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分析——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为例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探析--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探析--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

专业合作组织-45-乡村振兴战略自2017年正式提出后,便成为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热门话题。

乡村振兴战略之所以成为大众持续关注的热点,不仅仅来自于它所带来的机遇,也因为由此所带来的挑战,意味着背后巨大的竞争与机遇。

吴斌等研究了在乡村振兴视阈背景下的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治理制度。

于德等对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陈佩瑶等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实施中有关于农民的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

董勋凯等研究了智慧农业灌溉系统,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李敏等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行了研究。

本文以山东省寿光市省级示范型专业合作社——菜香坊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山东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探析——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刘 琪,李宗洙(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摘要]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农业专业合作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农业专业合作社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农资、农机、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给予农户更大的帮助与支持;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使更多的智慧设施在园区落地;要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农业,在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的同时加大二三产业投资建设,使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变得更加产业化、标准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与挑战[中图分类号] F321.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 2020-12-05[作者简介] 刘琪(1996—),女,山东青岛人,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李宗洙(1964—),男,吉林和龙人,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经济学、金融学。

地方的农业条件较好,也有各自的区位优势,综合评价中存在某一年或某一个指标得分较高,其他年份或指标得分不够突出,存在明显的发展不平衡。

从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看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从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看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从 光 菜 业 群 我国 业 业 群 展 寿 蔬 产 集 看 农 产 集 发
口文 / 刘建超
先进 全 提 要 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 场 , 的电子拍 卖市场 , 国首家 网上 乡镇的蔬菜检验所负责蔬 菜品质的检验 , 域范 围内, 具有共性或 互补性的 大量农业 蔬菜交 易市场 以及遍布城 乡的蔬菜代 购 保 证了蔬菜 的质量;四是通过种子企业 、 5 人力资源优势 。寿光有大量 各种培 训机构 、 示范 园区和专 业协会促进 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 ,按 照 区域化 布局 、 销售网络; 、 6 技术引进 了技术的扩散和创新 。 至于经营战略和竞 产业化 经 营 专业化 生产 的要 求, 挥农 的著名专家和蔬菜科技人 员; 、 发 先后从世界范围内引进蔬菜 争方式 , 寿光蔬菜生产采取 了“ 大市场 、 大 业生产比较优势, 通过产业链在一定区域 和创新优势 。 ,0 差别化” 的经营战略 , 蔬菜 的生产主 内的 大量集聚发展 , 并形成产业持续强势 良种 2 0 0多个 ,经过试 验 ,成功推 广 流通、 产晶多销往 国内的大中型 4 0多个 。 目前. 0 全市共推 广应用蔬菜生 要 以外销 为主 , 竞争力的现象. 本文以寿光蔬菜产业集群 4类,0 3 0多项 。 为例 , 用波特 的钻 石模型 , 究我 国农 产新技术 2 运 研 城市,与 1 多 个国家和 国内 30多个城 0 0 业产业 集群发展 。
泉 。而产业竞争力形成的过程 , 也是 体化发展的进 程, 上中下游产业组织 服务体系,形成以批 发市场 为主框 架, 往往 以 实现 产业集群形成 的过程 , 因此“ 钻石模型 ” 也 的整体联动和优化升级 , 为蔬菜产业集群 各地综合农贸市场为支撑 , 以各地 自 建商
能够 很好地解释产业集群的形成现象 。 二、 对寿光蔬菜产业集群进 行分析 及其产业链 的整体竞争优势提 供可持续 贸城 为网络, 以农 民产销组织为补充 的四 发展的动力源 。 大市场流通体系, 从总体上对蔬菜 的发展

农业产业集群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基于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

农业产业集群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基于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

第33卷第7期2014年7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 in GeographyV ol.33,No.7July 2014收稿日期:2014-03;修订日期:2014-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80,4107108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七批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672);河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Y1317004)。

作者简介:史焱文(1987-),男,河南柘城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集聚与农区发展,E-mail:shiyanwen8@ 。

通讯作者:李二玲(1969-),女,河南兰考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集聚与农区发展研究,E-mail:erlingli@ 。

1000-1008页1引言作为人口和农业大国,农业问题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本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要求不断提高,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为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李二玲等,2012)。

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接近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同处或相关于某一特定农业产业领域的大量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群体(尤晨等,2007)。

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高低和发展的活力取决于集群企业创新的水平。

为此,掌握农业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状况,对指导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集群创新集中表现在产品创新和效益的提升上,是集群内企业通过自身科研投入,结合集群合作创新网络,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产生的新产品和新利润,体现的是一种多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模式。

近年来,在分析多投入多产出转化的效率及影响因素方面,DEA-Tobit 两阶段模型分析法得到有效应用(Kirjavainen et al,1998)。

这一方法被国内学者运用到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农业创新系统等研究中。

寿光蔬菜产业调研报告

寿光蔬菜产业调研报告

寿光蔬菜产业调研报告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寿光的蔬菜产业!寿光,这个位于山东半岛的小城,如今可是因为蔬菜产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出了大名!我前段时间专门去寿光走了一遭,那所见所闻,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一到寿光,满眼都是绿油油的蔬菜田,那场面,别提多壮观了!先来说说寿光蔬菜的种植规模吧。

好家伙,那一片片的大棚,连绵不断,就像白色的海洋。

我走进一个大棚,里面种的是西红柿。

一个个红彤彤的西红柿挂在枝头,就像小灯笼似的,特别诱人。

种植户大哥告诉我,他们这个大棚有好几亩地呢,一年能产好几万斤西红柿。

而且,他们采用的都是最新的种植技术,什么无土栽培、滴灌技术,听着就特别高大上。

寿光蔬菜的品种也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不光有咱们常见的白菜、萝卜、豆角,还有好多从国外引进的新奇品种。

我在一个蔬菜市场上看到,有一种紫色的辣椒,长得又细又长,特别好看。

摊主说这是从荷兰引进的品种,口感特别好,很受欢迎。

还有一种像小南瓜似的水果黄瓜,又脆又甜,我尝了一口,那味道,真绝了!再说说寿光蔬菜的销售渠道。

那可真是四通八达!不光供应国内的各大超市、菜市场,还出口到了好多国家和地区。

我碰到一个正在装车的司机师傅,他说这一车蔬菜是要运往韩国的。

他说寿光的蔬菜质量好,在国外很有市场。

而且,现在网络销售也特别火,好多年轻人通过电商平台把寿光的蔬菜卖到了全国各地。

寿光能有今天这么厉害的蔬菜产业,可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给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资金支持,还帮忙搭建销售平台。

我在一个培训课堂上看到,专家正在给种植户们讲解最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大家听得可认真了。

不过,寿光蔬菜产业也不是一点问题没有。

比如说,有些种植户反映,市场行情不太稳定,有时候价格波动比较大,影响了收入。

还有就是,随着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招工难也是个问题。

但总的来说,寿光的蔬菜产业那是相当牛!这次寿光之行,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寿光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他们靠着自己的双手,把蔬菜产业做得风生水起,不仅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为全国人民的菜篮子做出了巨大贡献。

农业产业集群浅析

农业产业集群浅析

农业产业集群浅析一、寿光蔬菜区域品牌发展概述寿光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蔬菜种植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著名的“蔬菜之乡”,是“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目前,寿光南部26个乡镇被定为蔬菜生产基地。

2005年,寿光市蔬菜面积已发展到80万亩,其中大棚45万亩;各类蔬菜中韭菜10万亩、大葱30万亩、胡萝h3万亩;夏秋两季杂菜18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40亿公斤。

根据历史、地理、技术等因素的差异,寿光建立起了各类瓜菜的专业生产基地,如大棚、阳畦菜生产基地、大路菜生产基地、稀有菜生产基地等,而且基本上实现了“一乡一品”,如化龙镇的胡萝卜生产基地、古城镇的西红柿基地、纪台镇的辣椒生产基地、文家街道的韭菜生产基地等。

寿光蔬菜集群品牌已经初步形成。

寿光蔬菜区域品牌形成的条件分析1.区位优势寿光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东临风筝城潍坊,西依石油城东营,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辖19处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人口100多万,耕地140万亩。

寿光资源丰富,物产富饶。

南部土质肥沃,宜于粮食、蔬菜、果树、棉花等多种农作物生长。

寿光人种植蔬菜有着悠久的历史。

远在北魏,寿光就以种植蔬菜出名,寿光韭莱、寿光大葱是享誉齐鲁的名菜。

正是在摸索寿光人种植蔬菜及其它农作物经验的基础上,北魏著名科学家、寿光人贾思勰写成了农业科学巨著一《齐民要术》。

它总结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成就,介绍了蔬菜选种、浸种、施肥、轮作等精耕细作方法、传授了诸多蔬菜的栽培经验,对于以后寿光的蔬菜生产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清朝年间,寿光韭黄成为皇宫贡品。

寿光的地理及历史优势使蔬菜成为寿光市最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为寿光蔬菜集群品牌的建立提供了前提保障。

2.技术创新走在前列借助外力,寿光加快与国际前沿农业接轨,大量吸收引进国外一流的种养技术和设备。

打造寿光现代农业的科技制高点。

近年来,寿光先后引进节水设备300多台(套)、栽培设备100多台(套)、先进生产技术200多项;世界先进的蔬菜培育、种植、园艺等前沿技术在这里越来越集中,瑞士先正达、以色列海泽拉、荷兰瑞克斯旺等10多个世界知名种子公司纷纷入驻,在寿光建立各自的研发基地,并以此为窗口辐射全国。

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研究

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研究

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研究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而寿光作为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其蔬菜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了进一步推动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研究寿光蔬菜产业集群是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寿光蔬菜产业集群概述2.1 寿光地理环境与资源优势寿光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日照丰富、土壤肥沃,适宜于各类农作物生长。

同时,其丰富的水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也为农产品运输提供了便利。

2.2 寿光蔬菜产业的起源与发展寿光蔬菜产业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寿光以其丰富的品种、高品质的产品和规模化生产而闻名于世。

2.3 寿光蔬菜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寿光蔬菜产业集群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通过农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将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资源共享。

随着时间推移,集群内部形成了完善的分工合作机制,并逐渐发展壮大。

第三章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现状分析3.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寿光蔬菜产业的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对于寿光蔬菜产业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3.2 寿光蔬菜品种与质量特点分析通过对寿光蔬菜品种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寿光蔬菜品种丰富多样,且具有较高的品质。

然而,也存在一些品种质量不稳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品种改良和质量控制。

3.3 寿光蔬菜产业链分析寿光蔬菜产业链包括从种植、加工、流通到销售等多个环节。

通过对产业链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环节之间协调不够等问题。

第四章寿光蔬菜产业集群问题与挑战4.1产能过剩与市场竞争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寿光蔬菜产量持续攀升。

然而,这带来的却是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浅谈

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浅谈

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浅谈摘要:产业集群逐渐成为国内国际经济增长的亮点,本市结合产业集群的理论对寿光市目前的蔬菜产业进行了初步探讨。

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吸聚和衍生了众多的相关组织和机构,形成了地域性的龙头带动企业,具有广阔的蔬菜发展前景。

然后,对寿光蔬菜产业集群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研究不足。

关键词: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首先是由工业作坊、中小企业集聚,形成规模优势,进而形成地区优势。

随着集群模式的引进和应用,近年来集群现象发展到各行各业,形成不同行业的产业集群,如盐城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大丰市西团镇抛丸机产业集群、吴江IT 产业集群、扬中工程电器产业集群等等,但目前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中要集中于机械、电子等非农产业,关于农业产业集群,尤其是蔬菜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较少。

本文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就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一些初步研究和思考。

所谓产业集群,简称集群是指从事同一产业的数十乃至上千家企业及为其服务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在同一地区集中投资所形成的企业群落,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组织形式。

结合产业集群的概念,我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以以传统农业为中心,拥有大量专业化的相关企业及机构作支撑,由农户、企业及市场形成的密集柔性网络合作群体。

系统整体相互合作的涌现性催生壮大了寿光市的蔬菜产业集群。

一、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1.地理位置寿光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畔,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辖14处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人口100多万。

寿光资源丰富,物产富饶。

南部土质肥沃,宜于粮食、蔬菜、果树、棉花等多种农作物生长。

2.蔬菜产业历史及产量寿光人种植蔬菜有着悠久的历史。

远在北魏,寿光就以种植蔬菜出名,寿光韭莱、寿光大葱是享誉齐鲁的名菜。

正是在摸索寿光人种植蔬菜及其它农作物经验的基础上,北魏著名科学家、寿光人贾思勰写成了农业科学巨著—《齐民要术》。

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典型案例集萃

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典型案例集萃

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典型案例集萃一、寿光蔬菜产业集群——“蔬菜王国”的崛起。

在山东寿光,那可是蔬菜的超级王国。

以前,寿光也就是个普通的小地方,大家种点菜也就是自家吃或者在小集市上卖卖。

但是呢,有那么一帮子有想法的寿光人,他们想:“咱这菜种得这么好,为啥不种更多,卖到全中国甚至全世界去呢?”于是,就开始大规模搞蔬菜种植。

可光种得多还不行啊,还得种得好。

他们就研究各种先进的种植技术,什么温室大棚技术,让蔬菜在冬天也能像在春天一样茁壮成长。

而且,寿光人还特别团结,一家有了新技术,就赶紧分享给其他家。

慢慢地,种蔬菜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

现在的寿光,你去看那场面,大片大片的蔬菜大棚像白色的海洋。

这里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普通蔬菜,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品种,什么紫色的白菜、手指长的小黄瓜,都是寿光的特产。

而且,围绕着蔬菜种植,衍生出了好多相关产业。

比如说,有专门生产蔬菜种子的公司,这些公司研发出的种子又高产又抗病虫害。

还有蔬菜加工企业,把新鲜蔬菜做成罐头、脱水蔬菜等,这样就能保存更久,运到更远的地方去。

物流也发达得很,每天都有无数辆大卡车装满蔬菜运往全国各地,寿光蔬菜那可是在各大城市的菜市场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呢。

二、赣南脐橙产业集群——一颗橙子的传奇之旅。

赣南这个地方啊,就像是橙子的天堂。

赣南脐橙可是闻名遐迩。

故事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其实赣南原本就有橙子树,但是那时候橙子的产量不高,品质也参差不齐。

后来呢,有一些农业专家到了赣南,他们发现这里的土壤、气候特别适合橙子生长,就像是为橙子量身打造的一样。

当地的农民就跟着专家学习,改进种植方法。

这一改进可不得了,橙子的产量蹭蹭往上涨,品质也是越来越好。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赣南脐橙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当地政府看到了这个机会,就大力扶持这个产业。

修路啊,这样橙子就能更方便地运出去;办展销会啊,让更多的人知道赣南脐橙。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种橙子的大军中来。

现在,你到赣南去,漫山遍野都是橙子树。

浅谈寿光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寿光蔬菜为例

浅谈寿光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寿光蔬菜为例

毕业论文题目:浅谈寿光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寿光蔬菜为例系别:工商管理学院专业:市场营销班级: 10级市场营销本科班学号: *************名:***指导教师:***填表日期: 2014 年 04 月 15 日摘要自古至今,无可厚非,农业是人生之根本.我国农业经历了建国之初的“大跃进”,改革开放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了现在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在全球竞争的态势下,我过农产品生产已经从数量竞争逐渐转化为产品的质量竞争,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在现代农业发达国家,建设农产品的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生产者的收入是实现农产品价值的有效方式之一。

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不完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薄弱,建设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农产品品牌作为市场竞争的无形资产存在于市场中,实现农产品品牌的建设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寿光蔬菜AbstactSince ancient times, understandable,agriculture is the fundamental of life。

The founding of China’s agriculture has experienced the beginning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the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reform and opening up now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fter 2001 China joined WTO,the global competitive situation,I ha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s gradually transformed from quantity to quality competition competing products,lack of quality 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s the primary factors hinder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寿光合作社带动农民致富

寿光合作社带动农民致富
了数据档 案体系 ,对各 类蔬 菜的生产 、 完 整的档 案记录 ,把所 有相 关数 据输入

年 四季都有萝 卜 上市 ,每6 6 7 平方米纯
收益达2 万元 ,而且还有5 0 多位村 民外 出
2 0 l 2 年 以 来 , 一 些 合 作 社 不 再 式 ,成 立 起 了 “ 社 社 联 合 ” 的 农 民 专
自2 0 0 7 年 寿 光 成 立 第 一 家 农 民 专 销 为主 ,这些能人 发挥市 场营销优 势 ,
业合 作社—— 农圣庄 园蔬 菜专业合 作社 在 引导社 员发展生 产 、进入市 场 、疏 通 以来 ,这~ 新型 农民专业 合作 经济组 织 产销环节 等方面 发挥了较 大作用 。四是 得 到了迅速 发展 。 目前 ,寿光农 民专业 龙头企业 带动型 。这类专业 合作组 织以 合作 社基本 覆盖 了全市农 业产业 的各方 农业龙头企 业为 核心 ,由从事农产 品生 面 ,涵盖 了粮食 、蔬菜 、畜禽 、土地 , 产 、销售 的农户或 个体业 主参加组 建。


2 0 l
焦 “ 三农” Βιβλιοθήκη 题 ,农 民合作社首 次被 列 层 组 织 创 办 型 。 由 产 业 特 色 明 显 的 村 党
入 “ 一 号 文 件 ” 中 , 得 到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支 部 书记 或 村 主 任 出 面 组 织 ,带 领 本 村
重视 。在 创新农 业经营 体制 ,培 育新 型 及附近村 专业生 产大户共 同组建 ,这 类 生产经营 主体方 面 ,农民专业 合作社 在 合作组 织在群 众中有较强 的影响力 和号 现代化农业 发展 中发挥 了重要作 用 。寿 召力 。三 是能 人牵 头型 。这 类合作 组织 光 衣 民专业 合作社 也经历 了从 “ 星 星之 由经营大 户发起 ,带动相 关产业 的农户 火”到 “ 燎原之势”的 发展过程 。 自发组建 ,经营活 动多 以从 事农产 品营

寿光蔬菜产业案例

寿光蔬菜产业案例

寿光蔬菜产业案例寿光蔬菜产业是中国农业产业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寿光市位于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素有“中国蔬菜之都”的美誉。

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如今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农业产业示范区。

以下是关于寿光蔬菜产业的一些特点和成功经验。

1. 土地资源优势:寿光市具有广阔的农田和良好的土壤条件,适合各种蔬菜的生长。

该地区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为蔬菜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 品种选择与推广:寿光蔬菜产业注重品种选择和推广,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口味,培育出多个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蔬菜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高产量、抗病虫害、口感好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3. 农业科技支持:寿光市积极引进农业科技,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手段,提高了蔬菜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智能化农机具,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4. 市场营销策略:寿光蔬菜产业注重市场营销,建立了完善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形象。

通过与超市、餐饮企业、电商平台等合作,将寿光蔬菜推向全国甚至国际市场。

同时,注重产品包装和宣传,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

5. 农民合作组织:寿光蔬菜产业依托农民合作组织,加强农民的组织能力和市场意识。

通过组织农民培训、技术指导和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了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市场竞争力。

6. 政府扶持政策:寿光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蔬菜产业的发展。

包括财政补贴、贷款优惠、税收减免等措施,为农民提供了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7. 生态环境保护:寿光蔬菜产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有机种植和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

通过生态农业的方式,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安全性,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8. 农旅融合发展:寿光蔬菜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通过开展农家乐、采摘游等农旅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寿光观光和消费,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_以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_黄海平

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_以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_黄海平

亚当 · 斯密 . 国富论 . 谢祖钧等译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2003: 13
— 65 —
《农业经济问题 》( 月刊 ) 2010 年第 4 期
寿光蔬菜产业集群内各部门的形成 是垂 直专业化分工 的结果 , 包括产前的 种子育苗公司和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企 业 , 产中的以 农户为主体蔬 菜生产基地 和蔬 菜加工龙头企 业 , 产后 的批发市场 和流 通企 业 , 侧 面的 科研 机 构 、农 业协 会、 中介服务组织 、技术培训机构等相关 服务部 门以 及政 府 机构 等 四个 部 分组
图 2 山东蔬菜产业集群结构图
主要包括 生产 成本 优势和 交易 成本 ( 见 图 3) 。( 1) 生 产成本优 势 。 目前 上游生 产资料企 业有 山东双 星农 药有 限公 司、 山东自康塑料有限公司 、 山东联盟 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瑞士先正达 ( S y n g e n t a ) 种子公 司 、荷兰瑞 克斯旺 种子 公司等 , 这 些企业集聚以及对生产 资料的专业化生产 , 不仅节约了交通 成本 , 还提高了种子 、 化肥等生产资料 的质量 , 降低 了生产成 本 。 ( 2) 交易 成本优势 。 专业批发市场的形成以及 电子交易 市场 的建立 提高 了交 易效 率、 降低了流通成本 。 专业批发市场
— 64 —
黄海平等 : 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
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 、 技巧和判断力 , 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① ” 。 该论述蕴含了集群的思想 , 即区域内 相关联企业间通过分工合作 , 具有提高生产力 、 促进技术创 新 、减少生产成本等多项 竞争优势 。 马克思 ( 1867) 继承了斯密的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观点 , 认为分工是复杂协作的基础 , 分工与协作的优越性一是 因专业化分工 , 每种特殊工具在专业工人手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 二是因协作使劳动者集结 、不同劳动过 程网状联结和生产资料积聚而节约生产费用 。 马克思关于分工与协作的论述被认为是产业集群存在原因 与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理论基础 。 马歇尔 ( 1890) 认为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在区域聚集而获得外部规 模经济 。 杨格 ( 1928) 认为分工 — 市场的自我循环能够实现经济增长 。 而以杨小凯 、 罗森 、 贝克尔 、博兰和 黄有先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专业化分工具有专业知识积累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 。 波特 ( 1998) 认为集群产生的总体力量大于其各部分之和 。 P i o r e ( 1984 ) 认为集群优势在于 “弹性专精 ”的生产 方式 。 我国学者主要从规模经济 、 技术创新 、 交易效率等方面进行研究 , 代表学者有金祥荣 ( 2001 ) 、 吴德进 ( 2006) 、雷小毓 ( 2007) 、 曹邦英 ( 2006) 、 何雄浪 ( 2006) 、项星 ( 2007) 、张毅 ( 2005) 等。 从专业化分工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 其优势主要有 : 一是成本优势 。 集群内分工提高劳动生 产率 ( 亚当 · 斯密 , 1776 ) , 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 吴德进 , 2006) , 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 节约了固定投资成本 , 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 二是技术创新优势 。 专业化发展吸引国内外最新技术的聚 集( 曹邦英 , 2006) , 进而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应用 ( 马歇尔 , 1890) , 技术集中带来的竞争又促进创新 ( 巴顿 , 1976) , 企业抓住市场机会采取创新行动 ( 波特 , 1998 ) 。 三是就业优势 。 集群内分工细化 , 相关产业的发 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 并提高劳动力素质 ( 刘世锦 , 2008) 。 农业产业集群内分工深化促进就业链延长 、 拓宽 就业空间等 ( 黄海平 , 2009) 。 四是区域营销优势 。 集群企业间通过分工合作 , 打造区域品牌 , 利用 “区位 品牌 ”从事电子商务 , 改善营销方式 , 取得协同效应 , 营造市场优势 ( 魏守华 , 2003) 。 五是产品差异化优势 ( 魏守华 , 2003) 。 集群内科研机构的技术不断创新 , 进而提升产品的差异化 , 获得优势 。 另外 , 还体现出产 业的组织优势 ( 张平 , 2006) 和扩张优势 ( 吴宣恭 , 2002) 。 而从农业的角度分析 , 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能够提 高农业技术水平 , 有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 , 获得农业规模效益 , 提高对抗市场风险能力 , 稳定市场价格 , 增 加农民收入 ( 王栋 , 2007) 。

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以山东寿光蔬菜为例

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以山东寿光蔬菜为例

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以山东寿光蔬菜为例
谭会慧
【期刊名称】《市场论坛》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近年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的成功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也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寿光蔬菜产业是依托市场发展起来的.因此,文章从市场的角度对寿光蔬菜产业进行了分析,并从空间的角度对蔬菜相关企业的分布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市场的角度提出了蔬菜发展的对策.
【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谭会慧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农业产业集群的研究--以山东寿光蔬菜为例 [J], 杜悦
2.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分析--以荷兰花卉和中国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 [J], 史琼;周莉莉;董景奎;黄婧
3.基于"钻石"模型的农业产业集群要素分析——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 [J], 刘俊浩;李加明
4.山东省果蔬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以山东寿光蔬菜冷链物流为例 [J], 洪卫
5.国内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以寿光蔬菜、定西马铃薯、安溪茶叶为例 [J], 周丕东; 黄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寿光蔬菜发展分析

寿光蔬菜发展分析

寿光蔬菜发展分析Create self, pursue no self. This is a classic motto, so remember it well.寿光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分析摘要:寿光蔬菜产业作为全市农业的支柱产业,正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迈进.理顺发展思路、综合分析蔬菜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切实提高蔬菜生产的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对进一步推动蔬菜产业乃至整个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自身优势蔬菜产业是寿光市农业经济的重要文柱产业.蔬菜种植规模86万亩,年产蔬菜43亿公斤,产值43亿元人民币.寿光蔬菜有300多个品种,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竞争力较强.产品除销往全国各地外,还出口至日韩、香港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种植地多集中于南部土地肥沃的乡镇.每个标准蔬菜大棚年纯收人可达2-3万元,彩椒等稀有品种年纯收入可达近20万元.寿光市种植蔬菜收人超过当地农业收入的70%.蔬菜产业近年来逐渐向基地化、商品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一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寿光处于暖温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有发展农产品的良好自然禀赋.菜农可利用己掌握的温室大棚技术进行反季节种植.二农民种菜经验丰富,敢于采取新技术和引进新品种.目前寿光具有国家及省市级蔬菜标准化养种植示范基地785个,无公害蔬菜57类,绿色产品20个品牌.且当地人力资源丰富,成本低.产品具有价格优势,竞争力强.三地理优势明显,寿光地处鲁中地区,交通便利,成为东北、西北内陆和南方蔬菜产区的中转站和信息中心.目前,寿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和中转站.四政府把加快科技创新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利杠杆,给予相应技术指导.政府有关部门对全市农民多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80%"以上的青壮年掌握了1至2门农业实用技术,农民群众人均拥有科技书籍册.二、蔬菜产业发展的不足和瓶颈一信息不灵,缺乏对市场的把握和预测.蔬菜是时鲜产品,市场价格多变,供求矛盾转化快.菜农缺乏总体的供求信息的引导,难以预测蔬菜产销趋势,并且不注重市场调查预测,经常会因市场误导而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蔬菜生产出现过剩.2003年胡萝卜价格一路走高,菜农收益较多.因而2004年一拥而上大量种植胡萝卜,使得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大跌,不仅菜农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造成生产资料及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二组织化程度不高,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发达国家基本采用大农场种植方式和机械化统一作业,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因此产品成本低,质量高、药残少.而寿光菜农多实行 "分田劳作"的"小农生产".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蔬菜生产沿用家庭模式,限制了生产规模并妨碍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其导致在农作物生长方面难以做到统一管理和规范生产.部分菜农在种植过程中违反农药安全使用规则、化肥施用不当直接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三思想保守,缺乏主动出击市场意识.买方市场较大制约寿光蔬菜产业发展.出口企业的出口对象局限于固定客户.企业依照固定客户的定单组织产品出口,一旦其定单减少,企业的出口量将随之下降,直接影响蔬菜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四加工技术滞后,产品结构单一.蔬菜深加工能力不强一直是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瓶颈.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创汇产品少.企业缺少精深加工技术和设备,加工增值链条短,难以获得国际质量认证和卫生检疫认证,应对国际市场非关税壁垒的能力较弱.企业生产加工品种单一,并过分依赖单一销售市场,极易受到市场制约,经营风险较大.五蔬菜出口存在诸多问题.蔬菜出口创汇与蔬菜生产相比存在巨大差距.产品出口量低于产量的10%,间接出口多,出口国家较分散,市场占有率不高.蔬菜出口普遍受制于代理商,多数企业享受不到国家的退税政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能力较弱,产品自主品牌较少.大多采用贴牌出口,严重影响出口创汇能力.三、发展蔬菜产业应采取的对策一增强科研能力,调整蔬菜产业结构.改革现行的农业科研体制、科研成果推广体制和科技人员管理使用体制,以适应形式发展需要.从依靠科技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入手,在理顺关系、强化职能和充分发挥原有农业科研推广体系作用的同时,把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种植大户等推向前台,使其成为科研推广的一支新生力量.在扩大出口蔬菜生产规模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蔬菜产品质量.要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对蔬菜产品的广泛选择和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就必须同时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及花色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成本并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对具有出口优势的蔬菜种类各方面应积极在政策扶持、资金投放、信息引导、技术辅导等方面给予支持;企业在加工品结构上也要加大调整,在确保规模效益的同时,快速抢占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制高点.在传统的保鲜出口和冷冻出口的基础上,积极增加调味调理食品、真空冷冻干燥食品、浓缩果菜汁、蔬菜泥、蔬菜卷等高科技含量的深加工产品,实现与国际市场的高点对接.二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与有机蔬菜.绿色食品与有机蔬菜是今后世界蔬菜产业发展的共同方向.大力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尽快制订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优惠政策,加速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国家农业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寿光已建立起 "无农药残毒放心菜专营区".新建的农产品检测中心也将在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机蔬菜在寿光市起步较晚,种植面积较小,但因有机农业产品具有劳动密集、多种经营等特点,发达国家的自身生产受到限制,必将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此类产品.因此,寿光市有机蔬菜发展前景较好.三强化质量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创蔬菜名牌.实施名牌战略,对推动蔬菜产业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寿光著名蔬菜品牌众多,应大力推广已有的 "乐义蔬菜"、"圣园蔬菜"、"王婆香瓜" 、"荣名葡萄"、"独根红韭菜"、"寿光大葱"等一系列知名品牌.同时大力发展名优新蔬菜品种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利用网络媒体宣传和举办寿光大型蔬菜博览会等时机大力推出一批新品牌.品牌战略和蔬菜产业发展相互促进,使产品有效地扩大市场占有率.四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实现蔬菜产销一体化.充分依托网络信息,推广蔬菜名优品种,提高蔬菜销售率.依靠网络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有针对性的进行生产.建立传递快捷的信息服务设施,及时提供生产、市场、供货信息.建立蔬菜销售产销形势网上专家预测预报制度,为制定指导性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及时向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提供科技信息.五采用标准化生产.标准化是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和保证的一种规范,对于农产品这些标准涉及生产环境包括土壤、水质、大气、生产过程包括肥料、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施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时间、施用次数等技术规程、产品品质包括外观、营养、卫生质量等和加工包装包括保鲜、贮藏、分级、包装等的每一个环节.加工食品的品质包括营养特性和安全卫生特性.发达国家常使用一览表表示项目品质::包括品名、原材料名、内容量、制造年月日、制造厂家或经营商家名址、使用原材料、适食期限,以及注明相应的保存方法、烹调方法、使用方法、保存温度和原产国家等.农产品特别是生鲜食品虽然有贮藏难、标准化难、规格化难的特点,然国际贸易却强烈要求规格化、标准化.我国农产品规格标准只有尽快和国际接轨,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优势.六发展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由于蔬菜出口总体上供大于求,技术含量又低,出口企业为争夺客户,竞相压价,致使单位创汇利润逐年下降,而外商坐收渔翁之利.有关部门应牵头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行业协会,建立完善的协商、谈判制度,切实加强对行业的指导和约束,并确立最低出口下限,避免恶性竞争,增加出口创汇.七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大力推广农业核心企业,带头组织农民建立生产基地的方式.即企业总体确定某一地块为生产基地,农民以土地入股组织成合作社.公司基地使用土地的费用以股金形式付给农民,并雇佣农民进行劳作,按劳动额支付工资.企业在接到客户定单后,由公司技术人员监督和管理化肥、农药的使用,保证合同要求的货源质量,盈利后给农民分红.这样可解决农民直接和公司发生关系后产生的利益冲突问题,也解决了长期耕种某一地块容易产生肥力下降、病虫害多发等问题,还能组织农民共同面对市场风险.八狠抓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应依托龙头企业加快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应建立一体化原料生产基地,没有条件建立一体化基地的企业,则由农业部门与企业一起采取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组织生产、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购销售的方式,建立规范的合同基地.同时还应大力实施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面对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实际,应当多层次、大规模引进、实验、示范和推广经济效益高的名特优稀新品种,大量采用组培快繁、种子包衣、胚胎移植、实施工厂化育苗等先进技术,尽快与国际种子公司合资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九拓宽思路,产品向多样化发展.艺术菜果和艺术油灯等产品附加值高、保存时间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艺术菜果是采用科学的技术配方,对蔬菜水果进行艺术化的保鲜处理,使其不但具有传统的可食用性,又具备可供观赏的特点,是宾馆、家庭、办公场所理想的全新装饰品.艺术油灯是代替传统蜡烛的一种新的装饰灯具,用特制燃料配以各种花草精致而成,造型优美,能创造出古朴清新的艺术氛围.应进一步优化蔬菜加工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努力提高开发能力与加工水平,着力提高产品品位,以赢得市场青睬。

从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看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从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看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从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看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要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具有共性或互补性的大量农业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发挥农业生产比较优势,通过产业链在一定区域内的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产业持续强势竞争力的现象。

本文以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研究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寿光蔬菜;钻石模型一、钻石模型对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解释迈克尔·波特提出“钻石模型”,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些产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创新和升级,获得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件:(1)生产要素条件;(2)需求条件;(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5)机会;(6)政府钻石体系内的各关键要素相互强化,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构成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成为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源泉。

而产业竞争力形成的过程,往往也是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因此“钻石模型”也能够很好地解释产业集群的形成现象。

二、对寿光蔬菜产业集群进行分析(一)生产要素。

1、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寿光地处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中南部土地肥沃,地下水丰富;2、具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3、交通基础设施便利。

从1995年开始,我国先后建成并开通了寿光至北京、上海等地的多条“绿色通道”,与国内300多个城市建立了产销网络;4、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建成了江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先进的电子拍卖市场,全国首家网上蔬菜交易市场以及遍布城乡的蔬菜代购销售网络;5、人力资源优势。

寿光有大量的著名专家和蔬菜科技人员;6、技术引进和创新优势。

先后从世界范围内引进蔬菜良种2,000多个,经过试验,成功推广400多个。

目前,全市共推广应用蔬菜生产新技术24类,300多项。

(二)需求条件。

需求条件是指该种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外的市场需求。

随着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对蔬菜的需求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研究

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研究

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研究摘要: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气候条件,是中国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本文以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产业链分析、区位优势分析、集群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其生产模式、发展现状、优势成因、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寿光蔬菜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区位优势、地方领导发展引导、农民劳动力资源丰富等因素。

此外,集群内部之间紧密关联,形成“领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户”的完整产业链条,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关键词:寿光;蔬菜产业集群; SWOT分析;产业链;区位优势;发展趋势。

Abstract: Shouguang City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It has unique natural and climate conditions, making it one of China's vegetable production bases. This paper takes the Shouguang vegetable industry clust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SWOT analysis, industry chain analysis, location advantage analysis, and cluster network analysis to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on its production model, development status, advantag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Shouguang vegetable industry cluster mainly include location advantages, local government development guidance, and abundant labor resources of farmers. In addition, the tight links between the cluster and the formation of a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 of "leading enterprises- planting large households-farmers" have improved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roduct quality.Keywords: Shouguang; vegetable industry cluster; SWOT analysis; industry chain; location advantage; development trend.一、引言蔬菜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策略——来自寿光的经验与实例

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策略——来自寿光的经验与实例

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策略——来自寿光的经验与实例李培之【期刊名称】《中国蔬菜》【年(卷),期】2013(000)009【总页数】3页(P7-9)【作者】李培之【作者单位】潍坊科技学院, 262700【正文语种】中文李培之,潍坊科技学院,山东省寿光市学院路166号,262700,E-mail:*****************蔬菜专业合作社如何增强社员归属感?如何生产质量过硬的产品远销国外?如何实现社员年终返利和奖金发放等看得见的实惠?寿光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依托当地的蔬菜产业优势,寿光市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当地农村最具活力和农业要素聚集力的经济组织,在规模经营、节本增效,帮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化经营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地合作社更加注重组织模式、经营方式、合作理念等内涵的提升,从而使合作社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目前,寿光市已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703家,辐射带动9.2万户农民从事蔬菜栽培、加工、营销,2012年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3.6 亿元,成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蔬菜产业的发展。

笔者通过总结寿光市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经验,分析其发展策略,为其他地区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借鉴。

寿光市砚祥蔬菜专业合作社拥有60 hm2种植基地,是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生产的47种蔬菜已获国家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认证。

为规范管理,建社之初,该社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合作社章程,明确规定了合作社的办社宗旨、组织机构、变更、解散、清算等管理制度及细则。

完善了理事长负责制、监理事会制度、民主理财和民主监督等制度。

制定了利益分配机制,经营中按“优质优价、最低保护价”的原则收购社员的蔬菜产品,实行按股金分红与按交易额分红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保护社员利益,规避经营风险。

为鼓励社员种植有机蔬菜,该社还制定了有机蔬菜销售返还利润的协议,提高了蔬菜产品品质,使社员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寿光农业产业集群 研究报告

寿光农业产业集群 研究报告

农户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付瑶,刘静,王凯,唐樱芯指导教师王慧摘要:产业集群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农业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对缓解三农问题,创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研究报告从农户角度入手,运用产业集群理论,以寿光屯西村案例进行研究,阐述寿光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论述在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各个时期中介组织、政府支持、技术进步对农户行为和集群发展的影响,认为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应重视农户间的协作,通过创品牌、调结构提高集群质量和竞争力。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群农户作用中介组织波特理论Research on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Farmers in Agri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 ——With the Sample of the Vegetable Industry Cluster of ShouguangYaoFu,JingLiu,YingxinTang,KaiWangTutor Pro. HuiWangAbstract:Industrial clust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both regional and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become the focu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and researchers. Agriculture as an industrial clust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luster, and its development is vital to alleviate rural issues and create a harmonious society. Starting from the point of farmers, this report studies the case of Shouguang Tun Village by use of industrial cluster theory, describ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Shouguang and discusses how the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government support and technical progress affect household behavior in the development and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n different periods. Agri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 should also focus on collaboration among farmers by brand and adjusting the structu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luster force.Key words:Agri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the Effect of Peasant Household;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Porter Theory目录1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基础理论与方法 (2)2.1研究基础理论 (2)2.1.1产业集群理论 (2)2.1.2 农户参与市场的经济学理论 (3)2.2研究方法 (4)3 寿光产业集群分析 (4)3.1投入要素 (4)3.2 需求条件 (5)3.3相关支撑产业 (6)3.4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 (7)4屯西村典型调查 (7)4.1屯西村概况 (7)4.2农户在集群发展各阶段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9)4.2.1蔬菜种植起步阶段 (9)4.2.2种植规模扩张阶段 (10)4.2.3蔬菜产业集群形成阶段 (13)4.2.4集群逐步完善并走向成熟阶段 (15)4.3 调查所得结论 (17)5蔬菜产业集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8)5.1寿光蔬菜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18)5.1.1种植成本提高 (18)5.1.2蔬菜生产风险高 (20)5.2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21)6 结语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附录调查问卷 (24)我国为农业大国,只有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缓解“三农”问题提供保障。

寿光市农业产业集群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

寿光市农业产业集群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

5. 自然环境
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促进寿光 市农业产业集群的生产效率提 高。这表明,保护自然环境, 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
要意义。
05
提高寿光市农业产业集群 生产效率的对策建议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
01
02
03
调整产业结构
寿光市应继续优化农业产 业结构,推动一二三产业 融合发展,提升农业产业 层次。
当前,寿光市农业产业集群面临着生产效率不高、产业链条短、科技创新能力不 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研究寿光市农业产业集群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深入了解农业产业集群发 展现状及问题,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产业结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本文将对寿光市农业产业集群的生产效率进行评估,分析影响生产效率的因 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影响因素的具体影响效果
1. 农业生产技术: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寿光市农业产业集群的 生产效率也会相应提高。这表明,技术的进步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
要途径。
2. 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合理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寿光市 农业产业集群的生产效率。这表明,优化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可以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
发展特色农业
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 提高产品差异化和特色化 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
加强产业链整合
推动农业产业链整合,提 高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效 应,降低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 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和 成果转化。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 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 水平。
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经济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对先进农民合作组织给予补助.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6年10月31日颁布的《农业专业合作社法》,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进步.在国家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目前我国出现了多种运行机制、组织模式、不同职能的合作组织形式,对于推动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对我国应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观点已基本达成共识,对此领域的研究也日益成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同时,产业集群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概念,被Micheal.EPorter (1990)推广[1].并且,他还提出:“集群,或者地理上相互关联的公司,几乎是每一个国家,地区,甚至是大都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特别是更为先进的国家.[2]”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与国外有着较大的差距,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国内外农业快速发展,提高地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3].在农业产业集群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重要组成机构.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和规范研究上,重点研究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法律规范、制度设计等内容,对于新形势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业产业集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研究和论述还很少见.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为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对策,并构建出“作用模型”.2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现状的分析目前,国内学者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过初期研究,开始进入了较为深化的研究阶段.黄祖辉等学者(2011年)采用Bootstrap-DEA 模型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的技术效率与可变情况下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测量,然后检验了影响各种效率的因素,提出了专业合作社效率水平较低的重要现实问题[4].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初期,林万龙(2006)、姜云长(2005)等学者分别从组织规模、内部制度建设、服务内容等方面探索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限制因素.黄祖辉、徐旭初(2005)、冯开文(2004)等学者研究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政策对策等问题[5].目Vol.28No.3M ar.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分析———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为例孟镜鉴,张翔(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新形势和新阶段下,农业产业集群兴起并且发展成效显著,促进了农业产业化,提高了农业竞争力.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山东省寿光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完善,经营规范,直接推动了蔬菜产业集群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作用,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阶段模型”.通过分析提出在现阶段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策及建议,更好的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及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集群;作用分析中图分类号:F72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3-0101-04第28卷第3期(上)2012年3月基金项目:2010年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0030503051)结项成果之一;2011年安徽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2011sk015zd )中期成果之一.101--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传统合作社的关系及其本身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法人性质、基本原则等各种战略性或具体性问题的争论不再激烈,更具现实意义的研究是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面临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但是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在推动产业集群化中的重要地位的研究很少见.黄海平、龚新蜀、黄宝连(2010年)简单分析了农村合作组织作为产业集群机构之一在增强地区产业集群优势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基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6].但是,总体上来看,众多学者只是从宏观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了探究,对其功能和发挥的作用进行全面系统的概括和总结.部分学者在研究产业集群时,只是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简单的界定为产业集群中架起企业和农民联系的中介机构,仅仅是提供服务者得角色,并没有对其重要功能加以重视,也并没有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探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职能变化及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进程的重要作用.3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群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现状分析山东省寿光市是我国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6].黄海平、龚新蜀、黄宝连(2010年)对寿光市产业集群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总结提出了其主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8年)应是准备阶段,这一阶段规模虽然扩大,但上游的生产资料企业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1989-1999年),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是提高阶段[7].现如今的寿光产业集群规模已成熟,发展完善程度高,是我国重要的产业集群模范基地.同时,寿光市积极同各地区进行交流合作,开展多次国际蔬菜博览会,将寿光蔬菜的知名度推向了世界,寿光蔬菜产业走向了国际化道路[8].当地农业生产基地、蔬菜龙头企业、生产资料企业、服务机构、科研机构、技术部门等构成了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的机构框架[9].各部门分工明确、相互联系,共同保障产业集群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其中,中介服务是由各种不同服务性质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寿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同其他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现已发展较为成熟,在整个产业集群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合作组织有针对性的提供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信息、资金筹集和融通等服务.由此可见,寿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于提高蔬菜农业的集聚化程度,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成功的模型值得各地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集群学习和借鉴.4模型分析及对策建议4.1“作用模型”现阶段,因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的不同,不同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不同.部分地区发展已经成熟、但是绝大多数还处于初步形成和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内容不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提出“作用模型”:产业集群形成阶段,主要的特点是各种农产品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产业集聚现象.但是,一般集群形成初期,由于较低的资本和进入的技术壁垒,产品市场的竞争是剧烈的[10].此阶段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该联合众多小规模的经营主体,形成较大规模的经营群体,增加产业资本.通过拓宽发展途径,加强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等功能,促进农产品规模的不断扩大,促进不同产业的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时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要是开始根据农民需求将服务类型多样化,提供产供销综合服务.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也开始逐步完善,其制度建设、机构建设也逐渐走向成熟.为了满足产业化发展中农民的不同需求,各种专业协会、供销社、专业合作社等纷纷出现,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共同促进产业化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完善阶段的产业集群已经发展相对成熟,各种机构的运行趋于稳定,制度建设也比较健全,各种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趋于多样化.应该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技术含量和专业水平,引进专业强、高素质人才,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同时,借鉴国外成功发展模式,创新服务类型,实现产业集群创新化、国际化发展.图1为作用模型概念图102 --4.2对策及建议4.2.1重视人才培养,引进专业性强、高素质人才,提高技术服务水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仅仅对于一个国家是这样,对一个地区产业更是如此.只有提高产业科技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在竞争中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得竞争优势.Paul Belleflamme等学者曾提出,全球经济的竞争优势越来越趋向地区化竞争,而各地区之间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人才专业化的技能知识、组织机构等因素[11].我国普遍轻视农业教育,一些管理技术和科技人才不愿意服务于农业企业,甚至农业技校培养的专门农业人才也并没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农业实际发展中.人才方面的缺失,尤其是技术型、专业化、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阻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和产业集群化的重要因素.所以,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4.2.1.1对现有的农户及组织内部人员可以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增强科技意识,并加强同产业集群其他机构的联系,比如科研培训机构等,提高科技水平.4.2.1.2引进一批农业知识丰富的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农业高校毕业生颇多,但是毕业后到农村基层工作的人员却很少,但是通过大学的教育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对于推动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可以通过校园招聘、网上招聘、人才交流中心等形式,以提供良好的待遇、实现自身发展价值等为条件,引进部分发展潜力大、知识能力强的高校学生,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活力,推动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同时加强同高校的联系和交流,鼓励高校在本产业区建立实习基地等.4.2.1.3对于产业集群比较成熟的地区,为了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可以组建专门的农民技术服务中心、职业培训学校等.截止到2008年,寿光市建立了约为350处村级农民文化夜校,19处乡镇科普学校,并发展了10处专门性技术培训机构(学校)[12].通过培训和开办学校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满足农民对技术知识的需求,为其增进科技知识提供了途径;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农民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最有效的方式获得最大的收益.4.2.2注重网络化发展,提高信息流畅度,拓宽发展渠道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整个世界进入网络化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的流通和传递也变得更加快速便利.众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开展网络化建设,构建网络体系,利用网络为自身发展提供便捷的通道.在组织内部进行网络化建设,了解最近行业动态,加强同其他机构的联系,及时向农户传递生产等信息.这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及时,外界的交流和联系更加便利、产业发展渠道也不断扩展,同时也对地区产业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同时,也为拓宽筹资路径、销售途径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推动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寿光市注重网络在促进信息收集、传递、使用中的作用,依托网络的便利和信息公开化壮大产业规模,扩大业务范围.通过多年发展,寿光建成了长江以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同时建立了遍布城乡的蔬菜代购销售网络体系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13].由此可见,网络化的建设,特别是网络交易和网络销售平台的建立和完善,不仅仅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本身的服务水平,也极大的推动了整个产业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网络化建设比较健全的农业产业集群地区,还可以利用组织技术先进和资金充足的优势,在农民专业组织内部还可以通过自行开发或者委托开发等方式构建信息系统,将人与计算机共同参与到农业生产销售的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使用等环节中.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在农业信息预测、计划、数据处理、控制等方面的功能,为组织分析各种数据、正确决策提供依据.特别是信息的预测和计划方面,可以利用各种先进的分析软件,比如spss 软件等,做好市场调查,收集农产品生产销售数据,从而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组织及整个产业规避风险,抓住机遇,正确决策.4.2.3适时的了解农民需求,拓宽服务领域,提供多种类型服务在中国,大部门农民组织是脆弱的市场力量.认识的到小农业的面临的挑战,中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支持农民专业组织建设[14].这也是立足新形势,从农民根本利益出发,为满足农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采取的举措.但是,我国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发展不完善,制度建设欠缺,内部成员技术、知识水平偏低等因素的制约,仅仅只能提供单一或者少项的服务.所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提高农民满意度,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需不断完善服务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提供服务项目时应及时了解农民之所需,开辟适应性的服务领域,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性服务.产前主要是信息服务.生产并不是盲目的,不是随意103--的,农民需要及时的了解市场走向、政府政策变化和客户需求,因地制宜生产适时产品,提高自身农产品的适应性.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这一环节还要加强提供市场咨询、政策指导等服务.产中更多涉及到的是技术、资金、硬件设施等服务.在生产过程中,农民的技术水平偏低、资金缺乏等问题开始凸显,这也是农民自身发展的局限性的体现.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户提供技术、资金上的支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确保生产过程的实现.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最不完善的是产后的服务,这部分服务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部分组织还并没有提供此类服务.而提供此类服务的组织也因技术落后、缺乏人才导致发展不完善.4.2.4加强价格协调、调解利益纠纷、规范经营行为等方面的职能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民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这也是新时代农民自身素质提高的必然趋势.对于各种农业利益纠纷、不良经营行为、行为损害等现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协调和沟通,减少不必要的矛盾,提高秩序化建设.同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中间协调,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恶性竞争,避免价格战、资源战,规范竞争秩序,优化农业产业环境.农民合作组织还可以利用市场规律,进行合理的价格定位,降低市场竞争风险,从而保障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仅仅是简单的中介服务机构,也是维护农民利益,完善市场营销,加强秩序化建设,规范行业行为的重要力量.所以,要重视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提高其组成人员法制化水平,增强组织人员和农民的维权防护意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在价格协调、调解利益纠纷、规范经营行为、遵守市场规律等方面的职能.5总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还在不断完善,关于其发展路径、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的研究也在继续.社会各界对其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将成为重要的经济实体.同时,通过各地区的实践证明,在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及发展的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探究其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另一重要课题.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才建设、网络建设、法制化建设,促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将其存在的价值最大化利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参考文献:〔1〕Michael.E Porter.The comper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J].Havard Bussiness Review,1990(3-4), 74-91.〔2〕Michael.E Porter.Location,Competition,and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ly,2000(2),15-34.〔3〕尹成杰.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及其思考[J].5农业经济问题6(月刊),2006(3):4-7,79.〔4〕黄祖辉,扶玉枝,徐旭初.农民合作社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经济,2011(7):4-13,62.〔5〕齐力.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和实践[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6〕黄海平,龚新蜀,黄宝连.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J].5农业经济问题6(月刊),2010(4):64-70.〔7〕苗锦田,刘文波,沈火林.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对策和启示[J].中国蔬菜,2008(10):8-10.〔8〕王学真,郭香峰,高峰.寿光蔬菜产业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7(3):91-95.〔9〕Belton Fleisher,Dinghuan Hu,William McGuire, Xiaobo Zhang.The Evolution of an Industrial Cluster in China[J].Chlr Working Paper Se-ries,2010(9):456-469.〔10〕Paul Belleflamme,Pierre Picard,Jacques-Fran-cois Thisse.An Economic Theory of RegionalCluster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0(6):158-184.〔11〕刘中会,刘力臻.寿光蔬菜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东岳论丛,2008(6)84-88.〔12〕Henfshan DENG,Jikun HUANG,Zhigang XU, Scott ROZELLE.Policy support and emergingfarmer professional copperatives in rural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0(12)495–507.〔13〕张机.海南休闲农业集群化发展思路及模式探讨[J].热带农业学,2010(1):102-103.〔14〕邱新棉,朱德其.国外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简介[J].农业产业化,2005(5):45-48.10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