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识点归纳鲁忠义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
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任务
1、描述
2、解释
3、预测
4、控制
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理论心理学类
1.1普通心理学
1.2实验心理学
1.3生理心理学
1.4发展心理学
1.5社会心理学
2、应用心理学类
2.1教育心理学
2.2咨询心理学
2.3管理心理学
2.4消费心理学
2.5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第二节心理学与合格中小学教师
一、合格教师的心理素质
1、教师的智力素质
1.1敏锐的观察力
1.2丰富的想像力
1.3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1.4注意分配的能力
2、教师的情感素质
2.1成熟而稳定的情感
2.2爱的情感
2.2.1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2.2.2对学生的热爱
2.2.3对所教学科的热爱
3、教师的意志素质
4、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
4.1教师的知识结构
4.1.1本体性知识
4.1.2实践性知识
4.1.3条件性知识
4.2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4.2.1教学认知能力
4.2.2教学设计能力
4.2.3教学操作能力
4.2.3.1表达能力
4.2.3.2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4.2.3.3运用现在教育技术的能力
4.2.4教学监控能力
4.2.5教学反思能力
4.2.6因材施教的教育能力
4.2.7获取信息的能力
4.2.8教育科研能力
4.2.9心理教育能力
5、教师的人格素质
5.1浓厚的职业兴趣
5.2正确的动机
5.3健全的自我意识
5.3.1正确的自我认知
5.3.2积极的自我体验
5.3.3良好的自我调控
5.4良好的性格
5.4.1公正无私
5.4.2谦虚诚实
5.4.3活泼开朗
5.4.4独立善断
二、心理学有助于培养合格教师
1、有助于教师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品德教育工作
3、有助于教师运动心理学原理提高班级管理的能力
4、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5、有助于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科学研究
第二章中小学生行为的调节与控制
第一节行为的动力机制——动机
一、动机概述
1、动机概念
2、动机功能
2.1激活功能
2.2指向功能
2.3维持和调节功能
3、动机分类
3.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3.2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二、动机的理论
1、动机的本能理论
2、动机的驱力理论
3、动机的强化理论
4、成就动机理论
5、奥苏泊尔成就动机理论
6、动机的归因理论
7、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8、班杜拉的动机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
1、明确学习目的和近期目标,引发和强化学习动机
2、通过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4、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动机的迁移。
5、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归因
6、合理组织竞赛与合作
7、及时反馈,合理利用表扬与批评
第二节意志
一、意志的概念
二、意志的特征
1、意志行动的目的性
2、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
3、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三、意志的心理加工过程
1、采取决定阶段
1.1动机斗争
1.1.1接近-接近型冲突
1.1.2回避-回避型冲突
1.1.3接近-回避型冲突
1.1.4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1.2确定行动目的
1.3方法选择和行动计划的制定
2、执行决定阶段
四、意志品质及中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1、意志品质
1.1自觉性
1.2果断性
1.3坚韧性
1.4自制力
2、中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2.1指导学生确立人生目标,树立远大志向
2.2引导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2.3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4指导学生从点滴小事入手,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意志
2.5加强学生耐挫能力指导,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
第三章中小学生认知的发展与教育上
第一节注意
一、注意概述
1、什么是注意
2、注意的功能
2.1选择功能
2.2维持功能
2.3调节功能
3、注意的种类
3.1无意注意
3.2有意注意
3.3有意后注意
4、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4.1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鲜刺激所吸引,中学生的无意注意仍起着一定作用
4.2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三、训练注意的方法
1、划销测验
2、舒尔特表法
四、运用组织规律组织教学
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教学
1.1优化教学环境
1.2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1.3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
1.4考虑学生的情绪状态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2.1加深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的理解
2.2培养间接兴趣
2.3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2.4加强意志锻炼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第二节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1、感觉概述
2、感觉的种类
二、知觉
1、知觉概述
2、知觉的种类
3、知觉的特性
3.1知觉的整体性
3.2知觉的选择性
3.3知觉的理解性
3.4知觉的恒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