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理论》读书报告

《国际政治理论》读书报告

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姓名:耿玉超学号:20133190 美国作家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 N. Waltz,1924-)的《国际政治理论》一书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具有显赫地位。该书共分为9章,目的有三:第一,试图对已有的重要国际政治理论进行批判性考察;第二,力图建立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理论;第三,对新建立的理论进行检验。

第一章“规律与理论”阐述了理论究竟是什么,演绎理论较之归纳理论的优点,理论的建构和其检验方法。华尔兹给理论下了两种定义:其一,它被视为关于某一特定行为或现象的规律的集合或系列。但理论并非只是规律的集合,而是对规律的解释,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规律指出恒定不变的或可能存在的因果联系,而理论则解释这种联系为何存在。其二,即理论解释规律,规律有别于理论,区别之一就在于规律可以被发现,而理论只能被构建。如果假设得到确认,便被称之为规律。而理论只能通过简化来建立,简化使发挥作用的基本要素得到彰显,并揭示出必然的因果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

他抨击了辛格的理论命题,认为他丝毫没有考虑出现干扰变量的可能。并以辛格为例提出了对理论检验的7个程序,认为有时经过检验,理论似乎被证明是失败的,但这也许是由于某些检验步骤实施不当所造成的。“在没有任何理论光芒指引的情况下,却试图寻找事物间的联系,就仿佛盲目地向一个看不见的靶标射击一样,不仅要浪费大量的弹药,而且即便击中了靶心,也无人知晓。”这句话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华尔兹的观点。

第二章“还原主义理论”集中讨论了几个采用不同研究方法的理论,来思索不同类型理论的可能性与局限性。还原主义理论认为国家内部力量产生外部后果,国际系统也只不过被视为一种后果而已。还原方法是指为了解释某一集团的行为,从而对其组成成员的心理进行研究的方法,其实质是通过研究各组成部分来理解整体。

华尔兹认为霍布森-列宁的帝国主义经济理论是还原主义理论的最佳范例,他认为霍布森

-列宁理论的假设是经济性的,而非政治性的。如果一个国家出于经济原因而谋求对其疆域以外的地区施加控制,进而建立帝国,那么这就构成了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国际结果只不过是单个国家的行为所产生结果的总和而已,而每个国家的行为则是根据自身内部的特殊来加以解释的。之后又对霍布森的《帝国主义》中的帝国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检验。霍布森认为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作情况的了解,可以推论出这些国家的对外行为,然而他的错误在于认为根据单元特性可以来预测结果。

在国际上,不同国家曾造成过类似的或不同的后果,而类似的国家也曾造成过不同或类似的后果。相同的原因有时会导致不同的效果,相同的效果有时源于不同的原因,这使我们质疑还原解释方法的有效性,因此揭示国际政治不能依靠分析性方法,而必须采用系统方法。

第三章“系统方法与理论”考察对国际政治进行政治性、系统性研究的方法。他先对分析性方法和系统方法进行对比,认为经典物理学中,对各要素变量间关系的研究后,向量相加后得出整体的方法是分析性方法,但它是不充分的,只有在系统层次的影响不明显时才可行。用与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用法相一致的方式来构想政治系统,于是,系统就被定义为一系列互动的单元。系统理论的目的就是要显示出这两个层次是如何运作和互动的,这就需要将其清晰地区分开来。系统方法所构想的国际政治系统是国际结构与互动单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华尔兹接下来分析了三位理论家的理论。首先,他认为理查德·罗斯克兰斯的国际政治系统是国际后果模式,认为行为体干扰、调节者和环境制约影响了国际后果。其中国家是干扰源、机制是调节者,环境是指对政策具有影响的一系列物质性制约因素。但他的理论是经验主义,忽略了系统层次的作用,也是分析性的,但却并非系统研究,是还原主义。其次,他认为斯坦利·霍夫曼将国际系统定义为“世界政治基本单元之间关系的一种模式”。他将系统设想为一种关系模式,认为系统具有一个总体的结构,该结构是作为对统治者行为以及国家行为

具有影响的要素之集合,而正是这些行为构成了关系模式。很明显,霍夫曼混淆了单元层次和系统层次的因素,错误地将系统内部的重大变化视为系统的变化,如果单元间的互动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便出现一个新系统的话,那么系统将会急剧增加。他的方法只能描述国际系统,或者说只是他对国际系统的印象罢了,但他也预测了两极世界的结束和五极世界的产生。最后,华尔兹肯定了卡普兰的理论,卡普兰名义上考察了六个系统:即均势系统、松散的两级系统、紧密的两级系统、单元否决系统、全球系统以及等级系统。并描述了不同系统的五个变量:即系统的基本规则、转换规则、行为体分类变量、能力变量,以及信息变量,但是他却并未指出这五个变量的相对重要性以及相互作用,因此他的系统方法并不是理论。卡普兰的方法实际上是一个很古老的方法,即考察变量的特性及其互动,并将这种互动之集合视为对系统的描述,他的著作更多地是一种方法和分类法,不是一个理论,但这一方法却由于其自相矛盾和概念上的不足而充满了令人困惑难解之处。

第四章“还原方法与系统理论”阐述国际政治系统理论应该包含什么内容,以及它能够和不能够实现什么。传统主义学者一再强调国际政治的无政府性质是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领域的区别所在,而现代主义学者则往往否认存在着这种区别。但是如果只看两大阵营成员的行为,就会发现两者都将其注意力集中于互动的单元,而没有认识到系统原因的作用。文中还论述了基辛格的观点,基辛格认为国际秩序的性质取决于各国的特性,一个合法的国际秩序倾向于稳定与和平,革命性秩序则倾向于动荡与战争,具有革命性的国家缔造了革命性的国际系统中则包括一个或多个具有革命性的国家。本章中基辛格、摩根索、莱维的观点却都没有考虑到在国家的目的和行为以及他们行为产生的结果之间还有其他重要因素介入。

华尔兹认为欧洲列强之间的政治是一种零和博弈,每个大国都将别国的损失视为自己的收益,都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合作。结构有可能突然发生变化,结构的改变无论是否采取暴力方式,都是一场革命,因为随着结构的改变,单元在系统中的布局也随之改变,由此导致对

单元行为及其互动所产生结果的新的预期。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研究的是在国际层面,而非在国内层面发挥作用的力量。他阐述了结构的含义:①可能指代一种补偿机构,再输入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结果的一致性。②指一系列约束条件,结构通过奖励某些行为,同时对某些行为进行惩罚来进行选择。并揭示了结构施加影响的方式:①通过社会化进程限制和形塑行为。例:同一镇里的青年穿着相似,因为受到团体意见的控制。②通过竞争。例:竞争缔造一种秩序,秩序内的单元通过其自主的决定和行为调节彼此的关系。文中还举“开店选址”,“适者生存”等例子说明了行为的选择取决于后果。竞争促使行为者对自身的行为加以调整,使之成为社会所接受的和成功的实践,社会化和竞争是减少行为和结果多样性过程的两个方面。

第五章“政治结构”阐明政治结构是如何产生的。在美国,“领袖”意味着强者当选总统,而在英国,“领袖”是指首相的意志可以成为国家的法律。英国政治的特征是领导问题和学徒制。权力集中于首相之手,但是又有着强大而非正式的制衡力量防止他随意使用权力。国际政治系统理论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系统的结构和互动的单元。华尔兹对国内政治结构的定义是依据:①各部分的组织和排列方式,即排列原则。国内政治系统各部分之间为从属关系,国内系统是集权制的、等级制的;国际系统内各部分的关系则是平等的,国际系统是分权的、无政府的。如果一种排列原则被另一种原则所代替,就意味着系统发生了变化。②各单元的差异及其功能的规定,即单元的特性。作为国际政治系统单元的国家却并不因功能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国际结构只有在组织原则或是单元能力发生时才会改变,在无政府状态下,系统单元间是一种同等关系。如果功能的定义和分配发生变化,那么等级制系统也随之变化,对于处于无政府状态的系统,这一标准不具意义,因为该系统是由同类单元构成的。③各单元间能力的分配。系统的结构随着系统单元的能力分配的变化而变化,并且结构的变化导致对系统单元的行为以及他们互动结果的预期也随之变化。无论等级制的还是无政府性质的系统,能力分

配的变化就是系统的变化。

第六章“无政府秩序与均势”考察了无政府状态的特性以及国家在系统中预期的可能变化。本章首先讲了国内暴力和国外暴力,作为国际体系的一员,每个国家经常是在暴力的阴影下处理本国事务的,国家的自然状态就是战争状态,无政府状态是与发生暴力联系在一起的。在国家内部,为了获得和保持权力,建立秩序,实现正义的斗争会比国家间的战争更加血腥。国内与国际政治的区别不在于是否使用武力,而在于结构的不同;其次讲了相互依赖与一体化,相互依赖的政治重要性取决于一个领域是否具有组织性,拥有明确而且得到确立的权威关系。在无政府领域中,同类的单元共同行动,单元间功能相似,并趋于保持这种相似性,在等级制领域中,不同的单元相互作用,单元彼此不同,并趋向于加强专业化程度。“一体化”来描述国家内部的状态,“相互依赖”来描述国家间的状态。在一个自助系统中,每个单元都要花费部分精力来发展自卫的手段,而非用来促进自身的福利。在一个分工系统中,专业化的发展有利于每一个人,尽管利益的分配未必平等。但国家间紧密的相互依赖意味着这些国家要经受,或是易受由高度相互依赖导致的普遍的脆弱性的影响;再次讲了结构与战略。结构可以通过改变单元间能力的分配而被改变。动机和结果往往会脱节,结构可能导致出乎行为主体意料以外的结果。当国际利益包含了国家利益,国家才会服从国际。重大任务只能由拥有强大实力的机构来完成。所以只有改变结构才是克服结构强大影响的唯一方法;

再次还讲了无政府状态的优点,自助必然是无政府秩序中的行为准则,自助的局面具有很高的风险---在经济领域中表现为破产,在自由国家组成的世界里则为战争。自助的局面也意味着较低的组织性成本。在国家内部,各个组织必须为维持自身的存在而奋斗,作为一个组织,国家为维持自身的存在,有时必须使用武力以应付分离主义因素和地区。国家与人一样,其安全与自由度成反比。在一个无政府秩序中,单元只为自身利益而行动,而不是为了组织的存续或是增进组织内的福利而行事,武力的使用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服务。在国内,

得到建立的是权威关系,而在国外,建立的则是权力关系。国家间只有通过相互适应才能实现调整与和解,在国际政治中武力不仅是终极手段,而且是首选的和常用的手段。

另外文中还说了无政府状态与等级制,华尔兹认为任何政治秩序都属于无政府状态和等级制,没有别的类型,这两种类型可以涵盖所有的社会类型。无政府状态被视为一个连续性的一端,另一端则是合法而能干的政府。他认为当今世界是处于被修正过的无政府状态之中。最后他论证了均势理论,认为均势理论是关于国家间互不协调的行动所产生的理论,认为自助系统是这样一个系统,在其中,那些不实行自助或是自助效率低的行为体将无法实现繁荣,并将面临危险和苦难,对这一后果的恐惧,促使国家以导致均势的方式行事。该理论也就是说,如果某些国家做得相对较好,其他国家将随之效仿,否则便会落伍。他说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即无政府秩序以及系统由谋求自身生存的行为体构成,均势政治便会盛行。

第七章“结构性原因与经济效果”揭示了为什么主要行为体数目较少的系统更好。首先文中讲了极的计算与权力的衡量,由于国家处于自助系统中,因此必须运用它们的综合实力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对于国家综合实力,国家的经济、军事及其他能力不能被分割开来加以评价。国家并不因它们在某一方面实力出众而成为一流强国。它们的地位取决于它们在人口、领土、资源禀赋、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政治稳定及能力方面的得分。其次讲了不平等的优点,在一个由平等个体组成的集体中,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波及整个社会。只有具有某种凝聚力和承诺的连续性的中间集团,才能够减缓社会的动荡。再次讲了小数量系统的特征,国家,尤其是大国,就像大公司一样,既受到环境的限制,又能够通过行动来影响其环境。最后讲了为什么“更小数量(系统)”比“小数量(系统)”更美好,系统的运作迫使低效的单元破产消失,而这正是促进经济良好运转的条件。在国际上,我们所关注的是国家的命运,而非它们竞争的效率,因此我们不希望存在大量的大国。

在一个自助系统中,相互依赖随着参与者数量的减少而趋于松散,而系统亦随之变得更

为有序和安宁。紧密的相互依赖意味着交往的密切,从而增加了发生偶然冲突的机会。华尔兹对相互依赖进行了评析,相互依赖指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事件都会对其他地方的某些人,或是所有的人造成影响。他认为当时的二极世界中,相互依赖的程度很低,战争可能性较小。高度敏感性在导致了一系列不同问题的同时,减弱了国家的脆弱性。当大国数量减少时,相互依赖也倾向于随之减弱,而两个则是可能的最小数目。系统的结构随着系统单元能力分配的变化而变化,系统层次的特性则一如既往地是由大国所处的环境来界定的。相互依赖在经济、政治上的影响很深,原料、贸易、投资和跨国公司等使各国的依赖加深,经济-社会-政治的联系加强。

第八章“结构性原因与军事效果”表明了为什么“二”是最好的小数目,即说明了两极格局的优势。华尔兹说某一国际政治系统是稳定的包含有两层含义:①该系统依然处于无政府状态。

②构成系统的主要单元的数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国际政治系统保持着惊人的稳定性,多元系统持续存在长达三世纪,因为一旦有某一强国衰落而退出,就会有其他国家通过自身实力的相对增长而跻身强国之列。只有两个参与者也同样可以形成均势。主要行为体的数量增加时灵活性也会增加,而随之而来的则是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增大。权力政治的竞逐如果十分激烈,将迫使竞争者形成两大对立的阵营,尽管建立和维持集团的事务是如此繁杂,以至于只有在竞争激烈到足以引发战争的程度时才会促成集团的形成。在两极世界中,不确定性减少了,计算也易于进行。多元系统的大国政治中,谁是谁的威胁,以及谁会来应付威胁和问题,都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而在两级系统的大国政治中,对于谁是谁的威胁这一问题则是毋庸置疑的。随着集团的缩小,集团成员在考虑与谁交往时面临的选择也随之减少,这部分是由于消除了“进行选择”这一难题,最小的集团易于对自身的事务进行管理。各国间的相互依赖,危险的分散,以及反应的混乱,这就是多元世界中大国政治的特征。双方都依靠自力更生,对危险也有清晰地认识,并且对于谁将面对这些问题也很明确,这是两极世界中大国

政治的特征。

两极世界里关系的简单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大压力,使两大强国在军事上变得保守。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比只拥有常规武器的国家更希望避免发生战争。核武器不会改变国家实力的经济基础,因此也无法使国家权力实现平等。核能力只是强化了即使没有这种能力也将存在的态势。大国之所以强大不只是它们拥有核武器,而且还在于它们拥有巨大的资源,从而能够在战略和战术层面上形成并维持各种权力,无论是军事权力还是其他方面的权力。

绝对的权力等于绝对的无力。在权力表现得最充分,最完全的地方,武力的使用就越少见。权力用来维持秩序,武力的使用则标志着崩溃的可能。一个社会的秩序越良好,政府越能干,越受人民尊重,警察需要武力的可能性就越小。根据国家所处的环境,军事力量在能够吓阻别国对本国发动攻击的情况下最有用,即根本不必投入战斗。

第九章“国际事务管理”评析了权力的内容和国际事务的管理。华尔兹在本章开篇论证了权力的四个作用:①当别国使用武力时,权力可以用来维持本国的独立自主。②享有更大权力的国家可以拥有更为广阔的行动余地,同时使行为结果难以确定。③与弱国相比,强国享有更大的安全余地,并对于进行何种博弈游戏以及如何进行更具有发言权。④巨大的权力使其拥有者在系统中具有重大利益,并赋予其为实现其利益而采取行动的能力。“与人人相关的事无人关心”集团越大,就越不会促进共同利益,相反,集团越小,其成员的利益越不平等,其中的某些成员---较大的个体---就越有可能会为集团的利益而非仅仅为了它们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行为体的相对规模越大,就越可能将自己的利益与系统的利益视为一体。

强国的数量越少,少数几个最强大的国家和许多其他国家实力差距越大。前者越可能为整个系统的利益而采取行动,并参与管理或干涉较少国家的事务。当大国数量减少到两个时,大国试图管理整个系统的可能性最大。如果有许多强国,它们中的某些国家将只关注区域性事务,而非全球性事务。美国和苏联,它们在系统中超凡的地位使它们担负起其他国家不想

也无力承担的任务,这些任务包括系统的转换与维持、和平的维持、对共同的经济及其他问题的管理。华尔兹的理论所解释的问题并非是如何对世界上的大国进行管理,而是关于大国对国际事务进行建设性的管理的可能性是如何随着系统的变化而变化的。

华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中大量运用联想的方法来阐述他自己的观点。例:①市场理论制订后,公司如何行事是各异的,它不必包含公司理论。→(来说明)国际政治理论并不必然包含或需要一种外交政策理论。②物理学中的力场内外互动影响场内物体,反之亦然。→(来说明)系统与单元的关系。③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再到牛顿,外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概念变得越来越大胆。→(来说明)我们越来越接近理论。联想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经常运用。

最后,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记录和分析,我收获颇丰,认识到这本书的知识涵盖面广泛,涉及领域众多,是学习国际政治的首选,相信对今后的学习帮助会很多。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一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

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自卑常常被认为是不好的,因此很多人否认自己的自卑情结。但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结,正视自己的自卑和不足,是健康成长的前提。 孩童时代,我一直被班里的同学称为胖子,对外貌很自卑。但是我不允许自己承认这一点,也不允许别人发现这一点,当被叫到胖子的时候,我会用很恶劣的语言回应。随着年龄增长,我开始正视自己长得不够漂亮的事实,并且发现自信所体现出来的魅力。我常常告诉自己自信的女性最美丽,这种心理暗示带来的效果很好。 正视自己的自卑,并且把自卑用自信来掩盖,这是我对自我内心的调整,但是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让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认识了自卑情结,并再一次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了深层次探索。 《自卑与超越》一共十二章节,读完之后,有三点感受尤为深刻: 一、个体的生活意义与行为 什么是生活的意义?生活的问题都是和职业,社会和性相联系的。个人对这三个问题的反应,就表明了他生活的意义。错误的生活意义导致错误的行为。阿德勒由表及里的探索,有效解释了为什么纠正一个人的行为后,患者仍然会出现其他不良行为。关键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错误的生活意义没有被纠正。我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有两个16岁的小孩子,性格暴躁,不讲礼貌。我多次告诉他们这样是不对的,效果甚微。我问及了他们的家庭状况和小时候记忆深刻的故事。A的父母双亡,和爷爷相依为命。爷爷并不关心他的心里需要,只保证他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时候爷爷走亲戚,会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长期的忽视使得他很孤单。B的情况更糟糕,唯一的亲人,哥哥在外打工,一年回家一次,他假期也呆在学校,无处可去,安静的时候,深黑的眼睛常常让人觉得悲伤。我第一次接触他对他印象非常好,爱照顾人,负责人。但是相处的过程中,我开始接触其他人,对他的关注度减少。接下来他的行为就变得让人无法忍受。了解到AB的生活环境和现状之后,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表现的如此暴躁是因为他们怕被忽视,想引起老师的注意。但是由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运动以及其他方面都表现平平,他们便选择了错误的方式来达到吸引注意的目的。我先主动调整了自己对待他们的态度,并且十分肯定了他们的优点。接着我发现他们的行为有了很大改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敬告青年》敬告什么 周三10-11节翻译学院商务外语B班雷雨晴学号:15307146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在上海(后期迁至北大)创办《新青年》(原称《青年》杂志,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为标志,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敬告青年》一文,就是陈独秀为《新青年》撰写的创刊词,是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所以《敬告青年》的写作背景相当于是新文化运动的写作背景。 政治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黑暗。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思想文化上,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因此,新文化运动是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等各方面的影响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敬告青年》开门见山就指出了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于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自然淘汰之途,予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生尊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尊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

会则社会亡。”比喻十分恰当而具有说服力,充分说明了青少年的重要性。接着,他提倡科学与人权并重,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青年杂志》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科学与民主“改造青年的思想,辅导青年的修养”。为了将民主科学的思想发扬光大,他指出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并进行论证:(一)自主而非奴隶的,“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东西民族强弱之原因”。(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居今日而言锁国闭关之策,匪独力所不能,亦且势所不利。万邦并立,动辄相关,……国民而无世界知识,其国将何以图存于世界之中?”(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而我国“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这六条标准的要求都是从当时的实践出发,强调反对自古以来的封建专制、反对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提倡自由、民主和科学精神。陈独秀将中西文明相互对比,并且大加赞扬欧洲文明,尤其是法兰西文明。 《敬告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同样对推动中国自然科学发展、思想解放产生了一定影响,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

计算机网络读后感

计算机网络读后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60年代初,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美国和原苏联之间的冷战状态随之升温,核毁灭的威胁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在美国对古巴封锁的同时,越南战争爆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发生政治危机。由于美国联邦经费的刺激和公众恐惧心理的影响,"实验室冷战"也开始了。人们认为,能否保持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将决定战争的胜负。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电脑领域的发展。到了60年代末,每一个主要的联邦基金研究中心,包括纯商业性组织、大学,都有了由美国新兴电脑工业提供的最新技术装备的电脑设备。电脑中心互联以共享数据的思想得到了迅速发展。 通过上网搜查资料,我了解到了阿帕网(ARPAnet)这一概念。只要谈及互联网,就必须要说到阿帕网(ARPAnet)。阿帕网为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封包交换网络,它是全球互联网的始祖。以现在的水平论,这个最早的网络显得非常原始,传输速度也慢的让人难以接受。但是,阿帕网的四个节点及其链接,已经具备网络的基本形态和功能。所以阿帕网的诞生通常被认为是网络传播的“创世纪”。不过,阿帕网问世之际,大部分电脑还互不兼容。于是,如何使硬件和软件都不同的电脑实现真正的互联,就是人们力图解决的难题。这个过程中,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温顿·瑟夫(Vint Cerf)、罗伯特?卡恩(Robert Elliot Kahn)等为此做出首屈一指的贡献,从而被称为“互联网之父”。我们这一

代人以及我们的后代都应该感激他们,没有他们这一代人,我是不敢想象我们的生活究竟会变成什么模样。没有他们这一代人,也更不会有我们的信息时代,以及未来的更高端的智能化时代。 有了互联网的一段时间之后,计算机网络也应运而生。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处于不同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讯线路连接起来,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在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讯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纵观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其大致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第一阶段:诞生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兴起于60年代后期。 第三阶段:互联互通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守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 第四阶段:高速网络技术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由于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智能网络,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 纵观以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网络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相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感悟颇多,对这段历史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在读之前,我先给自己设置了两个疑问:中国共产党建立新社会之前,任何一个人或是组织能否改变旧中国的命运?若不能,为什么呢?若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失败,抑或者根本未曾出现,是否必然还会有另一个组织来完成相同的伟业?简而言之,呼啸的历史巨轮滚动之方向,究竟是早已设定好,还是碰巧转向既定的方向?带着疑惑,我翻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扉页。 蒋先生其实早已看的明白:日本、俄罗斯、土耳其无一不是通过改革而国力强大,不至受到外国凌辱。而中国于人于地,均不在他国之下,“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我们是落伍了!”因此“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中国人能近代化吗?”数言之间,总论已为全书、为中国近代史定下了基调,中国近代史根本只是无数尝试近代化的先知与更多被触动的既得利益者之间的战争史。 这场战争始于鸦片战争,这一战打开了中国紧闭了百年的国门,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就鸦片战争而言,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成功之后走向扩张之路,她的发展必得经由向外输出货物换取金银以充国力之路。因此,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迟早是要打开的。而18世纪末期英国在印度半岛取得统治性地位之后,对于她而言这一战的客观条件也已成熟。对于清政府,于外交、海关、法权的处置都不甚合理,同时鸦片这样一种商品是她所万万不能接受的,而禁言行为种种总欠考虑。于是战端骤起,于是签下了《南京条约》。 依我看来,鸦片战争之必然远大于偶然。其时中国早已落后于西方诸强之后,仍不自知;而西方诸强纷纷完成了近代化进程,由于资本主义产业内部的自身要求,必然是想要走向同英国一般向欠发达地区输出产品以换取硬通货扩大再生产之路。即使战事不以鸦片起也难保其他缘故。贪婪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禁烟未错,单看禁烟之手段和方法又是否错了?似乎也没错。那为何结果却差之千里呢?旧时代已发展到极致的中国不堪近代世界洪流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改变是唯一的出路,屈辱的历史是历史的契机,历史巨轮开始缓缓转动。 而此中的林则徐注定是一个悲剧,后人永远只记住他是勇敢禁烟,英勇剿夷的民族英雄,在琦善这类抚夷派小人的衬托下身影无比高大。真实的林则徐绝不希望如此。觉悟后的他突破了传统,在思想上也转为积极的形态,为魏源、为后人毕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材料。然这积极性终被他自己的士大夫情结所埋没,可惜!可叹!就剿夷和抚夷而言,剿夷难道“夷”能剿尽吗?抚夷难道“夷”的要求有能力一直抚下去吗?既然不能,那剿夷作甚?抚夷作甚?是为了给民族的发展和振兴的时间与空间啊!殊途同归,奈何走错了方向,错过的时间再也追不回了,非痛不知醒,人又有谁能免俗呢? 随后粉墨登场的代表人物当属洪秀全与曾国藩。洪秀全本是一介布衣,屡试不第,最终选择打着耶稣教的幌子建立反政府武装。农民起义按蒋先生的说法已是旧社会的“老圈套”了,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的最大特点即是借助了上帝神化了自己。此举看似新颖,其实西方的上帝只是一个幌子,与陈胜吴广时期的“大胜王”别无二致。所谓“天人合一”,其实却是为了利用底层民众的无知,无知则无畏,无畏则大事可期也。除了宗教这个利器之外,洪秀全还抓牢了种族这个武器,看来现在所倡之中华民族观念当时并未确立,汉族自命,排满者前赴后继,洪也不过借助这一方法团结大多数底层的民众而已。但其实作为他的追随者,与之前的“圈套”无二,真正向往的是他“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施政纲领”。而他的最终失败缘于改革的失败,他未能将所描绘的愿景转化为现实,太平天国的分崩离析也只是早晚之事。然而他究竟是不愿,还是不能?我们无从猜测,只是以我所见,他可能觉得实现这个理想的效益远低于宗教革命、种族革命,但却没想到因此从可能的正统掉落至流寇。 与洪秀全对应的自然是曾国藩。他从埋首的古籍中走出,践行着其所学所想,不失为一位大

【原创】《超越自卑》读书笔记

1010040042刘嘉怡法律与行政学院社会工作 《超越自卑》读书笔记 在金鑫老师的推荐下学生认真拜读了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博士的代表作品《超越自卑》。阿德勒生于维也纳近郊的一个米商家庭,早年曾在维也纳大学学医,获得博士学位。初期追随弗洛伊德,后分道扬镳,自创了一个以“自卑情结”为中心的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的一切都是出于“自卑”以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强调个人与生存环境间互动对行为的影响。据说“此书被西方人视为了解自我和他人的教科书,起到了《圣经》起不到的作用”,是其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超越自卑》主要介绍了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主要论点,共十二章。 在这本书里,阿德勒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初都是以感觉来判断是非好恶。刚出生的婴儿到幼年阶段,接收到任何负面的信息,印象都会特别深刻。容貌、身材的高矮胖瘦、课业成绩的好坏、家庭背景的差异等等,都有可能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种下自卑的因子。因此应该以坦然的态度面对自我内心中的自卑情结,使自己在生活、工作、处事上,避免走入自暴自弃或是骄傲自大的偏锋,才能够超越自己。 首先,本书第一章《生活的意义》是全书的纲领,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论核心。他提出,每一个人类个体在面对生存时,都要面临三个问题:职业、社交(与他人的关系)和性(即爱情和婚姻)。每个人都要面对这三大问题,而由此作出的反应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他分析了人们各种错误“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过度关注自我,和正确“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有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愿为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他提出,当个体不足以应对环境挑战时,对其现时地位的不满必然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卑感乃是人类最普通的情绪,但人无法一直在自卑感下生活。因此,追求作为其补偿的优越感,是所有人的通性。简单地来说,即用“优越感”来弥补“自卑感”。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理想的补偿方式,是通过改变现实生活的处境来消除自卑,甚至获得成就。而生活的失败者,则在不合作的态度中,在自己的想象里获得满足。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并拥有对他人有益的合作的生活态度。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儿童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阿德勒说,自卑感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因。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他们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而努力奋斗的结果。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人类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我们所有文化贡献的源泉。而超越力量的大小,审视自卑心的强弱,以及个性、企图心等。自卑与超越的相对强弱不同,在不同的人身上,衍生出许多种不同的性格与行为来。正因这股力量相当强大,若能够妥善运用,则可以成为一股不断突破的动力,否则,将成为另一个失败的开始。 从我们的童年开始,自卑感对我们的影响就从未停止过。儿童因为自身的弱小,在成长中无时无刻不伴随着自卑。为了补偿这种感受,他们应该练习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以获得生活的安全感,并在这种愉悦中,获得兴趣并发展终身受益的技能。在家庭的影响一章中,阿德勒描述了家庭对个人的巨大影响。儿童时期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生活方式,给每一个孩子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母亲不仅应该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

计算机操作系统读书笔记

操作系统读书报告 课题:<<解析Windows操作系统>>读书笔记 院系:__ _____ 班级:__ __ 姓名:__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 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10月18日

<<解析Windows操作系统>>读书笔记这段时间读了<<解析windows操作系统>>这本书。学到了很多知识。总结了如下笔记。 Windows NT系列和Windows 95系列的区别: ?Windows NT支持多处理器,Windows 95不支持。 ?Windows NT文件系统支持安全性(例如自主访问控制),Windows 95不支持。 ?Windows NT是完全32位,而Windows 95从Windows 3.1和MS-DOS 继承了大量的16位代码。 ?Windows NT是完全可重入的,Windows 95有一部分是不可重入的。 ?Windows NT可以让16位应用程序运行在它们自己的地址空间中,而Windows 95总是在一个共享的地址空间中运行16位Windows应用程序,在这个共享的地址空间中,这些程序相互影响,甚至一个程序破坏(或挂起)别的程序。 ?Windows NT进程共享的内存只对哪些影射了这一共享内存的进程才是可见的,在Windows 95上,所有的共享内存都是可见的,而且在任何一个进程内都可以写这些内存,因此任何一个进程都可以改写或者破坏其他协作进程所使用的共享内存。 ?在Windows 95中,有一些关键的操作系统页面在用户模式下是可写的,从而允许一个用户程序破坏系统,或者使系统崩溃。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十五篇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十五篇 【一】 徐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今天终于看完了大陆的版本,相比较于繁体版本显然是删节了不少,已经有朋友指出了,就不多说了。但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真正对于历史本身——而非盲目追求某种模糊的意识形态——感兴趣的话,这个简化字版本的近代史仍然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首先,这本书突破一般的观念,将历史的维度放大到了400年,成了一本400年的“近代史”。在这其中有助于我们建设一个大历史观,看到无论是合作还是冲突,平衡还是失衡的更全方位的因素。而这一点,向来是本人认为中国大陆一般人的历史观最缺乏的东西。我们总是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将历史事件的原因简单得归结于经济因素或者其它。这种思维的直接反动就是现在对于相反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认为西方式的模式移植到中国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社会变革。 而这本书恰恰是在这一点上,给我们刻画了从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整体社会的社会意识和整体文化的状态。冲突的根源与其说是最终的鸦片贸易——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一因素的重要,不如说整个近代史的冲突就来自于两种文化模式和意识的冲突,而两种文化的踫撞和互动中,又影响了历史本身的发展。事实上,我们从这本书中得到最大的观点就是社会与历史的交互式的前进。 其次,从这本历史书中我们可以跳出单纯的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刺激—反应”的模式。我记得在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历史教材就给我们这样的印象,鸦片战争以及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了所谓“开眼看世界”,以及在器物层面的模仿;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导致政治体制的反思与改革;而巴黎和会则导致了整体思想的反思。这种递推的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显然忽视了中国社会本身的主体性的问题。 本书所刻画的近代中国的历程则是一种反思式的推进,可以这样说中国从原先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试图进入完全外来的模式,但是发现这本身并非从其主体出发,从而进入下一个反思的过程,重新认识自身的主体性。最后一个阶段的主体性认识可以说就是摆脱苏俄模式的共产政权,领袖毛泽东最终取得胜利,完成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解放的任务。 第三,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猜想。整本中国近代史刻画了近代中国本身的一条主线,就是求得民族本身的解放,是从整个国际体系的压迫之下摆脱,恢复自己的主动性。这一恢复最终结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之下。但是另一部分的解放,即个人的解放,显然没有过多的提及,甚至是在繁体版本。或许这应当是下一个历史阶段“现代中国”的命题,事实上我们正在前进。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本人最近看到的比较好的历史类读物,如果说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侧重于介绍一种历史的观点,而比较不注意历史事实的分析——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只在那本小小的书中都说完了,那么这本徐先生的近代史,就是将宏观的历史思维和详细的历史事实相结合的好书。 【二】 新航路的开辟,为全世界的进步特别是在东西融化、或者说是全球欧化了提供动力。从此,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轰轰烈烈以鸦片战争为前奏,展开一部屈辱史—— 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数千年未有之机遇。从马嘎尔尼访华的失败,到嘉庆年间英国第二次派人来华受冷遇,从为抵御外敌而仅设立的一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到不承认别国的平等、仪统、仪式问题——除了文化差异外,“我们抱定‘天朝驭万国’的观念,不承认国际,而西方则在近代步步地推出国际生活及其所需的管理和公法。足以证明中国绝不会自动地接受西洋的科学与工艺。”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精选3篇)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精选3篇)《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1 《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作者提出:每个人因为对其现时地位的不满意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儿童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自卑与超越》主要有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的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及同伴和爱情与婚姻等十二个主要论点,共十二章。原书名为《生活对你的意义》。这是阿德勒思想最为成熟的时期。 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交和爱情这三个主要问题有关。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作反应时,都表现了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真正的生活意义在于对别人和社会发生兴趣以及能与人

合作。 阿德勒认为对于人类来说,肉体和心灵二者是生活的表现,它们都是整体生活的一部分。心灵正是指挥肉体朝着一种能使我们获得安全和优越地位努力的。只有那些对他人产生兴趣而又决心要为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心灵才有了克服困难的正确技术,使肉体正确行动,从而超越自卑,使自己鼓起勇气前进。 自卑感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发展的动因。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他们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而努力奋斗的结果。优越感的目标取决于每个人所赋予生活的意义,是建立在他的生活方式之中。人类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我们所有文化贡献的源泉。而超越力量的大小,端视自卑心的强弱,以及个性、企图心等。自卑与超越的相对强弱不同,在不同的人身上,衍生出许多种不同的性格与行为来。正因这股力量相当强大,若能够妥善运用,则可以成为一股不断突破的动力,否则,将成为另一个失败的开始。 在人的所有心灵现象中,最能显示着其中秘密的是个人的记忆。早期记忆又特别重要,因为它显示了人生活方式的根源及其简单的表现方式。梦是是人类心灵创造活动的一部分。梦的目的是在支持生活方式,并引起适合于生活方法的感觉。每个人做梦时都好像他在梦中必须努力追求优越感一般。 家庭对人类的影响也很大,儿童时期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给他留下的印象不可磨灭。母亲不仅应该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会与其他人平等合作,发展自己的独立性。而父

计算机基础读书笔记

计算机基础读书笔记 【篇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读书笔记】 计算机 计算机的应用: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cad,cam,cbe,cat,cai),人工智能,通信和电子商务 (数值计算又称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又称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又称过程控制,包括检测过程和控制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降低了设计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质量,节约了设计成本;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缩短生产周期;计算机辅助教育cbe(computer based education)包括计算机辅助测试cat(computer aided test)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提高了教学质量;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如专家系统等,可以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决策;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提高了通信的速度与效率,降低了软件与硬件的使用费用,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力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自动化程度高 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应用软件层》实用软件层》操作系统层》硬件层 数制:按进位的原则进行计数,进位计数制 位权:一种进制中某个位置上的单位值 十进制:0,1,…,9,逢十进一,基数为10。二进制:0,1,逢二进一,基数为2。二进制的优点:便于实 八进制:0,1,2,…,7,。 0,倒排余数。小二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方法:从小数点开始,每4位一组,不足4位的用0补齐,每一组用一个十六进制数表示。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方法:每位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用3(4)位二进制数表示,删除两端无意义的0。 机器数:正负号用数字表示的数。0为正,1为负。真值:与机器数对应的数学中的数。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自卑与超越》读书笔记1 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给看完了。《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生的意义在于奋斗,我赞成这一观点。多少次生命处于低潮,是这一信念解救了我。于是埋头苦干,当我无意间抬起头时,却发现周围的人渐离自己远去了,自己竟到了形影相吊的地步,同学越来越疏远,舍友越来越隔阂。回顾三年前刚刚踏入大学校门时,我们以何等的热情要建筑一个温暖的大家啊!结果与愿望竟有如此差距,只因我们把奋斗的目标定格为个人成就了,各自作自己的茧,而非大家共筑一个巢。当朝夕相处的同学处于困境之中时,我们熟视无睹或轻描淡写的宽慰几句;当同学取得一点点成绩时,我们置若罔闻或冷嘲热讽。没有周围人的关怀认可,我们感到孤独迷茫,无所适从了,即而对生活的意义提出质疑。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怎么可能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生活充满信心呢?大家都渴求温暖的集体,融洽的关系,但有几人为建筑这气氛而努力过呢?只想索取不肯付出,终究是行不通的。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与他人的团结合作之中获得满足。奉献的意义是广泛的,在班级之中,我们与同学团结合作,为建筑一个温暖的集体奉献力量;在单位之中,我们与同事团结合作,为单位的生存发展奉献力量;作为一国公民,我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青春;

《计算机基础知识》读后感

《计算机基础知识》读后感 看了一本《计算机基础知识》收获较多,给我增添了许多知识。近年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使用过程中,网络安全特别是来自互联网的各类病毒在计算机网络内大量传播蔓延,给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造成重大安全隐患,那么病毒到到底是什么?是如何生存的?怎么预防?已成为人们讨论的重要话题。 一、计算机病毒的由来 一般说来,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计算机上运行的、能不断复制自己的程序!为什么会有计算机病毒呢?这与人类发明计算机的根本思想有关。人类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动机,那就是造一个东西,要象人一样有思维,并且要象人一样能繁殖自身!于是不同的科学研究工作者,都把研究的最终目的指向了人类自己,比如生物、化学、物理联手研究的人类基因组分析,数学家们研究数理逻辑、神经网络等,其目的就是想知道生命是什么、智能是什么等等。事实上不止科学家喜欢研究,其他行业的人也喜欢思考这类问题。因此,对人类而言,创造有自身复制能力的东西,似乎就是有生命力的象征!尽管人类历史上有许多人以不同的方式在研究这类东西,但都进度不好,直到20世纪80年代,由计算机程序员们创造的有"生命力"的程序出现了,这就是计算机病毒! 二、计算机病毒的生存和传播方式 最令人讨厌的是:对不同的计算机病毒而言,都有不同的获得计算机控制权的方法,进入计算机后,又互相抢夺对计算机的控制,这

样立刻就会使计算机负载变的极其沉重,使计算机根本无法再做其它工作,如果勉强操作,也是频频死机,搞的用户莫名其妙,常使用户损失惨重!不用它们再做其它破坏,计算机系统也就给累垮了! 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全世界的计算机都联在了一起,病毒的传播就会更快了!一般说来,大多数依赖磁盘传播的病毒也能通过网络传播,但也有专门利用网络传播的病毒。比如前一段的RED CODE病毒,就是利用MICROSOFT的WIN2000中IIS5.0的一个漏洞(UNICODE 漏洞),然后再入侵计算机传染。这种漏洞,以前是黑客入侵计算机用的,基本是手工操作,现在给变成计算机程序了,自动寻找使用WIN2000IIS5的计算机,然后自动入侵传播自己,这种入侵方式,为病毒的传播开辟了新天地!

近代史读书报告图文稿

近代史读书报告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书名:《中国近代史》 二、着者:蒋廷黻 三、出版社:北京/现代出版社 四、页数:302页 五、内容大意 这本书包括四个章节和五个附录。前四章节主要讲述了19世纪之前至20世纪初的中国史,每个章节的叙述各有千秋,却始终围绕着“近代化”这一主题,运用中西对比、人物对比等方式,强调说明变革的重要性。 第一章“剿夷与抚夷”,从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出,19世纪之前至19世纪中期(即“鸦片战争”爆发后),统治阶级对待西方的态度,始终是徘徊,毫无主张,游离在被动挨打与主动攻击之间,矛盾且复杂,这从本质上体现了清朝封建阶级的腐朽与没落,恰恰说明了其必然走向灭亡,革命已成大势所趋的道理。第七小节“剿夷派崩溃”:“奕欣与文祥绝不回头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29页),亦可以看出蒋先生的心声。在第四小节中作者系统而详尽地阐述了“为何民族丧失二十年光阴”的原因,并特以林则徐为例,指出:“第一、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第二、中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第三、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可谓是一阵见血,由此可见,中国近代的变革必须从根本上触动,即思想的全面启迪,否则救世只能是一纸空谈。

第二章,“洪秀全”与“曾国藩”,一个是举着打倒孔子大旗,喊着“拜上帝”口号的农民阶级代表,一个是维护传统儒家文化,拥护大清的士大夫阶级,他们之间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洪秀全提出了“新口号”,却走着旧社会的循环套,而曾国藩运用旧的文化旧的思想,却编练出“新军”。此二人的行动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效果更是大相径庭,而他们却代表了社会动荡,处于变革时期,两个阶级之间的选择。变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变革之中的选择。选择倒退,便意味着必然失败,为历史所不容;选择向前看,则意味着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是正义的、可取的。洪秀全最终失败了,原因是他并没有向前,相反,他退却了,他建立的“新朝”是根植在传统封建制度之上的,而他提出的纲领,不切实际,难以施行,正如蒋先生所言:“我们可以说洪秀全对于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是十分积极的,对于社会革命则甚消极。他(洪秀全)的运动当然是个民间运动,反映当时的民间疾苦和迷信,以及潜伏于民间的种族观念。”(P36)反观,曾国藩,他虽然成功了,可是这种却以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为最终目的,从这个角度看,他是失败的,因为他并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最可悲的是“曾国藩的事业,如同他的学问,也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要救旧社会、旧文化,而那个旧社会、旧文化所产生的官僚反要和他捣乱。他要维持大清,但大清反而嫉妒他、排斥他”。(P40) 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社会改革必然伴随着阵痛,因为改革涉及各方面的利益,改革不彻底会失败,改革冒进也会失败。在经历了重重炮火洗礼之后,统治阶级终于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这是在经历血的教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000字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000字 自卑的表现多种多样 阿德勒观点—— “自卑情结”是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 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意识到他要面对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表现出的无所适从。 哭鼻子和抱怨的软弱其实暗藏超越他人、好高骛远的目标,而自吹自擂也是有自卑情结的作祟。 以我自身为例,我是个比较自卑的人,自卑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不同—— 小时候因为幼年时几次受外伤后脑、脑门上都留下伤疤,觉得自己不完美,感到自卑;初中前后,因为哥哥姐姐都比我长相好看,他们总是被夸,而我却总是被忽略的那个,因而感到自卑;因为早恋高中复读,所以大学全班我年纪最大,感到自卑;工作后,因为自己情商较低、不屑逢迎而受到搁置、排挤,感到自卑。

可是,我的自卑表现出来的是骄傲。 多年前,一个闺蜜曾当面跟我说:“开始认识你的时候,感觉你特别高冷,骄傲得不正眼看任何人。” 另一个妹妹也很坦诚:“姐,你的气场太强大,有时甚至会压过你的某些上级。上级被下级比下去了,你想他们心里能舒服吗?” 其实,我一直是在用自信掩盖自卑,用表面的强大来遮掩内心的脆弱。 自卑是进步的动力 阿德勒观点—— 自卑本身无可厚非,它是进步的动力,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或许对于外星人来说,人类一切的文明科技是出于人类觉得自己是最为弱小的原因。从某些角度来说,也确实如此。 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几次工业革命为例——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后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第四次工业革命:20世纪后期,以系统科学的兴起到系统生物科学的形成为标志,形成系统生物科学与技术体系,将导致的是转化医学、生物工业的产业革命。 正是因为人类在面对浩瀚的宇宙、强大的自然面前极度弱小、常感无能为力,才激发了文明科技的进步。 追求优越感是进步的源泉 阿德勒观点——

计算机网络读书报告

专业 《计算机网络》读书报告 学生: 学号: 专业: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 年12 月27 日

【摘要】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的学习,让我对网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也有了新的不同的认识,也了解到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前沿领域,让我们的学习有了一些新的定位。在学习过程中王老师让我们自己上去讲课,我想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到讲台上去讲课,这样也让我们锻炼了自己,提高了自己。具体地,我这次做的课程题目是‘拥塞控制算法’,我在准备过程中查询了很多资料,了解了其基本原理和一些常见的拥塞算法,所以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我有了很大的收获。 下面是论文的主要容: 1基本容:计算机网络, 链路,通信子网的一些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OSI参考模型的主要特征; 2问题理解:产生拥塞,差错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运输层和网络层,详述OSI 七层协议; 3对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思考; 4课堂容(拥塞控制算法)介绍:主要是基于TCP的拥塞控制策略及一些研究方向。

一、基本容 1、计算机网络, 链路,通信子网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和设备互相连接起夹;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按照网络协议进行信息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其信没备是指网络上的任何设备,包括计算讥通信处理机、终端、外围设备传感器等。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也是便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结合的产物。 【链路】 链路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链路主要是将用二进制表示的信息转变为可在实际线路上传输的物理状态。数据链路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数据通道,数据链路主要目的是在二进制的基础上识别报文的机制,它是通过对等的数据链路层间传送报文来完成的。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该层数据报文所传的数据可以是一串字符,也可以是一串二进制。 【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通信子网由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软件组成。通信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无线电通信,微波光导纤维等。通信子网的设计一般有两种方式:点到点通道和广播通道。通信子网的任务是在端结点之间传送报文,主要由转结点和通信链路组成。资源子网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终端组成,包括各种与计算机和相关的硬件和软件,负责数据处理,为用户提供透明的信息传输。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就称为通信协议,它的存在与否是计算机网络与一般计算机互连系统的根本区别。 2、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信息的传递是通过通信系统来实现的,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共有五个基本组件,即发送设备、接受设备、发送机、信道和接收机。其中,把除去两端设备的部分叫做信息传输系统。信息传输通信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信源(发送机)、信宿(接收机)和信道。如下图所示: 图1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近代史读书报告

近代史读书报告 关于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充满血泪的探索史与斗争史,在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下,封闭自足的传统封建社会被打开了国门,开始了近代史的历程。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处在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见证了封建王朝的兴衰没落,尽管封建势力在苦苦挣扎,但最终在历史的车轮下被轧得粉碎。作为一名理科生,对于历史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对它了解也只积于初中及高一所学。想不到到了大学里还会再接触这门课程。如果说以前只是一味地被老师强迫灌溉历史知识,那么现在我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看问题,主动了解和接受历史。发现随着思想和观念的成熟,现在学习历史比以往的效果好的多。这次老师布置近代史读书报告作业又有了一个机会,让我更好地了解近代史。下面我将介绍一下我阅读过的有关近代史的书籍。 首先,我想全面地了解一下近代史,查了有关书籍,发现《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还不错,该书作者是陈旭麓。本书博大精深,思辨深邃,凝聚了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数十年心血。书不仅考察了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革,而且考察了城乡基层组织的演变,以及不平等条约激起的社会变化;不仅研究了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而且寻找出外部冲击引起的社会习尚的改变;不仅论述了政治思想、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变革,而且分析了欧风美雨影响下的社会心态的变化。全书充满激情而又思辨的论述、勾画出中国近代社会百年的新陈代谢和急遽变革。全书共20章30余万字,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等方方面面展示了近代中国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让我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也来了一次“新陈代谢”。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其对于史实详尽地陈述与全面的分析。书中有大量且大篇幅的引用,避免了断章取义的可能,且选取的部分可以很好的体现当时时代作者的主要思想。从历史文献到人物文作,其之后资料的阅读量可见一斑。但是欠缺的却是对材料的分析。书中多次会出现一大段文献和陈述之后,分析只有一句笼统的带有“封建”或者“阶级”等字眼的句子给带过去,不免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书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对于对于“三层社会”的陈述与分析,尤其是对于“中等社会”做了尽可能详细的解释。近代史上的中等社会很少有人提及,但是他们确实推动中国近代史历史进程的主要力量。从葡萄牙大炮轰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之后,中国的社会结构开始渐渐的崩坏改变。而在这期间,中国节节后退,虽然勉强进入世界体系,但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新旧生产方式交替产生的真会阵痛只有在新生产方式取代旧生产方式之后才能解除。……但是,这种取代过程在近代中国始终没有完成。”这句话精辟地从社会主义角度解释了中国近代饱受欺压的原因:封建的古代大国一下子暴露在科技先进的西方文明之下,深受几千年传统熏陶的全国上下措手不及。在外国资本强行突入中国社会的同时,长远的古代文明而遗留下的遗产却遭人嫉恨和觊觎。为了保障本国的利益,西方国家改用鸦片输入的形式扭转贸易逆差,却造成了中国大地的生灵涂炭。生产方式的冲突唤醒了一部分原来受传统教育的治世大臣,但是千万年的儒家思想却不敢推翻作为“准则”的祖先的制度,且心急气躁,仅限于设备上不完整的西化造成了甲午战的惨败。输给曾经的藩属国深深刺激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