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情景式默写试题
高中语文2023高考古诗词开放情境式默写练习(共30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古诗词开放情境式默写练习(共30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b0905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1.png)
高考语文古诗词开放情境式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
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诗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写出了秋天的凄清。
2.峨眉山位于四川,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李白曾移居四川,很熟悉峨眉山,他的诗文中多有“峨眉”的身影,如“ , ”等,不胜枚举。
3.相比现代人,古人对生命易衰更为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诗词中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迁客骚人流连于山水之间,借以吟咏情性,舒展身心,发散出一种高度的生命意识、民族意识和责任感。
这些借景抒情的诗篇常常借用“松”这个意象,如“_________,______”。
5.“鹿”音同“禄”,世人喜好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
6.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其音凄切,在诗歌中具有悲凉的象征意蕴,如“_____,_____”。
7.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
“诗圣”杜甫即擅长在近体诗中运用时空对举的创作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樽”指酒杯,也写成“尊”,在古代诗文中多指代饮酒,并以此表达作者饮酒时的心情,比如“”或“”。
9.小明想从所学的诗文中选取两句话集成一副对联挂在书房,提醒自己学习、做事贵在坚持,可选择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打印版)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bfc905bb68a98271fefa56.png)
高考语文情景式默写七十题1.诗贵立意高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琵琶行》“,”,皆为点睛之笔。
2.有的诗开篇就奠定感情基调;如柳永《雨霖铃》“,,”;白居易《琵琶行》“,”,皆为以景托情。
3.诗词讲究借鉴;温庭筠词有“梧桐树,三更雨”句,李清照《声声慢》“,,”,则意近之。
而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句与杜甫《蜀相》“,”异曲同工;《扬州慢》的“,?”又与杜甫《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意近。
陆游《诉衷情》一词中“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则与其《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僵卧孤村不自哀,”意近。
4.用典是古诗常用手法;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用刘义隆典“,,赢得仓皇北顾”,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用女娲典“,石破天惊逗秋雨”。
5.古人喜化用前人成句入诗;如“至今商女,,”化用了杜牧《泊秦淮》的“,”;姜夔《扬州慢》中“,尽荠麦青青”“,青楼梦好”化用了杜牧《赠别》中“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句意;周邦彦《西河》词中“想依稀、王谢邻里。
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则是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
6.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卢延让《苦吟》曾有“,捻断数茎须”之句,杜甫也有“为人性僻耽佳句,”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
7.古诗贵精练传神;如杜牧《过华清宫》“,”,勾出李杨之骄奢淫逸;陶渊明《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写尽复返自然的渴求;白居易《琵琶行》“,”,则传出琵琶女犹疑出场之神韵。
8.春天是古代诗人常咏叹的季节;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海上明月共潮生”,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韩翃《寒食》“,寒食东风御柳斜”,冯延巳《蝶恋花》“风乍起,”,叶绍翁《游园不值》“,一枝红杏出墙来”等。
9.花是古诗词常见意象;如王维《鸟鸣涧》“,夜静春山空”,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鸭先知”,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等。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五十例及答案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五十例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d04ff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5.png)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五十例名篇名句默写是每年高考都要考查的,以往的题目大多采用给出文句的上句或者下句要求考生填出下句或者上句的题目类型。
随着高考语文命题改革,必将更加重视对考生语言实际使用水平、创新思维水平的考查,作者预测:名句名篇的考查题目类型必定会实行创新,也会更加重视对考生的语言实际使用水平的考查。
而创设了不同的情景,要求考生准确恰当地补出名句这种题目类型。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做这样的训练。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文人词客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为了一个字而冥思苦想,卢延让《苦岭》中曾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杜甫也有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
6.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如还能引用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可加分),你知道的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7.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诗句艺术地概括了年复一年辞旧迎新的春节景况。
8.***同志在澳门回归庆典讲话中引用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关心思念之情。
2025届高考情景式默写20题(1)
![2025届高考情景式默写20题(1)](https://img.taocdn.com/s3/m/d998152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2.png)
2025年高考情景式默写20题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江花月夜》中,写游子和思妇通过相互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有形象的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3)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勾勒出两幅战争图画,无一动词,却气势倍出。
(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在末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虽无缘见面,但对司马光充满了仰慕之情。
(3)古往今来,“白发”意象或能引起文人墨客“光阴易逝之感”“功业未成之痛”,或能引发“思乡念亲之愁”“离别相思之苦”,试任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2)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3)示例: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元旦假期,小刚跟随家人去登泰山,一路上大雾弥漫,路滑难行,石阶几乎无法攀登,这让他想到了姚鼐在《登泰山记》一文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
![高考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f0499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9.png)
高考情景默写试题及答案1. 请根据情景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李白在《将进酒》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及时行乐的感慨,其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 杜甫在《春望》中描绘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其中“城春草木深”的上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 请根据所给情景,默写下列句子。
(1)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答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 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答案: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 请根据所给情景,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节日的热闹气氛。
答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2)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答案: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4. 请根据所给情景,默写下列句子。
(1) 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登高望远的豪情。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 李煜在《虞美人·听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故国的无限眷恋。
答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5. 请根据所给情景,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岳阳楼的宏伟。
答案: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 柳永在《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离别时的哀愁。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情景默写专项练习(共三组112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情景默写专项练习(共三组112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f09ea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67.png)
新高考语文情景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李密的《陈情表》中概括写出自己幼年不幸遭遇,奠定文章悲凉基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山水之形。
3.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描写初秋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高》中,诗人开篇借“风”“猿”来渲染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接下来写诗人漂泊不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作者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赤壁赋》中,苏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以“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外物和个体生命也可以长久存在,阐述了万物“变”与“不变”是相对的这一道理。
7.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王安石借盘庚迁都这一典故对自己行事准则的表达,也可把它看作历史上改革家果决精神的高度概括。
8.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指出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即使有“___________________”之志,也难免会“___________________”。
9.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曹操攻破荆州后在长江边横执长矛,饮酒作诗的英雄形象。
10.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书法北方已非宋土、民心日去的沉痛感慨。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默写练习(情境默写+名校模考)(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默写练习(情境默写+名校模考)(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4b3a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3.png)
高考语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情境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然真切地描绘出“鸡犬之声相闻”的乡村生活环境。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变法所持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孟子·公孙丑上》中的“虽千万人,吾往矣”非常相似。
(3)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描写景物,可以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唐宋作品中常用这种“时空对举”的手法表达悲慨国家或个人命运的主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陶渊明觉今是昨非,归心日重,在《归去来兮辞》中自问“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王维幽居山中,在《山居秋暝》中借山水寄慨言志,自言“________,________”:可谓跨越时空的交流。
(2)从《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魏晋时对汉代的选官制度有所沿用。
(3) 小刚看连环画《赤壁之战》,读到了右页曹操南下攻打东吴,踌躇满志,在长江上大张筵席、大会文武的相关信息。
他觉得学过的古代诗文中, “________, ________”两句与该页部分内容相符。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项脊轩志》中,修缮后的项脊轩,农历十五的夜晚,“______,______”,皎洁的月光照亮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充满诗情画意。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承上启下,既是对上片写景的概括总结,又是对下片英雄人物的概写。
(3)鸥、鹭逐水而居,亲近自然,成为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比如“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进一步说明,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性状。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情景默写专项练习(共三组15大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情景默写专项练习(共三组15大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247dd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67.png)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委婉提醒唐朝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亡秦覆辙。
(2)《短歌行》中,诗人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广纳贤才以统一天下的远大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借代手法能够更形象地突出事物特征,因此在诗词中常被运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指出《诗》可以用来侍奉君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司马光的指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靶子,逐一反驳,表明了变法的坚定决心。
(3)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征夫以此来保家卫国,文人常常借此来表现战争或战斗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虽没出现“水”字,却专门写了洞庭水。
(2)屈原在《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同的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的格调、气派和趣味不同,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比如李白“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的飘逸洒脱,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沉郁顿挫,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豪放。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最新名校情景默写模考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最新名校情景默写模考练习(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c7cf7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a.png)
高考语文最新名校情景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直接解释祖母对其有养育之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李渤在潭上找到了两块石头,然后就“ ________”;他认为李渤这样依靠斧斤敲击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________”,实在是见识短浅,令人可笑。
(3)刘星同学在写《杏花的故事》时,想引用唐宋时期的诗句来表明杏花自古以来就深得人们喜爱,用以表现春意,或用以寓意幸福,他引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____________ ”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
(2)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呵护其天性。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与这种理念完全契合。
(3)“门”是古诗常用意象,其“开”与“关”往往寄寓了作者不同的心境。
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 ”写出迎接客人来访的欣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 ”写出诗人隐逸幽居的淡然。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9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抒情主人公历经千百次寻觅后,蓦然回首,惊喜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告诫后人居安思危,力戒骄侈。
(3)古人常通过“吟”或“啸”的方式吐露心曲,抒发情怀,古代诗文中对此也多有描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考常考情景式默写152题
![高考常考情景式默写152题](https://img.taocdn.com/s3/m/8ffc09428e9951e79b8927c6.png)
高考常考情景默写练习1.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中诗句“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_ __。
”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 ”。
3.杜牧在《阿房宫》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两句中,诗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5.韩愈在《师说》中揭示择师标准的两句是:“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 ___。
”6.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荀子在《劝学》中既以蚯蚓为喻,正面论证了“学习要专心”的论点,又用“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反面来论证这个论点。
8.《氓》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写“氓”婚前婚后的不同态度:婚前是“总角之宴,___________ ___”;婚后是“___________ __,至于暴矣”。
9.荀子的《劝学》中,作者认为智慧高明行为没有过错的前提是_______ ___ _;认为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他们的才德之所以会超过一般人,就是因为___________ ___。
10.李白的《蜀道难》中化用晋人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两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______________ __”以写美女衬英雄;再用“_______________”,以写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情景式默写题】系列练习卷附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情景式默写题】系列练习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dfee0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1.png)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情景式默写题】系列练习卷【第一组】1.《蜀相》中“ ,”两句诗讴歌诸葛亮协助刘备三分天下、辅佐后主鞠躬尽瘁的高贵品格。
2.舟不仅载诗人远游,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当诗人孤独的时候,“舟”便成了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物象,如“ ,”。
3. 《雁门太守行》中,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但战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诗句是:“ ,。
”4.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 “ ,”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阿房宫走廊和屋檐的不同特点。
5. 《赤璧赋》中,描写听到客人悲伤幽怨的箫声,蛟龙飞舞,有人想到自己凄凉的身世也不禁落泪的语句是:“ ,。
”6.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两句,用浪漫夸张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之景。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两句,词人酒洒祭江月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慨叹,委婉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8. 《陈情表》中面对皇帝征召,李密进退两难: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 ”;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 ”。
9.《扬州慢(准左名都)》中,词人用“ ,”两句高度概括了扬州城昔日之繁华,今日之荒败,两相对比,触目惊心。
10. 古代诗人常用“子规”这一意象抒发凄苦哀伤之情,比如唐人诗句“ ,”。
【第二组】1. 《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利用周围环境来衬托琵琶女弹奏的音乐给人的强大艺术感染力。
2. 《论语·泰伯》中,曾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有抱负的人要胸怀宽广、意志坚强才能担当大任,并借此鼓励门人要有理想,要做好长远的准备。
3. 《离骚》中表现诗人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两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4. 《阿房宫赋》写建筑艺术颇见功力,作者仅用“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两句就写出了楼阁各随地势而建、参差错落的特点。
(完整版)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含答案)
![(完整版)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f17208ec3a87c24128c48c.png)
64篇高考情景式默写(高中篇)(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2.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3. 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4.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三)《师说》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大足中学校本教材——情景式默写试题2015级语文组高2015级11班24班指导老师:玲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歌舞盛况。
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的最后总结,六国和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光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14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
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比较,其中将“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比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牧在《阿房宫赋》表达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老百姓和统治者是一样的心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总括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一点一滴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2015级36班37班指导老师:杜正权10.《琵琶行》中以静衬动,从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琵琶行》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琵琶声时而婉转、流畅,时而艰涩、低沉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琵琶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琵琶声突然激越雄壮、把情感推向高潮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琵琶行》中运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人们沉浸在音乐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矜持含蓄、迟疑腼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琵琶行》中运用比喻、拟声词表现琵琶声粗重深沉、柔美细腻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琵琶行》中运用古典名曲来表现琵琶女弹琴指法高超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琵琶行》中形容琵琶女技艺高超、琴情合一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2015级29班30班指导老师:吕小立18.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19.《蜀道难》中写蜀山高标接天挡住太阳运行,山下河川曲折波浪激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描写蜀山难越,开凿艰难的极富神话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蜀道难》之描写飞瀑激流令群山震响,山滚巨石汹涌奔腾的惊心动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蜀道难》中描写风光变幻,险象丛生,最后写到蜀中要塞剑门关的险要,警醒世人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2015级12 班25 班指导老师:郭永红23.《赤壁赋》中抒发诗人美好理想远在天边难以实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赤壁赋》中追忆操当年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赤壁赋》中表现诗人任凭小船在茫茫无边的江上飘荡,享受那份无拘无束的自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诗人幻想与仙人遨游,与明月共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赤壁赋》中表现诗人于江渚之上打渔砍柴,与动物为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赤壁赋》中写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归属,不求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赤壁赋》》中表现诗人超然独立,幻想成为神仙进入仙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赤壁赋》中描写月亮在星宿间的动态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赤壁赋》中轼认为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一刻都没有停止变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轼在《赤壁赋》中化用《诗经.风.月出》中“舒窈纠兮”诗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2015级27班28 班指导老师:贤超33.渊明在《归园田居》中表明自己是因一时迷了心窍,才不经意间糊里糊涂入仕的,心中有几多懊悔与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渊明的《归园田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园田和自由的向往。
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渊明在《归园田居》中表明隐居之地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渊明在《归园田居》中表现出诗人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无官一身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渊明在《归园田居》中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在《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之景,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渊明在《归园田居》中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之景色彩最鲜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渊明在《归园田居》中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柳永《雨霖铃》一词中刻画分别时痛苦的细节描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词上下片过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