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文章的方法
语文课文学习方法之整体把握
![语文课文学习方法之整体把握](https://img.taocdn.com/s3/m/a10371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f.png)
语文课文学习方法之整体把握在学习语文课文时,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其中,整体把握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旨,从而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介绍语文课文学习方法之整体把握,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一、了解文本结构在开始阅读课文之前,我们要先了解文本结构。
文本结构通常包括导入段、主体段落和结尾段。
导入段一般会引出文章的话题,并提供一些背景信息。
主体段落则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包含了作者的观点、论据和论点等。
结尾段则对文章进行总结或者提出观点。
通过了解文本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二、抓住关键词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抓住关键词。
关键词是文章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词语,通过抓住关键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重点。
在抓住关键词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常情况下,关键词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
通过理解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发展和结构。
三、分析文章结构在整体把握课文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
文章的结构通常包括问题-思考-解决、比较-对比、因果关系等。
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主题。
四、读懂篇章关系在学习语文课文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篇章关系。
篇章关系是指文章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通过读懂篇章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和主旨,从而更好地进行阅读和理解。
综上所述,整体把握是学习语文课文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了解文本结构、抓住关键词、分析文章结构和读懂篇章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希望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现代文阅读理解技巧
![现代文阅读理解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4f90ea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4.png)
现代文阅读理解技巧现代文阅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任务,也是提升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
而要提高现代文阅读的理解能力,掌握一些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为大家介绍现代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一、审题准确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时,首先要审题准确。
准确理解题目的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和要点。
我们要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问题所在,理解提问的要求。
只有审题准确,才能从文章中找到对应的答案。
二、整体把握文章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时,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可以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然后再逐段细读,把握每一段的中心思想和论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通过整体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逻辑。
三、注意词汇理解在现代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或难词时,我们要注意进行词汇理解。
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提示,猜测词义,或者结合词语的前后联系进行推测。
同时,我们可以借助词典等工具进行查询,弄清楚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词汇理解的准确性对于整体的文章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四、分析段落结构现代文阅读中,大部分文章都是通过段落来组织和展开内容的。
因此,我们要注意分析段落的结构。
可以通过段落的首句或主题句来把握段落的中心思想,然后再细读段落中的细节和例证,进一步理解段落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分析段落结构,可以更好地剖析文章的脉络和逻辑。
五、作品背景了解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时,了解作品的背景信息是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作品创作动机等方面的信息。
掌握这些背景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提高理解文章的能力。
六、多角度思考在进行现代文阅读理解时,我们要多角度思考,换位思考。
尝试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他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同时,要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通过多角度思考,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涵。
七、精准定位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时,有时我们需要从文章中定位某个信息或者寻找某个细节。
课文解读的技巧
![课文解读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fee29f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d.png)
课文解读的技巧课文解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课文的深入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的内涵。
下面将介绍几种课文解读的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理解。
一、整体把握法整体把握法是指在开始解读课文之前,先整体了解文本的结构、主题和思想。
通过阅读文章的标题以及段落之间的组织方式,可以初步推测文章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同时,还需要注意文章的背景和文体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二、熟悉元素法熟悉元素法是指在解读课文时,要熟悉并理解其中出现的各种元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等。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情节的发展以及环境的描写等进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此外,还要注意词语的选择和修饰等细节,以充分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辨析词义法辨析词义法是指在解读课文时,要准确理解并运用其中的词语。
有些词语可能存在多重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测和判断。
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或者对比不同词语的使用方式,以确定词义的准确含义。
正确理解词语的使用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意义。
四、分段解读法分段解读法是指将整篇课文分为若干段落,逐段进行解读。
首先,可以通过段落的开头句和结尾句来把握每个段落的主题和内容。
然后,细读段落中的每个句子,理解其表达方式和信息传递。
通过逐段解读,并将各段之间的联系进行整合,可以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意义。
五、注重细节法注重细节法是指在解读课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
作者往往通过对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细节进行刻画,来表达他的思想和感情。
所以,在解读时要仔细分析和理解这些细节,并将它们与整体结构相结合,以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综上所述,课文解读的技巧是学习语文的关键之一。
通过运用整体把握法、熟悉元素法、辨析词义法、分段解读法以及注重细节法等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希望以上提到的技巧能对大家在学习和解读课文时有所帮助。
如何合理运用分析方法解析语文课文
![如何合理运用分析方法解析语文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cba9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13.png)
如何合理运用分析方法解析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素材,通过对语文课文的解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而在解析语文课文时,合理运用分析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合理运用分析方法解析语文课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一、整体把握解析语文课文的第一步是整体把握。
在阅读课文前,我们需要对整篇课文的结构、细节和主题进行预览。
通过阅读段落首尾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
在整体把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段落结构:观察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了解段落之间的联系和转折关系。
重要的观点通常会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进行叙述,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和重点。
2.关键词汇:关键词汇是文章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词语,通过识别关键词汇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3.语言风格:观察作者在文章中采用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
例如,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和情感。
二、逐句解析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逐句解析。
逐句解析是对文章进行细致分析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章的细节和含义。
在逐句解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句子结构:观察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修饰成分和从句等。
了解句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作者的表达方式。
2.修辞手法:分析每个句子中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给句子增加意境和感情色彩。
3.词语含义:对有歧义的词语进行猜测和推测,并结合上下文进行具体分析。
通过对词语含义的准确理解,有助于我们对句子的理解和感悟。
三、主题识别解析语文课文的最终目的是理解主题和思想内涵。
在逐句解析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通过归纳总结,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在确定主题时,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重复和关联词语:观察文章中是否存在重复使用的词语或有关联的词语。
做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做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7a1098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1.png)
做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一、整体把握文章读文章就像交朋友,得先整体认识一下。
拿到一篇现代文,先快速浏览一遍,大概知道这篇文章讲了啥,是写人、记事、写景还是说理的。
比如说,如果是写人的,那就要搞清楚写的是谁,这个人有啥特点;要是记事的,就得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可别小看这一步,就像你要去一个新地方,先得知道那地方大概啥样,这是基础。
二、理解题目题目可是文章的眼睛呢。
有些题目直接就告诉你文章的主旨了,像背影,你一看就知道这文章肯定和父亲的背影有关,而且这个背影肯定有特殊的意义。
还有些题目是个悬念,这时候你就要带着这个悬念去读文章,在文章里找答案。
比如说谁是最可爱的人,你就会好奇到底谁是最可爱的人呢?从题目入手,就像抓住了一把打开文章秘密的钥匙。
三、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文章的开头往往会引出主题或者给你一些暗示。
比如说很多文章开头就设置了一个场景或者提出一个问题,这就是在吸引你继续读下去,同时也可能和文章的主旨有关系。
结尾呢,很多时候是总结全文或者升华主题的。
就像一场演出,开头是序幕,结尾是谢幕,都很重要。
有的结尾会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有的会让你回味无穷。
四、分析文章结构现代文的结构一般有总分总、总分、分总这几种。
总分总就是先总的说一下,然后分开阐述,最后再总结一下;总分呢,就是先总的说,然后分开讲;分总就是先分别讲,最后总结。
搞清楚结构有助于你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就像搭积木,知道了结构就能把各个部分组合得更好。
比如说一篇议论文是总分总的结构,那开头提出论点,中间用各种论据来论证,结尾再强调论点,这样逻辑就很清晰。
五、品味语言语文嘛,语言是很重要的。
现代文里有很多精彩的描写,像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这些描写能让人物栩栩如生。
还有描写景物的,能让你仿佛身临其境。
要学会品味那些好词好句,看看作者是怎么运用修辞手法的,像比喻、拟人、夸张这些,它们能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说“月亮像个大圆盘”就是比喻,把月亮的形状生动地描绘出来了。
阅读理解技巧之主旨大意
![阅读理解技巧之主旨大意](https://img.taocdn.com/s3/m/c2ad9e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6.png)
阅读理解技巧之主旨大意阅读理解是指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掌握阅读理解技巧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主旨大意把握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核心思想。
一、整体把握法整体把握法是指在阅读文章时,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在这种方法中,读者需要在阅读之初对文章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阅读全文来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
通过这种方法,读者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段落关联法段落关联法是指根据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在这种方法中,读者需要通过分析段落之间的衔接词、逻辑连接词等关键词语,来理解段落之间的转折、因果、并列等关系。
通过把握这些关系,读者可以将各个段落的细节信息整合起来,进而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三、关键词提取法关键词提取法是指根据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或关键短语,来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灵活运用技巧,留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尤其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从而揭示出文章的核心思想。
通过提取关键词,读者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四、上下文推断法上下文推断法是指通过上下文的语境信息,来推断文章的主旨大意。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充分利用上下文所提供的信息,包括前文和后文的内容,以及段落中的例子、解释等,从而推理出文章的主题和重点。
通过上下文推断法,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意义。
五、标题预测法标题预测法是指在阅读之前,根据文章的段落标题和文章开头的概括句,预测文章的主旨大意。
在这种方法中,读者需要通过概括句和段落标题,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题和核心内容,然后在阅读文章时,不断核对和修正自己的预测,从而逐渐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
综上所述,掌握阅读理解技巧对于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非常重要。
通过整体把握法、段落关联法、关键词提取法、上下文推断法和标题预测法等技巧,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精准把握文章主旨的技巧与方法
![精准把握文章主旨的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1d420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2.png)
精准把握文章主旨的技巧与方法在我们的阅读和学习过程中,精准把握文章主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提高阅读效率,还能让我们更好地领悟作者的意图,汲取其中的知识和智慧。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精准把握文章主旨呢?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与方法。
首先,仔细阅读文章的标题是关键的第一步。
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能够提供关于主旨的重要线索。
比如,如果标题是“论友谊的真谛”,那么我们大致可以猜到这篇文章会围绕友谊的本质、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友谊等方面展开论述。
当然,有些标题可能比较含蓄或隐晦,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进一步理解。
其次,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
许多作者在开头会引出主题,为下文的论述奠定基础;而在结尾处则会对主题进行总结和升华。
例如,在一篇议论文中,开头可能会提出一个观点或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结尾则会得出结论,强调观点的正确性或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因此,认真研读这两个部分,有助于我们快速抓住文章的主旨。
再者,留意文中的关键语句和段落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关键语句可能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观点、总结性的话语,或者是能够揭示文章核心内容的段落。
比如,“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等标志性的词语后面往往跟着文章的主旨所在。
此外,段落的首句和尾句也常常包含重要信息,因为它们往往起到承上启下或总结概括的作用。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
常见的文章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如果是总分总结构,那么主旨通常会在开头提出,中间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再总结强调;总分结构则是先提出观点,然后通过多个方面进行论证;分总结构则是先分别论述,最后得出结论。
了解文章的结构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
同时,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非常重要。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阐述某个观点,还是为了介绍某种知识或现象?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短文阅读技巧
![短文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172cd1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6.png)
短文阅读技巧为了提高阅读理解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我们需要掌握一些短文阅读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技巧,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短文内容。
一、短文整体把握在阅读一篇短文前,先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结构和主题。
可以逐段扫视,阅读段落标题或首句,整体了解文章的框架。
二、关注文章开头和结尾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通常包含最重要的信息。
开头常用来引出主题,结尾则常常总结全文,给出作者的观点或建议。
对于信息量较大的短文,可以快速浏览开头和结尾,以确定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注意段落结构一个段落通常包含一个中心思想,通过主题句和支持句进行展开说明。
细致阅读每个段落,抓住主题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同时,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全面理解短文内容。
四、识别关键词关键词是短文中与主题相关的重要词汇。
通过识别关键词,我们可以快速抓住文章的要点和重点。
可以用荧光笔或者划线方式标记关键词,便于回顾时快速定位重要信息。
五、推理和判断阅读短文时,我们需要运用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推断和判断。
通过推理能够揭示文章中未明示的信息,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六、注意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
关联词语包括但不限于:因此、所以、但是、然而、另外、同时等。
当我们遇到关联词语时,需要注意其前后文的关系,以便准确理解文章表达的意思。
七、重要信息的归纳总结在阅读短文过程中,我们需要记住并归纳总结重要信息,例如主题、论点、论据以及与主题相关的细节等。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八、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以上的具体技巧外,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对提高阅读效果至关重要。
养成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不断积累阅读经验和背景知识,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运用以上的短文阅读技巧,你将更加高效地理解短文,掌握文章的要点和核心信息。
记住,阅读是一种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才能逐渐提高。
把握文章大意的方法
![把握文章大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f0f42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1.png)
把握文章大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提炼中心思想:在阅读文章时,注意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主要观点。
可以从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或段落中寻找关键词或主题句,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
划分段落层次:将文章划分成不同的段落层次,理解每个层次的内容和作用。
这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思路和组织结构,更好地把握文章大意。
关注开头和结尾: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含了作者的观点和结论。
通过关注开头和结尾,可以快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寻找关键信息和要点:在阅读文章时,注意寻找关键信息和要点,如重要的观点、事实、数据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大意。
练习阅读技巧:通过练习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略读、跳读等,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更好地把握文章大意。
归纳总结:在阅读完文章后,进行归纳总结,概括文章的主题、观点和要点。
这有助于巩固对文章的理解,并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思考与提问: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这有助于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大意。
可以针对文章的主题、观点、事实等进行提问,从而激发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总之,把握文章大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实践。
通过提炼中心思想、划分段落层次、关注开头和结尾、寻找关键信息和要点、练习阅
读技巧、归纳总结以及思考与提问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对文章大意的把握能力。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三种方法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三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f5659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e.png)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三种方法一、通读全文,抓住关键信息这就像是一场寻宝之旅呢。
拿到一篇文章,先别急着深入分析,就像初次进入一个神秘的地方,先整体看看环境。
通读全文的时候,眼睛就像小雷达一样,搜索那些关键的字词、句子。
比如说那些反复出现的名词呀,可能就是文章的核心人物或者事物;那些表达观点的句子,像“我认为”“其实”后面的内容,往往就是重要的观点所在。
这就好比在一群人中找领导者,那些经常被提及、被重视的,很可能就是关键人物啦。
还有那些转折词后面的句子,虽然我们不让用过渡词来写,但是要知道转折后面往往会有新的重要信息呢。
把这些关键的东西都找出来,就像把宝藏的碎片都收集起来一样,这可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第一步哦。
二、概括段落大意,拼凑内容拼图文章是由段落组成的,每个段落就像拼图的一块小碎片。
我们要把每个段落的大意概括出来。
这时候可不能偷懒呀,要认真去理解每一段在说什么。
有些段落可能开头就点明了主旨,那这就是个很明显的信号啦。
有的段落呢,可能需要读完整个段落,然后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一下。
就像给每个小碎片做个小标签一样。
当我们把所有段落的标签都做好了,就可以开始拼凑这个内容的大拼图啦。
把这些段落大意按照文章的逻辑顺序组合起来,就会慢慢看到文章主要内容的轮廓啦。
这就像是把一片片拼图组合起来,逐渐呈现出一幅完整的画面呢。
三、关注文章结构,理清内容脉络文章的结构就像是骨架一样支撑着整个文章。
有的文章是总分总结构,开头提出总的观点或者主题,中间分几个方面来论述,最后再总结一下。
那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结构来把握主要内容。
开头的总起部分告诉我们文章要讲什么大方向,中间的分述部分就是具体的内容填充,最后的总结部分可能会再次强调重点或者给出一些结论。
还有的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者逻辑顺序来写的。
如果是时间顺序,那我们就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梳理主要内容;如果是空间顺序,就根据地点的转换来把握;要是逻辑顺序,就看各个部分之间的因果、递进等关系。
语文阅读技巧快速理解文本内容
![语文阅读技巧快速理解文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d75754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8.png)
语文阅读技巧快速理解文本内容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有效的阅读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而对于一些文本内容,快速理解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语文阅读技巧,以帮助您更快速地理解文本内容。
一、文本整体把握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首先要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
这包括阅读文章的标题、导语以及段落开头和结尾部分。
标题通常能够提供文章的主题或者重点,导语则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关键信息。
段落的开头和结尾通常也能够给我们一些线索,帮助我们快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二、关键词标记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将文本中的关键词标记出来。
这些关键词通常是文章的重点内容、核心概念或者关键名词。
通过标记这些关键词,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找到文章的重点,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段落理解文本通常由一些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独立的主题和观点。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尝试把握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
在段落中,可以关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句,它们通常会提供段落的主题或者总结性的观点。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关注段落中的转折词、因果关系词等来帮助我们理解段落的逻辑结构。
四、上下文推测有时候,我们可能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生词、陌生概念或者不够详细的描述。
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测的方式来获取更多信息。
通过查找上文或者下文的线索,我们可以推测出生词的含义或者填补文章内容的细节。
五、注意修辞手法文本中常常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
对于这些修辞手法,我们要学会辨别与理解。
通过理解修辞手法所要表达的意义,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观点。
六、注意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对我们理解文章内容非常关键。
可以通过观察文章的段落分布、标题、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来了解文章的结构。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文章的语序、语气等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
七、实践与总结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实践并进行总结。
不断进行阅读,不断总结和反思自己的阅读经验,才能不断加深对语文阅读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把握主题整体建构
![把握主题整体建构](https://img.taocdn.com/s3/m/ab3fdb5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6.png)
把握主题整体建构主题整体建构是指在写作过程中,要把握整个文章的主旨和大意,构建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使文章的结构合理、紧密,行文通畅。
如何把握文章的主题整体建构呢?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明确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题是全文的灵魂,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必须首先明确文章的主题。
文章的主题可以通过题目或者段落句来表达,其表达方式要简洁明了、清晰明确,而且要有针对性,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领会到文章的核心内容。
二、深入剖析主题明确主题后,就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在更具体的层面切入主题,挖掘主题的更深层次的内涵。
要分析主题的内涵,弄清主题的涵义,然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把主题说透,让读者对主题有个深刻理解。
同时,在剖析主题的过程中,也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考虑读者最关心的问题,积极贴近读者的观点与情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三、合理布局结构合理的结构是文章整体建构的重要保障。
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说明文,都要遵循「三段式」的结构,即引子、主体和结论。
其中,引子部分需要有一个文学性较强的开头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主体部分要讲述得详略得当、条理清晰,结论部分应有总结和观点表达,要力求简单、精炼,言之有物。
四、突出重点、用词精准在文章表述过程中,要清晰明了地突出重点,用词要精准、恰当。
若表述太繁琐,则会使文章冗长而无聊,若表述过于简单,则会使文章严谨度降低,导致读者对文章缺乏兴趣。
所以,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用词精准、简明,能在短短的篇幅里表达出清晰的意思。
同时,使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增加文章的朗润感和文学性。
五、逻辑严密、过渡自然在写作过程中,要求文章逻辑严密,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每个段落的结尾和下一个段落的开头自然衔接,使文章读起来有很好的连贯性。
同时也要注意文本的术语和语言的连贯性,将上文和下文联系起来,使文章具有更高的完整度和一致性。
综上所述,把握主题整体建构,关键在于明确主题,深入剖析它的内涵,合理布局文章的结构,在文章表述中突出重点,用词精准,逻辑严密过渡自然,使文章具有清晰的逻辑体系,严谨的思路,优美的文采,让读者的阅读体验更加友善和愉快。
理解文章主旨与结构的实用方法
![理解文章主旨与结构的实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618c3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6.png)
理解文章主旨与结构的实用方法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阅读各类文章是常有的事。
无论是为了获取知识、欣赏文学作品,还是为了完成作业、准备考试,理解文章的主旨与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
掌握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快速、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一、通读全文,把握整体当我们拿到一篇文章时,首先要进行快速通读。
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过于纠结细节,而是要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注意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这些部分往往能够提供关于主旨的重要线索。
比如,一篇题为“论环保的重要性”的文章,从标题就能初步判断出主旨与环境保护相关。
开头可能会介绍当前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尾则可能会提出一些呼吁或者展望。
通过这样的快速浏览,我们能够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初步的框架。
二、抓住关键语句在阅读过程中,要留意一些关键语句,它们通常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揭示文章的主旨。
中心句往往能够明确表达作者的核心观点。
例如,“诚信是做人之本,一个人若失去了诚信,就失去了在社会立足的根基。
”这句话就清晰地指出了诚信在做人方面的重要性。
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句也可能具有总结性或引导性。
有些作者会在段落开头点明该段的主要内容,或者在结尾进行总结归纳。
此外,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也值得关注。
它们可能是作者想要强调的重点,与文章的主旨紧密相关。
三、分析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内容。
常见的文章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总分总结构是先提出总的观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最后再总结升华。
比如,先提出“友谊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这一观点,接着分别从友谊带来的快乐、支持和成长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总结强调珍惜友谊的重要性。
总分结构则是先提出观点,然后围绕观点展开详细的论述。
分总结构则相反,先分别论述,最后得出总的结论。
通过分析结构,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文章的层次和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路。
四、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有助于把握主旨。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95724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3.png)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的方法与技巧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孩子们直接接触到的真实语言材料,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掌握好现代文阅读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整体把握文章1. 大意把握法:在阅读文章之前,先读题目或题干,了解要求,然后快速浏览文章,全面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可以通过阅读文章的题目、开头和结尾,以及关键词等来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
2. 段落把握法:现代文通常是以段落为单位组织的,每个段落都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
在阅读文章时,可以通过阅读每个段落的开头句和结尾句等关键句,来把握段落的中心思想。
还要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整体把握文章的发展脉络。
二、理解词句的含义1. 通读全文法:在进行具体题目解答之前,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背景,并且对不理解的词句进行推测和猜测。
通过理解文章的全貌,对于理解和解答具体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2. 上下文猜测法: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以通过上下文的线索进行猜测。
通过理解前后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推测出词句的大致含义。
三、分析文章结构1. 文章结构法:现代文通常是由三部分组成,即开篇导入、中间展开和结尾总结。
在阅读文章时,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把握文章的发展脉络和主题,并且对于回答有关文章结构的题目有很大的帮助。
2. 句子结构法: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单位,句子的结构对于理解句意和解答相关问题很重要。
在阅读文章时,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特点,把握句子的主干和补充成分,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和文章的内涵。
四、抓住关键信息1. 关键词法:在阅读过程中,有些关键信息可能与解题有关,可以通过圈画、划线等方式突出关键词,以便在解答问题时能快速找到相关信息。
2. 数字统计法:有时文章中可能会涉及到数字的数量,可以通过统计数字的个数、大小、增减等,来理解数字所表示的含义和作用。
文章段落理解从整体把握文章内涵
![文章段落理解从整体把握文章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a804c21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b.png)
文章段落理解从整体把握文章内涵文章是我们表达想法、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而段落则是组织文章内容、呈现思路的基本单位。
理解文章段落的意义和功能,对于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整体把握文章内涵的角度阐述如何理解段落,并探讨如何通过分析段落提升阅读的能力。
一、段落的定义与作用段落是指在文章中,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组句子,它们共同围绕一个中心思想或主题展开,并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每个段落都有独立于上下文的独特的意义和功能,通过分段,作者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使读者更易于理解。
段落的主要作用有:1. 分隔重点内容:段落可以将文章中的不同重点进行划分,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捕捉到文章的核心要点。
合理的段落设置可以突出重点信息,提升文章的可读性。
2. 整理逻辑关系:段落可以用来整理文章中的逻辑关系,将相关的观点和论证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通过正确的段落划分,可以使得文章逻辑清晰,使读者更易于理解。
3. 增强可读性:段落的设置能够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段落的分割和组织,使得文章呈现出清晰的层次感,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吸收文章的内容。
二、如何理解段落理解段落的首要任务是把握段落的中心思想或主题。
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主旨,通过理解主旨,才能进一步理解段落的具体内容。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析段落的方法:1. 关注首句:一般而言,段落的首句会概括整个段落的主旨或中心思想。
通过仔细阅读首句,可以抓住整个段落的核心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段落的意义。
2. 分析关键词:每个段落都会包含一些关键词或关键短语,通过分析这些关键词,可以推测出段落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意图。
关键词能够揭示段落的重点,有助于理解段落的内涵。
3. 注意连接词:段落之间的连接词或过渡句往往具有指导作用,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段落的逻辑关系。
通过分析段落之间的连接词,可以更好地理解段落间的衔接关系,从而把握到整篇文章的脉络。
三、通过分析段落提升阅读能力理解段落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文章的内涵,还能够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
如何更好的批改作文
![如何更好的批改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291d6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1.png)
如何更好的批改作文一、整体把握。
1. 读第一印象。
当你拿到一篇作文,先快速通读一遍。
就像你去相亲,第一眼看过去,心里得有个大概的感觉,是“哇塞,这看着就很有感觉”,还是“呃,有点不太对劲”。
如果读完感觉很顺畅,那说明文章的结构和语言流畅度可能还不错;要是读得磕磕巴巴,就像走在坑洼不平的路上,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2. 看主题明确度。
问问自己,这篇作文到底想说啥。
如果读完之后你能很清楚地说出作者的中心思想,那就像找到了宝藏的地图一样,主题明确。
要是读完感觉云里雾里,像在大雾天里找路,那作者可能没有把主题给点明咯。
就好比你跟人聊天,人家说了半天,你都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什么,这就很让人着急。
3. 检查结构合理性。
一篇好的作文就像一栋房子,得有合理的结构。
开头就像房子的大门,要能吸引人,把读者引进来;中间的内容像是各个房间,要有条理,不能乱。
比如写记叙文,得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议论文,得有论点、论据和论证。
结尾呢,就像房子的屋顶,得给人一种完整的感觉,不能虎头蛇尾。
要是结构乱了,就像把客厅和卧室混在一起,那可不行。
二、细节审视。
1. 语言表达。
词汇运用。
看看作者有没有用一些新鲜、准确的词汇。
要是通篇都是“好”“坏”“大”“小”这种特别普通的词,就像每天都吃白米饭,没什么滋味。
但如果用了一些很贴切又新奇的词,就像在菜里加了特别的调料,让文章更有味道。
不过也要注意,别为了用生僻词而用,要是用得不合适,就像穿了不合脚的高跟鞋,走路都不稳。
句子结构。
检查句子有没有语法错误,这就像检查汽车的零件有没有松动一样重要。
同时,也要看句子的长短搭配是否合理。
如果全是长句子,读起来就像长跑没喘气的机会,累得慌;要是全是短句子,又像蹦豆子,缺乏连贯性。
长短句交错就像音乐里有高音有低音,很和谐。
2. 内容质量。
论据是否有力(针对议论文)如果是议论文,就看作者给出的论据能不能支撑论点。
这就像打官司,论点是你的诉求,论据就是证据。
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55734b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6.png)
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要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阅读标题和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通常会提供关于文章主题的关键信息,帮助你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 阅读开头和结尾:文章的开头通常会提供一个引入和概述的段落,帮助你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和主题。
结尾部分通常会总结主要观点和结论,帮助你确认文章的重点。
3. 浏览段落开头和结尾: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通常包含着该段落的主要主题和要点。
通过阅读这些部分,你可以快速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
4. 寻找关键词和关键句:关键词和关键句通常会在文章中多次出现,并与主题和要点相关。
通过寻找这些关键词和关键句,你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5. 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连接:段落之间的逻辑连接词和短语(例如,首先、其次、另外等)可以帮助你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注意这些连接词和短语,并将它们与段落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
6. 使用标记和摘要: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使用标记和摘要来记录关键观点和要点,以便后续复习和理解。
这有助于你更好地整理和记忆文章的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方法,你可以更好地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阅读中更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初二语文教案的阅读理解技巧
![初二语文教案的阅读理解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2fa6e4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e.png)
初二语文教案的阅读理解技巧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掌握好阅读理解技巧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成绩,更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
本文将介绍几种初二语文教案中常用的阅读理解技巧,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一、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在阅读理解题中,首先要做的是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
学生们可以先快速浏览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了解文章的主旨和大致内容。
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脉络,有助于后续的细节理解和分析。
二、注意关注标题和首尾句标题和首尾句通常能够很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
学生们可以仔细阅读文章的标题和首尾句,通过对比和分析,掌握文章的主题和结论。
同时,标题和首尾句也能够提供一些关键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细节内容。
三、注重关键词和关键句在阅读理解题中,关键词和关键句往往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细节信息。
学生们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同时注意它们在文章中的语境和含义。
关键句往往能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线索,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因此也需要学生特别关注。
四、利用上下文猜词义在阅读理解中,学生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生词或不熟悉的词语。
这时,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猜测词义。
学生们可以结合前后内容,推测生词的含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五、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文章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图和文笔风格。
当学生们遇到这些修辞手法时,不仅要理解其表面意思,更要深入思考其所传达的深层含义。
六、灵活运用归纳与总结在阅读理解中,经常会涉及到对文章内容的归纳与总结。
学生们可以通过提炼关键信息和主题,对文章进行概括和总结,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们能够提升对文章结构和要点的把握能力。
以上是初二语文教案的阅读理解技巧的一些简要介绍。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和阅读材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理解文章结构与主旨的技巧
![理解文章结构与主旨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9b82c8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b.png)
理解文章结构与主旨的技巧在我们日常的阅读中,无论是学术文章、新闻报道,还是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理解文章的结构与主旨都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获取信息,还能让我们更深入地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结构与主旨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
一、通读全文,把握整体在开始深入分析文章之前,首先要进行一遍通读。
这就像是在进入一座陌生的城市之前,先从空中俯瞰,对其整体布局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在通读时,不要纠结于细节,而是要着重感受文章的大致内容、风格和语气。
比如,读一篇议论文,要留意作者提出的观点和所采用的论证方式;读一篇记叙文,要关注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通过这种初步的浏览,我们可以对文章的类型和主题有一个大致的判断,为后续的理解打下基础。
二、分析标题和副标题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它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揭示文章的主旨。
一个好的标题能够准确地概括文章的核心内容,或者至少给出一个重要的线索。
例如,“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的影响”这个标题,很明显是在探讨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从挫折中崛起——一个创业者的故事”,则可能是讲述某位创业者如何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经历。
副标题有时也能起到补充和说明的作用,进一步缩小文章的范围或者突出重点。
因此,仔细分析标题和副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之前就对文章的主旨有一个初步的预期。
三、留意段落的开头和结尾段落的开头和结尾通常是作者表达重点的地方。
开头往往会引出段落的主题,而结尾则可能是对主题的总结或升华。
比如,一段开头写道:“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那么这段很可能是在讨论环境保护中个人的角色和责任。
段落结尾如果写道:“综上所述,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这就进一步强调了段落的核心观点,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来保护环境。
通过关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我们可以更快地抓住段落的主旨,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c27e0c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4.png)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和思路是写作时需要把握的重要要素。
良好的结构可以让文章有条不紊地展开,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以下是关于如何分析文章结构和把握文章思路的一些建议,帮助你写作出富有逻辑和连贯性的优质文章。
一、分析文章结构的方法:
1.阅读文章整体:在阅读文章之前,先通读全文,获取整体思路和主题。
这可以帮助你对文章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分段理解:观察文章的段落,判断每一段的主题和要点。
通常,每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以此为支撑来叙述和论证相关内容。
3.追踪文章框架:观察文章的序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理解它们在整体结构中的作用。
序言用于引入主题,主体部分是用来具体展开和论证主题,结尾则是总结和提供结论。
4.查找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在文章中起到连接段落和句子的作用。
例如:“首先”、“此外”、“然而”等词语可以帮助你找到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把握文章思路的方法:
1.确定主题:文章的主题是写作的出发点和核心,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通过阅读全文,确定文章的主题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思路。
通过以上的方法,你可以更好地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把握文章的思路,从而写作出一篇逻辑性强、内容丰富的文章。
同时,要记住,在写作过程
中要保持连贯性,使每一段内容都贴切主题,同时也要注重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让读者更容易吸收和理解你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整体把握文章的方法整体把握文章的方法抓文章的中心主旨作者:漫步清香发布者:学科专家来源: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发布时间:2019-02-28 许多学生在阅读现代文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拿来一篇文章,费了好长一段时间从头读到尾,最后竟不知文中所言为何事。
其实这些学生就是不掌握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方法,不知怎样读懂文章。
古人读书在整体把握文章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诸葛亮就是其中一个。
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诸葛亮比徐庶等人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善于从大处着眼,不因小失大,不会陷入某一局部问题中而不能自拔。
相似的道理苏轼也深有体会,所以在《题西林壁》中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也指出跳出局部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重要性。
整体把握文章是我们阅读现代文最重要的环节,把握好这一环1/ 10节,现代文阅读也就成功一半了。
下面我们不妨从抓文章的中心主旨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如何才能有效地从整体上把握好一篇现代文,做到读懂文章。
文章的中心主旨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抓住了它就可以对全文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了。
因为文章其他内容都是要为中心主旨服务的,把文章的中心主旨找到了,理解了,文章也就可以说读懂一多半了。
那么对于学生而言,应该如何才能抓住文章的中心主旨呢?下面有几种具体方法可以参考:1、标题提示法即从文章的标题上窥视出文章的中心主旨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文章题目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并且在引言部分又加以重申。
这样我们就更清楚下文谈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必要性和不这样做的危害性以及具体解决办法这一行文思路了。
再举个课外的例子。
如一篇选自《小说月报》的小短文《蜜意》。
学生初看到题目时也许都会想到所学过的杨朔的《荔枝蜜》,这种相似联想的思路是对的。
这类文章的题目属于象征性的题目类型,大家都清楚作者并非要简单地写蜂蜜,作者是要透过蜜的共性甜,来抒发对某种事物、某种情感或精神的赞美之情。
明确了这种题目的寓意再去看文章,文章的中心主旨自然显而---------------------------------------------------------------最新资料推荐------------------------------------------------------ 易见了。
蜜意六月酷暑,烈日当空,风无一丝,门如蒸笼。
韩老七赶集回家走在路上,口干舌燥,头发懵。
老七兄弟,歇歇脚呀!路边瓜田里传来叫声。
韩老七眯着眼看了一阵,有些犹豫,仍站立不动。
还晃荡个啥,不敢过来呀?好,就歇歇。
韩老七擦着汗走了过去。
老伙计,尝尝咱的新品种!不敢。
咋?哼,去年你在瓜田里见了我,把草帽拉低遮住了面孔!哈。
去年,那瓜姓公,现在包给我自己。
老伙计,今天算你有口福,来,莫怕撑得肚子痛!嚓嚓嚓,一刀一弯新月,翠绿,血红。
你呀,反正都有理,老东西,简直把瓜种成了蜜!哈哈哈!瓜田上漾起一阵笑声,蜜意正浓! 2、首尾归纳法即从文章的首位段落中归纳出文章的中心主旨一篇好文章大都是蕴含着作者的精心构思的,中学教材里选的文章一般都是经典的千字文,有许多文章作者都在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表明了中心主旨。
3/ 10如果我们掌握了首尾阅读法,就会很快全面地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思路。
例如新编高一教材第一册中的《琐忆》一课。
文章共记叙了鲁迅的七次谈话,那么这几次谈话是按照怎样的层次展开的呢?文章首段就开门见山的表明了,是根据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并且针对这两方面的谈话唐又做了顺序上的调整。
目的是更加强调鲁迅平易近人的本质,突显他的人性化伟大品质。
那么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歌颂鲁迅先生平易近人又爱憎分明的伟大人格吗?应该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结尾段中所描述的作者本人以至许许多多如作者一样的进步青年,通过跟鲁迅的接触所受到的极大的鼓舞,使他们焕发了追求正义和真理的斗志。
强调鲁迅伟大人格对青年的影响和教诲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作者的写作目的之一。
3、段意串联法即汇总每段的中心句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旨谈这个方法时,我们要先明确一下概括的意思。
概括有时要用到归纳的办法,但又不同于归纳。
归纳简单的说就是从不同的事物中寻找共同点,在共同点里抽象出带有共同性的论断。
但概括不一定都要寻找共同点,它更要求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一个集中点。
---------------------------------------------------------------最新资料推荐------------------------------------------------------ 有些文章的中心主旨是分散在各个段落中逐次体现出来的,这就有必要将每段的中心联系起来,在整体上找出它们表达陈述的集中点,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旨。
例如《长城》即是个典型的范例。
长城因为深秋的季节已至,下山的时间已晚,我看见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红。
在猎猎西风扑剌下,砖缝间的野草开始黄枯,基石下的酸枣变了颜色。
这时,听不见秋虫之低吟,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黄云间的归鸿。
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吗?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在伫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飞鸿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
曾几何时,黑云淹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觱篥哀鸣,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催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于是,在人们的一种执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来。
那是自我保护、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
墙高六七米,墙厚四五米,随山就坡,险峻万状,自渤海之滨,隔绝荒漠,蜿蜒竟达六千七百公里。
5/ 10戍楼高耸,斥堠连绵。
你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
这使得互市的商旅为之蹙眉;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们自以为统治下的中央之国固若金汤,无求于人,万寿无疆。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
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
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
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
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不再是嵚奇。
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
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
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
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与体育明星。
照相机咔嚓咔嚓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的笑声淹没。
我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但是他们来了。
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
---------------------------------------------------------------最新资料推荐------------------------------------------------------ 我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向什么人频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个 V 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
哦,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
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你不语。
你扎根的群山不语,晴洁气爽的长天也不语。
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唯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这篇文章几乎每段之后都有一个段的中心句,文章由长城的落后历史(凄婉的历史、民族封闭的象征、文化愚钝的标志)转变为现今的自信,也是中华民族历史转变的象征。
以长城象征中华民族,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开放自信,勇于承担改革开放的大潮激荡。
4、重复即中心法即从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中发现文章的中心主旨一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不言而喻一定是作者着重强调的内容,那么这个内容就一定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有联系,有的甚至就是中心所在。
例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一课。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为了强调托尔斯泰墓的朴素特点,不惜笔墨地反复描述托翁墓的样子及周围环境。
7/ 10我们可举几个例子来看看。
a. 这将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来朝拜的圣地,远离陈小,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b. 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
c.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d. 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
e. 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
f. 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我们看到这不过几百字的文章有多少重复的词语!这些重复的词句所要传达的意思就一个朴素。
但作者却把文题设为世间最美的坟墓,朴素但又最美,其中的用意不言自明,作者就是要让读者在这种强烈的反差下领悟到托尔斯泰人格的伟大崇高!这就是文章的中心主旨所在呀。
5、层次顺序分析法和关键词归纳法有些文章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的语段层次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或者抓文章中的关键词来概括出中心主旨。
例如下面这段文字就主要运用了这两种方法。
简要概括下文的中心内容: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
---------------------------------------------------------------最新资料推荐------------------------------------------------------ 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
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
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
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
明代竹画家蜂起。
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
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
徐渭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
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决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概括这段文字中心时,要知道文中出现了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三个朝代、还有文中具有概括力的关键词风格、技艺。
这样就可以用一句话把中心概括全面了,即: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艺高超。
以上所说的整体把握文章的方法是单从抓文章的中心主旨这一个角度展开来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