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无刷直流电机原理(个人整理版)PPT课件

无刷直流电机原理(个人整理版)PPT课件

3.5反电动势
3.工作原理 BLDC 电机转动时,每个绕组都会产生叫做反电动势的电压,根据 楞次定律,其方向与提供给绕组的主电压相反。这一反电动势的极性与励 磁电压相反。反电动势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转子角速度
转子磁体产生的磁场
定子绕组的匝数
电机设计完毕后,转子磁场和定子绕组的匝数都是固定的。唯一决 定反电动势的因素就是角速度,或者说转子转速,随着转子转速的提高, 反电动势也随之增加。反电动势常数可用于估计给定转速下的反电动势。
定、转子磁芯均由高频导磁材 料(如软磁铁氧体)制成。
定子有6个级,间隔的三个极 为同一绕组,接高频电源,作为 励磁极,其他为感应极,作为输 出端。
电机运行时,输入绕组中通以 高频激磁电流,当转子扇形磁芯 处在输出绕组下面时,输入和输 出绕组通过定、转子磁芯耦合, 输出绕组中则感应出高频信号, 经滤波整形和逻辑处理后,即可 控制逆变器开关管。
1. 线性型 2. 开关型 3. 锁存型
2.5.4旋转变压器
2.结构构成 旋转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与转子转角呈一定的函数关系,它又是一种精密测位用的 机电元件,在伺服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随动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变压器的原、副边绕组分别装在定、转子上。原、副边绕组之间的电磁耦合 程度由转子的转角决定,意味着:转子绕组的输出电压大小及相位必然与转子的转 角有关。
我们把这种利用电子电路来实现电枢绕组内电流变化的物理过程称为电子换向 (相)或“换流”。每“换流”一次,定子磁状态就改变一次,连续不断地“换流”, 就会在工作气息内产生一个跳跃式的旋转磁场。
1.3无刷直流电机与有刷直流电机比较
1.特点应用
特性
无刷直流电机
换向器 寿命
基于霍尔传感器的电子换向 较长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建立及参数辨识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建立及参数辨识

阻较小, 散热容易 . 因此,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在保持 了普通直流电机 良好的调速和起动性能的同时, 还具有 无换 向火花及无线电干扰、 寿命长、 运行可靠 、 维护简便等特点… .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既具有永磁有刷直流 电机优良的机械特性和控制特性, 又克服了有刷电机的缺点, 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 此外 , 它的转速不受换相 的限制, 若采用空气轴承或磁悬浮轴承 。 可以在每分钟高达几十万的转速中运行 . 即使与 同样也是无刷结
・ 收稿 日期 -06 0— 4 " 0 —1 2  ̄ 作者筒介 : 张秀番 ( 5 一 , , 1 6 ) 女 河南西平人 , 9 高级实验师 .
维普资讯
第4 期
张秀香 : 刷直流电动机的数 学模型建立及参数辨识 无
・2 ・ 9
[言三+ 暮+ 兰 虽[ 摹[三 ] ][ ] ] = 兰 芝 [ ] ] 主 [
1 无 刷直 流 电动机 数 学模 型
无 刷直 流电动机 主要 由永 磁 电动机本体 、 制 电路 和位 置检 测 3部分 组 成 , 转 子 由永 磁 器 组成 , 控 其 定 子上存 在着 多相绕组 . 其转子 采用永 磁体励 磁 , 有激 磁损 耗 ; 热的 电枢绕组 通常装 在外 面 的定子上 , 没 发 热
圄 1 无 刷 直 流 电动 机 等 效 电 路

T () Ls
图 2 无 刷 直 流 电 动 机 动 态 结构
2 无 刷 直 流 电动机 的 参数 辨 识
调节器的参数整定时。 希望 电机的参数越精确越好 , 而往往电机厂商并不提供图 1 所示的参数 , 需要

[ / 。 ]一虽[ c / c / {[ ])4 ]工 [ 三一 = - 工 兰 ,[ [ ‘ 蔓 ] ]; ]

第5章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

第5章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

图5-4 霍尔传感器的三相波形(120度)
三、三相直流无刷电动机的换相原理
图5-4表明,三相永磁无刷直流电 动机转子位置传感器输出信号Ha、 Hb、Hc在每360°电角度内给出了6 个代码,按其顺序排列,6个代码 是101、100、110、010、011、001。 当然,这一顺序与电动机的转动方 向有关,如果转向反了,代码出现 的顺序也将倒过来。 图5-5是三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的电子换向器主回路,也就是由6 只功率开关元件组成的三相H转子是由永磁材料制成的,是具有一定磁极对数的永磁体。 无刷直流电动机为了去掉电刷,将电枢放到定子上去,但是这样定 子上的电枢通过直流电后,只能产生恒定的磁场,电动机依然转不起来。 为了使电动机转起来,必须使定子电枢各相绕组不断地换相通电,这样 才能使定子磁场随着转子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使定子磁场与转子永磁 磁场始终保持90°左右的空间角,产生转矩推动转子旋转。
B
Z
2 3 1 A 4 6
X
5
C
Y
图5-6 三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绕组结构图
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来分析无刷电动机的换相过程:
Ø 第一条途径是:利用“定子空间的扇区图” 来分析换相过程(6个扇 区对应6个代码) (p148), ; Ø 第二条途径是:通过分析电动机的三相反电动势来理解换相过程。
运用“定子空间扇区图”可以分析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在360º 电角度内的换 相过程,从分析可以看出,定子的磁场是步进地、跨越地前进的,每步跨越60º 电角度,而转子当然是连续地运行的。 从分析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三相反电势的角度,同样也可以理解其换相 过程。基本思路是这样的:为了获得最大的转矩,应当使每相的反电势与该相的 电流的相位相同。 无论是从“定子空间扇区图”还是从电动机定子绕组的反电势来分析三相 无刷电动机的换相过程,所得出的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状态与转子位置的关系都 是相同的。

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

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

41/19电机数学模型以二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为例,分析BLDC 的数学模型与电磁转矩 等特性。

为了便于分析,假定:衣三相绕组完全对称,气隙磁场为方波,定子电流、转子磁场分布皆 对称;b) 忽略齿槽、换相过程和电枢反应等的影响; c) 电枢绕组在定子内表面均匀连续分布; d) 磁路不饱和,不计涡流和磁滞损耗。

则三相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可表示为:% c b? 6为定子相绕组电动势(v); L 为每相绕组的自感(H); M 为每相绕组 间的互感(H); p 为微分算子p=d/dt o三相绕组为星形连接,且没有中线,则有L + ib + ic=O⑵ Mi a + Mi b +Mi c = O⑶得到最终电压方程:r o o一 •= 3式中:5, u b , W 为定子相绕组电压(v);"b ,h 为定子相绕组电流(A);T o=ab< u u uOroLMM■ ■+ a b c Ml ---- i .olorj OroMMLM-o O + ab 4 n •!* »11 010」图•无刷直流电机的等效电路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方程与普通直流电动机相似,其电磁转矩大小与磁通和电流幅值成正比Te = kU + e/b + e c i c]-所以控制逆变器输出方波电流的幅值即可以控制BLDC电机的转矩。

为产生恒定的电磁转矩,要求定子电流为方波,反电动势为梯形波,且在每半个周期内,方波电流的持续时间为120。

电角度,梯形波反电动势的平顶部分也为120。

电角度,两者应严格同步。

由于在任何时刻,定子只有两相导通,则:电磁功率可表示为:卩亡 Q C/Q + Cbb + C」c = 2Es【s (6) 电磁转矩又可表示为:T e = Pj(i)= 2E S I S/W(7)无刷直流电机的运动方程为:dooT e-T L-Bu)= J—=JPo)⑻其中・为电磁转矩;几为负载转矩;B为阻尼系数;为电机机械转速;J为电机的转动惯量。

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其系统仿真

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其系统仿真

的制作原则 , 制作 、 的控制规则表 ; K 最后选择合 适的输人、输出量化因子即可构成完整的速度模糊 P 调节模块。 I
23 仿 真 结果 分析 .
糊控制与 P 控制两者结合起来 , I 既具有模糊控制灵
活而适应性强的优点 , 又具有 P 控制精 度高 的特 I 点, 能明显改善系统 的静态和动态性能, 有较好的控 制效果。 模糊 P 控制器的设计是一个反复调试的过程 , I
走 向生产实 践 。 1 无刷 直流 电机 的数学模 型
褂 ㈩

通常采用的是无刷直流电机的等效电路图 ( 如 图 1。为了简化分析 , ) 作出以下假设 :
Ua
Ub
lL1 c I 2 删} ( 0—+ ) 0l 0 1 l Me I} P l
对操作者的经验进行归纳和优化而得到。 因此 , 在工 业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在本控制系统 中, 将模
输 出量 、 的模糊语言变量 的语 言值和模糊论域 统一定义成{sS M, ,L和[,, , ,] v ,, LV } 1234 5。隶属函
数 图形 取 为三角 形 。 根据 △ 、 △K 模 糊 控制规 则表
F zy LgcT o o 丰 富的模块库 , B D M数学模 型的基础上 , uz oi ol x b 在 LC 建立 了 B D M模糊 P 控制 系统 的仿真模型。给 LC I
出了 传统 P控制算法和模糊 P 控制算法下的电机转速波形 , 而验证 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及控制 系统的合理性 。 I I 从

82 —
维普资讯
20 年第 2 08 期
朱彩红 : 无刷直流 电机的数 学模 型及其系统仿真
式 中 : 为 电机 转 子 的 角 速 度 ; 为 负 载 转 矩 ; ∞ 死 为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1.电机模型的建立:建立电机的数学模型是进行控制系统设计的第一步。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可以使用动态数学模型来描述其动态特性,常用的模型包括简化的转子动态模型和电动机状态空间模型。

简化的转子动态模型以电机的电磁转矩方程为基础,通过建立电机的电流-转速模型来描述电机的动态响应。

这个模型通常用于低频控制和电机启动阶段的设计。

电动机状态空间模型则是通过将电机的状态变量表示为电流和转速变量,用微分方程的形式描述电机的动态特性。

这个模型适用于高频控制和电机稳态响应分析。

2.控制器设计:经典的控制方法包括比例积分控制器(PI)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

比例积分控制器是最简单的控制器,通过调节电流的比例增益和积分时间来控制电机的速度。

这种控制器适用于低精度控制和对动态响应要求不高的应用。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在比例积分控制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微分项,通过调节微分时间来控制系统的阻尼比,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

3.参数调节:在控制器设计中,参数调节和整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根据系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参数,并进行优化。

参数调节可以通过试探法、经验法和优化算法等方法进行。

其中,试探法和经验法是相对简单的方法,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值来达到稳定运行或者较好的控制性能。

优化算法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的方式进行,通过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得到最合适的控制器参数。

总结起来,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电机模型的建立、控制器设计和参数调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系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器,通过参数调节和优化算法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

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

永磁⽆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 ⽆刷直流电机绕组中产⽣的感应电动势与电机转速匝数成正⽐,电枢绕组串联公式为 其中,E为⽆刷直流电机电枢感应线电动势(V);p为电机的极对数;α为极弧系数;W为电枢绕组每相串联的匝数;φ为每极磁通(Wb);n为转速(r/min)。

在反电动势E和极对数p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为使电机具有较⼤的调速范围,就须限制电枢绕组的匝数W。

因此,磁悬浮飞轮电机绕组电感和电阻都⾮常⼩,使得电机在运⾏过程中,相电流可能存在不连续状态。

假定电机定⼦三相完全对称,空间上互差120°电⾓度;三相绕组电阻、电感参数完全相同;转⼦永磁体产⽣的⽓隙磁场为⽅波,三相绕组反电动势为梯形波;忽略定⼦绕组电枢反应的影响;电机⽓隙磁导均匀,磁路不饱和,不计涡流损耗;电枢绕组间互感忽略。

公式中,Va、Vb、Vc和Vn分别为三相端电压和中点电压(V),R和E为三相电枢绕组电阻(Ω)和电感(H),Ea、Eb和Ec为三相反电动势(V),ia、ib.和ic为三相绕组电流(A)。

可将⽆刷直流电机每相绕组等效为电阻、电感和反电动势串联。

⽆刷直流电机绕组采⽤三相星形结构,数学模型⽅程如式(2-2)所⽰: 在电机运⾏过程中,电磁转矩的表达式为 电机的机械运动⽅程为 式中,Te和TL分别为电磁转矩和负载转矩(Nm);J为转⼦的转动惯量(kg·2m);f为阻尼系数(N·m·s)。

电机设计反电动势为梯形波,其平顶宽度为120°电⾓度,梯形波的幅值与电机的转速成正⽐。

其中,反电动势系数乃e由以下公式计算为 电机转⼦每运⾏60°电⾓度进⾏⼀次换相,因此在每个电⾓度周期中,三相绕组反电动势有6个状态。

电机运⾏过程中瞬态功耗的公式为 其中,Ω为电机⾓速度,P为功耗。

永磁⽆刷直流电机的控制可分为三相半控、三相全控两种。

三相半控电路的特点简单,-个可控硅控制⼀相的通断,每个绕组只通电1/3的时间,另外2/3时间处于断开状态,没有得到充分的利⽤。

无刷直流电机运行原理与基本控制方法

无刷直流电机运行原理与基本控制方法
主 要 内 容
几个术语解释(极对数、相数、电角度、电角频率、相电压、线电压、反电动势)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原理(运行原理、数学模型)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控制方法(各参数相互关系、换流过程与换流模式)车用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基本控制、弱磁控制)
极对数( ):电机转子中N-S极的对数,2,3,4,…… 相数( ):电机绕组个数,3,6,12,…… 电角度( )/机械角度( ): 电角频率( )/机械角频率( ): 电角频率与电机转速( ): 极(2p)槽(Z)配合:Z/2p 相电压:电机相绕组对电机中性点电压 线电压:电机两相绕组之间电压 反电动势:电机到拖时某一转速下对应电机线电压峰值
20%
on-pwm
30%
30%
H_pwm-L_on
18.5%
37.5%
H_on-L_pwm
33.8%
15.4%
H_pwm-L_pwm
42.4%
42.4%
无刷直流电机的换流模式
添加标题
采用pwm-on方式时,下桥换相和上桥换相的换相转矩脉动相等,且最小;非换向相电流脉动也是最小的;
添加标题
采用on-pwm方式时,下桥和上桥换相转矩脉动相等且比pwm-on方式大,非换向相电流脉动也比pwm-on方式时大。
T1关断、T2导通
T1、T2同时导通
单侧调制上桥臂换向过程分析
T3关断、T2导通
T2、T3同时导通
双侧调制下桥臂换向过程分析
T1、T2同时关断
T1、T2同时导通
双侧调制上桥臂换向过程分析
T2、T3同时关断
T2、T3同时导通
不同调制方式的转矩脉动对比分析
功率管开通,转矩脉动相同;功率管关断,单侧调制转矩脉动大于双侧调制转矩脉动;单侧调制存在相见续流现象,换相时间长;双侧调制引入直流母线电压到续流回路,产生反电压,换相时间短;单侧调制较双侧调制损耗小。

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

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

电机数学模型以二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为例,分析BLDC的数学模型及电磁转矩等特性。

为了便于分析,假定:a)三相绕组完全对称,气隙磁场为方波,定子电流、转子磁场分布皆对称;b)忽略齿槽、换相过程和电枢反应等的影响;c)电枢绕组在定子内表面均匀连续分布;d)磁路不饱和,不计涡流和磁滞损耗。

则三相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可表示为:(1)式中:为定子相绕组电压(V);为定子相绕组电流(A);为定子相绕组电动势(V);L为每相绕组的自感(H);M为每相绕组间的互感(H);p为微分算子p=d/dt。

三相绕组为星形连接,且没有中线,则有(2)(3)得到最终电压方程:(4)图.无刷直流电机的等效电路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方程与普通直流电动机相似,其电磁转矩大小与磁通和电流幅值成正比(5)所以控制逆变器输出方波电流的幅值即可以控制BLDC电机的转矩。

为产生恒定的电磁转矩,要求定子电流为方波,反电动势为梯形波,且在每半个周期内,方波电流的持续时间为120°电角度,梯形波反电动势的平顶部分也为120°电角度,两者应严格同步。

由于在任何时刻,定子只有两相导通,则:电磁功率可表示为:(6)电磁转矩又可表示为:(7)无刷直流电机的运动方程为:(8)其中为电磁转矩;为负载转矩;B为阻尼系数;为电机机械转速;J为电机的转动惯量。

传递函数: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和传统直流电机基本相同,其动态结构图可以采用直流电机通用的动态结构图,如图所示:图2.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由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可求得其传递函数为:式中:K1为电动势传递系数,,Ce 为电动势系数;K2为转矩传递函数,,R 为电动机内阻,Ct 为转矩系数;T m为电机时间常数,,G 为转子重量,D 为转子直径。

基于MATLAB的BLDC系统模型的建立在Matlab中进行BLDC建模仿真方法的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已有提出采用节点电流法对电机控制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列写m文件,建立BLDC仿真模型,这种方法实质上是一种整体分析法,因而这一模型基础上修改控制算法或添加、删除闭环就显得很不方便;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提出在Matlab/Simulink中构造独立的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组合进行BLDC建模,这一方法可观性好,在原有建模的基础上添加、删除闭环或改变控制策略都十分便捷,但该方法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方法求取反电动势,使得仿真速度受限制。

无刷直流电机simulink数学模型

无刷直流电机simulink数学模型

无刷直流电机simulink数学模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无刷直流电机是一种常用的电动机,它能够实现高效率、低噪音和长寿命的特点,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无刷直流电机的设计和优化过程中,数学模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准确地进行仿真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利用Simulink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

1. 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无刷直流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动机。

它的主要部件包括定子、转子和电子换向器。

定子由绕组和铁芯组成,绕组产生的电磁场使得转子受到力矩作用。

电子换向器通过改变绕组的电流方向,实现电机的正常运转。

在工作时,电机的转子在定子的作用下旋转,通过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力矩,驱动负载进行工作。

无刷直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和效率高的特点,因此在各种领域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优化无刷直流电机的性能,需要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一般来说,无刷直流电机可分为电气模型和机械模型两部分。

电气模型主要描述了电机的电学特性,包括电阻、电感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无刷直流电机电气模型为dq轴电压方程和dq轴电流方程,通过这些方程可以计算出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进而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

机械模型主要描述了电机的力学特性,包括转矩、惯性和阻尼等参数。

通过机械模型可以计算出电机的惯性及转矩响应,帮助工程师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以提高电机的性能。

综合考虑电气模型和机械模型,可以建立完整的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用于仿真和优化工作。

3. Simulink建模与仿真Simulink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仿真的软件工具,通过图形化编程的方式可以方便地进行建模和仿真。

对于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Simulink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模块,可以快速搭建仿真模型,并进行性能评估。

在Simulink中,可以使用Stateflow来建立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逻辑和状态机,通过组合电气模型和机械模型,可以实现对电机的全面控制。

(完整版)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

(完整版)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

电机数学模型以二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为例,分析 BLDC 的数学模型及电磁转矩等特性。

为了便于分析,假定:a) 三相绕组完全对称,气隙磁场为方波,定子电流、转子磁场分布皆对称; b) 忽略齿槽、换相过程和电枢反应等的影响; c) 电枢绕组在定子内表面均匀连续分布;d) 磁路不饱和,不计涡流和磁滞损耗。

则三相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可表示为:式中:-,「:■「:为定子相绕组电压(V); L L I 为定子相绕组电流(A); -三:为定子相绕组电动势(V); L 为每相绕组的自感(H) ; M 为每相绕组间的 互感(H); p 为微分算子p=d/dt 。

三相绕组为星形连接,且没有中线,则有得到最终电压方程:图•无刷直流电机的等效电路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方程与普通直流电动机相似, 其电磁转矩大小与磁 通和电流幅值成正比(1)L-M 0 0'r 0d r 0 .5 0 r.L - MT 电=十细⑸所以控制逆变器输出方波电流的幅值即可以控制 BLDC 电机的转矩。

为产 生恒定的电磁转矩,要求定子电流为方波,反电动势为梯形波,且在每半个周期 内,方波电流的持续时间为120°电角度,梯形波反电动势的平顶部分也为120° 电角度,两者应严格同步。

由于在任何时刻,定子只有两相导通,贝U :电磁功率可表示为:二.二 (6)电磁转矩又可表示为:-:二……(7)无刷直流电机的运动方程为:T e -T L -Bto = J^= JPo>其中〔为电磁转矩;幷为负载转矩;B 为阻尼系数;•••为电机机械转速;J 为电机的转动惯量。

传递函数: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和传统直流电机基本相同, 其动态结构图可以采用直流 电机通用的动态结构图,如图所示:由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可求得其传递函数为= K1 UW ——T L1 + T 狙丫 V '1+T^ L(8)图2.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式中:K i为电动势传递系数,•• - — , Ce为电动势系数;K2为转矩传递函数,:- ,R为电动机内阻,Ct为转矩系数;T m为电机时间常数,」7—, G为转子重量,D为转子直径。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结论
无刷直流电机电动势公式与直流电机相似
2.电枢电流
电压平衡方程式:
电源电压
开关管的饱 和管压降
电枢电流为:
电阻压降
3. 电磁转矩
所以: Tem=CTIa
结论
无刷直流电机转矩公式与直流电机相似
2-2 三相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
三相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为
组 电 压
定 子 相 绕
组 电 流
定 子 相 绕
第二种方式:直接将霍尔元件敷贴在定子电枢铁心 气隙表面或绕组端部紧靠铁心处,利用电机转子上 的稀土磁体主极作为传感器的水滋体,根据霍尔元 件的输出信号即可判断转子磁极的位置,将信号放 大处理后便可驱动逆变器工作。
Hall IC 安装示意图
1、三个霍尔元件在 空间依次相差120o电 角度
2、传感器磁极与转 子磁极同轴旋转、极 数相等、极性相对应
——自同步电机
→电机顺时针旋转
两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时绕组和开关管导通顺序表
1-2 基本结构
1) 电机本体 定子:与普通异步电机相同,铁心中嵌三相 或多相对称绕组 转子:永磁结构
瓦形(径向磁化) 矩形(切向磁化) 环形(径向磁化)
稀土水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结构示意图
1——转轴;2——前端盖;3——螺钉,4——垫片; 5——轴承;6——定子; 7一转子;8一传感器转子; 9——后端盖;10——传感器定子
优点1:电磁式传感器 具有较高的强度,可经 受较大的振动冲击,故 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优点2:电磁式位置传 感器输出信号较大,一 般不需要经过放大便可 直接驱动开关管,但因 输出电压是交流,必须 先整流。
缺点:传感器过于笨重 复杂,因而大大限制了 其在普通条件下的应用。

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

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

电机数学模型以二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为例,分析 BLDC 的数学模型及电磁转矩等特 性。

为了便于分析,假定:a)三相绕组完全对称,气隙磁场为方波,定子电流、转子磁场分布皆对称; b)忽略齿槽、换相过程和电枢反应等的影响; C)电枢绕组在定子内表面均匀连续分布;⅛t J ⅛∙堵为定子相绕组电动势(V); L 为每相绕组的自感(H) ; M 为每相绕组间的互感(H) ; P 为微分算子P=d/dt 。

三相绕组为星形连接,且没有中线,则有i a + ⅛ + i c =OMi a +Mi b +Mi r =O得到最终电压方程:U ir O OI f -M O Oe√⅛ =O r O+ O L-M O P⅛ + ebΛ O r..Q O L-Mθc .图•无刷直流电机的等效电路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方程与普通直流电动机相似, 其电磁转矩大小与磁 通和电流幅值成正比⅛-e√M P Jb+ ≡t L-* -* 1* -(1)—I :为定子相绕组电流(A);d)磁路不饱和,不计涡流和磁滞损耗式中:=.鬲乩为定子相绕组电压(V);Tβ=[e l i1+e b⅛+⅛]^所以控制逆变器输出方波电流的幅值即可以控制BLDC电机的转矩。

为产生恒定的电磁转矩,要求定子电流为方波,反电动势为梯形波,且在每半个周期内,方波电流的持续时间为120°电角度,梯形波反电动势的平顶部分也为120°电角度,两者应严格同步。

由于在任何时刻,定子只有两相导通,贝U:电磁功率可表示为:电磁转矩又可表示为:无刷直流电机的运动方程为:血(8) 其中I为电磁转矩;为负载转矩;B为阻尼系数;起为电机机械转速;J为电机的转动惯量。

传递函数: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和传统直流电机基本相同,其动态结构图可以采用直流电机通用的动态结构图,如图所示:图2.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由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可求得其传递函数为… K I… K2n(s) = ~~—U(S) ---------- T L1 + T m s l+‰s L式中:Ki为电动势传递系数,【;:• L : , Ce为电动势系数;⅛K2为转矩传递函数,• - 一一,R为电动机内阻,Ct为转矩系数;⅛⅛Tm为电机时间常数,’1 .. ―一,G为转子重量,D为转子直径。

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doc

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doc

电机数学模型以二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为例,分析BLDC 的数学模型及电磁转矩等特性。

为了便于分析,假定:a)三相绕组完全对称,气隙磁场为方波,定子电流、转子磁场分布皆对称; b)忽略齿槽、换相过程和电枢反应等的影响; c)电枢绕组在定子内表面均匀连续分布; d)磁路不饱和,不计涡流和磁滞损耗。

则三相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可表示为:(1)式中:为定子相绕组电压(V);为定子相绕组电流(A);为定子相绕组电动势(V);L 为每相绕组的自感(H);M 为每相绕组间的互感(H);p 为微分算子p=d/dt 。

三相绕组为星形连接,且没有中线,则有(2) (3)得到最终电压方程:(4)L-ML-M L-Mrr ri a i b i ce ae ce b图.无刷直流电机的等效电路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方程与普通直流电动机相似,其电磁转矩大小与磁通和电流幅值成正比(5)所以控制逆变器输出方波电流的幅值即可以控制BLDC 电机的转矩。

为产生恒定的电磁转矩,要求定子电流为方波,反电动势为梯形波,且在每半个周期内,方波电流的持续时间为120°电角度,梯形波反电动势的平顶部分也为120°电角度,两者应严格同步。

由于在任何时刻,定子只有两相导通,则:电磁功率可表示为:(6)电磁转矩又可表示为:(7)无刷直流电机的运动方程为:(8)其中为电磁转矩;为负载转矩;B 为阻尼系数;为电机机械转速;J 为电机的转动惯量。

传递函数: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和传统直流电机基本相同,其动态结构图可以采用直流电机通用的动态结构图,如图所示:Ct365/(GD^2s)Ce1/RU(s)+-+-T L (s)T C (s)I(s)N(s)图2.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由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可求得其传递函数为:式中:K1为电动势传递系数,,Ce 为电动势系数;K2为转矩传递函数,,R 为电动机内阻,Ct 为转矩系数;T m为电机时间常数,,G 为转子重量,D 为转子直径。

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

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

2.2 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在本文中,以两极三相无刷直流电机为例来说明其数学建立模型的过程。

电机定子绕组为Y 型联接,转子采用内转子结构,3个霍尔元件在空间相互间隔120°对称放置。

在此结构基础上,假设电机的磁路不饱和,不计涡流损耗、磁滞损耗及电枢反应;忽略齿槽效应;驱动系统中,整流逆变电路的功率管和续流二极管均为理想开关器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2.1 定子电压方程由以上的假设条件,无刷直流电机每相绕组的相电压由电阻压降和绕组感应电势两部分组成,其定子电压平衡方程为⎥⎥⎥⎦⎤⎢⎢⎢⎣⎡+⎥⎥⎥⎦⎤⎢⎢⎢⎣⎡⎥⎥⎥⎦⎤⎢⎢⎢⎣⎡+⎥⎥⎥⎦⎤⎢⎢⎢⎣⎡⎥⎥⎥⎦⎤⎢⎢⎢⎣⎡=⎥⎥⎥⎦⎤⎢⎢⎢⎣⎡c b a c b a c cbcabc b baac ab ac b a c b ac b a e e e i i i L L L L L L L L L dtd i i i R 00R 000R U U U (2-1)式(2-1)中,a e 、b e 、c e 为各相定子反电动势,a i 、b i 、c i 为各相定子电流,a U ,b U ,c U 为定子各相电压,a R ,b R ,c R 为定子各相绕组电阻,a L ,b L ,c L 为定子各相绕组自感,ab L ,ac L ,ba L ,bc L ,ca L ,cb L 为定子间各相绕组的互感,由于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为永磁体。

假设无刷直流电机三相绕组对称,忽略磁阻间的影响,则可以认为定子各相绕组间互感为常数,即s c b a L L L L ===,R R R R c b a ===,M L L L L L L cb ca bc ba ac ab ======。

则式(2-1)改写为⎥⎥⎥⎦⎤⎢⎢⎢⎣⎡+⎥⎥⎥⎦⎤⎢⎢⎢⎣⎡⎥⎥⎥⎦⎤⎢⎢⎢⎣⎡+⎥⎥⎥⎦⎤⎢⎢⎢⎣⎡⎥⎥⎥⎦⎤⎢⎢⎢⎣⎡=⎥⎥⎥⎦⎤⎢⎢⎢⎣⎡c b a c b a s s sc b a c b a e e e i i i L MMM L M M M L dt d i i i R 00R 000RU U U (2-2)由0i i i c b a =++,0Mi Mi Mi c b a =++,代入式(2-2),整理可得⎥⎥⎥⎦⎤⎢⎢⎢⎣⎡+⎥⎥⎥⎦⎤⎢⎢⎢⎣⎡⎥⎥⎥⎦⎤⎢⎢⎢⎣⎡+⎥⎥⎥⎦⎤⎢⎢⎢⎣⎡⎥⎥⎥⎦⎤⎢⎢⎢⎣⎡=⎥⎥⎥⎦⎤⎢⎢⎢⎣⎡c b a c b a c b a c b a e e e i i i L 000L 000L dt d i i i R 00R 000RU U U (2-3)式(2-3)中M L L s -=。

无刷直流电机的建模与仿真

无刷直流电机的建模与仿真

无刷直流电机的建模与仿真相对于传统的有刷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机的特点表现为:使用寿命长、效率更高、低噪声、启动转矩大等特点,在军事,伺服控制、家用电器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文章首先研究无刷直流电机基础结构,其次分析其数学模型,并用Maltab 搭建了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详细介绍了电机本体,转速控制,转矩计算等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法,通过仿真,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标签:无刷直流电机;仿真;模型1 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以两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为例,设ua,ub,uc是三相定子电压;ea,eb,ec是三相定子反电动势,ia,ib,ic为三相定子电流,La,Lb,Lc是三相定子自感,Lab,Lac,Lba,Lba,Lca,Lca为三相定子绕组互感,Ra,Rb,Rc为三相绕组的相电阻,P为微分算子(d/dt)。

1.1 电压方程由于假设电机三相绕组完全对称,所以有ia+ib+ic=0且Mia+Mib+Mic=0,将这两个等式带入,经过化简,得到电压方程为:1.2 转矩方程无刷直流电机的转矩方程如下:?棕无刷直流电机转子的机械角速度(rad/s)无刷直流电机的机械运动方程可表示为:TL其中负载转矩(N·m);J是电机的转动惯量(Kg·m2)。

2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建模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在了解和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后,建立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该控制系统采用双闭环控制方案,转速环为外环,采用PI调节器,内环是电流环,在建模之前作以下假定:(1)不计电枢反应,换向过程等的影响;(2)磁路不饱和,忽略磁滞和涡流的影响;(3)假设三相绕组,定子电流,转子磁场分布完全对称,气隙磁场为方波;(4)假设外加电源为理想的直流恒压电源。

根据模块化的思想,系统可以由以下几个子模块构成:2.1 无刷直流电机本体无刷直流电机本体模块是关键的部分。

(完整版)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

(完整版)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

电机数学模型以二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为例,分析BLDC 的数学模型及电磁转矩等特性。

为了便于分析,假定:a)三相绕组完全对称,气隙磁场为方波,定子电流、转子磁场分布皆对称; b)忽略齿槽、换相过程和电枢反应等的影响; c)电枢绕组在定子内表面均匀连续分布; d)磁路不饱和,不计涡流和磁滞损耗。

则三相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可表示为:(1)式中:为定子相绕组电压(V);为定子相绕组电流(A);为定子相绕组电动势(V);L 为每相绕组的自感(H);M 为每相绕组间的互感(H);p 为微分算子p=d/dt 。

三相绕组为星形连接,且没有中线,则有(2) (3)得到最终电压方程:(4)L-ML-M L-Mrr ri a i b i ce ae ce b图.无刷直流电机的等效电路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方程与普通直流电动机相似,其电磁转矩大小与磁通和电流幅值成正比(5)所以控制逆变器输出方波电流的幅值即可以控制BLDC电机的转矩。

为产生恒定的电磁转矩,要求定子电流为方波,反电动势为梯形波,且在每半个周期内,方波电流的持续时间为120°电角度,梯形波反电动势的平顶部分也为120°电角度,两者应严格同步。

由于在任何时刻,定子只有两相导通,则:电磁功率可表示为:(6)电磁转矩又可表示为:(7)无刷直流电机的运动方程为:(8)其中为电磁转矩;为负载转矩;B为阻尼系数;为电机机械转速;J 为电机的转动惯量。

传递函数: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和传统直流电机基本相同,其动态结构图可以采用直流电机通用的动态结构图,如图所示:Ct365/(GD^2s) Ce1/R U(s)+-+-T L(s)T C(s)I(s)N(s)图2.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由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可求得其传递函数为:式中:K1为电动势传递系数,,Ce 为电动势系数;K2为转矩传递函数,,R 为电动机内阻,Ct 为转矩系数;T m为电机时间常数,,G 为转子重量,D 为转子直径。

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

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

电机数学模型以二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为例,分析BLDC 的数学模型及电磁转矩等特性。

为了便于分析,假定:a)三相绕组完全对称,气隙磁场为方波,定子电流、转子磁场分布皆对称; b)忽略齿槽、换相过程和电枢反应等的影响; c)电枢绕组在定子内表面均匀连续分布; d)磁路不饱和,不计涡流和磁滞损耗。

则三相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可表示为:(1)式中:为定子相绕组电压(V);为定子相绕组电流(A);为定子相绕组电动势(V);L 为每相绕组的自感(H);M 为每相绕组间的互感(H);p 为微分算子p=d/dt 。

三相绕组为星形连接,且没有中线,则有(2) (3)得到最终电压方程:(4)ce c图.无刷直流电机的等效电路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方程与普通直流电动机相似,其电磁转矩大小与磁通和电流幅值成正比(5)所以控制逆变器输出方波电流的幅值即可以控制BLDC 电机的转矩。

为产生恒定的电磁转矩,要求定子电流为方波,反电动势为梯形波,且在每半个周期内,方波电流的持续时间为120°电角度,梯形波反电动势的平顶部分也为120°电角度,两者应严格同步。

由于在任何时刻,定子只有两相导通,则:电磁功率可表示为:(6)电磁转矩又可表示为:(7)无刷直流电机的运动方程为:(8)其中为电磁转矩;为负载转矩;B 为阻尼系数;为电机机械转速;J 为电机的转动惯量。

传递函数: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和传统直流电机基本相同,其动态结构图可以采用直流电机通用的动态结构图,如图所示:图2.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由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可求得其传递函数为:式中:为电动势传递系数,,Ce 为电动势系数;K1为转矩传递函数,,R 为电动机内阻,Ct 为转矩系数;K2为电机时间常数,,G 为转子重量,D 为转子直径。

Tm基于MATLAB的BLDC系统模型的建立在Matlab中进行BLDC建模仿真方法的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已有提出采用节点电流法对电机控制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列写m文件,建立BLDC仿真模型,这种方法实质上是一种整体分析法,因而这一模型基础上修改控制算法或添加、删除闭环就显得很不方便;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提出在Matlab/Simulink中构造独立的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组合进行BLDC建模,这一方法可观性好,在原有建模的基础上添加、删除闭环或改变控制策略都十分便捷,但该方法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方法求取反电动势,使得仿真速度受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完整版电机数学模型以二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为例,分析BLDC的数学模型及电磁转矩等特性。

为了便于分析,假定:a)三相绕组完全对称,气隙磁场为方波,定子电流、转子磁场分布皆对称;b)忽略齿槽、换相过程和电枢反应等的影响;c)电枢绕组在定子内表面均匀连续分布;d)磁路不饱和,不计涡流和磁滞损耗。

则三相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可表示为:(1)式中:为定子相绕组电压(V);为定子相绕组电流(A);为定子相绕组电动势(V);L为每相绕组的自感(H);M为每相绕组间的互感(H);p为微分算子p=d/dt。

三相绕组为星形连接,且没有中线,则有(2)(3)得到最终电压方程:(4)L-ML-M L-Mrr ri a i b i ce ae ce b图.无刷直流电机的等效电路无刷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方程与普通直流电动机相似,其电磁转矩大小与磁通和电流幅值成正比(5)所以控制逆变器输出方波电流的幅值即可以控制BLDC 电机的转矩。

为产生恒定的电磁转矩,要求定子电流为方波,反电动势为梯形波,且在每半个周期内,方波电流的持续时间为120°电角度,梯形波反电动势的平顶部分也为120°电角度,两者应严格同步。

由于在任何时刻,定子只有两相导通,则:电磁功率可表示为:(6)电磁转矩又可表示为:(7)无刷直流电机的运动方程为:(8)其中为电磁转矩;为负载转矩;B 为阻尼系数;为电机机械转速;J 为电机的转动惯量。

传递函数: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和传统直流电机基本相同,其动态结构图可以采用直流电机通用的动态结构图,如图所示:Ct 365/(GD^2s)Ce1/RU(s)+-+-T L(s)T C(s)I(s)N(s)图2.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由无刷直流电机动态结构图可求得其传递函数为:式中:K1为电动势传递系数,,Ce 为电动势系数;K2为转矩传递函数,,R 为电动机内阻,Ct 为转矩系数;T m为电机时间常数,,G 为转子重量,D 为转子直径。

基于MATLAB的BLDC系统模型的建立在Matlab中进行BLDC建模仿真方法的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已有提出采用节点电流法对电机控制系统进行分析,通过列写m文件,建立BLDC仿真模型,这种方法实质上是一种整体分析法,因而这一模型基础上修改控制算法或添加、删除闭环就显得很不方便;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提出在Matlab/Simulink中构造独立的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组合进行BLDC建模,这一方法可观性好,在原有建模的基础上添加、删除闭环或改变控制策略都十分便捷,但该方法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方法求取反电动势,使得仿真速度受限制。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BLDC建模方法,将控制单元模块化,在Matlab/Simulink建立独立的功能模块:BLDC本体模块、电流滞环控制模块、速度控制模块、参考电流模块、转矩计算模块和电压逆变模块,对这些功能模块进行有机整合,即可搭建出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的仿真模型。

在建模过程中,梯形波反电动势的求取方法一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27,28],本文采用分段线性法成功地化解了这一难点,克服了建模方法存在的不足。

Matlab6.5针对电气传动控制领域所设计的工具箱SimPowerSystemToolbox2.3已提供了PMSM的电机模型,但没有给出BLDC的电机模型。

因此,本文在分析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借助于Matlab强大的仿真建模能力,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BLDC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

BLDC建模仿真系统采用双闭环控制方案:下即为BLDC建模的整体控制框图,其中主要包括:BLDC本体模块、电流滞环控制模块、速度控制模块、参考电流模块、转矩计算模块和电压逆变模块。

BLDC本体结构(1)BLDCM本体模块在整个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中,BLDCM本体模块是最重要的部分,该模块根据BLDC电压方程式(4)求取BLDC三相相电流,结构框图如图所示图.BLDCM本体模块结构框图及其封装形式在整个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中,BLDC本体模块是最重要的部分,该模块根据BLDC电压方程式(2-4)求取BLDC三相相电流,而要获得三相相电流信号ia,ib,ic,必需首先求得三相反电动势信号ea,eb,ec控制框图如图2-11所示。

而BLDC建模过程中,梯形波反电动势的求取方法一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反电动势波形不理想会造成转矩脉动增大、相电流波形不理想等问题,严重时会导致换相失败,电机失控。

因此,获得理想的反电动势波形是BLDC仿真建模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采用了分段线性法,如图2-12所示,将一个运行周期0°~360°分为6个阶段,每60°为一个换相阶段,每一相的每一个运行阶段都可用一段直线进行表示,根据某一时刻的转子位置和转速信号,确定该时刻各相所处的运行状态,通过直线方程即可求得反电动势波形。

分段线性法简单易行,且精度较高,能够较好的满足建模仿真的设计要求。

因而,本文采用分段线性法建立梯形波反电动势波形。

理想情况下,二相导通星形三相六状态的BLDC定子三相反电动势的波形如图2-12所示。

图中,根据转子位置将运行周期分为6个阶段:0~π/3,π/3~2π/3,2π/3~π,π~4π/3,4π/3~5π/3,5π/3~2π。

以第一阶段0~π/3为例,A 相反电动势处于正向最大值Em ,B 相反电动势处于负向最大值-Em ,C 相反电动势处于换相阶段,由正的最大值Em 沿斜线规律变化到负的最大值-Em 。

根据转子位置和转速信号,就可以求出各相反电动势变化轨迹的直线方程,其它5个阶段,也是如此。

据此规律,可以推得转子位置和反电动势之间的线性关系,如表2-1所示,从而采用分段线性法,解决了在BLDC 本体模块中梯形波反电动势的求取问题。

Em e a 图.三相反电动势波形Em Em -Em-Em -Em e b e c转子位置和反电动势之间的线性关系表表中:K为反电动势系数(V/(r/min),pos为角度信号,w为转速信号,转数per=fix(pos/(2*pi))*2*pi,fix函数是实现取整功能。

根据上式,用M文件编写反电势系数的S函数如下:反电动势 S 函数(emf.m)%=========================================================%BLDCM模型中反电动势函数%=========================================================function [sys,x0,str,ts] =emf(t,x,u,flag)switch flagcase 0, %初始化设置[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case 3, %输出量计算sys = mdlOutputs(t,x,u);case {1,2,4,9} %未定义标志sys = [];otherwise%错误处理error(['unhandled flag = ',num2str(flag)]);end%=========================================================%mdlInitializeSizes 进行初始化,设置系统变量的大小%=========================================================function [sys,x0,str,ts]=mdlInitializeSizes()sizes = simsizes; %取系统默认设置sizes.NumContStates = 0;sizes.NumDiscStates = 0;sizes.NumOutputs = 3;sizes.NumInputs = 2;sizes.DirFeedthrough = 1;sizes.NumSampleTimes = 1;sys = simsizes(sizes);x0 = [];str = [];ts = [-1 0];%=========================================================%mdlOutputs 计算系统输出%=========================================================function sys=mdlOutputs(t,x,u)global k;global Pos;global w;k=0.060; % V/(r/min)反电动势系数w=u(1); % 转速(rad/s)Pos=u(2); % 角度(rad)if Pos>=0 & Pos<=pi/3sys=[k*w,-k*w,k*w*((-Pos)/(pi/6)+1)];elseif Pos>=pi/3 & Pos<=2*pi/3sys=[k*w,k*w*((Pos-pi/3)/(pi/6)-1),-k*w];elseif Pos>=2*pi/3 & Pos<=pisys=[k*w*((2*pi/3-Pos)/(pi/6)+1),k*w,-k*w];elseif Pos>=pi & Pos<=4*pi/3sys=[-k*w,k*w,k*w*((Pos-pi)/(pi/6)-1)];elseif Pos>=4*pi/3 & Pos<=5*pi/3sys=[-k*w,k*w*((4*pi/3-Pos)/(pi/6)+1),k*w];else Pos>=5*pi/3 & Pos<=2*pisys=[k*w*((Pos-5*pi/3)/(pi/6)-1),-k*w,k*w];end转矩计算模块根据BLDC数学模型中的电磁转矩方程式,可以建立图5.7所示的转矩计算模块,模块输入为三相相电流与三相反电动势,通过加、乘模块即可求得电磁转矩信号Te 。

转矩计算模块结构框图及其封装形式转速计算模块根据运动方程式(2.4),由电磁转矩、负载转矩以及摩擦转矩,通过加乘、积分环节即可得到转速信号,求得的转速信号经过积分就可得到电机转角信号,如图转速计算模块结构框图及其封装形式电流滞环控制模块在这个仿真模块中采用滞环控制原理来实现电流的调节,使得实际电流随跟定电流的变化。

模块结构框图如图5.10所示[40],输入为三相参考电流和三相实际电流,输出为PWM逆变器控制信号。

电流滞环控制模块结构框图及其封装参考电流模块参考电流模块的作用是根据电流幅值信号Is和位置信号给出三相参考电流,输出的三相参考电流直接输入电流滞环控制模块,用于与实际电流比较进行电流滞环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