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对称美学
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匪夷所思的规律,在你身边它理所当然的存在,我们被它包围,然而我们却很少用心去问问为什么。如果你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你就会发现我们周围被轴对称的美学包围,这就是我所发现的奇特现象。
作为一名园林专业的学生,我们每天都要跟图纸打交道,看着那精美的建筑图纸,我们看到的是它造型上的精巧,它的流线形状,以及它的规则美。但是仔细想想,你第一眼看到图纸,给你那种震慑的感觉,往往来自于它的规矩。一张图纸上面的图案,毫无规则,杂乱无章,没有排列,有人说这是自由的美,豪放不羁。但是相比于方正的图案,那种美会给你视觉上的冲击?我想还是这种规矩之美。
而这种规矩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对了!你仔细的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个很简单的规律,那就是轴对称。那什么是轴对称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我们在数学学习中接触过这种概念,其实它应用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这种轴对称的美实实在在地充满了我们的生活。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的狮子山广场的设计,南北方向,你位于主楼上面,面向的我们的狮子山广场,最清楚印入眼帘的便是通向亚跨的主
路,南北贯通,道路的两旁是成轴对称分布的园林小景,绿篱等。放眼望去一片规整感,很气派。另外东西方向上,狮子山大道从广场上穿过,穿过的两旁有两个喷水池,它们极其规则的分布着,配上天蓝色的池底砖,显得格外的整齐。
学习园林的我们认识到对称的建筑很多,很多类的东西都有对称的一面,比如我我们的四方大桌子、门窗这些大多都是对称的。从家居布局上来讲,中国传统的建筑也是讲究对称的、比如我们现在的故宫、四合院等,还有中国结、瓷器、玉器都有很多对称之作。不光是中国的,纵观世界的建筑或是一些艺术形态对称之作也是比比皆是。不用说建筑,我们周围最亲近的东西都体现着对称之美。电视、冰箱、电脑、手机、一支小小的画图铅笔,甚至我们人体本身都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许多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和大科学家都相信,宇宙是被一种无比完美的对称规律支配的。整个动物世界,最明显的特点是躯干部分两侧的对称性。以一匹马为例,通过鼻子到两腿中间可以作一条中轴线,在其两侧有完全对称的器官:眼睛、耳朵、鼻孔、腿……动物为什么会演变出这种对称性呢?大家知道,任何动物在其所处的环境中,左和右两面的情况是基本相同的,它们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需要在两面都能同样的看、听、嗅、触摸,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对称性。
艺术家则利用对称创造出美。铜器、漆器、雕刻、壁画、织锦、刺绣……其中的图案,一概少不了对称。在被称为“立体的
画”、“凝固的音乐”的建筑艺术中,也留下了对称的足迹。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故宫是其中的典范。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形成了一条中轴线,各种各样的建筑都围绕这条中轴线铺开。三大殿更是依据对称的原则而建,整体形成了一种端庄凝重、气势恢宏的美,传达着王权的威严。
那我要问为什么我们这么崇尚轴对称呢?为什么这个对称之美我们没有办法抵抗。我在网上也找到了一些大哲学家门的观点。从哲学高度进行思考,对称性就是自然界的物质和过程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它们在现象上的相同,形态上的对应,性质上的一致,结构上的重复,规律性的不变。从认识论角度说,对称就是建立在一定假设基础上的不以人的认识条件和方式而变化的人类认识的不变性。认识和假设的对称状态被打破就建立新的对称,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对称与非对称的辩证统一。
在我看来,世界上的对称性首先起源于我们广阔的宇宙之中的平衡原理。我们都知道万物都处在一种动态之中,宇宙在变化,银河系在运动,太阳系在运动,地球也围绕着太阳旋转,甚至我们人体本身的血液、呼吸都代表着我们时刻不在运动。运动的过程使我们在自然万物中不断的获取能量来生存。运动是世界万物的大环境,我们不能脱离运动。但是你和我为什么能够面对面的说话,而不会产生运动呢?因为我们处于运动中的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动态的环境保证我们能够在大自然中生存。同样的原理,
轴对称便是平衡的一种形式。这种平衡的状态不仅体现在我们的大环境上,同时也是物质组成的一个原则。组成物质的原子围绕着内核运动,这种运动使得分子牢固在一起,各物质才能够形成。
简单到我们的地球上,原始的世界是一片混沌,世间万物像杂草一样随机分布。但是由于地球自转和于重力的作用,产生运动,地球上的一些东西运动到一起,产生堆积。这样的长久的年月,就会到达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这自然就包括这种轴对称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演进,地球上的生物开始进化,进而适应了这种平衡的状态。
然后就是地球上生物的对于环境的适应,为了生存必须产生适应性的进化。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动植物都是由生存在海洋里的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可以说从遗传上就带了一些对称性的记忆。对于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来说,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多是这两种:地球所施加的重力和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这两种力的约束使动植物这些比较高等的生物仍保留有很高的对称性。
先从动物讲起,低等动物的对称性较高,这是由其基因的原始性决定的——原始的基因还不足以携带大量的,对生物的生存作用不大的基因,因此越原始的动物形体就越简单,对称性也就越高。随着动物的进化,不论是种类繁多的昆虫,还是水中自由自在的鱼儿,抑或是万物之灵长——人类,其身体特征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称。对称的存在,从重力的角度来说,动物要保持平衡,对称式的外形是必须的,所以动物经过几亿年的演化。
另一方面,阻力的作用也是对称性外形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鱼在水中游,若是身体不对称,必然会向一方偏转,无法随心所欲的控制方向。所以说,多数的鱼都是左右对称的,而上下却并不对称,因为鱼并不是总有在水中直上直下运动的需求。对于在陆地上生存的动物和在天空中飞翔的鸟儿,阻力的作用和鱼是相同的。运动的阻力就这样约束了大多数动物的体型,对于这些动物来说,不论外形如何奇特,至少是需要左右对称的,这是保持身体在静止和运动时稳定的必要条件。
动物既然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植物的对称性要远远低于动物了。植物扎根于一处的生存方式对于对称性并没有太多的需求,仅有的一些叶型、花型的对称,无非是基因上的“偷懒”罢了。从低等的木兰科植物到高等的菊科、兰科植物,我们看到对称性正在慢慢的远去,不论是整体的植株还是艳丽的花朵,整个植物界都在向着非对称的形式演化。对称性在植物界必将丧失的越来越严重,特别是那些被宇宙飞船带到外太空去的种子,缺少了重力的束缚,对称性的丧失表现的十分明显,结出的果实呈现出各种奇怪的形状。
综上所述,各种生物之所以有如此惊人的对称性,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遗传上可以节约空间,并能提高遗传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受到了自然界中力的作用,包括重力、阻力等等。既然自然的力量让我们变得平衡对称,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我们人类的文化到处分配着轴对称。我们栖息于大自然之中,自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