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调整零点时,要注意转动微动鼓轮时,在读数窗口中可看到手轮度盘的变化,否则应使两者的齿轮系统齿合。测量时,为了使结果更准确,必须避免引入空程,也就是说,在调整好零点后,应使微动鼓轮按原方向转几圈(要回到零刻度丝上),直到干涉条纹开始移动以后,才可开始读数测量。
3.仪器的传动机构是相当精密的,使用时动作要轻缓小心。
6.16
6.18
6.18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F/N
7.57
9.84
12.44
14.44
1Hale Waihona Puke Baidu.55
18.82
21.42
23.88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力计、激光器。
学时分配
教师指导(开放实验室)和开题报告1学时;实验验收,在4学时内完成实验;
提交整体设计方案时间
学生自选题后2~3周内完成实验整体设计方案并提交。提交整体设计方案,要求用纸质版(电子版用电子邮件发送到指导教师的电子邮箱里)供教师修改。
参考文献
⑴金正宇一个经典力学实验测量方法的改进——霍尔传感器测杨氏模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设计出《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的整体方案,内容包括:写出实验原理和理论计算公式,研究测量方法,写出实验内容和步骤,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做好数据处理,得出实验结果,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也可按书写科学论文的格式书写实验报告。
⑵吴立峰、杨广华基于PSD位置传感器的杨氏模量测量[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⑶陈水波、乐雄军测量杨氏模量的智能光电系统[J]物理实验,2001
⑷张帮利用迈克耳孙干涉原理测杨氏模量[J]大学物理实验2007
原始数据记录:
同组者:实验台号:
金属丝长度L=25.16cm激光波长λ=632.8nm条纹间隔N=20
图1
在弹性限度内,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可表示为
(1)
其中L及S为金属丝的原长及截面积;F为在伸长方向上的拉力; L为金属丝
伸长量。由于 很小,用普通测量长度的仪器很难精确测量。如图2所示:
图2
转动手轮,测力探头随着移动,同时,连接测力探头的待测钢丝就会受到力的作用,从力处理装置可得到力F的大小(L和S可通过钢卷尺和千分尺测得),同时,在转动手轮的时候,M2随待测钢丝形变一齐移动,此移动的距离很小,肉眼难以观察,可通过光屏上干涉条纹的吞进(或冒出)数N求得,记录N的数目,由公式
(6)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杨氏模量,并用不确定度形式表示结果。
注意事项:
迈克尔逊干涉仪在读数与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在读数前先调整零点,方法如下:将微动鼓轮沿某一方向(例如顺利针方向)旋转至零,然后以同方向转动手轮使之对齐某一刻度,这一步称之为“校零”。此后,测量时只能仍以同方向转动微动鼓轮使C镜移动(测量不允许直接转动手轮),这样才能使手轮与微动鼓轮二者读数相互配合。
评分: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提要
实验课题及任务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实验课题任务是: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能精密测量微小变量的特点,测量出钢丝在拉力作用下的微小伸长量,用特制的测力计测量拉力大小。设计实验方案,测定钢丝的杨氏模量。
式中 、 和 分别为毫米标尺、手轮和微动鼓轮的读数(其中轮和微动鼓轮的读数为格数)。
镜⑧是固定在镜台上的。 、 两镜的后面各有三个螺钉⑦,可调节镜面的倾斜度。 镜台下面还有一个水平方向的拉簧螺丝和一个垂直方向的拉簧螺丝,其松紧使 产生一极小的形变,从而可对 镜倾斜度作更精细的调节。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通过调整该干涉仪,可以产生等厚干涉条纹,也可以产生等倾干涉条纹。主要用于长度和折射率的测量,若观察到干涉条纹移动一条,便是M2的动臂移动量为λ/2,等效于M1与M2之间的空气膜厚度改变λ/2。
d
1
2
3
4
5
平均值
d/10-4m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F/N
2
指导教师(签名):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2.观察定域干涉条纹,观察等倾干涉现象,并增强对条纹可见度和时间相干性的认识和理解。
3.加深对杨氏模量的了解认识。
实验仪器:
迈克耳孙干涉仪;激光器;待测金属丝为碳钢丝;;钢尺;千分尺;测力装置;电源。
(2)
将式(2)代入式(1),有
(3)
这里,S= ,d为金属丝直径;F为每次吞进(或冒出)条纹数N时力的大小,L为金属丝是长度,N为每次吞进(或冒出)的条纹数,取其为一定值。代入(3)式,得
(4)
式(4)即为测量杨氏模量公式.
转动手轮,使其每次出现条纹数变化为同一值N,读取并记录数据此时测力装置上的力F的大小。连续取8个数据(F1...F8),并记录在表格中,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计算测量结果,并写出结果标准表达式。
设计要求
⑴通过查找资料,并到实验室了解所用仪器的实物以及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找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⑵根据实验用的测量仪器,设计出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
⑶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杨氏模量。
⑷实验结果用标准形式表达,即用不确定度来表征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4.转动手轮时,应该注意不能转动过大角度,否则很容易使钢丝遭到破坏。
思考题:
1.在F增加时,等倾干涉同心圆条纹是“冒出”还是“缩进”?
2.读数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实验数据:
金属丝长度L= 25.16cm激光波长λ=632.8nm条纹间隔N=20
d
1
2
3
4
5
平均值
d/10-4m
6.18
6.20
6.17
实验步骤:
(1)测出金属丝的长L,在金属丝的五个不同位置测出直径d,记录下来。
(2)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接通电源。
(3)调节好迈克尔逊干涉仪,使在屏上出现清晰的等倾干涉条纹。
(4)调节手轮,使力处理装置在一个初始读数F,并记录此数据F的大小。
(5)继续转动手轮,使光屏上每次出现相同的条纹N,读取并记下力大小F,连续取8个数据(F1...F8),再通过公式求E。
实验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如图所示。⑨和⑩分别为分束镜 和补偿镜 ,两镜为平行玻璃板,在分束镜 的一个表面镀有半反射金属膜 。 ⑧、 ⑥为互相垂直的平面镜, 、 与 、 均成450角。⑨和⑩分别为分束镜A和补偿镜B。
一个机械台面④固定在较重的铸铁底座②上,底座上有三个调节螺钉①,用来调节台面的水平。在台面上装有螺距为1毫米的精密丝杠③,丝杠的一端与齿轮系统相连接,转动手轮或微动鼓轮都可使丝杠转动,从而使骑在丝杠上的反射镜 ⑥沿导轨移动。 镜移动的位置及移动的距离可从装在台面④一侧的毫米标尺、读数窗及微动鼓轮上读出。手轮分为100分格,它每转过1分格, 镜就平移1/100毫米(由读数窗读出)。微动鼓轮分为100格,每转一周手轮随之转过1分格。因此微动鼓轮转过1格, 镜平移 毫米,这样,最小读数可估计到 毫米。于是,反射镜 在某种状态下的坐标为
3.仪器的传动机构是相当精密的,使用时动作要轻缓小心。
6.16
6.18
6.18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F/N
7.57
9.84
12.44
14.44
1Hale Waihona Puke Baidu.55
18.82
21.42
23.88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力计、激光器。
学时分配
教师指导(开放实验室)和开题报告1学时;实验验收,在4学时内完成实验;
提交整体设计方案时间
学生自选题后2~3周内完成实验整体设计方案并提交。提交整体设计方案,要求用纸质版(电子版用电子邮件发送到指导教师的电子邮箱里)供教师修改。
参考文献
⑴金正宇一个经典力学实验测量方法的改进——霍尔传感器测杨氏模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设计出《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的整体方案,内容包括:写出实验原理和理论计算公式,研究测量方法,写出实验内容和步骤,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做好数据处理,得出实验结果,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也可按书写科学论文的格式书写实验报告。
⑵吴立峰、杨广华基于PSD位置传感器的杨氏模量测量[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⑶陈水波、乐雄军测量杨氏模量的智能光电系统[J]物理实验,2001
⑷张帮利用迈克耳孙干涉原理测杨氏模量[J]大学物理实验2007
原始数据记录:
同组者:实验台号:
金属丝长度L=25.16cm激光波长λ=632.8nm条纹间隔N=20
图1
在弹性限度内,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可表示为
(1)
其中L及S为金属丝的原长及截面积;F为在伸长方向上的拉力; L为金属丝
伸长量。由于 很小,用普通测量长度的仪器很难精确测量。如图2所示:
图2
转动手轮,测力探头随着移动,同时,连接测力探头的待测钢丝就会受到力的作用,从力处理装置可得到力F的大小(L和S可通过钢卷尺和千分尺测得),同时,在转动手轮的时候,M2随待测钢丝形变一齐移动,此移动的距离很小,肉眼难以观察,可通过光屏上干涉条纹的吞进(或冒出)数N求得,记录N的数目,由公式
(6)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杨氏模量,并用不确定度形式表示结果。
注意事项:
迈克尔逊干涉仪在读数与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在读数前先调整零点,方法如下:将微动鼓轮沿某一方向(例如顺利针方向)旋转至零,然后以同方向转动手轮使之对齐某一刻度,这一步称之为“校零”。此后,测量时只能仍以同方向转动微动鼓轮使C镜移动(测量不允许直接转动手轮),这样才能使手轮与微动鼓轮二者读数相互配合。
评分: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提要
实验课题及任务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实验课题任务是: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能精密测量微小变量的特点,测量出钢丝在拉力作用下的微小伸长量,用特制的测力计测量拉力大小。设计实验方案,测定钢丝的杨氏模量。
式中 、 和 分别为毫米标尺、手轮和微动鼓轮的读数(其中轮和微动鼓轮的读数为格数)。
镜⑧是固定在镜台上的。 、 两镜的后面各有三个螺钉⑦,可调节镜面的倾斜度。 镜台下面还有一个水平方向的拉簧螺丝和一个垂直方向的拉簧螺丝,其松紧使 产生一极小的形变,从而可对 镜倾斜度作更精细的调节。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通过调整该干涉仪,可以产生等厚干涉条纹,也可以产生等倾干涉条纹。主要用于长度和折射率的测量,若观察到干涉条纹移动一条,便是M2的动臂移动量为λ/2,等效于M1与M2之间的空气膜厚度改变λ/2。
d
1
2
3
4
5
平均值
d/10-4m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F/N
2
指导教师(签名):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2.观察定域干涉条纹,观察等倾干涉现象,并增强对条纹可见度和时间相干性的认识和理解。
3.加深对杨氏模量的了解认识。
实验仪器:
迈克耳孙干涉仪;激光器;待测金属丝为碳钢丝;;钢尺;千分尺;测力装置;电源。
(2)
将式(2)代入式(1),有
(3)
这里,S= ,d为金属丝直径;F为每次吞进(或冒出)条纹数N时力的大小,L为金属丝是长度,N为每次吞进(或冒出)的条纹数,取其为一定值。代入(3)式,得
(4)
式(4)即为测量杨氏模量公式.
转动手轮,使其每次出现条纹数变化为同一值N,读取并记录数据此时测力装置上的力F的大小。连续取8个数据(F1...F8),并记录在表格中,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计算测量结果,并写出结果标准表达式。
设计要求
⑴通过查找资料,并到实验室了解所用仪器的实物以及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找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⑵根据实验用的测量仪器,设计出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
⑶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杨氏模量。
⑷实验结果用标准形式表达,即用不确定度来表征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4.转动手轮时,应该注意不能转动过大角度,否则很容易使钢丝遭到破坏。
思考题:
1.在F增加时,等倾干涉同心圆条纹是“冒出”还是“缩进”?
2.读数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实验数据:
金属丝长度L= 25.16cm激光波长λ=632.8nm条纹间隔N=20
d
1
2
3
4
5
平均值
d/10-4m
6.18
6.20
6.17
实验步骤:
(1)测出金属丝的长L,在金属丝的五个不同位置测出直径d,记录下来。
(2)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接通电源。
(3)调节好迈克尔逊干涉仪,使在屏上出现清晰的等倾干涉条纹。
(4)调节手轮,使力处理装置在一个初始读数F,并记录此数据F的大小。
(5)继续转动手轮,使光屏上每次出现相同的条纹N,读取并记下力大小F,连续取8个数据(F1...F8),再通过公式求E。
实验原理: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如图所示。⑨和⑩分别为分束镜 和补偿镜 ,两镜为平行玻璃板,在分束镜 的一个表面镀有半反射金属膜 。 ⑧、 ⑥为互相垂直的平面镜, 、 与 、 均成450角。⑨和⑩分别为分束镜A和补偿镜B。
一个机械台面④固定在较重的铸铁底座②上,底座上有三个调节螺钉①,用来调节台面的水平。在台面上装有螺距为1毫米的精密丝杠③,丝杠的一端与齿轮系统相连接,转动手轮或微动鼓轮都可使丝杠转动,从而使骑在丝杠上的反射镜 ⑥沿导轨移动。 镜移动的位置及移动的距离可从装在台面④一侧的毫米标尺、读数窗及微动鼓轮上读出。手轮分为100分格,它每转过1分格, 镜就平移1/100毫米(由读数窗读出)。微动鼓轮分为100格,每转一周手轮随之转过1分格。因此微动鼓轮转过1格, 镜平移 毫米,这样,最小读数可估计到 毫米。于是,反射镜 在某种状态下的坐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