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政治-学术与政治 pdf百度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与政治:学术与政治pdf百度云
“学术与政治”,是我读了几位前辈的回忆录之后,在脑海中闪现的一道“韦伯式”的题目。1982年,一个留美归国人员告诉韦君宜,他在美国见到了几位世界知名的美籍华人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在美国“地位极高”。其中一位说:“我当时在学校只是一个中等的学生,一点也不出色。真正出色的,聪明能干、崭露头角的,是那些当时参加运动投奔了革命的同学。如果他们不干革命而来这里学习,那成就不知要比我这类人高多少倍!”韦君宜听了这番话,感慨万千。因为她当年正是学习出色的学生,父母也愿意送她去美国留学,但她为了追求心中的信仰,“把读书所得的一切都放弃了”。饱经政治运动磨难的韦君宜,在晚年回首自己的人生道路时,心情无比沉痛。她说:“在左的思想的影响下,我既是受害者,也成了害人者。这是我尤其追悔莫及的。”(《思痛录》)
与韦君宜不同,熊式一在回望前尘时,恐怕感到更多的是幸运。20世纪30年代,由于不符合国民党教育当局规定的条件,熊式一无法取得在大学担任正教授的资格,一气之下,跑去英国“镀金”,由此结识了巴里、萧伯纳、威尔斯、约翰・梅斯菲尔德等众多享誉世界的文豪。他改编的英文剧《王宝川》在英国连演3年,一共900多场,在美、法、德、捷克、瑞典、荷兰等国上演后,也是好评如潮,轰动一时。他翻译的《西厢记》得到萧伯纳的高度赞扬,他创作的话剧《大学教授》与萧伯纳的作品同台演出,他写的小说《天桥》问世后“一纸风行”,“不知道一共有多少国文字的译本,英文版纸贵洛阳,很多年以来都是极受称赞的畅销书”。在回顾这段经历时,熊式一对国民党教育当局的愚蠢规定不以为仇,反
以为德:“我这一生实在要感激这种岂有此理的部令!……我在国内南北各大专院校担任了9年教师之后,假如是得着了一个稍微合意的职位,那我就决不会冒险跑到英国去,留在国内,等到‘文化大革命’时,谁能免受辱于红卫兵?不让他们弄死,一定会自杀的!”(《八十回忆》)
齐邦媛的一生,则似乎是幸运与沉痛交织的一生。这是我读了她在耄耋之年出版的回忆录《巨流河》后获得的印象。当然,她的幸运并不像熊式一那样出于“偶然”,而是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结果。在大学时期,本来亲密无间的同学,由于政治立场不同,一夜之间变成了冰炭不相容的仇敌,这使齐邦媛“第一次见识到政治的可怕与谎言”。在她看来,“革命与爱国是出生入死的,有情有义的,最忌翻脸无情,出卖朋友”。她不愿涉足政治,最终走上了一条尽管艰难曲折却又往往绝处逢生的学术之路。齐邦媛的沉痛,不是韦君宜那种充满忏悔和自责的沉痛,而是对时代悲剧的一种深沉的悲悯之情。她在书中写道:“我在经济日渐繁荣的台湾教英国文学的时候,朱光潜老师和吴宓老师正在‘文化大革命’的迫害与煎熬之中。”“当年许多政治活动的学生领袖,由于理想性太强,从解放初期到‘文化大革命’,非死即贬,得意的并不多。我们这一代是被时代消耗的一代。”“50年后我回北京与班友重聚,当年80多个女同学人人都有一番理想,但1950年后,进修就业稍有成就的甚少,没有家破人亡已算幸运,几乎一整代人全被政治牺牲了。”这些看似平实的文字,敛藏着深深的悲情,足以让任何一个局外人感到震撼,当事者的切肤之痛,也就可想而知了。
学术与政治,本来只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人的志趣不同,选择也不同,有的偏爱学术,有的热中政治,纯属个人自由。在山河板荡、民族危亡之际,学术与政治均有振国兴邦的责任与功用,各显其能,殊途同归。韦君宜、熊式一和齐邦媛所走的人生道路虽不相同,但他们心系家国、心忧天下的情怀却是一致的。可惜政治比较容易沦为权术,沦为阴谋,沦为买卖,沦为筹码,遂至肮脏不堪,昏暗不已,甚至变成吞噬生灵的血盆大口,酿成无数人间惨
剧。没有光明磊落、清澈坦荡的政治,耿直的知识分子惟有视学术为生命,希望以日积月累之功,对世道人心产生长久的潜移默化的补益,他们也因此得以成就一段与“政治工具”完全不同的斑斓人生。佛家有言,种何因得何果,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宿命”吧。
(摘自《杂文报》作者:徐强)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