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第八章蛋白质分解代谢习题

合集下载

蛋白质分解代谢习题答案

蛋白质分解代谢习题答案

第七章蛋白质分解代谢习题问答题1.试述氨的来源和去路。

1.来源: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体内氨的主要来源);肠道吸收的氨(血氨的主要来源),由蛋白质的腐败作用和肠道尿素经细菌脲酶水解产生的氨;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谷氨酰胺;嘌呤和嘧啶的分解代谢。

去路:合成尿素;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合成谷氨酰胺,合成嘌呤或嘧啶。

2.试述尿素的合成过程。

2.尿素主要在肝细胞内合成,其过程有四:(1)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

(2)瓜氨酸的生成;氨基甲酰磷酸在肝线粒体与鸟氨酸缩合成瓜氨酸。

(3)精氨酸的生成:瓜氨酸进入胞液与天冬氨酸缩合后,释放延胡索酸生成精氨酸。

(4)精氨酸水解成尿素。

3.试述谷氨酰胺生成和分解的生理意义。

3.谷氨酰胺生成的意义:(1)防止氨的浓度过高。

(2)减少对神经细胞的损害。

(3)便于运输至组织参与蛋白质、嘌呤、嘧啶的合成。

分解意义;利用释放氨生成铵离子而排出过多的酸。

它不仅是氨的解毒形式, 也是氨在血中存在和运输形式,同时也是维持酸碱平衡的重要因子。

4.为什么血氨升高会引起肝性脑昏迷(肝昏迷)?4.血氨升高进入脑内的量增多,可与脑内谷氨酸、α‐酮戊二酸结合,不利于α‐酮戊二酸参与三羧酸循环,导致循环阻塞,阻止ATP的生成,脑细胞因能量供应不足而昏迷。

5.试述α-酮酸的代谢去路。

5.α-酮酸有三条代谢途径:(1)合成非必需氨基酸,α‐酮酸可通过转氨基作用重新合成氨基酸。

(2)转变为糖和酮体,除亮氨酸和赖氨酸只生成酮体外,其他相应的酮酸均可生成糖、脂肪或酮体。

(3)氧化供能,α-酮酸脱羧后生成脂肪酸,后者按脂肪酸分解途径分解为水和CO2,并释放能量。

6.试述半胱氨酸在体内能转变成哪些物质。

6.半胱氨酸可转变成胱氨酸;参与巯基酶的组成;参与谷胱甘肽的组成和维持其活性;转变成为牛磺酸,与游离胆汁酸结合成结合胆汁酸;转变成PAPS,提供硫酸根参与生物转化。

7.何谓葡萄糖-丙氨酸循环?有何生理意义?7.是NH3运输形式之一,肌肉中的氨基酸经转氮基作用将氨基转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后者经血液运至肝脏,再经联合脱氨基作用,释放出NH3,用于合成尿素。

《生物化学》——蛋白质代谢

《生物化学》——蛋白质代谢

《生物化学》——蛋白质代谢1. 肠道中氨基酸腐败作用方式与组织中氨基酸分解一样主要方式是联合脱氨。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2. 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联合脱氨基作用。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3. 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比例。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4. 任何氨基酸经氨基酸脱羧酶的催化下脱羧后,其产物必定是不含羧基的胺和CO2。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5. 所有组织蛋白的氨基酸都可经转氨酶催化下进行转氨基作用。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6. 体内硫酸根的提供者是PAPS。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7. 生糖氨基酸不能生成乙酰-CoA。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8. 鸟氨酸循环中合成尿素的第二分子氨来源于天冬氨酸。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9. 肝细胞中合成尿素的部位是线粒体。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0. 尿素是在肝脏合成,肾脏排出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1. 参与氨基酸转氨酶和脱羧酶的是维生素B6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2. 饥饿会导致蛋白质需要量不足,因而会出现正氮平衡。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3. 谷氨酰胺是营养必需脂肪酸,机体不能合成因此必需从食物中补充。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4. 支链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主要在骨骼肌中进行,芳香族氨基酸主要在肝脏分解[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5. 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机体最重要的脱氨方式,同时也是机体合成氨基酸的主要途径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6.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AST活性显著升高,可以作为疾病诊断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单选题] *对错(正确答案)17. 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载体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8. 高血氨患者不宜用碱性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重吸收。

[单选题] *对(正确答案)错19. 尿素的合成和酮体的合成一样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生成的。

(完整word版)肝脏生化习题

(完整word版)肝脏生化习题

第十六章肝生物化学一、选择题【A型题】1.肝合成最多的血浆蛋白是A. α-球蛋白B. β-球蛋白C. 清蛋白D. 纤维蛋白原E. 凝血酶原2.下列哪一种物质仅由肝合成A. 尿素B. 脂肪酸C. 糖原D. 胆固醇E. 血浆蛋白3.下列哪种蛋白质肝不能合成A. 清蛋白B. 凝血酶素C. 纤维蛋白原D. α-球蛋白E. γ-球蛋白4.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 体内合成非必须氨基酸过多B. 急性、慢性盛衰竭C. 组织蛋白质分解过多D. 肝功能障碍E. 便秘使肠道内产氨与吸收氨过多5.严重肝疾患的男性患者出现男性乳房发育,蜘蛛痣,主要是由于A. 雌激素分泌过多B. 雌激素分泌过少C. 雌激素灭活不好D. 雄激素分泌过多E. 雄激素分泌过少6.肝功能不良时,下列哪种蛋白质的合成受影响较小A. 清蛋白B. 凝血酶原C. 凝血因子D. γ-球蛋白E. 纤维蛋白原7.下列哪一个不是非营养物质的来源A. 肠道细菌腐败产物被重吸收B. 外界的药物、毒物C. 体内代谢产生的氨、胺D. 食物添加剂,如色素等E. 体内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8.生物转化中第一相反应最主要的是A. 水解反应B. 还原反应C. 氧化反应D. 脱羧反应E. 结合反应9.关于生物转化作用,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具有多样性和连续性的特点B.常受年龄、性别、诱导物等因素影响C.有解毒与致毒的双重性D.使非营养性物质的极性降低,利于排泄E.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加,利于排泄10.肝进行生物转化时,下列哪种不能作为结合反应的供体A. UDPGAB. PAPSC. CH3CO~SCoAD. S-腺苷蛋氨酸E. 丙氨酸11.血中哪一种胆红素增加会在尿中出现胆红素A. 结合胆红素B. 未结合胆红素C. 血胆红素D. 间接胆红素E. 胆红素-Y蛋白12.正常人血清总胆红素含量为A. 2.0~4.0mg/dl(34.0~68.0μmol/L)B.<1.0mg/dl(17.1μmol/L)C.>1.0mg/dl(17.1μmol/L)D. 1.0~2.0mg/dl(17.0~34.0μmol/L)E.>2.0mg/dl(34.0μmol/L)13.肝进行生物转化时葡萄糖醛酸的供体是A. GAB. UDPGC. UDPGAD. CDPGAE. ADPGA14.肝进行生物转化时的活性硫酸供体是A. H2SO4B. PAPSC. 半胱氨酸D. 牛磺酸E. 亚硫酸15.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的限速酶是A. 1-α-羟化酶B. 12-α-羟化酶C. 7-α-羟化酶D. 3-α-羟化酶E. 别构酶16.生物转化最重要的生理意义A. 使毒物的毒性降低B. 使有毒物质失去毒性C. 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加,利于排泄D. 使药物失效E. 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17.下列物质哪一种不含血红素A. 肌红蛋白B. 铜蓝蛋白C. 血红蛋白D. 过氧化物酶E. 过氧化氢酶18.下列哪项不是结合胆红素的性质A. 与重氮试剂能直接反应B. 溶于水C. 不易透过细胞膜D. 经胆道随胆汁排出E. 能为人体所利用19.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目的是A.使毒物的毒性降低B.使药物失效C.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D.使非营养性物质极性增强,有利于排泄E.使某些药物药效增强20.关于胆汁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初级胆汁酸是在肝脏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B 次级胆汁酸是在肠道生成的C 肠道的胆汁酸约95%被重吸收D HMG-COA还原酶是胆汁酸合成的关键酶E 胆汁中的胆汁酸促进胆固醇的溶解21.下列哪种胆汁酸是初级胆汁酸A.胆酸,脱氧胆酸B.甘氨胆酸、石胆酸C.牛磺胆酸,脱氧胆酸D.石胆酸,脱氧胆酸E.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22.下列哪项反应属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A.乙醇转为乙酸B.醛变为酸C.硝基苯转变为苯胺D.乙酰水杨酸转化为水扬酸E.苯酚形成苯β-葡萄糖醛酸苷23.肝功受损时,血中蛋白质的主要改变是A.清蛋白含量升高 B 清蛋白含量下降,球蛋白含量升高或相对升高C.清蛋白含量升高,球蛋白含量下降D.球蛋白含量下降E.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都正常24.胆红素主要是哪种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产物?A血红蛋白B肌红蛋白C过氧化氢酶D过氧化物酶E细胞色素25.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A.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B.血中胆素原剧减C.尿中胆红素增加D.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E.粪便颜色变浅26.结合胆红素是指A胆红素-清蛋白B胆红素-球蛋白C游离胆红素D胆红素-葡萄糖醛酸E胆红素-硫酸27.下列哪种不属于胆色素?A胆汁酸B胆红素C胆素原D胆素E胆绿素28.生物转化反应中的第二相反应以哪种最多见?A硫酸B葡萄糖醛酸C甘氨酸D乙酰COA E牛磺酸29.在体内可转变成胆色素的原料是A 胆汁 B.胆固醇 C.胆绿素 D 胆红素 E.血红素30. 体内可转变成胆汁酸的是A 葡萄糖 B.胆固醇 C.脂肪 D 磷脂 E.血红素肝生物化学参考答案1C 2A 3E 4D 5C 6D 7E 8C 9D 10E 11A 12B 13C 14B 15C 16C 17B 18E 19D 20D 21E 22E 23B 24A 25D 26D 27A 28B 29E 30B。

(完整版)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九版)-08蛋白质消化吸收和氨基酸代谢

(完整版)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九版)-08蛋白质消化吸收和氨基酸代谢
氮的总平衡:摄入氮量 = 排出氮量(正常成人) 氮的正平衡:摄入氮量 > 排出氮量(儿童、孕妇、恢复期病人等) 氮的负平衡:摄入氮量 < 排出氮量(饥饿、严重烧伤、出血及消耗性疾病患者)
(二)蛋白质的生理需要量
正常成人每日蛋白质的最低生理需要量为30~50g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蛋白质的需要量为80g
重点难点
掌握 1. 营养必需氨基酸 2. 脱氨基作用及重要的转氨酶 3. 氨在血液中的转运形式及尿素的合成 4. 一碳单位 5. 含硫氨基酸代谢
熟悉 1. 血氨的来源 2. 氨基酸碳链骨架的转换或分解 3.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4. 芳香族氨基酸代谢
了解 1.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及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2. 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 3. 支链氨基酸代谢
二、营养必需氨基酸决定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一)营养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1. 体内需要而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 2. 9种: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
色氨酸、组氨酸 3. 其余11种为营养非必需氨基酸
(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nutrition value)
氨肽酶
二肽酶
氨肽酶
内肽酶
羧肽酶
氨基酸 +
二肽酶
氨基酸
➢蛋白酶原的活化
肠激酶
胰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原
糜蛋白酶 羧肽酶原
弹性蛋白酶原 羧肽酶
弹性蛋白酶
(二)氨基酸和寡肽通过主动转运机制被吸收
1. 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
2. 吸收形式:氨基酸、寡肽
3. 吸收机制:主动转运
转运蛋白的类型:
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酸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碱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亚氨基酸转运蛋白 β-氨基酸转运蛋白 二肽转运蛋白 三肽转运蛋白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习题与参考答案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八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一、名词解释1.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互相补充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从而提高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2. 蛋白质的腐败作用:未经消化的少量蛋白质及少部分消化产生的氨基酸或小肽均可能不被吸收,肠道细菌对这部分蛋白质或未吸收的消化产物进行分解;3. 非必需氨基酸:机体需要且能够完全由机体合成的氨基酸;4. 蛋白质的生理价值:进入人体的蛋白质保留率和百分比,吸收和利用程度;5. 外肽酶:能水解蛋白质的氨基或末端肽键的蛋白质水解酶;6. 内肽酶:能水解肽链内部位置肽键的蛋白质水解酶;7. 氮正平衡:食入氮量大于排泄氮量,表示体内蛋白质合成量大于分解量;8. 氮负平衡:食入氮量小于排泄氮量,表示体内蛋白质合成量小于分解量;9. 氮总平衡:食入氮量等于排泄氮量;10. 丫-谷氨酰基循环:氨基酸的吸收是在丫-谷氨酰转移酶(结合在细胞膜上)的催化下,通过谷胱氨酸(GSH作用而转入细胞的;11. 泛素:是一种由76 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分子量8.45kD;12. 必需氨基酸:机体需要,却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量很少的氨基酸,不能满足需求,必须由食物供给;13. 转氨酶:催化转氨基作用的酶;14. 转氨基作用:氨基酸的a -氨基与a -酮酸的酮基,在转氨酶的作用下相互交换,生成新的相应氨基酸和a -酮酸过程的作用;15. 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作用和脱氨作用想偶联;16. 鸟氨酸循环:精氨酸在精氨酸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后者经膜载体转运到线粒体,再参与尿素合成循环;17.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丙氨酸和葡萄糖反复地在肌肉和肝之间进行氨的转运循环过程;18. 一碳单位:主要由于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甲硫氨酸以及色氨酸的代谢生成、填空题1 •根据蛋白酶作用肽键的位置,蛋白酶可分为内肽酶和外肽酶两类,胰蛋白酶则属于内肽酶。

2. 蛋白质在细胞内降解需要与泛素有关的3种重要酶参与,这三种酶是:泛素活化酶E1、泛素结合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

生物化学 第八章 糖代谢习题含答案

生物化学 第八章 糖代谢习题含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生物化学第八章糖代谢习题含答案第八章糖代谢习题一、是非题 1.判断下列关于戊糖磷酸途径的论述对或错:① 在这一代谢途径中可生成 5-磷酸核糖。

② 转醛酶的辅酶是 TPP,催化 -酮糖上的二碳单位转移到另一个醛糖上去。

③ 葡萄糖通过这一代谢途径可直接生成 ATP。

④ 这一代谢途径的中间物 4-磷酸赤藓糖,是合成芳香族氨基酸的起始物之一。

2.判断下列关于柠檬酸循环的论述对或错:① 此循环的第一个反应是乙酰 CoA 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② 此循环在细胞质中进行。

③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NAD+。

④ 该循环中有 GTP 生成。

3.判断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对或错:①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NADPH 和 ATP。

② 暗反应只能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

③ 循环式光合磷酸化需要两个光反应系统参加。

④ 在三碳(Calvin)循环过程中, CO2 最初受体是 5-磷酸核酮糖。

4.判断下列关于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的叙述对或错:1 / 16① 己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比葡萄糖激酶高 100 倍。

② 己糖激酶对底物的专一性比葡萄糖激酶差。

③ 6-磷酸葡萄糖对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都有抑制作用。

④ 在肝和脑组织中既有己糖激酶也有葡萄糖激酶。

5.判断下列关于糖异生的叙述对或错:① 糖异生是酵解的逆转。

② 糖异生只在动物组织中发生。

③ 丙酮酸羧化酶激酶是糖异生的关键酶之一。

④ 凡能转变为丙酮酸的物质都是糖异生的前体。

6.判断下列关于乙醛酸循环的叙述对或错:① 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是乙醛酸循环中的两个关键酶。

② 许多植物和微生物能在乙酸环境中生活是因为它们细胞中有乙醛酸循环。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生物化学习题与答案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生物化学习题与答案

第十章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一、A型题1.某人摄取55g蛋白质,其中5g未被消化,经过24小时后经肾脏排泄20g氮,他处于()P.207A.负氮平衡B.正氮平衡C.总氮平衡D.明确性别才可判断E.明确年龄才可判断2.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是指()P.208A.蛋白质的含量B.蛋白质的吸收率C.蛋白质的磷/氧比D.蛋白质与脂肪的比值E.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3.下列氨基酸中,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P.208A.丙氨酸B.蛋氨酸C.谷氨酸D.丝氨酸E.天冬氨酸4.下列氨基酸中,必需靠食物供给的是()P.208A.脯氨酸B.丝氨酸C.缬氨酸D.半胱氨酸E.天冬氨酸5.下列氨基酸中,都是必需氨基酸的是()P.208A.含硫氨基酸B.碱性氨基酸C.支链氨基酸D.芳香族氨基酸E.脂肪族氨基酸6.下列氨基酸中,不含必需氨基酸的是()P.208A.含硫氨基酸B.碱性氨基酸C.酸性氨基酸D.支链氨基酸E.芳香族氨基酸7.对儿童为必需氨基酸而对成人为非必需氨基酸的是()P.208A.蛋氨酸、苏氨酸B.精氨酸、组氨酸C.色氨酸、缬氨酸D.苯丙氨酸、苏氨酸E.亮氨酸、异亮氨酸8.请选出非必需氨基酸()P.208A.赖氨酸B.酪氨酸C.亮氨酸D.苯丙氨酸9.下列氨基酸中属于非必需氨基酸的是()P.208A.蛋氨酸和色氨酸B.谷氨酸和脯氨酸C.苏氨酸和缬氨酸D.苯丙氨酸和赖氨酸E.亮氨酸和异亮氨酸10.谷物和豆类的营养互补氨基酸是()P.208A.赖氨酸和丙氨酸B.赖氨酸和甘氨酸C.赖氨酸和谷氨酸D.赖氨酸和酪氨酸E.赖氨酸和色氨酸11.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P.208A.营养物质与非营养物质互补B.蛋白质与脂肪酸的营养价值互补C.不同食物蛋白质所含营养必需氨基酸互补D.营养必需氨基酸与营养必需微量元素互补E.营养必需氨基酸与营养非必需氨基酸互补12.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P.208A.糖和脂质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B.不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C.糖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D.脂质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E.糖、脂肪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营养价值13.蛋白酶直接破坏()P.209A.二硫键B.一级结构C.二级结构D.三级结构E.四级结构14.胃蛋白酶产生于()P.209A.G细胞B.壁细胞C.主细胞D.肥大细胞E.黏液细胞15.能将胃蛋白酶原激活成胃蛋白酶的物质是()P.209A.盐酸B.丙谷胺C.肠激酶D.内因子E.前列腺素E216.分泌胃酸的细胞是()P.209A.壁细胞B.主细胞C.颗粒细胞D.黏液细胞E.Cajal细胞17.胃泌素产生于()P.209A.G细胞B.壁细胞C.主细胞D.肥大细胞18.胃泌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P.209A.胆汁分泌B.胃酸分泌C.胰酶分泌D.胃蛋白酶分泌E.胰液中HCO3-分泌19.促胰酶素的作用是促进()P.209A.胆汁分泌B.胃酸分泌C.胰酶分泌D.胃蛋白酶分泌E.胰液中HC分泌20.促进胰腺分泌消化酶最主要的胃肠激素是()P.209A.肠激酶B.胃泌素C.胰多肽D.促胰酶素E.促胰液素21.胰蛋白酶水解()P.209A.碱性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键B.酸性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键C.芳香族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键D.脂肪族氨基酸的羧基形成的肽键E.羧基末端的碱性氨基酸形成的肽键22.水解带正电荷R基氨基酸的羧基所形成的肽键时,专一性最强的是()P.209A.肠激酶B.羧肽酶C.糜蛋白酶D.胃蛋白酶E.胰蛋白酶23.下列因素中,能将胰蛋白酶原激活成胰蛋白酶最重要的是()P.209A.胃酸B.肠激酶C.组织液D.糜蛋白酶E.胰蛋白酶24.下列酶原中,被肠激酶激活的是()P.209A.羧肽酶原B.糜蛋白酶原C.胃蛋白酶原D.胰蛋白酶原E.弹性蛋白酶原25.下列酶中,引起胰腺血管坏死的是()P.210A.激肽酶B.糜蛋白酶C.胰蛋白酶D.磷脂酶A2E.弹性蛋白酶26.小肠上皮细胞顶端膜上可将寡肽转运入细胞的转运体是()P.196A.H+-肽同向转运体B.Na+-肽同向转运体C.H+-氨基酸逆向转运体D.K+-氨基酸逆向转运体E.Na+-氨基酸同向转运体27.赖氨酸的脱羧产物是()P.211A.腐胺B.酪胺C.尸胺D.组胺E.多巴胺28.腐败生成苯酚的是()P.211A.赖氨酸B.酪氨酸C.色氨酸D.苏氨酸E.组氨酸29.腐败生成吲哚的是()P.211A.精氨酸B.酪氨酸C.鸟氨酸D.色氨酸E.半胱氨酸30.氨基酸的一般代谢是指()P.212A.合成碱基B.脱氨基代谢C.脱羧基代谢D.合成活性物质E.合成组织蛋白31.氨基酸最主要的脱氨基方式是()P.212A.转氨基B.还原脱氨基C.联合脱氨基D.氧化脱氨基E.直接脱氨基32.体内分布最广泛,活性最高的转氨酶可以将氨基转移给()P.213A.乳酸B.丙酮酸C.甘氨酸D.谷氨酸E.α-酮戊二酸33.下列代谢物中,可经转氨反应生成谷氨酸的是()P.213A.琥珀酸B.苹果酸C.草酰乙酸D.延胡索酸E.α-酮戊二酸34.三羧酸循环某一中间产物可经转氨反应生成()P.213A.丙氨酸B.谷氨酸C.精氨酸D.赖氨酸E.丝氨酸35.下列反应中,磷酸吡哆醛作为辅助因子参与的是()P.213A.转氨反应B.过氧化反应C.磷酸化反应D.酰基化反应E.转甲基反应36.转氨酶的辅助因子是()P.213A.辅酶AB.生物素C.四氢叶酸D.磷酸吡哆醛E.焦磷酸硫胺素37.转氨酶的辅助因子中含有()P.213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6D.维生素PPE.维生素B1238.转氨酶的辅助因子中含有()P.213A.吡多醛B.辅酶AC.烟酰胺D.黄素腺嘌呤E.亚铁血红蛋白3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213A.氨基酸脱氨基生成α-酮酸和氨B.氨基酸脱羧生成胺和二氧化碳C.转氨反应是所有氨基酸共有的代谢D.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联合脱氨基E.食物蛋白消化产物氨基酸的吸收是主动转运过程40.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中直接生成天冬氨酸的是()P.213A.琥珀酸B.苹果酸C.草酰乙酸D.延胡索酸E.α-酮戊二酸41.谷草转氨酶活性最高的组织是()P.213A.肺B.肝C.脑D.肾E.心42.谷丙转氨酶活性最高的组织是()P.213A.肺B.肝C.脑D.肾E.心43.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患者,在鉴别诊断时,下列情况不必考虑的是()P.213A.肝血管瘤B.心肌梗死C.病毒性肝炎D.急性胆囊炎E.化脓性胆管炎44.可以辅助诊断急性肝炎的是()P.213A.ASTB.ALTC.FADD.NADE.MAO45.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共同底物是()P.213A.谷氨酸B.精氨酸C.酪氨酸D.谷氨酰胺E.天冬酰胺46.在肝细胞内能直接进行氧化脱氨基的是()P.213A.丙氨酸B.谷氨酸C.丝氨酸D.缬氨酸E.天冬氨酸47.催化氧化脱氨基的是()P.213A.L-谷氨酸酶B.L-氨基酸氧化酶C.L-谷氨酸脱氨酶D.L-谷氨酸脱氢酶E.L-谷氨酸转氨酶48.与下列氨基酸相应的α-酮酸中,属于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的是()P.213A.丙氨酸B.谷氨酸C.赖氨酸D.鸟氨酸E.缬氨酸49.L-谷氨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是()P.214A.TPPB.CoAC.FADD.FMNE.NAD+50.谷氨酸在L-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脱下的氢进入呼吸链生成的ATP数为()P.214A.1B.1.5C.2D.2.5E.351.催化α-酮戊二酸和氨生成相应含氮化合物的是()P.214A.谷丙转氨酶B.谷氨酸脱氢酶C.γ-谷氨酰转肽酶D.谷氨酰胺合成酶E.天冬氨酸转氨酶52.参与联合脱氨基的酶是()P.214A.丙酮酸脱氢酶B.谷氨酸脱氢酶C.葡萄糖-6-磷酸酶D.HMG-CoA还原酶E.NADH-泛醌还原酶53.参与联合脱氨基过程的维生素有()P.214A.维生素B1、B2B.维生素B6、B1C.维生素B6、B2D.维生素B1、PPE.维生素B6、PP54.与联合脱氨基无关的是()P.214A.NAD+B.脯氨酸C.转氨酶D.α-酮戊二酸E.L-谷氨酸脱氢酶55.在下列途径中,对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都起主要作用的是()P.214A.尿素循环B.蛋氨酸循环C.联合脱氨基D.嘌呤核苷酸循环E.丙氨酸-葡萄糖循环56.肌细胞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P.214A.转氨基B.尿素循环C.嘌呤核苷酸循环D.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E.转氨基与谷氨酸氧化脱氨基联合57.参与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氨基的酶是()P.214A.肌苷酸脱氢酶B.L-谷氨酸脱氢酶C.精氨琥珀酸合成酶D.精氨琥珀酸裂解酶E.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58.人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P.215A.合成尿素B.合成嘌呤C.有氧氧化D.三羧酸循环E.合成非必需氨基酸59.下列代谢物中,属于氨在血中主要运输形式的是()P.215A.谷氨酸B.谷氨酰胺C.谷胱甘肽D.天冬氨酸E.天冬酰胺60.脑细胞氨的主要去路是()P.215A.合成尿素B.合成嘌呤C.扩散入血D.合成氨基酸E.合成谷氨酰胺61.脑中氨的主要解毒方式是生成()P.215A.尿素B.尿酸C.丙氨酸D.谷氨酰胺E.天冬酰胺62.下列代谢途径中,参与氨的转运的是()P.215A.尿素循环B.乳酸循环C.蛋氨酸循环D.丙氨酸-葡萄糖循环E.柠檬酸-丙酮酸循环63.下列代谢途径中,将肌细胞氨运至肝脏的是()P.215A.尿素循环B.乳酸循环C.三羧酸循环D.丙氨酸-葡萄糖循环E.柠檬酸-丙酮酸循环64.下列代谢物中,属于蛋白质分解代谢终产物的是()P.216A.氨B.尿素C.氨基酸D.核苷酸E.β-氨基异丁酸65.下列代谢物中,属于简单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是()P.216A.二氧化碳、水、尿素B.二氧化碳、水、尿酸C.二氧化碳、水、氨、肌酸D.二氧化碳、水、氨、尿酸E.二氧化碳、水、氨、尿黑酸66.尿素在肝细胞的合成部位是()P.216A.细胞质和微粒体B.细胞质和线粒体C.线粒体和微粒体D.微粒体和高尔基体E.细胞质和高尔基体67.尿素循环中氨甲酰磷酸的合成部位是()P.216A.内质网B.溶酶体C.细胞质D.线粒体E.高尔基体68.尿素合成第一步反应的产物是()P.216A.瓜氨酸B.精氨酸C.鸟氨酸D.天冬氨酸E.氨甲酰磷酸69.在尿素生成过程中,直接提供氨基的氨基酸是()P.216A.谷氨酸B.精氨酸C.鸟氨酸D.谷氨酰胺E.天冬氨酸70.在鸟氨酸和氨甲酰磷酸存在时合成尿素还需要加入()P.216A.氨B.瓜氨酸C.精氨酸D.二氧化碳E.天冬氨酸71.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中与尿素循环相联系的是()P.216A.瓜氨酸B.琥珀酸C.草酰乙酸D.天冬氨酸E.延胡索酸72.在尿素循环中,生成尿素反应的反应物是()P.216A.瓜氨酸B.精氨酸C.鸟氨酸D.氨甲酰磷酸E.精氨琥珀酸73.N-乙酰谷氨酸是尿素合成限速酶的激活剂,可通过促进N-乙酰谷氨酸合成而加快尿素合成的氨基酸是()P.217A.谷氨酸B.瓜氨酸C.精氨酸D.鸟氨酸E.天冬氨酸74.下列酶中,属于尿素循环限速酶的是()P.217A.精氨酸酶B.肌苷酸脱氢酶C.精氨琥珀酸合成酶D.精氨琥珀酸裂解酶E.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75.人体内合成尿素的场所是()P.217A.肝B.脑C.肾D.心E.肌肉76.以下代谢物只在肝细胞合成的是()P.217A.尿素B.糖原C.胆固醇D.脂肪酸E.血浆蛋白77.关于尿素循环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217A.循环在肝内进行B.每一循环消耗1分子氨C.每一循环消耗2分子ATPD.循环从谷氨酰胺合成氨甲酰磷酸开始E.循环从鸟氨酸与氨结合生成瓜氨酸开始78.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是()P.217A.肝功能严重受损B.脑细胞供能不足C.组织蛋白分解过多D.便秘使肠道吸收氨过多E.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79.高氨血症导致脑功能障碍,可能的生化机制是血氨升高会()P.217A.升高脑细胞pHB.抑制脑细胞酶活性C.升高脑细胞尿素水平D.直接抑制脑细胞呼吸链E.大量消耗脑细胞α-酮戊二酸80.慢性肝病患者,血氨升高导致肝性脑病发生,机制是干扰脑细胞的()P.217A.能量代谢B.水盐代谢C.脂肪代谢D.蛋白质代谢E.微量元素代谢81.关于肝性脑病氨中毒学说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217A.腹泻时增加氨毒性B.高血糖时增加氨毒性C.低钾碱中毒时增加氨毒性D.肠内pH>6时氨不易被吸收E.N有毒,能通过血脑屏障82.肝性脑病患者灌肠或导泻时应禁用()P.217A.肥皂水B.生理盐水C.25%硫酸镁D.乳果糖加水E.生理盐水加食醋83.关于肝昏迷的下列处理,错误的是()P.217A.肥皂水灌肠B.谷氨酸钾静滴C.新霉素保留灌肠D.终止蛋白质饮食E.冰帽降低颅内温度84.治疗肝性脑病时,可减少氨生成与吸收的药物是()P.218A.精氨酸B.乳果糖C.谷氨酸钾D.支链氨基酸E.芳香族氨基酸85.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中可被糖或脂肪代替的是()P.218A.氧化供能B.构成组织结构C.修补损伤组织D.维持组织蛋白更新E.执行各种特殊功能86.蛋白质功能中可完全由糖或脂质代替的是()P.218A.催化作用B.构成组织C.免疫作用D.调节作用E.氧化供能87.谷氨酸氧化成二氧化碳、氨和水时可生成的ATP数是()P.218A.18.5B.19.5C.20.5D.21.5E.22.588.下列物质在体内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时,产生ATP最多的是()P.218A.甘油B.乳酸C.丙酮酸D.谷氨酸E.乙酰乙酸89.治疗肝性脑病时,下列物质可作为减少假神经递质形成药物的是()P.218A.精氨酸B.酪氨酸C.乳果糖D.谷氨酸钾E.支链氨基酸90.下列氨基酸中,属于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的是()P.218A.赖氨酸B.酪氨酸C.亮氨酸D.组氨酸E.半胱氨酸91.下列氨基酸中,属于生酮氨基酸的是()P.218A.蛋氨酸B.谷氨酸C.亮氨酸D.丝氨酸E.异亮氨酸9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异生成葡萄糖的是()P.218A.谷氨酸B.琥珀酸C.赖氨酸D.天冬氨酸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93.下列化合物中,使尿酮体增加的是()P.218A.赖氨酸和亮氨酸B.酪氨酸和苏氨酸C.丝氨酸和缬氨酸D.谷氨酸和天冬氨酸E.精氨酸和异亮氨酸94.关于肝性脑病患者的下列饮食治疗,不恰当的是()P.218A.高热卡B.高蛋白质C.高维生素D.高碳水化合物E.不能进食可鼻饲或静滴葡萄糖95.给尿毒症患者含必需氨基酸为主的低蛋白饮食,主要目的是()P.218A.控制蛋白质合成B.改善机体一般状况C.利用体内非蛋白氮合成蛋白质D.辅助提高二氧化碳亲和力,改善酸中毒E.改善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使尿毒症好转96.α-酮酸不能()P.218A.转化为脂质B.转化为糖或酮体C.转化为某些必需氨基酸D.还原氨基化,合成非必需氨基酸E.完全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97.α-酮酸的代谢去路不包括()P.219A.转化为糖B.转化为胺类C.转化为脂肪D.进入三羧酸循环E.合成非必需氨基酸98.谷氨酸脱羧反应需要的辅助因子是()P.219A.NAD+B.NADP+C.磷酸吡哆胺D.磷酸吡哆醇E.磷酸吡哆醛99.磷酸吡哆醛参与()P.219A.羟化反应B.脱氢反应C.脱水反应D.脱羧反应E.脱硫化氢反应100.γ-氨基丁酸的合成原料是()P.219A.谷氨酸B.酪氨酸C.半胱氨酸D.谷氨酰胺E.天冬氨酸101.临床上常用于辅助治疗婴儿惊厥和孕妇妊娠呕吐的维生素是()P.219 A.维生素D B.维生素EC.维生素B2D.维生素B6E.维生素B12102.下列代谢物中,与过敏反应有关的是()P.220A.多胺B.组胺C.牛磺酸D.5-羟色胺E.γ-氨基丁酸103.能生成多胺的是()P.220A.谷氨酸B.酪氨酸C.鸟氨酸D.色氨酸E.半胱氨酸104.合成下列生物活性物质不需要蛋氨酸参与的是()P.220A.胆酸B.肌酸C.半胱氨酸D.肾上腺素E.精脒、精胺105.下列生物活性物质中,促进细胞增殖的是()P.220A.多胺B.组胺C.牛磺酸D.5-羟色胺E.γ-氨基丁酸106.下列化合物中,代谢时能直接生成一碳单位的是()P.221A.丙酮酸B.甘氨酸C.谷氨酸D.草酰乙酸E.α-酮戊二酸107.下列氨基酸中,经分解代谢可产生一碳单位的是()P.221A.谷氨酸B.酪氨酸C.亮氨酸D.苏氨酸E.组氨酸108.下列氨基酸中,不能提供一碳单位的是()P.221A.甘氨酸B.酪氨酸C.色氨酸D.丝氨酸E.组氨酸109.一碳单位代谢的辅助因子是()P.221A.叶酸B.NADHC.NADPHD.二氢叶酸E.四氢叶酸110.N5-甲基四氢叶酸可以()P.221A.提供甲基合成TMPB.转化为N10-甲酰基四氢叶酸C.转化为N5,N10-次甲基四氢叶酸D.转化为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E.通过蛋氨酸循环提供甲基,合成甲基化合物111.下列氨基酸中含硫的是()P.222A.蛋氨酸B.谷氨酸C.赖氨酸D.酪氨酸E.亮氨酸112.含硫的必需氨基酸是()P.222A.蛋氨酸B.亮氨酸C.色氨酸D.苏氨酸E.半胱氨酸113.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含硫的氨基酸()P.222 A.苯甲酸 B.蛋氨酸C.胱氨酸D.牛磺酸E.组氨酸114.下列氨基酸中含巯基的是()P.222A.蛋氨酸B.鸟氨酸C.脯氨酸D.丝氨酸E.半胱氨酸115.下列氨基酸中,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是()P.222 A.胱氨酸 B.精氨酸C.脯氨酸D.色氨酸E.组氨酸1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222A.蛋氨酸循环是耗能过程B.蛋氨酸循环需要维生素B12和叶酸参加C.蛋氨酸循环与机体内很多合成代谢有关D.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E.经蛋氨酸循环可合成蛋氨酸,故蛋氨酸是非必需氨基酸117.下列代谢物中,属于活性甲基供体的是()P.222A.蛋氨酸B.胱氨酸C.半胱氨酸D.S-腺苷蛋氨酸E.同型半胱氨酸118.S-腺苷蛋氨酸的重要作用是()P.223A.提供甲基C.补充蛋氨酸D.再生四氢叶酸E.转化为半胱氨酸119.下列氨基酸中,代谢生成牛磺酸的是()P.223 A.蛋氨酸 B.甘氨酸C.谷氨酸D.苏氨酸E.半胱氨酸120.下列代谢物中,参与形成结合胆汁酸的是()P.223 A.多胺 B.组胺C.牛磺酸D.5-羟色胺E.γ-氨基丁酸121.下列氨基酸中,产生活性硫酸根的是()P.223 A.甘氨酸 B.谷氨酸C.酪氨酸D.色氨酸E.半胱氨酸122.芳香族氨基酸是()P.224A.谷氨酸和天冬氨酸B.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C.半胱氨酸、胱氨酸和蛋氨酸D.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E.亮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123.下列代谢物中,酪氨酸不能转化生成的是()P.224 A.黑色素 B.苯丙氨酸C.肾上腺素D.延胡索酸E.乙酰乙酸124.补充酪氨酸可节约体内的()P.224A.蛋氨酸B.赖氨酸C.亮氨酸D.组氨酸E.苯丙氨酸125.典型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缺乏()P.224A.转氨酶B.酪氨酸酶C.尿黑酸氧化酶D.苯丙氨酸羟化酶E.对羟苯丙酮酸氧化酶126.典型苯丙酮尿症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给予()P.224A.酪氨酸B.5-羟色胺C.左旋多巴D.四氢生物蝶呤E.低苯丙氨酸饮食127.活性最高的甲状腺激素是()P.225A.甲状腺素C.一碘酪氨酸D.三碘甲腺原氨酸E.逆-三碘甲腺原氨酸128.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主要是()P.225A.甲状腺素B.二碘酪氨酸C.一碘酪氨酸D.三碘甲腺原氨酸E.逆-三碘甲腺原氨酸129.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的主要作用是()P.225A.抑制碘的吸收B.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C.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E.使体内甲状腺激素作用减弱130.临床上常用的升压药物是()P.225A.酚妥拉明B.普萘洛尔C.肾上腺素D.左旋多巴E.去甲肾上腺素131.黑质纹状体系统内使左旋多巴转化为多巴胺的酶是()P.225A.胆碱酯酶B.单胺氧化酶C.氨基酸脱羧酶D.酪氨酸羟化酶E.儿茶酚胺邻甲基转移酶132.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原料是()P.225A.甘氨酸B.谷氨酸C.酪氨酸D.色氨酸E.组氨酸133.肾上腺素的合成原料是()P.225A.赖氨酸B.酪氨酸C.脯氨酸D.色氨酸E.苏氨酸134.下列氨基酸中,能转化生成儿茶酚胺的是()P.225A.丙氨酸B.蛋氨酸C.酪氨酸D.色氨酸E.天冬氨酸135.下列成分属于酪氨酸衍生物的是()P.225A.腐胺B.精胺C.组胺D.多巴胺E.5-羟色胺136.下列疾病中,与多巴胺生成障碍有关的是()P.225A.蚕豆病B.帕金森病C.苯丙酮尿症D.地中海贫血E.镰状细胞贫血137.收缩皮肤和肌肉小动脉,扩张肾和内脏小动脉的药物是()P.225 A.胺唑啉 B.多巴胺C.间羟胺D.硝普钠E.异丙基肾上腺素138.能扩张支气管及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的药物是()A.阿托品B.多巴胺C.肾上腺素D.去甲肾上腺素E.异丙肾上腺素139.能扩张肾血管、增加尿量、升高血压的药物是()A.阿托品B.肾上腺素C.左旋多巴D.去甲肾上腺素E.异丙肾上腺素140.肝昏迷时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缺乏,应给予()P.226A.多巴胺B.乳果糖C.左旋多巴D.乙酰谷氨酰胺E.复方氨基酸溶液141.下列氨基酸中,代谢产生黑色素的是()P.226A.赖氨酸B.酪氨酸C.色氨酸D.丝氨酸E.组氨酸142.白化病患者先天性缺乏()P.226A.酪氨酸酶B.酪氨酸转氨酶C.尿黑酸氧化酶D.苯丙氨酸羟化酶E.对羟苯丙酮酸氧化酶143.尿黑酸尿症患者缺乏()P.226A.转氨酶B.酪氨酸酶C.尿黑酸氧化酶D.苯丙氨酸羟化酶E.对羟苯丙酮酸氧化酶144.闰绍细胞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P.226A.P物质B.多巴胺C.甘氨酸D.5-羟色胺E.乙酰胆碱145.下列代谢物中,甘氨酸不参与合成的是()P.226A.肌酸B.嘌呤C.血红素D.谷胱甘肽E.N10-甲酰基四氢叶酸146.下列激素中,蛋白质合成与储存必不可少的是()P.227 A.皮质醇 B.胰岛素C.胰多肽D.生长抑素E.胰高血糖素147.生长激素对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是()P.227A.促进脂肪合成B.促进肝糖原合成C.促进胰岛素效应D.促进组织蛋白合成E.促进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148.关于甲状腺激素作用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227A.促进胆固醇转化B.减少蛋白质合成C.增强心肌收缩力D.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E.促进骨骼和脑的生长发育二、X型题1.负氮平衡常见于()P.207A.大量失血B.长时间饥饿C.大面积烧伤D.儿童、孕妇E.消耗性疾病2.必需氨基酸用于()P.208,219A.合成激素B.合成蛋白质C.合成维生素D.合成谷胱甘肽E.合成非必需氨基酸3.蛋白酶水解时()P.209A.一级结构破坏B.二级结构破坏C.三级结构破坏D.四级结构破坏E.空间结构破坏4.下列酶中,属于内肽酶的是()P.209A.氨肽酶B.羧肽酶BC.糜蛋白酶D.胰蛋白酶E.弹性蛋白酶5.关于肽链Met-Phe-Leu-Thr-Val-Ile-Lys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209A.含巯基B.等电点小于7C.不含非必需氨基酸D.由七个肽键连接而成E.能与双缩脲试剂形成紫红色化合物6.氨基酸的腐败产物有()P.211A.氨B.胺类C.酚类D.吲哚E.硫化氢7.下列代谢中,属于组织蛋白分解途经的有()P.211A.泛素化B.蛋氨酸循环C.溶酶体降解D.氨基酸脱氨基E.氨基酸脱羧基8.氨基酸的主要去路有()P.212A.生成胺类B.氧化分解C.合成组织蛋白D.合成嘌呤、嘧啶等E.脱氨基生成α-酮酸9.下列代谢中,不产生游离氨的是()P.212,216A.尿素合成B.转氨反应C.联合脱氨基D.氧化脱氨基E.嘌呤核苷酸循环10.下列代谢物中,属于氨基酸分解代谢中间产物的是()P.213A.丙酮酸B.琥珀酸C.草酰乙酸D.延胡索酸E.α-酮戊二酸11.肝细胞中转氨酶可催化()P.213A.氨基从甘氨酸向丙酮酸转移B.氨基从谷氨酸向丙酮酸转移C.谷氨酸氧化脱氨产生α-酮戊二酸D.氨基从谷氨酸向酶结合的磷酸吡哆醛转移E.氨基从酶结合的磷酸吡哆胺向丙酮酸转移12.谷氨酸在蛋白质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谷氨酸参与()P.213A.转氨基B.尿素合成C.一碳单位代谢D.氨的储存和利用13.肝细胞内联合脱氨基包括()P.214A.还原脱氨基B.脱水脱氨基C.直接脱氨基D.氨基酸转氨基E.谷氨酸氧化脱氨基14.催化联合脱氨基的是()P.214A.转氨酶B.谷氨酰胺酶C.L-氨基酸氧化酶D.L-谷氨酸脱氢酶E.天冬氨酸转氨酶15.参与联合脱氨基的是()P.214A.TPPB.FADC.NAD+D.生物素E.磷酸吡哆醛16.关于联合脱氨基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214A.不需要辅助因子B.可在各组织中进行C.需要高能化合物供能D.是产生游离氨的主要方式E.逆过程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17.下列代谢物来自天冬氨酸联合脱氨基的是()P.214A.氨B.谷氨酸C.草酰乙酸D.二氧化碳E.α-酮戊二酸18.能产生游离氨的是()P.213A.转氨反应B.联合脱氨基C.氧化脱氨基D.嘌呤核苷酸循环E.组氨酸的直接脱氨基19.血氨可来自()P.214A.碱性尿B.胺的氧化分解C.蛋白质的腐败D.氨基酸的脱氨基E.肾小管细胞内谷氨酰胺分解20.氨的去路有()P.215A.合成尿素B.合成尿酸C.合成谷氨酰胺D.合成非必需氨基酸21.体内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可参与合成的物质有()P.215A.肌酸B.尿酸C.谷氨酸D.精氨酸E.谷氨酰胺22.下列代谢物中,属于氨在血中主要运输形式的是()P.215A.丙氨酸B.谷氨酸C.谷氨酰胺D.天冬氨酸E.天冬酰胺23.下列转化中消耗ATP的是()P.216A.氨→氨甲酰磷酸B.精氨酸→鸟氨酸C.鸟氨酸→瓜氨酸D.瓜氨酸→精氨琥珀酸E.精氨琥珀酸→精氨酸24.人体合成尿素的氮来自()P.216A.氨B.瓜氨酸C.精氨酸D.鸟氨酸E.天冬氨酸25.氨甲酰磷酸可以合成()P.216,232A.尿素B.尿酸C.氨基酸D.胆汁酸E.嘧啶核苷酸26.下列代谢物中,属于尿素合成中间产物的是()P.216A.蛋氨酸B.甘氨酸C.瓜氨酸D.精氨酸E.鸟氨酸27.下列代谢物中,参与尿素循环的是()P.216A.丙氨酸B.瓜氨酸C.异柠檬酸D.精氨琥珀酸E.磷脂酰乙醇胺28.下列代谢途径中,有天冬氨酸参与的是()P.216A.胆碱合成B.尿素生成C.血红素合成D.嘧啶核苷酸合成E.嘌呤核苷酸合成29.调节尿素合成的酶有()P.217A.精氨酸酶B.精氨琥珀酸合成酶C.精氨琥珀酸裂解酶D.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E.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30.以下代谢物只在肝细胞合成的是()P.185,217,319,327A.尿素B.酮体C.白蛋白D.肝糖原E.脂肪酸31.狗切除肝脏后,在死亡前可观察到有重大变化的物质代谢指标是()P.217A.血氨升高B.尿素氮升高C.血酮体升高D.血浆蛋白降低E.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32.谷氨酰胺的代谢去路是()P.218A.合成糖B.氧化供能C.合成天冬酰胺D.参与血红素的合成E.参与嘌呤、嘧啶核苷酸合成33.下列氨基酸中,经转氨反应后可进入糖代谢途径的是()P.218A.丙氨酸B.谷氨酸C.赖氨酸D.亮氨酸E.天冬氨酸34.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糖兼生酮氨基酸的有()P.218A.赖氨酸B.酪氨酸C.组氨酸D.苯丙氨酸E.异亮氨酸35.下列含氮化合物中,可由肝脏利用氨基酸合成的是()P.219A.胆碱B.肌酸C.嘧啶碱D.嘌呤碱E.乙醇胺36.下列代谢物中,属于神经递质的是()P.219A.多巴胺B.色氨酸C.5-羟色胺D.γ-氨基丁酸E.5-羟色氨酸37.色氨酸代谢可生成()P.220A.泛酸B.牛磺酸C.褪黑素D.一碳单位E.5-羟色胺38.属于一碳单位的有()P.221A.CO2B.-CH3C.-CHOD.-CH2-E.-CH=NH39.下列氨基酸中,经分解代谢可提供一碳单位的是()P.221。

生物化学第八章蛋白质分解代谢习题

生物化学第八章蛋白质分解代谢习题

生物化学第八章蛋白质分解代谢习题第八章蛋白质分解代谢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2.转氨作用(transamination)3.尿素循环(urea cycle)4.生糖氨基酸:5。

生酮氨基酸:6.一碳单位(one carbon unit)7.蛋白质的互补作用8.丙氨酸–葡萄糖循环(alanine–ducose cycle)(二)填空题1.一碳单位是体内甲基的来源,它参与的生物合成。

2.各种氧化水平上的一碳单位的代谢载体是,它是的衍生物。

3.氨基酸代谢中联合脱氨基作用由酶和酶共同催化完成。

4.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可被和共同降解为氨基酸。

5.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是6.谷氨酸脱氨基后产生和氨,前者进入进一步代谢。

7.尿素循环中产生的和两种氨基酸不是蛋白质氨基酸。

8.尿素分子中2个氮原子,分别来自和。

9.氨基酸脱下氨的主要去路有、和。

10.多巴是经作用生成的。

11.生物体中活性蛋氨酸是,它是活泼的供应者。

12.氨基酸代谢途径有和。

13.谷氨酸+( )→( )+丙氨酸,催化此反应的酶是:谷丙转氨酶。

(三)选择题1.尿素中2个氮原子直接来自于。

A.氨及谷氨酰胺B.氨及天冬氨酸C.天冬氨酸及谷氨酰胺D.谷氨酰胺及谷氨酸E.谷氨酸及丙氨酸2.鸟类和爬虫类,体内NH3被转变成排出体外。

A.尿素B.氨甲酰磷酸C.嘌呤酸D.尿酸3.在鸟氨酸循环中何种反应与鸟氨酸转甲氨酰酶有关? 。

A.从瓜氨酸形成鸟氨酸B.从鸟氨酸生成瓜氨酸C.从精氨酸形成尿素D.鸟氨酸的水解反应4.甲基的直接供体是。

A.蛋氨酸B.半胱氨酸C. S腺苷蛋氨酸D.尿酸5.转氨酶的辅酶是。

A.NAD+D.NADP+C.FAD D.磷酸吡哆醛6.参与尿素循环的氨基酸是。

A.组氨酸B.鸟氨酸C.蛋氨酸D.赖氨酸7.L–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含有哪种维生素? 。

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3D.维生素B58.磷脂合成中甲基的直接供体是。

生物化学习题-代谢调节

生物化学习题-代谢调节

第八讲代谢调节一、知识要点代谢调节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外界条件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生理机能。

通过调节作用细胞内的各种物质及能量代谢得到协调和统一,使生物体能更好地利用环境条件来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根据生物的进化程度不同,代谢调节作用可在不同水平上进行:低等的单细胞生物是通过细胞内酶的调节而起作用的;多细胞生物则有更复杂的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因为生物体内的各种代谢反应都是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完成的,所以,细胞内酶的调节是最基本的调节方式。

酶的调节是从酶的区域化、酶的数量和酶的活性三个方面对代谢进行调节的。

细胞是一个高效而复杂的代谢机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物质代谢和能量的转化。

细胞内的四大类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在功能上虽各不相同,但在代谢途径上却有明显的交叉和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

代谢的复杂性要求细胞有数量庞大、功能各异和分工明确的酶系统,它们往往分布在细胞的不同区域。

例如参与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和脂肪酸合成的酶主要存在胞浆中;参与三羧酸循环、脂肪酸β-氧化和氧化磷酸化的酶主要存在于线粒体中;与核酸生物合成有关的酶大多在细胞核中;与蛋白质生物合成有关的酶主要在颗粒型内质网膜上。

细胞内酶的区域化为酶水平的调节创造了有利条件。

生物体内酶数量的变化可以通过酶合成速度和酶降解速度进行调节。

酶合成主要来自转录和翻译过程,因此,可以分别在转录水平、转录后加工与运输和翻译水平上进行调节。

在转录水平上,调节基因感受外界刺激所产生的诱导物和辅阻遏物可以调节基因的开闭,这是一种负调控作用。

而分解代谢阻遏作用通过调节基因产生的降解物基因活化蛋白(CAP)促进转录进行,是一种正调控作用,它们都可以用操纵子模型进行解释。

操纵子是在转录水平上控制基因表达的协调单位,由启动子(P)、操纵基因(O)和在功能上相关的几个结构基因组成;转录后的调节包括,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的加工,转录产物的运输和在细胞中的定位等;翻译水平上的调节包括,mRNA本身核苷酸组成和排列(如SD序列),反义RNA 的调节,mRNA的稳定性等方面。

生化第08章习题

生化第08章习题

第八章生物氧化一、选择题(一)A型题1. 下列有关生物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三大营养素为能量主要来源B. 生物氧化又称组织呼吸或细胞呼吸C. 物质经生物氧化或体外燃烧产能相等D. 生物氧化中CO2经有机酸脱羧生成E. 生物氧化中被氧化的物质称受氢体(或受电子体)2. 三大营养素是指()A. 水,无机盐,糖B. 糖,脂类,蛋白质C. 糖,脂肪,水D. 糖,脂肪,蛋白质E. 蛋白质,核酸,酶3. 在生物氧化中NAD+的作用是()A. 脱氢B. 加氧C. 脱羧D. 递电子E. 递氢4. 下列有关呼吸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 呼吸链也是电子传递链;B. 氢和电子的传递有严格的方向和顺序;C. 仅有Cyt a3直接以O2为电子受体D. 黄素蛋白接受NADH及琥珀酸等脱下的HE. 递电子体都是递氢体5. 真核生物呼吸链的存在部位是()A. 细胞质B. 线粒体C. 细胞核D. 微粒体E. 过氧化物酶体6. 哪个代谢不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A. 糖酵解B. 三羧酸循环C. 电子传递D. 氧化磷酸化E. 脂肪酸β-氧化7. 体内分布最广的一条呼吸链是()A. FADH2氧化呼吸链B. NADH氧化呼吸链C.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D. B与AE. B与C8. 哪个化合物不是呼吸链的组分()A. NAD+B. FADC. CoAD. CoQE. Cyt9. 下列哪个物质不是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的组分()A. NAD+B. FADC. CoQD. Cyt aa3E. Cyt b10. 下列有关NADH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又称还原型CoⅠB. 可在线粒体中形成C. 可在西胞液中形成D. 在线粒体中氧化并生成ATPE. 在西胞液中氧化并生成ATP11. Cyt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A. b→c→c1→aa3→O2B. c→b1→c1→aa3→O2C. b→c1→c→aa3→O2D. c1→c→b→aa3→O2E. c→c1→b→aa3→O212. 肌肉或神经组织细胞浆内NADH进入呼吸链的穿梭机制主要是()A. 3-磷酸甘油穿梭机制B. 柠檬酸穿梭机制C. 肉毒碱穿梭机制D. 丙酮酸穿梭机制E.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13. 肝脏与心肌中NADH进入呼吸链的穿梭机制主要是()A. 3-磷酸甘油穿梭机制B. 柠檬酸穿梭机制C. 肉毒碱穿梭机制D. 丙酮酸穿梭机制E.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14. 细胞液中NADH经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入线粒体发生氧化磷酸化反应,其P/O比值为()A. 0B. 1C. 2D. 3E. 以上都不是15. 二硝基苯酚能抑制哪种代谢()A. 糖酵解B. 肝糖异生C. 氧化磷酸化D. 柠檬酸循环E. 以上都不是16. 二硝基苯酚是氧化磷酸化的()A. 激活剂B. 抑制剂C. 解偶联剂D. 促偶联剂E. 无影响物17. 氰化物抑制的Cyt是()A. Cyt aB. Cyt bC. Cyt cD. Cyt c1E. Cyt a318. 可被CO抑制的呼吸链组分是()A. NAD+B. FADC. CoQD. Cyt cE. Cyt a319. 活细胞不能利用下列哪种能源来维持代谢()A. ATPB. 脂肪C. 糖D. 环境热能E. 乙酰辅酶A20. 高能化合物水解释放能量大于()A. 10kJ/molB. 15kJ/molC. 20kJ/molD. 25kJ/molE. 30kJ/mol21. 体内ATP生成的主要方式是()A. 氧化磷酸化B. 底物水平磷酸化C. 有机酸脱羧D. 肌酸磷酸化E. 糖原磷酸化22. 下列化合物中没有高能键的是()A. ATPB. ADPC. 磷酸肌酸D. 1,3-二磷酸甘油酸E. 3-磷酸甘油醛23. 1mol琥珀酸脱下的2H经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摩尔数是()A. 1B. 2C. 3D. 4E. 624. 下列物质中脱下的氢不通过NADH 氧化呼吸链氧化的是()A. 苹果酸B. 丙酮酸C. β-羟丁酸D. 谷氨酸E. 脂酰辅酶A25. 近年来关于氧化磷酸化的机制获得较多支持的假说是()A. 构象偶联假说B. 化学渗透学说C. 化学偶联学说D. 共价催化理论E. 诱导契合学说26. 肌肉细胞中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下列哪一种()A. ADPB.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 cAMPD. ATPE. 磷酸肌酸(二)B型题A. UTPB. GTPC. CTPD. TTPE. ATP27. 用于糖原合成而不参与糖酵解的是()28. 用于磷脂合成而不参与脂肪酸氧化的是()29. 用于蛋白质合成而不参与尿素合成的是()A. 1/2B. 1C. 2D. 3E. 430. NADH氧化呼吸链的P/O比值为()31. FADH2氧化呼吸链的P/O比值为()A. Cyt bB. Cyt cC. Cyt a3D. Cyt P450E. Cyt c132. 将电子直接传递给O2的是()33. 不在线粒体内传递电子的是()34. 与线粒体内膜结合较松容易分离的是()A. 甲状腺素B. 肾上腺素C. 一氧化碳D. 异戊巴比妥E. 2,4-二硝基苯酚35. 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而使生物氧化中断的是()36. 加速ATP水解为ADP和Pi的是()37. 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是()(三)D型题38. 都含有B族维生素又都是呼吸链组分的两种物质是()A. FH4B. TPPC. FMND. FADE. CoQ39. 铁硫簇主要有2种形式()A、Fe1S1B、Fe2S2C、Fe3S3D、Fe4S4E、Fe5S540. 细胞浆NADH进入线粒体的机制主要有()A、3-磷酸甘油穿梭B、3-磷酸甘油醛穿梭C、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D、苹果酸-天冬酰胺穿梭E、苹果酸穿梭41. 把细胞浆生成的NADH + H+送入呼吸链的载体是()A. 肉碱B. 丙酮酸C. 天冬氨酸D. 3-磷酸甘油E. 苹果酸42. 在FADH2呼吸链中生成ATP的两个部位是()A. FAD与泛醌之间B. 泛醌与Cyt b之间C. Cyt b与c之间D. Cyt b与c1之间E. Cyt aa3与O2之间43. 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主要有()A、鱼藤酮B、抗霉素AC、阿米妥D、氰化物E、叠氮化物44. 与肌肉活动最密切的两种能源物质是()A. ATPB. GTPC. CTPD. 磷酸肌酸E. 乳酸45. 以下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A、磷酸肌酸B、乙酰CoAC、肌酸D、CoAE、泛酸46. 体内生成ATP的方式有()A、蛋白质磷酸化B、糖元磷酸化C、核苷磷酸化D、底物水平磷酸化E、氧化磷酸化(四)X型题47. NADH氧化呼吸链的成分为()A、NADHB、FMNC、QH2D、CytE、FAD48. 呼吸链的几组酶复合体包括()A、Cyt cB、复合体ⅠC、复合体ⅡD、复合体ⅢE、复合体Ⅳ49. 含有铁卟啉化合物的有()A、血红蛋白B、肌红蛋白C、过氧化氢酶D、细胞色素E、铁硫蛋白50. 在下列化合物中含高能键的有()A. AMPB. ADPC. 磷酸肌酸D. 乙酰CoAE. GMP51. 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有()A. COB. ADPC. ATPD. 氰化物E. mtDNA突变二、名词解释52. 生物氧化53. 呼吸链54. 氧化磷酸化55. 底物水平磷酸化56. 解偶联剂57. ATP循环58. 磷酸肌酸59. 细胞呼吸60. 铁硫簇61. α-氧化脱羧62. 细胞色素氧化酶63. NADH氧化呼吸链64. mtDNA65. 高能化合物66. P/O比值67. 呼吸链抑制剂三、填空题68. 在呼吸链中单纯催化电子转移的成分是____和____。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1、蛋白质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水化膜,并在偏离等电点时带有相同电荷2、糖类化合物都具有还原性( )3、动物脂肪的熔点高在室温时为固体,是因为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植物油多。

( )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副键是二硫键。

()5、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抑制剂与酶结合则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 ( )7、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8、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由于它具有解偶联作用。

()9、血糖基本来源靠食物提供. ( )10、脂肪酸氧化称β-氧化. ( )11、肝细胞中合成尿素的部位是线粒体。

( )12、构成RNA的碱基有A、U、G、T。

( )13、胆红素经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强。

()14、胆汁酸过多可反馈抑制7α—羟化酶. ( )15、脂溶性较强的一类激素是通过与胞液或胞核中受体的结合将激素信号传递发挥其生物()单选题1、下列哪个化合物是糖单位间以α-1,4糖苷键相连:()A、麦芽糖B、蔗糖C、乳糖D、纤维素E、香菇多糖2、下列何物是体内贮能的主要形式()A、硬酯酸B、胆固醇C、胆酸D、醛固酮E、脂酰甘油3、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下列哪个: ( )A、多肽B、二肽C、L—α氨基酸D、L-β-氨基酸E、以上都不是4、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A、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B、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D、反应前后质和量无改E、对正、逆反应都有催化作用5、通过翻译过程生成的产物是:()A、tRNA B、mRNA C、rRNA D、多肽链E、DNA6、物质脱下的氢经NADH呼吸链氧化为水时,每消耗1/2分子氧可生产ATP分子数量()A、1B、2C、3 D、4.E、57、糖原分子中由一个葡萄糖经糖酵解氧化分解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A、1B、2C、3D、4E、58、下列哪个过程主要在线粒体进行( )A、脂肪酸合成B、胆固醇合成C、磷脂合成D、甘油分解E、脂肪酸β-氧化9、酮体生成的限速酶是()A、HMG—CoA还原酶B、HMG—CoA裂解酶C、HMG-CoA合成酶D、磷解酶E、β-羟丁酸脱氢酶10、有关G—蛋白的概念错误的是( )A、能结合GDP和GTPB、由α、β、γ三亚基组成C、亚基聚合时具有活性D、可被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E、有潜在的GTP活性11、鸟氨酸循环中,合成尿素的第二个氮原子来自( )A、氨基甲酰磷酸B、NH3C、天冬氨酸D、天冬酰胺E、谷氨酰胺12、下列哪步反应障碍可致苯丙酮酸尿症( )A、多巴→黑色素B、苯丙氨酸→酪氨酸C、苯丙氨酸→苯丙酮酸D、色氨酸→5羟色胺E、酪氨酸→尿黑酸13、胆固醇合成限速酶是:()A、HMG-CoA合成酶B、HMG-CoA还原酶C、HMG-CoA裂解酶D、甲基戊烯激酶E、鲨烯环氧酶14、关于糖、脂肪、蛋白质互变错误是:( )A、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B、蛋白质可转变为糖C、脂肪中的甘油可转变为糖D、脂肪可转变为蛋白质E、葡萄糖可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的碳架部分15、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 )A、抑制剂与酶的结合部位B、抑制剂与酶结合的牢固程度C、抑制剂与酶结构的相似程度D、酶的结合基团E、底物与抑制剂浓度的相对比例16、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苷肽不足,易引起溶血是缺乏()A、果糖激酶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C、葡萄糖激酶D、葡萄糖6-磷酸酶E、己糖二磷酸酶17、三酰甘油的碘价愈高表示下列何情况( )A、其分子中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愈高B、其分子中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愈C、其分子中所含脂肪酸的碳链愈长D、其分子中所含脂肪酸的饱和程度愈高E、三酰甘油的分子量愈大18、真核基因调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基因重排B、基因转录C、DNA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D、mRNA的衰减E、翻译速度19、关于酶原激活方式正确是:( )A、分子内肽键一处或多处断裂构象改变,形成活性中心B、通过变构调节C、通过化学修饰D、分子内部次级键断裂所引起的构象改变E、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20、呼吸链中氰化物抑制的部位是: ( )A、Cytaa3→O2B、NADH→O2C、CoQ→CytbD、Cyt→CytC1E、Cytc→Cytaa3三、多选题1、基因诊断的特点是:() A、针对性强特异性高B、检测灵敏度和精确性高C、实用性强诊断范围广D、针对性强特异性低E、实用性差诊断范围窄2、下列哪些是维系DNA双螺旋的主要因素()A、盐键B、磷酸二酯键C、疏水键D、氢键E、碱基堆砌3、核酸变性可观察到下列何现象()A、粘度增加B、粘度降低C、紫外吸收值增加D、紫外吸收值降低E、磷酸二酯键断裂4、服用雷米封应适当补充哪种维生素( )A、维生素B2B、V—PPC、维生素B6D、维生素B12E、维生素C5、关于呼吸链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A、存在于线粒体B、参与呼吸链中氧化还原酶属不需氧脱氢酶C、NAD+是递氢体D、NAD+是递电子体E、细胞色素是递电子体6、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是( )A、丙酮酸羧化酶B、果糖二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葡萄糖—6—磷酸酶E、已糖激酶7、甘油代谢有哪几条途径()A、生成乳酸B、生成CO2、H2O、能量C、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D、合成脂肪的原料E、合成脂肪酸的原料8、未结合胆红素的其他名称是( )A、直接胆红素B、间接胆红素C、游离胆红素D、肝胆红素E、血胆红素9、在分子克隆中,目的基因可来自( )基因组文库B、cDNA文库C、PCR扩增D、人工合成E、DNA结合蛋白10关于DNA与RNA合成的说法哪项正确: ()A、在生物体内转录时只能以DNA有意义链为模板B、均需要DNA为模板C、复制时两条DNA链可做模板D、复制时需要引物参加转录时不需要引物参加E、复制与转录需要的酶不同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胞液中产生的NADH经和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

大学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氨基酸的等电点:当调节氨基酸溶液的pH值,使氨基酸分子上的-NH3+基和-COO-基的解离度完全相等时,即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氨基酸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是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的折叠和盘绕方式。

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自由回转等结构。

3、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的或化学的因素影响,其分子内部原有的高度规律性结构发生变化,致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都有所改变,但并不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破坏,这种现象称变性作用4、蛋白质的别构作用:蛋白质分子在实现其功能的过程中,其构象发生改变,并引起性质和功能的改变。

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别构现象。

5、盐析:加入大量盐使蛋白质沉淀析出的现象,称盐析。

6、核酸的变性:核酸变性指双螺旋区氢键断裂,空间结构破坏,形成单链无规线团状态的过程。

变性只涉及次级键的变化。

7、增色效应:核酸变性后,260nm处紫外吸收值明显增加的现象,称增色效应。

8、减色效应:核酸复性后,260nm处紫外吸收值明显减少的现象,称减色效应。

9、解链温度:核酸变性时,紫外吸收的增加量达最大增量一半时的温度值称熔解温度(Tm)。

10、分子杂交:在退火条件下,不同来源的DNA互补区形成双链,或DNA单链和RNA链的互补区形成DNA-RNA杂合双链的过程称分子杂交。

11、酶的活性部位:活性部位(或称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中直接和底物结合,并和酶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

12、寡聚酶:由几个或多个亚基组成的酶称为寡聚酶。

13、酶的最适pH:酶表现最大活力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

14、同工酶:具有不同分子形式但却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15、必需基团:酶分子有些基团若经化学修饰(如氧化、还原,酶化、烷化等)使其改变,则酶的活性丧失,这些基团即称为必需基团。

生物化学第八章蛋白质分解代谢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生物化学第八章蛋白质分解代谢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八章蛋白质分解代谢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2.转氨作用(transamination)3.尿素循环(urea cycle)4.生糖氨基酸:5。

生酮氨基酸:6.一碳单位(one carbon unit)7.蛋白质的互补作用8.丙氨酸–葡萄糖循环(alanine–ducose cycle)(二)填空题1.一碳单位是体内甲基的来源,它参与的生物合成。

2.各种氧化水平上的一碳单位的代谢载体是,它是的衍生物。

3.氨基酸代谢中联合脱氨基作用由酶和酶共同催化完成。

4.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可被和共同降解为氨基酸。

5.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是6.谷氨酸脱氨基后产生和氨,前者进入进一步代谢。

7.尿素循环中产生的和两种氨基酸不是蛋白质氨基酸。

8.尿素分子中2 个氮原子,分别来自和。

9.氨基酸脱下氨的主要去路有、和。

10.多巴是经作用生成的。

11.生物体中活性蛋氨酸是,它是活泼的供应者。

12.氨基酸代谢途径有和。

13.谷氨酸+( )→( )+丙氨酸,催化此反应的酶是:谷丙转氨酶。

(三)选择题1.尿素中2 个氮原子直接来自于。

A.氨及谷氨酰胺B.氨及天冬氨酸C.天冬氨酸及谷氨酰胺D.谷氨酰胺及谷氨酸E.谷氨酸及丙氨酸2.鸟类和爬虫类,体内NH3被转变成排出体外。

A.尿素B.氨甲酰磷酸C.嘌呤酸D.尿酸3.在鸟氨酸循环中何种反应与鸟氨酸转甲氨酰酶有关? 。

A.从瓜氨酸形成鸟氨酸B.从鸟氨酸生成瓜氨酸C.从精氨酸形成尿素D.鸟氨酸的水解反应4.甲基的直接供体是。

A.蛋氨酸B.半胱氨酸C.S -腺苷蛋氨酸D.尿酸5.转氨酶的辅酶是。

A.NAD+ D.NADP+ C.FAD D.磷酸吡哆醛6.参与尿素循环的氨基酸是。

A.组氨酸B.鸟氨酸C.蛋氨酸D.赖氨酸7.L–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含有哪种维生素? 。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 维生素B3D.维生素B58.磷脂合成中甲基的直接供体是。

生物化学检验习题库(附答案)

生物化学检验习题库(附答案)

生物化学检验习题库(附答案)1、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A、肌酐,肌酸B、CO2,H2O,尿素C、肽素D、氨基酸E、氨基酸,尿酸答案:B2、HK 法测血糖,除需要己糖激酶外,还需哪种酶参与A、过氧化物酶B、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C、葡萄糖-6-磷酸酶D、葡萄糖脱氢酶E、丙酮酸激酶答案:B3、细胞外液中最主要阳离子是A、Na 十B、K+C、Mn2 十D、Mg2 十E、Ca2 十答案:A4、血浆胆固醇水平不能反映A、人体自身合成胆固醇情况B、人体由食物摄取胆固醇情况C、人体类固醇激素的分泌情况D、血浆胆固醇水平的高低反映冠心病的危险性E、血浆脂蛋白的合成和代谢情况答案:C5、肾理想的清除试验是()A、内生性肌酐清除试验B、BUN 清除试验C、Na+清除试验D、菊粉清除试验E、葡萄糖清除试验6、在 CK 同工酶中,下列哪一项是诊断心肌梗塞最佳的指标()A、CK 总活力B、CK-MBC、CK-MMD、CK-BBE、CK-MM1答案:B7、自动化分析仪中采用同步分析原理的是A、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E、高效液相层析仪答案:C8、干化学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学系统是A、比色计B、原子吸收光谱仪C、分光光度计D、反射光分析仪E、浊度计答案:D9、对分子量相同而电荷不同的蛋白质分离宜采用的电泳技术为A、醋酸纤维薄膜电泳B、SDS PAGEC、琼脂糖凝胶电泳D、转移电泳E、等电聚焦电泳答案:E10、天门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可以作为下列哪种酶的反应基质物()A、ALPB、ALTC、AMYD、GGTE、AST11、高选择性蛋白尿中不存在的是()A、白蛋白B、溶菌酶C、α2-巨球蛋白D、β2-微球蛋白E、前白蛋白答案:C12、糖尿病诊断项目A、糖基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B、胰岛素细胞抗体、谷氨酸脱 MM 酶抗体和评估胰岛素抵抗C、乳酸D、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E、血糖、胰岛素及 C 肽答案:E13、比色分析中符号 A 表示A、吸光度B、电流C、消化系数D、透光率E、溶液浓度答案:A14、肌酸激酶在心肌中为主的是()A、CK-CCB、CK-MCC、CK-MMD、CK-BBE、CK-MB答案:E15、血浆球蛋白增加A、多发性骨髓瘤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C、肾小球滤膜通透性增加D、肾小管功能损伤E、缺铁性贫血16、肝细胞损伤时,下列哪种酶在血清中活性降低()A、LCATB、MAOC、ASTD、ALTE、ALP答案:A17、肝硬化患者中,血清何种组分升高明显A、α1球蛋白B、ALBC、γ 球蛋白D、β 球蛋白E、α2 球蛋白答案:C18、有关电解质分析仪的叙述错误的为A、为了延长仪器的寿命,不用时应关闭仪器B、每天测定后对电极进行必要的保养C、应保持电极很好的水化,增加电极的稳定性D、电极膜上附着的蛋白质应去除E、仪器启动后,清洗管路,进行两点校准答案:A19、下列哪个项目属于酶活性测定()A、GLUB、UAC、CHOLD、TPE、ALT答案:E20、卫生部临检中心推荐的胆红素常规测定方法是()A、胆红素氧化酶法B、改良 J-G 法C、钒酸氧化法D、DPC 法E、甲醇水法21、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机械强度以及筛孔直径大小取决于凝胶的()A、密度B、总质量浓度(T)和交联度(C)C、脆性D、形状E、以上都不对答案:B22、冻干质控品其复溶后的稳定性-20℃时不少于时不少于()A、10 天B、45 天C、20 天D、60 天E、30 天答案:C23、关于危急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危急值报告是指当检测结果出现“危急值”后,检验者要立即通过电话向临床医生或当班护士报告;B、即使医护人员能够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查看危急值的结果,实验室也应该用电话向临床报告结果;C、危急值报告需要有双方的通话记录、包括危急值的项目、危急值和接电话人姓名等内容;D、危急值指某些检测结果出现了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的极限值;E、危急值报告需满足 24 小时发结果的要求;答案:E24、紫外光的波长范围是A、600~800nmB、小于 50nmC、200~400nmD、400~760nmE、大于 500nm答案:C25、糖化血清蛋白反映血糖水平是()A、1-2 周B、3-4 周D、6-8 周E、以上均不对答案:A26、肝功能不良时对下列哪种蛋白质的合成影响较小()A、免疫球蛋白B、纤维蛋白原C、凝血酶原D、清蛋白E、凝血因子Ⅷ,Ⅸ,Ⅹ答案:A27、1mmol/L 尿素相当于多少尿素氮(BUN)()A、1/4mmol/LB、1/2mmol/LC、1mmol/LD、2mmol/LE、4mmol/L答案:D28、正常情况下胆红素的主要来源是()A、衰老红细胞破坏B、骨髓中作为无效造血原料的血红蛋白C、肝细胞微粒体中的细胞色素D、过氧化物酶E、肌红蛋白答案:A29、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A、肌肉组织缺乏脱脂酶B、肌肉组织缺乏磷酸化酶C、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D、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E、肌肉组织缺乏己糖激酶答案:D30、下列哪项不能作为肾早期损伤检验项目()A、胱抑素B、糖化血红蛋白C、尿β2-微球蛋白D、尿α1-微球蛋白E、尿微量清蛋白答案:B31、下列血清酶中依其在细胞内的定位角度考虑最不容易从细胞内释放出的是A、ASTsB、LD1C、ASTmD、CK-MBE、ALP答案:C32、下列不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生化项目是()A、肌酸激酶同工酶 MBB、心肌肌钙蛋白 TC、心肌肌钙蛋白 ID、肌红蛋白E、肌动蛋白答案:E33、吸光度与透光度的关系是A、A=lgTB、A=1/TC、A=lg1/TD、A=-lg1/TE、以上都不是答案:C34、离子交换层析是一种A、液-液相层析B、以纸为支持介质的层析C、液-固相层析D、气-固相层析E、气-液相层析答案:C35、下列关于肾脏对钾排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多吃多排B、少吃少排C、不吃不排D、不吃也排E、以上都不对答案:C36、在急性时相时升高最早的是哪种蛋白A、AMGB、CRPC、TRFD、AAGE、CP答案:B37、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改变是()A、大部分病人正常B、正常C、下降D、正常或增高E、增高答案:C38、关于光谱分析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KLCB、T=lgAC、特定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是个变量D、Lambert-Beer 定律同样适用于非均匀散射溶液E、Ca2+的测定的参考方法的是利用散射光谱分析技术答案:A39、总蛋白的参考范围是()A、40-60g/LB、60-80g/LC、80-100g/LD、100-120g/LE、以上都不对答案:B40、谷草转氨酶是()A、ALPB、ASTC、MAOD、LDHE、ALT答案:B41、某生化指标在人群为正态分布,制订其正常参考值范围通常用A、±1.96SD.B、±1SD.C、±2.5SD.D、±3SD.E、取百分位数法第 5%和第 95%百分位的数值答案:A42、病人尿β2-微球蛋白增高,血β2 微球蛋白不高,最可能的原因是A、肾小管损伤B、系统性红斑狼疮C、类风湿性关节炎D、肿瘤E、干燥综合征答案:A43、关于阻塞性黄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尿液胆素原阳性B、直接胆红素显著增加C、尿液胆红素阴性D、粪便颜色加深E、间接胆红素显著增加答案:B44、下列标志物中为 AMI 最早出现的标志物的是()A、ASTB、LDHC、肌红蛋白D、CKE、肌钙蛋白答案:C45、酶的国际单位(IU)是指()A、在规定的条件下,每分钟催化 1umol 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B、在规定的条件下,每分钟催化 10umol 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C、在规定的条件下,每秒催化 1umol 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D、在规定的条件下,每秒催化 10umol 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E、以上都不对答案:A46、血糖测定标本需保存时,最好用下列哪种抗凝剂A、肝素B、枸橼酸钠C、不需抗凝剂D、草酸钾-氟化钠E、EDTA-NA2答案:D47、关于黄疸下列哪项不正确()A、胆汁淤积肝细胞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增加,结合胆红素正常B、溶血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增加,结合胆红素正常C、新生儿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增加,未结合胆红素增加D、阻塞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增加,结合胆红素增加E、肝细胞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增加,结合胆红素增加答案:A48、正常人血清胆红素总浓度不超过下列哪项数值()A、17.1μmol/LB、1.71μmol/LC、85.5μmol/LD、34.2μmol/LE、8.55μmol/L答案:A49、下列不能用来评估溶栓疗效的指标是()A、LDHB、CKC、CTnID、CK-MBE、CTnT答案:A50、消除内源性干扰自动生化分析仪利用下列哪些方法A、采用多通道B、采用双试剂C、采用单波长D、采用单通道E、采用单试剂答案:B51、引起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A、充血B、动脉内膜炎C、血栓形成D、炎症E、血管受压闭塞答案:C52、急性肝炎时,血清转氨酶变化为()A、ALT 降低,AST 升高B、ALT 升高,AST 升高,且 ALT>ASTC、ALT 升高,AST 正常D、ALT 正常,AST 升高E、ALT 升高,AST 升高,且 ALT<AST答案:B53、传染性肝炎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急剧升高的血清酶是()A、γ-谷氨酰基转移酶B、乳酸脱氢酶C、碱性磷酸酶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E、肌酸激酶答案:D54、常压电泳的电压一般应低于A、80VB、120VC、500VD、600VE、100V答案:C55、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主要发生在()A、细胞核B、微粒体C、滑面内质网D、线粒体E、溶酶体答案:C56、某溶液的酸碱从 pH5 降至 pH3,问氢离子浓度改变了多少倍A、2 倍B、20 倍C、200 倍D、2000 倍E、100 倍答案:E57、非选择性蛋白尿存在主要说明()A、肾小管病变B、肾小球滤过膜孔径异常增大C、肾小球滤过膜电荷数改变D、肾小球与肾小管联合病变E、以上都不是答案:B58、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时葡萄醛酸的活性供体是()A、UDPGAB、CDPGAC、ADPGAD、GAE、UDPG答案:A59、能催化 CM 和 VLDL 核心中的 TG 水解的酶是A、LCATB、LPLC、CETPD、HLE、HMGC0A 还原酶答案:B60、精密度反映的是()A、准确度的大小B、随机误差的大小C、恒定误差的大小D、比例误差的大小E、以上都不正确答案:B61、新购置的玻璃器皿用盐酸浸泡的目的是( )A、去除玻璃内壁的盐类沉淀B、去除磷酸钙C、去除重金属盐D、去除游离碱E、去除硅酸盐答案:D62、血清蛋白电泳时通常用 pH8.6 缓冲液,此时各种蛋白质带有的电荷为A、白蛋白带正电荷,其他蛋白带负电荷B、白蛋白带负电荷,其他蛋白带正电荷C、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均带负电荷D、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均带正电荷E、白蛋白和其他蛋白均不带电荷答案:C63、亲和层析的基本原理是A、利用带相反电荷的颗粒之间的引力作用进行纯化B、固相和液相之间的吸附平衡C、利用某物质与被分离物质的特异亲和性进行纯化D、分子筛的作用E、固定相与液相之间的分配平衡答案:C64、关于 Lp(a)叙述错误的是A、Lp(a)在脂蛋白电泳时多位于α 与前-β 脂蛋白之间B、Lp(a)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C、Apo(a)可从 Lp(a)上脱落下来,剩下仅含 ApB100 的颗粒称 LDLD、Apo(a)与纤溶酶原具有高度同源性E、Lp(a)含有 ApoB100 和 Apo(a)答案:C65、我国研究的 TC 测定参考方法具有独创性,它是A、酶法B、免疫测定C、HPLC 法D、电泳法E、ALBK 法答案:C66、急性肝炎时,反应最灵敏的指标是()A、ALT 升高B、总蛋白降低C、甘油三酯升高D、血糖降低E、胆汁酸降低答案:A67、有关血浆清蛋白的下列叙述何者是正确的A、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个体营养状态的判断指标B、维持晶体渗透体C、在急性时相反应时都增高D、血浆清蛋白的增高较少见,在水中毒时易导致清蛋白增高E、正常人血浆清蛋白参考范围 60~80g/L答案:A68、血清肌酸激酶比色法,即利用磷酸肌酸+ADP→肌酸+ATP 反应测定肌酸生成量,在试剂中加入半胱氨酸,其目的是( )A、激活剂B、调整缓冲液的 PhC、维持缓冲液的 pH 稳定D、提供-SHE、提供高能磷酸基团答案:D69、肝中参与胆红素生物转化的主要物质是()A、葡萄糖醛酸B、甲基C、硫酸根D、甘氨酰基E、乙酰基答案:A70、葡萄糖、甘油等物质在葡萄糖氧化酶、甘油磷酸氧化酶的催化下氧化生成 H2O2,再在 POD 的催化下,H2O2与 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反应,生成红色的醌亚胺(称为 Trinder 反应),在多少 nm 处有最大吸收峰()A、340nmB、440nmC、505nmD、605nmE、680nm答案:C71、患者男性,55 岁,有慢性活动性肝炎病史,因腹水入院。

生物化学 蛋白质分解

生物化学 蛋白质分解
53mgN/kg)
* 维持氮的总平衡所需蛋白质量:(吸收损耗及aa质的差别)
成人补充: 30-45g/日
* 推荐标准:
70g/天 (成人, 1-1.2g/Kg) 2-4g/Kg(婴幼儿, 儿童)
8
三、必需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1) 必需氨基酸 -体内需要,机体不合成,
必需食物供给(8种)
Lys,Trp,Phe,Met,Leu,Ile,Val,Thr
胃、小肠
(蛋白水解酶)
氨基酸, 小肽
分子小
结构简单 易吸收,分解
抗原性,毒性
12
口腔: (-)
胃:
自身激活
蛋白质
胃蛋白酶原
H+
胃蛋白酶
(pH 1.5-2.5)
多肽
+
小肠:
图9-1
图9-2
未消化 蛋白质
13
消化产物 -- 氨基酸,少量小肽
内肽酶

外肽酶
小肠粘膜细胞 刷状缘
(吸收)
氨基酸 (血液)
56
图10-1
2.葡萄糖-丙氨酸循环(丙氨酸形式运输氨)
丙氨酸是NH3 的另一种运输和暂时储存形式
57
(三) 尿素的合成 (NH3的去路) * 氨作为废物排出体外(不同动物,不同形式) # 直接排氨
# 转变成尿酸排出
# 尿素形式排出 (人/其它哺乳动物)
(铵盐形式 – 少量)
58
a
来源
去路
38
(接受氨基形式)
(供给氨基形式)
39
40
* 转氨基作用
仅转移氨基, 并未真正脱去氨基
普遍存在, 转移大多数a.a的氨基
α-氨基酸

生物化学考试库及其答案——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生物化学考试库及其答案——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一、填空题1.根据蛋白酶作用肽键的位置,蛋白酶可分为酶和酶两类,胰蛋白酶则属于酶。

2.转氨酶类属于双成分酶,其共有的辅基为或;谷草转氨酶促反应中氨基供体为氨酸,而氨基的受体为该种酶促反应可表示为。

3.植物中联合脱氨基作用需要酶类和酶联合作用,可使大多数氨基酸脱去氨基。

4.在线粒体内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多为;同时谷氨酸经L-谷氨酸氢酶作用生成的酮酸为,这一产物可进入循环最终氧化为CO2和H2O。

5.动植物中尿素生成是通循环进行的,此循环每进行一周可产生一分子尿素,其尿素分子中的两个氨基分别来自于和。

每合成一分子尿素需消耗分子ATP。

6.根据反应填空7.氨基酸氧化脱氨产生的a-酮酸代谢主要去向是、、、。

8.固氮酶除了可使N2还原成以外,还能对其它含有三键的物质还原,如等。

该酶促作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形式为。

9.生物界以NADH或NADPH为辅酶硝酸还原酶有三个类别,其中高等植物子叶中则以硝酸还原酸酶为主,在绿藻、酵母中存在着硝酸还原酶或硝酸还原酶。

10.硝酸还原酶催化机理如下图请填空完成反应过程。

11.亚硝酸还原酶的电子供体为,而此电子供体在还原子时的电子或氢则来自于或。

12.氨同化(植物组织中)通过谷氨酸循环进行,循环所需要的两种酶分别为和;它们催化的反应分别表示为和。

13.写出常见的一碳基团中的四种形式、、、;能提供一碳基团的氨基酸也有许多。

请写出其中的三种、、。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相应字母填入括号中)1.谷丙转氨酶的辅基是()A、吡哆醛B、磷酸吡哆醇C、磷酸吡哆醛D、吡哆胺E、磷酸吡哆胺2.存在于植物子叶中和绿藻中的硝酸还原酶是()A、NADH—硝酸还原酶B、NADPH—硝酸还原酶C、Fd—硝酸还原酶D、NAD(P)H—硝酸还原酶3.硝酸还原酶属于诱导酶,下列因素中哪一种为最佳诱导物()A、硝酸盐B、光照C、亚硝酸盐D、水分4.固氮酶描述中,哪一项不正确()A、固氮酶是由钼铁蛋白质构成的寡聚蛋白B、固氮酶是由钼铁蛋白质和铁蛋白构成寡聚蛋白C、固氮酶活性中心富含Fe原子和S2-离子D、固氮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只对N2起还原作用5.根据下表内容判断,不能生成糖类的氨基酸为()6.一般认为植物中运输贮藏氨的普遍方式是()A、经谷氨酰胺合成酶作用,NH3与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B、经天冬酰胺合成酶作用,NH3与天冬氨酸合成天冬酰胺;C、经鸟氨酸循环形成尿素;D、与有机酸结合成铵盐。

生物化学第八章 核酸组成、结构与核苷酸代谢随堂练习与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第八章 核酸组成、结构与核苷酸代谢随堂练习与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本科)第八章核酸组成、结构与核苷酸代谢随堂练习与参考答案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第二节DNA的结构与功能第三节RNA的种类及其结构与功能第四节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第五节核苷酸代谢1. (单选题)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2’,3’-磷酸二酯键B.3’,5’-磷酸二酯键C.2’,5’-磷酸二酯键D.糖苷键E.氢键参考答案:B2. (单选题)符合DNA结构的正确描述是A.两股螺旋链相同B.两股链平行,走向相同C.每一戊糖上有一个自由羟基D.戊糖平面垂直于螺旋轴E.碱基对平面平行于螺旋轴参考答案:D3. (单选题)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描述中哪一条不正确A.腺瞟吟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极为相似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D.二股多核苷酸链通过A与T或C与G之间的氢键连接E.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积力参考答案:C4. (单选题)有关DNA的变性哪条正确A.是指DNA分子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B.是指DNA分子中糖苷键的断裂C.是指DNA分子中碱基的水解D.是指DNA分子中碱基间氢键的断裂E.是指DNA分子与蛋白质间的疏水键的断裂参考答案:D5. (单选题)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A.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B.碱基相同,核糖不同C.碱基不同,核糖不同D.碱基不同,核糖相同E.碱基相同,部分核糖不同参考答案:C6. (单选题)DNA和RNA共有的成分是A.D-核糖B.D-2-脱氧核糖C.鸟嘌呤D.尿嘧啶E.胸腺嘧啶参考答案:C7. (单选题)核酸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原因是A.嘌呤和嘧啶环中有共轭双键B.嘌呤和嘧啶中有氮原子C.嘌呤和嘧啶中有硫原子D.嘌呤和嘧啶连接了核糖E.嘌呤和嘧啶连接了磷酸基团参考答案:A8. (单选题)有关DNA双螺旋模型的叙述哪项不正确A.有大沟和小沟B.两条链的碱基配对为T=A,G≡CC.两条链的碱基配对为T=G,A=CD.两条链的碱基配对为T=A,G≡CE.一条链是5’→3’,另一条链是3’→5’方向参考答案:C9. (单选题)DNA超螺旋结构中哪项正确A.核小体由DNA和非组蛋白共同构成B.核小体由RNA和H1,H2,H3,H4各二分子构成C.组蛋白的成分是H1,H2A,H2B,H3和H4 D.核小体由DNA和H1,H2,H3,H4各二分子构成E.组蛋白是由组氨酸构成的参考答案:C10. (单选题)有关tRNA分子的正确解释是A.tRNA分子多数由80个左右的氨基酸组成B.tRNA 的功能主要在于结合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各种辅助因子C.tRNA 3’末端有氨基酸臂D.反密码环中的反密码子的作用是结合DNA中相互补的碱基E.tRNA的5’末端有多聚腺苷酸结构参考答案:C11. (单选题)核苷酸分子中嘌呤N9与核糖哪一位碳原子之间以糖苷键连接A.5’―CB.3’―CC.2’―CD.l’―CE.4’―C参考答案:D12. (单选题)tRNA的结构特点不包括A.含甲基化核苷酸B.5’末端具有特殊的帽子结构C.三叶草形的二级结构D.有局部的双链结构E.含有二氢尿嘧啶环参考答案:B13. (单选题)DNA的解链温度指的是A.A260nm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B.A260nm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C.DNA开始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D.DNA完全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E.A280nm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参考答案:B14. (单选题)有关一个DNA分子的Tm值,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G+C比例越高,Tm值也越高B.A+T比例越高,Tm值也越高C.Tm=(A+T)%+(G+C)%D.Tm值越高,DNA越易发生变性E.Tm值越高,双链DNA越容易与蛋白质结合参考答案:A15. (单选题)有关核酸的变性与复性的正确叙述为A.热变性后相同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可复性B.不同的DNA分子变性后,在合适温度下都可复性C.热变性的DNA迅速降温过程也称作退火D.复性的最佳温度为25 ℃E.热变性DNA迅速冷却后即可相互结合参考答案:A16. (单选题)人的基因组的碱基数目为A.×109 bPB.×106 bPC.4 ×109 bPD.4 ×106 bPE.4 ×108 bP参考答案:A17. (单选题)有关mRNA的正确解释是A.大多数真核生物的mRNA都有5’末端的多聚腺苷酸结构B.所有生物的mRNA分子中都有较多的稀有碱基C.原核生物mRNA的3’末端是7-甲基鸟嘌呤D.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 5’端为m7Gppp G结构E.原核生物帽子结构是7-甲基腺嘌呤参考答案:D18. (单选题)磷酸戊糖途径为合成核苷酸提供A.NADPH+H+B.4-磷酸赤藓糖C.5-磷酸核酮糖D.5-磷酸木酮糖E.5-磷酸核糖参考答案:E19. (单选题)下列关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氨基甲酰磷酸为嘌呤环提供氨甲酰基B.合成过程中不会产生自由嘌呤碱C.嘌呤环的氮原子均来自氨基酸的α氨基D.由IMP合成AMP和GMP均由ATP供能E.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IMP转变成GMP 参考答案:B20. (单选题)体内进行嘌呤核昔酸从头合成最主要的组织是A.胸腺B.小肠粘膜C.肝D.脾E.骨髓参考答案:C21. (单选题)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A.GMPB.AMPC.IMPD.ATPE.GTP参考答案:C22. (单选题)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A.尿素B.肌酸C.肌酸酐D.尿酸E.β-丙氨酸参考答案:D23. (单选题)嘧啶核昔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反馈抑制是由于控制了下列哪种酶的活性A.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B.二氢乳清酸酶C.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E.胸苷酸合成酶参考答案:D24. (单选题)5-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机理是A.合成错误的DNAB.抑制尿嘧啶的合成C.抑制胞嘧啶的合成D.抑制胸苷酸的合成E.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参考答案:D25. (单选题)哺乳类动物体内直接催化尿酸生成的酶是A.尿酸氧化酶B.黄嘌呤氧化酶C.核苷酸酶D.鸟嘌呤脱氨酶E.腺苷脱氨酸参考答案:B26. (单选题)最直接联系核苷酸合成与糖代谢的物质是A.葡萄糖B.6-磷酸葡萄糖C.l-磷酸葡萄糖D.l,6-二磷酸葡萄糖E.5-磷酸核糖参考答案:E27. (单选题)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参与下列哪种反应A.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B.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C.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D.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E.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参考答案:C28. (单选题)6-巯基嘌呤核苷酸不抑制A.IMP→AMPB.IMP→GMPC.PRPP酰胺转移酶D.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E.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参考答案:E29. (单选题)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直接原料A.CO2B.天冬氨酸C.谷氨酸D.甘氨酸E.一碳单位参考答案:C30. (单选题)体内脱氧核苷酸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直接还原而成的A.核糖B.核糖核苷C.一磷酸核苷D.二磷酸核苷回.三磷酸核苷参考答案:D31. (单选题)嘧啶核苷酸合成中,生成氨基甲酰磷酸的部位是A.线粒体B.微粒体C.胞浆D.溶酶体E.细胞核参考答案:C32. (单选题)催化dUMP转变为dTMP的酶是A.核苷酸还原酶B.胸苷酸合成酶C.核苷酸激酶D.甲基转移酶E.脱氧胸苷激酶参考答案:B33. (单选题)下列化合物中作为合成IMP和UMP的共同原料是A.天冬酰胺B.磷酸核糖C.甘氨酸D.甲硫氨酸E.一碳单位参考答案:B34. (单选题)dTMP合成的直接前体是A.dUMPB.TMPC.TDPD.dUDPE.dCMP参考答案:A35. (单选题)能在体内分解产生β-氨基异丁酸的核苷酸是A.CMPB.AMPC.TMPD.UMPE.IMP参考答案:C36. (多选题)直接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RNA是A.rRNAB.tRNAC.mRNAD.SnRNAE.SnoRNA参考答案:ABC37. (多选题)有关DNA变性的描述哪些不对A.DNA变性时糖苷键断裂B.磷酸二酯键断裂C.变性温度的最高点称为TmD.A260nm增加E.双链间氢键被破坏参考答案:ABC38. (多选题)有关DNA分子的描述哪些正确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B.5’-端是-OH,3’端是磷酸C.脱氧单核苷酸之间靠磷酸二酯键连接D.5’-端是磷酸,3’端是-0HE.碱基配对为A=T,G≡C参考答案:ACE39. (多选题)DNA双链结构中氢键形成的基础是A.碱基中的共轭双键B.碱基中的酮基或氨基C.与介质中的pH有关D.酮式烯醇式互变E.与脱氧核糖的第2位碳原子有关参考答案:BCD40. (多选题)DNA存在于A.高尔基体B.粗面内质网C.线粒体D.细胞核E.溶菌体参考答案:AC41. (多选题)DNA双螺旋稳定因素包括A.大量的氢键B.碱基间的堆积力C.碱基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磷酸基团的亲水性E.脱氧核糖上的羟基参考答案:AB42. (多选题)有关DNA复性的不正确说法是A.又叫退火B.37℃为最适温度C.热变性后迅速冷却可以加速复性D.4℃为最适温度E.25℃为最适温度参考答案:BCDE43. (多选题)RNA分子A.都是单链B.主要是单链,可以有局部双链C.具有功能多样性D.发挥作用必须有维生素的参与E.由dAMP,dCMP,dGMP,dUMP组成参考答案:BC44. (多选题)有关DNA的描述中哪一条正确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B.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相同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D.二股多核苷酸链通过A与G和C与T之间的氢键连接E.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集力参考答案:ABE45. (多选题)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A.有密码环B.3’端是C-C-A结构C.有氨基酸臂D.三级结构是三叶草结构E.有假尿嘧啶核苷酸参考答案:BCE46. (多选题)反密码子位于A.DNAB.mRNAC.rRNAD.tRNAE.转运HNA参考答案:DE47. (多选题)DNA水解后得到下列哪些产物A.磷酸B.核糖C.腺嘌呤,鸟嘌呤D.胞嘧啶,尿嘧啶E.胞嘧啶,胸腺嘧啶参考答案:ACE48. (多选题)在双股DNA的Watson-Crick结构模型中A.碱基平面和核糖平面都垂直于螺旋长轴B.碱基平面和核糖平面都平行于螺旋长轴C.碱基平面垂直于螺旋长轴,核糖平面平行于螺旋长轴D.碱基平面平行于螺旋长轴,核糖平面垂直于螺旋长轴E.磷酸和核糖位于外侧,碱基位于内侧参考答案:CE49. (多选题)DNA分子中G+C含量越高A.解链越容易B.氢键破坏所需要温度越高C.50%复性时需要的温度越高D.信息含量越丰富E.50%变性时需要的温度越高参考答案:BE50. (多选题)3’末端具有多聚腺苷酸结构的RNA是A.mRNAB.rRNAC.hnRNAD.tRNAE.转运RNA参考答案:AC51. (多选题)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包括A.CO2B.磷酸核糖C.一碳单位D.谷氨酰胺和天冬氨酸参考答案:ABCD52. (多选题)PRPP参与的代谢途径有A.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B.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C.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D.NMP→NDP→NTP参考答案:ABC53. (多选题)对嘌呤核苷酸合成产生反馈抑制作用的化合物有A.IMPB.AMPC.GMPD.尿酸参考答案:ABC54. (多选题)尿酸是下列哪些化合物分解的终产物A.AMPB.UMPC.IMPD.TMP参考答案:AC55. (多选题)下列关于由核糖核苷酸还原成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4种核苷酸都涉及到相同的还原酶体B.多发生在二磷酸核苷水平上C.还原酶系包括氧化还原蛋白和硫氧化蛋白还原酶D.与NADPH+H+有关参考答案:ABCD56. (多选题)嘧啶核苷酸合成反馈抑制的酶是A.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IB.二氢乳清酸酶C.天冬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D.乳清酸核苷酸脱梭酶参考答案:AC57. (多选题)叶酸类似物抑制的反应有A.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B.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C.胸腺嘧啶核苷酸的生成D.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参考答案:AC58. (多选题)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产物有A.NH3B.尿酸C.CO2D.β氨基酸参考答案:ACD。

8生物化学习题(答案)

8生物化学习题(答案)

8脂类代谢一、名词解释1、柠檬酸穿梭:就是线粒体内的乙酰CoA 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然后经内膜上的三羧酸载体运至胞液中,在柠檬酸裂解酶催化下,需消耗A TP 将柠檬酸裂解回草酰乙酸和,后者就可用于脂肪酸合成,而草酰乙酸经还原后再氧化脱羧成丙酮酸,丙酮酸经内膜载体运回线粒体,在丙酮酸羧化酶作用下重新生成草酰乙酸,这样就可又一次参与转运乙酰CoA 的循环。

2、乙酰CoA 羧化酶系:大肠杆菌乙酰CoA 羧化酶含生物素羧化酶、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 )和转羧基酶三种组份,它们共同作用催化乙酰CoA 的羧化反应,生成丙二酸单酰-CoA 。

3、脂肪酸合成酶系统:脂肪酸合酶系统包括酰基载体蛋白(ACP )和6种酶,它们分别是:乙酰转酰酶;丙二酸单酰转酰酶;β-酮脂酰ACP 合成酶;β-酮脂酰ACP 还原酶;β-羟;脂酰ACP 脱水酶;烯脂酰ACP 还原酶4、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是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断裂,β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 和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5、ACP :酰基载体蛋白,通过硫酯键结合脂肪酸合成的中间代谢物的蛋白质(原核生物)或蛋白质的结构域(真核生物)。

6、乙醛酸循环:一种变更的柠檬酸循环,在其异柠檬酸和苹果酸之间反应顺序有改变,此外,乙酸是用作能量和中间产物的一个来源。

某些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出现乙醛酸循环,它需要二分子乙酰辅酶A 的参与,最终合成一分子琥珀酸,此琥珀酸可用以合成糖类以及细胞的其他组分。

7、酮体:在肝脏中由乙酰CoA 合成的燃料分子(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

在饥饿期间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酮体过多将导致中毒。

8、脂肪酸的α-氧化:α-氧化作用是以具有3-18碳原子的游离脂肪酸作为底物,有分子氧间接参与,经脂肪酸过氧化物酶催化作用,由α碳原子开始氧化,氧化产物是D-α-羟脂肪酸或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蛋白质分解代谢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
2.转氨作用(transamination)
3.尿素循环(urea cycle)
4.生糖氨基酸:
5。

生酮氨基酸:
6.一碳单位(one carbon unit)
7.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8.丙氨酸–葡萄糖循环(alanine–ducose cycle)
(二)填空题
1.一碳单位是体内甲基的来源,它参与的生物合成。

2.各种氧化水平上的一碳单位的代谢载体是,它是的衍生物。

3.氨基酸代谢中联合脱氨基作用由酶和酶共同催化完成。

4.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可被和共同降解为氨基酸。

5.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是
6.谷氨酸脱氨基后产生和氨,前者进入进一步代谢。

7.尿素循环中产生的和两种氨基酸不是蛋白质氨基酸。

8.尿素分子中2个氮原子,分别来自和。

9.氨基酸脱下氨的主要去路有、和。

10.多巴是经作用生成的。

11.生物体中活性蛋氨酸是,它是活泼的供应者。

12.氨基酸代谢途径有和。

13.谷氨酸+( )→( )+丙氨酸,催化此反应的酶是:谷丙转氨酶。

(三)选择题
1.尿素中2个氮原子直接来自于。

A.氨及谷氨酰胺B.氨及天冬氨酸C.天冬氨酸及谷氨酰胺
D.谷氨酰胺及谷氨酸E.谷氨酸及丙氨酸
2.鸟类和爬虫类,体内NH3被转变成排出体外。

A.尿素B.氨甲酰磷酸C.嘌呤酸D.尿酸
3.在鸟氨酸循环中何种反应与鸟氨酸转甲氨酰酶有关? 。

A.从瓜氨酸形成鸟氨酸B.从鸟氨酸生成瓜氨酸
C.从精氨酸形成尿素D.鸟氨酸的水解反应
4.甲基的直接供体是。

A.蛋氨酸B.半胱氨酸
S腺苷蛋氨酸D.尿酸
C.-
5.转氨酶的辅酶是。

A.NAD+D.NADP+C.FAD D.磷酸吡哆醛
6.参与尿素循环的氨基酸是。

A.组氨酸B.鸟氨酸C.蛋氨酸D.赖氨酸
7.L–谷氨酸脱氢酶的辅酶含有哪种维生素? 。

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3D.维生素B5
8.磷脂合成中甲基的直接供体是。

A.半胱氨酸B.S–腺苷蛋氨酸C.蛋氨酸D.胆碱
9.在尿素循环中,尿素由下列哪种物质产生? 。

A.鸟氨酸B.精氨酸C瓜氨酸D.半胱氨酸
10.组氨酸经过下列哪种作用生成组胺的? 。

A.还原作用B.羟化作用C.转氨基作用D.脱羧基作用
(四)完成反应式
1.谷氨酸+NAD(P)++H2O→()+NAD(P)H+NH3;催化此反应的酶是:( ) 2.谷氨酸+NH3+A TP→()+( )+Pi+H2O;催化此反应的酶是:( ) 3.谷氨酸+( )→()+丙氨酸;催化此反应的酶是:谷丙转氨酶
(七)问答题
1.举例说明氨基酸的降解通常包括哪些方式?
a酮戊二酸是如何转变成谷氨酸的,有哪些酶和辅因子参与?
2.用反应式说明-
3.什么是尿素循环,有何生物学意义?
4.什么是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5.为什么说转氨基反应在氨基酸合成和降解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
6.为什么细胞内没有一种对所有的氨基酸都能作用的氧化脱氨基酶?
7.提高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合成会对TCA循环产生何种影响?细胞会怎样应付这种状况?
8.尿素循环与柠檬酸循环有哪些联系?
9.如果1分子乙酰辅酶A经过TCA循环氧化成H2O和CO2,可产生12分子的ATP,则1分子丙氨酸在哺乳动物体内彻底氧化净产生多少分子的ATP?在鱼类中又能产生多少分子的ATP?
三、习题解答
(一)名词解释
1.氮平衡:正常人摄人的氮与排出氮达到平衡时的状态,反映正常人的蛋白质代谢情况。

2.转氨作用: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把一种氨基酸上的氨基转移到o–酮酸上,形成另一种氨基酸。

3.尿素循环:(鸟氨酸循环)是将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氨转变成尿素的过程,有解除氨毒害的作用。

肝脏是尿素循环的重要器官。

尿素的形成需消耗能量,形成1分子尿素需消耗4分子A TP。

a酮戊二酸、琥珀酰辅酶A、延胡索酸和草酰4.生糖氨基酸:在分解过程中能转变成丙酮酸、-
乙酸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

5.生酮氨基酸:在分解过程中能转变成乙酰辅酶A和乙酰乙酰辅酶A的氨基酸称为生酮氨基酸。

6.一碳单位:仅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CH3-)、亚甲基(CH2=)、次甲基(CH≡)、甲酰基(O =CH-)、亚氨甲基(HN=CH-)等,一碳单位可来源于甘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等氨基酸,一碳单位的载体主要是四氢叶酸,功能是参与生物分子的修饰。

7.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指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与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使必需氨基酸互补提高营养价值。

·
8。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肌肉中的氨基酸将氨基转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后者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肝脏再脱氨基,生成的丙酮酸经糖异生转变为葡萄糖后再经血液循环转运至肌肉重新分解产生丙酮酸,这一循环过程就称为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三)填空题
1.嘌呤和嘧啶2。

四氢叶酸;叶酸
3.转氨;L–谷氨酸脱氢4.磷酸吡哆醛
a酮戊二酸;三羧酸循环6.鸟氨酸;瓜氨酸
5.-
7.氨甲酰磷酸;天冬氨酸8.生成尿素;合成谷氨酰胺;再合成氨基酸
S腺苷蛋氨酸;甲基或一碳单位
9.酪氨酸;羟化10.-
a酮戊二酸
11.脱氨基;脱羧基13.丙酮酸;-
(四)选择题
1.B。

2.D。

3.B。

4.C。

5.D。

A、B和C通常作为脱氢酶的辅酶,磷酸吡哆醛可作为转氨酶、脱羧酶和消旋酶的辅酶。

6.B 。

氨基酸降解后产生的氨累积过多会产生毒性。

游离的氨先经同化作用生成氨甲酰磷酸,再与鸟氨酸反应进入尿素循环(也称鸟氨酸循环),产生尿素排出体外。

7.D 。

谷氨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要求NAD+和NADP+,NAD+和NADP+是含有维生素B ,(烟酰胺)的辅酶。

焦磷酸硫胺素是维生素B ,的衍生物,常作为Q –酮酸脱羧酶和转酮酶的辅酶。

FMN 和FAD 是维生素B :的衍生物,是多种氧化还原酶的辅酶。

辅酶A 是含有维生素B ,的辅酶,是许多酰基转移酶的辅酶。

8.B 。

S –腺苷蛋氨酸是生物体内甲基的直接供体。

9.B 。

尿素循环中产生的精氨酸在精氨酸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尿素和鸟氨酸。

10.D 。

组氨是组氨酸经脱羧基作用生成的。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组氨酸脱羧酶,此酶与其他氨基酸脱羧酶不同,它的辅酶不是磷酸吡哆醛。

(四)完成反应式
1.-a 酮戊二酸;谷氨酸脱氢酶 2.谷氨酰胺;ADP ;谷氨酰胺合酶3.丙酮酸;-a 酮戊二酸
(五)问答题(解题要点)
1.答:(1)脱氨基作用:包括氧化脱氨和非氧化脱氨,分解产物为-a 酮酸和氨。

(2)脱羧基作用:氨基酸在氨基酸脱羧酶的作用下脱羧,生成二氧化碳和胺类化合物。

(3)羟化作用:有些氨基酸(如酪氨酸)降解时首先发生羟化作用,生成羟基氨基酸,再脱羧生成二氧化碳和胺类化合物。

3.答:(1)尿素循环:尿素循环也称鸟氨酸循环,是将含氮化合物分解产生的氨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尿素的过程。

(2)生物学意义:有解除氨毒害和CO 2的酸性毒害的作用。

4.答:(1)必需氨基酸:生物体本身不能合成或合成极少而为机体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动物的必需氨基酸有10种。

(2)非必需氨基酸:生物体本身能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氢墓酸,动物的非必需氨基酸有10种。

5.答:(1)在氨基酸合成过程中,转氨基反应是氨基酸合成的主要方式,许多氨基酸的合成可以通过转氨酶的催化作用,接受来自谷氨酸的氨基而形成。

(2)在氨基酸的分解过程中,氨基酸也可以先经转氨基作用把氨基酸上的氨基转移到-a 酮戊二酸上形成谷氨酸,谷氨酸在谷氨酸脱羟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

6.答:因为谷氨酸是细胞内通用的氧化脱氨基底物,其他的氨基酸几乎都可经过转氨基作用将其-a 氨基转移给-a 酮戊二酸而生成谷氨酸,这与出现一种对细胞内所有的氨基酸都能作用的氧化脱氨基酶效果是一样的。

7.答:提高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合成,将会减少草酰乙酸和a –酮戊二酸的含量,如果这两种物
质不能得到有效地补充,将会影响TCA循环,·进而影响乙酰辅酶A的氧化和ATP的合成。

然而,
a酮戊二酸的含量。

体内存在一系列的回补反应可及时补充草酰乙酸和-
8.答:①尿素循环中生成的延胡索酸需经柠檬酸循环形成草酰乙酸,然后转氨基形成天冬氨酸,再进入尿素循环;②柠檬酸循环提供尿素循环所需的能量ATP;③柠檬酸循环提供尿素循环所需的CO2。

a酮戊二酸产生丙酮酸和谷氨酸。

丙酮酸经氧化脱羧9.答:丙氨酸可经转氨基作用将氨基转给-
生成乙酰辅酶A和NADH,1分子乙酰辅酶A在细胞内彻底氧化可产生12分子ATP,1分子NADH 通过呼吸链的氧化可产生3分子A TP,谷氨酸在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下形成1分子NADH,1分子a–酮戊二酸和1分子NH3。

2分子NH3在哺乳动物体内经过尿素循环转变成尿素需消耗4分子ATP,因此,1分子丙氨酸在哺乳动物体内彻底氧化净产生12+3+3–2:16分子A TP,如果是鱼类,则脱下的氨基可直接排出体外,不需要消耗ATP,那么可净产生18分子A T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