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836-1939年)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狄更斯PPT资料48页

外国文学史-狄更斯PPT资料48页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加强了政治性,他塑造了一系列控制社会经济和 政治命脉的资产阶级形象和官僚机构
思想中抑郁的一面有所增强,反映在创作上,乐 观笔调大大削弱,善仍占胜了恶,但经历了一个 曲折的过程,正面主人公仍然有较好的结局,而 达到这个结局的过程不仅饱受折磨而且需要付出 一定的有时甚至是惨重的代价。
在艺术上,情节更加繁复 ,大量运用悬念 ,这 使作品具备了最早的侦探小说特征
奥列弗、费金、布朗洛、南希、罗斯小姐、 蒙克斯
主人公从流浪奋斗到幸福圆满的结局这样 一种情节结构方式,成了狄更斯以后创作 的大部分小说的叙述模式。
《老古玩店》(1841)
使“狄更斯热”到了极点,它的主题是描 写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小耐儿 、屈兰特 、奎尔普
狄更斯的作品一般都是大团圆的结局,但 这部小说的结局却是悲惨的,感伤的调子 较浓。
从“傲慢”入手,“世界是为了董贝父子经商而创造的, 太阳和月亮是为了给他们光亮而创造的。河川和海洋是为 了让他们航船而构成的;虹霓使他们有逢到好天气的希望; 风的顺逆影响他们实业的成败;星辰在他们的轨道内运行, 保持以他们为中心的一种不能侵犯的系统” 写资产者的冷酷、冷漠和非人性化:“雕像”、“木头 人”,“全身直挺挺的不会打弯”,或是“刮得光光、剪 裁整齐的阔绅士,光溜利索,像刚印出来的钞票” 家庭关系:夫妻、父女、父子;工作关系:和卡克、和图 德尔 第一次使用象征——”火车“——机械化运动

关于狄更斯的资料

关于狄更斯的资料

关于狄更斯的资料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他是19世纪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风靡世界,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本文将介绍狄更斯的背景、作品以及他对社会的影响。

一、狄更斯的背景狄更斯于1812年2月7日出生在英国朴茨茅斯,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富裕。

然而,他在年轻时展现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天赋。

他曾在报社、律师事务所等地工作,并于1836年开始专职从事写作。

二、狄更斯的作品1. 《雾都孤儿》这是狄更斯最有名的作品之一,于1838年开始连载。

小说以孤儿奥利弗为主人公,通过讲述他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贫困与压迫下的生活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

2. 《呼啸山庄》这是狄更斯唯一一部以悲剧为主题的小说,于1847年出版。

小说通过讲述两个家族之间的恩怨和爱恨情仇,展现了爱的力量和人性的复杂性。

3. 《双城记》这部小说于1859年出版,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写了英法两国的爱情故事和社会的动荡。

小说通过反映法国社会的不公与暴力,唤起了人们对正义的关注。

4. 《大卫·科波菲尔》这部小说于1849年至1850年间连载。

小说以主人公大卫的成长历程为线索,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公。

它也被认为是狄更斯最具自传色彩的作品之一。

三、狄更斯对社会的影响狄更斯的作品直击社会问题,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不道德。

他通过揭露贫困、压迫、虐待等现象,唤起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代表,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狄更斯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尤其是关注儿童教育和福利。

他曾经是一所儿童学校的创办人和赞助人,致力于改善贫困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条件。

他的行动和作品都表达了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同情。

总结:狄更斯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通过其作品对当时社会不公和不道德现象进行了深刻而批判性的揭露。

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部对狄更斯学术研究的反思之作——评《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狄更斯学术史研究》

一部对狄更斯学术研究的反思之作——评《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狄更斯学术史研究》

一部对狄更斯学术研究的反思之作——评《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狄更斯学术史研究》王卓【期刊名称】《中国出版》【年(卷),期】2015(000)020【总页数】1页(P67)【作者】王卓【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作为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狄更斯作品对世界文学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个多世纪以来,东西方对狄更斯及其作品研究的专著和论文数不胜数,并呈现了研究阐释的多面性和多样性。

由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炎秋等人所著的《狄更斯学术史研究》(译林出版社,2014年9月出版),在研读大量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狄更斯学术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汇集了当前国内在狄更斯学术研究领域的最深广的成果,并力图对狄更斯及其作品的内涵、特征给予全方位的剖析。

《狄更斯学术史研究》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陈众议主编的“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套书之一。

该丛书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地开展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全书,作者先从狄更斯学术史的介绍入手,以时间为序,整理了英、美、中、日、俄等国的狄更斯评论和学术史研究的发展脉络,结合时代思潮对这些国家狄更斯学术史研究的发展变化展开了探讨,对狄更斯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

接着,作者聚焦狄更斯学术史反思与研究,以问题为线,着眼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和核心问题进行厘清,并对狄更斯研究中不同人物所采取的不同方法给予了分析。

全书力图实现对狄更斯研究及其发展规律的整体性、本体性把握,通过周详的梳理、严谨的逻辑、清晰的结构、理性的解析,为读者展现了狄更斯的创作特点,为研究者提供了详细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本书彰显了对狄更斯研究的整体梳理。

书中对狄更斯学术史的反思,是对已有的研究所进行的品评和反思,同时立足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中的一些焦点问题和普遍性问题,根植于狄更斯的创作之源和社会背景开展新的探讨,以期建立更为直观的认知。

这里主要在审视狄更斯学术研究的历史前提下,在学术史和学科史结合的维度和视角下,凝聚了国内外狄更斯研究的主要成果,围绕狄更斯研究的感受型现实主义、监狱意象、物化、人性、人道主义情怀等专题进行深入探讨,力求彰显狄更斯作品的艺术特色、演进轨迹和主旨追求,展现狄更斯学术研究的总体面貌。

狄更斯简介资料

狄更斯简介资料

狄更斯简介资料狄更斯,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狄更斯简介资料,供大家参阅!狄更斯简介查尔斯·狄更斯,全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文原名: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

后被迫到工场做童工。

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

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

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是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后来创作才能日渐成熟,先后出版了《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艰难时代》(1854)、《双城记》(1859)《远大前程》(1861)等,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

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狄更斯人物经历1812年2月7日,查尔斯·狄更斯诞生于朴次茅斯。

父亲约翰·狄更斯是英国海军军需处职员,母亲名叫伊丽莎白·巴罗。

查尔斯是长子,姐姐范妮·狄更斯比他大两岁。

1813年12月,全家迁往绍思西。

1821年,查尔斯·狄更斯入威廉·贾尔斯办的学校读书,写作悲剧《印度君主米斯纳尔》。

狄更斯英国文学史

狄更斯英国文学史

• his art with fun humor, nuanced psychological analysis, and descriptive realism, romantic atmosphere
Thanks for watching
Loading.....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n
查尔斯·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By 黄俊婷
The features of his works
1
The Early Period
2 The Middle Period 3
The Later Period
4
Early period (1836- 1845)
• Gentle social criticism 温和的社会讽刺 • Fantastic optimism 充满幻想的乐观精神 • picaresque novel [,pɪkə'resk] “流浪汉小说”的结构模式 • Exaggeration 夸张的艺术手法
《远大前程》(1861)
• Our Mutual Friend
《我们共同的朋友》(1865 )
SUMMARY
• The best he can do seems to wishful thinking, as in his early works, or to express a helpless indignant protest. At the same time, he hopes to call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existing social problems, thus affecting some reform。

小说家狄更斯的简介

小说家狄更斯的简介

小说家狄更斯的简介查尔斯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作品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赞扬了惩恶扬善的精神。

查尔斯狄更斯早年家境小康,曾经在私立学校接受过教育。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小说家狄更斯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说家狄更斯的简介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是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广泛描写了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金钱世界的种种罪恶。

狄更斯(1812-----1870)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对实界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小说家。

代表有《匹克威克外传》《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等。

狄更斯所生活的年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经济繁荣的同时,现实的阶级矛盾也逐渐加深统治阶级疯狂追求利润,想发横财,工人们失业无家可归。

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出发,呼吁统治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能剥夺劳动人民的权力,劝戒统治者要讲道德,有良知得人。

小说家狄更斯的生平1812年2月7日,狄更斯出生在英国南部朴次茅斯的波特西地区一个贫寒的小职员家庭里。

父亲是海军会计处的小职员,因无法清偿债务而被投进债务监狱。

这时刚满10岁的狄更斯不得不挑起全家生活重担,11岁时就被送到一家皮鞋油作坊去当童工。

为节省开支,母亲和弟妹都搬进监狱和父亲住在一起。

狄更斯在外做工,每逢星期日领到薪水就买些食物去监狱看望父母弟妹。

后来狄更斯的父亲继承了一位远亲的一笔遗产,还清债务后出狱。

狄更斯离开鞋油作坊进入一家小学读书,对学校里摧残儿童的野蛮教育十分反感。

狄更斯充满痛苦的童年生活,使他一生对穷人,特别是对贫苦儿童怀着深切同情,后来写了不少儿童题材的作品,如《大卫·科波菲尔》中就有他童年生活的影子。

由于家庭贫穷,狄更斯从16岁开始,先后做过律师的抄写员、事务所的信差、法院的速记员,这使他走遍伦敦的大街小巷,出入法院和监狱,接触到各种人物,了解到各种诉讼案件。

狄更斯研究的历史转向

狄更斯研究的历史转向

狄更斯研究的历史转向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还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狄更斯作品的研究历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研究方向和趋势,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历史转向。

狄更斯文学的历史转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狄更斯作品中的历史元素:狄更斯的小说作品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生动,充满了对当时英国历史和社会现象的描绘。

比如,《双城记》这部小说中描写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人民的疾苦和追求等等,成为狄更斯作品中的典范之一。

2.探讨狄更斯作品的社会意义:狄更斯作品中的社会意义是研究狄更斯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品中对社会现象的描绘和对人民的情感为研究狄更斯作品提供了更加深入的思路和分析。

3.研究狄更斯人物形象的历史背景:狄更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坚持了现实主义的格调,这些人物形象背后都有浓厚的历史背景。

比如,《艰难时世》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查尔斯·达尔尼,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是反对财阀和农村黑暴势力的斗士,他的形象无疑是狄更斯对当时社会运动饱满热情的写照。

狄更斯文学的历史转向,对研究狄更斯作品的意义在于,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狄更斯文学的内在意义,可以探究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更好地理解作品文化价值。

2.挖掘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的文化价值:研究狄更斯作品,不仅可以通过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背景,还可以挖掘出这部作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狄更斯文学的历史转向,对英国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研究狄更斯作品的历史元素和社会意义,使得狄更斯小说的文化价值得到了更好的挖掘和发掘,同时也为后世的英国文学作品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总之,狄更斯文学的历史转向,不仅对狄更斯作品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对文学和历史研究领域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狄更斯研究的历史转向

狄更斯研究的历史转向

狄更斯研究的历史转向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的作品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并对当时的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狄更斯的作品通过对当时社会人民的生存状况的描绘,对中国读者认识英国社会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然而,在狄更斯逝世后,在19世纪末,英国文学和狄更斯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历史转向。

下面将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谈谈这种历史转向。

首先,狄更斯的作品从被视为厌恶工业化、爱慕自然的文学作品转为被视为展示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文学作品。

早期的狄更斯作品,如《荒凉山庄》、《风雨谷》等,都是有自然风光和田园诗的元素的,这与当时的浪漫主义文学有着相似之处。

然而,到了狄更斯中期的作品,如《艰难时世》、《两城记》等,则开始描写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如工人阶级的生存困境等。

狄更斯的中期和晚期作品描写了当时英国正在发展的现代化进程,通过描写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展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另一面。

因此,狄更斯的作品开始被视为展示现代化进程的文学作品。

第二,狄更斯的作品从被视为单纯的文学作品转为被视为历史证据和社会调查的文学作品。

19世纪末期,英国的历史学者们开始对英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行历史研究。

而在这个过程中,狄更斯的作品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历史证据。

狄更斯的作品不仅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描绘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现状,这为历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研究材料。

狄更斯的作品中描绘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阶层的分化也成为了社会调查的重要素材。

因此,狄更斯的作品被认为是一种历史证据和社会调查的文学作品。

第三,狄更斯的作品从被视为个人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转为被视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狄更斯的早期作品中,有很多浪漫主义元素,如自然风光、个人主义等。

然而,狄更斯中期和晚期的作品开始描写现实主义的主题,如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等。

狄更斯的作品开始强调现实主义的意义和价值,强调将文学作为现实社会的抒发和反映。

狄更斯

狄更斯
狄更斯后来长期侨居瑞士、法国和意大利,但他的创 作仍需要伦敦来激发灵感。每当写了几个章节后,他会突 然搁笔前往英国。他的创作离不开城市,特别是伦敦,伦 敦是他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以伦敦为背景
与其他英国作家相比,城市永远是狄更斯笔下描 写的中心。新型的资本主义城市伦敦是英国的心脏, 是联系全国各地的中心。这里处处显现着奢侈与贫穷、 伟大与渺小的对比图画。了解伦敦,无异于了解整个 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狄更斯全部小说的故事情 节,几乎都以伦敦为背景。他的小说如果不描写伦敦 的街道、伦敦的喧嚣及其形形色色的人群,是难以想 象的。
总之,狄更斯的创作以非凡的艺术概括力展 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广阔画卷,塑造了各阶层 特别是下层人民的典型形象,具有巨大的美学价 值和认识价值。他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对 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 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 但同时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 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 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 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童工经历
狄更斯12岁时,父亲因债务缠身,被关进负债人监 狱。狄更斯不得不到一家鞋油厂去当童工,洗玻璃瓶和 贴标签。他每天在潮湿、污秽的地下室工作,环境十分 恶劣。由于他工作熟练,老板让他在沿街的玻璃橱窗里 做活广告,为过往行人做表演。附近的孩子们纷纷跑来, 一边吃着果酱面包,一边把他们的鼻子紧贴在玻璃上, 看狄更斯干活。童年时代这一段艰苦的生活成为他终生 辛酸的回忆。使他产生了对儿童的同情和怜悯。狄更斯 幼年的悲惨经历在他的自传性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 得到了再现。
值得注意的另一类作品是中篇小说《圣诞欢 歌》(1843)和《钟声》(1844)。这两篇故事 都是寓意性的,反映了作者的正面理想。

狄更斯小说人物创造的特点分析

狄更斯小说人物创造的特点分析

126狄更斯小说人物创造的特点分析文/周婧澜摘要:本文以狄更斯小说为核心,从神话人物、流浪汉小说、怪物等方面入手,探究狄更斯小说人物创造的特点,深度剖析狄更斯小说人物创造的艺术性,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狄更斯小说;人物创造;人物性格;现实主义人物塑造是狄更斯小说的一大特点,和其他小说有很大的区别,并不仅仅局限在人物、环境、范围这一小圈中,打破当时新兴的叙事学、结构主义等文学理论,开创出特殊派别。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看狄更斯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吸取了小说传统神话和流浪汉小说的精华,形成一种独特的人物塑造艺术。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狄更斯小说人物创造的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神话人物狄更斯的作品多以人物为中心,情节并不是排在第一位的,尽管狄更斯小说故事性极强,但是冗长而复杂的故事情节,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感到爱不释手的是狄更斯笔下会呼吸的人物。

狄更斯笔下的人物除了近似生活之外,还可将人物当成神话人物或是童话人物,不是将人物写成人,而是将人物写成神,人物塑造目的不凸显人物对时间或是环境形成的影响,而是看重人物变化。

在文艺创作上,神话人物有抽象观念的特点,并伴随着道德说教功能,缺少人性和成长变化。

在狄更斯小说作品中,人物塑造以宗教立场为主,没有特殊历史事物对人物的描述,而是用人物象征宗教信念,凸显深化原型象征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例如,在《荒凉山庄》中埃斯特这一人物,背负父辈的罪恶到人间,通过爱心帮助那些被压迫的人,塑造圣经中的人物形象;还有无论如何都不会失去笑容的“乐天派密考伯”,这一象征手法具有别样的审美意味。

在狄更斯小说中,除了人物为神话人物,其塑造的环境并非现实主义意义上的典型环境,尤其是在《董贝父子》中,构建具备诗意属性的神话王国,不是自然主义也不是后象征主义,而是一种无知无尽的时空观。

二、流浪汉小说小说创作属于继承发展的过程,狄更斯小说虽为现代小说属性,但承前痕迹明显,传统口头文字、通俗文学、戏剧艺术在狄更斯小说中展露的较为明显,尤其是流浪汉小说体裁。

狄更斯研究的历史转向

狄更斯研究的历史转向

狄更斯研究的历史转向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是英国19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尤其是贫困、教育、劳工条件和法律不公等。

狄更斯的小说描绘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细致入微的故事情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广大读者的共鸣。

通过他的作品,狄更斯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并促使人们对改变社会现状做出积极的努力。

狄更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转向的问题上。

他关注的主要是社会条件和社会问题如何影响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他对社会阶层的刻画和对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描绘,使他在当时的英国文学界独树一帜。

狄更斯的作品通常以维多利亚社会为背景,他生活的年代正是社会变革和工业革命期间。

他的小说揭示了当时工人和贫困阶层的困境,描绘了他们艰苦的生活和追求幸福的努力。

狄更斯的小说主要通过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来传达他的观点,这些人物既有阶级冲突的代表,也有社会底层人物的典型。

通过这些人物的生活故事,狄更斯试图证明社会条件如何限制了个人的发展和成就,并提出了改变社会不公的呼吁。

狄更斯对历史转向的研究还体现在他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上。

在当时的英国,教育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困阶层的孩子往往得不到教育机会。

狄更斯通过他的作品,如《孤儿汤姆》、《大卫科波菲尔》等,揭示了这一问题,并呼吁改善贫困阶层儿童的教育条件。

他通过塑造一些贫穷但勤奋好学的角色,展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

狄更斯还关注法律和法律制度对社会的影响。

他的小说经常揭示法律的不公和腐败。

他通过刻画一些冤案和不公正的审判,揭示了英国司法体系的弊端,并呼吁对法律进行改革。

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悲惨的角色,他们成为法律体系的受害者。

通过这些悲惨的故事,狄更斯试图唤起公众对法律改革的关注。

狄更斯的研究的历史转向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也体现在他的活动中。

他积极参与社会和慈善事业,关注穷人和弱势群体的权益。

他通过公开演讲和写作,呼吁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狄更斯 英文简介

狄更斯 英文简介

He was a sympathizer to the poor,
the suffering, and the oppressed; and by his death, one of the greatest writers is lost to the world.
His serious intense to expose and criticize in his
works all the poverty, injustice, hypocrisy and corruptness. A combination of optimism about people and realism about society; A master story-teller. His language could , in a way, be compared with Shakespeare’s. Character-portrayal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feature of his works. His characterization of child (Oliver Twist, Pip, etc.), some grotesque people(Fagin, etc.) and some comical people( Mr. Macabre, Scrooge, etc) .
Sketches by Boz 1836 《博兹札记》 The Pickwick Papers 1837 《匹克威克外传》 Oliver Twist 1837-1838 《雾都孤儿》 Nicholas Nickleby 1838-1839 《尼古拉斯·尼克贝》 The Old Curiosity Shop 1840-1841 《老古玩店》

英美文学(查尔斯.狄更斯主要作品及简介)

英美文学(查尔斯.狄更斯主要作品及简介)

Charles Darnay The dead man and woman
Marquis St.Evremonde
They were killed by
Details

On a night of December 1767, the marquis St.Evremonde. asked the doctor Manette to see two patients, but finally they all died. The doctor knew that the two were directly killed by the marquis , and the marquis framed up the doctor and put him into prison. 18 years later the doctor was out of jail and found his daughter Lucie who was raised by the servant named Miss Pross. There were two men looks very like ,and they all wanted to marry Lucie one was called Charles Darnay , the nephew of the French marquis,the other named Sydney Carton,in the end Lucie was married to Darnay. Madame defarge was very against the marriage of Lucie and Darnay , she made a false charge against Darnay ,and he was sentenced to be hanged, Carton used the narcotic(麻醉药) to drive Darnay was in a coma ,he bore the death for his friend just wanted his friends would enjoy a happy life.

当代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940-2010年)

当代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940-2010年)

当代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940-2010年)狄更斯(1812—1870)是世界文学史上罕见的将经典与通俗、娱乐与教化结合起来的伟大作家之一。

西方的狄更斯研究已经历时170余年,有关狄更斯及其作品的研究论文和专著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其思想与创作以及研究阐释皆呈现出多元性。

在西方浩如烟海的评论中,狄更斯几经沉浮,毁誉交织,褒贬并存。

通过学术史研究,对当代西方70余年的狄更斯研究成果进行大清理,甄别优劣,厘清源流,总结狄更斯研究的发展规律及其得失,不仅有利于我国学者对国外的狄更斯研究有更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为我们借鉴和吸收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营养”,为中国今后的狄更斯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益的借鉴,而且对于我们培养跨文化接受的成熟心态、提升文学研究的价值坚守意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本文通过深研细读百余部英文版狄更斯批评专著,并比照百余年的中国狄更斯研究,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梳理和审视当代西方的狄更斯研究成果,力图全面清晰地呈现二战后70年来狄更斯学术史的本真面目,找出贯穿其间的主线,理清演进轨迹,构建一部系统的当代狄更斯学术史。

与此同时,通过勾勒脉络,呈现知识的生长点,昭示演进规律,立足民族立场,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总结对当下现实与学术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与方法。

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分为六章。

绪论部分说明本文写作的缘起、意义、思路方法、创新之处,回瞻国内狄更斯研究现状,并概观二战前英美的狄更斯研究。

第一章探讨狄更斯研究的第一次转向。

一方面,二战前,近一个世纪的狄更斯研究主要是业余批评,读者大众是批评主体;二战后,由于学院派批评的兴起,狄更斯批评进入专业化时期。

学院派批评催生了“狄更斯产业”的生成。

另一方面,学术界对待狄更斯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乔治·奥威尔和爱德蒙·威尔逊开创的批评潮流使得狄更斯在学术界的声誉大大提高。

狄更斯研究报告

狄更斯研究报告

狄更斯研究报告
狄更斯是一位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被公认为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他的作品以描写社会不公和贫困的题材而闻名,曾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文学作品。

狄更斯的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作品大多数描写了贫困和社会不平等的问题,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描述引起了公众的共鸣。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和《远大前程》等。

这些作品深入揭示了当时
社会的黑暗面,并倡导社会改革和人性的救赎。

狄更斯的作品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成就,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度观察。

他通过讲述广阔的故事背景和丰富的人物设定,展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的多元面貌,包括贫穷的工人阶级、腐败的统治阶级和无助的儿童等。

他的作品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并引起了当时社会的重视和讨论。

另外,狄更斯的作品也展示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他将人的善良和邪恶都描绘得十分逼真,通过角色的行为和内心的矛盾,探索了人类的罪恶和复杂性。

这种对人性的刻画使他的作品极具深度和张力,更加引人入胜。

总体而言,狄更斯的作品以其社会批判和对人性的洞察而闻名,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被广泛阅读和研究,而且也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通过对狄更斯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复杂性。

外国文学第二十一讲·狄更斯

外国文学第二十一讲·狄更斯

[2]、感伤 他的伤感主要表现在对善良小人物命运的同情和怜悯, 这种感伤气氛有时弥漫全书。
[3]、说教
狄更斯在揭露批判社会罪恶时,有大量的人性论的说
教,这些说教表现了他的人道主义的善良动机,道德 正义,抽象理想。
[4].行善 狄更斯从基督仁爱出发,主张行善,勿以暴力抗恶 他的正面主人公,都是善良的好人。他们积德,做好 事,以德报怨,用仁慈感化恶人。
[1]、喜剧手法
采用喜剧的手法来暴露人性中的可笑之处和揭露社会的阴暗面。 如:匹克威克的可笑行为
[2]、塑造喜剧人物
注意塑造喜剧人物,发掘他们身上的幽默感,而不像18世纪小说
那样以情节事件的幽默为主。
3、温和的人道主义 [1]、温情 狄更斯的温情不仅表现在善良人们兄弟般的情谊上, 也表现在对恶人的处理上。 他的小说大都是大团圆结局,这也表现出他的人道主 义温情。
B、罪恶的典型: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
恣意挥霍人民的血汗, 极度奢侈、荒唐 草菅人命、荼毒生灵、残忍凶暴、灭绝人性
C、疯狂的代表:得伐石太太 受压迫的穷苦人
疯狂的报复者,从“复仇女神”变成了“嗜血女魔”
D、怪诞的英雄:卡尔登 卡尔登是一个律师,性格忧郁、酗酒、堕落、自暴自 弃,表现出一种阴郁、冷漠的古怪。 他爱上路茜后, 却又觉得自己自甘堕落已久, 无法再回 复正道, 不能给路茜带来幸福, 没有资格爱她, 因此主动 退出情场角逐。 作者称他是个“怪人”。但在这怪人冷淡的外表下, 却充满对路茜的热烈感情。尽管他的爱情是绝望的, 路茜和代尔那结了婚,但为了路茜的幸福,他愿意代 替情敌走上断头台。
3、人道主义思想的表达
① 对人物的刻画:仁慈vs残忍 ② 对法律的控诉:三审代尔那 ③ 对革命的态度:肯定革命的正义性,反

经典:外国文学史-狄更斯-PPT

经典:外国文学史-狄更斯-PPT
6
❖ “你没有资格拿我们家的书,你是个靠个 人养活的,妈妈说过:你没钱,你父亲 一文也没留给你。你本该去要饭,不该 在这儿跟我们这样上等人的孩子一起过 活,跟我们吃一样的饭,穿花妈妈的钱 买来的衣服……滚!站在门口去,别站 在镜子和窗子跟前。”
——吴钧译《简爱》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段话意味着什么?
7
“先生,我太直率了;请你原 谅,我本来应该说,问致电外貌 问题是很不容易当场就随口做出 回答,应该说,各人有个人的审 美观,说美并不重要,或者诸如 此类的话。”
15
❖ 第一时期(1833-1842年): 《匹克威克先生外传》(1836-1837年) 《奥列佛·退斯特》(1837-1838年) 《尼古拉斯·尼克尔贝》(1838-1839年)
《老古玩店》(1841年)等。
作品在艺术上受到流浪汉小说的影响; 基本模式:不幸的穷人遇到仁慈的富人。
风格:幽默、乐观。
❖ (4)塑造了人道主义的最高典型代尔那和 卡尔登。贵族后代代尔那,放弃特权为救管 家而入狱。卡尔登从一个从来不关心任何人 的人到最后心甘情愿代替别人上断头台。
23
评说或局限性
作者宣扬了用人道主义来感化别人,以 此来缓和阶级矛盾,避免像法国在革命那样 的暴力在英国再次发生,这样的人道主义体 现了作者本身的局限性。作者把贵族的残暴 和革命的错误作无原则的类比,以突出他的 人道主义精神,这种认识使他不可能全面正 确地评价法国大革命及其进程中的是非功过。
8
❖ 唉,它再也不能去求助他了,因为忠 诚已遭破坏—信任已经丧失了,对这 来说,罗撤斯特已不再是过去的他, 因为他原来不像我过去所想像的那样, 我不想把他看成邪恶,我不愿意说他 欺骗了我,不过,他在我心中已失去 了正直不欺的属性,因此我必须离开 他,这一点我看得很清楚。

鞭辟入里气势恢宏——评《英美中狄更斯学术史研究》丛书

鞭辟入里气势恢宏——评《英美中狄更斯学术史研究》丛书

鞭辟入里气势恢宏——评《英美中狄更斯学术史研究》丛书陈靓【期刊名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22)005【总页数】2页(P121-122)【作者】陈靓【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狄更斯学术史研究方面的专著,赵炎秋、刘白、蔡熙等合著的《英美中狄更斯学术史研究》具有两个鲜明的特色:首先,该书以详实的史料和清晰的脉络梳理了英美及东方学界对狄更斯的研究历史,在浩如烟海的研究成果中能做如此详尽的整理实属不易。

不仅如此,该套丛书更进一步,针对不同时期的狄更斯的接受情况进行了解读,既有当时的宏观文化概览,又不乏对批评文本的深入分析和评价,展示了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

其次,该书没有止步于学术资料整理,而是对狄更斯的学术史进行了反思,从学术学理的视角对狄更斯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针对国内关于狄更斯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作了犀利的点评。

狄更斯虽然在文坛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英美学界对狄更斯学术史的研究重视不够,无论是研究成果的数量还是研究的时间跨度都相对有限,且研究仅限于史料整理方面,缺乏批评深度。

在国内,也缺乏有关狄更斯学术史的系统梳理。

从这个意义上说,《英美中狄更斯学术史研究》不管在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堪称学术史研究领域的楷模。

该系列丛书分为三部,第一部主要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美文学批评视野中的狄更斯研究,揭示各种批评流派对他及其作品的不同解读。

在介绍中,该部重点介绍了针锋相对的不同观点,同时在做整体评述之后,通过对某些重要批评家的批评观点和研究方法做出评价,探讨他们批判立场形成的原因以及存在的缺点,并发表自己的一家之言。

在针对这一时期的狄更斯作品进行反思的时候,著作者选取了相关领域有代表性的8篇论文,以批评话语对其进行了整理分析,不仅有不同文化时期的史料代表性,而且还集中了相关视角进行深入分析。

在大量运用比较视角的同时,展示了一个多元开放的批评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美狄更斯学术史研究(1836-1939年)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被公认为“维多利亚时代最杰出的小说家”,对他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

粗略统计,英美的狄更斯传记有一百余本,专著近一干部,研究论文一万多篇。

这些研究充分显示了狄更斯在英美国家的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然而在狄更斯学术史研究方面,无论是英美两国还是中国,除了部分论文,还没有相关的专著产生。

本篇学位论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二战前英美两国的狄更斯批评史,同时对某些重要研究立场、观点和方法管窥蠡测,既让国内学者对二战前英美的狄更斯研究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通过研究与反思,使其更为深入理解狄更斯的创作。

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章。

“绪论"主要介绍本论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选题的意义与学术价值、研究思路与内容及研究方法等。

第一章“1836年—1870年:‘真实’视野中的作品评论”主要梳理狄更斯生前英美批评界对他作品的评论。

狄更斯生前每一部小说的发表都引起了评论的巨大反响和论战。

评论家或从单部小说探讨狄更斯小说的思想、人物、语言等,或将狄更斯与各个不同时代的作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比较,还有综合狄更斯的全部或部分小说的宏观性和综合性评论来探讨狄更斯的创作特质。

在三十余年的狄更斯生前评论中,有肯定、有否定,有赞美、有非难,然而正是在这些评论的基础上,狄更斯最终迎来了文坛声誉的高峰。

第二章“1870年—1914年:‘狄更斯产业’的形成”主要研究狄更斯逝世后至一战期间的英美评论。

林恩·匹克特形象地用“狄更斯产业”一词来形容该期间丰硕的研究成果。

这个时期对狄更斯的研究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传记研究频繁涌现;二是专业学术论文层出不穷;三是有影响力的研究专著产生;四是狄更斯协会与《狄更斯研究者》的成立为狄更斯批评者们提供了研究领地;五是为纪念狄更斯诞辰一百周年,乔伊斯、克洛斯、萧伯纳、哈代等知名作家和批评家纷纷撰文,这些纪念文章更为有力地奠定了狄更斯在世界文坛的地位。

第三章“1914年—1939年:多元批评视野下的文本与作家阐释”回顾两战期间的英美狄更斯批评。

该阶段的狄更斯研究除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批评、传记研究外,多种文学批评方法均在狄更斯研究领域大显身手:英美新批评家与形式主义者们强调对狄更斯文本的研究;埃德蒙·威尔逊首次对狄更斯的《荒凉山庄》和《我们共同的朋友》等小说中的象征主义手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T.A.杰克逊为代表的批评家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狄更斯;茨威格等批评家则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展示了狄更斯创作的心理动势以及作家的心理世界。

第四章“对二战前英美狄更斯批评史的研究与反思"由几篇独立论文组成。

第一节“传统与激进——论茨威格与T.A.杰克逊的狄更斯批评”主要反思茨威格与杰克逊对狄更斯创作思想的截然相反的评价。

第二节“狄更斯的夸张与真实——从亨利·詹姆斯与乔治·吉辛的狄更斯批评说起”则是反思狄更斯创作的特点。

第三节“‘主义’之争”主要针对狄更斯在不同批评时期被纳入至各种“主义”的范畴进行探讨,分析狄更斯这些“主义”形成的历史与社会原因。

第四节“现实主义创作中的历史意识”将狄更斯的小说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场域加以考察。

第五节“否定之否定认识之认识”则试图从西方美学传统来探讨英美学术界对狄更斯褒贬不一评价的根本原因,并透过一系列二元对立或
统一的关系来分析狄更斯成为经典作家的过程。

“结语”指出,百余年来英美学界对狄更斯的接受大致可概括为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社会政治诉求层面的接受和学术学理层面的探究。

对狄更斯及其创作的接受正是在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中从研究表面走向内在,从质疑走向神圣,从通俗走向经典。

检视二战前英美狄更斯批评史,对于提升我们文学批评的价值坚守意识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