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脂肪酶的微生物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脂肪酶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姓名:范丽萍学号:0911040203 班级:生09级6班
前言
1.脂肪酶的简介
脂肪酶(Lipase,EC3.1.1.3,甘油酯水解酶)是分解脂肪的酶u J。在动植物体和微生物中普遍存在,它是一类特殊的酯键水解酶,催化如下反应:甘油三酯+水=甘油+游离脂肪酸。它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只作用于异相系统,即在油(或脂)一水界面上作用,对均匀分散的或水溶性底物无作用即使作用也极缓慢,因此脂肪酶也可说是专门在异相系统或水不溶性系统的油(脂)一水界面上水解酯的酶。
2.微生物产脂肪酶的研究历程
脂肪酶是最早研究的酶类之一(见表1)。从1834年兔胰脂肪酶活性的报道至如今的微生物脂肪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微生物发酵法的应用前景要远远大于提取法及化学合成法。如今,黑曲霉、白地霉、毛霉等微生物来源的酶已制成结晶。根霉、圆柱假丝酵母、德氏根霉、多球、,粘质色杆菌等也得到高度提纯,并对它们的理化性质[1]开展进一步研究。早在60年代,假丝酵母[2]、曲霉、根霉等菌产生的脂肪酶相继在日本进入商品生产(见表2)。我国60年代也已开展脂肪酶的研究开发。1967年,中科院微生物所筛选到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AS2.1203并于1969年制成酶制剂供应市场。
表1 常见的产脂肪酶的徽生物
菌名
黑曲霉荧光假单胞菌
白地霉无根根霉
毛霉圆柱假丝酵母
巢子须霉德氏根霉
多球菌棉毛状酶
圆弧青霉粘质色杆菌
表2 常见商品酶
enzyme abbreviation manufacturer
Candida cylindraces CC Sigina,amano Aspergillus niger AN Amino,fluka
Rhisopus delemar RD amano
就微生物脂肪酶而言,虽然在产酶菌株选育、培养条件、酶的性质及工业应用上已研究了几十年,但由于脂肪酶的结构及性质的多样性、酶的不稳定性、底物的水不溶性、酶的来源不足、提纯困难以及应用范围不广泛等问题,脂肪酶的研究进展及工业应用与蛋白酶、淀粉酶相比要慢得多,窄得多。因此在微生物产脂肪酶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实验主要就是通过对微生物的培养,筛选出产脂肪酶活力高的细菌。
3.微生物产脂肪酶的用途
微生物脂肪酶的应用虽不如淀粉酶,蛋白酶广泛,但在许多方面已显示出不可估量的开发潜力。比如脂肪酶食品的加工、乳制品的生产以及在食品添加剂的工业生产中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1]。又比如脂肪酶在纺织物的应用方面[2]也具有一定的贡献。
4.国内外微生物脂肪酶的最新研究进展[3]
微生物脂肪醇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酶类,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1)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脂肪酶现已用于奶制品,如奶酪、奶油和人造黄油的增香。因为奶制品中的香味是牛奶中的脂肪、蛋白质和乳糖代谢的产物,因此,脂肪酶和蛋白酶被广泛地用于加快奶酪的熟化和香味的产生。用脂肪酶处理过的奶制品比未处理的具有更好的香味和可接受性[4]。除奶制品外,脂肪酶也用于改善稻米和酒精饮料的香味,如在酒精饮料的发酵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低温脂肪酶[5],产品具有类似奶酪的香味。脂肪酶还用于无脂肪肉的生产,如在鱼加工过程中脂肪的去除是用脂肪酶来完成的。另外,在生面团中加入脂肪酶使三甘酯部分水解而增加单甘酯的含量可延缓腐败,单甘酯和双甘酯的形成也使蛋白的起泡性质得到改善[6]。
(2)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
每年由于各种原因排入海中的石油达200万t,如不及时处理,不仅会造成鱼类的大量死亡,而且石油中的有害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进人人体。人们用含有脂肪酶及其它成分的复合制剂处理海中的石油,可以将石油降解成适合微生物的营养成分,为浮在油表面的细菌提供优良的养料,使得分解石油的细菌迅速繁殖,以达到快速降解石油的目的。脂肪酶生物技术应用于被污染环境的修复以及废物处理是—个新兴的领域。石油开采和炼制过程中产生的油泄漏,脂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脂废物以及饮食业产生的废物,都可以用不同来源的脂酶进行有效的处理。酶法生产生物柴油[7]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可利用餐饮业废油脂和工业废油脂为原料,变废为宝的同时降低了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8]。
(3)脂肪酶在奶酪、面包中的应用[9]
脂肪酶可用于改良食品风味。在适当条件下,脂肪酶生成短链脂肪酸酯、乙醇、丙酮、乙醛、二甲硫醚及低级脂肪酸等风味成分,增强食品香味。如在奶酪生产中,脂肪酶将脂肪降解为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分解形成有挥发性的脂肪酸,异戊醛,二乙酰,3.羟基丁酮等呈味物质,改善了奶酪风味,并产生特殊香味。脂肪酶还能催化脂肪释放中链脂肪酸产生爽滑感。释放出游离脂肪酸参与化学反应,诱发合成乙酰乙酸、p一酮类酸、甲基酮、香味酯和内酯等香味成分[10]。
(4)脂肪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用脂肪酶的催化特性研制生物传感器逐渐受到关注。固定在pH或氧化电极的脂肪酶联合葡萄糖氧化酶可作为脂质生物传感器,测定甘油三酯、血胆固醇含量。
(5)脂肪水解方面的应用
水解反应是指脂肪酶催化脂肪或酯,将其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或醇。脂肪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可催化由不同底物出发的水解反应,利用脂肪酶水解油脂的能力可获得重要的轻化工原料脂肪酸和甘油。用于这种目的脂肪酶[11]包括来自Candida rli osa,Pseudomonashuorescen和蓖麻种子(castorbean)等的脂肪酶研究。水解的底物包括各种植物油,如大豆油、蓖麻油、橄榄油等;动物油如牛脂、羊脂和鱼油及各种油的酯类。
(6)脂肪酸的提纯方面的应用
Hoshino等研制了一种富集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三甘酯的生物反应器,利用A.niger和C.rugosa、Brassica napu岱脂肪酶不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如.R-亚油酸和二十二烷酸作用,而与其它脂肪酸作用使其优先被释放出来的性质,可制备PUFA含量高的甘油酯。用R.arrh/zus水解茴香油制备岩芹酸(顺式一6一十八烯酸)是完全可能的,因它对这种酸具有高选择性。
(7)手性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脂肪酶催化具有高底物专一性、区域选择性或对映选择性等优点,使其成为有机合成中重要的生物催化剂。脂肪酶催化合成手性化合物的基本类型有两个:(1)前手性底物的反应;(2)外消旋化合物的拆分旧。催化的底物已由传统的前手性或手性醇和羧酸酯扩展到二醇、二酯、内酯、胺、二胺、胺基醇、Ct或B羟基酸,因此,大多数重要的功能有机化合物原则上都可被脂肪酶催化立体选择性地制备。典型的生物催化剂包括细菌脂肪酶,如P.aeruginosa、P.fluorescens、Pseudomonas、B.cepacia、C.viscosum、Bacillus subtilis、Achromobacter sp.、Alcaligenes和Serratia marcescens以及来自真菌的C.antarctica B和C.rugosa.
5. 微生物脂肪酶的前景与展望[12]
脂肪酶来源不同,导致结构和性质的多样性、不稳定性,使脂肪酶研究进展较慢。固定化脂肪酶可重复利用,提高酶稳定性、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目前,脂肪酶固定化因其经济性和技术可靠性,离产业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需对脂肪酶载体、固定化技术作深入研究。今后,脂肪酶研究需生物遗传、生物化工、仪器分析、食品工程等领域的研究人员通力合作,筛选新的工业脂肪酶菌株,以解决工业生产和保护环境问题。
实验目的
1.掌握产脂肪酶细菌的筛选鉴定方法。
2.筛选出产脂肪酶活性高的细菌,将其确定到种。
实验意义
1.筛选出的产脂肪酶活性高的细菌,将其用于实际生产中。
四.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高压蒸汽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热鼓风干燥箱恒温磁力搅拌器离心机热恒温水箱精密电子天平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便携式pH计三角瓶(带棉塞)移液管天平(带砝码)钥匙称量纸三角瓶培养皿涂布器试管游标卡尺接种环五.试剂及药品
5.1 培养基成分及配制方法
1. 富集培养基:酵母粉0.2,Na2HPO4 3.5,K2HP04 1.5,MgS04·7H20 0.5,NaCl 0.5,橄榄油10.0,pH7.0.
2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牛肉膏0.3g ,蛋白胨1.0g,氯化钠0.5g,琼脂 1.5g,水100ml.橄榄油0.05 溴甲酚紫
在烧杯内加水100毫升,放入牛肉膏、蛋白胨和氯化钠,用记号笔在烧杯外作上记号后,放在火上加热。待烧杯内各组分溶解后,用10%盐酸或10%的氢氧化钠调整pH值到7.2~7.6, 再加入15%琼脂,不断搅拌以免粘底。等琼脂完全溶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