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第1期(总第259期)
No.1,2013 Serial No.259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分析
汪发元a,刘在洲b
(长江大学a.管理学院b.大学发展研究院,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初步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但进一步发展还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为此,国家应在高等学校实行分层分类管理、稳定重点大学规模、严格控制博士点数量、切实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1-0008-03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每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根据日本学者有本章的观点,我国正处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分析后大众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研究既保持高等教育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又保证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家应重点扶持“211工程”大学,促使其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1.稳定“211工程”大学规模,保持精英教育风格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普通本科高校中实力最强的一类,是有希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到2009年底,全国有普通本科院校1090所,其中985大学43所,占3.9%;211大学102所,占9.4%。在实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这类高校无论招生人数、还是高校数量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国家的财力是有限的,而且学生的素质也是有高低之分,不可能都成为精英,更不可能都成为科学家。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前期的扩招,这些高校已经具备了应有的规模,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应当维持或适当缩小规模,保持“985和211工程”大学数量和招生人数的稳定,保证真正招收的是高素质的学生、培养的是精英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型大学不应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应注重加强内涵改造和学术建设,把重点放在树立国际学术品牌上[1]。因此,必须严格控制“985和211工程”大学的数量,严格控制这些高校的招生规模,着力提高其教育质量。否则,就难以实现国家建设“985和211工程”大学的初衷。
2.实施教师队伍动态管理,促进师资质量提升
“985和211工程”大学是瞄准世界一流高校的,无论是这些高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师资力量都应当是一流的,特别是这些高校的教师每个人都应当是一流人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聘任一直以来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教师聘任论资排辈、一次聘任定终身、近亲繁殖等现象严重,许多优秀的年青人才没有机会进入高校,而一些教学和科研水平都较低的教师却可以维持铁饭碗,致使高校教师聘任缺乏竞争机制,人才流通不畅。另外,在教师的招聘上缺乏科学标准,致使招聘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很严重,导致出现一些不公平竞争[2]。高校教师基本上是只能进、不能出,除非特别优秀的人才自己流走,基本上没有被动退出的机制,这使有些人员进入高校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奋斗精神不足。因此,应当建立重点大学教师淘汰机制,使那些不能胜任一流大学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能在相应的机制作用下退出。在教师的选聘上,要从大学的真正需求出发,真正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只以教师的学术造诣为主要标准[3]。同时,加强对大学教师考核的改革,完善教师考评细则,使教师考核在公正的原则下进行,这样才能使教师积极上进,从而促进师资队伍素质的稳步提升[2]。
3.强化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力求科研成果领先
“211大学”的教师必须紧盯世界科研前沿,把教学和科研融为一体,力求科研成果在国际领先,确保在国内领先。因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焕发创新活力,要营造学科交叉的氛围,构建多样化的交叉学科研究体系,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能力[4]。所以,无论在教育方式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必须紧跟世界一流大学的趋势,并能有所创新和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大多按“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创业型大学”的轨迹发展。目前不少大学已越过研究型大学,走向以教学、科研、决策咨询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的创业型大学。他们的科研管理模式更趋于开放和多模式的融合,科研资源更充裕,资源配置更市场化,科研对于教师来说更多是出于对科学研究的痴迷和热爱。同时,网络科研组织、科研结构之间联盟或协议结合体、官产学研联合组织等新型科研组织也相继出现[4]。为此,要加强大学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建立灵活的科研管理体制,为科研管理队伍高效地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和宽松的环境,从而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促进大学
收稿日期:2012-10-19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FFB090566)
作者简介:汪发元(1961-),男,湖北天门人,教授,硕士,从
事经济和行政管理法制化研究;刘在洲(1959-),男,湖北仙桃
人,教授,硕导,博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UCATION EXPLORATIO
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目前国内一些名牌大学将“大学内部以单位为中心的校、院(系)“二级管理”的科研管理体制调整为以“课题或项目”为中心的科研管理方式,这样既能够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琐碎事务,又能促进大学科研工作的跨学科融合[5]。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流的科学家,才能提升大学科研水平,培养出国家需要的精英人才。
二、稳定博士研究生发展规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巩固现有博士点,提高其培养质量
博士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培养的是各学科顶尖人才。近年来,我国博士教育发展很快,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博士招生人数增加太快、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论文抄袭丑闻及科研成果剽窃丑闻,虽不完全是博士研究生发展太快的结果,但也说明人们在科研上出现了浮躁心理。淘汰制是守住博士质量培养的基准线,而我国博士培养正是缺乏淘汰制,质量保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最低基准[6]。目前,整个研究生培养机构过多,发展过乱。据教育部统计年鉴数据,2009年我国有研究生培养机构796家,其中普通高校481家,占本科院校1090家的44.1%。这固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成绩,但同时也说明研究生培养师资力量不足,管理混乱。因此,应当稳定现有博士点的发展规模,制定博士培养的最低基准,同时,控制硕士点的发展速度,严格硕士生导师的考核,全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推行论文公示制,实行淘汰机制
博士研究生作为最高学历教育,其学位论文应当具有一流水平。然而,许多博士研究生毕业多年后,其学位论文被人们指责为抄袭。而且经查证,抄袭者不在少数,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博士教育的一种遗憾,其原因是缺乏监督机制。事实上,正是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监督和评价机制,或者说,由于这种机制不健全,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近几年来博士生中论文抄袭、剽窃之风盛行[7]。因此,在入学考试中,必须提高对博士生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的资格要求,在毕业论文审查中,应普遍推行博士论文检索制、专家盲评制和公示制。对学位论文粗制滥造或抄袭者实行公开曝光,淘汰出局,从而提高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而带动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3.落实导师责任制,实行连带责任制度
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一对一的培养方式,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与导师具有直接关系。为了获得一个博士点或者成为博士生导师,许多学校和教师作了很多努力,但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强博士点的建设,促进博士生早日成才等却往往不太重视,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现行博士点和博导的终生制[7]。学生论文抄袭和粗制滥造,导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必须实行研究生论文导师连带责任制,打破博士点和博导终生制。对博士研究生导师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切实有效的考核制度,对于科研成果突出、教书育人效果显著的导师应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近期无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无高水平科研成果、为人与学风有严重问题的导师取消其招生资格[8],实行淘汰制。如果博士研究生出现论文抄袭或被评为粗制滥造,应当公开通报导师和研究生姓名,取消学位,并责令导师停止招生。在同一个博士点内,也应当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任期制度。可以实行五年一个任期,到期重新申报,重新考核,这将有利
于促进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增强责任心,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大力发展特色高职教育,满足社会多种需要
1.国家应制定统一分类的高职培养目标,促使其准确定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最快,许多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组建成立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但在学校升格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各高职院校盲目追求专升本,各类大学均挤学术性研究型大学的独木桥,趋同、攀高的现象愈演愈烈[9]。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国家缺乏统一的分类培养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要“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因此,国家应当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不同人才的需要,满足不同资质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需要,使需要读书的学生和需要人才的单位各得其所。
2.明确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标准,提高其师资质量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前提条件。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资质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大量是原来中专的一些教师,近年来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有少量从生产、管理一线调进来的优秀人员。但总体情况仍然是“双师型”教师少,纯理论教学的教师多;有社会实践工作经历的人数少,学校毕业直接担任教师的人数多;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少,本专科学历的人数多;高级职称的人数少,中初级职称的人数多[10]。因此,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制定统一的“双师型”教师标准,明确要求高职院校不同岗位教师不同标准,要求承担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应当实行“能力本位”的教师管理模式,建立起以培养、提升教师能力为管理理念的价值取向,以发挥教师的能力和实现教师能力的优化组合作为教师管理的根本任务,建立“能者进、庸者出”的人才淘汰机制,促使教师以能力的发挥和对教育的贡献作为人生价值追求,最终实现教师能力的提升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同步增强,并通过教师的优化组合达到能力的最大效应[11]。
3.实行高职学生学历加职业资格证制度,强化其培养质量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职业资格证制度得到普遍推行,几乎覆盖各行各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机构,它和普通高等院校的最显著区别是培养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因此,应当实行学历证加职业资格证制度,这样学生毕业后才会有更大的适应性,才能显示出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的区别,这也是在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院校林立,竞争激烈,而高等职业教育能不断发展壮大的生命力所在。当然,高等职业院校长期从事的只是学历教育,要想在短期内就能培养出既有学历,又有职业资格的学生,既有培养教育机制上的困难,也缺乏内在动力。因此,必须从制度上加以规定,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方式的转型。同时,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样化的教育格局,加大优胜劣汰机制的推广力度,激发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双证教育的内在动力,自觉实行教育方式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