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文人与政治的关系

合集下载

盛唐边塞诗

盛唐边塞诗

的艰辛,又为边疆战事的节节胜利欢欣鼓舞。但边 防失策,边将无能,使战祸连年不息的现实,又使 他慨叹万分。因此,他的边塞诗或遣责穷兵黩武, 申述向往和平的愿望,或描绘边塞风光、风俗,既 有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也有对立功边塞理想的 追求。内容所及颇为广泛,边塞诗的代表作有《燕 歌行》。
4、高適边塞诗歌的艺术点
4、高適常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语言刚健质朴、精炼准确;岑 参则好比喻和夸张,语言新奇自如。 5、高诗浑朴质实,多采用写实手法;岑诗瑰奇峭拔,有浪漫主 义色彩。
四、边塞诗派的其他诗人
一)王昌龄 二)李 颀
三)王之涣
四)王 翰
五)崔

一)、王昌龄(698-757) 京北长安人,祖籍太原,盛唐浪漫主义重要 作家,也是边塞诗派重要作家,主要擅长七绝, 现存诗 177 首,其中七绝有 75 首,五言绝句有 14首,占总数一半。在诗歌内容方面写边塞诗, 闺怨诗,宫怨诗和赠别诗四个方面。有人认为 他诗超过高、参,在七绝方面这一点也不过分, 被标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唐代七绝 数王昌龄写得最好。
王昌龄的边塞诗我们可以把他分为几类: 1)那些为清除边患而英勇善战,立功报国的将士们热 情讴歌: 《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反映边事所带来的弊端,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昏 庸:《塞下曲》:纷纷几万人,去者无生还。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3)对戍边寒卒同情寄予深切: 《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万里绝烽烟。”
一朝得成功。” 战骨成埃尘。”
“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 对士兵寄予深切同情:“边兵如刍狗,
不光如此,他还反映农民疾苦:“去岁虽薄熟,

《我与春风皆过客:大唐诗人的奇趣人生》笔记

《我与春风皆过客:大唐诗人的奇趣人生》笔记

《我与春风皆过客:大唐诗人的奇趣人生》读书札记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作者与背景简介 (3)2. 本书主要论点和内容概述 (4)二、初唐诗人风采 (5)1. 初唐诗人的生平特点 (6)2. 初唐诗歌的风格与主题 (7)3. 名篇佳作赏析 (9)三、盛唐诗人传奇 (10)1. 盛唐诗人的生平事迹 (11)2. 盛唐诗歌的繁荣与创新 (12)3. 名篇佳作解读 (13)四、中唐诗人韵味 (15)1. 中唐诗人的生活与创作背景 (16)2. 中唐诗歌的风格与主题 (17)3. 名篇佳作赏析 (19)五、晚唐诗人余晖 (20)1. 晚唐诗人的生平与创作 (20)2. 晚唐诗歌的风格与主题 (21)3. 名篇佳作赏析 (22)六、唐代诗人的奇趣人生 (24)1. 诗人间的友谊与竞争 (25)2. 诗人与政治的关系 (26)3. 诗人与生活的互动 (27)七、结论 (29)1. 对唐代诗人生活的再认识 (30)2. 对唐代诗歌价值的思考 (31)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2)一、内容综述《我与春风皆过客:大唐诗人的奇趣人生》是一本关于唐代诗人生平轶事的传记类图书,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大唐诗人们的丰富多彩的人生。

本书通过对众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爱情等方面的描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唐代诗歌的繁荣与发展,以及这些诗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璀璨印记。

作者不仅详细描述了各位诗人的成长经历和创作历程,还通过他们的诗词作品,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才情与风采。

作者还通过对这些诗人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他们能够成为一代诗豪的原因。

本书还通过对唐代社会风俗、政治变革等方面的介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立体的历史画卷,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内涵与价值。

《我与春风皆过客:大唐诗人的奇趣人生》是一本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历史价值的传记类图书,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奇趣和魅力的大唐诗人世界。

唐朝的盛唐文化士人与雅集的黄金时代

唐朝的盛唐文化士人与雅集的黄金时代

唐朝的盛唐文化士人与雅集的黄金时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被誉为"盛唐"。

在这个时期,文化繁荣兴盛,士人们对于文学艺术的追求达到了一个高峰,而雅集则成为士人们展示才华和社交交流的平台。

本文将介绍唐朝盛唐文化士人与雅集的黄金时代。

一、盛唐文化士人的地位与崇尚唐朝时期,士人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文人"或"士子",他们以文学学问为荣,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和崇敬。

这是因为唐朝是一个相对开明自由的社会,文人们有较大的自由空间追求艺术,而且文人们高度重视文学修养,他们崇尚礼仪、尊重经典,对于文化的追求始终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二、文化士人与雅集的兴盛在盛唐时期,雅集成为了文化士人们展示自己才华和交流学问的重要方式。

雅集通常在文人家中或者园林中举办,邀请文人学士、诗人、书画家等参与。

雅集上,文人们可以互相切磋学问,表现自己的才华,共同饱览音律艺术和文学作品。

雅集为士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学识和风采的平台,也增进了士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盛唐文化士人与雅集的艺术成就在盛唐时期,许多杰出的文人雅士涌现出来,他们在雅集中互相交流切磋,产生了许多文化艺术的成就。

比如,韩愈、刘禹锡等著名文人在雅集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在雅集中互相赏析、学习,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李白、杜甫等诗人的诗作也常常在雅集中得以流传、传颂。

这些成就使得盛唐文化的影响力得以进一步扩大。

四、雅集的社交功能除了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雅集还具有重要的社交功能。

雅集是士人们展示自己家境、地位和交际能力的场所,也是士人们结识朋友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平台。

通过参加雅集,士人们可以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结识各行各业的人士,互通有无,博采众长。

五、盛唐文化士人与雅集的传承与影响盛唐文化士人对雅集的追求和热爱,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们的文化成就、价值观念和交际方式被后世阐扬发扬,形成了一种传统。

人民历史选修4专题一2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人民历史选修4专题一2 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贞观律》
明确了赏罚制度,加强了法制建设,长孙无忌又和
其他人为其作注,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唐律疏议》,
成为封建社会成就最高法典,而且一直保存下来。
唐太宗特别设立了死刑覆奏制度,以示对人命的重
唐 律
视。在京城要在两日内


五次覆奏,在各州要三覆奏。这种制度的建立有个惨痛的教训,就是错杀 了大臣张蕴古,唐太宗后悔不已。因此决定设立这项制度,同时为了防止 和严惩诬告行为,还规定诬告者要“反坐”,即诬告他人什么罪名,就用 这种罪名惩罚诬告人。Biblioteka 民族关系: 开明的民族政策
("战而后和"—武力征服、设机构、册封、和亲)
对外政策: 开放的对外政策
评价唐太宗?
随父起兵,建立大唐
杰出的军事家 杰出的政治家
平定割据,统一天下
推动灭了突统厥,一开多辟疆民土族国家的发 展,经开济创上了:“发展贞农观业之生治产”,减的轻局徭面役,赋税。 为开元盛世局面出现奠定了基础。
(6)开放的对外政策
1、政策: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开 放的政策,兼收并蓄的方针; 2、中外文化交流:
⑴设鸿胪寺,交往国家达70多个,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会; ⑵佛教西来与玄奘西游; ⑶鉴真东渡; ⑷日本、朝鲜积极学习唐朝文化 ⑸形成唐文化圈
唐帝国东西有九千五百里,南北有一万六千九百十八里。与 当时拜占庭帝国﹑伊斯兰帝国并称“世界三大帝国”。
❖广开言路,兼听纳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异常悲痛,他说:“夫以铜为 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 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宋时期的文学与政治关系探讨

唐宋时期的文学与政治关系探讨

唐宋时期的文学与政治关系探讨引言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文学与政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政治因素的确影响着文学的发展方向与内容,而文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治的变革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唐宋时期的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分析文学作品对政治的影响。

唐宋时期的政治背景唐宋时期,政治经历了辗转多变的历史进程。

唐朝时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政治制度相对完善。

随着王朝的衰落,唐朝出现了贵族势力的削弱和藩镇割据的现象,导致了唐末的动荡与争乱。

宋朝则是在五代十国混乱时期崛起的,政治上主张“平易近人”的理念,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文学在政治上的功能文学作品在政治上有着重要的功能。

首先,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艺术形式传达政治主张与思想观点。

例如,在唐朝时期,王维的《将进酒》通过描绘盛唐时期的豪壮气象,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情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失策与社会的不公。

其次,政治统治者也利用文学作品来宣传自己的统治理念和政策。

例如,宋朝的农田水利、教育和科举制度等政策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得到广泛宣传,增强了人们对统治者的认同感。

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政治因素对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政治需要对文学创作的内容与形式进行控制。

在唐朝时期,政府会限制史书的写作,要求史书的内容符合国家的政治宣传需要。

在宋朝,政府对文学作品的审查更加严格,不准大规模批判现实或抨击朝政。

其次,政治的变革也直接影响着文学的主题与意境。

在唐朝的安史之乱后,文学创作开始从盛唐文化转向了更加理性、内敛的风格,反映出政治动荡对于文学的影响。

文学对政治的影响文学作品也对政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讽刺、批评等手法对政治现象进行揭露与反思。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批评了当时唐朝官僚体制的腐败和对民生的忽略。

其次,文学作品还可以塑造民众的观念和情感。

例如,唐代的大量诗歌与宋代的散文小说都通过真实的生活细节展现了民间疾苦与希望,使人民对政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唐代盛唐文化与文学的兴盛

唐代盛唐文化与文学的兴盛

唐代盛唐文化与文学的兴盛1. 引言1.1 概述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璀璨时期,盛唐文化与文学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

在这个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并且有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出现。

他们以优秀的作品充盈着整个唐朝文坛,使得当时的文学成为后世崇敬和追求的对象。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盛唐文化与文学的兴盛。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会着重介绍盛唐时期社会背景。

随后,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聚焦于盛唐时期的文化繁荣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学成就。

最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评估盛唐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和展示盛唐时期的社会、文化和艺术状况,重点关注盛唐文学创作,并探究其对后世产生影响与传承的意义。

通过对盛唐文化与文学兴盛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展示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入了解盛唐时期的机会。

2. 盛唐文化的兴盛2.1 社会背景在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国力强盛。

这为盛唐文化的兴盛提供了有利条件。

唐玄宗时期(712年-755年)更是达到了文化繁荣的高峰。

首先,盛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极为迅速。

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在稳定的供应下人口得以增长。

手工业也随之蓬勃发展,陶瓷、丝织品等制作工艺日臻完善,广泛流传于各个阶层之中。

此外,商业贸易兴旺,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商贸往来。

这些繁荣的经济活动为文化艺术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和市场需求。

其次,盛唐时期政治相对稳定,并倡导开明政策。

通过改革与刷新政府机构和体制,建立起完整有效的中央集权体制,并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此外,唐代还提倡文风武备,推崇文化教育。

这种政治环境为文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2.2 文化繁荣在盛唐时期,文化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赞美。

唐朝皇帝对文化艺术的支持以及政府对学术研究的重视使得盛唐文化得以兴盛。

燕歌行

燕歌行

• 【原文17-20句】——被围
•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zhù应啼别离后。 •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 铁衣:盔甲,这儿指代士兵。辛勤:辛苦。玉箸zhù:玉做的筷 子,这儿比喻思妇的眼泪。应啼别离后:是倒装句,“别离后应 啼”,是说家中的妻子恐怕在与我分手之后就一直在流泪哭泣。 城南:总指家乡妻子的住处,不是确指。欲断肠:少妇们伤心到 了断肠的程度。表伤心程度非常深。征人:士兵。蓟ji:古代有 蓟州,在天津西北,这儿说蓟北,是泛指边塞。回首:白白地回 首,意思是回头远望家乡也枉然,并不能慰藉胸中的浓郁相思。 空回首:回家看也没用。
1.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

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边事 增加,战争频繁。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

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

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
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前代Fra bibliotek争行役、征夫思妇

题材的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的创作, 都为唐代边塞诗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
【分析】这段诗文写征人和思妇的彼此分离和思念之苦。
• 征人思乡,分离之苦,本是边塞 诗的传统内容,诗人此处是如何 写征人之苦的?(扣住 “久”“断肠”“空”,体会征 人内心之苦)
• 【分析】用两面对照法来写,将 遥遥万里的战场“征人”和老家 “思妇”连在一起。一个“久” 字突出征战之长,“断肠”突出 痛苦的程度之深,“空”表现其 失望和无奈。既生动描写了征人 思乡、分离之苦的景象,又突出 了人物的心理感受。
第四部分:苦斗(12-14联): 总 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试论盛唐诗人岑参边塞诗的文化价值

试论盛唐诗人岑参边塞诗的文化价值
第 34卷 第 10期 Vol.34 No.10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LANZHOUINSTITUTEOFEDUCATION
2018年 10月 Oct.2018
试论盛唐诗人岑参边塞诗的文化价值
马鹏飞
(新疆师范大学 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摘 要]盛唐边塞诗派是盛唐两个影响力最大的诗坛流派之一,集中反映了盛唐的气质与精神风貌。本文以岑参的 边塞诗为观照点,并以其诗所反映的时代性价值、地理文化价值、社会生活价值、传统文化价值为切入点,以求多方面考 察其文化价值。 [关键词]岑参;边塞诗;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I2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23(2018)10001302 [收稿日期]2018-07-25
二、岑参边塞诗的地理文化价值 岑参两度从军西域,其边塞诗不仅反映了他到过 的西域地区,而且也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他的西域之行 路线。 关于其边塞诗所记录的行程与之所符合的情感 的研究,前贤兹已备述,但仍有一点要提及,那便是岑 参的西行之路,客观反映了唐代丝绸之路的全貌,特 别指出从玉门关至热海一段,恰与唐玄奖西行路线吻 合。“这和严耕望先生在《唐代交通图考》第二卷《唐 代瓜州、伊、西、安西、北庭交通图》中对这条路线的详 细考证和图解几乎完全一致。真可以以诗证 史、补 史。”[4] 岑参边塞诗视野的扩大是对传统边塞诗的突破。 相比较之前或同时代的边塞诗,由于大多诗人未曾亲 历西域,难免对于西域的文学表现不足,不如岑参诗 客观真实。比如,梁简文帝萧纲《从军行》之一:“贰师 惜善马,楼 兰 贪 汉 财。 前 年 出 右 地,今 年 讨 轮 台。 鱼 云望旗聚,龙沙随阵开。冰 城 朝 浴 铁,地 道 夜 街 枚。 将军号 令 密,天 子 玺 书 催。何 日 返 旧 里,遥 见 下 机 来。”萧纲没有到过西域,其诗中的楼兰、轮台、右地, 只是作为汉代西域古国和西北边塞的代称而出现的 意象。 此外,同时代李颀所创作的《古从军行》写道:“白 日登山望烽 火,黄 昏 饮 马 傍 交 河。 行 人 刁 斗 风 沙 暗, 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 连 大 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关犹 被遮,应将性 命 逐 轻 车。 年 年 战 骨 埋 荒 外,空 见 葡 桃 入汉家。”此诗艺术感染力较强,带给读者深刻的情感 体验,但是,正如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第十一首所 说:“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 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5]纵使笔力逼真,不如亲自 到实处来得真切感人。 三、岑参边塞诗的社会生活价值 岑参边塞诗反映的西域生活,其广度和深度是空

盛唐的文学史简介概括

盛唐的文学史简介概括

盛唐的文学史简介概括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盛唐的文学史进行简介,以帮助读者了解盛唐时期文学的特点和重要作家。

一、背景介绍盛唐时期,即公元618年至907年,是中国历史上唐朝的鼎盛时期。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盛唐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文人墨客纷纷涌现,为盛唐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文学特点1. 唐诗的繁荣盛唐时期,诗歌成为最为流行和受到重视的文学形式。

在这个时期,诗歌家们追求意境的独特表达,注重音韵的和谐和意象的生动。

著名的诗人有杜甫、李白、王维等。

2. 散文的兴盛盛唐时期,散文的发展也达到了巅峰。

散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记叙、议论和描写等。

同时,散文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和政治功能。

韩愈、柳宗元等是这一时期的杰出散文家。

3. 文学与政治的交融盛唐时期,政治对于文学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文人们在作品中对国家和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反思,展现了他们对时局的关注和思考。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作品,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

三、重要作品及作家1. 杜甫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以真实、深沉、抒发社会艰难之情而闻名。

他的作品包括《登高》、《月夜忆舍弟》等,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社会的弊病以及人民的苦难。

2. 李白李白是唐代最具豪放风格的诗人之一,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文采而闻名。

他的作品充满了奇思妙想和生动的描绘,如《静夜思》、《蜀道难》等。

3. 韩愈韩愈是唐代的著名散文家,他的作品多涉及散文、辞章等多种文体。

他的文章思想严谨,语言精炼优美,他的代表作品有《师说》、《希旨》等。

4. 柳宗元柳宗元是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散文作品以议论文为主。

他倡导实用主义的文风,注重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的讨论,力求通过文学表达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他的主要作品有《封建论》、《赤壁赋》等。

四、盛唐文学的影响盛唐时期的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对后世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慕课唐诗经典答案

慕课唐诗经典答案

唐诗的繁盛与唐代文化关系(一)1、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是在•A、隋朝•B、五代•C、唐代•D、明朝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2、在唐时代的东亚,人们共同的书面语言是•A、秦书•B、白话文•C、文言文•D、汉诗文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3、现存唐诗的数量,今天知名的有多少人?•A、四万八千九百多•B、二千三百多•C、五万多•D、七十二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4、占据唐代文学三分之一的是•A、唐代小说•B、唐代诗歌•C、唐代小史•D、唐代碑帖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5、诗发展到唐诗为现代诗歌之最盛我的答案:×得分:20.0分唐诗的繁盛与唐代文化关系(二)1、执政指的是•A、皇上•B、更高级的官员•C、官吏•D、李权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2、唐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哪个政策不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A、酷吏政策•B、儒释道并存•C、广开言路•D、文化开放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3、唐代是627年开国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唐代的文化是比较开放的我的答案:√得分:25.0分唐诗的繁盛与唐代文化关系(三)1、在唐代,国家开科考试共设立了几科•A、三•B、九•C、六•D、八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2、唐代人的诗歌里面涉及到的女人的身材是以()为美的。

•A、胖•B、匀称•C、瘦•D、健康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3、在唐朝,诗歌从宫廷和贵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转移到哪里•A、农民手中•B、商人手中•C、小作坊老板手中•D、庶族地主的知识分子手中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4、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文化我的答案:×得分:20.0分5、佛教是从汉朝末年来到中国我的答案:√得分:20.0分唐诗的繁盛与唐代文化关系(四)•A、四•B、三•C、二•D、一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2、唐诗的转变时期在•A、盛唐•B、初唐•C、后唐•D、中唐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3、古典诗歌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发展期•A、诗经•B、楚辞•C、建安•D、离骚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4、唐朝努力以南朝的“文”来充实北朝的“质”我的答案:×得分:20.0分5、唐诗分期中的盛唐和历史分期的并不一致我的答案:√得分:20.0分南北文化融合与初唐诗的发展(一)1、五乱中华的民族不包括•A、匈奴•B、鲜卑•C、氐•D、姜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2、南北朝南北分割,学术异流,当时人认为北学•A、精细•B、粗朴•C、简约•D、清逸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A、排斥•B、拒绝•C、崇拜•D、厌恶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4、唐朝取代隋朝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流我的答案:×得分:20.0分5、隋唐前的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我的答案:√得分:20.0分南北文化融合与初唐诗的发展(二)1、李世民一生中最成功的战役是•A、玄武门之变•B、击破王世充•C、晋阳起兵•D、消灭薛举的沙坨势力的战役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一般的唐诗选本里,是以谁作为唐代的第一个诗人•A、李白•B、王绩•C、杜甫•D、王安石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3、北人通过什么对南朝文风进行批判与压制•A、政治意识•B、武力•C、法律•D、文风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4、虞世南是陈朝后裔我的答案:√得分:25.0分南北文化融合与初唐诗的发展(三)1、义不食周粟指的是•B、叔齐•C、孤竹君•D、伯夷和叔齐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对于“采薇”解释正确的是•A、表达一种隐居的状态•B、渴望人理解•C、找到人生伴侣的期盼•D、追求仕途的心理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3、《酒经》的第一篇是•A、桃花源记•B、爱酒歌•C、醉乡记•D、野望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4、伯夷叔齐不满意商纣王的暴政,建议周朝用暴力灭了它我的答案:×得分:25.0分南北文化融合与初唐诗的发展(四)1、四杰按照年辈来排序,其顺序为•A、王杨卢骆•B、杨卢骆王•C、卢骆王杨•D、骆王杨卢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2、《滕王阁》是一首几言律诗•A、七•B、六•C、五•D、四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3、初唐四杰之首是•A、王玄之•B、王勃•D、王通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4、《山中》是王勃的早年之作我的答案:√得分:20.0分5、四杰命运都特别悲惨,都没有得到善终我的答案:×得分:20.0分南北文化融合与初唐诗的发展(五)1、御史台负责监察()。

盛唐诗中胡人形象及其文化意义浅析

盛唐诗中胡人形象及其文化意义浅析

盛唐诗中胡人形象及其文化意义浅析作者:郑博心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9期摘要:唐朝是中国多民族交流融合一个重要时期,这一盛况大量出现在唐诗中。

他们或是胡兵,骁勇善战;或是胡姬,貌美活泼;或是胡商,精明能干。

唐诗中出现大量胡人受到民族政策、“尚胡”的风气以及边境战事等影响,使文人百姓深受胡人文化影响。

从众多作品中不难看出盛唐时期民族与文学的融合;士人“华夷之辨”观念也愈发开放;儒学也随佛教渗透日渐式微,这也成为中唐儒士“批佛尊儒,复兴古文”的一个重要契机。

关键词:唐诗;唐朝;胡人;华夷之辨一、盛唐前民族交流概况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很早就有各民族交往记载。

《孟子·梁惠王上》中“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1]。

”其“四夷”为“四方之夷”,泛指以中原为中心的地方少数民族。

《礼记·王制》有更为详细的解释说明:“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一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2]这段文字说明当时已有五方民族的观念,而且划分界限已从地理层次延伸到文化语言层次。

在战国时期,北方诸国就与北方西方等少数民族有战事。

此后汉武帝北上伐匈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种种战事,都反映了唐前的胡汉交流方式。

除了战争,唐前各朝也有农业、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

在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学习了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与生产技术,使自身得以快速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盛唐以前,中原与少数民族已经有逐步融合的趋向,并共同促进着中原和少数民族转变与发展。

二、盛唐诗中胡人形象(一)胡兵骁勇善战“胡兵”作为边疆征戍的代称指涉,诗句也直接描绘双方肃杀的战况。

“胡兵”由于熟悉边地情势,加上善射骑的游牧民族特色,成为骁勇的代称。

由于先天地理优势,骁勇善战不仅存在于作战军队中,胡人百姓也有远胜汉人的骑射技艺,而且诗中多表现出对游牧民族强悍体魄的心仪神往。

盛唐文化观后感

盛唐文化观后感

盛唐文化观后感作为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时代,盛唐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盛唐文化展览,并对这段历史留下了深刻的观感。

以下是我对盛唐文化的一些体会与感受。

盛世繁荣的背后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阶段之一。

这一时期的中国迎来了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的黄金时代。

展览中的文物和艺术品充分展示了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

这其中包括了盛世的壁画、器物、书法、绘画等。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盛唐壁画。

那些色彩斑斓、线条流畅的壁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场景。

无论是宫廷中的宴会、乐舞,还是民间生活中的市场、街头艺人,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些壁画的精美程度和艺术价值令人叹为观止。

文化的交融盛唐时期,是中华文化交融最为活跃的时代之一。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来自西域、南北朝、突厥等多个文化背景的艺术品和物品。

这些文物展示了当时中国与外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的佛教艺术品。

佛教作为源自印度的宗教,通过盛唐时期的繁荣与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禅宗画作、佛像以及经书抄录等文物,都诠释了佛教对盛唐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这些艺术品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盛唐文化的内涵,更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世界化。

诗词的辉煌盛唐文化的辉煌离不开文人墨客们的辛勤创作。

这一时期,文化氛围极为浓厚,取得了诗词创作史上的伟大成就。

盛唐时期的壮丽诗篇,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许多来自盛唐时期文人墨客的手迹和作品。

他们的诗词作品以其艺术性、思想性受到了广泛赞誉。

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诗人的佳作,展示了盛唐时期文人的卓越才华和深刻思考。

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盛唐文学的巅峰,更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瑰宝。

总结参观盛唐文化展览,让我深深感受到盛唐时期的辉煌与繁荣。

盛唐文化以其多元社会、文化交融和壮丽的诗词艺术风格,为我们留下了独特珍贵的遗产。

这一时期的文化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在艺术上、历史上还是思想上。

从盛宣怀档案中盛宣怀与唐文治信函看盛唐关系(1907-1914)

从盛宣怀档案中盛宣怀与唐文治信函看盛唐关系(1907-1914)

从盛宣怀档案中盛宣怀与唐文治信函看盛唐关系(1907-1914)吕成冬
【期刊名称】《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28)006
【摘要】唐文治是交通大学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之一,他在1907~1920年掌校的14年时间里克服诸多困难,将学校办成享有"东方MIT"之称的大学.在这个过程中,唐文治自始至终都得到交通大学创始人盛宣怀的帮助.以此为基础,盛唐两人的关系从公务性逐渐扩大到各自的生活圈,形成公私结合的社交网.这种公私结合的社交网在各自事业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唐文治因学校经费和友人生活问题而商求于盛宣怀;盛宣怀也因子弟入学托事于唐文治,彼此关照,促成许多事情的顺利进展.
【总页数】6页(P4-9)
【作者】吕成冬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上海,20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7
【相关文献】
1.数字人文类公众科学项目持续发展阶段的公众参与动因探索——基于盛宣怀档案抄录案例的扎根分析 [J], 张轩慧;赵宇翔;宋小康
2.中国精品档案解析之十五盛宣怀档案:解读晚清社会的新视角 [J], 霍红梅
3.辛亥革命后盛宣怀的政治倾向──兼谈盛宣怀与孙中山、袁世凯的关系 [J], 宿丰林[1];包汉[2]
4.由赈灾看盛宣怀的历史形象 [J], 徐涛
5.由赈灾看盛宣怀的历史形象 [J], 徐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诗人杜牧与他的时代背景

诗人杜牧与他的时代背景

诗人杜牧与他的时代背景
一、引言
杜牧(803年-852年),唐代文学家、诗人,字牧之,号管洛,晚号梦得主人。

他是盛唐时期最杰出、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诗才横溢的杜牧在他的作品中
展现了对社会与时代的深刻洞察力。

本篇文章将探讨杜牧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二、唐代社会背景
1. 盛世与开放性
第一部分:盛世写尽当时经济繁荣且政治稳定下带来无限活力
2. 文化与艺术进步
第二部分:文化解释盛唐文化如何推动着诗歌创作和欣赏
三、杜牧及其作品简介
1. 杜牧的生平与成就
第三部分:生平介绍少年才子杜牧和他成为一位著名诗人的过程,并列举几首代表作品。

2. 杜牧作品中的主题
第四部分:主题重点讲述杜牧常常描绘的主题,例如孤独、离别和怀旧等, 并
解释这些主题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四、杜牧与唐代文化的互动
1. 文人与社会
第五部分:文人阐述诗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并分析杜牧在文学界中的地位。

2. 杜牧与其他诗人的联系
第六部分:联系介绍杜牧与其他重要诗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探讨他们对彼此创作风格的影响。

五、杜牧对后世的影响
第七部分:影响整理出杜牧对后世文学和诗歌创作带来的重大影响,并列出一些继承者。

六、结论
总结全文内容,强调杜牧及其所处时代背景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持久影响。

唐代的文学和文人

唐代的文学和文人

唐代的文学和文人李世民,19岁跟随父亲起兵反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国力空前强大的唐王朝;29岁时,他从父亲唐高祖李渊手中接过皇帝的权柄,中国历史上于是开始了令后人无限向往的贞观之治;到唐王朝建立,已经是四百年了;他们又自认是古代对魏晋南北朝以来勃兴的他们也不存任何芥蒂;生产力的发展也达到了小农社会的最高水平,,对什么都敢用微笑来接纳;在李氏集团统治的二百九十年内,没有因文字触犯忌讳而被判罪的,更没有因此而杀头的,即使是讽刺了皇帝,揭了皇帝的短,也就只算小事一桩;在封建统治下,这是唯一一个政治气氛如此宽松大度的朝代;一说起唐代,我们立即就会想到唐诗;唐诗,是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在小农社会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唐诗,是中国诗坛的长江、黄河,以广阔的流域面积灌溉着中华民族诗歌的国土;据统计,全部唐诗,有作者3600多人,诗55000多首;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孕育了唐代文学,作为中介和创作主体的唐代文人在成员构成、政治态度、思想状况、文艺修养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征,这又直接影响了唐代文学的风貌;一、唐代的文人1.中下层文人入主文坛;唐代实行科举,进士一科尤其受人重视;考进士要考诗赋,诗做的好就有飞黄腾达的可能;流风所及,连和尚、道士、妓女等稍有些文化修养的人,都敢大大方方站出来赋诗一首,有不少人甚至还留有诗集;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庶族士子入仕从政的积极性;他们没有门第爵禄的荫庇,需要凭借自己的才华,通过察举、征辟、科场、军功等途径跻身政坛;随着庶族地主阶层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迅速崛起,他们的入主文坛是势所必然;他们入主文坛的标志是高宗、武后朝王杨卢骆和陈子昂对当时文坛仍占主要地位的六朝文风的冲击和震撼;唐代,连政治连哲学都透着诗歌的芬芳,唐代的诗坛,不仅诗多、诗人多,而且还挺立着一队令后人肃然起敬的巨人,如孟浩然、王昌龄、高适、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白、杜甫、李贺、李商隐等都出自这一阶层,这一个接一个登场的巨匠,使唐代文学世俗化、通俗化,促成唐文学的极度繁荣,也长期影响后代诗人的创作;2.自觉地干预政治;初、盛唐时期,经过一百多年左右的励精图治,唐朝达到极盛: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众富庶、文化教育发达、中外交流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而唐太宗、武则天和早期唐玄宗任贤用能,擢拔人才,从善纳谏,广开言路;慷慨激昂、奋发进取,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在这样的环境下,庶族地主出身的唐代文人,大都受儒家兼济思想的影响,不同于六朝的文人,他们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参与欲,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抱负,生活天地宽阔得多,阅历丰富得多,对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的了解也深广得多;他们以济苍生、安社稷为己任;因此在文学上,他们自觉地用诗文干预现实政治,反映社会民生;3.思想开放,出入三教;唐代的文人的思想信仰各有所宗,却大都带有出入儒释道三教的特点;唐代文人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儒家;道家思想和道教的影响也颇大;唐代的文学和文人同时还受侠义之风和纵横家思想的濡染;4.文艺兼擅,修养精深;唐代的文人的文艺修养普遍较高;一些文人诗文并擅,书画、音乐兼长,极其重视并善于从民间文学中获得滋养和灌溉;二、唐诗的题材、风格和体裁1.从诗歌的题材来看,唐诗几乎深入到了唐人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诗歌几乎成了唐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出现了题画、评文诗;这些都是唐人对诗歌内容的拓展和创新;2.从诗歌的风格流派来看,鲜明独特的风格是创作成熟的标志;唐朝诗坛先后出现过众多的风格流派,形成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3.就诗歌的体裁而言,中国古典诗歌的各种体裁至唐代都有所发展;五、七言古体兴于汉魏,唐人有所发展;律体是唐人的创新;绝句有古绝、律绝之分;乐府诗歌发展壮大,后来形成新乐府运动;三、唐诗的发展和分期大致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1.初唐诗坛面临的任务是批判六朝文风,为开创一代新风打下基础;初唐前五十年,诗坛主流仍是齐梁诗风;初唐后五十年,诗坛有两大潮流:,他们的诗歌思想内容无足多道,但声调格律十分精工;对前代的诗歌进行了总结,对律诗的定型和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自觉地批判六朝文风,有意识地在拓展诗歌的内容、开创新的风格上进行尝试;他们把诗歌的题材只活了二十七岁;他二十六岁时写的滕王阁序,是传诵千古的名文;他放声一唱,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开阔而令人神气飞扬的秋景;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胸襟气度,给人踏踏实实的安全感在交通和通讯工具都不发达的古代,山那边是什么样子很少有人知道,天涯是不可能若比邻的;这只有人充满自信,相信能自由自在的活着,不会有政治地震与任何外力来阻隔人相会的愿望,才能从容不迫唱出这样的豪情;,面对着无限的时间与无限的空间,如春雷炸响一样高唱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多么悲壮的歌声,像从历史的深处腾出,不仅一声就唤醒了永远辉煌的盛唐诗,而且直到今天仍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审美的冲击波2.盛唐诗坛璀璨晶莹,美不胜收,其主要标志有四:1风格流派,百花齐放:开元、天宝盛唐年间,气势磅礴的边塞诗人开创慷慨豪壮的边塞诗派他们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在这批边塞诗人中,七言绝句写得既多又好的当数王昌龄;他高唱着战地进行曲:“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的好朋友王之涣,年轻时以豪侠自命,爱击剑打猎,纵酒悲歌;他诗名很大,是边塞诗人中重要的一家,可惜他命运不济,诗集失传,只留下来六首绝句;据记载,有一回他和王昌龄、高适等人在酒店喝酒,正好来了一批艺人,于是他们约定,等会儿这些艺人唱歌时,唱谁的诗最多,就说明谁的诗名最大,结果一个乐工唱了王昌龄的两首绝句,一个唱了高适的一首绝句,王之焕说:乐工唱的是乡下人听的乐曲;等着瞧吧果然,一个漂亮的歌妓起来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那个歌妓又连唱两支歌,都是王之涣的诗;从这个文坛掌故就可以看出来,他在当时的诗名有多大,这首凉州词是唐诗中的名篇;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字不奇,句不奇,景不奇,情不奇,但却展现出如此磅礴的气势,这简直是奇迹边塞诗人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高适和岑参,后世合称高岑;高适的性格和李白有些相近,很有些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气派;他的千古绝唱燕歌行则如钱塘江潮一样喷涌而来:“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高适擅长写七言古诗,气势壮阔,开合动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他的七绝不多,但有几首也能于小中见大,具有丰富的内蕴,境界高远;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岑参是盛唐最典型的边塞诗人,在八世纪五十年代,他渴望建功立业,曾经两次出塞,在新疆前后呆了六年;他满怀激情高唱着:“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他边塞诗的特点,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去把握;第一,他是个好奇的人;他喜欢从出人意表的角度去发现诗;第二,岑参诗中有一股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这也是其他边塞诗人所无法比拟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该诗派其他诗人还有李颀、王翰、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怀,深细敏感的审美嗅觉,来描绘山水风景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闲适静谧2各体均有革新创造;3开创出一代新风:它具有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诗人抒发情感,既不掩饰,也不节制,行云流水,率真无伪;语言质朴无华而情韵悠长;4出现了李白、杜甫两颗诗坛巨星;,以惊动千古的气势唱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个宣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超级巨人,把盛唐精神推上了照耀千古的最高峰;他的诗歌以澎湃雄放的气势、奇特瑰丽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飘逸不群的风格,抒写拯物济世的抱负,表现蔑视权贵、反抗礼教、争取个性自由的精神,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成为反映盛唐时代精神和风貌的一面镜子;3.中唐是继盛唐之后,诗歌的又一繁荣时期;不仅诗人和诗作的数量超过盛唐,而且流派繁多,也不逊于盛唐;1中唐前期,唐诗处于两个高潮之间的低谷;;他们大多经历了安史之乱,诗歌对社会的疮痍、民生的凋敝有所反映,但多冷静客观的描写、低沉感伤的哀叹,缺乏盛唐是恶那种强烈浓厚的感情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2中唐中期,则是唐诗的再盛时期;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其代表人写个人的不幸遭遇来揭示社会的弊病,追求深险怪僻,刻意推敲;韩愈,个性极强、想把盛唐气象召唤回来以重新振起自信,开创了一个奇崛险怪的诗派;他大声疾呼,用诗一样的语言喊出了“物不得其平则鸣”的千古名言;,春风吹又生”的坚韧,显示出唐王朝仍然是一个具有活力的存在;,主张干预现实,发展杜诗的现实主义,诗歌的风格浅显平易,与韩愈的奇崛险怪双峰并峙,使唐诗呈现出又一个气象万千的新天地;3中唐后期,诗歌题材出现了自社稷江山回归歌台舞榭,审美情趣转向深细幽曲;他们的部分诗从题材到表现手法都有词化的倾向;至此,唐诗是盛极而衰了;盛极一时的唐王朝终于酿出了“安史之乱755-763”,这一场延续了八年的战争,把盛唐的气象一下扫得七零八落;,虽然到“安史之乱”爆发那一年已经44岁,但他唱不出盛唐的理想主义,唱不出盛唐的浪漫气质;他用嘶哑的歌喉唱出来的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一片中唐的血泪,是目睹盛唐气象破灭的悲哀;杜甫的诗歌则是安史之乱前后的一部诗史;他忧国伤时,善于把时代的灾难、民生的疾苦和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用典型事例加以表现,因而他的诗歌感情深沉,蕴含深广,笔法深幽,语言遒劲,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然而,唐王朝毕竟走上了无可挽回的下坡路;唐诗也从中唐的再度繁荣跌进了晚唐的衰落;,不知风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路向哪里去;他的歌声是古人感伤的、低沉的,望着逐渐黯淡的黄昏,一唱一咽地低吟着:“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是在哀叹自己的不得意,可我们从中也看到了唐王朝的日暮途穷;4.晚唐是唐诗的衰微时期;客观上,晚唐诗人面临时代衰败、社会心理感伤颓废和诗歌在盛唐、中唐一盛再盛之后难以为继的局面;主观上,他们的才力心志俱不足开宗立派,只配作前人的追随者;——反映民生疾苦、讽刺政治黑暗,忧愤怨恨多于谏诤规劝;仕途通达,遭遇乱世,绝望于政治,——思归慕隐;杜甫的生平和思想杜甫的一生,是忧国忧民的一生,他的诗歌忠实地记录了他颠沛流离、饱尝忧患的经历;一、杜甫的生平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其十三世祖、西晋名将杜预为京兆杜陵人,所以他以此为郡望,杜甫曾应进士举,不第.天宝中,客长安近十年曾住杜陵附近的少陵,曾做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为,为祖籍;祖父杜审言,着名诗人;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可以分四个时期: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35岁以前开元十九年731,二十岁的杜甫开始了他历时十年,前后三次的壮游生活;第一次饱览吴越秀丽山川,凭吊了许多名胜古迹;第二次足迹遍于燕赵河南河北山东;第三次,天宝三载,由长安来到了东都洛阳,时年44岁;而33,就一直在外游历,此时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生晚辈,正为寻求声名而广泛游历,结交名流,恰好也在这时漫游到了洛阳;两人一见如故,彼此倾心,三人同游梁宋,相与豪饮畋猎;第二年秋,李杜二人再次聚会,地点在东鲁,齐郡等地;这两次相聚总共不会超过三个月时间;李白于秋末赴江东,杜甫则西去洛阳,从此再没有能够见面;根据郭沫若的统计,在杜甫现存诗中,与李白相关的近20首,其中专门寄赠或者怀念李白的有10首:赠李白前后两首、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冬日有怀李白、;②这些诗贯穿于两人相识到李白去世的始末,可以说,此后半生,杜甫都在怀念李白,就像怀念他的亲人,感情真挚动人;李白集中有关杜甫的不多,只留下4首;这些现存的诗,虽然多少不等,却已经足够证明两个人的倾心相投;这一时期,是杜甫创作准备期;涉世不深,更未接触到社会深层问题;代表作品: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风比较豪迈浪漫.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安史之乱酝酿期,杜甫生活、思想、创作转变期;天宝五载,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落第后,他到处投诗干谒,不见成效.天宝十载,得到玄宗赏识.天宝十四载,困守长安10年,;长安十年的生活磨砺,理想落空,使他对朝廷的腐朽﹑民生的苦难﹑世俗的炎凉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不但在思想上已经成熟,而且在艺术上也已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代表作品:丽人行﹑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嗅,路有冻死骨,从此杜甫走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这是安史之乱为祸最烈的时期,也是杜甫创作成就最高的时期.45-48岁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次年长安沦陷,杜甫带着妻儿逃离,后被叛军捉回长安.757年,杜甫冒死逃脱.肃宗朝,授官左拾遗.不久,因房绾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也就宣布了杜甫政治理想的破灭.代表作品:北征﹑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是杜甫的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春望,仕途的挫折,使他忧国伤时﹑壮志难酬﹑抑郁悲愤的情感也更加深沉.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59岁从思想感情上完成了日渐远离皇帝而走向人民的痛苦过渡政治的绝望,生计又成问题,760年春,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草堂,生活相对安定.其间又因地方节度使叛乱,杜甫不得已离开四川,辗转流浪了几个地方.764年,又回到成都,被荐举做了检校工部员外郎.大历五年770病卒于潭州往岳阳的小舟上.代表作品:秋兴八首﹑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登高﹑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风也更加苍老沉郁.。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而闻名于世。

唐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朝,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唐诗的发展历程。

一、初唐时期(618年-755年)1.1 唐初文风的形成:初唐时期,唐朝刚刚建立,文人士大夫多为北方人,他们的诗歌风格受到北方文化的影响,注重形式和格律,以五言绝句为主要形式。

1.2 杜甫的崛起:杜甫是初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深受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影响,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怀。

1.3 王勃的“乐府体”创作:王勃是初唐时期的另一位重要诗人,他创作了许多乐府体诗歌,以其豪放的气势和抒发个人情感的特点而著称。

二、盛唐时期(755年-847年)2.1 诗人群体的兴起:盛唐时期,唐朝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大批诗人涌现出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诗人群体,如王之涣、杜牧等。

2.2 唐诗的题材丰富多样:盛唐时期的诗歌题材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对爱情、友情、人生哲理等主题的思考,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多元化特点。

2.3 唐诗的艺术风格进一步成熟:盛唐时期,唐诗的艺术风格进一步成熟,注重形象的生动描绘和意境的烘托,以及对音韵和节奏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中唐时期(847年-907年)3.1 唐诗的政治倾向:中唐时期,唐朝逐渐衰落,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一些诗人开始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政治的批评。

3.2 唐诗的主题转向:中唐时期,唐诗的主题逐渐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转向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开始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生的意义。

3.3 白居易的诗歌成就:中唐时期,白居易是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自然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为主题,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晚唐时期(907年-960年)4.1 唐朝的政治动荡:晚唐时期,唐朝政治动荡不安,社会秩序混乱,这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消极影响,一些诗人开始表达对社会现实的绝望和对人生的迷茫。

唐文化

唐文化

所谓盛唐文化,是以玄宗朝为主,上溯高武,下及德宪朝,空间分布涵盖开元十五道,以西安、洛阳为中心向外呈辐射状的文化。

玄宗开元天宝间(713~755),为历代史家所称颂的“盛世”,这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超过前期,政治上实行较开明的统治,而且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也都表现出诸多高峰。

既有中外文化融合、物态变迁的时代特征,又有继承古老的传统以通变求新意的民族特质。

以诗歌为表征,李白杜甫所代表的恢宏激昂的盛唐之音、高适岑参壮志酬国的边塞诗和王维等融于自然的田园山水诗,奏起了时代的最强音。

史地的发达、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代表民间文化的传奇变文俗讲百戏,以及具有起承转合功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音符。

唐代是佛教文化渐趋融入并中国化的重要年代,也是唐人对古今中外各种学问大加总结提炼的时期,大量综合性著述的出现反映了唐人总体智力水平。

另方面,玄宗朝长达40余年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天宝十四载(755年)的“安史之乱”,象一块界标,标志着时代内容的分野和转折,这种转折所带来的变异特征,由于加速度的发展,越到后代越为明显。

然而,在与这一事件切近或同时,在文化的发展中已有了这种变化的端倪。

本文试图对盛唐文化现象的诸多变异特征进行探讨,进而算是对笼统谈论盛唐文化而忽略其时代差异的研究现象的一种反拨。

一隋唐关中门阀为首的政治势力统一中国,重演了各政治力量消长变化过程。

重婚姻门第的山东旧族渐被重官阶爵禄的关中军功贵族所取代,随之而来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

科举取士,扩大了一般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仕途之路,在现实的秩序中突破了门阀士族的权力垄断,强化了广大知识分子入仕参政的愿望。

他们带着不懈的热情去建功立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文学做为反映现实最敏感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诗歌更是先声夺人。

总观盛唐诗歌,是对现实人生的乐观感受和充满青春昂扬热力的执着。

带着这种情感去观照自然,同时便是一种移情于自然,歌颂自然的强烈情绪体验,它少有一种沉重的现实内容,更多是一种抒发内心欢快、充满健康生活情趣的审美感受,这是盛唐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和美学风格[1]。

《中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整理(四)——隋唐五代文学部分(1)

《中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整理(四)——隋唐五代文学部分(1)

《中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整理(四)——隋唐五代文学部分(1)展开全文1.简述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答: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首先,从客观条件来说,唐代多样多彩的生活,为文学的发展准备了丰富的土壤。

唐代曾经是我同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一百多年的开拓发展,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的兼容并包,文化上的中外融合,创造了对文化发展极为有利的环境,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创造力,也给文学带来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创造了被后代一再称道的盛唐气象。

同时,它也经历过安史之乱这样一场空前战祸,在士人面前展开了杀戮破坏、颠沛流离、灾难深重的生活。

这样丰富的生活并不是每一个朝代都有的,这为文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其次,从文学发展自身说,唐文学的繁荣乃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已经朝着独立成科的道路迅速发展,骈体文把散文美的形式推向极致,同时也暴露了它的弱点。

诗歌的声律形式已具雏形,将要影响我国千余年的一种新的诗歌体式已经呼之欲出。

原有的多种文体的写作目的与写作规范正在发生变化,新的文体不断出现。

这些都说明,魏晋南北朝文学已经为我国文学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做好了一切准备。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唐人创造了全面繁荣的一代文学。

唐代文学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表现在诗、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

诗的发展最早,在唐文学中也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

当诗发展到它的高峰时,散文开始了它的文体文风改革,就文体文风改革的规模和影响说,前此还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它相比。

小说也开始走向繁荣,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而当散文、小说、诗相继进入低潮时,诗的另一种体式——词,又登上文坛,焕发光彩。

终有唐一代,几乎找不到一个文学沉寂的时期。

其次,唐文学的繁荣,还表现在作者众多而大师辈出上。

《全唐文》收作者三千余人,《全唐诗》收作者二千二百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唐人小说今天可以找到的还有二百二三十种。

中唐文人的政治自觉与诗歌创作_何晓园

中唐文人的政治自觉与诗歌创作_何晓园

安史之乱带给唐朝转折性的变化,史学界之“唐宋变革期”说指出中唐为古代与近世之断限,认为唐代中叶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带有转折性的社会变化,这种社会转型不仅表现在经济与政治上,而且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而近年来学者对中唐文学转型意义的关注,让我们认识到中唐文学较盛唐之音的新异所在。

那么,中唐社会变革具体带给文学什么样的影响?缘何会有“诗至于中唐,变之始也”[1]之说?本文拟就中唐文人的政治自觉来探寻文学之变化,以期对这一文学转型有更全面的认识。

一、政治格局的变化与文人社会角色的转换盛唐时期,大唐走入繁盛之颠,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与昌盛的经济、强大的国力相呼应,盛唐诗坛人才辈出,佳作如涌。

透过诗人们的咏唱,可感受到当时文人们热烈蓬勃的热情与生气、慷慨激昂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和气魄雄伟的文笔诗风。

正如严羽所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盛唐文人有着积极入世的热情,只不过在繁华盛世之中,这种入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个人对功名的追求,渴望建功立业,立德立功与立言。

缺少经历政治动乱和大的社会变革,他们不会主动对政治进行深沉的思考,更多的是一种积极与进取的激情。

经历了安史之乱,中唐政权已难现昔日之辉煌,在藩镇割据、朋党之争与宦官专权的内外交困中风雨飘摇,中央集权对地方的控制与制约已不再牢固,各节度使自行任命官吏,扣留赋税,导致矛盾激化,因而藩镇叛乱此起彼伏;朋党之间明争暗斗,前有杨炎与陆贽,后有李德裕与牛僧儒;而宦官专权更是一任接一任,先有李辅国、程元振,再有鱼朝恩;李唐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一蹶不振,从繁华跌入动荡,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让中唐文人充分体会到时局变化之大,落差之深。

面对满目疮夷的景象,摇摇欲坠的朝廷统治,他们一方面失去了原先那种积极浪漫和进取的激情,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他们对现实的认识,由对政治的模糊认识转向清醒洞察,由对政治的盲目乐观转向怀疑焦虑和充满忧患意识、批判意识,由对政治的疏离转向热情投入,对社会政治问题进行主动而积极的思考,实现了政治上的自觉。

唐代文学与政治环境的相互作用

唐代文学与政治环境的相互作用

唐代文学与政治环境的相互作用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之一,同时也是政治变革频繁的时期。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唐代文学与政治环境产生了紧密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唐代文学与政治环境之间的关系。

首先,唐代政治环境对于文学创作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王朝更迭和社会变革,不同统治者所倡导的理念和价值观也发生了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当时文人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以盛唐为例,贞观年间(627-649)皇帝李世民推行开明政策,并提倡儒家思想,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大量以宋琬、房祺等为代表的诗人群体。

他们致力于传承经典、弘扬礼仪道德,并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对国家稳定与繁荣并向往。

其次,文学作品也对塑造和反映当时政治氛围起到重要作用。

在唐朝各个时期都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宫廷内外的政治争斗往往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

例如,盛唐时期出现了大量以宫廷政治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和戏剧,如王昌龄等人所著《长恨歌》、白居易撰写的《琵琶行》等。

这些作品通过描绘权力斗争、宫廷生活中存在的欢愁离合来反映社会现实,并提供给读者一种审视当时政治环境和思考个体命运与历史关系之间联系的角度。

最后,在唐代文学中也可以看到对政治批评与反抗意识逐渐增强。

当唐朝进入中晚期,社会经济开始衰退,国家面临着农民起义和分裂势力崛起等挑战。

在这样不稳定的背景下, 文人纷纷表达对当权者统治方式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进行批判。

例如,《永州司马青衫泪别凄凉十四首》是张籍用饱含忧国忧民之情写就而成, 映射出壮志未酬, 国家动荡导致百姓沦落的现状。

这些作品反映了社会民生问题与政治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并试图通过文学表达来引起人们对社会变革和改进的思考。

综上所述,唐代文学与政治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而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政治环境催生了不同风格、主题和态度的文学创作;而文学作品又能够塑造和反映当时政治氛围,甚至批评与反抗权力者统治方式。

这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使得唐代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在历史演进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唐文人与政治的关系
【摘要】李白在自己的人生中有着三次相对集中的干谒经历,创作了数量不少的干谒诗,而干谒活动也几乎贯穿了李白的一生,透过这些干谒诗、干谒活动以及相关研究资料可以知道,作为没有科举考试资格的李白在自身理想和当代政治之间扮演着一个具有特色的矛盾体,就像历史演绎剧一样的生动传奇。

当时这样的文人墨客也是如此,总是难逃一种“被政治”的命理。

【关键词】李白;干谒诗;文人;盛唐政治
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政治发展的双丰收时期,在文化上出了蜚声中外的唐诗,唐传奇等作品,而且各种诗歌流派兴起,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代;诗歌风格的创新,写作角度和创作手法等方面都值得后来的学者去效法。

在众星璀璨的唐代,李白成为最耀眼的一颗;唐朝,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和可供深度发掘的朝代。

就是在这样一个值得称道的朝代里却有着让学士们几乎是难以启齿的求仕途经,那便是干谒行卷。

所谓的“干谒”是我国古代文人士子为寻求入仕门径而向当朝达官显贵或有名望者呈送书信、进献诗文赋作,以求得他们赏识、援引、擢拔重用的一种“多为人所笑弄”的不光彩行为。

虽然从汉代起,干谒的风气便与荐举取士的制度一起产生了,但在唐朝才真正地风行起来。

就连诗仙李白等大文豪都“卷入”其中,这不得不让我们思索起来。

一、干谒的解释以及起源
对于干谒一词,《说文解字》解释说:“干,犯也,从反入从一,凡干之属皆从干,古寒切。

”“谒,白也,从言曷声,与歇切。

”《现代汉语大词典》:干谒,有所企图或要求而求见。

实际上,东周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西周的宗法制逐渐崩溃,士阶层逐渐兴起;“今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竟招英雄以自辅翼。

此乃得士则昌,失则亡之秋”,诸侯们争相“礼贤下士”,延揽人才成为一代风尚。

自然,自荐以及他荐就成为一种入仕的途径;到了东周和西周时期,便有了众所周知的察举制,举孝贤,同时还有世袭制以及自荐制度,为寒门进入仕途提供了机会。

汉代,采取了察举和征辟制度,其中便有重要的自荐制度,也就是干谒的一种。

到了隋朝采用了九品中正制,即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到了唐朝,采取“考试为主,荐举为辅”的选官政策,这种途径更为盛行。

朝廷曾下诏要求各级官吏荐举能人异士,而怀才不遇之士若无人举荐,亦可自举,“凡宰相王臣,宜加搜择。

其常参官及郡县长史上佐等,皆从历试而践通荣,如各知其密行异能、博学深识、才堪济代、术可利人、名不彰闻、位不充量、湮沦屠钓、流落风波者,一善可录,便宜公举。

远则裁表附驿,近则进状奏闻,勿避亲雠,无限侪伍。

其有独负奇才,未逢知己,即仰投匦,并据陈状自论,长官登时与奏。

夫惟荐士,非止一举,永为恒典,有即登闻”。

二、李白的干谒经历以及干谒诗创作情况
对于李白,许多先贤都有过极为详尽的探究,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本文主要就李白为何没有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以及几次干谒活动的集中期进行叙述。

首先是李白为何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原因问题,就这一问题大多数的研究学者认为是李白的性情所致,李白不屑于通过科举求官;唐代开科考取士,统治者是从维护巩固中央集权统治为出发点的,对人才的选拔,十分注重社会政治功用,因而对参考人员有系列严格的资格限定。

参加科举考试者,须有“生徒”和“乡贡”的身份,必须“怀牒自列于州县”,证明其家世、籍贯和本人的品行。

众所周知,李白既是商贾之家又不符合第一条的规定,所以理所应当地可以认为李白并没有资格参加当时的科举考试。

其次是李白生平中几次较为集中的干谒时期。

对于没有科考资格的李白来说,可以说一生之中都没有停止过干谒活动。

李白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中1~20岁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李白主要是遍观奇书,积累学识,;20~42岁为第二阶段,李白在这一阶段主要是漫游求仕;42~45岁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长安供奉翰林;45~55岁为第四阶段,这是李白再度漫游阶段;55~62岁为第五个阶段,李白历经安史之乱,最后去世。

其中在李白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干谒活动,总结起来主要是在第一阶段的蜀中时期;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隐居安陆到翰林供奉前期;最后便是安史之乱到流放夜郎的一段时间,大致是在第五阶段。

这便是李白相对集中的三个干谒期。

据清代王琦的《李白诗歌全集》以及詹锳的《李白诗文系年》可知:
蜀中时期(唐武后长安元年辛丑即701年至开元八年庚寅即720年),李白到各处拜访当地名士。

在“唐玄宗取得政权不久,罢免了吏员出身的姚崇,启用了张说、苏颋、宋璟、卢怀慎、源乾曜、张九龄、张嘉贞等一批新兴的文学之士。

”其中苏颋为益州长史,李白于路中投刺,而苏颋待以布衣之礼,因谓群僚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

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

”但并没有求得官职。

随后李白就到处漫游。

在开元十六年戊辰居安陆。

隐居安陆到供奉翰林时期(开元十六年戊辰即728年至天宝二年癸未即743年),在隐居安陆的十年里,李白也在不停地干谒,其中他向安陆的李长史和裴长史进行干谒,有《上安州李长史书》和《上安州裴长史书》。

此外还有许多的赠词,如《赠张公洲革处士》、《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等,还有较明显的便是古风五十九首之二十六首“碧荷生幽泉”,古风五十九首之二十七“燕赵有秀色”,古风五十九首之“青春流惊湍”。

安史之乱到流放夜郎时期(天宝十四载乙未即755年至宝应元年壬寅即762年),上元元年(760年),李白写了《赠崔咨议》的干谒诗,诗中仍然意
气十足,甚至连伏枥的老马都不屑,而以天马自喻:“绿骥本天马,素非伏枥驹。

长嘶向清风,倏忽凌九区”,期待着得到重用后仍能万里驰骋。

三、唐代文人与政治的“纠葛”
如上文可知,对于像李白这样没有科举资格的文人来说,科举无疑是“死路一条”。

所以对于当时的士人来说,这些没有科举资格的文人或者其他文人会通过隐居山林,等到出了名了,自会有人引荐,但这样的话必定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再加上他们积极入世的心情和隐遁山林的不确定性和艰苦性之间的矛盾,让他们沉不住气,所以有很多人是等不得的;再加上在科举制中也离不开举荐的制度,于是“干谒”这条路子一时间兴盛起来。

据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和《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考证:科举制成为是唐以后中国文人政治主体机质的基础,它在隋唐时形成为一种新的选人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先前政治由贵族专断、任官“由门第”专取的贵族政治的主体模式。

而为我们大家所公认的唐代文人政治时代,文人学士无疑是这一时代的主体机质。

其中像李白这样的文人也无疑是这一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被排斥在制度之外的时候又被时代拉进来,成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矛盾体。

文人和政治在上演着一部似离非弃的历史演绎剧,总是难逃被政治的命理。

参考文献:
[1]李白(唐).李白诗歌全集[M].清代王琦注.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9月
[2]詹锳.李白诗文系年[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3]杨栩生.李白生平研究匡补[M].巴蜀书社.2000年
[4]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
[5]许慎(汉代).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年
[6]罗鸣放.从入仕追求方式看李白的人生处世心态[D].广西贺州学院
[7]韩括.李白的干谒与干谒诗[D].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年第2 期(总第102 期)
[8]胡燕(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盛唐干谒风行原因新论[D].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年11 月第13 卷第 6 期
[9]汤素琴.(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论唐干谒文盛行原因及其特点[D].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年第 1 期(总第107 期)
[10]李福长.唐代学士与文人政治[M].齐鲁书社出版.2005年6月印刷
[11]王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唐代荐举之制与文人干谒之风[D]齐鲁学刊.2010年第5期总第218期
[1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7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