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服制剂的正确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服药用水
片剂(包括丸剂、胶囊剂等固体制剂)是由主药(有效成分)和赋形剂(淀粉、糊精、蔗糖等)加工制成。制剂中主药被吸收进入血循环之前必须于胃(肠)中崩解,分散成细小颗粒,然后才能溶出而被吸收。服药用水的正确选择,将大大有助于片剂的崩解、溶出、吸收。
1.1 用水量 水是药物的溶媒,水量适宜,药物溶解既快也完全。药物浓度适当,药物分子与胃肠粘膜的接触面就较大,药物被吸收利用就较快。每次用水量通常以60~150ml为宜。
服用某些磺胺类药时还需增加饮水量,因为大多数磺胺类药在水中溶解度低,而且在肝脏中被代谢转化成更难溶解的乙酰化物。它们经肾脏排泄时易在酸性尿液中析出结晶,并沉积在肾小管、肾盂、输尿管或膀胱中产生机械性刺激和阻塞,常常引起血尿、疼痛和尿闭。为了避免这一泌尿系统的损害,除在口服磺胺类药时加服等量的碳酸氢钠使尿液碱化来增加磺胺及其乙酰化物的溶解度外,还应多饮水(不少于1.5L/d),以增加尿量,防止结晶析出。
阿斯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可加强机体的散热过程,通过大量出汗而降温。因此,服用此类药时常也应多饮水,以免出汗过多而虚脱。
相反,服用麦滋林颗粒剂时,每袋只需用15~30ml水冲服以利于较高浓度下形成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同理,思密达(3g/袋)只需用50ml水冲服。
慢性肾炎、高血压、水肿等疾病需要控制水的摄入量,服药时宜酌减饮水量。
1.2 用水温度 通常选择温水(40~50℃)为宜。有四类药特别不能用热水送服:
1.2.1 助消化类 如胃蛋白合剂、乳酶生、多酶片、酵母片、复方消化酶、活菌制剂等,此类药中的酶、益生菌是活性蛋白质。遇热后易凝固变性而失去应有的治疗作用。
1.2.2维生素类 维生素B1、B2、C是水溶性药物,遇热不稳定,易发生化学变化而失去药效。
1.2.3 止咳糖浆类 此类糖浆(多为末梢性镇咳药)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起到局部湿润及形成保护膜作用,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而缓解咳嗽。不正确的服用方法会降低糖浆的稠度,不易在咽部黏膜生成保护性薄膜。例如:用热水冲服;将药液倒入水中混服;服药后立即大量饮水。正确的服法是服用止咳糖浆后15分钟以后再适量喝水。
1.2.4挥发油 挥发油遇热易挥发,增加刺激性。
1.3 用水品种 通常选择纯净水或煮沸过的饮用水(常水)。其它液体饮料由于成分比较复杂,一般不宜使用:
1.3.1糖水 糖在肠道内易发酵、分解,消化不良者用后易引起肠涨气。
1.3.2牛奶 牛奶与药物同服会在药物表面形成包膜,阻碍药物崩解、释放。同时会在胃粘膜表面形成薄膜,影响吸收。
1.3.3茶水 茶叶中含有的成分有近400种之多,主要含有咖啡因、鞣酸、儿茶素、多酚类等,与药物影响较大。详见药学专业培训\合理用药概要\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
1.3.4咖啡 含有咖啡因生物碱具兴奋大脑作用,引起失眠。喹诺酮类药物与咖啡因联合应用时,可降低其消除率,易增加咖啡因和茶碱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异卡波肼(抗抑郁药)与含咖啡因药合用时,可产生严重心律紊乱或高血压危象。
1.3.5 果汁 目前,市售果汁并非是鲜果榨取的原浆,而是用少量果汁兑入大量糖、人工色素(从煤焦油中的苯胺提取制成)、香精和防腐剂等制成,无营养可言。糖具酸性使碱性及不耐酸的药物提前分解,破坏正常的吸收,影响疗效。
2 服药方法
2.1 湿润食道 在吞服片剂之前,应先喝一口水润滑一下食道,然后把片剂放入口中舌根部,再喝一大口水,头稍向后仰,将片剂与水同时吞下,再喝下余水促使片剂进入胃部。
2.2采用立位或坐位 通过X光线荧光屏对服药病人仔细观察,发现站着服药只要喝上一口水在几秒钟内药片就能进入胃内。这是因为立位或坐位,使食道处于垂直状态,有利片剂下行至胃。躺卧位
时“干吞”服药,药物很难进入胃里,其余大部分药物容易停留在处于水平位置的食管内或停留在食管狭窄处,在食道内滞留处缓慢溶解,造成药物局部浓度过高。这不仅影响药物的吸收利用,而且局部的高浓度易对食道黏膜产生损害,引起药源性食管炎或食管溃疡。一些刺激性强、酸碱性高的药物尤为如此,如硫酸亚铁、奎尼丁、四环素、多西环素、阿司匹林、林可霉素、氯丙嗪、氯化钾等。尤其是氯化钾对食道和胃的刺激性很大,非但不能直接吞服,还必须把氯化钾先溶于一杯水中,稀释后服,以减少刺激。
张续进等报道了“克林霉素胶囊致食管粘膜损伤患者18例”。胃镜检查,损伤在食道上段3例,中下段15例。损伤形态呈片状14例,围管状2例,条状2例。粘膜表现为充血、糜烂、渗血、水肿、溃疡甚至剥脱,其中7例作食管粘膜活检排除其它疾病。(原因:卧姿、少水)。
例外的是:某些抗溃疡药,因其药理作用是药物与胃粘液中的粘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而促进溃疡愈合。此类药吞服进入胃内后可躺下,以延长在胃内的逗留时间。溃疡在胃底后壁,宜仰卧;溃疡在胃底侧壁,宜侧卧。
2.3 整粒吞服 肠溶衣片、缓释、控释制剂,尤其是缓释、控释制剂,主药含量往往比一般制剂要多,如掰开或咬碎服用,大剂量药物同时释放,使原设计的释药曲线遭到破坏,控释、缓释作用丧失殆尽,以致降低药效或加重不良反;具局部麻醉或麻木口腔作用的普罗帕酮、苯丙哌林等,也需将药片整粒吞服;包裹型双层片剂,如:多酶片(含有淀粉酶、胃蛋白酶、胰酶),药片有双层,内层为肠溶衣,外层为糖衣。淀粉酶和胃蛋白酶在药片外层,在胃内即发挥助消化作用,而胰酶则需要在肠道碱性环境中发挥作用,故被包裹在药片内层,如果将其咬碎服用,不仅使胰酶失去保护,而且胰酶在口腔中,可刺激口腔黏膜,甚至引起严重的口腔溃疡。
2.4嚼碎后吞服 对于胃粘膜起保护作用的药物如氢氧化铝片、复方氢氧化铝片(胃舒平)等需嚼碎后用少量水送服。
2.5 溶解后服阿司匹林泡腾片(巴米尔)、阿司匹林维生素C泡腾片、维生素C泡腾片、布洛芬泡腾片、儿童多维泡腾片等,应溶解在40℃以下适量水中立即服用。
2.6 药水不宜对着瓶口喝 对着瓶口喝药水,一是不容易掌握剂量,二是易污染药液,影响药液的保存时限。
2.7儿童服药方法 详见药学专业培训\合理用药概要\儿童合理用药。
3 忘记服药后的处理
药物在血液中需要维持一定的浓度才能达到治病作用。如果忘记服药,用药间隔时间过长就会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降低,直接导致疗效下降。因此,还须认真对待服药。
3.1 服药的间隔时间一般为4~6小时,万一漏服了,发现时间如在吃药间隔时间的1/2之内(即2~3小时内),可以按量补服,接下来仍可以按照间隔时间服药。
3.2如果已超过1/2的时间,则不必补服,下次按时吃药即可。
3.3漏服药物后不可在下次服药时加倍补服,以免引起药物毒副作用增加。
4 药物误服后的处理
4.1催吐 如误服大量安眠药或其他毒性大的药物,催吐通常宜在误服药物后4小时之内进行。简单方法是用手指或汤匙压患者舌根部或咽后壁引吐,呕吐后灌一大杯温凉水或生理盐水再次引吐,直到胃内容物全部吐出及吐出的液体变清为止。
4.2洗胃 视误服药物的性质选用洗胃液,洗胃通常在误服药物后4~6小时内进行。
4.3 其它 强化利尿、换血和血浆交换、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特异性抗毒等。
5 其他内服制剂
5.1 含片
含片应将药片置舌根部,尽量贴近咽喉,每隔2小时一次,4~6次/d。含的时间长,浓度保持的时间也长,疗效就越好。含服时,不宜咀嚼或吞咽,应保持平静,不宜多说话。含服后30分钟内不宜进食或饮水。
5.2 舌下片
舌下片,应放在舌下使其溶解并吸收,不可咀嚼、吞服,在药片被吸收前不吞咽唾液;由于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