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国功夫和侠义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中国功夫和侠义精神
一、武和侠(一)武
(1)技(武术或功夫):打斗的技术、招式
(2)器:刀光剑影
(3)道:止戈为武(以佛法化解恩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无名无相(破除“武功障”,直指人心)
(二)侠
1. “侠”的字义
《说文解字》:“侠,俜也。
从人夹声。
”“甹,侠也,三辅谓轻财者为。
”
《说文解字注》“今人谓轻生曰俜命,即此俜字。
”俜:拼命、搏命的意思。
“甲”(衣甲)——“夹”——“侠”:带甲之士,即武士。
从古文字学意义上说,侠,具备三种品格:搏命轻财(重义)善武
2.侠的品格
(1)英雄人物肝胆相照、惺惺相惜,一诺千金,不负于人。
如《雪山飞狐》中的胡一刀和苗人凤;
(2)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救他人于危难之中;
(3)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如郭靖、乔峰。
3.侠的类型(1)乱世豪侠(2)江湖义士(3)绿林好汉
(三)江湖
江湖:地理名词-文化符号-象征世界。
作为总的世界图式的“江湖世界”基本上是虚拟的,作为具体生活背景的“江湖”却近乎写实。
典型场景:悬崖山洞、大漠荒原、寺庙道观。
这三者在相对于都市尘世,宫廷衙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都是王法鞭长莫及之处,是武侠小说所虚拟的法外世界。
(四)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以武行侠的小说
流变:古代侠义公案小说清末民初旧派小说港台新派武侠小说
宋话本“公案”、讲史侧重故事性;“侠义”、“武侠”侧重人物行为及其意义。
清末民初(二、三十年代)的武侠热:
小说:南向(向恺然:《江湖奇侠传》)北赵(赵焕亭:《奇侠精忠传》、《大侠殷一官轶事》),
电影:1928-1931年上海五十家电影公司共拍摄四百部电影,其中武侠神怪片占二百五十部。
80年代中后期的港(金庸、梁羽生)台(卧龙生、古龙、司马翎、诸葛青云)武侠小说。
武侠盛行
武侠在各文化层次的受众中广泛流传(武侠小说武侠电影武侠游戏武侠漫画)
武侠盛行的原因
(1)从主体而言:武侠的创作主体自身一直在力图融汇(或迎合)各种文化心理,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
(2)从接受者而言:中国具有江湖、庙堂的传统,受众具有强烈的武侠阅读期待视野。
二、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1905-抗战爆发)
1.1905年《定军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以京剧武戏作为题材。
2.火烧红莲寺之前:《车中盗》、《王氏四侠》等
3. 1928年《火烧红莲寺》:掀起中国武侠电影发展的第一次浪潮
《火烧红莲寺》的意义和影响
1.商业空前成功,上映引起轰动,此后在三年内连续拍出了18集,更引来了无数的效仿者,从1928年到1931年,中国共上映了227部武侠神怪片。
2.为中国电影在市场上的立足开辟了一种电影样式——武侠神怪片,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电影热,此后武侠电影也成为在世界影坛上最富于中国特色的电影种类。
武侠神怪片
得名原由:片中的一些特技摄影在当时充满创新意识,银幕上出现剑光斗法、隐形遁迹、空中飞行、口吐飞剑、掌心发雷等种种绝技,使它获得了“武侠神怪片”的恶名。
武侠电影第一次发展浪潮的回落
1931年,鉴于武侠神怪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极不相符,国民政府下属的电影检查委员会下令查禁包括《火烧红莲寺》在内的所有宣扬怪力乱神的电影,这一波武侠神怪片热潮戛然而止。
后续发展:一些导演转至香港,并于1935年在香港拍出了第19集《火烧红莲寺》,武侠电影的传统在香港得到传承。
(二)发展期:粤语武侠片当道( 1938-1948)
1.发展背景:
香港:二战期间,不少上海影人南下香港,为香港注入新的活力,影响甚巨。
这一批影人包括了中国武侠片开山始祖之一的导演任彭年、王元龙。
台湾:日本的殖民地,无论在文化、语言上都受到严格的限制,未有武侠电影的出现。
2.武侠美学:
(1)背景:影片内容、形式脱胎于中国传统戏曲;演职人员多出自传统戏曲界,或是曾拜师学艺。
(2)表现形式:动作、武技、武具等基本上脱胎于中国戏曲中的武打形式,保留有浓厚的舞台形式特点。
(3)叙事内容:多改自民间故事,公案小说、或根据稗官野史。
(4)影片主题:以呈现中国传统武侠文化为表现核心,著重宣扬侠义精神。
3.发展成就
此时期共生产了39部粤语武侠片电影
主要作品有:改编自《七侠五义》的《大破铜网阵》(1939)、《侠盗锦毛鼠》(1941)、《御猫大战锦毛鼠》 (1948) 改编自《水浒传》的《阮氏三雄》(1941);改编自《彭公案》的《三盗九龙杯》改编自广东民间通俗故事的《方世玉与苗翠花》(1948)
(三)兴盛期:新派武侠电影和功夫片(1949-1979)
1949-1959:粤语武侠片当道
(1)基本情况:
香港:1949至59年之间,共有297部武侠电影,是粤语武侠电影全面兴盛时期。
发展背景:香港武侠电影在新马一带(当地华人普遍会说粤语)颇受观众喜爱,促使当地的电影商人投资支持香港电影制片商所摄制的粤语武侠片,并且购买“片花”(即先付订金,订购某一影片的星马地区的上映专利权),香港影业靠著各地的“片花”大量制作粤语武侠片。
台湾:在1959年金马公司制作出第一部武侠片《罗小虎与玉娇龙》(由梁哲夫导演,黄志青编剧,改编自王度庐《卧虎藏龙》),进入60年代后,武侠片的制作在台湾才渐渐兴起。
(2)经典形象:黄飞鸿
在这一时期,黄飞鸿系列电影共拍了68部,是香港电影史上集次最多的电影。
1949年胡鹏导演《黄飞鸿上集之鞭风灭烛》与《黄飞鸿下集之火霸王庄》,首创黄飞鸿题材。
片名:《黄飞鸿上集之鞭风灭烛》(1949)《黄飞鸿下集之火霸王庄》(1949)
特点:黄飞鸿系列影片中的武侠场面设计,一改过去的夸大做作,创新性地将表演与搏击分开拍摄,回归武侠片“武”的本质。
(3)新发展:改编新派武侠小说
50年代末,以金庸和梁羽生为代表的中国新派武侠小说在港台地区日渐风行,为武侠电影再注入新血,改编新派武侠小说成为电影的重要剧本来源。
第一个将新派武侠小说搬上银幕的公司:峨嵋电影公司(于1958年由李化创办,香港电影史上第一个专门摄制粤语武侠片的电影公司。
)
作品:改编金庸的小说,拍摄了《射雕英雄传》(上下集)(1958/1959)、《碧血剑》(上下集)(1958/1959),改编梁羽生的小说,拍摄了《白发魔女传》(上下集)(1959)。
1960-1969:新派武侠电影的兴起
(1)基本情况:这一时期共拍摄武侠电影683部,是武侠电影的全盛时期。
电影中的主要语言从粤语转为国语,新派武侠电影兴起。
台湾的武侠片也逐渐兴起,与香港武侠影业相互交流。
香港:邵氏公司将日本武士电影以低价入口,由邵氏发行,配上国语后倾销到东南亚和香港的市场。
香港的电影公司看到这类电影大行其道,也开始大量生产武侠片,希望在市场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但在品质上无法和日本电影相比。
台湾:武侠片开始增产,以台语片为主,共87部,但是到68年后渐渐停产,由国语武侠片代替。
(2)“新武侠世纪”
发展背景:由于60年代初期的倾销,日本武士片垄断整个市场。
到60年代中期,邵氏力图建立新武侠世纪,让新加盟的张彻、
胡金铨及其他有志者不断研究、筹拍。
“新武侠世纪”开山之作:张彻于1964年开拍的《虎侠歼仇》。
经典作品:胡金铨:《大醉侠》(1966年)
特点:创新性的动作编排、场面调度与剪接手段。
技术突破:第一次采用弹簧床拍片.第一部启用“武术指导”的电影(第一位武术指导:《大醉侠》韩英杰。
他在片中任武术指导兼演员,负责拍摄打斗场面,弥补一般武侠片导演不懂武术的缺憾,并提升武打招术的专业化,对以后中国武侠片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意义:打破当时由日本武士电影垄断的市场,成为一部与众不同的中国武侠片,将新武侠世纪推向新的起点,开启了新派武侠片的潮流。
张彻《独臂刀》(1967)
导演张彻对于古装动作片最大的影响在于他大量将以男性为中心的意识形态注入香港电影,进而发掘了王羽、姜大卫、狄龙、傅声等形象独特的男演员,打破观众只爱看女主角的观影习惯。
意义:
突破百万票房,取得巨大商业成就;由于本片的卖座,使国语武侠片即时猛涨,粤语武侠片从此势微;使得武侠片在60年代末期掀起第二次发展浪潮。
中国武侠电影发展的第二次成规模浪潮,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港台地区,此时的电影人充分意识到了电影是高风险、投机性的商业产品,由胡金铨所代表的“文人武侠”到张彻强调男性情义的暴力武侠,导演的风格化展示越发凸显,在此期间还使武侠逐渐从“刀剑”向“拳脚”过渡。
1970-1979:功夫片的崛起
(1)基本情况:共生产武侠片545部(其中功夫片445部),是功夫片的黄金时期。
国语武侠片全面赶超粤语武侠片。
功夫片逐渐取代刀剑武侠片,成为港台电影主流。
(2)代表作品:
胡金铨《侠女》(1970 )李小龙《猛龙过江》( 1973 )袁和平《蛇型刁手》(1978 )
(3)电影明星
出现功夫巨星李小龙,成龙也暂露头角.受此影响,港台电影在国际影坛备受瞩目。
(四)新市场:内地武侠片的爆发(1980-1989)
1.基本情况:
港台:进入80年代后,武侠电影与功夫片大量萎缩,仅拍摄武侠片144部(其中功夫片86部)。
尤其是在85年之后,两类型的电影产量几乎呈现停顿的状况。
1985年,向来是武侠电影出口大宗的邵氏公司,有鉴于武侠片的一蹶不振,在拍完《老鹰的剑》后,即宣布停产。
内地:80年代初的中国内地,从1983年《神秘的大佛》开始,《武当》、《神鞭》等影片随后,到《少林寺》成就了这次高潮的最高峰。
这一时期的香港的武侠电影基本由邵氏出品,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是金庸小说被改变为电视连续剧的黄金时期,但在电影上却是古龙小说的天下。
由于80年代初期武侠电影票房的惨败,港台武侠电影陷入低潮,一蹶不振。
2.重要作品:
徐克《新蜀山剑侠》(1983 )为嘉禾所拍的《新蜀山剑侠传》,不但轰动一时,更在当时引进了好莱坞特技专家,培训出一批属于本土的电影特技人,奠定日后香港动作特效的成熟发展。
徐克《笑傲江湖》(1989)系列中,他转往较具写实基础的刀剑武侠片,以连环画式的叙事及构图、快速而具韵律的剪辑、天马行空的异想,还有许多暗藏讥讽现实的戏谑笑料,让这个类型脱壳而出,展现新时代的视觉语言,为80年代武侠片的低潮带来丰沛的活力。
3.中国武侠电影第三次浪潮:内地武侠
导火索:张鑫炎《少林寺》(1980)
成绩:1982年,电影在内地上映,几成万人空巷之势。
内地以当时一毛的票价,累计票房高达一亿以上。
1982年1月,《少林寺》在香港公映,作为第一部在香港上映的内地功夫片,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少林寺》在香港创下1616万港币的超高记录,一举打破香港功夫片历史最高卖座记录。
影响:李连杰潇洒自如的拳脚功夫令国人大开眼界,开创了一代中国电影武侠热,造就了一代青少年的功夫梦。
许多热血沸腾的少年甚至离家出走去少林寺学艺。
在香港及亚洲、澳洲和美洲一些国家上映后,也立刻轰动影坛。
由此接着拍了《少林
小子》(1983)、《南北少林》(1984)等以少林为题材的电影作品。
(五)新武侠电影的兴起(1990-1999)
1990年开始,徐克以《笑傲江湖》及其续集《东方不败》书写了武侠电影新篇章的序言。
之后香港的王家卫、于仁泰、刘镇伟、王晶,台湾的朱延平和赖声川,内地的何平分别以自身对“武侠”的独特理解,运用全新的电影语言,风格或中正大气、或另类颠覆、或后现代搞笑、或粗砺强悍,叙事手法、场面调度、特技画面、人物形象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呈现出多元化格局,更加贴近时代精神和符合现代人的思维与审美习惯。
由此掀起中国武侠电影发展的第四次浪潮。
重要作品:1990.《笑傲江湖》(徐克)1990 《双旗镇刀客》(何平) 1992.《新龙门客栈》(徐克)1993.《武状元苏乞儿》(袁家班)、《青蛇》(徐克)、《狮王争霸》(徐克)、《方世玉》1994.《东邪西毒》(王家卫)
(六)新世纪武侠电影的新发展:叙事向奇观的转向——由《卧虎藏龙》而起
李安《卧虎藏龙》(2000)
成绩:
拥有多项获奖记录:荣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荣获第54届英国电影学院将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荣获第3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等6项大奖;荣获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等9项大奖。
意义
从更为现代的全新的角度将中国古典美学传统和情感理念诠释到一个新的高度
(1)电影语言角度:摄影、舞美、动作设计、录音、音乐等所有的视听元素都充分体现了导演深沉的风格和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赞誉及热爱。
(2)电影叙事角度:站在中立的、非主角角度叙事,客观冷静。
(3)影响:不仅吸引了整个华人世界的眼球,而且在世界影坛上再次掀起了一阵中国古典武侠的飓风。
主角叙事以主角的视角作为叙事的视角
经典的武侠作品居多:以主角作为叙事的视角,作者早早确立主角,并以主角的眼光来为我们描绘武侠世界,继续江湖之旅。
优点:作者的立场、倾向变得鲜明,观众的注意力被有效地聚焦,观众会跟随着主角出生入死,同喜同悲,主角身上的侠义情怀也得到了很好地展现、放大,感染力、娱乐效果都很好。
缺点:过于主观、不够客观;同时由于文化的隔膜,不容易被理解、接受。
非主角叙事没有明显的主角,也没有明显的情感倾向,导演始终站在一个比较中立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
优点:影片显得比较冷静,避免了观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为透视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提供了方便。
缺点:无过多情感宣泄,观众可能会不太容易入戏
《卧虎藏龙》的叙事特色
中立的叙事视角:李安的武侠视角,不在侠义,而在江湖,他的用意,是要将江湖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来描写、展示、分析,采用中立的叙事视角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叙事重点:不同于一般武侠作品中层出不穷的善恶争斗,善恶侠义不再是故事的全部中心。
侠客们的义举不再是重点,他们在江湖与世俗之间穿梭的悲喜得失,所思所想才是重点。
叙事目的:探讨人性。
重要作品:2000.《卧虎藏龙》(李安) 2001.《蜀山传》(徐克)2003.《英雄》(张艺谋)2004.《十面埋伏》(张艺谋)2005.《杀破狼》(甄子丹)《夜宴》(冯小刚)《无极》(陈凯歌) 2006.《满城尽带黄金甲》(张艺谋)2008.《叶问》
三、中国武侠电影的经典场景(武)
1.盘肠大战(张彻)出自中国古典戏曲《界牌关》,罗通盘肠大战。
张彻《大刺客》(1967);《报仇》(1970),狄龙;《马永贞》(1972)以死相拼的侠义精神。
“残缺的肢体”带来血腥暴力的印象——暴力是中国武侠电影的“文化原罪”。
2.竹林大战(胡金铨)胡金铨《侠女》(1975)《青蛇》、《白发魔女传》、《独孤九剑》李安《卧虎藏龙》张艺谋《英雄》(胡杨林大战)《十面埋伏》
影像的中国美学:青竹的刚柔相济,时急时缓的动作,苍翠的竹海,如烟的流云,耀眼的阳光等。
3.飞檐走壁《独孤九剑》(1993)《新龙门客栈》(1992)《卧虎藏龙》(2000)
4.凌波微步(胡金铨)《侠女》《东方不败》《英雄》
5.剑光斗法(程小东)
武侠中的特技《天龙八部》(1994)《东方不败》《东邪西毒》
6.客栈大战(徐克)《新龙门客栈》《卧虎藏龙》《狮王争霸》
7.舞狮大赛(胡鹏)《狮王争霸》
8.擂台比武(袁和平)《方世玉》、《太极张三丰》、《霍元甲》
9.英雄取义《少林寺》中方丈的死;《新龙门客栈》中侠女邱莫言的死;《英雄》中“无名”的死;
10.双雄对决《倩女幽魂》《阴阳法王》《天地英雄》
四、武的叙事(暴力叙事)
影像的暴力:使用暴力是武侠电影中解决矛盾冲突的唯一方式。
“以血还血”“以命抵命”
负面影响:暴力、血腥
1.暴力的神圣化
神圣:形容崇高、尊贵,庄严而不可亵渎。
暴力的出发点:利他,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和最高价值
如:替天行道、为民除害民族大义(乔峰、郭靖)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2.暴力的伦理化
所谓伦理,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如:《圣经》中的十诫为爱情:练霓裳、黄蓉为亲情:张无忌为自我实现:任我行、东方不败
3.暴力的喜剧化
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大众一般解作笑剧或笑片,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
喜剧化是消解暴力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如:成龙有很多动作,但绝不残忍;有很多笑话,但绝不下流。
4.暴力的舞蹈化
武术与舞蹈的结合,是消解暴力的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
《杀死比尔》《英雄》、《十面埋伏》、《夜宴》
5.暴力的古典化
主要表现:于刀光剑影中显出诗文韵味。
打斗于一招一式中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将书法、舞蹈、文化理念融于招式中
如:落英缤纷掌、黯然销魂掌、凌波微步、独孤九剑、玉女剑、一阳指等“降龙十八掌”:龙战于野等(易经的卦爻辞)。
6.以暴力的形式消解暴力
从根本上讲,中国武侠电影的叙事策略,并不在于渲染暴力,而是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消解暴力的残酷性。
吴宇森“教堂”“鸽子”——珍惜生命英雄选择“归隐”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