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分析《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
《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变态心理学》课程英文名称:《AbnormalPsychology》学时:32学分:2开课学期:2016-2017第一学期适用专业:心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一、课程性质及其定位变态心理学是研究病人的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医学心理学分支,又称病理心理学,它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鉴别评定的方法及矫治与预防的措施。
预防变态心理的产生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变态心理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这就要求各个方面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另外,还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干预各种心理危机,这对于预防对紧张刺激产生不良适应甚至引起自杀,以及预防婚姻和家庭的破裂,减少心理社会因素的有害作用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一)教学目标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引导学生正确地掌握区分变态心理的技能,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能够诚信、遵守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职业道德,努力做一个思想端正、技能过硬的学生。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变态心理的基本原理,掌握身心疾病、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特征的心理障碍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初步了解相应的治疗策略与方法。
技能目标: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熟悉变态心理的基本研究技术,能对心理变态人群开展心理诊断、矫治及咨询活动,掌握心理障碍的分类与诊断。
掌握变态心理咨询与治疗及诊断的方法与途径。
(二)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教学过程要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的结果是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以及心因性疾病等障碍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并初步了解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1、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本节内容包含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及其发展沿革、变态心理的特征、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以及学习变态心理学的意义。
《变态心理学》学习心得(25篇)
《变态心理学》学习心得(25篇)《变态心理学》学习心得(精选25篇)《变态心理学》学习心得篇1一般人听到变态心理学,都会觉得有些不自然,因为变态这个词总是和怪异、恐怖的行为联系在一起。
心理学中的变态心理源自英文Abnormal Psychology,我觉得翻译成异常心理学会更易让人接受一点。
在hk实习的时候,就听说心理咨询师不同于精神科医生,只有那些不太严重的问题才能靠咨询解决;如果是脑器质性损伤,再怎么咨询都没用,必须要精神科医生用药物控制病情。
虽然我不是精神科医生,但仍然需要了解异常心理方面的知识,原因是辨别出没有精神障碍的案主,作为咨询对象,而将疑似有精神障碍的转介给精神科医生,以避免错把精神病人当作一般心理问题来对待。
听了郭念锋教授的8堂课,真是受益匪浅,他用简单的语言、生动的例子,把枯燥的异常心理学讲述的深入浅出,不仅记忆得快也方便理解,真不愧是中国心理学第一人啊。
尤其是他提到的例子,对于我这样没有经验的准心理咨询师来说,很有帮助。
比如有些家长称赞自己的孩子很聪明,是天才,能记住一年365天的天气预报,又或者能记住城市所有的地铁路线。
这时,我们就要警惕了,这孩子是否是在记忆方面有所障碍。
在记忆障碍里有一种症状叫作记忆增强,这是病理性的,表现为患者只专注于记忆某一件事,而且记得特别清楚,这类患者通常都是精神障碍的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也有可能是偏执狂。
作为80后的年轻家长,如果不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很可能还真的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儿童,还很骄傲的向朋友炫耀呢。
读写障碍也是在小学前半阶段常发的思维方面的疾病之一,在hk我就遇过一例,患有读写障碍的儿童分不清类似的字词,无法分辨b和d,p和q,对中文也是如此,左右偏旁的字他会写反。
如果家长认为这是因为孩子不认真读书,反而进行责骂,那对于孩子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hk的家长都会在孩子在小学前去专业机构进行一些心理测量,防患于未然。
不仅是孩子,我们也要注意身边的大人。
变态心理学教学设计
变态心理学教学设计引言心理学是一门深入人心的学科,涉及人们的思想、情感、行为、认知等方面,广泛应用于生活、教育、工作等领域。
其中,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因为它对于探究人的异常心态以及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在变态心理学领域进行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们对变态心理学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于人类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1.了解变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2.学习变态心理学的相关案例,并分析案例涉及的心理学问题;3.掌握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变态心理学进行研究的技能和方法;4.探讨变态心理学在疾病治疗、心理咨询和援助方面的应用;5.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概论•课程介绍和安排;•变态心理学历史沿革;•变态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变态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范畴。
第二课时心理疾病与变态心理学•心理疾病和变态心理学的关系;•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症状;•与心理疾病相关的变态心理学问题;•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人格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第三课时变态行为与人类行为•研究变态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因•研究变态行为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傅科摩玻璃脊潜航艇事件分析;•嫉妒、暴力、性虐待等案例分析。
第四课时变态心理学的治疗和预防•变态心理学的治疗方法和种类;•心理咨询的方式及其应用;•柯达克事件研究案例分析;•如何通过教育和预防措施减少变态心理学的发生。
教学方法•前置式授课,教师介绍相关理论、案例和实践应用;•班内分组交流探讨,学生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课堂互动,通过讨论、问题解答、小组交流等方式互动。
考核方式1.期中论文;2.案例分析报告;3.研究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题、研究、撰写报告并进行汇报;4.期末考试。
总结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探究人的变态情感、行为、思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心理健康的保护和社会安定的维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教师变态心理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变态心理学的培训课程。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变态心理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变态心理学让我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通过学习变态心理学,我明白了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
其次,变态心理学让我学会了如何识别和应对心理问题。
在培训中,我学习了各种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了解了心理问题的危害性。
这使我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例如,当发现某个学生情绪低落、成绩下滑时,我会主动与其沟通,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并给予关心和帮助。
此外,我还学会了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如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再次,变态心理学让我明白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培训中,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此外,变态心理学还让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思考。
在教学中,我意识到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
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总之,通过这次变态心理学的培训,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2. 学会识别和应对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3. 注重自身心理健康,以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4. 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变态心理学 (教学大纲)
云南师范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函授应用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时】函授(自学)50学时,面授30学时课程性质:变态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不同于正态心理学,它是从另一个视野来研究和揭示心理异常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在理论上,它对于说明心理现象的实质和发生机制。
对于论证心物关系和心身关系的哲学基本问题,可以提供鲜明的科学论据,丰富和发展普通心理学的理论框架,证实心理学的理论假设;在实践上,它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促进精神健康的心理卫生工作以及整个人类精神健康的保健事业的发展,还能有助于促进和提高精神医学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的效果,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里,心录的探讨,必定会成为未来一门最迫切需要的科学,因为,世界发展的趋势表明,人类的大敌不在于饥荒、地震、病菌或癌症,而在于人类本身。
就目前而言,我们仍然没有适当的方法来防止远比自然灾害更为危险的人类心灵疾病的蔓延。
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世界里发生心理失衡,心理困扰,心理障碍乃至精神疾患的人数正在明显地攀升。
因此,心理异常问题越来越引发人们的深切关注,作为这个领域基础学科的变态心理学就理所当然地为人们普遍重视和十分感兴趣的一门科学。
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员了解变态心理的基本原理,熟悉变态心理的基本研究技术,能对心理变态人群开展心理诊断、矫治及咨询活动,掌握心理变态的内容,原则,咨询与治疗及诊断的方法与途径。
要学好本课程要注意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治疗学,心理诊断学、心理案例分析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卫生学、心理健康学等有关理论与知识的学习。
自学课程安排:变态心理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有理论及操作技术的双重要求,在自学时应保证学员的自学时数不低于50学时,在自学时可按本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同步进行,自学教材采用张伯源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并拟定自学计划,对自己的自学作一个合理安排。
心理咨询师课程之变态心理学
–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一 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
– 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发生 了改变,要怀疑此人的心理活动出现了异常。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概述
定义: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言语、书写、表情、 动作、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异常现象就是精神症 状。 特点 :不易意志控制,难以自行消失,与周围 环境不相称,影响社会功能。 判断方法: 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 , 心理背境和现 实处境分析。
十一. 意识障碍
嗜睡状态 昏睡状态 昏迷状态 朦胧状态 谵妄状态
十二.精神症状综合征
1、幻觉妄想综合征: 原发幻觉,继发妄想。 2、精神自动症综合征: 在意识清晰的基础 上,出现假性幻觉,强制性思维,异己体验, 被控制感,被洞悉感,系统性影响妄想和被害妄 想。 3、情感综合征: 三高,三低。 4、遗忘综合征: 近事遗忘,时间定向障碍, 虚构。 5、紧张综合征: 紧张性兴奋,紧张性木僵 (蜡曲, 违拗, 刻板, 模仿, 缄默)。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
一、常识性的区分 (一)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二)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三)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四)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1991)
• 医学标准
– 这种标准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 – 可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的变化,或者分子水平上的
童样痴 呆 抑郁性假性痴呆
六.情感障碍
1.以程度改变为主:(病理性优势情感) 情绪高涨 情绪低落 焦虑 恐惧
抑郁—焦虑—心境恶劣 鉴别要点:
抑郁
心境 恶劣
焦虑
心表
指
变态心理学课程设计
变态心理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变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历史和发展,掌握变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了解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同时,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历史和发展,掌握变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了解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与变态心理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辨别和理解常见的变态心理现象,分析变态心理学的应用案例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变态心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对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的关注度,培养对人类的同情心和理解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历史和发展、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历史和发展:介绍变态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包括早期的观念和现代的观点,以及变态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关系。
2.变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介绍变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如异常行为、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等,并介绍主要的理论框架,如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等。
3.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法、实验法等,并强调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变态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介绍变态心理学在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强调变态心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1.讲授法:教师将进行系统的讲解,介绍变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2.讨论法:学生将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变态心理学的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变态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变态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变态心理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适用专业:心理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1.5学分其中实践学时:16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该课程的特点有别于其它心理学课程,是以现象学为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和鉴别各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熟悉其症状表现和诊断标准;能够理解各种常见心理障碍的原因,结合变态心理学的理论模型做出解释;了解各种常见心理障碍的预防和干预原则。
二、课程教学要求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课程呈现:案例讲授、医院见习、小组表演、小组辩论、见习报告撰写、案例讨论,以及观看能够体现相应疾病特点的VCD录像等影像资料,并在观看后进行讨论,充分与学习的内容相链接,加深理解和感悟,从而达到对各种常见的心理问题/障碍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
理论课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演示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教学内容,适当安排课堂讨论等活动,力求系统、准确、客观、直观、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同时布置课外作业,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
课外时间增加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要求,通过医院见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识别和鉴别各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熟悉其症状表现和诊断标准。
三、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临床精神病理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本课程教学重点是变态心理学基础理论、变态心理形成的因素、变态心理分类、诊断与评估、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以及常见的精神障碍类型。
如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与躯体形式障碍、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与防治课程难点:难点章节是第四章变态心理的分类、诊断与评估;第六章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以及对各类精神障碍并发症或相似症状病例的诊断治疗。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手段调查法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3学时)1.教学内容(1)临床心理学的概述;(2)临床心理学的发展阶段;(3)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变态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变态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51303课程名称:变态心理学英文名称:Abnormal Psych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48学分: 3适用对象: 应用心理学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研究人的异常心理或异常行为的学科,它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鉴别评定的方法及矫治与预防的措施。
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变态心理的基本原理,熟悉变态心理的基本研究技术,能对心理异常人群开展心理诊断、矫治及咨询活动,掌握心理变态的内容、原则,咨询与治疗及诊断的方法与途径。
同时,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发现并及时干预各种心理危机,预防变态心理的产生,这对于预防对紧张刺激产生不良适应甚至引起自杀,以及减少心理社会因素的有害作用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学习本课程,为学生奠定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的心理学基础,直接为学生毕业实习和实践实操活动作铺垫。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变态心理学是专业课程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变态心理学涉及对异常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描述、解释、诊断、治疗以及预防。
增强对各种心理问题的识别、分析、理解和解决的能力,对心理障碍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关于心理障碍的诊断和分类系统,掌握各种各种理论观点及常见心理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抑郁障碍、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病因,了解其治疗方法及其预防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唯物史观与方法论。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理解变态心理(心理障碍)的概念,以及不适当反常理的行为反应。
了解生物学理论的主要历史发展及潜在假设,从而理解异常行为。
掌握心理学论的各种角度(如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及其对异常行为的解释。
(二)教学内容1.变态心理的认识及演变2.认识变态的历史及发展3.变态心理学理论4.变态心理学的唯物史观与方法论(三)思考与实践1.什么情况可称之为心理异常?2.如何看待评价心理异常的不同标准?3.在变态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四)教学方法与手段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第二章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目的与要求1.熟悉遗传学研究。
心理咨询师课程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课程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心理咨询师课程: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师的学习课程中,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是两个至关重要的领域。
它们犹如两架马车,共同牵引着我们对人类心理世界的深入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评估和干预各种心理状态,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变态心理学,顾名思义,主要研究偏离正常心理状态的各种表现、原因和机制。
当我们提及“变态”这个词时,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些极端、恐怖或者难以理解的现象。
但在心理学的范畴里,它并不是我们日常所认为的那种贬义的、带有歧视性的概念。
它更像是一个客观的描述,指的是那些超出了正常心理范围的行为、情感和思维模式。
比如说,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他们的思维和感知方式与正常人截然不同。
再比如,患有抑郁症的人可能会长期陷入极度的悲伤和绝望之中,对生活失去兴趣和动力。
这些都是变态心理学所关注和研究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异常心理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它们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那么,为什么要学习变态心理学呢?首先,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心理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表现出异常行为或情绪的人,如果我们没有相关的知识,很可能会将其简单地归结为“性格古怪”或者“心情不好”,从而错过了及时干预和帮助的机会。
而通过学习变态心理学,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这些异常表现背后可能隐藏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变态心理学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心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它让我们认识到,正常和异常之间并没有绝对清晰的界限,很多时候是一个连续的谱系。
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境和压力下,都可能会出现一些短暂的、轻微的异常心理反应。
了解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加宽容和包容地对待他人,减少对他人的误解和偏见。
健康心理学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关注心理与健康的关系。
它不仅仅关注心理障碍和疾病,更强调如何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提高个体在面对各种生活压力和挑战时的适应能力和心理韧性。
变态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变态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学习变态心理学这门课程让我对人类心理的各种异常现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通过学习了解了变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些典型疾病。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也体验到了一种对人类心理的深刻思考和关注。
以下是我在学习变态心理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变态心理学是一门非常有挑战性的学科。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变态心理学对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专业素养要求都很高。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心理异常现象,包括恶性心境波动、精神分裂症等等。
这些疾病以及其中的细节描述,可能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因此,学习变态心理学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其次,变态心理学的学习需要有全面的知识背景。
变态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心理学、神经科学、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学习变态心理学之前,我们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并且要具备一定的医学和神经科学知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变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再次,变态心理学的学习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态度。
变态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理论和研究方法都需要经过科学验证和论证。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
我们需要对变态心理学的理论进行批判性评价,并且要有一定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真理和科学性。
此外,我还认识到了人类心理异常现象的复杂性。
通过学习变态心理学,我发现人类心理异常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相关。
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其中既包括个体心理因素,也包括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心理异常归结为个体的心理问题,而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最后,学习变态心理学让我更加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在面临心理压力和各种困扰时,可能会表现出各种异常的心理行为。
通过学习变态心理学,我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个体的重要性。
变态心理学教育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参加变态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门学科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以下是我对变态心理学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变态心理学的意义变态心理学,又称心理病理学,是研究心理异常现象、心理障碍及其原因的科学。
通过学习变态心理学,我们可以了解到心理异常现象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治疗方法等,从而提高我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预防和治疗心理障碍。
1. 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如焦虑、抑郁、恐惧等。
学习变态心理学,使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2.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帮助教育工作者设计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3. 推动心理咨询与治疗变态心理学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助于提高心理咨询师和临床心理学家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心理援助。
二、学习变态心理学的挑战1. 概念繁多,难以理解变态心理学涉及众多概念,如心理障碍、心理异常、心理应激等,这些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2. 案例分析复杂,难以掌握变态心理学课程中,案例分析占据了很大比重。
案例分析涉及病例的背景、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较高变态心理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中,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学习变态心理学的收获1. 拓宽知识面通过学习变态心理学,我了解了心理异常现象的多样性,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提高心理素质在学习变态心理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面对心理异常现象,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质,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变态心理学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变态心理学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在参与变态心理学的健康教育课程后,我获益匪浅。
变态心理学实际上是研究人类异常心理现象的学科,通过了解和分析这些异常心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身边的人们。
首先,变态心理学的健康教育课程让我深入了解了常见的心理异常,比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
通过学习症状和病因,我能更好地辨别和理解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并与他们建立更有效的沟通。
这对我个人来说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在处理家庭和工作关系时。
我学会了如何更加耐心和理解他人,以及如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变态心理学的健康教育课程还教会了我一些应对心理异常的方法。
我学到了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技巧,通过深呼吸、冥想或其他方式来减轻自己的压力和紧张感。
此外,我还学习了一些帮助他人的技巧,比如倾听、鼓励和支持。
这些方法不仅对我自己的心理健康有益,也能在与他人交往中带给他们安慰和力量。
最后,变态心理学的健康教育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启发了我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了解和研究心理异常,我认识到每个人都可能经历心理困扰,因此我更加愿意去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
我意识到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就像身体健康一样,我们应该对待它们一样重视。
通过参与变态心理学的健康教育课程,我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处理和理解心理
异常,并学到了一些应对和帮助他人的方法。
同时,我也增强了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巧将对我未来的发展和人际关系起到积极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专业《变态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应用心理学专业《变态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究应用心理学专业《变态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究本文关键词:教学方法,探究,心理学,课程,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变态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究本文简介:杨志杰,陶佳雨,何雪娟(承德医学院心理学系,河北承德067000)【关键词】变态心理学;角色扮演法;学生模拟教学法应用心理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和干预技能的专业人才,变态心理学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重点之一是描述异常心理现象的表现,即与正常心理现象的区别,可为在心理应用心理学专业《变态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究本文内容:杨志杰,陶佳雨,何雪娟(承德医学院心理学系,河北承德067000)【关键词】变态心理学;角色扮演法;学生模拟教学法应用心理学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和干预技能的专业人才,变态心理学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重点之一是描述异常心理现象的表现,即与正常心理现象的区别,可为在心理诊断和咨询工作中鉴别严重精神障碍,方便及时转诊治疗打下基础。
为此,本门课程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理论讲授上,应侧重培养对心理障碍的解释、鉴别、诊断等实践能力[1]。
针对在校生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掌握各种心理障碍症状的现状,变态心理学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实现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本研究针对变态心理学课程不同章节的特点,分别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与传统教学方法作比较,以探讨变态心理学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承德医学院20xx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1班为实验组,共41人,采用多种教学法;2班为对照组,共28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两班学生平均年龄均为20周岁,男女比例均衡。
两班均在第五学期开设变态心理学课程,均使用张伯源编著的《变态心理学》教材[2],由同一位教师授课。
两班学生年龄、性别、对心理异常知识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学方法授课时,实验组学生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三明治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学生模拟教学法等。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对社会文化观点的评价 指出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在心理障碍中的作用和影响诊断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诊断对病人的不良影响。这些观点对于全面地认识心理障碍,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更加合理地预防与治疗精神疾病,都有指导意义。 社会文化因素同心理障碍间的因果关系尚须进一步探讨。
人有自我指导能力。只要真诚地对待,通感地理解和无条件地积极关心与尊重来访者,耐心地加以引导,来访者便能恢复自我指导能力。心理治疗家不仅要帮助心灵受到伤害的人,而且应当帮助功能正常的人过上更丰富的生活。 3、代表人物:马斯洛与罗杰斯
(二)存在主义心理学观点 1、R.May的本体论:不能依据强加于人的理论观点来了解人而只能依据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主观感觉来了解他,变态行为往往是个人为防范知觉到的威胁伤害这种主观自我感觉的策略。 2、V. Frankl的意义疗法:人行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寻求快乐或权利,而是寻求意义;只有通过估价,人才能发现意义。人通过工作、爱他人、爱世界,通过面对自己的痛苦才能发现价值。 3、 Laing的假我与真我
2、三部人格结构说 本我(id) 自我(ego) 超我(superego)
3、防御机制理论 自我为摆脱由不可接受的性驱力和攻击驱力的威胁所引起的焦虑和其他消极情感的手段 可以按照对现实的歪曲程度或出现的先后、同心理障碍间的联系,加以分类
4、社会阶层和民族影响精神疾病的诊断 异常行为的定义依定义者而变。同一场合、同一时间发生的同一行为,在甲看来是完全正常的,而在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乙看来却是异常的。例如,幻觉。 贫穷居民患病率高且重病率也高,可能同医生诊断标准的不一致有关。New Haven(1958,1968)和Luepnitz(1982)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2、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治疗方式和预后 有些心理障碍仅见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 3、精神疾病诊断标签可以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心理学家对于给有心理障碍的人作出诊断并给出一个诊断学名称或标签的做法持审慎态度,因为这种做法有可能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将一个其问题本来不甚严重的人推入重病的深渊或者使他难以摆脱社会强加于他的病人角色、恢复病前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一)课程性质心理学专业属于高等教育的师范类专业,课程设置由通识课程、学科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四个模块的必修课、选修课构成。
本课程是专业课程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同时,它还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开设于第7 学期,共32 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践课8 学时。
开设本课程前先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有基础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测量学等。
(二)课程作用《变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异常心理或异常行为的学科,它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鉴别评定的方法及矫治与预防的措施。
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变态心理的基本原理, 熟悉变态心理的基本研究技术,能对心理异常人群开展一定的心理诊断、矫治及咨询活动,掌握心理变态的内容、原则,咨询与治疗及诊断的方法与途径。
同时,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发现并及时干预各种心理危机,预防变态心理的产生, 这对于预防对紧张刺激产生不良适应甚至引起自杀,以及减少心理社会因素的有害作用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学习本课程,直接为学生毕业实习和实践实操活动作铺垫。
二、教学内容(一)课程的设计背景、理念和依据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 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所提出的对中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严格本着从中学教育一线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出发,树立以就业为指导,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
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富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科学思维、科学实验的基本能力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基本素养;能胜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在行政企事业等单位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心理学专门人才。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组织安排、表现形式1. 教材选择与参考资料教材是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
本课程选用教材是钱铭怡主编的《变态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 年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教材编写力求贯彻知识基础、能力本位原则,学生主体原则,与时俱进原则。
在内容和体例上力求做到科学、系统、实用、新颖。
本教材编排特色:(1)在内容选取上做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教材的内容首先是科学的,准确地阐述变态心理学中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模型,并科学地阐述各种心理障碍的症状表现、诊断标准和原因分析等内容。
其次思想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并寓于科学性中的,使学生能从科学的内容中习得正确的思想观点。
(2)在组织安排上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特点相统一。
每章既注重了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和结构,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过程的发展规律,使科学知识的表达能以最恰当的方式作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
(3)在表现形式上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相统一。
教材紧扣心理障碍相关内容组织学习,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运用案例剖析启发,引导学生学习,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学理念。
参考资料:[1]张伯源. 变态心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苏珊•诺伦-霍克西玛.变态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技能)第 2 版. 北京:民族出版社,.[4]戴维• H.巴洛.变态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5]王建平. 变态心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内容设计选定教材后,综合考虑学生现有基础以及后续课程和实际学习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适当的删减和添加扩展内容,最终确定了课程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共八章:第一章概论,包括变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评价标准,发展历史,研究方法,诊断和分类系统等内容。
第二章异常行为的理论模型和治疗,包括生物医学模型、心理动力学模型、认知行为模型、人本主义模型等内容。
第三章精神分裂症,包括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和诊断、类型、病因、治疗等内容。
第四章心境障碍,包括概述、心境障碍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病因、治疗等内容。
第五章焦虑障碍,包括概述、恐怖症、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内容。
第六章躯体形式障碍与分离性障碍,包括临床表现、病因、治疗等内容。
第七章心身疾病,包括概述、应激、影响因素及干预。
第八章进食障碍,包括概述、进食障碍的临床表现、病因、治疗等内容。
第九章人格障碍,包括概述、分类、人格障碍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病因和治疗等内容。
这九章理念上和谐传承,内容上彼此独立又体系完整,方法上协调一致,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进行呈现,诣在帮助学生具有观摩、参与、合作、探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各种知识、技能的经历与体验。
(三)课程的重难点教学重点:第二章异常行为的理论模型和治疗,第四章心境障碍,第五章焦虑障碍,第八章人格障碍。
教学难点:各种心理障碍的鉴别诊断,以及将变态心理学的理论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有效应用。
三、教学实施(一)基本学情优势:大三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属于高年级阶段,前面已经学习了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课程,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
劣势:1. 学生虽然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储备,但实践经验和技能都比较欠缺,尤其缺乏与心理障碍患者接触的直接经验。
2. 变态心理学的案例分析、治疗方案设计只是停留在模仿阶段,创造力不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课程目标1:变态心理学涉及对异常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描述、解释、诊断、治疗以及预防。
要求学生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增强对各种心理障碍的识别、分析、理解,对心理障碍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关于心理障碍的诊断和分类系统,掌握各种各种理论观点及常见心理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了解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及治疗方法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课程目标2: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并具备对一定心理障碍的鉴别、诊断,进行初步心理辅助治疗的能力。
3. 素质目标课程目标3: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心理辅导的沟通合作技能。
课程目标4: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奉献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感、事业心,借鉴国外先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经验进行教育教学,具有国际视野。
课程目标5:通过变态心理学的实践研究的方法,发展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三)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等为了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把握教学关键点。
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选取和运用上力求改革和创新。
1.教法设计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
采用掌握教学模式与混合式教学或对分课堂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相结合。
同时,运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问题探究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讲授法: 教师要系统讲授本课程的基本概念、观点和理论,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分析现实的教育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形成对教育学的完整知识结构。
理论课讲授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学习系统学科知识,并以幻灯片、视频等手段辅助教学,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灵活地组合在一起,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使原本可能枯燥的课堂环境变得活泼,引起学生的兴趣,获得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2)案例教学:教材中有很多典型又不乏趣味性的案例,在讲授中穿插案例,或组织专门的案例讨论也包括对涉及心理障碍的电影进行讨论分析。
⑶课堂讨论:教师给定话题,学生选择自己感性兴趣的话题,结和普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课程中所需的知识,分成小组,进行课堂讨论学习。
(4)模拟课堂:选取部分章节的内容,请同学们分组完成备课和讲课过程,要求同学整合普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认真备课,并推选一位同学做主讲,向大家汇报小组成果。
讲课时间一般在10-20分钟,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
通过此类活动能更好得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2.学法指导学习方法:要求学生采用预习、问题、阅读、思考、重述、复习的六个阶段PQ4F学习法。
课前:快速浏览所学内容,阅读时自己问自己一些问题,促进思考,阅读材料,不要泛泛地做笔记,试图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课后:反思所学内容,并把所学知识的主要概念及原理联系起来,尝试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类似的问题。
通过大声陈述和一问一答,反复练习记住这些信息。
并积极回顾所学内容,积极地复习学习内容。
3.实践设计:小组合作设计制作课件,每小组10-25分钟,引导学生探究式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课程的评价方式、考核方法、考核内容等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如下:本课程的具体考核和命题方式、考试范围参见《变态心理学》。
四、教学条件(一)教学软件任课教师注重学习,参加对分课堂、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的培训课程,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学习通等各种教学软件;学校每年进行教学大奖赛,推行教学改革,获奖教师上公开示范课、开展教学座谈会、讲座等。
浓郁了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氛围和技术支持。
(二)硬件设施学校图书馆有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纸质和电子的图书、期刊等资料可供任课教师学习研究;每个教室均为网络覆盖的多媒体教室,必要时可使用专门的混合教学模式教室。
我院还建立了专门的教学研究室供教学团队使用,为本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教学条件。
(三)实训条件除了课堂上的实践外,学生可以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常年可在此见习、实习、值班;在校外多处中小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可定期或不定期到中小学见习、做助理讲师等;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和心灵社等学生社团,并常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部分心理学专业学生带领或协助校、院学生会心理健康部开展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