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合集下载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与趋势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与趋势

▪ 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的历史演变
1.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土地市场主要受到计划经济的限制, 土地流转和交易较少。 2.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市场逐渐放开,土地流 转和交易逐渐增加。 3.目前,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市场已经逐渐成为农村土地流转和 交易的重要平台。
改革趋势: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演 变与趋势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2. 历史演变:土地承包制的建立与发展 3. 历史演变: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与调整 4. 历史演变:农村土地权益保护的法制化 5. 现状分析:农村土地制度的主要问题 6. 改革趋势:土地承包制的优化与拓展 7. 改革趋势:农村集体土地市场的建立与完善 8. 改革趋势:农村土地制度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 农村土地权益纠纷多发
1.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土地征收纠纷等问题频繁发生,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部分地区存在土地权益不明确、土地流转不规范等问题,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现状分析:农村土地制度的主要问题
▪ 农村土地规划和管控不足
1.当前农村土地规划和管控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导致土地利 用不合理、资源浪费等问题。 2.缺乏有效的土地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机制,影响了农业可持 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历史演变: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与调整
▪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影响
1.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和 现代化。 2.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也影响了农村社会治理结构,加速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和重 组。
▪ 农村集体土地调整的必要性
1.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集体土地调整成为必要手段 ,以满足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 2.农村集体土地调整也有助于解决农村土地纠纷和土地权益不平等问题,促进农村 社会公平和稳定。

改革开放后土地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土地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土地政策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土地政策经历了重大变化。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变化:
1. 农村土地改革: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实行了农村土地集体经营的政策,允许农民租赁土地并承包经营。

这一政策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逐步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允许农民有相对的自主权,可以选择自己的居住地和宅基地的使用方式。

这一改革使农民在土地使用上更加灵活,有利于他们的居住条件和经济发展。

3. 城市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建立了城市土地市场,并实行了土地出让制度。

这一改革使得土地资源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发展。

同时,也给城市居民提供了个人产权保护的环境。

4. 农村土地承包期延长:为了稳定农民的积极性,中国政府多次延长了农村土地承包的期限。

这使得农民在土地上可以长期稳定地进行经营,提高了他们的投入积极性。

5.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政策调整:改革开放后,中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

为了应对城市土地供应不足和高房价问题,中国政府通过推行土地供应制度改革、土地增量使用计划等措施,调整了城市土地政策,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些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中国的农村和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

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

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下是其主要的演变过程:1. 土地改革时期(1950年代初-1950年代中)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当时的重要任务。

这一时期,政府实施了土地国有化和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并进行了土地的再分配。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0年代末-197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政府加强了对土地的集中控制,实行农业合作化政策,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再次归于集体所有,实行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的土地使用制度。

3. 改革开放初期(1970年代末-198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逐步放开土地管理权,引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个体承包经营土地的方式,鼓励农民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从而实现经济的发展。

4. 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1990年代初-200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土地供应紧张,政府启动了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高效、透明、规范的土地供应体系,以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5. 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2000年代初至今)中国政府启动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目的是通过流转土地使用权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

这一政策推动了农地流转、土地托市等方面的改革。

6. 农村土地确权制度建立(2008年至今)为解决农村土地权益不明晰、冲突频发等问题,中国政府推行农村土地确权改革,逐步建立起农民土地经营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制度,以确保农民土地权益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从国有化到农业合作化,再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及进一步推动土地流转和确权等一系列政策的变革,旨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分配制度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分配制度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分配制度的历史沿革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分配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这些变革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解决土地问题和农村发展不平衡的挑战。

1978年以前的土地制度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农村土地分配制度主要是集体所有制。

土地属于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通过集体经营方式从事农业生产。

土地分配和使用是由集体组织进行管理,农民主要以劳动力的形式参与农业生产。

1978年至1990年土地承包制度的引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引入了土地承包制度。

此举旨在激励农民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根据土地承包制度,农民可以租赁土地并进行个人承包经营。

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农作物的种植和经营方式。

这一制度的引入使农民能够从农业生产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1990年至今的农村土地改革自1990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

重要的改革措施包括土地承包期限的延长、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和土地政策的放宽。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农民更加自主地管理土地资源,可以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他人,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农村土地改革还包括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完善和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加强。

这些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产权保护,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分配制度经历了从集体所有制到土地承包制度再到土地改革的历史沿革。

这些改革旨在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随着中国农村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的改革仍将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 注意:此文档的内容旨在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分配制度的历史沿革,并不涵盖具体的法律内容。

对于具体问题和法律事务,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农村土地承包发展历程

农村土地承包发展历程

农村土地承包发展历程农村土地承包发展历程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变革,不仅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国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第一轮土地承包自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其中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制度的初衷是打破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大锅饭,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

在第一轮土地承包中,农村集体将土地按人口或劳动力比例分配给农民家庭,承包期限一般为15年。

这一制度的实施迅速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得中国农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二、第二轮土地承包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的发展,第一轮土地承包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土地细碎化、承包期限过短等。

因此,199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

与第一轮土地承包相比,第二轮土地承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1.承包期限延长至30年,给予农民更长期的使用权;2.土地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和效率,以家庭人口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土地肥力等因素;3.鼓励农民自愿流转土地,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二轮土地承包的实施进一步稳定了农村社会,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第三轮土地承包进入21世纪,中国农业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这一形势,2002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三轮土地承包。

与前两轮相比,第三轮土地承包在保持稳定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鼓励农民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2.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管理。

建立完善的登记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为土地流转提供更多的空间。

四、当前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历史沿革作者:秦英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土地制度的一大创举,自提出至今也不过三十几年,通过不断创新、完善,现已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体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阶段,此阶段主要以中央文件及部门规章的调整为主。

1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无疑是以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18位农民分田到户为起点,小岗村18位农民在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创造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979年9月28日党的^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规定“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这表明对于“包产到户”,国家在政策上有所放松。

3、1980年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规定:“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集体经济长期搞不好的生产队,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也可以包干到户”;“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允许继续实行”。

这是第一个肯定包产到户的中央文件,对解决“包干到户”、“包产到户”问题的争论及推动农业体系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次明确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其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5、1983年1月,第二个中共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出台,该文件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出了高度评价,赞扬它是“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6、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三个1号文件《关于1984 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主要强调要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将土地承包期政策明确规定为延长15年不变;对农民向土地的投资应予合理补偿;自留地、承包地均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作宅基地和其他非农业用地等。

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土地制度变革

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土地制度变革

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土地制度变革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土地制度变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通过改革,中国不仅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推动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农村土地改革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农村实行的是土地集体所有制。

这意味着,土地属于村集体,农民只能通过土改等政策来取得土地使用权。

而改革后,中国开始探索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这意味着土地可以被家庭长期经营,可以自由流转,而且有相应的权益保障。

这个制度的出现,使得农民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度,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动力去努力经营农田。

同时,由于土地流转,大批流动人口可以到城市找到工作,这又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支持。

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中,每户农户可以租借或承包一块土地,在经过居委会或乡镇政府的批准后,长期使用,即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农民通过承包经营自己的土地,可以自己经营农田,不再受到集体经济的限制。

同时,合理规划,合理利用土地,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此外,承包经营制度还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权,例如自己能够根据市场情况自主确定所种植的作物、使用哪种农药、施肥时间等。

这样的好处既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也可以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去城市打工。

这样,他们可能不再需要过多的土地,但是还要承担地租、种植等费用。

因此,土地利用率并不高,而且很多地块还无法提供给其他需要土地的人。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是指农户或承包方通过法定程序,将自己的土地或者经营权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其他社会个人或单位的行为。

土地流转有很多好处。

农民把不需要的土地流转给别人,可以获得收益,提高自身经济收益,同时还可以让那些需要土地的人获得更多的机会。

而农民可以流转自己的土地,也可以以种肥租地、土地承包等方式参与土地流转活动,提高其收入。

在这样的情况下,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精细化管理能够更快、更佳。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1956年):土地改革阶段。


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府实行了土地改革政策,废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承包制。

2、大跃进时期(1958年-1961年):农村集体化阶段。

在这
一阶段,中国实行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农村土地由个体承包变为集体所有制。

农民加入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营土地,并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工业化和人民公社化等措施。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农村社会主义教育
运动阶段。

在这一阶段,农村土地制度基本上保持了农村集体化的形态,但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破坏,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

4、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实行了农村改革政策,逐步放开了农村土地的承包权,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土地。

并且,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农民逐渐实现了土地流转,发展起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

此外,还出现了土地法律制度的建立、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等相关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历史沿革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历史沿革作者:秦英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土地制度的一大创举,自提出至今也不过三十几年,通过不断创新、完善,现已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体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阶段,此阶段主要以中央文件及部门规章的调整为主。

1、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无疑是以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18位农民分田到户为起点,小岗村18位农民在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创造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979年9月28日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规定“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这表明对于“包产到户”,国家在政策上有所放松。

3、1980年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规定:“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集体经济长期搞不好的生产队,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也可以包干到户”;“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允许继续实行”。

这是第一个肯定包产到户的中央文件,对解决“包干到户”、“包产到户”问题的争论及推动农业体系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次明确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其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5、1983年1月,第二个中共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出台,该文件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出了高度评价,赞扬它是“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历史性转变【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管理政策经历了历史性转变,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土地经营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管理政策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土地集约利用和保护政策的出台保障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改革为农民提供了安居乐业的土地保障。

展望未来,需要加强土地管理政策的精细化和综合化,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助力实现农村振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土地管理政策、历史性转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土地承包制度、土地流转政策、城乡统筹发展、土地集约利用、宅基地制度、推动作用、未来趋势。

1. 引言1.1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土地管理政策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性转变,对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土地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土地管理政策的变革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土地管理政策的变革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让农民有了稳定的土地承包权,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土地要素的流动性,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管理政策也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城乡土地资源,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城乡经济的互补性,拉动了农村地区的发展,并减少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管理政策的重要性在于为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支撑,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了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这些历史性转变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未来的土地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有力借鉴和倡导。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及当代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及当代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及当代成就1. 引言1.1 农村土地制度历史背景中国的土地制度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土地制度就是封建制度”这一说法。

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严重不对等,农民承包不足以维持生活。

在清朝时期,土地典型表现为“三农”被奴役,无权决定自己的命运。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逐渐走向改革开放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土地问题,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将土地重新归还农民,实现了“土地归农”的宏伟目标。

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翻天覆地的变革。

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背景,直接影响了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

土地制度改革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也为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背景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才有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1.2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的重要节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为了解决农村土地问题,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实现土地所有制的社会化,实行土地分配制度等。

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中,中共中央领导人提出了“减租减息,解放农民”的口号,劳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土地改革的斗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经过土地改革,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得到了根本性的变革,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土地改革为中国农村的发展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改革,为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将继续不断改革和完善,为中国农民创造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2000字】2. 正文2.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演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演变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

1949年后,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对土地问题进行了彻底改革,实现了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历程与逻辑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历程与逻辑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历程与逻辑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农地制度一直是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70年来,中国农地制度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从农业集体化到家庭承包责任制,再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每一步变革都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程和逻辑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发展轨迹和内在规律,展现70年来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全貌。

一、历程1.农业集体化时期(1949-1978)建国初期,中国农村实行公有制经济,农民的土地被收归集体所有,农业生产也实行集体化管理。

在这一时期,农村实行“一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二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农民按劳分配,集体经济达到了全盛时期。

由于经济体制不合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粮食产量不足等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2.家庭承包责任制时期(1978-2003)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开始对农村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

其中最具有标志性的改革举措之一就是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即让农民承包土地,属地管理和家庭负责,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逐渐步入了正轨。

在这一时期内,农业产量快速增长,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时期(2003至今)2003年,中国开始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为解决土地规模化经营问题提出了新的管理思路。

通过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将零散的土地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化的经营,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为农村吸纳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成为农地制度发展的新方向。

二、逻辑1.农地制度变革的内在逻辑中国农地制度变革70年来的轨迹显示,农地制度变革的内在逻辑是顺应农业生产发展规律,逐步完善土地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地制度变迁逐渐从集体化向家庭承包责任制,再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向演进,以期更好地适应农村生产发展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变迁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变迁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变迁及对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多次深刻变革。

其中,土地流转制度变革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前夕开始,分别探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迁的历程,以及现阶段的政策及对策。

一、改革开放前夕改革开放前夕,中国农村土地的流转是非常有限的。

土地私有制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而建立,但农民仍然只能通过家庭承包土地的方式来耕种农田,没有流转土地的自由。

同时,由于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的价值不断提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规定了土地拆分并实行村集体经营,让更多的农民有机会共享土地资源。

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初步建立1980年代末,国家开始在一些试点地区实行土地流转政策,将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

同时,也允许农民自行开展土地流转活动。

在此期间,土地流转以单纯的往来拼租为主,农民流转土地的规模和方式都比较简单。

三、土地流转的盲目发展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期,农村土地流转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土地流转的方式非常多样化,流转规模也大规模拓展。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推动乡村经济发展,鼓励大户流转土地,搞大种植,以增加农村收入。

与此同时,一些较为贫困的村民也开始将土地流转出去,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生计。

但是,这一过程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些“土地流转商”或农民之间缺乏明确的流转合同,对于涉及土地流转的各种问题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

一些贫困农民流转土地后,却没有得到足够的保障,也使得他们的生计更加艰难。

四、当前土地流转制度变革及对策近年来,为了解决一些问题,中国官方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并逐步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框架。

首先,政府加强对流转合同管理的监督力度,防止“土地流转商”等非法中介机构涉足此类事务带来的风险。

目前,农村合作社、农宅合作组织等已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参与者,这些合作组织可以在合法授权的情况下开展土地流转合同等事务。

同时,国家明确了土地转移者的权利和义务,并以“有限流转,有保障”为主旨制定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有关问题的若干规定》,对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新中国成立后_土地政策总结(3篇)

新中国成立后_土地政策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政策经历了从封建土地制度到土地改革,再到土地制度改革的历程。

土地政策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政策进行总结,分析其演变过程和特点,以期为我国未来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二、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1.土地改革(1949-1952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封建土地制度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这次土地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2.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1956年)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这一时期,土地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发展农业生产。

1953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标志着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全面展开。

在这一过程中,土地所有权逐渐从农民个体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

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1960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后,我国农村又进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这一时期,土地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然而,由于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农业生产严重受损,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1984年)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土地政策的核心内容。

这一制度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将土地承包给农民个体或家庭,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5.土地制度深化改革(1984年至今)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土地政策进入深化改革阶段。

这一时期,土地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明确土地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农民个人所有的界限,保障土地权益。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展望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展望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展望中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农村土地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改革中的重要议题。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涉及的利益方众多,既涉及地主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也涉及农民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保障。

本文将从历史演变和未来展望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

历史演变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开始经历了从单一集体所有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家庭承包经营制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政策制定和实施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门,1979年,集体经济组织改革试点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1982年,中央政府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改革的范围扩大到全国,同时实行土地流转政策,居民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土地使用方式。

1993年,中央政府进一步推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强调“家庭承包、自愿耕种、保护耕地、集体保障”,这一政策重点强调“统分结合”,劳动力、耕地和资金通过统一的符号核算系统进行权益分配。

2008年,土地流转被正式写入《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了农民土地的承包期限、流转条件和资金保障措施。

未来展望在改革的历史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已经慢慢走向了家庭承包经营制,这是一个趋势,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未来,我国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践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 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不仅仅是通过政策创造一个遍地机会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要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提供一个完善的管理和运营机制,使之有效满足经济发展和农民利益的需求。

2. 加强土地权益保障: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土地承包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应该上升到土地权益保障的层面。

在长效机制下建立规范的渠道,界定权益主体位置和权益范围,从而形成依法依规有序的权利保障。

3. 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土地制度是农业现代化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何在土地流转中促进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还有如何在承包、流转等环节中促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这都需要集中和整理现有政策资源,才能为“两个确保”目标的实现注入活力。

论述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论述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论述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引言土地问题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其制度也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特殊的历史和政治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一直是国家的重大决策,也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文从历史、现状和未来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历史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封建式土地制度,也就是地主缴纳一定的税赋后,可支配农民种植土地,农民需劳动地主田地换取生活必需品。

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了土地改革,实行了“土地公有,农户自耕”的制度,解放农民,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

其中一次较为显著的改革是2008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和实施,加强了土地使用权的管制,保障了土地使用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为农民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提供了保障。

现状农村土地流转目前,我国的农村土地正在发生流转,即以长期承包的方式供给新出现的承包者。

这为农民增加了可支配的资产,对增加稳定收入、增加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产生的显著影响。

然而,土地流转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风险,如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农村经济非法违规行为增多等问题。

农村土地权益保障对于农民的土地权益保护,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

例如,建立了土地登记系统,实现了权属清晰和信息透明,方便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等行为。

同时,国家也加强了对土地流转市场的监管,防止不当行为的发生,保护农民的利益和权益。

未来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中国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来自政府的投资、政策扶持、多元化经营和培训等支持措施,为农民带来了新机遇,也推动了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同时,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也不断涌现。

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可以在农村化解土地流转不确定性、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前后土地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前后土地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1949一1978)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政策((1949. 10-1956. 9)第一阶段:继续推行土地改革政策(1949. 10一1953春)第二阶段:初步建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政策(1953. 4一1956. 9)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土地政策 (1956. 9一1966. 5)开始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宣告结束。

(1956. 9一1958年底) 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1966.5 -1976. 10)土地政策基本处于停止不前,乃至倒退、混乱或被砸碎的不正常状态。

4徘徊时期的土地政策(1976. 11-1978. 11)比文化大革命时期虽有所好转,但起色不大,突出的特点是徘徊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政策的发展变迁(1978 – 2002)一、人民公社后期的土地政策 (1978.12-1982.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的转变和拨乱反正的完成,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召开标志着人民公社开始解体二、家庭联产承包政策的演变((1978.12-2002.12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前20年是人民公社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土地政策带有浓厚的人民公社色彩,后20多年是改革开放时期家庭承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

第一阶段是大突破阶段(1978. 12-1984. 12 )所谓大突破指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这一阶段的体制特征是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制度全而解体,新的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标志的家庭经营体制基本确立。

这一时期,土地政策走过了一个不平凡阶段。

第二阶段是大磨合阶段(1985. 1一1991. 12 )。

所谓大磨合,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处于一个剧烈的分化、改组并重新整合的过程。

这一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处于一个剧烈的分化、改组并重新整合的过程,其体制特征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转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领域,向计划经济时期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统购统销制度”发起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合作制度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合作制度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合作制度
的历史沿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合作制度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此前的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土地使用和收益分配上进行了改革。

这一制度的出现使农民能够承包土地并经营自己的农田,实现了土地的流转和稳定的农业生产。

1982年,中国农村成立了各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通过合作社形式参与土地的经营,提高了生产力和农民的收入。

随着改革的深入,1992年农村土地承包合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得到法律保护,确保了农民的承包权益。

2008年农村土地承包合作制度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得到鼓励和推动。

政府提出了“三权分置”政策,即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分离。

这一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并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2014年,中国农民家庭经营土地所有权改革试点正式推行,农民从原来的土地承包权转变为土地所有权。

这一改革进一步强调了农民对土地的权益保护,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使得农村土地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合作制度经历了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三权分置的演进,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土地承包权和合理的收益保障。

这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促进了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沿革及探索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沿革及探索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沿革及探索1. 介绍作为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和探索。

本文将讨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沿革过程和探索,以及中国政府在土地制度改革中的作用和政策。

2. 农村土地制度沿革2.1. 封建社会时期在封建社会时期,土地归属十分分散,主要为皇室、地方贵族和宗教团体所有。

农民在土地上只能租赁或耕种,甚至需要向地主交纳一定的赋税和租金。

在这种土地制度下,农民往往受到欺压和剥削。

2.2. 民国时期在民国时期,政府试图通过《土地法大纲》等一系列法律来平均分配土地,并将土地所有权划分为国家和个人所有。

然而,在战争和政治动荡的局面下,这些改革措施很快就被搁置了。

2.3. 社会主义时期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中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1950年,新中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规定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施土地改革,实现土地主要为国有和集体所有。

之后,中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地主被收回土地进行重新分配。

与此同时,随着农业集体化的推进,土地所有权逐渐向集体化转移。

2.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推行了一系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点是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

1982年,中国政府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逐步对这一制度进行完善,给予农民土地承包权利及土地使用权,鼓励农民自主经营。

此后,农村土地的流转逐渐被允许,并推进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试点。

3. 中国政府的角色和政策作为土地所有权的持有者,中国政府一直在调整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近年来,中国政府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以推进土地改革,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例如:•大力推广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鼓励自主经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支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鼓励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等新型经营模式。

•实施农村土地征收与补偿政策,确保农民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总之,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而政府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摘要]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三十年。

本文解读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台的背景,全面介绍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演进过程,旨在总结其经验,从而探出一套适合我国现阶段农村实际的土地制度。

其经验主要有: 土地制度的改革,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制度内的农民受益; 必须尊重农民的创造性选择; 必须循序渐进,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史经验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三十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三十年。

三十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成功转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发挥了巨大的制度效应,它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彰显了中国农民的创造力,可以说,中国农民创造了世界的奇迹: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22%还多的人口。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台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它是伴随着上世纪50年代后期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而诞生的,这种土地制度规定了我国农村土地是以生产队为基本所有单位,是以土地的集体所有为特征的,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有限的国情下,这种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改变农业落后面貌的唯一的正确的制度选择。

其在实施的20年间, 确实比那种“个体的、分散的、落后的建立在个体私有制基础上的小农经济”有活力,为国家完成工业化原始积累,为了适应国家当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历史过程中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8年国家初步工业化的目标已经顺利实现,工业化原始积累已经完成,人民公社制已完成了其应有的历史使命,其弊端也日益暴露。

人民公社制本质上是高度集中的“政社合一”体制,由于受到“左”的指导思想影响,强调提出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强行在全国建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并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实行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统一安排生产、统一调配劳力,彻底废除农村土地私有制,彻底剥夺农民对土地的私有权,从而使土地乃至农民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都属公社共有,由公社统一经营。

由于管理权限过于集中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到1978年,全国尚有2. 5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因而,一轮新的农村土地制度变革迫在眉睫,一种新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呼之欲出。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的分田单干,包产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土地政策的变革成为农村改革乃至中国改革的突破口。

[1]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演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且带有鲜明的渐进发展的特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新的农地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经历了两大历史时期:第一轮土地承包时期(1978-1993年),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期(1993年-至今),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2]: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初步形成阶段(1978年12月1984年12月)这一阶段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制度全面解体,新的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标志的家庭经营体制基本确立。

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自发订立了“大包干”合同,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中国开始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虽然肯定了“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的责任制,但仍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

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对包产到户严格限制在“某些副业生产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的范围内,这为一再涌起的包产到户激流在政策上放松了一步。

1980年,关于是否包产到户问题,争议比较激烈。

5月31日,邓小平同志正式表态:“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

”“有的同志担心大包干,这样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3]就有力地支持了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推进。

9月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初步肯定了包产到户。

文件指出:“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该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

”[4]到1981年7月,全国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占总数的32%,10月,包产到户所占比重迅速提高到%,如果加上实行部分包产到户和类似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则这一比重已达到% [5]。

1982年1月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第一次明确地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联产到户,包产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完全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合法地位,这就进一步消除了人们的思想疑虑, 为这一新的农村土地政策的实施和推广打开了通道,促进了包产到户的迅速发展。

1983年1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文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人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对“双包”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高度评价。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主要内容有:稳定、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一般在15年以上;鼓励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农民向土地投资应予以合理补偿;自留地、承包地均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作宅基地和其他非农业用地等。

这三个中央的“1号文件”,从理论上、政策上将包产到户稳定化、合理化、长期化、规范化。

对于广大农民而言,好似吃了定心丸。

统计数据显示,在1978年一1984年间,我国农业发展获得了超常规发展,粮食产量增长了1亿吨,由1978年的3. 05亿吨增长到1984年的4. 07亿吨,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期也增长了2. 69倍(国家统计局,2006 )[6],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农民的温饱问题。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完善阶段(1985年1月1991年12月)这一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剧烈变动中。

我国粮食生产从1984年的高峰跌入1985年的低谷,农业发展进于新的徘徊阶段,要求土地政策的不断完善。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

这一时期,主要是贯彻落实第一阶段的土地政策,且又有所创新。

1985年1月发布中央的第四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指出从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产业结构调整、交通等十个方面活跃农村经济,强调在打破集体经济中的“大锅饭”以后,农村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使农业生产适应市场需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一步把农村经济搞活。

以这个文件为标志,我国农村开始了以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调整产业结构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步改革。

自此,国家取消了实行了30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派购任务,进一步放开了农产品市场,鼓励乡镇企业发展,搞活了农村经济。

1986年6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所有的土地,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可以由集体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

”“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进一步充实了这一阶段土地承包政策的内涵,使土地承包从理论走向现实。

198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了《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通知》。

该通知指出:要完善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对农村各类自营专业户、个体经营者实行长期稳定的方针;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1991年11月25日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

该决定在1983年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并第一次明确规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加以完善。

”“这种双层经营体制,在统分结合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容纳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巩固发展和在此基础上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探索阶段(1992年1月-2001年12月)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农村经济又掀起了一个新高潮,尤其是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拉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帷幕。

这一时期,粮食生产突破了徘徊的低谷,开始稳定增长,1996年突破了5万亿吨大关。

同时,1978年开始的15年期限的第一轮土地承包到了90年代已经陆续到期。

这一阶段的土地政策主要有下述几条:1993年4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对1988年修正后的《宪法》进行了又一次修正,该次修正第一次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列入《宪法》的范畴,使其成为一项国家基本经济制度,从而解决了多年来人们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争议与非难,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大转型的重要支撑。

1993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期30年不变。

开垦荒地、营造林地、治沙改土等从事开发性生产的,延包期可以更长。

”并且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办法,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

根据中央的政策精神,1993年全国各地区先后开始了第二轮土地承包,落实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

1997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要求第二轮土地延包时一定要按中央规定执行,该通知对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做出了具体规定,并明确指出,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