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完美考研复习资料
江苏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重点整理
江苏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重点整理自然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形成、演变及其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
在江苏省考研地理学的复习中,自然地理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下面将对自然地理学的重点进行整理。
第一部分:地质学基础地质学是自然地理学的基础学科,通过对地球内部结构、地球上的岩石和矿产资源等进行研究,揭示了地球物质组成和演化的规律。
1. 地球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分为大陆壳和海洋壳。
大陆壳厚度较大,密度较小;海洋壳厚度较小,密度较大。
2. 岩石分类岩石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物质,主要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后形成的,例如花岗岩、玄武岩等;沉积岩是由颗粒沉积形成的,例如砂岩、页岩等;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例如片麻岩、大理岩等。
3.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地壳中的一种特殊物质,分为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金属矿产包括铁矿石、铜矿石等,非金属矿产包括煤炭、石油等。
江苏省地质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煤炭和盐矿资源。
第二部分:气候与水文地理气候与水文地理研究地球大气和水文圈的形成、演变和分布规律,对于了解江苏省的气候和水文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1. 气候要素气候要素是描述气候特征的指标,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向、风速等。
江苏省气候温和湿润,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2. 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要素进行划分,江苏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春季温暖潮湿,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雨。
3. 水文地理水文地理研究江河湖泊、地下水和地表水等水文要素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江苏省有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同时也有众多的湖泊和地下水资源。
第三部分:生态地理与环境保护生态地理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透过生态系统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江苏省的自然生态环境。
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生物非生物环境组成,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
自然地理学_完美考研复习资料全
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
所谓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2、掌握地理环境和人类环境概念、区别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
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组成。
3、理解地理学的“三分法”、“三层次”和“三重性”划分的涵义“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三重性”:理论地理学研究,对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论进行重点阐述;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即对特定区域进行具体描述。
4、了解自然地理学的分科及依据:按照“层次性”观点,自然地理学分科涉及两个层次: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以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研究自然地理整体特征及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结构特征、形成机制、地域差异和发展规律。
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orial physical geography)。
分别研究组成地球表层物质系统的各种自然要素与过程本身,强调以某个要素为核心的分析与综合,包括的学科主要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和生物地理学。
根据“三重性”的观点,无论部门自然地理学或是综合自然地理学都需要对其基本原理与方法、实际应用及具体区域等方面进行研究。
5、了解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对象: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云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梳理
云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点梳理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形成、演变和地表自然现象的规律性。
在云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中,自然地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掌握自然地理学的重点知识点对于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云南省考研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学基本概念和学科发展1. 地理学的定义和分类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
按照研究对象划分,可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2. 自然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现象、规律和过程的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球形态、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地球生物圈和地球人类活动等方面。
3. 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和意义自然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它能够帮助人们全面了解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指导人类合理利用地球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4. 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自然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地形地势学、气候学、水文学、生态学等阶段,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第二部分:地球形态和大地构造1. 地球形态的基本特征地球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包括高山、平原、丘陵、山地和平原等形态。
2. 地壳和板块构造的基本特征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岩石壳,由岩石构成。
板块构造认为地壳被划分为若干个板块,它们在地球表面上相对运动,是地壳和上部软流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3. 土地地貌的分类和特征土地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包括高山地貌、丘陵地貌、盆地地貌、平原地貌和河谷地貌等。
4. 地震和火山的形成和分布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现象,火山是地球表面上岩浆喷发形成的地质现象。
地震和火山的分布与板块运动和地球内部热力活动密切相关。
第三部分:地球表层水系和大气环流1. 地球表层水系的组成和特点地球表层水系由河流、湖泊、湿地和陆地冰川等组成,它是地球表层的重要自然资源。
(完整word版)自然地理学_伍光和_考研复习资料
绪论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
所谓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2、地理环境和人类环境概念、区别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
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又可分为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经济环境: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社会文化环境: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组成。
3、地理学的“三分法”、“三层次”和“三重性”划分的涵义“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三重性”:理论地理学研究,对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论进行重点阐述;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即对特定区域进行具体描述。
4、自然地理学的分科及依据:按照“层次性”观点,自然地理学分科涉及两个层次: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以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研究自然地理整体特征及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结构特征、形成机制、地域差异和发展规律。
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orial physical geography)。
综合自然地理学考研题库
综合自然地理学考研题库综合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过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
它涵盖了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一份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考研题库,供考生复习参考: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A. 地貌形态B. 气候变化C. 人口分布D. 土壤特性2. 地球表层的自然要素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岩石B. 植被C. 人类活动D. 水体二、填空题1. 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影响。
2. 气候类型主要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来划分。
三、简答题1.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 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在自然地理学中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1. 论述气候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2. 阐述自然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某地区由于过度开发,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壤侵蚀严重。
请分析这种现象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人口分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2. 答案:C(人类活动属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二、填空题1. 答案: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气候条件2. 答案:温度、降水、季节变化三、简答题1. 答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表现在其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例如,气候影响植被分布,植被又影响土壤的形成和水文循环。
2. 答案:水循环是自然界水分子在大气、地表和地下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它对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和支持人类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四、论述题1. 答案: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影响。
例如,极地冰盖融化会导致沿海地区的洪水风险增加。
2. 答案:自然地理学通过研究自然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笔记第一章地球1、掌握太阳系行星运动特点及地球运动的意义2、掌握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A、掌握太阳系行星运动特点及地球运动的意义一:太阳系行星运动规律很早的时候,人们根据自己的直观感觉,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也符合宗教的教义。
但是这样的地球中心说和观测的现象存在着矛盾,使得一些现象无法解释。
当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把地球排除出宇宙的中心,以太阳取而代之以后,看起来好像杂乱无章的星星世界,显现出惊人的统一性。
受时代的局限,哥白尼的体系也存在缺陷。
比如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等。
揭示太阳系行星运动真实规律的,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
他经过对前人观测记录的严密分析,提出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1: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行星轨道椭圆的二个焦点之一。
这是行星运动第一定律,也叫轨道定律。
2:在同样的时间内,行星向径在其轨道平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
这是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也叫面积定律。
3:任何两个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的平方之比,等于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的立方之比。
为行星运动第三定律,也叫周期定律。
设 T1和T2分别表示两行星的公转周期,a1和a2分别表示它们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即各自轨道的半长轴),得公式:二:掌握地球运动的意义自转与公转(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多方面的1: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并使地表个中国成具有一昼夜的节奏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之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
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这样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节律性。
2:由于自转,产生了地球自转偏向力公式:角速度与纬度正弦的积,只影响方向,不影响速度。
而运动物体的速度影响偏转力的大小。
物体静止不动,偏转力也就为零。
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过程,涉及地球的形成、构造、气候、水文、生态等多个方面。
对于考研生来说,自然地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试科目,因此复习资料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
一、教材选择自然地理学的教材有很多种,不同的教材在内容和深度上可能会有所不同。
考研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一般来说,教材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权威性:选择权威性的教材,可以保证所学知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综合性:教材应该全面涵盖自然地理学的各个方面,以便学生对整个学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系统性:教材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4.易读性:教材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以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
二、重点难点的掌握在复习自然地理学时,考研生需要特别关注一些重点和难点的内容。
这些内容通常是考试中的热点和重点,掌握好这些内容可以提高考试的得分率。
以下是一些重点和难点的内容:1.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板块构造和地壳运动等内容。
2.气候与气象:包括气候要素、气候区划、气候变化和天气系统等内容。
3.水文地理学:包括水循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内容。
4.生态地理学: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
三、复习方法与技巧自然地理学是一个知识面广泛的学科,考研生在复习时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建议:1.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考试时间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
2.重点记忆:将重点和难点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份重点记忆的资料,方便反复阅读和记忆。
3.多种复习方式:除了阅读教材,考研生还可以通过听课、做题、讨论等方式进行复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做题训练:做题是复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做题可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补充和强化。
四川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重要概念梳理
四川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重要概念梳理自然地理学是考研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以及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
在四川省的考研地理学复习中,自然地理学是一个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自然地理学的重要概念,本文将对四川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中的自然地理学重要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
1. 地理学基础概念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括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大分支。
其中,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的科学,涉及气候、水文、地貌等内容。
2. 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的。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壳体,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流动物质层,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
3. 地理层序的划分地理层序是指地球表面上地理单元的空间排列次序。
它包括从大到小的世界层序、洲际层序和区域层序。
世界层序指的是陆地和海洋在全球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特征。
洲际层序则是指不同洲际间的地理单元划分。
而区域层序是在洲际层序基础上进行的划分,用于解释地理单元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4. 自然地理区划自然地理区划是将地球表面划分为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要素的区域。
根据不同的自然要素和划分目的,可以进行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划,比如按气候进行的气候地理区划、按地貌进行的地貌地理区划等。
5.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一定时期内地球大气的平均天气状态,它反映了某一地区长时间的气象变化。
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气候主要受纬度、海陆分布、地势、气候系统等因素影响。
6. 地球的水文循环地球的水文循环是指地球表面上水分的循环流动过程。
它包括水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等环节。
水文循环对地表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7. 陆地地貌与水体地貌陆地地貌是指地球表面陆地上的各种地形形态,如山地、丘陵、平原等。
水体地貌则是指地球表面水体上的地形形态,如湖泊、河流、海洋等。
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材料
⾃然地理学考研复习材料其研究的空间范围既不是地球固体部分的最内部,也不是地球⽓体部分的最外层,⽽是接近地球固、液体表⾯,各圈层相互作⽤的、与⼈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上⾄⼤⽓圈对流层顶部,下⾄沉积岩底部)。
●地球表层是物质三态存在和相互转化的场所●地球表层是内外⼒相互作⽤的场所●地球表层是有机界和⽆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地球表层是⼈类的⽣存环境●地球表层是循环发展的动态系统(包括地质⼤循环、⽔循环、⼤⽓循环、⽣物循环)⼆、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与⼈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
它包括⼈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化环境1. ⾃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然规律控制。
⾃然环境根据其受⼈类社会⼲扰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两部分:●天然环境(原⽣⾃然环境)●⼈为环境(次⽣⾃然环境)●天然环境(原⽣⾃然环境),即指那些只受⼈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原有⾃然⾯貌基本上未发⽣明显变化的⾃然地理环境。
●⼈为环境(次⽣⾃然环境),即指那些⾃然条件经受⼈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之后,⾃然⾯貌发⽣重⼤变化的地区。
2. 经济环境是经济活动的环境,包括⾃然资源、⾃然条件,产业结构及与经济有关的技术条件等。
它是在⾃然环境的基础上由⼈类社会形成的⼀种地理环境。
它主要指⾃然条件和⾃然资源经⼈类利⽤改造后形成的⽣产⼒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产⼒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3. 社会⽂化环境是社会活动、⽂化活动的环境,包括⼈⼝、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化等⽅⾯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社会上各种⼈群对周围事物的⼼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为。
社会⽂化环境是⼈类社会本⾝所构成的⼀种地理环境。
第⼀章地球宇宙天体:恒星、⾏星、环绕⾏星公转的卫星、流星、彗星、星云,以及存在于星际空间的⽓体和尘埃——星际物质,所有这些通称天体。
重庆市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原理与应用
重庆市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原理与应用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原理和应用。
在重庆市考研地理学复习中,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必修课程,涉及广泛的地理知识。
本文将从自然地理学原理和应用两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自然地理学原理1. 地球和地理系统地球是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地球系统对于理解自然地理学原理至关重要。
地球的形状、构造,以及地表的陆地、海洋、大气、生物等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地球系统。
掌握这些基本知识,能够帮助理解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原理。
2. 岩石和地质现象岩石是地球的固体物质,不同类型的岩石对地球的演变和地质现象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岩石类型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了解岩石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能够帮助理解地质现象,如火山爆发、地震发生等,为地理学实践提供依据。
3. 气候与气象学气候是指一定时期内的大气状况和天气变化规律,而气象学则是研究气候和天气的学科。
了解气候形成原理、气候要素及其相互影响关系,以及气象学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系统中的气候现象,如气候变化、季风气候等。
4. 水文地理学水文地理学研究水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循环和变化规律。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水文地理学原理能够帮助理解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管理,对于解决水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5. 生物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研究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迁移和适应规律。
生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要素之一,生物地理学的原理可以帮助理解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研究生物地理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资源。
二、自然地理学应用1. 环境保护与治理自然地理学的原理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有着重要应用。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了解环境的自然地理基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前提。
自然地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评估环境质量、预测和避免环境灾害、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等。
(完整版)自然地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一、概念题1、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
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3、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
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外圈(或大气圈)——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集聚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自上而下分为散逸层(扩散层)、电离层(暖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6、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交错重叠、互相渗透的复杂综合体。
7、不连续面——地震学家把对地球深处地震波传波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
8、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
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
9、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0、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1、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
二、填空题1、自然地理环境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
许多自然地理学家对这个新物质体系,曾使用不同术语来表达。
如:地理壳、地理圈;景观壳、景观圈;表成地圈、生命发生圈、地球表层、自然地理面等。
2、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概括为四大类:固态的岩石、液态的水、气态的空气和活质有机体。
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组成成分。
这四类物质成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普遍存在于自然地理环境中,并各以自己为主体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四个基本地圈:对流圈、水圈、沉积岩石圈、生物圈。
3、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和土壤,是自然地理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概念。
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四种基本组成成分在能量的支配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自然地理动态的物质体系。
自然地理学考研题库及答案
自然地理学考研题库及答案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现象。
对于考研生来说,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备考过程中,解题是一个关键环节。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自然地理学考研题库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1.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形状?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也可以说是一个略扁的球体。
这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离心力,使得赤道部分的半径比极地部分的半径要大,从而造成了地球的扁球形状。
2. 什么是地球的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层,厚度约为5-70公里。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类型,它们的成分和构造有所不同。
3. 描述一下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最外层的岩石壳层,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一层固态岩石层,地核则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4.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地壳分布在一些相对稳定的板块上,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相对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球上的地震、火山和地壳运动等现象。
5. 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是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现象。
地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地壳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的,当地壳板块发生滑动或断裂时,就会产生地震。
6. 什么是火山?火山是如何形成的?火山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地质现象,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岩浆喷发到地表上形成的。
当地壳板块发生运动时,岩浆可以通过裂隙或火山口喷发出来,形成火山。
7. 什么是气候?气候又是如何形成的?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
气候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地形等。
8. 描述一下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大气圈、地表和地下的循环过程。
水从地表蒸发成为水蒸气,升到大气中形成云,然后降下来形成降水,最后回到地表和地下水源。
9. 什么是土地沙漠化?如何防止土地沙漠化?土地沙漠化是指土地逐渐变成沙漠的过程,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
天津市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重要概念梳理
天津市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重要概念梳理一、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地球的形成、地貌与地表特征、气候与气象、水文与水源、生态与环境等自然要素。
二、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是自然地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描述了地球外部硬壳(即地壳)是由一些分离的板块组成的,并且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有相对运动的现象。
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壳的运动、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等现象,以及地形地貌的形成。
三、地形地貌与地表特征地形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
它可以由地质构造、水力作用、风力作用、冰雪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
常见的地形地貌类型有山地、平原、高原、丘陵、河谷、湖泊等。
四、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一定区域在长时间内(通常为30年以上)的天气状况统计而得到的平均、长期性的大气现象。
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范围包括温度、降水、风向风速、湿度、云层等气象要素,并对其进行分类和解释。
五、水文与水资源水文学是研究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分布、流动、循环和利用等方面的科学。
水资源是地球上所有水体的总和,包括河流、湖泊、湿地、冰川、地下水等。
自然地理学关注水文循环、水资源的分布与可持续利用等问题。
六、生态与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自然地理学关注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生物地理区划、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地理因子对生物群落的影响等问题。
同时,也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
七、综合地理学综合地理学是地理学的综合性分支,它综合了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知识,研究地球上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综合地理学强调地球系统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是研究地球整体的地理学范畴。
总结:天津市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重要概念梳理包括自然地理学的定义、板块构造理论、地形地貌与地表特征、气候与气象、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综合地理学等内容。
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整理与地区分析
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整理与地区分析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形成、演变和特征。
它包括地球系统科学、地貌学、气候学、植被学、土壤学等学科。
在地理学考研中,自然地理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掌握其中的重点知识对于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中的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进行整理,并结合具体地区进行分析。
一、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是自然地理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地球内外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地球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掌握地球系统科学的知识对于深入理解自然地理学其他方面非常重要。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既有海洋环境的影响,也有内陆陆地的特点。
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特别是对气候和植被的研究方面,山东的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特点。
二、地貌学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表过程的学科。
山东省地貌类型多样,包括平原、丘陵、山地等多种地形。
其中,峰丛沟谷是山东地貌的典型特征之一。
山东的地貌形成与构造背景、河流的侵蚀作用、风蚀和冰蚀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气候学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天气状况的统计。
山东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类型以暖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在山东省的不同区域,气候条件也有所不同。
例如,沿岸地区湿润,受海洋影响明显;而内陆地区的气候则受到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温差较大。
四、植被学植被是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山东省的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包括草原、森林、湿地等多种类型。
不同植被类型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分布特点,与气候、土壤等因素密切相关。
五、土壤学土壤是地球表层的一种天然物质,由无机颗粒、有机质、水、气体和生物组成。
在山东省,土壤类型广泛,包括黄土、红壤、沃土等不同类型。
土壤对于植被的分布、农业生产等有着重要影响。
总结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中的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涉及了地球系统科学、地貌学、气候学、植被学和土壤学等多个学科。
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核心概念梳理
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核心概念梳理自然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是考研地理学复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下面对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中常出现的自然地理学核心概念进行梳理。
一、地球自然环境地球自然环境是由地球大气、地球水体、地球陆地及其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复杂系统。
它包括了大气圈、水圈、陆地表层和地球内部构成等要素。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地球自然环境。
二、大气圈大气圈是指地球上被大气层包围的部分,是地球自然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气圈由多种气体组成,主要有氮气、氧气和水蒸气等。
它起着防止太阳辐射逃逸、调节地球温度、参与水循环等重要作用。
三、水圈水圈是指地球上液态、固态和气态水在地球表层不断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地球表面的河流、湖泊、海洋以及地下地质水等。
水圈的存在和循环对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和形成地貌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陆地表层陆地表层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地壳和有机质层,由各种岩石、土壤、植被等组成。
陆地表层对生物生存、水文循环和土地利用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它也是人们生产、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五、地球内部构成地球内部构成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组成。
地幔是地核与地壳之间的岩石层,主要由硅酸岩、镁铁质岩石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主要包括大陆地壳和洋壳等。
六、地球自然现象地球自然环境中会形成各种地理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
这些自然现象的产生与地球内部构造、大气环流、地表活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深入理解这些自然现象对于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地球自然环境变化地球自然环境是动态变化的,其中包括长期变化和短期变化。
长期变化如构造运动、气候变化等,需要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来理解其规律。
短期变化如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等,可以通过观测和实验来进行研究。
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重点知识梳理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形态、物质组成以及地球运动规律等。
对于山东省考研地理学的复习来说,自然地理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围绕山东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对自然地理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
一、地球的形状与地理经纬网地球是一个略呈椭圆形的球体,在地图上通常采用等距离投影法来表现其形状。
地理经纬网是划分地球表面的网络,包括赤道、纬度线和经度线等。
熟悉地球的形状和地理经纬网的构成,对于地理学的掌握至关重要。
二、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地球具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形式。
自转使得地球呈现昼夜交替的现象,而公转则导致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了解地球各种运动规律对于解释气候、季节变化以及地理格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球的内部结构与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不同地球层的特性与运动对于地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板块构造理论则解释了地球地壳的运动,包括板块的构成、板块边界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等。
四、大气圈与气候形成大气圈是地球周围的一层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氮氧气体和水汽。
大气圈的存在使得地球具有大气环流现象,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变化。
了解大气圈的组成、结构以及大气环流系统,有助于掌握气候形成的基本原理。
五、水圈与水资源管理水圈是地球上水的循环系统,包括大气中的水汽、地表水、地下水等。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学习水圈的基本原理以及水资源管理的方法对于地理学考研复习至关重要。
六、生物圈与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体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学习生物圈的结构、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理解生态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七、地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地理学研究依靠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地理观察、实地调研、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掌握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有助于提升地理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过程的学科。
它涵盖了地球的形成、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水文循环、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这门学科时,我们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概念。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自然地理学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
一、地球的形成和结构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行星,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约46亿年前。
在这个过程中,原始的太阳系中的尘埃和气体逐渐聚集形成了地球。
地球的结构主要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层次。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部分,由外核和内核组成,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则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地幔是地核和地壳之间的一层,主要由固态的岩石构成。
地壳是地球的外部部分,也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它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二、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地壳运动是地球表面地壳板块的移动和变形。
地球的地壳被分为多个板块,它们之间相互碰撞、分离或滑动,导致了地壳的变形和地震的发生。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它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地震的发生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威胁。
因此,了解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的规律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安全至关重要。
三、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气候的变化趋势,包括气温、降水、风向等方面的变化。
全球变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进而引起地球气候变暖的现象。
全球变暖对于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探索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对于保护地球和人类的未来至关重要。
四、水文循环和水资源管理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循环过程。
它包括蒸发、降水、融化、蒸发等多个环节。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文循环是维持水资源供应的重要过程。
合理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 第三版 考研复习资料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绪论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的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自然地理环境,人为自然地理环境。
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和动物界。
第一章地球彗星:彗核、彗发、彗云和彗尾。
日食: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月影落在地表,月影中的人看到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光遮住。
月食:地位于月和太之间,三者恰好或接近一条直线,地影落在月球上,处于地影区的人们看到月亮全部或部分失去光辉。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受到太阳磁场和稠密气体对流区扰动的影响而处于剧烈运动当中。
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太阳结构:1. 内部气体:核反应区、对流区、辐射区。
2. 外部气体:光球、色球、日冕。
类地行星:【体积小,密度大】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木行星:【体积大,密度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共同特征: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3.所有的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相同;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也较接近;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形状就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形状效应。
当太阳平行光线照射到扁球状的地球表面时,同一时刻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就不同,总体上是从南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
云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重要知识
云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重要知识云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自然地理学重要知识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空间分布、地理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而在地理学的研究中,自然地理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主要关注自然环境的地理特征及其形成与演变规律。
作为考研地理学复习的一部分,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知识必不可少。
本文将从地理要素、地貌与土壤、气候与气象、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等几个方面,介绍云南省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中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知识。
一、地理要素地理要素是指地球表层的组成要素,包括大陆、海洋、气候与水文、植被和动物等。
在复习云南省考研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时,理解地理要素的特点和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1. 大陆- 了解云南省的大陆特点,如形状、地势、地貌、岩石类型等;- 了解大陆演化的规律,包括板块运动、大陆裂谷、隆起与沉降等。
2. 海洋- 掌握云南省近海海洋的特点,如深浅、水温、盐度、海洋生物等;- 了解海洋的运动规律,包括洋流、海风等。
3. 气候与水文- 熟悉云南省的气候特点,如气温、降水量、年景变化等;- 掌握水文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
4. 植被和动物- 了解云南省的植被类型和分布规律,如森林、草原、湿地等;- 熟悉动物的生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如物种多样性、迁徙等。
二、地貌与土壤地貌与土壤是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自然环境中地表形态和土地资源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1. 地貌- 掌握云南省的地貌类型和分布,如高山、低山、丘陵、盆地等;- 了解地质构造对地貌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2. 土壤- 熟悉云南省的主要土壤类型和分布规律,如红壤、黄壤、盐土等;- 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质地、肥力、酸碱度等。
三、气候与气象气候与气象是自然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天气变化和气候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1. 气候- 熟悉云南省的气候特点,如季风气候、高原气候等;- 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 气象- 了解常见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和特征,如云、雨、雪、雾等;- 掌握天气图解读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气象观测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绪论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
所谓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2、掌握地理环境和人类环境概念、区别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
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组成。
3、理解地理学的“三分法”、“三层次”和“三重性”划分的涵义“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三重性”:理论地理学研究,对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论进行重点阐述;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即对特定区域进行具体描述。
4、了解自然地理学的分科及依据:按照“层次性”观点,自然地理学分科涉及两个层次: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以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研究自然地理整体特征及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结构特征、形成机制、地域差异和发展规律。
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orial physical geography)。
分别研究组成地球表层物质系统的各种自然要素与过程本身,强调以某个要素为核心的分析与综合,包括的学科主要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和生物地理学。
根据“三重性”的观点,无论部门自然地理学或是综合自然地理学都需要对其基本原理与方法、实际应用及具体区域等方面进行研究。
5、了解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对象: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任务:①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
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④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
⑤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和存在问题,寻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6、理解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作为地理学分科的自然地理学,与地理学的其它分科有密切联系;•自然地理学与其它地学和生物科学也有密切的关系;•和环境科学的联系。
地球1、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宇宙环境宇宙和天体宇宙中的天体可分为: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包括9大行星,50个卫星和至少50万个小行星,还有少数彗星。
(一)彗星彗星是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动的一类质量很小的天体。
彗星大多由慧核,慧发,慧云和慧尾组成。
(二)小行星(三)月球•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半径1738.2Km,相当于地球半径的27.28%;质量为7.35×1022t, 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23%;平均密度为3.24g/cm3, 只有地球密度的0.6。
•月球沿着一个椭圆形的轨道围绕地球自西向东运动。
•月球对地理环境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使地球形成潮汐,尤其使海洋潮汐。
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地球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宇宙之中的,它与其它天体或者宇宙空间之间通过能量和物质交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相互影响。
地球的形状其地理意义。
1.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就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大地水准面:大地测量中所谓的地球形状,是指一种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即大地水准面。
2. 赤道的地球直径比通过两极的直径长42.5Km。
地球的扁率:地球两极扁平的程度。
a=b-c/bb:地球赤道半径 c:地球两极半径3. 地球的形状的地理意义(1)日地平均距离为14960×104km,这样,就可以将投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线视为平行光线。
当平行光线射到地球表面时,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各不相同。
(2)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的地带性分布。
大小及其地理意义(一)地球的大小地球赤道半径约为6 378 140m,极半径约为6 356 755m,总面积5.1×108km2,总体积约为 10 820×108km3,总质量为5.98×1027g。
(二)地球大小的重要意义1. 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
2. 没有现在这样的大气圈,就没有海洋和河湖,没有风,也没有生物。
地表平均温度将比现在低得多,温度较差将大得多,紫外线辐射将强得多,……总而言之,我们的地球将呈现完全异样的景象。
2、掌握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一地球的自转(一)基本概念1.恒星日:以春分点为标准,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
2.太阳日:以太阳为标准,地球上同一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所需时间。
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长3分55.909秒。
(二)地球自转的重要意义1.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2.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科里奥利力:地球自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偏转力。
D=2v w sinAv 为运动物体的速度;w为地球自转角速度;A为运动物体所在纬度。
3.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4.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5.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关系。
二地球的公转(一)1.恒星年和回归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时间365天6时9分9.5秒,称为一个恒星年。
而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平均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则称为一个回归年。
2.近日点和远日点:大致1月3日,地球最接近太阳,此位置称近日点;大致7月4日,地球最远离太阳,此位置称远日点。
3.地球,月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如下图所示:月球会自转,同时绕地球公转。
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一样的,都是约29。
5天,这样月亮总是一面朝向地球。
我们把月亮朝向地球的一面叫正面,背着地球上的一面叫背面。
4.黄赤交角:太阳视运动的路线叫做黄道,黄道所在的黄道面和地球轨道面是重合的。
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即为黄赤交角,为23o27`。
赤道和黄道面的两个交点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
地轴的倾斜方向固定不变,因此,太阳光只能直射地球上南纬23o27`和北纬23o27`之间的地方。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使太阳光线直射范围在23o27N和23o27S之间作周期性变动,从而形成了四季的更替。
5.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
(二)意义1.太阳的回归运动2.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3.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4.四季更替5.五带分布总之,地球运动对地表温度调节、生命孕育有重要意义。
四季: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太阳的回归运动,造成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
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现象——影响季节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半球性的。
五带: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天文现象的纬度差异划分的。
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
热带是跨赤道的唯一有太阳直射的纬度带;南、北寒带是南、北半球各自唯一的有极昼和极夜的纬度带;南、北温带则是南、北半球从热带到南寒带和北寒带的过渡地带,即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和极夜的地带。
3、理解地理坐标的定义一纬线与纬度纬线: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和地表相交而成的圆,就是纬线。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赤道是最大的纬圈。
纬度:一地的纬度就是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
二经线与经度经线圈:所有经过地轴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的圆,就是经线圈。
每个经线圈都包含两条相差180o的经线,一条经线则只是一个半圆弧。
经度:是两面角,即本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的夹角。
4、掌握地球圈层结构特征一地球的圈层分化二地球的内部构造:根据对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差异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内的构造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一)地壳:地壳是知地表至莫霍洛维奇面之间厚度极不一致的岩石圈的一部分。
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5km,但各地的差异较大。
大陆地壳由外向内依次为:风化壳,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
地壳体积是地球总体积的1%,质量的0.4%(二)莫霍面以下,深度为35~2 900km的圈层,就是地幔。
地幔分上下两层。
上地幔深35~1 000km,主要由橄榄岩质的超基性岩石构成,岩浆侵入,火山喷发,地震,板块构造等一系列影响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过程都由此发生。
下地幔深1 000~2 900km,其下界为古登堡面。
(三)地核:2 900km以下至地心为地核三地球的外部构造地球的外部构造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
(一)大气圈(二)水圈(三)生物圈:是指地球生物及其分布范围所构成的一个及其特殊又及其重要的圈层。
在地理环境中,生物圈并不独占任何空间,而是分别渗透于水圈,大气圈下层和地壳即岩石圈表层。
上述地球构造中的同心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它们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却是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的。
5、掌握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一海陆分布在5.1×108km2的地表面积中,海洋面积3.6×108km2,约占71%;陆地面积1.49×108km2,约占29%。
二海陆起伏曲线三岛屿样被海洋所环绕,但面积比大陆小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
海洋中的岛屿可分为:1. 大陆岛:位于大陆附近并在地质构造上与相邻大陆有密切联系。
例如马达加斯加岛,我国的台湾岛,海南岛等。
2. 海洋岛:面积比大陆岛小,与大陆在地质构造上没有直接联系,也不是大陆的一部分。
按其成因可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两类。
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
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等。
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如水循环,地质循环等,并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