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机房建设概述[1]081214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新建大型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宜采用独立建筑,主机房宜设置在第二、三层。 2水源充足,电力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 3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
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远离水灾隐患区域; 4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 5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分公司实际情况(商用建筑内):
再加热功能
有
没有
舒适空调无温度补偿,有温度过低现象
加湿功能
有
没有
舒适空调在空气干燥时无法提高湿度
室外环境温度 —35℃~45℃ —5℃~42℃
舒适空调不满足机房严冬酷暑仍需要制冷的要求
智能化程度
高度智能
简单
舒适空调无工作异常报警直到故障,且无法集中监控
运行时间
全年每天24小时 夏季每天10小时 舒适空调仅依据人的使用时间设计
计算机设备和动力环境保障设备都 需要双路供电系统!
供电电源质量分级
项目
等级
A
稳态电压偏移 范围(%)
±5
稳态频率偏移 范围(Hz)
±0.2
允许断电持续 时间(ms)
0~4
B
C
±10
-15~+10
±0.5
±1
4~200 200~1500
零火线的鉴别
1.单相 单相2线制
火零线的确定 用试电笔或万用表
统
空调工程
专
舒
用
适
空
性
调
空
系
调
统
不间 断电 源电柴发 机统照配系油电 配 电明系
配电统 电源 系统动力防雷 配电系统机房 系接 统地 系 统
新 风 系 统 工
机房设计标准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计算机行业标准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SJ/T30003-93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 - 2000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 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版) 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版) 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信产部标准《通信用配电设备》(YD/T585-1999) 信产部标准《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 1051-2000) 信产部标准《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YD/T 5098-2001) 信产部标准《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YD/T 1095-2000) 电信标准《中国电信IDC 产品规范》2005(658号)
在线式UPS 输入电压
UPS
输出电压
后备式UPS 输入电压
EEPPSS
输出电压
UPS供电解决方案
1. 单机供电 2.“1+1”并机供电 3.单机双总线供电 4.多机双总线供电
一、单机供电
二、1+1并机供电系统
三、单机双总线供电系统
四、并机双总线供电系统
机房系统供电计算
设备负荷的计算
一 已知设备数量:
不间断运行寿命 >10年
<3年
舒适空调不满足机房空调产年运行需要,寿命较短
机房专用空调系统
• 送风方式: 下送风上回风; 上送风(管道)方式; 上送风(风帽)方式;
• 制冷方式: 风冷方式; 水冷方式; 乙二醇冷却方式; 冷冻水方式; 双冷源方式
上下送风的认识
服务器设备安装原则
热通道
冷通道
热通道
• Sjs= ∑P *设备满载率*需用系数/功率因数为。
计算举例
☞一个机房配置有:
* PC机500台,每台消耗功率170VA; * 2台服务器,每台标称功率1300W,因是老服务器,其输入功率因数是0.65 * 2台交换机,名牌上写着电压220V,电流5A
考虑到以后还要增容20% * 要求供电可靠性要高,电源应具备容错功能、容易维护和修理。
☞(500*170+2*1300+2*220*5) *120%=107.76KVA
建议配置:2台140KVA UPS 并机连接
柴油发电机
1、柴油发电机作用:提供应急供电电力。
2、柴油发电机容量计算: 柴油发电机按UPS容量的2倍和动力负荷容量的1.1倍
计算。
空调通风工程
机房环境需求
• 机房对环境设备的要求及标准 • 保持温度恒定(控制在22oC-24oC,温差1-2oC之内) • 保持湿度恒定(控制在50%Rh,精度3%~5%RH之
积设计、门口的设置等方面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 兼顾空调分区:空调分区要与消防分区协调,空调分区合理会增加空调
配置的合理性、经济性。 • 大开间布局:设备区多采用大开间的设计原则。设备布置采用冷热通道。
机房前期设计关注重点
•功能需求是否能很好的实现 •机房设计方案是否安全、可靠 •机房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可扩展 •如何实现节能、环保
式中 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3.5~4.5(㎡/台); 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
电气工程
机房电源
计算机机房电源 频率:50HZ
电压:380V/220V 相数:三相五线制/单相三线制
一级负荷 根据计算机机房的工作性质和重要性供电等
级应属于一级负荷,即采取一类供电方式---建立不停电系统
1 建筑结构(承重、层高、进出货物通道) 2 供电条件(供电、UPS、电池) 3 场地条件(给排水、 消防水路、空调水路、燃气管道、)
机房平面布局考虑的因素
• 功能房间设置:根据用户的设备类型、设备数量进行功能房间的布置。 • 人流及出入口: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宜设置单独出入口,当与其它部门共
用出入口时,应避免人流、物流的交叉。 • 人、机分离原则:人员待的区域和设备放置的区域要分开。 • 兼顾消防分区:在功能房间设置时要考虑消防分区的要求,在房间的面
弱电工程
综合布线系统 智能机房管理系统 总控中心管理系统 KVM系统
设计标准
GB50311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2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
二○○七年四月六日发布 ,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已完成报批稿 ,估计今年中下旬发布
TIA/EIA-942数据中心标准
单相3线制 火零线的确定
最大电阻档
顺时针:0 L N
油机
大楼接地 排 市 电1 市 电2
机房电气系统示意图
电池柜
机柜分配柜 设备机柜
低 压
UP S
UPS 输 出
总柜
交流电
交流
输出分配柜 用
交
大楼接地 排
交换机
电设 备
流
开关电源
直流配电屏
传输 配
电池 电
空调新风
屏
动力配电柜 照 明
辅助电源
考虑UPS 一般运行在 70~80%负 载率
机房装修技术处理
• 防静电设计:选用不起静电的材料;可靠接地;控制湿度。 • 抗干扰设计:强弱电分离;可靠接地 • 防尘设计:选用不易起尘装修材料;作好防尘处理;专用空调新风系统。 • 防水设计:设置挡水坝,做防水处理并设置地漏;设置漏水报警系统。 • 防火设计:采用阻燃材料;通风、安防等系统与消防联动。 • 防鼠虫害设计:所有过壁的管及线槽孔洞都作严密封堵。 • 保温隔热:新风管道和空调供回水管做保温处理;机房地面做保温处理。 • 消声与减振措施:设备消声和减振;控制新风管内风速;在轻钢龙骨石
内) • 空气洁净度大于等于0.5微米/升< 18,000 • 换气次数/ 小时> 30 • 新风量30m3 / 人.小时 • 机房正压> 10 Pa
机房环境特点
余热量大 机房的热量主要来源于高密集度电子元件的散热。 其他热负荷包括围墙结构传热、照明、人的显热散热量。 热负荷密度是一般办公室的6~8倍。 需全年制冷
电子信息机房建设工程内容
机房工程内容
机 房
办 公
辅 助
区
区
区
环
环
环
境
境
境
工
工
工
程
程
程
设 备 K集中监控系安防系统MV 统管漏 理水 系统结构检测 监控化布系统 中线 心系 控统 制 系 统
自 动 报 警 系
土建工程
弱电工程
智能机房工程
电气工程
机房 区气 体灭 火系
统
消防工程
辅助 分区 水喷 淋系
电子信息机房建设概述
电子信息机房使用要求
四方面需求:
1.保障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可靠运行 2.延长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使用寿命 3.保障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方便管理和维护 4.特殊的业务需求
电子信息机房特点
特点:
1.不间断运行 2.可靠 3.安全 4.系统 5.节能 6.环保
电子信息机房组成
1.主机房: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网络接入间、存储机房、 监控中心、备件库、调试区、打印室等。
B 级 地方气象台、地方信息中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 县级以上医院、县级以上图书馆、四星级以上的宾馆、 国际会议中心、大型商场、大型国际体育场馆、大型 火车站、大型水运客运站、省部级以上的办公楼等的 电子信息中心
C 级 不属于 A 级或 B 级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数据中心机房为A级
机房选址
常规选址考虑:
热量大 湿量小
只有精密空调 才能满足要求
冬季仍 需制冷
机房空调特点
焓差小 风量大
全年不 停运转
舒适空调无法满足使用
项目 机房空调 舒适空调
结论
温度控制
22℃-24℃
21℃-27℃
舒适空调无恒温功能
湿度控制
50%±5%
没有
舒适空调无恒湿功能
换气能力
30-60次
5-15次
舒适空调风量小,用于机房内会局部过热
膏板隔断内加保温、防火、隔音岩棉;合理设计风口板数量控制风速。
机房面积如何确定
主机房面积确定方法:
方法一:当计算机系统设备已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 A=K∑S
式中 A——电子信息系统主机房使用面a积(㎡); K——系数,取值为2~5; S——计算机系统及辅助设备的投影面积(㎡)。
方法二:当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尚未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 A=KN
in
Sn si i 1
Sn :系统总功率 si :每个单台设备的标定功率 i :自然数字
n :负载设备总台数
二 未知设备型号和数量:
按机柜数量估算:小型机机柜:4000W-5000W/机柜 PC服务器机柜:2000W-3000W/机柜
UPS电源计算
•设备总负荷 ∑P=各个设备的装机容量, 设备满载率为0.8,需用系数为0.7,功率因数为0.8
土建工程
场地条件调查
•建筑状况 •区域状况 •供电条件 •发电机场地 • 新风空调条件
设备如何布置
• 应满足人员操作、物料运输、设备散热、设备安装和维护的要求 • 需要经常监视或操作的设备布置应便利操作 • 机柜或机架的布置宜采用面对面和背对背的方式,形成冷、热风通道
面对面布置的机柜或机架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背对背布置的机柜或机架背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 机柜侧面距墙不宜小于0.5m,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宜小于1.2m; 走道净宽不宜小于1.2m。
机房用电负荷
总用电负荷 (KVA)
应考虑以 后系统扩 容要求。
=
UPS负荷 (KVA)
+
动力及辅助设备负荷 (KVA)
计
机 房
算 机
弱
应 急 照
电 负
明
载
系 统
系 统
消 防 系 统
新精 照 风密 明 系空 系 统调 统
UPS
1. UPS的作用(为什么要用UPS)及原理 2. UPS的分类
UPS的作用
余湿量小 计算机运行不产生湿汽 湿负荷主要来源于室内外水蒸汽分压力差 工作人员的散湿和新风带入的少量的“湿份”
循环风量大 机房内高显热负荷,必须有较大的空气循环量,在流动 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湿交换 没有合适的循环空气量,将造成机房内温度分布不均匀 而出现局部过热以及温度波动过大
空调工程
机房空调特点
冷通道
空调负荷计算
计算机设 备冷负荷
照明 冷负荷
空调负荷计算
围护结构 冷负荷
新风人员 冷负荷
பைடு நூலகம்
通风工程
正压
总送风量*5% 新风 每人40m3/h
维持正压风量
机房
换气次数:5次/h
排风 消防气体
排烟系统设计规范
• 机房区域采用气体灭火,按照规范必须设置独立的事故排气系统。 • 事故排气量不小于8次/小时。
2.支持区: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UPS室、电池室、空调 机房、动力站房、消防设施用房、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等。
3.辅助房间:包括工作人员办公室、客户接待室、更衣室、休息室、 缓冲间和盥洗室等。
各类机房的分级
A 级 国家气象台、国家信息中心、重要的军事指挥系统、 机场、广播电台、电视台、应急指挥中心、银行总行、 国际大公司等的电子信息中心
2005年4月发布,国际上第一个综合性的数据中心建设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一般的,综合布线系统根据系统功能,可以划分成七个部分:
工作区
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远离水灾隐患区域; 4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 5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分公司实际情况(商用建筑内):
再加热功能
有
没有
舒适空调无温度补偿,有温度过低现象
加湿功能
有
没有
舒适空调在空气干燥时无法提高湿度
室外环境温度 —35℃~45℃ —5℃~42℃
舒适空调不满足机房严冬酷暑仍需要制冷的要求
智能化程度
高度智能
简单
舒适空调无工作异常报警直到故障,且无法集中监控
运行时间
全年每天24小时 夏季每天10小时 舒适空调仅依据人的使用时间设计
计算机设备和动力环境保障设备都 需要双路供电系统!
供电电源质量分级
项目
等级
A
稳态电压偏移 范围(%)
±5
稳态频率偏移 范围(Hz)
±0.2
允许断电持续 时间(ms)
0~4
B
C
±10
-15~+10
±0.5
±1
4~200 200~1500
零火线的鉴别
1.单相 单相2线制
火零线的确定 用试电笔或万用表
统
空调工程
专
舒
用
适
空
性
调
空
系
调
统
不间 断电 源电柴发 机统照配系油电 配 电明系
配电统 电源 系统动力防雷 配电系统机房 系接 统地 系 统
新 风 系 统 工
机房设计标准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计算机行业标准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SJ/T30003-93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 - 2000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 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版) 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版) 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信产部标准《通信用配电设备》(YD/T585-1999) 信产部标准《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 1051-2000) 信产部标准《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YD/T 5098-2001) 信产部标准《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YD/T 1095-2000) 电信标准《中国电信IDC 产品规范》2005(658号)
在线式UPS 输入电压
UPS
输出电压
后备式UPS 输入电压
EEPPSS
输出电压
UPS供电解决方案
1. 单机供电 2.“1+1”并机供电 3.单机双总线供电 4.多机双总线供电
一、单机供电
二、1+1并机供电系统
三、单机双总线供电系统
四、并机双总线供电系统
机房系统供电计算
设备负荷的计算
一 已知设备数量:
不间断运行寿命 >10年
<3年
舒适空调不满足机房空调产年运行需要,寿命较短
机房专用空调系统
• 送风方式: 下送风上回风; 上送风(管道)方式; 上送风(风帽)方式;
• 制冷方式: 风冷方式; 水冷方式; 乙二醇冷却方式; 冷冻水方式; 双冷源方式
上下送风的认识
服务器设备安装原则
热通道
冷通道
热通道
• Sjs= ∑P *设备满载率*需用系数/功率因数为。
计算举例
☞一个机房配置有:
* PC机500台,每台消耗功率170VA; * 2台服务器,每台标称功率1300W,因是老服务器,其输入功率因数是0.65 * 2台交换机,名牌上写着电压220V,电流5A
考虑到以后还要增容20% * 要求供电可靠性要高,电源应具备容错功能、容易维护和修理。
☞(500*170+2*1300+2*220*5) *120%=107.76KVA
建议配置:2台140KVA UPS 并机连接
柴油发电机
1、柴油发电机作用:提供应急供电电力。
2、柴油发电机容量计算: 柴油发电机按UPS容量的2倍和动力负荷容量的1.1倍
计算。
空调通风工程
机房环境需求
• 机房对环境设备的要求及标准 • 保持温度恒定(控制在22oC-24oC,温差1-2oC之内) • 保持湿度恒定(控制在50%Rh,精度3%~5%RH之
积设计、门口的设置等方面满足消防规范要求。 • 兼顾空调分区:空调分区要与消防分区协调,空调分区合理会增加空调
配置的合理性、经济性。 • 大开间布局:设备区多采用大开间的设计原则。设备布置采用冷热通道。
机房前期设计关注重点
•功能需求是否能很好的实现 •机房设计方案是否安全、可靠 •机房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可扩展 •如何实现节能、环保
式中 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3.5~4.5(㎡/台); 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
电气工程
机房电源
计算机机房电源 频率:50HZ
电压:380V/220V 相数:三相五线制/单相三线制
一级负荷 根据计算机机房的工作性质和重要性供电等
级应属于一级负荷,即采取一类供电方式---建立不停电系统
1 建筑结构(承重、层高、进出货物通道) 2 供电条件(供电、UPS、电池) 3 场地条件(给排水、 消防水路、空调水路、燃气管道、)
机房平面布局考虑的因素
• 功能房间设置:根据用户的设备类型、设备数量进行功能房间的布置。 • 人流及出入口: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宜设置单独出入口,当与其它部门共
用出入口时,应避免人流、物流的交叉。 • 人、机分离原则:人员待的区域和设备放置的区域要分开。 • 兼顾消防分区:在功能房间设置时要考虑消防分区的要求,在房间的面
弱电工程
综合布线系统 智能机房管理系统 总控中心管理系统 KVM系统
设计标准
GB50311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2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
二○○七年四月六日发布 ,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已完成报批稿 ,估计今年中下旬发布
TIA/EIA-942数据中心标准
单相3线制 火零线的确定
最大电阻档
顺时针:0 L N
油机
大楼接地 排 市 电1 市 电2
机房电气系统示意图
电池柜
机柜分配柜 设备机柜
低 压
UP S
UPS 输 出
总柜
交流电
交流
输出分配柜 用
交
大楼接地 排
交换机
电设 备
流
开关电源
直流配电屏
传输 配
电池 电
空调新风
屏
动力配电柜 照 明
辅助电源
考虑UPS 一般运行在 70~80%负 载率
机房装修技术处理
• 防静电设计:选用不起静电的材料;可靠接地;控制湿度。 • 抗干扰设计:强弱电分离;可靠接地 • 防尘设计:选用不易起尘装修材料;作好防尘处理;专用空调新风系统。 • 防水设计:设置挡水坝,做防水处理并设置地漏;设置漏水报警系统。 • 防火设计:采用阻燃材料;通风、安防等系统与消防联动。 • 防鼠虫害设计:所有过壁的管及线槽孔洞都作严密封堵。 • 保温隔热:新风管道和空调供回水管做保温处理;机房地面做保温处理。 • 消声与减振措施:设备消声和减振;控制新风管内风速;在轻钢龙骨石
内) • 空气洁净度大于等于0.5微米/升< 18,000 • 换气次数/ 小时> 30 • 新风量30m3 / 人.小时 • 机房正压> 10 Pa
机房环境特点
余热量大 机房的热量主要来源于高密集度电子元件的散热。 其他热负荷包括围墙结构传热、照明、人的显热散热量。 热负荷密度是一般办公室的6~8倍。 需全年制冷
电子信息机房建设工程内容
机房工程内容
机 房
办 公
辅 助
区
区
区
环
环
环
境
境
境
工
工
工
程
程
程
设 备 K集中监控系安防系统MV 统管漏 理水 系统结构检测 监控化布系统 中线 心系 控统 制 系 统
自 动 报 警 系
土建工程
弱电工程
智能机房工程
电气工程
机房 区气 体灭 火系
统
消防工程
辅助 分区 水喷 淋系
电子信息机房建设概述
电子信息机房使用要求
四方面需求:
1.保障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可靠运行 2.延长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使用寿命 3.保障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方便管理和维护 4.特殊的业务需求
电子信息机房特点
特点:
1.不间断运行 2.可靠 3.安全 4.系统 5.节能 6.环保
电子信息机房组成
1.主机房: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网络接入间、存储机房、 监控中心、备件库、调试区、打印室等。
B 级 地方气象台、地方信息中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 县级以上医院、县级以上图书馆、四星级以上的宾馆、 国际会议中心、大型商场、大型国际体育场馆、大型 火车站、大型水运客运站、省部级以上的办公楼等的 电子信息中心
C 级 不属于 A 级或 B 级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
数据中心机房为A级
机房选址
常规选址考虑:
热量大 湿量小
只有精密空调 才能满足要求
冬季仍 需制冷
机房空调特点
焓差小 风量大
全年不 停运转
舒适空调无法满足使用
项目 机房空调 舒适空调
结论
温度控制
22℃-24℃
21℃-27℃
舒适空调无恒温功能
湿度控制
50%±5%
没有
舒适空调无恒湿功能
换气能力
30-60次
5-15次
舒适空调风量小,用于机房内会局部过热
膏板隔断内加保温、防火、隔音岩棉;合理设计风口板数量控制风速。
机房面积如何确定
主机房面积确定方法:
方法一:当计算机系统设备已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 A=K∑S
式中 A——电子信息系统主机房使用面a积(㎡); K——系数,取值为2~5; S——计算机系统及辅助设备的投影面积(㎡)。
方法二:当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尚未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 A=KN
in
Sn si i 1
Sn :系统总功率 si :每个单台设备的标定功率 i :自然数字
n :负载设备总台数
二 未知设备型号和数量:
按机柜数量估算:小型机机柜:4000W-5000W/机柜 PC服务器机柜:2000W-3000W/机柜
UPS电源计算
•设备总负荷 ∑P=各个设备的装机容量, 设备满载率为0.8,需用系数为0.7,功率因数为0.8
土建工程
场地条件调查
•建筑状况 •区域状况 •供电条件 •发电机场地 • 新风空调条件
设备如何布置
• 应满足人员操作、物料运输、设备散热、设备安装和维护的要求 • 需要经常监视或操作的设备布置应便利操作 • 机柜或机架的布置宜采用面对面和背对背的方式,形成冷、热风通道
面对面布置的机柜或机架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背对背布置的机柜或机架背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 机柜侧面距墙不宜小于0.5m,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宜小于1.2m; 走道净宽不宜小于1.2m。
机房用电负荷
总用电负荷 (KVA)
应考虑以 后系统扩 容要求。
=
UPS负荷 (KVA)
+
动力及辅助设备负荷 (KVA)
计
机 房
算 机
弱
应 急 照
电 负
明
载
系 统
系 统
消 防 系 统
新精 照 风密 明 系空 系 统调 统
UPS
1. UPS的作用(为什么要用UPS)及原理 2. UPS的分类
UPS的作用
余湿量小 计算机运行不产生湿汽 湿负荷主要来源于室内外水蒸汽分压力差 工作人员的散湿和新风带入的少量的“湿份”
循环风量大 机房内高显热负荷,必须有较大的空气循环量,在流动 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湿交换 没有合适的循环空气量,将造成机房内温度分布不均匀 而出现局部过热以及温度波动过大
空调工程
机房空调特点
冷通道
空调负荷计算
计算机设 备冷负荷
照明 冷负荷
空调负荷计算
围护结构 冷负荷
新风人员 冷负荷
பைடு நூலகம்
通风工程
正压
总送风量*5% 新风 每人40m3/h
维持正压风量
机房
换气次数:5次/h
排风 消防气体
排烟系统设计规范
• 机房区域采用气体灭火,按照规范必须设置独立的事故排气系统。 • 事故排气量不小于8次/小时。
2.支持区: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UPS室、电池室、空调 机房、动力站房、消防设施用房、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等。
3.辅助房间:包括工作人员办公室、客户接待室、更衣室、休息室、 缓冲间和盥洗室等。
各类机房的分级
A 级 国家气象台、国家信息中心、重要的军事指挥系统、 机场、广播电台、电视台、应急指挥中心、银行总行、 国际大公司等的电子信息中心
2005年4月发布,国际上第一个综合性的数据中心建设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一般的,综合布线系统根据系统功能,可以划分成七个部分:
工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