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
经下肢深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心血管疾病·中国当代医药2020年12月第27卷第35期经下肢深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柯小云何胜男刘宗帼吴巧珍童金英林祺刘江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西鹰潭335000[摘要]目的探讨经下肢深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于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行溶栓治疗的35例急性肺栓塞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给药途径将其分为A 组(10例)、B 组(15例)与C 组(10例)。
A 组患者采用经患肢浅静脉溶栓治疗,B 组患者采用经患肢深静脉溶栓治疗,C 组患者采用经肺动脉导管溶栓治疗。
比较三组患者的体征、症状消退情况及出血发生率。
结果术前三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氧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三组患者的舒张压、心率低于术前,收缩压、氧分压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B 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高于A 组,心率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B 组患者的患肢皮肤温度正常、患肢颜色正常率低于A、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消失、肿胀消退率及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经下肢深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经患肢浅静脉溶栓,可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消失及肿胀消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经患肢深静脉溶栓;经肺动脉导管溶栓;经患肢浅静脉溶栓;预后[中图分类号]R5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20)12(b)-0072-04Clinical effect of thrombolysis through deep veins of lower extremitie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with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iesKE Xiao-yun HE Sheng-nan LIU Zong-guoWU Qiao-zhen TONG Jin-ying LIN Qi LIU Jia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Yingtan City,Jiangxi Province,Yingtan 335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rombolysis through deep veins of lower extremitie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with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ie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5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and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ies who underwent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People′s Hospital of Yingtan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from January 2013to December 2019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 A (10cases),group B (15cases)and group C (10cases)according to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 route.The 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thrombolysis through superficial veins of injured extremities,the 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thrombolysis through deep veins of injured extremities,and the group C was treated with thromboly⁃sis through 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The physical signs,symptoms subsided and incidence of bleeding among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in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iastolic blood pressure,heart rate,an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before surgery (P >0.05).After surgery,the postoperativ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surgery,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surgery,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After surgery,th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the group B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group A,the heart rate of the group B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A,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After surgery,th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the group B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group C,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incidence of normal skin temperature and normal color of affected limbs of the group B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group A and C,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dis⁃[基金项目]江西省鹰潭市科技计划项目(鹰科字[2016]61号)[作者简介]柯小云(1975-),女,汉族,江西鹰潭人,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中国当代医药2020年12月第27卷第35期·心血管疾病·急性肺栓塞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期和临床分型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期和临床分型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深静脉系统发生血栓形成的疾病。
它常见于下肢,特别是腿部深静脉。
对于DVT的分期和临床分型,有助于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本文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分期和临床分型进行探讨。
一、分期1. 急性期(Acute Phase):急性期是指DVT最初的发作阶段,具有急性炎症反应和静脉栓子形成的特点。
在这一期间,患者常常出现下肢疼痛、肿胀、压痛和周围组织水肿等症状。
医师常常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诊。
2. 亚急性期(Subacute Phase):亚急性期是指DVT的病情发展至急性期之后,但尚未完全恢复的过程。
在这一期间,患者常常出现下肢沉重感、活动受限以及色素沉着等表现。
治疗重点是预防血栓再发和后遗症的发生。
3. 慢性期(Chronic Phase):慢性期是指DVT进展至较长时间后,病情稳定且没有明显炎症反应的阶段。
在这一期间,患者可能出现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和下肢溃疡等症状。
治疗重点是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和改善生活质量。
二、临床分型1. Phlegmasia Cerulea Dolens(PCD):PCD是指DVT的严重形式,也被称为“苍白丝带”。
患者表现为剧烈的下肢疼痛、全肢肿胀、发绀以及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这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即刻治疗,以免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2. Phlegmasia Alba Dolens(PAD):PAD是DVT的较轻形式,也被称为“苍白的丝带”。
患者表现为下肢浮肿、疼痛和压痛,但没有明显的皮肤发绀。
治疗重点是给予抗凝治疗、卧床休息和纤维溶解治疗,以防血栓进一步扩展。
3. 深静脉血栓并发症:DVT并发症包括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等。
关注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注:极高危人群: >8分 高危人群: >6分 中危人群: >4分 低危人群: >1分
28
风险因素分层推荐预防方法
低危1分
无须特别 措施,尽 早活动
梯度压力 袜
中危4分
充气压力泵 或梯度压力 袜或低剂量 肝素(bid)或 低分子肝素
早期活动
高危6-8分 极高危人群>8分
梯度压力袜或 梯度压力袜和充
12
下肢DVT的血栓源
• 小腿:48.2% • 腘部:3.7% • 大腿22% • 近端血栓栓子较大,距离肺和心脏更近,
因此也更危险
13
DVT风险因素
1.静脉血流瘀滞(首要因素)
正常静脉血流对活化的凝血因子起稀释及清除作用,当下 肢血流缓慢或瘀滞时,局部凝血酶聚集,纤维蛋白活性下 降,易致血栓形成
关注下肢深静脉血栓
外一科
1
VTE-人类健康严重的威胁
NO.3
VTE =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deep vein thrombosis) 肺栓塞(PE pulmonary embolism)
是继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之后位列第3的最常见心血管疾病。
2
• VTE每年夺去无数生命
• 296,370
• 据统计:全美因VTE造成的死亡每年超过29.6万
间歇式充气压力装置
• 适应症:围手术期病人;抗凝治疗的病人,起协调作用;
不能使用抗凝剂的情况下;DVT高危病人;用于延长限制 活动期的病人;肢体瘫痪。
• 建议:适用于术前和术中病人;术后病人连续使用不少
于72小时,或连续使用到可下床走动;一旦确诊有发生 DVT危险,术后应尽早应用。
33
国内权威指南对VTE预防的推荐 12—24小时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
▪ 饮食护理: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 脂、低胆固醇富含纤维素食物,忌食辛甘肥厚之品, 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病情。
患肢护理
▪ 室温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注意患肢保暖 ▪ 患肢制动,不得按摩或做剧烈运动 ▪ 正确使用弹力绷带 ▪ 每日定时对比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足动脉
病理分类
根据栓塞血管部位划分:下肢DVT有3种类型,即 周围型、中心型和混合型
▪ ①周围型:也称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血栓形 成后,因血栓局限,多数症状较轻。经治疗多数可 消融或机化,也可自溶。少数未治疗或治疗不当, 可向大腿扩展而成为混合型。小栓子脱落可引起轻 度肺动脉栓塞,临床上常 被忽视。临床上主要表现 为小腿疼痛和轻度肿胀,活动受限。症状与血栓形 成时间一致。主要体征为足背屈时牵拉腓肠肌引起 疼痛(Homan征阳性)及腓肠肌压疼(Neuhof征阳性) 。
护理
心理护理
▪ 精神紧张、有恐惧心理患者的护理: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 寒”。要主动关心患者病情变化,使其消除 思想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忧郁型患者的护理:护士反复进行开导安慰, 说明忧则气郁,思则气结,而人体以气机调 畅为贵,气行则血行,气机郁结,则易致瘀 血阻滞,脉络不通,不利治疗。
静脉血流滞缓
解剖因素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 左髂总静脉被夹在右髂总动脉和骶骨岬之间,容易 使左髂总静脉长期处于前后壁接触状态,使左髂静 脉回流受阻,还可形成静脉腔内粘连 。 由于静脉 血流滞缓,血液淤滞于静脉内,导致组织缺氧,淤 滞的血小板促进凝血酶的产生和释放。积累的凝血 酶损伤血管壁内膜,导致5一羟色胺和组胺的释放。 其结果是基底膜暴露,内弹力板断裂,导致血小板 沉着及凝血因子的活化,进而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何会导致肺栓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何会导致肺栓塞?发表时间:2019-08-14T15:57:43.09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作者:赵笛[导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时常会发现许多人们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便会出现小腿肿胀的情况,且并不知道是因何缘故,在去医院做下肢血管超声波,结果是下肢静脉长了血栓,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都会告诫患者,应当避免出现肺栓塞的发生。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建兴镇中心卫生院 637300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时常会发现许多人们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便会出现小腿肿胀的情况,且并不知道是因何缘故,在去医院做下肢血管超声波,结果是下肢静脉长了血栓,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都会告诫患者,应当避免出现肺栓塞的发生。
且存在部分患者是由于肺栓塞症状住院治疗的,但当做了检查之后,也会相继查出下肢静脉血栓已经形成。
1、什么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人体构造当中,静脉主要的功能便是使得血液循环流回到心脏血管区域,且深静脉与动脉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与人体肌肉相互协调,且与身体内最大的静脉,即下腔静脉相互连接。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就是在深静脉内逐渐形成血液斑块,然后逐渐引起肢体发生突然肿胀以及疼痛的感觉,通常情况下属于急性发病。
当出现深静脉血栓的症状,便很有可能会逐渐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肺栓塞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血栓一般会出现由深静脉脱落的情况,通过血液形成循环,最终导致肺栓塞,严重的情况下,会危害到生命,因此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肺栓塞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医学上,通常会将这两种症状归类为一种疾病,即静脉血栓栓塞综合征。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通常属于急性病症,其主要的症状主要是下肢出现突发肿胀以及疼痛的状况,且患有血栓的下肢通常要比健侧粗一些,且小腿肌肉有着极为明显的疼痛感,患者在走路的过程中会感到下肢疼痛,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正常走路,此外,下肢的皮肤颜色还会发生变化,逐渐变成青紫色或是暗红色。
静脉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肺栓塞PPT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的肺栓塞
总结词
突发胸痛、气短
详细描述
患者因突发胸痛、气短就诊,经检查发现存在右下肺动脉栓塞,进一步检查显示右侧髂静脉内异常回声,诊断为 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例二:长期卧床导致的静脉血栓栓塞症
总结词
长期卧床、下肢肿胀
详细描述
患者因长期卧床导致下肢肿胀、疼痛,检查 发现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一步检查显 示下腔静脉内异常回声,诊断为静脉血栓栓 塞症。
诊断与治疗策略的关联
01
诊断
对于疑似VTE、DVT或PE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进行体格检查、血液检测
疗
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对于急性期的患者, 一般采用溶栓和抗凝治疗;对于慢性期患者,需长期抗凝治疗以预防血 栓复发。
关联
诊断与治疗策略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准确的诊断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治疗 方案,而有效的治疗则有助于预防血栓的进一步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02
深静脉血栓形成
定义与病因
定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 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
病因
主要由于血液高凝状态、血流滞缓和血管壁损伤等因素引起。常见于长期卧床、 肢体制动、外科手术、肿瘤、妊娠和某些遗传因素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静脉血栓栓塞症、深静脉 血栓与肺栓塞
• 静脉血栓栓塞症概述 • 深静脉血栓形成 • 肺栓塞 • 静脉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与肺栓
塞的关联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静脉血栓栓塞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组由 于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 血管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疾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发表时间:2008-07-14 发表者:介入血管外科(访问人次:158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并发症有肺动脉栓塞和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⑴肺动脉栓塞有的病人在得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就会问,血栓会不会跑到脑子里或其它地方,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还得简略介绍一点肺循环的基本知识。
循环系统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成。
体循环,也叫大循环。
是指血液从左心室搏出,经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及其分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进入毛细血管并在毛细血管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经过气体交换后,含氧量非常低。
含氧量非常低的血液流入小静脉,小静脉血汇入中等静脉和大静脉,最后汇入下腔静脉和上腔静脉。
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把静脉系统的含氧量低的血液都汇入右心房。
通过右心房的收缩,把静脉血泵入右心室,体循环结束。
肺循环,也叫小循环。
是指血液通过右心室的收缩,把静脉血泵入肺动脉,肺动脉经过各个分支最后形成毛细血管分布在肺泡之间。
在肺部通过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把血中的二氧化碳排出,通过呼气呼出,再通过吸气把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
这时的血液的含氧量很充分,肺静脉把含氧量高的血液回流到左心房,左心房的收缩把血液再送入左心室,这就是肺循环。
左心室再把血液输送到全身。
如此不断循环,保证身体各器官和组织的营养和氧气供应。
因此,静脉系统中的血栓脱落后的唯一落脚处就是肺动脉,绝不会跑到其它部位。
肺动脉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由于静脉血栓脱落造成的肺梗塞,也叫肺栓塞。
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死亡原因。
有人估计美国每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达26万,因肺栓塞直接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人。
可见其发病率之高。
周围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栓较小,小血栓脱落后,血栓随着静脉血流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而后进入右心室,右心室的搏动将血液及血栓一起送入肺动脉。
如果血栓较小,会堵塞肺动脉的小分支,引起的症状不重,常常被忽视。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与预防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与预防措施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简称DVT)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发生在下肢深静脉。
如果不及时治疗或管理不当,DVT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见并发症,并探讨预防措施。
1. 肺栓塞肺栓塞是DVT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发生在血栓脱落并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
这可能会导致肺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肺栓塞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治疗DVT。
对于高风险患者,如长时间卧床、手术后或有家族史的人群,应积极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
2. 下肢溃疡在部分病例中,DVT可能导致下肢溃疡的形成。
血栓会妨碍正常的血液循环,缺血和缺氧会损害皮肤和组织,进而引起坏死和溃疡。
预防下肢溃疡的关键是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DVT,并采取适当的伤口护理措施,如清创、敷料更换和局部药物治疗。
3. 下肢水肿DVT会导致下肢淤血和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引发下肢水肿。
水肿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感染和溃疡的风险。
预防下肢水肿的关键是采取积极的血栓溶解和血管保护治疗措施,如抗凝、抗纤溶和应用弹力袜等。
4.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DVT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引发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
血栓长期存在导致肺动脉内膜发生纤维化和狭窄,进而增加肺动脉压力,出现血栓栓塞的后遗症。
预防CTEPH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DVT,及时清除血栓,以减少后续并发症的风险。
综上所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通过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和采取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以上文字仅为模拟,仅供参考)。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防治
临床效果:外科手术和内科患者中,已证实 LDUH 皮下注射可明显降低 DVT 、 PE 的发生率以及总死亡率。研究显示使用 LDUH 可增加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但并未增加致命性出血的发生率。
LDUH 皮下注射并不需要监测凝血参数。用药前后需监测血小板计数,以发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 Biblioteka ? 低分子肝素 (LMWH)
四、术后并发 VTE 的预防
早期预防是防止术后发生 VTE 的关键。目前的预防方法通常包括药物和机械方法。
? 药物预防方法
表 1 第六届 ACCP 会议推荐外科手术患者非预防时血栓形成危险的分层
危险分层 下肢(低位) DVT% 下肢(高位) DVT% 有症状 PE ( % ) 致死性 PE ( % ) 预防措施
Geerts 等报告术后 DVT 和 PE 的发生率因手术类型而异,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普外科,妇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大手术等术后发生九 VTE 的概率均很高。迄今为止,国内尚缺乏术后发生 VTE 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第六届 ACCP 会议上 Geerts 关于评估外科手术和创伤患者是否需要采取预防性措施的报告,受到重视并得到会议推荐在临床应用。
大手术 间断气囊压迫 /
髋关节、膝关节成型术,髋关节骨折 分级加压弹力内固定术,重度外伤,脊髓损伤 袜 + 低剂量肝
素 / 低分子肝素
? 低剂量肝素 (LDUH)
药理作用: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抑制血栓形成,抗凝血酶Ⅲ可使凝血酶 ( Ⅱ a) 以及凝血因子Ⅹ a 和Ⅸ a 失活。也可抑制凝血酶对凝血因子Ⅴ和Ⅷ的活化。
三、术后发生 PE 和 DVT 的诊断及治疗
术后恢复期突然出现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休克、晕厥、胸痛等危重表现时,多为大块栓堵塞肺动脉,应极度怀疑 PE 的发生。对比手术前后的心电图的改变,可以发现 V1-V3 的 T 波改变, S Ι Q Ⅲ T Ⅲ或多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等。动脉血气分析,多见为伴有 PCO2 下降的低氧血症;超声心动图可见异常,也可以完全正常;肺通气 / 灌注扫描和肺动脉造影可以明确诊断。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_规范标准[详]
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规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embolism,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
DVT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
肺栓塞发病急、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且发病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可有效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中华医学会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委员会制定的《医院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建议》和欧洲心脏病学会的《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特制定我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规。
一、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1、发生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深静脉血栓Autar评分中包括的危险因素)深静脉血栓Autar评分运动能力评分能走动 0 运动受限(需要辅助工具) 1 运动严重受限(需他人协助) 2 轮椅 3 完全卧床 4 特殊风险种类口服避孕药:评分20-35岁 1 >35岁 2 激素替代治疗 2 怀孕及产褥期 3 易栓症 42、对重点科室重点病人实施住院病人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风险评估细则风险评价:使用深静脉血栓评分表《深静脉血栓Autar评分》,医生对每位入院患者入院24小时应进行VTE风险评估。
同时强调针对每一位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应动态评估VTE风险和出血风险。
如发生脱水、感染等病情变化,侵入性操作:接受手术、腰穿和硬膜外脊髓麻醉之前4 h和之后12 h等3、根据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风险评估层级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1)低危:无须特殊处理,鼓励尽早活动;(2)中危:预防措施:①基本预防或②物理预防或③药物预防①基本预防:告知风险。
健康宣教(戒烟、多饮水、控糖降脂控体重等)。
下肢无血栓形成可做被动、主动活动:卧床、麻醉未醒按摩下肢腓肠肌,10-30分/次,3次/d;术后清醒做足踝背伸跖曲每次10秒*10次1组,q1h或6组/d;足踝关节外翻、旋转。
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近几年肺栓塞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发生肺栓塞(PE)的高危因素。
影响DVT和PE的因素中外科手术、创伤和(或)缺少活动排在首位,而外科手术中又以骨科脊椎手术、下肢骨关节手术的肺栓塞、深静脉发生率为最高。
一、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好发因素:(一)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或淤滞:围术期卧床制动;术中体位扭曲;静脉曲张病史等。
(二)血液高凝状态:(三)静脉壁损伤:术中使用止血带、手术机械操作,中心静脉置管等。
(四)吸烟、肥胖、高龄。
(五)长期卧床或下肢瘫痪。
(六)既往有静脉曲张、静脉血栓病史。
(七)重大复合性创伤:骨盆骨折和急性脊髓损伤。
(八)严重内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急性心梗等。
二、预防措施:(一)基本预防措施1、在四肢或盆腔邻近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巧、精细,避免静脉内膜受损。
2、术后抬高患肢时,不要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
3、鼓励病人尽早进行足和趾的主动活动,并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4、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下肢可穿逐级加压弹力袜(GCS)。
(二)机械预防措施下肢血液循环促进仪或逐级加压弹力袜,他们均利用机械性原理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
(三)药物预防措施:对于脊椎及骨关节等大手术术前及手术后第2日常规行抗凝治疗(凝血机制障碍除外)。
三、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健康宣教内容包括:(一)在生活中要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要多饮水,可稀释血液粘稠度。
(二)对危险人群,下决心改变生活方式很重要,如戒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心情舒畅、(三)饮食方面应注意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饮茶。
对于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应注意服药时间不宜超过5年,也可采用间歇服药法,40岁以下则不宜采用药物避孕。
(四)做中大手术的高龄患者,都属于发生深静脉血栓中高度危险的患者,(五)当出现胸闷、胸痛和体温升高等可疑症状时,患者要及时通知护士和大夫。
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多层CT联合成像
肺 栓 塞 适 宜的 检 查 方 法 。
【 键词】 肺栓 塞 ; 静脉血栓形成 ; 层摄影 术, 关 深 体 X线 计 算 机 【 图分 类 号 】R 1 . 2 【 献 标 识 码 】A 中 8 44 文 【 章 编 号】1 0 — 3 3 2 1 ) 30 0 — 3 文 0 0 0 1 ( 0 0 0 — 3 90
M eh d : ec n e uie8 ain swi u p ce n / rDVT o we xr mi n e we tp l n r n ig to sTh o s c t 0 p te t t s s etdPE a d o v h fl o re te t u d r n umo a yCT a go — y
层 CT, _ 5mm× 1 l 2 6模 式 采 集 , 射 对 比剂 1 0ml注 射 流 率 3 / , 动 脉 延 迟 2 ~ 2 注 2 , ~4mls 肺 O 5S扫 描 , 肢 静 脉 延 迟 1 O 下 5 ~
10S 描 。 结果 : 发 现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5 8 扫 共 2例 5 5侧 , 栓 塞 2 肺 1例 3 7侧 , 中肺 栓 塞 和 下 肢 深 静 脉 血 栓 同时 存 在 1 其 8例 。
dea i ef l y tm orCTPA nd CTV o e i b wa 0~ 2 nd 1 0~ 18 s r s c i e y Re uls Oft 0 p te t , h r a a of1 w r1 s 2 m 5Sa 5 0 e pe tv l . s t : he8 a i n s t e ew s DV T fl o owe i b i 5 lm b ( a int )。 n rlm n 5 i s 52 p te s a d PE a e n i un w ss e n 37 l gs ( te s .1 te sha ot 21pa int ) 8 pa int d b h DV T f1 o owe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Vena Cava Filter Consensus Conference: J Vasc Surg 1999; 30: 573-9
腔静脉滤器的适应症
相对指证及预防性放置:
•确诊有PE者,并未证明这些患者复发PE的几率高,由于肺功 能差或肺动脉高压,再次PE时,其致死率高达25%-60%。需预 防性放置VCF。 •下肢DVT伴有心肺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者,需预防性放置VCF。
问题:溶栓治疗DVT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如何?有待进一步 讨论
焦点问题之二:抗凝问题
本组单纯抗凝治疗175例(59.9%) ;小剂量肝素皮 下注射或LMWH皮下注射: • 临床症状可以明显缓解、改善 • 但在肢体肿胀减轻的同时,血栓仍然存在
体会:抗凝治疗简便、安全、有效
• • • 可达控制、缓解和治疗DVT的作用 但是--遗留DVT后综合征 即使在充分抗凝的情况下,仍有少数病例发生DVT。
关于腔静脉滤器的适应症
对于高危人群,早期预防性植入滤器是必要的:
年龄>40岁,手术时间>60分钟,先有DVT或肺栓塞,肿瘤,选择性髋,膝关 节成形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广泛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多发创伤, 脊柱损伤。
DVT在创伤早期多发生于创伤的局部,多形成局限性血栓。 由于静脉主干的远近端血流通畅,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发生 肺栓塞,早期放置腔静脉滤器或手术取栓是有必要的。
目前在美国, PE在急性心血管疾病死因中排第3位, 是猝死率极高的疾病。
★ DVT与PE是同一种疾病进展中的不同阶段
流行病学资料
总体发病率:
•近期资料统计DVT在美国年发生率为145/100,000。美国 每年有75万-90万的PE患者;因PE而死亡的人数为12万-15 万;而部分的PE患者最终发展为肺动脉高压。 •DVT除50%发生PE,大多数还可发展为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来自美国创伤中心的病例分析
在对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分析:
高危险因素:年龄>40岁;骨盆骨折;下肢骨 折;休克;脊髓损伤;头部损伤。 极高危险因素:大型手术;静脉损伤;使用 呼吸机的天数>3天;2个或更多的高危险因素。
Annals of Surgery. 2004 ,240, September,Number 3,
腔静脉滤器的适应症
绝对指证: •PE和/或下肢DVT患者抗凝治疗禁忌(绝对或相对) •经正规抗凝治疗失败者(复发PE和/或DVT) •正规抗凝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患者急性下肢DVT,因为其它疾病需要行外科手术 者,即使无抗凝禁忌,但由于麻醉和手术操作等原 因容易导致血栓脱落或新的血栓形成,需要预防性 放置VCF。
外科手术:普通外科手术DVT发生率为19%;选择性神经外科为 24%;
脑卒中或偏瘫患者:脑卒中患者中DVT总发生率为21.7%;另外 偏瘫患者中DVT发生率53%;特别是在截瘫患者中高达89%。 创伤患者:中重度创伤病人DVT发病率为65%,而PE发生率20.3%。
VTE 的危险因素(1)
高危因素:
按照ACCP指南,本例也是不符合滤器植入标准,但 还是有急性血栓脱落,幸而已经植入滤器而避免了 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
CTV显示捕 获到血栓
更多的病例- 大多数病例滤器植入后并没有拦截到血栓
究竟血栓拦截率是多少? 大宗病例随诊、统计结果分析情况如何? 滤器拦截到血栓和滤器血栓形成的区别? 滤器植入后的利与弊之间,有没有寻证医学证 据? 滤器后的后续治疗问题:
不推荐导管引导的溶栓治疗DVT(1C)
仅限于有选择的需要挽救肢体的病例(2C)
ACCP指南与目前国内溶栓治疗的差异性
目前在国内溶栓治疗DVT有大量的文献发表,而且 在抗凝基础上的溶栓治疗正在广泛应用,这与ACCP 指南中对于溶栓治疗的建议是有差异的。 国内循证医学证据研究中,文献报导的溶栓治疗效 果明显高于国外,但有明显发表偏倚。
来自协和医院临床资料分析
--基本资料
1999-2004年,我院收治急性DVT & PE共292例
其中DVT 257例,PE 74例(28.8%)
另有35例PE未发现明确DVT (11.9%)
DVT原发灶脱落?髂内静脉系统血栓?
有症状PE 52例(20.2%)
以PE为首发症状40例(15.6%)
腔静脉滤器植入的有效性
VCF可以有效预防急性期PE的发生,尤其是对于致死性PE的预防 效果极为显著。 并可在预防PE发生的同时,能够保持下腔静脉的通畅。 国外大量病例回顾性分析表明,放置VCF可以使PE发生率下降到 0%-6%,而致死性PE发生率仅为0.7%-4%。有学者认为在DVT急性 期VCF预防PE的效果要优于单纯抗凝。 永久性滤器的远期效果有赖进一步验证。须注意植入后长期抗 凝问题。因此临时性滤器的使用可能会是一种趋势。 仍然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数据来证明滤器的效用。
美国第七届ACCP指南:腔静脉滤器(VCF)
对于大多数DVT,不推荐在抗凝基础上常规使用腔 静脉滤器(1A) 抗凝治疗禁忌或抗凝并发症者,建议置入下腔 静脉滤器(2C); 充分抗凝治疗血栓栓塞再发者,建议置入下腔 静脉滤器(2C) 证据级别不是很强, 临床发现在抗凝治疗中仍有发生急性PE
体会:溶栓药物并没有理想的消除血栓; 早期临床症状改善的主要原因:
并非血栓完全溶解、深静脉再通 血液的稀释作用、侧支的代偿开放等
面临的问题?
DVT 和PE的预防和治疗
抗凝? 溶栓? 手术? 滤器的植入? 目前:治疗方法存在有争议,有待规范; 治疗结果缺少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
焦点问题之一:DVT的溶栓治疗
来自协和医院临床资料分析
- 治疗情况
抗凝治疗175例(59.9%) 抗凝+溶栓82例(28.1%)
• 抗凝、溶栓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 但大多数血栓仍然存在! • 仅少数血栓部分再通(10%-20%)
来自协和医院临床•
血栓溶解、症状迅速缓解明显, 残留血栓,DVT再发,但再发后临床症状相对较轻
来自美国创伤中心的病例分析
在对创伤患者VTE进行预防治疗的分析结果发现:
在被调查的创伤中心中50%的创伤患者进行DVT的预防治疗。 对于有肝素禁忌的患者,大部分使用机械性预防。3883名患者放置 了腔静脉滤器,其中80%是预防性的放置。由于考虑到目前对受伤患 者的VTE的抗凝预防禁忌或效果不佳,一些创伤外科医生提倡在没有发 生PE和DVT 的高危患者体内放置腔静脉滤器,由于至少6%的创伤后 PE病例发生于受伤后24小时,因此,入院后立即放置滤器是最有效的。 对于无肝素禁忌的患者,首选的预防方法是LMWH(低分子肝素), 随后用持续压缩装置进行预防。在一些创伤中心的分析结果表明, Greerts等也证实即使用了LMWH预防,通过静脉造影发现仍有6%会发 生近端DVT。
•亚洲DVT发生率与美国无明显差异,但预防工作远远不足。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调查发现,脑卒中,骨科,创伤,偏瘫 患者容易发生DVT。
•住院病人中PE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10倍。
★ DVT & PE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流行病学资料
高危人群发病率
骨科手术:骨科膝关节术DVT发生率可高达57%-84%;髋关节手 术为64.3%;
滤器植入并溶栓、抗凝治疗, 滤器拦截到血栓
病例--4
例4,男性,50岁,急性右下肢DVT,3天。外 院转来,下肢肿胀严重, 行滤器植入并r-tPA溶栓、肝素泵入,严格抗 凝标准(APTTR2-2.5倍) 治疗期间突发小腹及对侧肢体发胀,并很快出 现对侧肢体肿胀, 急性滤器拦截到血栓,滤器被堵塞。
年龄>40岁, 手术时间>60分钟, 先有DVT或肺栓塞, 肿瘤, 选择性髋,膝关节成形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 广泛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多发创伤,脊柱损伤。
在高危患者中: 远侧DVT发生率40%-80%,近侧DVT10%-20%, 症状性PE 5%-10%,致命性PE 1%-5%。
下肢DVT与PE防治中的 焦点性问题探讨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刘昌伟
2005.9月 济南
DVT 与 PE 的关系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临床常见,后果严重,主要后果: 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E、致命PE 肺栓塞(PE)与DVT密切相关: 几乎50%的DVT可发生PE;其中10%为致死性PE; 几乎80%的PE被发现患有DVT,多源于深静脉。
病例--2
病例2,女性,40岁,急性左下肢腘静脉血栓 入院,行抗凝治疗(符合ACCP指南要求) 4天后突发急性胸痛、憋气、咯血等,检查为 急性肺栓塞,
这种周围型DVT早期是否应当行滤器植入?
病例--3
例3,男性,42岁,因外伤导致右下肢DVT8年, 当年曾合并有肺栓塞;治疗后好转。 近日再发下肢肿胀加重,没有肺栓塞症状;
美国第七届ACCP指南:抗凝问题
急性下肢DVT的初始治疗:
推荐应用SC LMWH或SC UFH(1A) SC UFH可以代替IV UFH(1A) LMWH皮下注射1-2次/ 日,优于UFH 不推荐常规监测抗Xa因子水平(1A)
ACCP指南与目前国内抗凝治疗的差异性
国内对DVT预防措施普遍未充分使用,甚至高 危病人也未采用;据资料统计,亚洲国家人群 与西方人群DVT发生率未存在明显差异,但预防 措施远远不足,非亚洲国家预防占17%,亚洲国 家仅仅6%,明显低于西方。 不同医院不同科室不同医生在抗凝治疗方案, 疗程及适应症的选择均存在差异。
关于腔静脉滤器的适应症
国外对于腔静脉滤器放置的标准存在差异
瑞典 3个滤器/百万人口/年 vs. 美国140个滤器/百万人口/年
目前国内对滤器放置的标准也存在很大差异
Bergqvist D. The role of vena caval interruption in patients with venous thromboembolism. Prog Cardiovasc Dis 1994; 37:25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