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城中村问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5.1 11.8 和33.3 呈 上升趋势 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建造的大批6 7 层住房严重违反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 给城 中村的进一步改造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3.1.4有无建筑许可
虽然一般认为城中村中建房大多是无许可 证的违章建筑 但从问卷调查结果却完全反映 不出以上情况 在被调查的223 名户主中 回答有许可证的有159 人 占71.3 无许 可证的30 人 仅占13.5 没有回答的34 人 占15.2 显然这一结果与实际情况不 符 但不能简单认为居民在弄虚作假 无中 生有 因为问卷中填写许可证号的占不少比 例 我们推测是有建造许可证的居民填表率更 高的缘故 但即使是经过审批取得许可证的私 人建房 其在建造过程中也有不少是违章扩大 面积和增加层数的 3.1.5 房屋质量
关键词 城中村 居住意识 深圳 Investigation on Living Conditions/WANG De [Abstract]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 investigation was made to the inhabitants in Village Within City,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on the conditions of residences and also the ideas, wishes and intentions about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This survey reveals some valuable findings. [Key words] Village within city; Habitation consciousness;Shenzhen
眼间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范围 而发展初期 政府因无力妥善安置村民 不得已划定某些特 殊地块作为原村民居住和维持生计的空间 这 些地块基本保持以前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 村民面对着周围疾风暴雨式的城市发展 为寻 求土地空间的最大利用 自发地以其独特的发 展方式对这些土地进行几乎是无序地开发 随 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今天所谓的 城中 村 问题
1.91 和向西村 1.91
3.2 对城中村环境的评价及今后发展的 意向
3.2.1 环境 绝大多数 60.0 的居民认为城中村
的环境一般 认为 好 和 差 的分别 只占21.9 和18.1 将居民按年龄段分为 青年 35 岁以下 中年 36 岁 59 岁 和老年 60 岁以上 分别对各年龄段居民 环境意识作对比分析可发现 认为环境好的比 例随着年龄的上升呈下降趋势 表3 相 反认为环境差的比例随着年龄的上升呈上升趋 势 即年龄越大越认为环境差 这可能是相 对年青人来说 习惯乡村田园生活的老年人更 不适应城市城中村环境的缘故 对环境评价较 好的前3 位城中村分别是田贝村 田心村和长 岭村 差的前3 位分别是向西村 坳下村和 西岭村 3.2.2 采光 通风及卫生状况
本问卷调查是1997年11 月由罗湖区规划
国土分局在旧罗湖区辖区范围内实施的 发放
调查表1 200 份 回收350 份 回收率为30
由于随后罗湖区行政管辖范围发生变化
部分地区划并盐田区 本次分析中也将现已不
属于罗湖区辖区范围的部分除外 所剩调查表
经检查又确认有28 份属无效 这样 最后
可供分析用的有效调查表共223 份
城中村包括旧村与新村两种形态 旧村以 农民住宅为主 房屋建造是村民历史上自发进 行的 环境缺乏规划 脏 乱 差现象严
王 德 深圳市罗湖区 城中村 居民的居住意识分析
2001 年第 5 期 第 17 卷 8 7
重 而新村是在市政府1982 年和1986 年分别 划出红线的范围内建设起来的 建设有统一规 划 但各新村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建房超标 情况严重 表 1
本研究是结合罗湖区分区调整规划的编制 展开的 由于城中村建设发展已经基本失控 政府主管部门及统计部门不能掌握有关城中村 的正确数据 因此 本文主要利用罗湖区国 土分局对城中村常住居民所作问卷调查的资料 对城中村常住居民的居住意识和改建意向作初 步分析
1 城中村问题的由来
城中村问题主要存在于我国南方某些城 市 由于改革开放和特区政策带来经济的飞 跃 城市化浪潮急速席卷各地 部分村落转
罗湖区位于深圳市中心区 是深圳建设发 展最前端地区 也是代表深圳特区的一个窗 口 在短短18 年时间内 深圳由一个人口不 到5 万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 城 市发展有目共睹 但在取得这一巨大成就的同 时 也出现了当初规划建设指导者未曾预料到 的现象与问题 城中村 就是其中最具典 型的现象 日益严峻的城中村问题不仅给城市 规划建设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也为城市规 划理论的研究工作者提出新的课题 即在市民 自我发展 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 城市规划工作应如何开展 传统的规划管理应 如何审时度势不断适应新形势变化
认为房屋质量好的占36.9 一般的占 50.0 差的占13.1 数据显示 对住 房本身居民并没有太大的不满 对房屋质量和 建房时间作交互分析就会发现 建房时间越 早 质量越差 建房时间越晚 质量越好 18 个城中村中 普遍认为房屋质量较好的前3
位是位于市中心部的湖贝村(平均值1.30 ) 渔民村(1.36)和田贝村(1.50) 较差的3 位 分别是罗湖周边部的坳下村(2.0) 长岭村
2 罗湖区城中村现状概况
2.1 数量及分布
本次调查对象是罗湖区内18 个城中村 分别是蔡屋围 湖贝村 向西村 笋岗村 田心村 布心村 水库村 水贝村 田贝 村 泥岗村 独树村 罗芳村 渔民村 长岭村 西岭下 黄贝岭 坳下村 莲塘 村 总面积约115.58hm2 较为均衡地分布 在罗湖区内各地块 图1 另有一些城中 村由于在城市建设进程中规模逐渐减小 目前 所剩用地已极少 未被列入此次调查范围
2.3 建筑状况
深圳市规定 农民私建房每户限建1 栋 用地面积不超过120m2 层高不超过3 层半 在城中村的调查中 绝大部分建筑都已超过此 标准 低层住宅区容积率已达到1.5 左右 而多层住宅区一般都在2.0左右 高处已达到 4.0 以上 不仅容积率高 而且建筑密度大 村民在自己的地块范围内尽可能地建满住宅 平均建筑密度均较高 普遍在40 以上 有 的甚至达到近70 有些地段邻里间的住宅 楼几乎挨在一起 大量空地和绿地被蚕食 住宅的日照间距难以满足 长期的 见缝插 建 使各村的建筑密度和空间形态处于失控状 态
的自身利益构成影响 应具有较大的可靠性
本次分析也以内容
为重点 对内容
虽也作分析 但只能作为参考
被调查户主的平均年龄为48.6 岁 其中 42.5 岁 52.5 岁年龄段户主的人数为最多 共占总调查户主的30 左右 其次是32.5 岁 42.5 岁年龄段 占总调查户主数的25
以上两个年龄段的人数总和占总数的一半 以上 这部分人口不仅数量多而且正值青壮年 期 在家庭 股份公司及社会中都拥有较大 的发言权 他们的思想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左右 着城中村今后的发展 家庭平均人口5.5 人 其中4 人家庭占比重最高 达30.69 其次是5 人家庭 占18.8 6 人家庭占14.8 以上 3 种家庭共计占总数的64.29 而以夫妇二 人和独生子女组成的3 人家庭在城中村中只占 9.4 大大低于深圳市平均水平
作 者 简 介
王 德(1963-) 男 1983 年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 1994 年获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学位 后在联合国区域发 展中心任研究员 1998年起任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 授 E-mail dewang@online.sh.cn
收稿日期 2000-10-26 修回日期 2000-09-03
城中村中的新村建设可追溯到特区成立之 初 至今已经历了17 年 18 年 1985 年前 后有一个小规模的建设高峰期 这可以推测是 特区建成后新村的第一次普遍建房 1990 年 以后又开始出现了建房高潮并持续至今 这可 能是对第一次建成住宅的改造或重建 通过对 住房建设时间和层数所作的交互分析 表 2 我们可看出 3 层住宅在1980 年前 1980 年 1984 年 1985 年 1989 年 1990 年 1994年 1995年后的建设数量分别占各时 间段建房总数的52.6 36.2 37.3 31.6 和8.3 呈明显下降趋势 2 层住 宅也有同样特征 相反6 层住房在上述5 个时 间段所建住房占同期建房总数的比重分别为0
3.1
59 812.8 2 705
5.2
54 487.0 2 517
2.8
80 211.0
687
3.4
71 677.3 2 039
4.7
109 864.0
526
3.3
自扩大宅基基底面积并增加层数 更不用说那 些根本就未报建的私房了 这给城市的统一规 划和建设 房屋租赁的规范管理带来了极大的 困难
3 对城中村常住居民问卷调查 的分析
各村私人违章建房 是深圳市内的 老 大难 问题 虽然政府做出了一些限制和规 定 但根本无法阻止私房的乱建状况 许多 办理了手续的私房在取得了建筑许可证后 擅
表 1 罗湖区旧村现状及开发强度
旧村名称
泥岗村 蔡屋围 水库村 湖贝村 向西村 黄贝岭
占地面积 现状人口 容积率
(m2)
(人)
24 618.8
502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城中村常住户户主 内
容涉及 户主本人的情况 包括年龄 结
婚时间和家庭人口规模 户主现有住房情
况 包括建筑面积 层数 建房时间等
户主对城中村现状的评价及对今后发展的看
法 包括是否打算拆建 是否赞成统建等
由于内容 涉及村民较为敏感的建筑违章问
题 在填写这一项目时可能带有较大的保留
而内容 和 不涉及居民的隐私 也不对他们
虽然城中村的形象是脏 乱 密 暗 但居住在城中村的居民的感觉似乎要比其它人 想象的要好 对采光 通风评价是 好 一般 和 差 的比例分别是 30.4 57.0 12.6 评价较好的前3 位的城中 村是田贝村 田心村和长岭村 后3 位是向 西村 湖贝村和渔民村 对卫生状况的评价 与采光 通风评价比较相似 在此略去分析 3.2.3邻里关系
根据深圳市政府[1986]411 号文件规定 农村私人建宅 层数要控制 原则上每幢 不得超过三层 但从调查结果来看 平均
规 划 师 PLANNERS
层数已达4.0 以1 幢对应1 户计算 3 层 以上的违章比例达61.5 4 层以上的占39. 4 而实际情况肯定还要严重 罗湖分局对 辖区内股份公司所作调查就显示 4 层 6 层 的私房占总数的56 7 层的占4.9 在 被查的18 个城中村中 平均层数以湖贝村的 6.0 为最高 其次是罗湖村5.4 层 较低是 西岭下 长岭等位于周边的城中村 3.1.3 建造时间
规 划 师 PLANNERS
规
文章编号 1006-0022(2001)05-0086-05 中图分类号 TU981 文献标识码 A
划
广
角
深圳市罗湖区 城中村
居民的居住意识分析
王 德
摘 要 以深圳市罗湖区城中村为研究对象 通过城中村常住居民问卷调 查的资料对城中村常住居民的居住意识和改建意向作初步分析
3.Leabharlann Baidu对居民居住现状的分析
3.1.1住房首层面积 深圳市政府曾规定农民建房的基底面积每
户不得超过80m2 但仅从村民填写面积统计 平均值就达102.5m2 超过80m2 的住宅比例 达52.1 而实际的面积可能要大大超过这 一平均值 首层面积在各城中村之间有较大差 别 最大的独树村平均达134m2 其次是渔 民村的124.6m2 最小的是田贝村80m2 3.1.2层数
2.2 人口状况
由于原有基础不同 各村的人口有很大 差距 常住人口约在100 人 1 000 人之间 暂住人口在1 000 人 10 000 人之间 深圳 成立特区后 大量外来人口涌入 由于城中 村房租较城市其它居住区相对较低 所以成 为一般打工者聚居地 同时 农村城市化地 域又是持边防证和 三无 人员的栖身之 地 这样 城中村内人口密度成倍于罗湖区 内其它地区 在我们这次调查的18 个城中村 中 除个别未收集到确切人口资料外 大部 分城中村村人口较1983年统计时有明显增长 其中以暂住人口增长为主
虽然一般认为城中村中建房大多是无许可 证的违章建筑 但从问卷调查结果却完全反映 不出以上情况 在被调查的223 名户主中 回答有许可证的有159 人 占71.3 无许 可证的30 人 仅占13.5 没有回答的34 人 占15.2 显然这一结果与实际情况不 符 但不能简单认为居民在弄虚作假 无中 生有 因为问卷中填写许可证号的占不少比 例 我们推测是有建造许可证的居民填表率更 高的缘故 但即使是经过审批取得许可证的私 人建房 其在建造过程中也有不少是违章扩大 面积和增加层数的 3.1.5 房屋质量
关键词 城中村 居住意识 深圳 Investigation on Living Conditions/WANG De [Abstract]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 investigation was made to the inhabitants in Village Within City,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on the conditions of residences and also the ideas, wishes and intentions about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This survey reveals some valuable findings. [Key words] Village within city; Habitation consciousness;Shenzhen
眼间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范围 而发展初期 政府因无力妥善安置村民 不得已划定某些特 殊地块作为原村民居住和维持生计的空间 这 些地块基本保持以前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 村民面对着周围疾风暴雨式的城市发展 为寻 求土地空间的最大利用 自发地以其独特的发 展方式对这些土地进行几乎是无序地开发 随 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今天所谓的 城中 村 问题
1.91 和向西村 1.91
3.2 对城中村环境的评价及今后发展的 意向
3.2.1 环境 绝大多数 60.0 的居民认为城中村
的环境一般 认为 好 和 差 的分别 只占21.9 和18.1 将居民按年龄段分为 青年 35 岁以下 中年 36 岁 59 岁 和老年 60 岁以上 分别对各年龄段居民 环境意识作对比分析可发现 认为环境好的比 例随着年龄的上升呈下降趋势 表3 相 反认为环境差的比例随着年龄的上升呈上升趋 势 即年龄越大越认为环境差 这可能是相 对年青人来说 习惯乡村田园生活的老年人更 不适应城市城中村环境的缘故 对环境评价较 好的前3 位城中村分别是田贝村 田心村和长 岭村 差的前3 位分别是向西村 坳下村和 西岭村 3.2.2 采光 通风及卫生状况
本问卷调查是1997年11 月由罗湖区规划
国土分局在旧罗湖区辖区范围内实施的 发放
调查表1 200 份 回收350 份 回收率为30
由于随后罗湖区行政管辖范围发生变化
部分地区划并盐田区 本次分析中也将现已不
属于罗湖区辖区范围的部分除外 所剩调查表
经检查又确认有28 份属无效 这样 最后
可供分析用的有效调查表共223 份
城中村包括旧村与新村两种形态 旧村以 农民住宅为主 房屋建造是村民历史上自发进 行的 环境缺乏规划 脏 乱 差现象严
王 德 深圳市罗湖区 城中村 居民的居住意识分析
2001 年第 5 期 第 17 卷 8 7
重 而新村是在市政府1982 年和1986 年分别 划出红线的范围内建设起来的 建设有统一规 划 但各新村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建房超标 情况严重 表 1
本研究是结合罗湖区分区调整规划的编制 展开的 由于城中村建设发展已经基本失控 政府主管部门及统计部门不能掌握有关城中村 的正确数据 因此 本文主要利用罗湖区国 土分局对城中村常住居民所作问卷调查的资料 对城中村常住居民的居住意识和改建意向作初 步分析
1 城中村问题的由来
城中村问题主要存在于我国南方某些城 市 由于改革开放和特区政策带来经济的飞 跃 城市化浪潮急速席卷各地 部分村落转
罗湖区位于深圳市中心区 是深圳建设发 展最前端地区 也是代表深圳特区的一个窗 口 在短短18 年时间内 深圳由一个人口不 到5 万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 城 市发展有目共睹 但在取得这一巨大成就的同 时 也出现了当初规划建设指导者未曾预料到 的现象与问题 城中村 就是其中最具典 型的现象 日益严峻的城中村问题不仅给城市 规划建设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也为城市规 划理论的研究工作者提出新的课题 即在市民 自我发展 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 城市规划工作应如何开展 传统的规划管理应 如何审时度势不断适应新形势变化
认为房屋质量好的占36.9 一般的占 50.0 差的占13.1 数据显示 对住 房本身居民并没有太大的不满 对房屋质量和 建房时间作交互分析就会发现 建房时间越 早 质量越差 建房时间越晚 质量越好 18 个城中村中 普遍认为房屋质量较好的前3
位是位于市中心部的湖贝村(平均值1.30 ) 渔民村(1.36)和田贝村(1.50) 较差的3 位 分别是罗湖周边部的坳下村(2.0) 长岭村
2 罗湖区城中村现状概况
2.1 数量及分布
本次调查对象是罗湖区内18 个城中村 分别是蔡屋围 湖贝村 向西村 笋岗村 田心村 布心村 水库村 水贝村 田贝 村 泥岗村 独树村 罗芳村 渔民村 长岭村 西岭下 黄贝岭 坳下村 莲塘 村 总面积约115.58hm2 较为均衡地分布 在罗湖区内各地块 图1 另有一些城中 村由于在城市建设进程中规模逐渐减小 目前 所剩用地已极少 未被列入此次调查范围
2.3 建筑状况
深圳市规定 农民私建房每户限建1 栋 用地面积不超过120m2 层高不超过3 层半 在城中村的调查中 绝大部分建筑都已超过此 标准 低层住宅区容积率已达到1.5 左右 而多层住宅区一般都在2.0左右 高处已达到 4.0 以上 不仅容积率高 而且建筑密度大 村民在自己的地块范围内尽可能地建满住宅 平均建筑密度均较高 普遍在40 以上 有 的甚至达到近70 有些地段邻里间的住宅 楼几乎挨在一起 大量空地和绿地被蚕食 住宅的日照间距难以满足 长期的 见缝插 建 使各村的建筑密度和空间形态处于失控状 态
的自身利益构成影响 应具有较大的可靠性
本次分析也以内容
为重点 对内容
虽也作分析 但只能作为参考
被调查户主的平均年龄为48.6 岁 其中 42.5 岁 52.5 岁年龄段户主的人数为最多 共占总调查户主的30 左右 其次是32.5 岁 42.5 岁年龄段 占总调查户主数的25
以上两个年龄段的人数总和占总数的一半 以上 这部分人口不仅数量多而且正值青壮年 期 在家庭 股份公司及社会中都拥有较大 的发言权 他们的思想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左右 着城中村今后的发展 家庭平均人口5.5 人 其中4 人家庭占比重最高 达30.69 其次是5 人家庭 占18.8 6 人家庭占14.8 以上 3 种家庭共计占总数的64.29 而以夫妇二 人和独生子女组成的3 人家庭在城中村中只占 9.4 大大低于深圳市平均水平
作 者 简 介
王 德(1963-) 男 1983 年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 1994 年获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学位 后在联合国区域发 展中心任研究员 1998年起任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 授 E-mail dewang@online.sh.cn
收稿日期 2000-10-26 修回日期 2000-09-03
城中村中的新村建设可追溯到特区成立之 初 至今已经历了17 年 18 年 1985 年前 后有一个小规模的建设高峰期 这可以推测是 特区建成后新村的第一次普遍建房 1990 年 以后又开始出现了建房高潮并持续至今 这可 能是对第一次建成住宅的改造或重建 通过对 住房建设时间和层数所作的交互分析 表 2 我们可看出 3 层住宅在1980 年前 1980 年 1984 年 1985 年 1989 年 1990 年 1994年 1995年后的建设数量分别占各时 间段建房总数的52.6 36.2 37.3 31.6 和8.3 呈明显下降趋势 2 层住 宅也有同样特征 相反6 层住房在上述5 个时 间段所建住房占同期建房总数的比重分别为0
3.1
59 812.8 2 705
5.2
54 487.0 2 517
2.8
80 211.0
687
3.4
71 677.3 2 039
4.7
109 864.0
526
3.3
自扩大宅基基底面积并增加层数 更不用说那 些根本就未报建的私房了 这给城市的统一规 划和建设 房屋租赁的规范管理带来了极大的 困难
3 对城中村常住居民问卷调查 的分析
各村私人违章建房 是深圳市内的 老 大难 问题 虽然政府做出了一些限制和规 定 但根本无法阻止私房的乱建状况 许多 办理了手续的私房在取得了建筑许可证后 擅
表 1 罗湖区旧村现状及开发强度
旧村名称
泥岗村 蔡屋围 水库村 湖贝村 向西村 黄贝岭
占地面积 现状人口 容积率
(m2)
(人)
24 618.8
502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城中村常住户户主 内
容涉及 户主本人的情况 包括年龄 结
婚时间和家庭人口规模 户主现有住房情
况 包括建筑面积 层数 建房时间等
户主对城中村现状的评价及对今后发展的看
法 包括是否打算拆建 是否赞成统建等
由于内容 涉及村民较为敏感的建筑违章问
题 在填写这一项目时可能带有较大的保留
而内容 和 不涉及居民的隐私 也不对他们
虽然城中村的形象是脏 乱 密 暗 但居住在城中村的居民的感觉似乎要比其它人 想象的要好 对采光 通风评价是 好 一般 和 差 的比例分别是 30.4 57.0 12.6 评价较好的前3 位的城中 村是田贝村 田心村和长岭村 后3 位是向 西村 湖贝村和渔民村 对卫生状况的评价 与采光 通风评价比较相似 在此略去分析 3.2.3邻里关系
根据深圳市政府[1986]411 号文件规定 农村私人建宅 层数要控制 原则上每幢 不得超过三层 但从调查结果来看 平均
规 划 师 PLANNERS
层数已达4.0 以1 幢对应1 户计算 3 层 以上的违章比例达61.5 4 层以上的占39. 4 而实际情况肯定还要严重 罗湖分局对 辖区内股份公司所作调查就显示 4 层 6 层 的私房占总数的56 7 层的占4.9 在 被查的18 个城中村中 平均层数以湖贝村的 6.0 为最高 其次是罗湖村5.4 层 较低是 西岭下 长岭等位于周边的城中村 3.1.3 建造时间
规 划 师 PLANNERS
规
文章编号 1006-0022(2001)05-0086-05 中图分类号 TU981 文献标识码 A
划
广
角
深圳市罗湖区 城中村
居民的居住意识分析
王 德
摘 要 以深圳市罗湖区城中村为研究对象 通过城中村常住居民问卷调 查的资料对城中村常住居民的居住意识和改建意向作初步分析
3.Leabharlann Baidu对居民居住现状的分析
3.1.1住房首层面积 深圳市政府曾规定农民建房的基底面积每
户不得超过80m2 但仅从村民填写面积统计 平均值就达102.5m2 超过80m2 的住宅比例 达52.1 而实际的面积可能要大大超过这 一平均值 首层面积在各城中村之间有较大差 别 最大的独树村平均达134m2 其次是渔 民村的124.6m2 最小的是田贝村80m2 3.1.2层数
2.2 人口状况
由于原有基础不同 各村的人口有很大 差距 常住人口约在100 人 1 000 人之间 暂住人口在1 000 人 10 000 人之间 深圳 成立特区后 大量外来人口涌入 由于城中 村房租较城市其它居住区相对较低 所以成 为一般打工者聚居地 同时 农村城市化地 域又是持边防证和 三无 人员的栖身之 地 这样 城中村内人口密度成倍于罗湖区 内其它地区 在我们这次调查的18 个城中村 中 除个别未收集到确切人口资料外 大部 分城中村村人口较1983年统计时有明显增长 其中以暂住人口增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