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基础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快速性
快速性是表明系统输出对输入响应的快慢程度。
提高响应速度、缩短过渡过程的时间,对提高系 统的控制效率和控制过程的精度都是有利的。 3.准确性 余差: 控制系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被控变
量的稳态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值,为稳 态误差,也简称余差。 稳态误差是衡量控制系统静态控制精度的重要标 志。
定值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克服扰动对 被控变量的影响。
2. 随动控制系统
• 随动控制系统也称跟踪控制系统。这类控制系 统的特点是设定值在不断变化.
• 控制的目的是要使被控变量能够及时而准确地 跟踪设定值的变化.
3. 程序控制系统 • 程序控制系统的设定值是一个已知的时间函数.
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陶瓷、轻工、制药等 工业生产中,定值控制系统占大多数,是主要的控 制系统,其次是程序控制系统与随动控制系统.
系统的动 态特性
系统处于动态时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 关系称为系统的动态特性。
3.静态与动态的辩证关系
以哲理的观点看,在自动控制系统中,静态是暂时的、相对的、 有条件的,动态才是普遍的、绝对的、无条件的。
在生产过程中,扰动作用总是不断产生,控制作用不断去克服 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所以,自动控制系统总是处在动态之 中。
单项性能指标是三个动态指标,一个静态指标。它
们分别是:衰减比n、超调量 与最大动态偏
差、回复时间Ts、余差e(∞)。
注意:这些控制指标仅适用于衰减振荡过程。
(1)衰减比n: 过渡过程曲线上两个同方向相邻峰值之比。
若用B表示第一个波的振幅,B′表示同方向第二
个波的振幅,则衰减比为:
B n B1
衰减比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指标
1.3 生产过程对控制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 1.3.1 控制系统的动态与静
态
控制系统的 过渡过程
控制系统由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 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
系统或环节特性 系统或环节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自动控制系 设定值的变化(或称设定作用)
统的输入
扰动的变化(或称扰动作用)
控制系统的 过渡过程
控制系统的 静态过程
Hale Waihona Puke Baidu控制系统的 动态过程
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 平衡状态
被控变量随时间变化的状 态
1.静态(或稳 态)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 衡状态,称为系统的静态(或稳态).
在保持平衡时环节的输出与输入关系称为环 节的静态特性。
2.动态(或暂 态)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称为系统的动态(或暂态).
1.3 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1.3.1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
个平衡状态的过程。
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实质上就是控制作用不 断克服扰动作用的过程。
研究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对分析和改进控制系统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过渡过程直接反映控制系统质量的优劣,与生产过 程中的安全及产品的产量、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执行控制器指 令,改变操纵 变量,对生产 过程实施控制 作用
对被控变量进 行检测并转换 成标准统一号 送控制器
1.1.2 过程控制系统组成 在生产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控制系统,
下图所示为几个简单控制系统的示例。
1.1.3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控制理论中的常用术语:
• 给定值:生产过程中所期望的参数值。 • 测量值:测量变送输出值。 • 偏差:给定值与测量值之差。 • 被控变量:生产过程希望控制好的变量。 • 操纵变量:控制阀操纵的变量。 • 扰动量:破坏系统平衡状态的外界因素。 • 控制作用:控制器输出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 扰动作用:扰动量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常见的过渡过程形式
图1.9 定值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几种形式
图1-3为一个过程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1.3.2 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过程控制系统性能指标是衡量系统控制质量优 劣的依据,又称为质量指标(或品质指标)。
通常主要采用两类性能指标:单项性能指标 和综合 控制指标。
1.单项性能指标
单项性能指标是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作用下,被 控 变量随时间变化的衰减振荡曲线来定义的。
任务一 过程控制基础知识
1.1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1.2 自动控制的分类或控制方式 1.3 生产过程对控制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任务一 过程控制基础知识
1.1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1.1.1 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被控对象 控制器
执行器
测量变送
被控制的生产 过程或设备
接收测量来的 信号与给定值 比较,作出控 制决策送指令 给执行器
1.3.2生产过程对控制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生产过程要求自动控制系统运行时要 “稳、快、准” 。
1.稳定性: 指系统受到外来作用后,其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
和系统恢复平衡的能力。 稳定的系统判断方式:
如果系统受到外来作用后,经过一段时间调整, 其被控变量可以达到新的稳定状态,这样的系统是 稳定的系统。
线性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由系统结构参数所决定 的,与外界因素无关。因此,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是设计和操作人员的首要任务。
2.闭环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的控 制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在闭环控制系统中, 系统的输出信号通过反馈环节返回到输入端,形 成闭合环路,故又称为反馈控制系统。
如下图
1.2.2 自动控制系统按给定值变化分类
按设定值的变化将自动控制系统分为三类:
1.定值控制系统
设定值保持不变(为恒定值)的反馈控制系 统称为定值控制系统。
习惯上用n∶1表示衰减比。
若衰减比n<1,过渡过程是发散振荡,系统不
稳定;
若衰减比n=1,过渡过程是等幅振荡,系统在
临界稳定状态;
若衰减比n>1,过渡过程是衰减振荡,n越大,
系统衰减越越快,系统越稳定。 衰减比一般取4∶1~10∶1,即大约两个周期
后,系统能趋于新的稳态。 通常,随动控制系统的衰减比要求为10∶1,
1.2 自动控制的分类或控制方式
1.2.1自动控制系统一般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 1.开环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没有影响,则称为 开环控制系统,即系统的输出信号不反馈到输入端,不 形成信号传递的闭合环路的控制系统。
举例如下:下图是数控加工机床中广泛应用的精密定位 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原理方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