以根据预定的安全策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过滤和阻断,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2. 杀毒软件杀毒软件是一种用于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软件工具。
它通过扫描系统文件和网络流量来检测恶意软件并进行隔离或删除,从而保护系统的安全。
3. 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检测计算机网络中潜在威胁的安全保护工具。
它可以监控网络流量、系统日志和行为模式,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的攻击行为。
4. 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统(SIEM)SIEM系统是集成了安全信息管理和安全事件管理功能的解决方案。
它可以收集、分析和报告安全信息和事件,帮助组织快速响应安全威胁并改进安全措施。
5. 加密解决方案加密解决方案是一种保护数据和通信安全的技术手段。
它使用密码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6. 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工具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工具用于确认用户身份并控制其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
它可以通过密码、生物特征识别、多因素认证等方式实现用户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
四、安全专用产品的重要性使用安全专用产品可以有效降低计算机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保护重要数据和业务不受损害。
安全专用产品具有以下重要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和传播,减轻安全事件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第6章-入侵检测与入侵防御
关于防火墙
网络边界的设备 自身可以被攻破 对某些攻击保护很弱 不是所有的威胁来自防火墙外部
预防是理想的,但检测是必须的
1
网络安全工具的特点
防火墙 IDS
优点 可简化网络管理,产品成熟 实时监控网络安全状态
Scanner
VPN 防病毒
简单可操作,帮助系统管理 员和安全服务人员解决实际 问题
因为不需要对每种入侵行为进行定义,因此能有 效检测未知的入侵
系统能针对用户行为的改变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 但随着检测模型的逐步精确,异常检测会消耗更 多的系统资源
16
误用检测模型
17
误用检测
• 前提:所有的入侵行为都有可被检测到的特征 • 攻击特征库: 当监测的用户或系统行为与库中的记录
相匹配时,系统就认为这种行为是入侵 • 过程
6
信息收集的来源
系统或网络的日志文件 网络流量 系统目录和文件的异常变化 程序执行中的异常行为
7
信息分析
▪ 模式匹配 ▪ 统计分析 ▪ 完整性分析,往往用于事后分析
8
模式匹配
模式匹配就是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的网络入侵和系 统误用模式数据库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违背安全策略 的行为
一般来讲,一种攻击模式可以用一个过程(如执行一 条指令)或一个输出(如获得权限)来表示。该过程 可以很简单(如通过字符串匹配以寻找一个简单的条 目或指令),也可以很复杂(如利用正规的数学表达 式来表示安全状态的变化)
23
入侵检测的分类(3)
按系统各模块的运行方式
集中式:系统的各个模块包括数据的 收集分析集中在一台主机上运行
分布式:系统的各个模块分布在不同 的计算机和设备上
பைடு நூலகம்24
计算机病毒与木马的检测与防范
计算机病毒与木马的检测与防范计算机病毒与木马的检测与防范一直是网络安全的重要议题。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络攻击也日益增多。
计算机病毒和木马是最为常见且具有破坏性的恶意软件类型之一,它们能够对计算机系统和用户隐私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检测与防范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一、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现代计算机病毒和木马是指那些意图破坏计算机安全、传播或窃取用户信息的软件程序。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将自身插入到其他可执行文件中的恶意代码。
木马则是指一种隐藏在正常程序内部,通过与合法软件捆绑或通过欺骗用户的方式进行传播和执行的恶意程序。
计算机病毒和木马都能够对计算机系统和数据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因此需要进行及时检测和防范。
二、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检测方法1. 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杀毒软件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计算机病毒和木马检测工具。
它能够检测并删除潜在的恶意程序,并实时监测文件和系统的安全性。
在选择杀毒软件时,应确保选择市场上知名度较高、更新频繁、拥有良好口碑的品牌。
2. 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计算机病毒和木马往往会利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来入侵系统。
因此,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程序,安装最新的补丁和安全更新非常重要。
以确保计算机系统能够及时修复已知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 警惕电子邮件附件和下载内容:病毒和木马常常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和非官方下载渠道进行传播。
在打开附件和下载内容时,要保持警惕。
不打开来历不明的附件,不下载来路不明的文件或软件,以免被恶意程序感染。
4. 网络流量监控和防火墙设置:通过监控网络流量,可以检测异常的访问行为。
在企业环境中,可以利用入侵检测系统(IDS)或入侵防御系统(IPS)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和防护。
此外,合理设置和配置防火墙能够有效地筛选和阻止潜在的恶意流量,提供较好的网络安全保护。
三、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防范方法1. 加强用户安全意识:计算机病毒和木马往往通过社会工程学手段攻击用户,因此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2023年计算机病毒防范和安全漏洞检测制度
2023年计算机病毒防范和安全漏洞检测制度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了我们工作、学习、娱乐等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然而,与此同时,计算机病毒和安全漏洞也在不断演变和蔓延,给我们的计算机系统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制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计算机病毒防范和安全漏洞检测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一、计算机病毒防范制度随着计算机病毒的不断蔓延和进化,防范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2023年的计算机病毒防范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计算机安全防护体系,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访问控制等,以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2. 定期更新和升级防病毒软件:建立完善的病毒库和特征数据库,及时更新和升级防病毒软件,以应对新型计算机病毒的出现。
3. 增强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意识:通过开展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计算机用户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增强其安全自保能力。
4. 加强对第三方软件和下载来源的审查:对于第三方软件和下载来源进行严格审查,防止恶意软件和病毒通过这些渠道进入计算机系统。
5. 建立漏洞报告和修复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计算机系统的漏洞,并及时修复漏洞,以防止计算机系统被黑客攻击。
二、安全漏洞检测制度安全漏洞是计算机系统中常见的问题,经常被黑客利用来进行攻击。
为了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2023年的安全漏洞检测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漏洞自动扫描:采用先进的安全漏洞扫描技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定期和自动化的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并修复系统中存在的漏洞。
2. 安全审计和检测:建立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审计和检测机制,对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报告潜在的安全漏洞。
3. 严格的安全代码编写规范:对于开发人员,建立严格的安全代码编写规范,减少代码中的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入侵检测与入侵检测系统 简介
入侵检测和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基本简介: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顾名思义,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
它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是对入侵行为的检测。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行为、安全日志、审计、数据、其它网络上可以获得的信息以及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的信息,检查网络或系统中是否存在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地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
因此入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
入侵检测通过执行以下任务来实现: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系统构造和弱点的审计;识别反映已知进攻的活动模式并向相关人士报警;异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管理,并识别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
对一个成功的入侵检测系统来讲,它不但可使系统管理员时刻了解网络系统(包括程序、文件和硬件设备等)的任何变更,还能给网络安全策略的制订提供指南。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它应该管理、配置简单,从而使非专业人员非常容易地获得网络安全。
而且,入侵检测的规模还应根据网络威胁、系统构造和安全需求的改变而改变。
入侵检测系统在发现入侵后,会及时作出响应,包括切断网络连接、记录事件和报警等。
分类情况:入侵检测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可分为特征检测与异常检测两种。
特征检测(Signature-based detection) 又称Misuse detection ,这一检测假设入侵者活动可以用一种模式来表示,系统的目标是检测主体活动是否符合这些模式。
它可以将已有的入侵方法检查出来,但对新的入侵方法无能为力。
其难点在于如何设计模式既能够表达“入侵”现象又不会将正常的活动包含进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病毒与入侵检测学院(系)软件学院专业:网络安全2011年 5 月10 日本练习由单人为一组进行。
首先使用“快照X”恢复Windows系统环境。
一.验证利用OllyDBG修改病毒感染程序(1)进入实验平台,单击工具栏“实验目录”按钮,进入文件型病毒实验目录。
新建文件夹“text”,将文件夹“hei”下的hei0.exe(未感染病毒的可执行程序)复制到text目录中。
点击工具栏“LaborDayVirus”按钮,将目录中的LaborDayVirus.exe也复制到text目录中。
将系统时间调整为5月1日,双击text目录下LaborDayVirus.exe感染hei0.exe文件,观察hei0.exe感染病毒前后的大小变化。
(2)单击工具栏“OllyDBG”按钮启动ollyDbg1.10,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开”项,选择要修复的hei0.exe。
由于病毒修改了原程序的入口点,因此会有程序入口点超出代码范围的提示,如图10-2-1所示。
图10-2-1 入口点警告提示单击“确定”按钮继续,程序会停在病毒修改后的程序入口点(hei0.exe的入口点为0x00403200)上,在代码中找到最后一个jmp指令处(病毒感染完成后将跳转回原程序),按F2设置断点,按F9运行,程序会在刚设置的jmp断点上中断,查看EAX寄存器的值(EAX=0x401000注意上面提到的断点,下面还会用到),按F7单步执行到下一条指令地址,点选鼠标右键或选择“插件”菜单项,选择菜单中的用ollyDump脱壳调试进程,选中重建输入表方式1,方式2各脱壳一次,分别保存为1.exe、2.exe。
测试两个程序是否还具有病毒的传染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注」由于重建输入表的方式不同,可能造成某一种导出方式导出的文件无法正常运行,在实验中可以两种方式都导出执行文件,选择可以执行的一种方式来清除病毒。
二.病毒感染机制分析(1)准备一个没有感染病毒的可执行程序和一个感染病毒的可执行程序,将其分别重命名为hei0.ex_,hei.ex_,并复制到一个新的目录下用于调试、对比。
(2)进入实验平台,点击工具栏中的“PE”按钮,使用PE Explorer分别打开hei.ex_和hei0.ex_文件,对比两个文件入口点(OEP--Address of Entry Point)和Image Base并分别记录。
点击“View”菜单中的“Section Headers”进入Section Headers页面,比对Section Header的数据信息并记录到下面表格。
由于一般文件型病毒只有代码段,数据和代码都存在一起。
所以可以断定hei.ex_的.data段多出的数据即为病毒代码和数据。
(3)进入实验平台,单击工具栏中“UE”按钮,打开Ultra Editor,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比较文件”功能对hei0.ex_和hei.ex_进行二进制比对,可以发现在hei.ex_文件的0xa00处开始的数据块为存储于.data节的病毒代码。
「注」该段数据在.data节是因为 hei0.ex_和hei.ex_的.data节都开始于各自文件偏移的Point to Raw Data处。
这段数据是病毒代码是因为0xa00 - 0x800 + 0x43000 = 0x43200(感染病毒文件hei.ex_ OEP的虚地址(VA))。
(4)使用Ultra Editor打开hei.ex_定位光标到hei.ex_的.data块的Point to Raw Data 位置,并以16进制形式查找hei0.ex_的入口点(注意字节顺序),将查找到的数据的文件偏移记录__________。
计算该偏移的保护模式内存虚拟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5)定位上面例子中hei.exe的jmp断点,在jmp指令上面会发现如下的汇编代码。
0x40481c在病毒代码之后为被加载到内存的病毒数据的存储区,0x1000为hei0.exe OEP的RVA 0x1000在反汇编代码中的表示是0010。
(6)进入实验平台,单击工具栏中的“实验目录”按钮,利用上面的方法分别对实验目录下的1、2、3子目录下的文件进行调试,注意比对感染病毒文件和原文件特征,将各个病毒文件的最后一个跳转指令的目的地址记录到如下表。
(7)通过以上的分析,就可以初步断定,该病毒的感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设计专杀工具参考例程vk.exe源码(位于目录C:\JLCSS\TOOLS\VirusExperiment\Filevirus\下),编写病毒专杀程序,清除laborDayVirus.exe病毒。
通过任务二,了解到LaborDayVirus.exe病毒的感染机制,这里通过所学的知识对病毒进行清除。
(1)查找病毒寄存特征。
入口点在代码节(.text)之外,病毒代码存储于最后一节、且在病毒代码段后的一个双字为原程序代码入口RVA(在.text节范围内)。
文件病毒代码以0xE58BE0FF结尾。
(以上特征是对简化后的病毒特征的总结、实际中的病毒要复杂的多);(2)查找原程序入口点。
(3)修改程序入口点为原程序入口点。
(4)修改病毒感染的最后一个节表的SizeOfRawData,使之大小变为去掉病毒代码时的大小。
(5)修改PE文件选项头中的SizeOfImage为去掉病毒代码后的大小。
(6)清除病毒代码数据。
(7)保存清除病毒代码后的文件。
思考问题:1.PE文件中RVA到VA的转换方法?2.PE文件中RVA到文件偏移的转换方法?3.文件偏移到RVA的转换方法?4.PE文件中的标志字段又那些?5.PE文件中的几个核心结构?6.PE文件中的几个核心结构的功能?了解个结构成员的功能?7.文件型病毒的主要特点?8.简述病毒查杀的基本原理?答:1.虚拟地址(V A)= 相对虚拟地址(RV A)+基地址(ImageBase)2.当前的文件偏移= 属于当前节内的RV A-当前节VirtualAddress + 当前节的PointerToRawData3.属于当前节内的RV A =当前的文件偏移+当前节VirtualAddress - 当前节的PointerToRawData4. .text:是在编译或汇编结束时产生的一种块,它的内容全是指令代码;.rdata:是运行期只读数据;.data:是初始化的数据块;.idata:包含其他外来DLL的函数及数据信息,即输入表;.rsrc:包含模块的全部资源,如图标、菜单、位图等。
5.1) IMAGE_DOS_HEADER结构2) IMAGE_FILE_HEADER结构3) IMAGE_OPTIONAL_HEADER 结构4) IMAGE_SECTION_HEADER 结构5) IMAGE_NT_HEADERS结构6. 1) IMAGE_DOS_HEADER结构:定义DOS .EXE 文件头IMAGE_DOS_HEADE成员:e_magic:DOS下必须为MZ。
e_lfanew:指定PE文件头相对文件起始地址偏移2) IMAGE_FILE_HEADER结构:定义PE文件信息IMAGE_FILE_HEADER成员:Machine:定义当前文件可运行的机型。
NumberOfSections:定义当前文件有几个节。
3) IMAGE_OPTIONAL_HEADER 结构:定义PE文件选项部分信息IMAGE_OPTIONAL_HEADER 成员:Magic PE文件必须为PE\0\0。
AddressOfEntryPoint 文件程序入口点OEP。
BaseOfCode 代码存储RV A。
BaseOfData 数据存储RV A。
ImageBase 程序装入基地址。
SectionAlignment 节对齐边界。
FileAlignment 文件对齐边界。
4) IMAGE_SECTION_HEADER 结构:定义节表属性IMAGE_SECTION_HEADER 成员:Name:当前节表名称(最长7个字符)。
VirtualAddress:当前节表的RV A。
PointerToRawData:当前节在文件中的偏移,这个值在计算RV A、V A到文件中的偏移时非常有用。
(当前的文件偏移= 属于当前节内的RV A-当前节VirtualAddress + 当前节的PointerToRawData)。
Characteristics:当前节的功能描述。
SizeOfRawData:当前节原始数据大小。
Misc:该联合体在不同文件中有不同的定义:在EXE文件中其表示该节的VirtualSize(实际大小),其值总是小于等于SizeOfRawData;在OBJ文件中其表示当前节的PhysicalAddress(物理地址),默认第一个节的物理地址为0,第二个节的物理地址为前一个的PhysicalAddress +SizeOfRawData。
5) IMAGE_NT_HEADERS结构:对PE文件标记IMAGE_NT_HEADERS成员:Signature、FileHeader、OptionalHeader7. 文件型病毒是主要感染可执行文件的病毒,它通常隐藏在宿主程序中,执行宿主程序时,将会先执行病毒程序再执行宿主程序。
传播方式:当宿主程序运行时,病毒程序首先运行,然后驻留在内存中,再伺机感染其它的可执行程序,达到传播的目的。
感染对象:扩展名是COM或者EXE的文件是文件型病毒感染的主要对象。
8.查毒:特征码法、校验和法、行为检测法、软件模拟法杀毒:了解病毒感染机制、查找病毒寄存特征、与未感染文件进行对比、找到病毒进行过修改的地方、去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