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马克思韦伯的儒教与道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马克思韦伯的“儒教与道教”
本书内容概述
• 他问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 • 他的答案:中国的宗教没有产生基督新教的那种 “(可以和科学并存的)高度的理性主义精神” 和“世俗的禁欲主义”的伦理 • 全书骨干:一、社会学的基础;二、正统(儒 教);三、道教 • 论述方法:本于 “舞台/演员” (或历史结构/行 为者)的隐喻框架。先用社会建制(氏族、村落、 城市、皇朝…等等)的历史结构来搭舞台,完了 就塑造出两个主要角色上台演戏,一个叫儒生, 由他们代表儒教,另一个是道士,代表道教。然Baidu Nhomakorabea后用这两个主角的说辞和他们演出的一些历史情 节相配,说明这两种宗教的“经济伦理”。
道教的经济观和伦理
• 但是,尽管 “无为”和“节欲”是正宗的理念,道士们其实忙 得很,因为王朝甚至民众往往被淫欲蒙蔽了灵明,失德的结果, 便是各种灾害,所以他们要经常地“协和阴阳、参赞化育”, 祈晴祷雨驱蝗殄疫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的经济功能。 • 至于奉道的俗家善信,更是忙着请道士帮忙解决各种有害其经 济生活的事情,甚至请道士们帮忙求丰收、求财、求健康、求 功名财富、求子孙兴旺发达…等等一切跟经济再生产有关的愿 望。 • 所以在生活中的道教其实与百姓的经济生活彻底的结合在一起, “无为”和“节欲”被大大相对化,真正显目的经济伦理,变 成是“阴骘”、“功德”这种观念,也就是因果报应说的一种 具体的、可操作、可计算的形态(参见“太上阴骘文”、“文 昌帝君功过格”)这种观念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高度整合, 导致彻底扬弃“无为”和“节欲” 的原则的后果。 • 总结:考察道教的经济伦理,至少要搞清楚从“无为”、“节 欲”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物华天宝”的传统观念转变成 “阴骘”、“功德”观的这场历史性的巨变,它很可能发端于 市场经济第一次大发展的南宋,至明中叶而成熟。
本书的基本概念问题 III
• 什么是“经济”?韦伯的经济观已经预设了欧洲资本主义时代 的、在现代国家架构底下的市场经济,对经济的认识主要是分 工、资本积累、大规模生产、货币、交易…等等,而他的目光 焦点尤在资本积累和大规模生产。这显然是一种制造业资本主 义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的有效范围,恐怕仅限于工业革 命以后的欧洲、十九世纪后半至1970年代前的北美、日本,以 及第三波、第四波工业化国家。就算是对于以玩金融、智慧财 产权为主力的当代(晚期)资本主义,上述那套观念都是不适 用的。 • 工业革命以前经济的核心问题是稳定而多样化的生产,其次是 平均分配,积累和交易是很边缘的问题。其根本理念在于保证 小规模的生产者能够独立自足,理想是根本不需要交易。反正 存货会坏,所以追求积累没用,不如定期将之耗尽再更新。 • 在前工业革命经济里,“理性化”的焦点不在避免耗散、扩大 积累,而在于保证再生产的稳定与多样化(使人的活动规律化 并巧妙配合季候地宜的变化),“世俗的禁欲主义”的焦点也 不在积累资本,而在于克制个体的欲望扩张以消弭可能危及这 套经济秩序的变化。——例如James Scott 所说的“农民的道 德经济”,“理性小农论”,M. Sahlins 的“Stone Age Economy” 等等,都在谈前工业时代的经济伦理。
本书的基本概念问题 I
• “宗教” 是什么?是 “对神明及其所昭示的真理的信仰与实践” 吗?那末,全世界没有几个宗教能符合这种以基督新教为范式 量身定做出来的定义。至少,儒道两教都不算宗教,所以这本 书整个论点就很牵强。 • 基于那种片面的宗教观,他假定儒生和道士应该是像基督教教 士那样的“信仰”着该教的神明和经典,但问题是儒生和道士 “信奉”儒、道两教的方式根本就与基督教士的信仰不同。他 们大多不是“皈依”于有严格排他性的、边界清晰的一套神谱 和经典真理——即杨庆堃说的 “弥散性的宗教” 观 • 因此,韦伯无法理解中国人作为宗教的信者并没有一贯和排他 的身份认同(基督教意义的“信徒”),中国的宗教也相应地 可以在不同层次、不同生活领域、生命史上的不同阶段交叠并 存而没有冲突的必要。因此,“神义论”问题对于中国宗教的 挑战很微弱(只有对有排他性的宗教来讲这才会成为大问题), 所以,中国宗教自然不易产生韦伯所说的那种内在的“理性化” 的趋力(理性化是一套排他性的真理要追求穷尽解释其实是非 理性的世界的时候才会被逼出来的冲动), 反正没必要嘛。
道教的经济观和伦理
• 由于上述所有的基本概念的偏差和错误,韦伯对儒教和道 教的经济伦理的表述可说是彻底的误导,特别是对道教, 连皮毛都谈不上。 • 道教的经济观根本在于天地人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有机 性不仅表现为其中各个官能间的紧密连动,也在于它整体 有一套新陈代谢的周期。 • 人有灵,故能盗天地之灵机(顺天时尽地利),但要如此, 便不可淫佚放纵,也不可闭塞聚敛——气不流通,必死— —否则会引动天地的杀机。 • 天地、国朝、家族、个人之所以能养人(供给人以生存所 需的营养)在于其德,德之结晶称为“宝”,宝不能被交 易,它是纯粹的使用价值。(男)精、(女)血、五谷、 药石是最根本的宝,金玉则是纯粹但没有必要的宝。 • 道教的经济理想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物华天宝”, 达到这种理想的“伦理”,可总括为“无为”、“节欲”。 它当然是不会孕育出资本主义的,尤其反对工业化。
本书的基本概念问题 II
• 既然中国的“宗教”、“信”、“信众”、“宗教生活” 这四 个宗教社会学的基本范畴都和基督新教模式不同,我们的全都 是模糊流变的、视情境而定的(contingent),请问怎么能够 笼统的把“儒生”和“道士”的行迹事例当作是“儒教”“道 教”的反映呢?这种做法叫“本质主义”——即把道教当成是 具体道士的“本质”,而个别道士则是道教的“体现”。它显 然不符中国的(其实也不符全世界大部分地方的)事实。 • 韦伯的本质主义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就是把某些经典上讲的 义理当作某种宗教的本质。这种对于经典义理的高度重视,只 能证明韦伯信奉与基督徒和儒生相近的意识形态,却丝毫不能 证明在历史社会的现实中存在、演变着的儒教和道教真的受到 了经典文辞的“正统诠释”多大的制约。儒家宗门之间的论争、 道教门派间的斗法,韦伯完全没有一点认识,把这两大宗教的 历史真实全部化约掉,仿佛成为从春秋战国以来就定型了的两 套理论体系,彻底忘了道教作为一大群方术的综合体,其核心 关注不是提出一套对世界的解释,而是如何有效解决随着历史 演进而不断推陈出新的各种问题,所以像韦伯那样用老子、庄 子的话来注释明清时代道士的作为,至少是极为可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