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骨折解剖及入路
肩胛骨骨折解剖及入路
肩胛骨的运动
在上举过程中,肩胛骨旋转,避免发生肩峰下撞击。
肩胛骨骨折解剖及入路
斜方肌麻痹
• 不能悬吊肩胛骨,致使
肩胛骨下沉,并移向外 侧,肩胛骨下角转向外 下,在肩胛骨平面上肢 上举、外展不能超过 90度,患者耸肩障碍。 前曲上举、外展上举受 限,耸肩障碍。
肩胛骨骨折解剖及入路
关节盂骨折Ideberg分型)
• I型: 关节盂缘骨折 Ia:前方 Ib:后方 • II型:外力通过肱骨头,斜向内下方撞击盂窝,造
成自盂窝至肩胛体的外缘骨折。形成盂窝下半骨折 块移位 IIa:横行骨折 Ib:斜行骨折
• III型: 外力通过肱骨头,斜向内下方撞击盂窝,造
成自盂窝外上部分骨折。 骨折块可包括盂内上部 关节面和喙突,骨折块向内上方移位,常合并有肩 峰、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
会影响肩胛带的稳定性,须进行手术复 位内固定
肩胛骨骨折解剖及入路
骨折 同等的韧带损伤
喙突基底部 喙锁韧带或喙肩韧带
锁骨干
喙锁韧带和肩锁关节囊
肩胛岗或肩峰 喙肩韧带和肩锁关节囊
肩胛颈骨折
浮肩
肩胛骨骨折解剖及入路
肩胛盂上下唇连线与肩胛盂上唇至肩 胛下角连线之间的夹角(GPA即盂极角, 正常范围为30°~45°)来判断骨折的 严重程度。有研究表明:盂极角<30° 时与盂极角>30°时相比,骨折预后的 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降低; 而盂极角<20°的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 的预后极差。
• 最常用的为后方入路。
肩胛骨骨折解剖及入路
前方入路
从喙突上沿三角肌前缘切开皮肤,注意保护 头静脉,将三角肌向下外牵开,切断肩胛 下韧带。为增加暴露可凿断喙突。在截骨 前最好在喙突上先钻一孔,以便术后固定。 用于处理喙突和盂缘前部骨折。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视频摘要· DOI:10.3877/cma.j.issn.2095-5790.2016.03.016作者单位:201399上海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骨科(Email:doctorybq@163.com)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禹宝庆 【摘要】 肩胛骨骨折临床并不常见,肩胛骨有三边、三角、三突、两面。
肩胛骨骨折手术前方入路以前内侧切口应用最广泛,该入路切口与皮纹几乎垂直,显露充分,但易出现疤痕。
术中应注意保护头静脉,该切口常被用于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习惯性肩关节脱位修复术、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修补术、前方或前下方肩胛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肩关节成形术或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肩关节融合术等。
进行肩关节后方入路操作时患者取侧卧位,沿肩胛冈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可显露肩胛盂后部、肩胛骨体部、肩胛冈、肩峰等结构。
该入路常用于习惯性肩关节后脱位修复术、肩胛盂颈部或体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肩关节后方游离体摘除术、肩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的切开引流术等。
1984年Hardegger报道改良Judet入路———外侧直切口,该入路的优点是开窗暴露外侧柱,切口小,创伤小,肌肉软组织剥离少;缺点是无法显露内侧柱、肌肩胛冈。
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应注意保护四边孔内的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三边体内桡神经。
另外应注意保护肩胛上神经,该神经起自臂丛上干,经肩胛切迹肩胛冈外缘进入冈下窝,支配冈上肌、冈下肌的运动。
而旋肩胛动脉升支损伤易导致出血而影响术野。
此外经肩峰入路不是一个常规的手术入路,该入路可通过肩峰截骨或已存在的肩峰骨折端进行暴露,肩峰需要进行有效固定,术中注意保护冈上肌。
【关键词】 肩胛骨骨折;手术入路;治疗·视频摘要· DOI:10.3877/cma.j.issn.2095-5790.2016.03.017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四川省骨科医院上肢科(Email:josceph_xm@sina.com)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向明 【摘要】 肘关节术后可因异位骨化而出现肘关节僵硬,如处理不当可出现医源性骨折伴关节僵硬。
肩胛骨骨折的课件
康复锻炼方法
肩关节活动度 练习:如钟摆 运动、肩关节
内外旋等
肩胛骨稳定性 训练:如
YTWL运动、 肩胛骨俯卧撑
等
肩部肌肉力量 训练:如哑铃 侧平举、哑铃
前平举等
肩关节灵活性 训练:如肩关 节绕环、肩关 节交叉拉伸等
肩胛骨矫正训 练:如肩胛骨 后缩、肩胛骨
前伸等
整体功能训练: 如游泳、瑜伽 等全身运动, 提高肩胛骨功
肩胛骨骨折预防
运动损伤预防
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良好的坐 姿和站姿,避 免长时间保持
同一姿势。
加强肩部肌肉 锻炼,提高肩 关节稳定性。
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安排工作 和休息时间。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戒烟 限酒,保持体 重在正常范围
内。
骨质疏松预防
适量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和 力量训练,增强骨骼和肌肉 力量
肩胛骨骨折治疗
保守治疗
固定:使用三 角巾、吊带等 工具固定肩胛 骨,防止进一
步损伤
药物治疗:使 用非甾体抗炎 药、止痛药等 药物缓解疼痛
和炎症
康复锻炼:在 医生指导下进 行适当的康复 锻炼,帮助恢 复肩胛骨功能
定期复查:定 期到医院复查, 了解肩胛骨恢 复情况,调整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肩胛骨骨折严重、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恢复的患者 手术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微创手术等 手术风险:麻醉风险、感染风险、神经损伤风险等 术后康复:康复锻炼、药物治疗等,以帮助患者恢复肩胛骨功能
影像学检查
X光片:观察骨折 位置、类型和程度
CT扫描:详细显 示骨折情况,判断 骨折是否移位
MRI检查:了解骨 折周围软组织损伤 情况
超声检查:判断骨 折是否合并血管损 伤
肩关节的解剖与手术入路
角,使肩胛骨下降,下 角内旋
腋动脉
有六个主要分支:
9 胸上动脉 9 胸肩峰动脉 9 胸外侧动脉 9 肩胛下动脉,分为旋肩胛动脉
及胸背动脉 9 旋肱前动脉 9 旋肱后动脉
静脉及淋巴
• 静脉
9 尺侧贵要静脉续接为腋静脉 9 桡侧头静脉穿锁胸筋膜后注入腋静脉 9 主要动脉均有伴行静脉
• 外展:三角肌(主要是其中间束)及冈上肌 • 内收:胸大肌、大圆肌、背阔肌、喙肱肌、肱二头肌长
头,此外三角肌前后部纤维也有一定内收作用 • 内旋:主要是肩胛下肌,还有胸大肌、背阔肌、三角肌
前部纤维、大圆肌也有一定的内旋作用 • 外旋:冈下肌、小圆肌及三角肌后部纤维
肩关节(盂肱关节)的运动(屈曲)
肩部浅静脉
• 头静脉上端:此静脉位于三角肌与胸大肌 之间,穿锁胸筋膜汇入腋静脉
• 贵要静脉:位尺侧,沿肱二头肌内侧缘至 臂中点稍下方穿固有筋膜至臂深部,续为 腋静脉
筋膜组织
• 胸前区浅筋膜发达,含有大量脂肪,包含乳 腺;其余区域浅筋膜不发达,与深筋膜融合
• 肩区的深筋膜分层包绕所遇到的肌肉等结构
6、关闭切口时注意三角肌起 点的重建
后侧入路注意事项
• 纵劈三角肌时注意勿伤腋神经 • 冈下肌及小圆肌分界 • 腋神经、旋肱后动静脉 • 旋肩胛动静脉 • 绕冈盂切迹的肩胛上血管及神经
5、关闭切口时牢固重建 三角肌的起点
外侧入路注意事项
• 从后下向前上走行的腋神经 • 三角肌起点的重建
三、肩关节后方入路
肩胛颈、肩盂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 习惯性肩关节后脱位的切开手术等
1、麻醉:全麻或局部麻醉 体位:侧卧位、俯卧位或70o半坐位
肩胛骨骨折诊疗技术要点
肩胛骨骨折诊疗技术要点肩胛骨为一扁宽形不规则骨,位于胸廓上方两侧偏后。
肩胛骨平面与胸廓冠状面呈30°~40°角。
肩胛骨对稳定上肢以及发挥上肢的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肩胛骨骨折较为少见,多发于肩胛骨体部和颈部,常见于多发伤。
1.解剖与功能肩胛骨包括体部、肩胛冈、肩峰、喙突、肩胛颈以及肩盂。
初生时,肩胛骨体部及肩胛冈形成一骨化中心,而其他部位仍是软骨。
生后3个月至1岁半时,在喙突中部开始出现一骨化中心。
在7~10岁时,喙突的基底连同盂上1/3部位出现另一骨化中心。
有时称之为喙突下骨。
14~16岁时喙突骨骺与基底部融为一体。
同时在喙突的内侧顶端出现一包壳状的骨化中心。
18~25岁时与喙突体融合。
不同时期骨化中心的出现,不要误认为骨折。
喙突是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及胸小肌的起点。
腋动脉及臂丛神经位于胸小肌腱深层,经喙突的内下方通过。
喙突基底的内侧、肩胛骨的上缘部分是肩胛切迹。
切迹上有肩胛横韧带桥架相连。
肩胛上神经在肩胛横韧带下通过肩胛切迹走向背侧。
肩胛上动脉在该韧带上方通过。
肩胛冈的外端为肩峰,在肩峰部位,14~16岁时可出现2~3个,甚或4个骨化中心。
19岁时彼此相互融为一体。
至20~25岁时才与肩胛冈融合。
有时在25岁以后,在肩峰端仍有一骨化中心未与肩胛冈相融合,X射线片显示为一单独的骨块,称之为肩峰骨,双侧同时发生率为60%。
应与肩峰骨折相鉴别。
肩胛骨下角骨化中心15岁时出现。
肩胛骨脊柱缘骨化中心16~18岁时出现,25岁时融合。
肩胛体和颈发育障碍可形成肩胛骨骨孔,较为常见,无临床意义。
盂窝有4个骨化中心相继出现。
肩盂下极骨骺在20~25岁时最后与体部相连,盂窝发育变深。
肩胛颈、肩盂发育异常可使肩胛颈变短,合并肩峰、肱骨头发育不正常。
肩峰与锁骨形成肩锁关节,从而使肩胛骨通过肩锁关节、锁骨、胸锁关节连接。
此外肩胛骨通过肌肉与躯干形成软组织连接。
肩胛骨的稳定主要由肌肉连接来完成。
上臂上举过程中,1/3的活动发生于肩胛胸壁间。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切口选择与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结果进行诊断。X线检查可显示骨折部位和类型, CT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细节和移位情况。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肩部疼痛的疾病,如肩袖损伤、肩 关节炎等。
02
手术切口选择原则
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切口
01
02
03
横行骨折
可选择横行或斜行切口, 便于显露骨折端。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切口选 择与方法
目录
• 肩胛骨骨折概述 • 手术切口选择原则 • 常用手术切口介绍 • 手术方法与步骤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康复训练与随访管理
01
肩胛骨骨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肩胛骨骨折是指肩胛骨受到直接 或间接暴力作用,导致其完整性 和连续性中断。
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和形态,肩胛骨骨 折可分为体部骨折、盂缘骨折、 盂窝骨折、解剖颈骨折、外科颈 骨折等类型。
沿切口线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注意 保护周围的神经和血管。
清理骨折面及复位
清理骨折面
清除骨折端的血肿、碎骨片和软组织 ,保持骨折面的清洁。
复位骨折
在直视下将骨折端复位,恢复肩胛骨 的正常解剖关系。可使用复位钳或克 氏针等辅助工具进行临时固定。
内固定材料选择及植入
选择内固定材料
根据骨折类型和部位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如钢板、螺钉 、钢丝等。
06
康复训练与随访管理
早期康复训练指导
1
被动关节活动
在术后初期,由于疼痛和肌肉痉挛,患 者往往不能主动活动关节。此时,应由 康复师或家属辅助进行被动关节活动, 以保持关节灵活性,防止关节僵硬。
2
肌肉等长收缩训练
在疼痛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肌肉的 等长收缩训练,即肌肉在收缩时长度不 变,但产生张力。这种训练可以帮助改 善肌肉血液循环,促进肿胀消退,防止 肌肉萎缩。
《肩胛骨骨折》课件
护理方法
急救处理
在发生肩胛骨骨折后,应立即进 行止血、止痛等急救处理,并尽
快就医。
保守治疗
对于稳定性骨折,可以采用保守 治疗,如石膏固定、牵引等。
手术治疗
对于不稳定性骨折或合并其他损 伤的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
在疼痛缓解后,可以进行早期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以促进血 液循环和恢复关节功能。
心脏问题
骨折疼痛可能导致血压 升高和心率加快,对心
脏造成额外负担。
血栓形成
长期卧床可能导致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而
引起肺栓塞。
神经损伤
骨折可能压迫或损伤周 围神经,导致肢体感觉
和运动功能障碍。
后遗症
01
02
03
04
慢性疼痛
骨折愈合后,部分患者可能出 现骨折部位慢性疼痛,影响日
常生活。
关节僵硬
长期制动可能导致关节僵硬, 影响关节活动范围。
《肩胛骨骨折》ppt课件
目录
• 肩胛骨骨折概述 • 肩胛骨骨折的症状与诊断 • 肩胛骨骨折的治疗 • 肩胛骨骨折的预防与护理与分类
定义
肩胛骨骨折是指肩胛骨骨质的断 裂,属于上肢骨折的一种。
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和损伤程度,肩胛 骨骨折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横形 骨折、粉碎性骨折、撕脱性骨折 等。
观察神经功能
定期检查患者肢体感觉和运动 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神经损
伤。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中期康复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难度,进行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以增强肌肉 力量和心肺功能。
后期康复
在骨折愈合后,可以进行全面的康复训练,包括灵活性、协调性和 平衡训练等,以恢复全身运动功能。
肩胛骨骨折解剖及入路讲解学习共59页文档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肩胛骨骨折之腋窝入路解剖演示
肩胛骨骨折之腋窝入路解剖演示导读肩胛骨骨折(scapula fracture, SF)的复杂类型使得其手术入路也较为多样性,临床上几种常规手术入路包括:传统Judet入路(classic Judet approach, CJA)、改良的Judet入路(modified Judet approach, MJA)、外侧缘入路 (lateral margin approach, LMA)、前方入路(anterior approach, AA)、前后联合入路(anterior and posterior approach, APA),肩胛骨骨折不同手术入路各有其优缺点及副损伤, 适用于不同部位的骨折, 在选择时应根据骨折的类型来选择。
在进行手术入路的选择时通常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就近原则,就是在最靠近病变的部位或需要暴露的部位切口进行手术;(2)微创原则,尽可能减少对肩胛骨重要动脉及稳定结构的破坏;(3)熟悉原则,以手术医生对肩胛骨解剖的熟悉程度及习惯选择入路。
减少术中出血及保持手术野的清晰是所有外科医生所追求的目标。
本文为由田耘教授和吴丹凯教授合作探索肩胛骨骨折的腋窝解剖实战演示,为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入路。
/解剖重点患者手术体位为侧卧位,术者位于患者背侧,患侧肩关节极度外展固定,切口起自腋窝皱褶的前上缘,向后沿着背阔肌的前缘延伸,切口长约8-10 cm,能够清楚显露肩胛骨的关节盂、肩胛颈以及肩胛骨外侧缘上1/2,术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切口。
因为肩关节部位重要的神经血管束都在关节前方,同时腋窝处组织质地柔软,术中容易牵拉软组织显露手术视野,腋窝入路相对偏后,较为安全有效。
首先辨识出背阔肌,当肩关节外展时容易触及背阔肌的前缘,沿着背阔肌前缘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打开以后可见背阔肌肌腱;用手指顺着背阔肌向上轻轻把筋膜分开,此时可以被动活动上肢,可看到肱骨头运动的地方,就是肱骨头与关节盂的交界处,也就是肩关节关节囊;用手指感受肱骨头活动的地方,手指在肱骨头活动地方上下滑动,可触及条索状物,即为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
肩胛骨骨折解及入路共59页文档
肩胛骨骨折解及入路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
肩胛骨骨折三种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比较
肩胛骨骨折(scapular fracture,SF)临床上相对少见,多由高能直接暴力所致,绝大多数为粉碎性骨折。
既往观点认为大部分SF可通过功能康复治疗而获得满意疗效,仅少数移位严重或累及肩关节盂的骨折才需手术治疗。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手术病例肩关节功能恢复要优于非手术病例。
因此,手术机率逐渐升高。
目前临床上大多数肩胛骨骨折采用Judet 入路和肩胛骨外侧缘入路,部分骨折采用肩前方三角肌-胸大肌入路[1-3]。
本文通过对三种手术入路的局部解剖分析,探讨三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及其各自的临床应用。
1 三种手术入路的局部解剖学特点1.1 肩前方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的局部解剖患者取仰卧位,切口起自喙突,沿三角肌胸大肌间沟作一长约10~15 cm的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辨明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和行于其间的头静脉,沿此肌间沟分离肌筋膜,向内侧牵开胸大肌,向外侧牵开三角肌,头静脉向内、外侧牵开均可,暴露下方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联合腱,沿联合腱可扪及其止点喙突,进行喙突骨折的复位固定。
切开联合腱表面的筋膜,分离出肌腱,牵向内侧,显露肩胛下肌,距肱骨小结节肩胛下肌止点1 cm处垂直切断该肌,向内侧翻开切断的肩胛下肌,显露肩关节囊,纵行切开关节囊,即可显露肱骨头及肩关节内部,进行骨折的复位及固定。
肌皮神经在喙突下方5~8 cm处,从喙肱肌内侧深面斜穿该肌,经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下行,支配喙肱肌、肱二头肌和肱肌。
腋动脉第二段行于喙突下方,被胸小肌覆盖。
腋神经经腋动脉后方、桡神经外侧及肩胛下肌的前面斜向外下,继绕该肌的外侧部下缘向后入四边孔。
旋肱前动脉经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与肱骨外科颈之间外行,与旋肱后动脉吻合[2]。
1.2 Judet手术入路的局部解剖患者取俯卧位或侧俯卧位,肩关节外展90°,切口从肩峰基点开始沿肩胛冈下缘, 直到肩胛骨内侧缘转向肩胛下角,呈“L”型,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深筋膜至肌肉层,向外侧牵拉开皮瓣后暴露肌肉层,扪及肩胛冈,其上方的肌肉为斜方肌,其下方的肌肉为三角肌,切断三角肌后部纤维并将其向外侧翻转后暴露下方的冈下肌和小圆肌,沿冈下肌与小圆肌间隙进入或沿内侧缘及肩胛冈切开冈下肌后即可显露肩胛冈下方骨部, 直达肩胛骨外侧缘及颈部、体部、肩峰基底部及盂缘后方骨折处。
肩胛骨骨折【可编辑的PPT文档】
•谢谢!
炼;严重移位者,牵引手法整复后外展架
固定4周。3肩峰骨折:无移位或不明显
者,三角巾吊起。远侧骨折端向下移位者,
用胶布条或石膏条经伤侧肘肩及健侧胸壁
行交叉固定,4肩胛喙突骨折:肘关节屈 曲90度以上三角巾悬吊。
• 肩胛盂及肩胛颈骨折,多因间接暴力所致, 常见在跌到时因手掌、肘或肩部着地,外
力经肱骨冲击肩胛盂或肩胛颈部而发生。
• 肩袖(Rotator Cuff)由四塊肌肉(岡上肌、 岡下級、小圓肌、肩胛下肌)組成。它們 是袖狀包繞肱骨頭,對肩關節其外展、外 施和內穩作用。
肩胛骨骨突骨折பைடு நூலகம்
• 1、肩峰骨折 • 2、喙突骨折
• (二)肩关节的韧带:有保护关节稳定的功能
• 1、喙肱韧带:起于喙突下,向侧前下方固定于肱骨, 相当于冈上肌及肩胛下肌附着点之间。其纤维与关节囊紧 连在一起。这个韧带对肱骨头起支持及防止肱骨过度外旋 的作用。冰冻肩时此韧带广泛发炎,结果使肱骨头保持在 内旋位置,防碍了肩关节的活动。
有关节外骨折与关节内骨折之分。关节外
骨折,骨折线为斜形。关节内骨折,骨折
线进入关节盂呈粉粹型。腋窝肿胀有压痛,
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严重者肩部有塌陷,
肩胛隆起,出现方肩,颇似肩关节脱位。 摄x线片可明确诊断。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 位不需复位,预后良好
• 肩胛骨体部骨折每因直接暴力和挤压所致。 多发生在肩胛嵴以下与肩胛骨下角附近, 呈“V”型或“T”型,无移位。检查压痛可触 到骨摩擦音。经x线检查诊断并不困难,同 时需注意有无肋骨骨折或胸内脏器损伤等 合并症,于治疗时应首先处理此合并症。 肩胛骨体部骨折,一般不需复位,可用三 角巾将患侧上肢悬吊,骨折即能愈合。疼 痛严重者可用胶布固定,预后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胛骨的运动
? 向下旋转运动:
由大小菱形肌、 肩胛提肌向上牵 拉肩胛骨内缘, 及胸小肌、胸大 肌下部纤维和背 阔肌向下牵拉肩 胛骨来完成的。
肩胛骨的运动
? 肩胛骨的前伸(protraction )运动:由
远离脊柱的向前运动、失状面上的前倾 及内旋组成,主要由前锯肌和胸小肌完 成。
? 肩胛骨的回缩(retraction )运动是由
颈骨折;C:骨折位于盂颈下缘沿肩胛冈下 缘延伸到肩胛骨内侧,肩胛盂保留完整。
? (四)、Intraarticular Glenoid Fractures (肩胛骨
关节盂骨折 Ideberg 分型)
? I型: 关节盂缘骨折 Ia:前方 Ib:后方 ? II型:外力通过肱骨头,斜向内下方撞击盂窝,造
? 肩胛骨为一扁宽形不规则骨,位于胸
廓上方两侧偏后,在肩关节活动中起 重要作用。肩胛骨上附着多层肌肉, 它可以缓冲外伤暴力,还可以保护肩 胛骨免受低能量损伤,只有直接高能 创伤才是肩胛骨骨折的主要原因。
? 肩胛骨骨折多由高能量直接暴力所
致,常见于交通伤及高处坠落伤。 临床发病率低,占上肢骨折的3-5%, 占全身骨折的0.4-1%. 好发于中青 年,常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死亡率 为10-15%,死亡原因常为肺部感染 及头部外伤。
肩胛骨骨折
? 三角形扁骨,位于胸廓后外上 ? 为上肢活动提供稳定的平台 ? 协助肩关节完成上举运动
肩胛骨位于第2~7肋骨间,
1
3
下角位于第 7~8肋骨间;
5
7
内缘与脊柱夹角约3度,与冠状面成30-40度角。
背部浅层肌肉
应用解剖
肩胛骨周围肌肉: 斜方肌、大小菱形
肌、肩胛提肌、 背阔肌、前锯肌、 胸小肌。
成自盂窝至肩胛体的外缘骨折。形成盂窝下半骨折 块移位 IIa:横行骨折 Ib:斜行骨折
? III型: 外力通过肱骨头,斜向内下方撞击盂窝,造
成自盂窝外上部分骨折。 骨折块可包括盂内上部 关节面和喙突,骨折块向内上方移位,常合并有肩 峰、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
?
IV型:肱骨头撞击盂窝中央,骨折线横行通 过盂窝,并通过肩胛骨体部至达肩胛骨内 缘。肩胛骨连同盂窝横向分裂为二,上方 骨折块小,下方骨折块大。 V型:II、Ⅲ、IV型骨折的组合损伤。 Va: II+IV Vb: Ⅲ+IV
应用解剖
? 肩胛骨—胸壁连接:不具关节结构,
协助肩关节完成活动,应视为肩关节 的一部分。肩胛胸壁间隙位于肩胛骨 前面的肩胛下筋膜与胸壁间的狭窄间 隙,又称肩胛前间隙,肩胛骨即沿此 间隙活动。其又为前锯肌分成两个间 隙,即前肩胛前间隙和后肩胛前间隙。
肩胛骨的运动
肩胛骨运动形式复杂,很难精确的描述。
? 上移:斜方肌上部纤维的主动收缩; ? 下移:拮抗上移运动,靠重力、背阔肌、
胸小肌和斜方肌下部纤维。
肩胛骨的运动
? 向上旋转运动:由斜方
肌中部纤维始动的,稳 定肩胛骨的作用。当肩 关节外展45 度时,前 锯肌向外侧牵拉肩胛骨 下角,斜方肌上部纤维 向上牵拉肩胛骨外侧角, 斜方肌下部纤维通过肩 胛岗内侧止点向下牵拉 肩胛骨,完成向上旋转 运动。
肩胛骨骨折分型
? (一)、Acromial fracture (肩峰骨折
- Kuhn 分型)
? ⅠA:肩峰尖部撕脱性骨折; ? ⅠB:肩峰无移位骨折; ? Ⅱ:肩峰骨折移位,但肩峰下间隙未变
窄;
? Ⅲ:肩峰骨折移位,肩峰下间隙变窄;
(二)、Coracoid fracture (喙突 骨折—Ogaw位以及CT检
查可清楚显示肩胛骨骨折;
? 腋位以及CT 检查可清楚判断肩胛盂骨
折
? 头侧倾斜位及Stryker 切迹位的X- 线片
可清晰显示喙突骨折。 MRI――不常用,当怀疑有盂唇及肩袖 损伤时
肩胛骨骨折分型
? Miller分型特点为分型依据肩胛骨形
态
? I型为肩胛骨突起部骨折 ? II型为肩胛颈部骨折 ? III型为关节内骨折 ? IV型为体部骨折
? Vc: II+Ⅲ+IV
Goss曾对其做了补充,即第VI型,关节盂粉 碎性骨折
肩胛骨骨折分型
? 某些严重的伴发伤常使急诊外科医师
忽视肩胛骨骨折的诊断,约12.5%的 肩胛骨骨折未能在伤后第一时间发现。
? 大量文献研究 报道:90%的肩胛骨骨
折存在合并伤,80% 伴有胸部损伤(肋 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50% 伴 同侧上肢损伤(锁骨骨折、肱骨骨折、 臂丛神经损伤),48%伴头部损伤(颅 骨骨折、脑挫伤),26% 伴脊柱损伤, 11%伴血管损伤。
靠近脊柱的向后运动、失状面上的后倾 及外旋组成,主要由斜方肌中部纤维和 菱形肌完成。
肩胛骨的运动
肩胛骨的回缩( retraction)
肩胛骨的运动
? 在肩关节上举最初30 度时,活动
发生在盂肱关节;在上举90 度活 动中,盂肱关节运动与肩胛骨运动 为2 :1 。
肩胛骨的运动
在上举过程中,肩胛骨旋转,避免发生肩峰下撞击 。
主要提供肌肉韧带止点。
? Ⅰ型 - 骨折位于喙锁韧
带后方,常伴有肩锁关 节脱位,常需手术治疗。
? Ⅱ型 - 骨折位于喙锁韧
带前方
? 注意是否合并肩胛上神
经损伤
肩胛上神经
? (三)、Glenoid Neck Fractures(肩胛骨
颈部骨折—Goss分型)
? 按照Goss分型:A:解剖颈骨折,B:外科
斜方肌麻痹
? 不能悬吊肩胛骨,致使
肩胛骨下沉,并移向外 侧,肩胛骨下角转向外 下,在肩胛骨平面上肢 上举、外展不能超过 90 度,患者耸肩障碍。 前曲上举、外展上举受 限,耸肩障碍。
前锯肌麻痹
? 肩胛骨不能固定于
胸壁,肩胛骨下角 不能向前摆动,上 肢上举不能超过 90 度,当上肢做 推压动作时,肩胛 骨向侧后方翘起, 呈翼状肩胛。上举 不超过120 度,疼 痛。
肩胛骨骨折分型
? Hardegger 分型: ? 根据骨折部位提出的分类方法: ? 分为肩胛骨体部骨折、肩胛盂边缘骨折、
肩胛盂窝处骨折、肩胛骨解剖颈骨折、 外科颈骨折、肩峰骨折、喙突骨折和肩 胛冈骨折
肩胛骨骨折分型
? AO分型: ? 根据骨折与肩盂的位置及稳定性分类: ? 稳定的关节外骨折 ? 不稳定的关节外骨折 ? 关节内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