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情绪情感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机与情绪情感
、人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喜怒悲惧等情绪、情感的起伏变化,人的一切活动无不打上情绪的印迹。情绪像是染色剂,使人的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情绪又恰似催化剂,使人的活动加速或减速地进行。人需要积极的、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动力,使人充满生机;人也会体验焦虑、痛苦等消极的情绪,它使人心灰意冷,沮丧消沉,若不妥善处理,还可能严重危害身心。人的一生,就是这样游弋在情绪海洋中,在色彩斑斓的情绪世界里领略着人生五味。古往今来,人们为此感叹,亦为此迷惑,不断提出一个古老又常新的问题:情绪、情感究竟是什么?他们又有怎样的功能呢?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对情绪情感的定义很难去界定,正如最近一位专栏作家所评论的:“人人都知道情绪是什么,可给一个定义却不容易。”
随着50年代和60年代新认知主义的兴起,心理过程又一次成了正统的研究领域,有些研究者开始调查人类的动机和情绪。情绪是行动预备中发生的变化,它有控制性的先后顺序(它会中断可替换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或者与之竞争)和由对与关心之物相关的事件的评估而引起的变化。
有些理论说,情绪由内脏状态构成,其它一些说是自律中枢神经系统现象,还有一些说是更高级的心理过程。有些人强调情绪的起因,另外一些强调其行为后果。所有这些可能会让情绪研究听上去远离现实生活,而事实上,心理学家也的确对情绪较高级的一些问题感兴趣:情绪服务于什么样的功能?它们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它们与肉体及精神过程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一致认为,情绪不仅仅是对一个物种发出的信号,即某个物体或者事件对其需要是相关的,它是一种方法,通过它,情绪会成为有目的的行为。
综合已有的理论,目前较为接受的定义是:人类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会产生喜与悲、乐与苦、爱与恨等主观体验。我们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大多数情绪研究者们大都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和定义情绪: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当情绪产生时,这三种层面共同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
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既是在种族进化中发生,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因此,在使用情绪情
感这类术语去标示在如此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发生的、可处于不同水平上的这一心理现象
时,人们心目中所指的内涵常常有所不同。以往的学者们把区别于认识活动、并同人的特定
需要相联系的感情性反映统称为感情(affection)。它一般地包容着情绪和情感的综合过程。
因此,无论情绪或情感,指的乃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情绪或情感,指
的是同一过程、同一现象所侧重的不同方面。
1.情绪(emotion)代表着感情性反映的过程。无论在动物或人类,感情性反映的发生都是
脑的活动过程,或个体需要的特定反映模式的发生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情绪概念既可用
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情绪这一术语,按照蒙纳(Murray,1888)字典,是来自拉丁文e
(外)和movers(动),表示从一处向外移到另一处。例如,“雷……引起空气的流动”(1708),
“冰在山洞里流……是由于震动”(1758),“群众的扰动是由于……所引起”(1709)。这里
无论是在物理学或社会学上,以及在不同时代所使用的“流动”、“震动”或“扰动”,都是
emotion这个词后来这个词用于表示人的精神状态上,例如,“快乐的满足一般称之为
(1762)。由此可见,情绪一词在词源上是用来描述一种“动”的过程。情感(feelings)emotion”
经常被用来描述具有稳定而深刻社会含义的高级感情。它所代表的感情内容,诸如对祖国的
尊严感,对事业的酷爱,对美的欣赏时,所指的感情内容不是指其语义内涵,而是指对这些
事物的社会意义在感情上的体验(experience)。
2.情感这个词包含一个“感”字,有感觉、感受之意;还包括一个“情”字,又有不同于感
觉(sensation)之解。“feeling”有感觉、感触、心情、同情、体谅等多种含义,说明情
感这一概念既包括与感觉、感受相联系的“感”,又包括与同情、体验相联系的“情”。因此,
情感这一术语的基本内涵是感情性反映的“觉知”方面,集中表达感情的体验和感受。
3.情绪和情感同属于感情性心理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情感是对感情性过程
的体验和感受,情绪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的活动过程。二者均既可发生在高等动物和前言
语阶段婴儿,也可以发生在成人和高级社会性反映之中。这是因为,人们日益公认,当高等
哺乳类动物显示出痛苦、安适或愤怒时,或当婴儿对母亲欢快愉悦,对生人表现警惕和恐惧
时,不能认为他们没有内在感受;尽管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动物或人类婴儿,他们对这种
感受的觉知水平与人类成人有所不同罢了。
三、情绪情感与动机的研究
最近几年,许多动机和情绪情感研究者一直都在开采一些小矿,虽然没有找到富矿,也没
有惊人的发现,却对刚刚出现的多元理论提供了大量的证据。比如,有些人一直在探索,具
体的神经传递器是如何影响动机和情绪的。有一簇神经传递器分子能够堵住某些神经接受器,因此会影响食欲;肥胖的人服用这种化学品后吃得少些。然而,这并不能反证沙切特的发现,即肥胖的人受因为对思维的提示而产生吃东西的欲望,它只能说明,他们的进食会受到不止一种因素的影响。其它一些人还沿着更古老的一条办法研究下去,即辨别情绪中不同的生理反应。再有一些人长期观察儿童,他们在寻找移情和利他主义的出现和发展。他们发现,一个婴儿在听到另一个婴儿哭时自己也会哭起来,这很明显就是因为某种原初的移情形式(同一个婴儿如果听到自已在录音机里的哭声却不会哭);还有,如我们在前面已经谈到的,快一岁的儿童看到或者听到另一个人类经历痛苦时也会有痛苦的表现,二三岁的儿童会试图安慰甚至帮助另一个处于疼痛中的人,再过一些时候,就会形成复杂和无私的帮助行为。另外还有一些研究当中,比如在罗斯·伯克理论中,情绪被认为是动机系统状态的读数或者是一种流程报告;也就是说,它们是一些信号和提示,它们会引导动机能量的流向。在另外一些理论当中,比如在罗伯特·普鲁契克理论当中,情绪被认为是产生寻求满足并因之而求得平衡的需要的行为现象系列。这两种观点比它们听上去更接近一些:在两种观点中,情绪都是动机和满足机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情绪与动机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绪具有激励作用
情绪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有时我们会努力去做某件事,只因为这件事能够给我们带来愉快与喜悦。从情绪的动力性特征看,分为积极增力的情绪和消极减力的情绪。快乐、自信等积极增力的情绪会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而恐惧、自卑等消极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有些情绪同时兼具增力与减力两种动力性质,如悲痛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以使人化悲痛为力量。情绪的激励作用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比如,在心理咨询行业当中这点尤为突出,以我个人亲身体验来说,虽然碍于经验有限,但是每次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却能体验到一种从心底的开心。也就是做咨询可以给我带来愉悦,因此会激励我继续做下去。
(二)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
情绪也可能与动机引发的行为同时出现,情绪的表达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绪也被视为动机潜力分析的指标,即对动机的认识可以通过对情绪的辨别与分析来实现。动机潜力是在具有挑战性环境下所表现出的行为变化能力。例如当个体面对一个危险的情境时,动机潜力会发生作用,促使个体做出应激的行为。对这个动机潜力的分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