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参考答案
人文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世界工厂”?A. 东京B. 孟买C. 东莞D. 曼谷答案:C2. 以下哪个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硅谷”?A. 英国剑桥B. 德国慕尼黑C. 法国巴黎D. 荷兰阿姆斯特丹答案:A3.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A. 中国B. 美国C. 日本D. 英国答案:C4. 以下哪个城市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A. 纽约B. 伦敦C. 香港D. 新加坡答案:A5. 以下哪个地区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答案:A6.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答案:A7. 以下哪个地区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A. 撒哈拉沙漠B. 澳大利亚大沙漠C. 中亚沙漠D. 阿拉伯半岛沙漠答案:A8. 以下哪个城市是全球最大的港口?A. 上海B. 宁波C. 深圳D. 广州答案:A9. 以下哪个地区是世界上最富饶的农业区?A. 美国中部B. 印度次大陆C. 欧洲平原D. 巴西高原答案:A10.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A. 中国B. 美国C. 俄罗斯D. 德国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
答案: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2. 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经济城市化3.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4. 以下地理现象属于人文地理学范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城市布局、人口迁移、文化传承5. 以下哪个地区被誉为“世界工厂”:______。
答案:珠江三角洲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迁移: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人口增长,农村人口减少。
人文地理试题库及答案
人文地理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 自然环境B. 人类社会C. 人类活动D.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答案:D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主要是指()。
A. 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B.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C. 城市面积的扩大D. 城市经济的增长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A. 经济因素B. 政治因素C. 宗教因素D. 自然环境答案:D4.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A. 古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印度D. 古希腊答案:D5.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A. 北京B. 西安C. 南京D. 纽约答案:D6.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金砖国家”成员国()。
A. 巴西B. 俄罗斯C. 印度D. 加拿大答案:D7.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G20成员国()。
A. 中国C. 墨西哥D. 瑞士答案:D8.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中国的直辖市()。
A. 北京B. 上海C. 天津D. 广州答案:D9.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A. 中国B. 法国C. 英国答案:D10.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国()。
A. 哈萨克斯坦B. 巴基斯坦C. 土耳其D. 加拿大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人口地理学B. 城市地理学C. 经济地理学D. 政治地理学E. 社会文化地理学答案:ABCDE12. 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包括()。
A. 经济发展水平B. 政策导向C. 科技进步D. 人口增长E. 环境保护答案:ABCDE13.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人口迁移()。
A. 战争B. 自然灾害C. 经济发展D. 教育机会E. 家庭因素答案:ABCDE14. 以下哪些国家属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国()。
A. 中国B. 俄罗斯C. 土耳其D. 印度E. 哈萨克斯坦答案:ABCDE15. 以下哪些城市属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答案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答案题目:正文: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在本文中,将给出《人文地理学第二版》的答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第一章:人文地理学概述1. 什么是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理环境、人文地理区域、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
3. 请简要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典地理学、环境决定论和人文地理学的整合。
第二章: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 什么是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连接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整体。
2.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如何发生的?地理环境通过自然条件、生态系统、资源分布等方面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3. 请列举一些典型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案例。
例如,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水资源的地域分布对人类聚居地选择的影响等。
第三章:人文地理区域1. 什么是人文地理区域?人文地理区域是指具有一定地理边界的空间单元,由于某种共同的文化、经济、政治特征而具有相对一致性。
2. 人文地理区域的划分方法有哪些?人文地理区域的划分方法包括功能区划、文化区划、行政区划等。
3. 请举例说明人文地理区域的划分方法。
例如,以经济活动类型为依据的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是根据功能划分的人文地理区域。
第四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统计数据的分析、文献研究、地理信息系统等。
2. 请简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领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
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可以用于人类活动空间分布模拟、地理环境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分析等方面。
人文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1、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两部分。
A、经济地理学B、人文地理学C、文化地理学D、政治地理学2、首创“地理学”(Geographe)这一名词的是希腊学者。
A、希罗多德B、希波革拉第C、柏拉图D、埃拉托色尼3、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
A、竺可桢B、胡焕庸C、张相文D、李旭旦4、制度文化亦称为A、社会B、政治C、经济D、法律5、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
A、接触扩散B、等级扩散C、刺激扩散D、迁移扩散6、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除历史、政治、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A、自然因素B、行为因素C、气候因素D、海拔因素7、人口迁移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的行为。
A、出生地B、定居地C、迁入地D、迁出地8、 1934年,在《人口革命》一书中提出了人口转变理论。
A、寇尔B、布莱克C、兰迪D、诺特斯坦9、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A、人地系统B、生态系统C、社会系统D、人口系统10、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人口压力说,二是说。
A、食物短缺B、食物过剩C、宴享D、需求11、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农业。
A、狩猎B、采集C、定居D、迁移12、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是A、需求不旺B、需求过旺C、需求稳定D、需求波动13、种族是指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A、文化形态B、社会形态C、自然体质D、心理素质14、一般认为,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
A、思维B、劳动C、行为D、心理15、以下属于宗教传播方式之一的是。
A、交流和转教B、经商与贸易C、武力侵略D、文化侵略16、以下属于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的是。
A、资源价值B、收入水平C、距离远近D、感知环境17、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A、移动B、通勤C、地域D、网络18、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A、区域B、国家C、地区D、世界19、美国耶鲁大学教授A、麦金德B、马汉C、柯恩D、斯皮克曼2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是。
人文地理学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A、资源价值B、收入水平C、距离远近D、感知环境Zzz6ZB2Ltk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7.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界限.
A、移动B、通勤C、地域D、网络
18.最基本的政治地理单元是.
A、区域B、国家C、地区D、世界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提出了世界战略重点“陆缘”学说.19.
A、麦金德B、马汉C、柯恩D、斯皮克曼dvzfvkwMI1
2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是.
A、汉一藏语系B、印欧语系C、闪一含语系D、科依桑语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得分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
阅卷人布莱克人口转变的五阶段分别是:①、②、③、④、⑤.2.
传统农业有、、、四种类型3.
.与继承方式不同,生物特性可遗传,而文化只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是后天的②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世代传递,而文化的继承则是横向联系,文化特点不仅为该群体所继承,还通过多种方式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向该群体以外的文化群体传播,速度比生物传递要快.③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④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同.y6v3ALoS89
)家用电器工业比半导体工业扩散与转移的更快.< 5.
.<)6.种族是指在社会文化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7.粤方言又叫“广东话”,其地域分布与广东省行政界线并不一致).<8.人类的迁移空间行为具有距离偏移的规律性)首都是一国经济权威机构聚集的地方,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9.人口文化构成是各种文化指标下的人口占文化总人口的比重.< 10
人文地理考试参考答案
一.绪论:1.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答案:(1):研究对象: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
(2):学科特性:区域性,综合性,社会性2.简答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主导理论,代表人物与理论思想(1)环境决定论 (拉采尔)(2)或然论(白兰士)(3)生态论(巴罗斯)(4)文化景观论(索尔)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四个流派答案: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和主要关注点答案: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1)人地关系(2)区域研究(3) 空间分析人文地理学研究主要关注点:five focus(1) location (2) regions (3)place (4) movement (5)human interatons 5.举例说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调查分析(2)社会学(3)空间模型(4)系统分析6.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1)城市与区域规划(2)经济区域与规划(3)社会问题研究二.人口地理学1.简述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的特点(1)农业革命之前-人口特征:A 低人口密度,高出生率和死亡率B.大分散,小聚居C.人口迁移,扩大范围(2)农业革命-人口特征:A.高人口密度,高出生率和死亡率B.出现定居的出落C.出现劳动分工和阶层的分化(3)工业革命-人口特征:A.人口密度变大,出生率由上升转下降,死亡率下降 B.人口迁移规模大2.论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3试论述中国人口转变模式与成因(1)新中国成立前:高位静止阶段(2)1950-1970年:早期扩张阶段(3)1970年代初起,进入后期扩张阶段(4)预计2020年前后,进入低位静止阶段(5)预计2040年前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4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什么?(1)自然因素(2)人口构成(3)人口政策5.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成因(1). 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2). 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3). 我国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不平衡6.名词解释:人口构成,适度人口,人口密度,人口分布(1)人口构成:是指按不同的属性划分的各部分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人文地理试题及解析答案
人文地理试题及解析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 气候因素B. 经济因素C. 政治因素D. 宗教因素答案:B解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因为人们往往会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生活水平而迁移。
2.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A. 自然增长B. 机械增长C. 移民增长D. 政策增长答案:B解析: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
3.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不包括()A. 土地利用变化B. 环境污染加剧C. 生物多样性增加D. 资源消耗增加答案:C解析: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消耗增加,但不包括生物多样性增加。
4.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是()A. 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B. 多中心向单中心发展C. 无明显变化D. 从分散到集中答案:A解析: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是从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
5. 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不包括()A. 促进经济增长B. 提高就业率C. 增加失业率D.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答案:C解析:城市化对经济的影响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不包括增加失业率。
6. 城市化对文化的影响不包括()A. 文化多样性增加B. 文化同质化C. 文化创新D. 文化保护答案:D解析:城市化对文化的影响包括文化多样性增加、文化同质化和文化创新,但不包括文化保护。
7. 城市化对政治的影响不包括()A. 政治参与度增加B. 政治稳定性增强C. 政治分裂D. 政治决策效率提高答案:C解析:城市化对政治的影响包括政治参与度增加、政治稳定性增强和政治决策效率提高,但不包括政治分裂。
8. 城市化对交通的影响不包括()A. 交通拥堵加剧B. 公共交通发展C. 交通设施改善D. 交通成本降低答案:D解析:城市化对交通的影响包括交通拥堵加剧、公共交通发展和交通设施改善,但不包括交通成本降低。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供参考)
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要点第一章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上打“√”)1、对人地关系研究与人文地理学之间关系的正确阐述是A.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唯一课题B.人地关系的所有方面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C.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D.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次要部分2、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分析,人文地理学是一门A.横断科学 B.理论科学C.社会科学 D.应用科学3、首创地理学(Geography)一词的西文学者是A.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B.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C.古罗马的斯特拉波 D.古希腊的柏拉图4、中国最早的一部具有人文地理学性质的著作士A.山经 B.禹贡 C.史记 D.汉书5、持地理环境论观点的学者有:A.亚里士多德B.李特尔C.洪堡D.梁启超6、对地理学持二元论观点的学者是A.巴朗斯基 B.李希霍芬 C.佩舍尔 D.拉采尔7、“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属于()的观点。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地相关论 C.二元论 D.生产关系决定论8、“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思想的萌芽。
A.人地协调论 B.人地相关论C.生态论 D.适应论二、填充题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决定和()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地理问题和()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和()。
6、()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性、()性和()性。
人文地理试题及解析答案
人文地理试题及解析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自然地理环境B. 人文地理环境C.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D. 地理信息系统2.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不包括:A. 人口向城市集中B. 城市面积扩大C. 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D.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3. 以下哪项不是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A. 建筑B. 语言C. 宗教D. 气候4.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A. 经济因素B. 政治因素C. 自然灾害D. 所有以上选项5.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拥有者?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快于________的增长速度。
8. 文化扩散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9.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________数量。
10. 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________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城市化对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12. 描述文化景观在人文地理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
14. 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五、案例分析题(20分)15. 以一个具体的城市为例,分析其城市化过程中的人文地理特征。
解析答案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C.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2. 正确答案:C. 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3. 正确答案:D. 气候4. 正确答案:D. 所有以上选项5. 正确答案:D. 巴西(注:此题答案可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需根据最新数据判断)二、填空题6. 正确答案:定性研究、定量研究、GIS分析7. 正确答案:城市用地8. 正确答案:扩散、迁移、传播9. 正确答案:人口10. 正确答案:经济活动三、简答题11. 城市化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紧张、城市热岛效应等负面影响。
人文地理学课后答案[全]
人文地理学课后答案[全]第一章绪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历程概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研究任务P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以地球表面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类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和区域分布规律。
人文地理学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狭义人文地理学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
(1)社会性: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的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瘦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针织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2)地域性:地域性不仅是地理学的基本特征,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征之一。
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
要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分析不同区域的内部结构、区域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之间的制约关系。
研究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分布范围、边界、类型和规律、区域特征和区域条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地图的编制是区域性的体现。
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一个根本区别是,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征,重视区域特征的异同。
(3)综合性:综合性的特征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人文地理学从区域角度研究人类现象。
这些人类现象有着广泛的内容。
电气石之间以及电气石与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键。
如果我们只分析个别地理现象,我们可能无法正确理解现象的本质和详细分析的关键。
只有通过各关键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以及地表复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人文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人文地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哪类现象?A. 自然现象B. 社会现象C. 经济现象D. 政治现象答案:B2. 人文地理学中,“文化景观”是指什么?A. 自然景观B. 人造景观C. 历史遗迹D. 人文与自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景观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畴?A. 人口分布B. 城市发展C. 气候变化D. 语言分布答案:C4. 人文地理学中的“中心地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韦伯B. 克里斯塔勒C. 冯·杜能D. 哈格斯特朗答案:B5.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扩散”是指什么?A. 文化在空间上的传播B. 文化在时间上的传播C. 文化在社会中的传播D. 文化在经济中的传播答案:A6. 人文地理学中,“城市化”一词指的是什么?A.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B. 城市面积的扩大C. 城市人口的增加D. 城市经济的发展答案:A7. 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空间相互作用”主要涉及哪些方面?A. 人口流动B. 货物运输C. 信息交流D. 所有以上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人文地理学中的城市等级划分依据?A. 人口规模B. 经济实力C. 政治地位D. 自然资源答案:D9. 人文地理学中,“区域”的概念是指什么?A. 一个封闭的地理空间B. 一个开放的地理空间C. 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地理空间D. 一个具有特定边界的地理空间答案:C10.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区”是如何形成的?A. 通过自然演变B. 通过人为划分C. 通过文化扩散D. 通过政治决策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空间分析D. 历史分析答案:ABCD2. 人文地理学中,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哪些?A. 气候条件B. 资源分布C. 经济发展水平D. 政策导向答案:ABCD3. 人文地理学中,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包括哪些?A. 工业化进程B. 农业发展C. 交通设施的改善D. 教育水平的提升答案:ACD4. 人文地理学中,文化景观的类型包括哪些?A. 农业景观B. 工业景观C. 商业景观D. 宗教景观答案:ABCD5. 人文地理学中,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包括哪些?A. 地理位置B. 历史背景C. 人口数量D. 经济规模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人文地理学课后答案
人文地理学课后答案认识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通过人文地理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文化、历史、社会和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文地理学的课后答案。
一、选择题1. 人文地理学主要关注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自然环境B.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C. 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D. 地球表面特征答案:B.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2. 以下哪个学科不属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畴?A. 历史学B. 社会学C. 经济学D. 生态学答案:D. 生态学3.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实地考察B. 文献研究C. 统计分析D. 以上都是答案: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1.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领域较广。
答案:√(正确)2.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答案:×(错误)3.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案: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它涉及人类文化、历史、社会和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探索人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创造性。
通过研究人文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请举例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和统计分析。
实地考察是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获取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直接数据,可以深入了解地理现象的形成、演变和影响因素。
文献研究是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了解历史和现实情况,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
统计分析是对人文地理学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通过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推测,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请论述人文地理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人文地理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文地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人文地理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宇宙因果2.水经注3.人类地理学地理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国家有机体学说4.东亚及东南亚(或东亚)南亚欧洲北美(或美国东北部)5.人口压力说宴享说6.古希腊(或希腊)埃拉脱色尼7.物质财富精神财富8.集聚力离散力9.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10.麦加麦地那11.外部交通(客源地到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到旅游地或风景区的交通内部交通(旅游地或风景区内的交通)12.氏族部落(部族)民族13.攫取性生产性14.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15.可自由支配收入(经济能力)闲暇时间16.城市乡村(农村)17.标准程序(地理样板)因果关系18.禹贡五服19.徐霞客游记20.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多核模型二.向选择题1.ABDE2.B3.ABD4.BD5.ACE6.AC7.C8.E9.ACDE10.ACE11.D12.ABE三.名词解释1.迁移农业:即刀耕火种农业,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先用刀把小树、灌木砍倒并剥去树皮,待变干后,放火烧成灰开垦土地种植,几年后土地养分耗尽,如法开垦另外的土地,该地休闲,待其恢复后又可重复种下去。
2.性别比:一定人口中一种性别的总人口数与另一性别总人数之比,通常用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来表示。
3.头骨指数:头宽除以头长,再乘以100。
4.语言: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
5.意境地图:是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理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象,又称心理图谱。
由各种道路和路线、显著的地貌地物,以及明显的区域组成。
6.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具备条件: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民族宗教:指土生、土长的宗教。
人文地理学参考答案
第一章人地关系1.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方面列表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
2.课堂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地关系有何变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这些省区的人地关系将有何变化略3.社会调查:调查本校所在地区的人地关系现状,并做一幅本地区的人地系统示意图。
略4.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①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②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③生态足迹的研究;④社会质量的研究;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①空间的网络化;②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①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②矛盾和互补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1. 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
1)农业经济活动:①强烈的地域性②明显的阶段性2)工业经济活动:①无明显的季节性②专业化与协作化③技术性强,精密程度高④分布集中3)第三产业①产品的无形性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③部门结构的与时俱进性④与第一、二产业关系密切2. 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何不同影响因素:①农业经济时代:地形、土壤、气候、水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②工业经济时代:工业资源、水资源、动力、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劳动力、消费市场;不同: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共同受水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对地形、土壤、气候的影响比较大,这些因素决定该地区适不适合发展农业经济,而工业经济活动需要工业资源和生产动力的支持才能运转,这都是农业经济活动所不具有的。
3.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1)原始农业:①以初级的游牧业和种植业;②劳动效率低下;③对环境具有消极影响(2)传统农业:①以犁耕锄种、手工劳动为主;②对自然有取有予;③会带来农业生态环境问题;(3)石油农业:①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②破坏了农业主要的自给系统;(4)生态农业:①使生产科学化;②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③使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协调发展、有机结合。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B4. D5. C6. D7. A8. B9. C10. D二、简答题1.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改造以及地理条件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文献研究等。
实地考察是其中最常用且重要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研究对象,并通过实地调查获取一手数据。
3.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城市与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的形成、演变、布局规划等,以及城市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b. 农村与农业:研究农村地区的特征、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以及农村与城市的差异与联系。
c. 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及资源与环境对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影响。
d. 人口与人类活动:研究人口分布、迁移、聚居与城市化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地理现象。
e. 文化与历史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影响,以及历史事件对地理格局与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论述题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些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对人文地理学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首先,人文地理学课程有助于学生对地球的整体认识。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学生能够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情况,从而形成对地球整体结构和各个地域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
这种整体认识有助于学生跳出狭隘的本地视角,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
其次,人文地理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学习人文地理学的过程中,学生将了解到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他们会深入思考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从而培养起对环境的关爱和责任感。
这种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 试题与答案1
5、人口构成分为和两大类。
6、在人类文明出现的地区,埃及被称为“小麦”文明,中国国家被称为“黍粟文明”,墨西哥、玛雅等地被称为“玉米”文明。
7、美国的殖民农业是灌丛休闲种植制。
现代农业中,谷物农业生产的谷物主要是小麦玉米水稻。
8、种族是指在自然体制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从生物学观点出发,根据肤色将人种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三种。
9、就国际经济文化而言,世界;流行文化主要有足球、服装、快餐、流行音乐。
10、作为世界主要语言的英语,其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11、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12、城市内部同心圆结构模型是由德国的社会学家冯•杜能提出的,该模型分六个同心圆地带。
13、地理物象呈距离衰减的规律性和动态的特征。
14、领土形状对国家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一般紧实型国家便于管理,狭长型和分离型多因联系不便使国家管理及防务较为困难。
15、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资源严重破坏和矿产资源的消耗剧增。
三、简答:(共30分,每小题6分)1、分析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答:1、人的生物适应与文化传统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
生物适应:通过遗传传递,是先天的;文化适应:通过学习获得,是后天的。
2、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
3、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需要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实现。
4、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不同的。
2、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是什么?答: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这种不平衡除了表现在水陆之间外,还表现在南北半球、沿海与内地、高原与平原,以及各大洲之间。
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即趋向暖湿地区(中低纬指向)、低平地区和岸边(海岸、河岸)。
3、分析日本工业区形成的条件?答:组织管理合理,能积极吸收消化他国先进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成效显著,造船业发达。
赵荣人文地理试题及答案
赵荣人文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
A. 自然环境B. 人类社会C. 人类活动D.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答案:D2.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人口分布B. 城市发展C. 经济活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人文地理学中的中心地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克里斯塔勒B. 韦伯C. 洛施D. 哈格斯特朗答案:A4. 人文地理学中的城市等级体系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克里斯塔勒B. 韦伯C. 洛施D. 哈格斯特朗答案:A5. 人文地理学中的区域发展理论主要关注()。
A. 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B. 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C. 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D. 区域内部的社会差异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空间分析D. 历史分析答案:ABCD7. 人文地理学中的城市化过程包括()。
A. 人口向城市集中B. 城市规模的扩大C. 城市功能的增强D. 城市景观的变化答案:ABCD8. 人文地理学中的人口迁移理论包括()。
A. 推拉理论B. 重力模型C. 人力资本理论D. 新经济地理学答案:ABC9.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包括()。
A. 宗教建筑B. 历史遗迹C. 语言分布D. 民族分布答案:ABCD10. 人文地理学中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内容包括()。
A. 产业布局B. 贸易模式C. 区域经济差异D. 城市经济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答案:正确12. 人文地理学只关注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不涉及自然环境。
()答案:错误13. 人文地理学中的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等级越高,其服务范围越小。
()答案:错误14. 人文地理学中的区域发展理论主要关注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
()答案:错误15. 人文地理学中的人口迁移理论只关注人口的空间移动,不涉及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人文地理学 赵荣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答案)
第一章绪论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又称人生地理学。
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
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
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
人文地理学题库
人文地理学题库1.问题:什么是人文地理学?答案: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学科。
2.问题:简述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文化、经济活动、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区域差异、全球化影响等方面。
3.问题:什么是文化景观?答案:文化景观是指人类文化在地球表面留下的各种形态和特征,包括物质文化景观(如建筑、道路等)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如民俗、传统等)。
4.问题: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等。
5.问题:什么是全球化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答案:全球化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扩张、移民和难民流动、文化交流和融合等方面,这些因素对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6.问题:简述城市化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答案:城市化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增长、城市规划和设计、城市社会问题和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这些因素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福祉产生了重要影响。
7.问题:什么是人文地理学中的区域差异?答案:区域差异是指不同地区在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地区间的不平等和发展不平衡。
8.问题:简述人口迁移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答案:人口迁移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分布、城市扩张和地区发展等方面,这种影响可能会导致地区间的人口不平衡和社会问题。
9.问题:什么是人文地理学中的政治体制?答案:政治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政党和政府机构等方面的制度安排,这些因素对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0.问题:简述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多样性。
答案:文化多样性是指不同地区、民族和文化在语言、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同时也可能导致文化冲突和社会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地关系2.课堂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地关系有何变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这些省区的人地关系将有何变化?略3.社会调查:调查本校所在地区的人地关系现状,并做一幅本地区的人地系统示意图。
略4•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1 )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①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②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③生态足迹的研究;④社会质量的研究;2 )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①空间的网络化;②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3 )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①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②矛盾和互补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1.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的基本特点1 )农业经济活动:①强烈的地域性②明显的阶段性2 )工业经济活动:①无明显的季节性②专业化与协作化③技术性强,精密程度高④分布集中3 )第三产业①产品的无形性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③部门结构的与时俱进性④与第一、二产业关系密切2.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何不同?影响因素:①农业经济时代:地形、土壤、气候、水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②工业经济时代:工业资源、水资源、动力、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劳动力、消费市场;不同: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共同受水资源、劳动力、科学技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对地形、土壤、气候的影响比较大,这些因素决定该地区适不适合发展农业经济,而工业经济活动需要工业资源和生产动力的支持才能运转,这都是农业经济活动所不具有的。
3.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各有什么特点?(1)原始农业:①以初级的游牧业和种植业;②劳动效率低下;③对环境具有消极影响(2)传统农业:①以犁耕锄种、手工劳动为主;②对自然有取有予;③会带来农业生态环境问题;(3)石油农业:①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的商品率;②破坏了农业主要的自给系统;(4)生态农业:①使生产科学化;②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③使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协调发展、有机结合。
4.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各有什么特点?1 )劳动密集型:①就业机会多;②资产投资少;③产品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科技含量低;④能源、原料消耗少,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⑤适合资本短缺、技术基础薄弱而劳力多地区;2)资源密集型:①能源消耗大,主要是原材料部门;②主要生产居中产品;3)资本密集型:①固定投资较多;②技术装备程度较高;②用人较少,较高的劳动生产率;③物资消耗少;4)知识密集型:①需要投入大量知识和智力;②需要众多科学家和专家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手段;③开发和生产高精尖产业。
5.简述资源型、河湖水域型、临海型、临空型和智力型工业布局的原因和各自工业部门结构的特点。
1 )资源型:原因:消耗能源、原料多,与资源依存关系密切;结构特点:以重工业为主,加工工业以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多的部门为主,输出往往大于输入。
2)河湖水域型:原因:河流、湖泊可以为发展工业提供水运条件、生产用水和动力;结构特点:多高耗能的电冶金、电化学工业在水电站附近出现。
3)临海型:原因:海洋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内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是海底矿物、海洋生物、海水矿物所在地;结构特点:海洋水产、海洋化学、海水淡化、原料进口工业,出口加工区、经济特区等,方便进出口。
4)临空型: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对交通的要求提高;结构特点:以一个的地方中心为依托,在机场附近形成几个团状的工业集群。
5)智力型:原因:技术和信息资源密集的地域;结构特点:研究开发和销售在内,中间的生产销售正外。
多是研发基地、信息基地、公司指挥中心。
6.简述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和第三产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农业经济活动:1)地理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①自然环境:农业经济活动主要是生物再生产过程,而生物再生产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因而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以直接影响为主;②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起决定性作用;2)农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有利影响: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②不利影响:不当的生产方式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工业经济活动:1)地理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①自然环境: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动力、资源与土地直接影响工业经济活动;通过对农业活动的影响间接影响工业经济活动;②人文环境:为工业经济活动提供了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劳动力和市场需求的支持;2)工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有利影响: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扩大了活动领域,丰富了物质生活。
②不利影响:造成了如酸雨臭、氧破坏等环境破坏的结果;第三产业:1)地理环境对第三产业的影响:①自然环境:通过影响人类经济活动为中介来影响第三产业;②人文环境:不仅直接影响着第三产业,而且通过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影响来间接影响;2)第三产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自然环境:有着复杂、深刻、多样的影响,有些活动使自然环境更美好,而有的会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②人文环境:第三产业对人文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交通运输业极大改变了人文环境的格局等。
第三章人口与地理环境1.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紧张;②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受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③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压力,抵消经济发展成就;④人口过多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2.地理环境如何制约人口分布?1)自然环境是人口分布的客观基础:①气候条件是最大影响因素,影响机体和生理功能,影响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同时还影响土地的肥力和适于耕作的程度来影响人口分布;②地形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联系;③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最基本物质条件,水资源的分布影响了人口分布;④土壤通过影响农业和微量元素分布影响人体健康影响人口分布;⑤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变了人口的分布状况。
2)社会经济环境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①生产力发展与分布决定供养人口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反映在产业部门结构上,影响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在地域上的延伸和变化引起人口的再分布;②科学技术进步将导致生产力变革,引起人口分布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③人口分布受开发历史的影响。
④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各国的人口政策以及疆域变动和战争等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有重大影响。
3)科学技术进步与人口分布:①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②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继续改变经济开发区人口分布格局;③新的科技革命将促进新区的开发,从而改变人口布局。
3•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作用?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
有助于使科学技术突破,转化化为生产力;有利于可持续社会体系的形成,主要是影响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
4•何为人口移动?人口移动的原因及后果是什么?人口移动: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改变;原因:①地理环境基础因素、气候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影使得人口移动;②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适应新低区资源开发;③国民经济部门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和调整,引起人口在各部门间和地区间的移动;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人口的大规模移动提供了条件;⑤新地区开发的影响;⑥社会和政治因素,包括人口政策、宗教、战争、文化、教育等⑦各种自然灾害无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⑧家人团聚、住房、经济收入、工作生活等。
后果:对人口发展的直接后果:地区人口在短期内发生数量上的明显增加或减少,造成移入地和移出地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①大量的迁出人口可以减轻迁出地人口压力并解决部分失业问题,同时也相对增加了国内劳动力的就业机会,暂时缓和国内矛盾;②外出人口的劳动收入汇回迁出地,成为本地收入的一个来源,可以平衡货币收支;③外出务工人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和接受一定的技术和教育,对家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弊端:①对迁出地带来人才流失和抚养、教育费用的损失;②规模的劳动力迁出造成迁出地经济的上依赖性和脆弱性。
第四章人类活动的中心一一聚落1•分析城市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 )自然环境与城市自然环境是城市发展的自然基础,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城市形成诞生的可能性,自然资源对城市地域扩展有直接的制约和间接的影响作用。
2)经济环境与城市①在区域发展早期,经济增长对城镇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城市规模、数量都会大幅度增长;②区域经济发展到中后期,城市发展带来的高度发达的文化教育技术管理对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③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表现为城市规模和空寂范围的扩大,人口的内聚力是城市发展的前提。
3)交通环境与城市交通位置影响到交通的主要因素包括交通位置、工具、线路等,交通位置的变迁、交通方式的进步、交通网络结构和形态都会影响到城市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活跃因素。
4)人文环境与城市①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影响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②规划思想则能最直接地决定城市的建设模式;③种族差别对城市住宅区分化有重大影响;④政府政策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分析村落的类型及其空间结构特征。
1)村落职能类型①农业村落:以从事耕作业为主,兼有动植物饲养业和其他农副业。
分布于平原与河谷、三角洲地带;②牧业村落:以畜牧业为主,包括固定、半固定、流动三种类型,半径较大,规模小而分散;③渔业村落:分为内河湖和沿海两种,淡水养殖和沿海滩涂为主,居民点分水上和陆上两种;④林果业村落:生产各种水果、经济林为主,多位于丘陵山地,布局受自然条件限制,多呈主体村落布局景观。
2)村落形态与规模类型①聚集型村落:集中布局,连片分布,整体功能明显,有统一的道路网络和基础设施,土地效益较高;②分散型村落:发育水平较低,村落沿或河呈带状分布;③特殊类型村落:单户型聚落景观,一般位于大农场中央。
集体农场性村落,生活服务设施较差,居民社会组织程度较低。
3)村落的布局类型①主轴型村落:村落主轴由一个带状的大村构成,伸展轴较长,人口规模大,村落的房屋、商店、饮食服务设施均沿伸展轴两侧布局;②子母型村落:村落由一个大村和若干小村构成,大村为行政村,服务中心,具有中心村的性质,小村围绕大村不规则分布,受耕作半径、地形阻隔、河流分割等因素制约;③串珠状村落:若干规模大体一致的村庄,由于受地形因素影响,形成串珠状分布形态,常见于河谷、沼泽、高地、山麓;④均衡型村落:在某些平原地区,均衡分布的一些规模相近的村庄,共同构成一个行政村,并且有一定的服务设施;⑤星点型村落:在山区、丘陵地带,村落由若干分散的村庄构成,村庄之间相距较远,缺乏中心村和中心服务职能,分布无规则,属发育水平较低的村落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