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专题六自然资源与灾害防治(二)一基本点(一)自然资源概述1 自然资源: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含一次能源)。根据地域分类,分为宇宙资源、气候资源、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四种,根据属性分类,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即矿产资源)两大类。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 共同特点: a数量的有限性(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供给)�D�D生产规模要适度,资源开采量不应超过环境供给量或资源的再生量,要节约、适度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资源耗竭与生态破坏,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b潜力的无限性(科技的进步,可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D�D改进生产、勘探、开采及资源回收技术,开发新材料和新能源,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消耗,挖掘潜力。 c分布的规律性(可再生资源受水热条件制约,一般有地带性分布规律;矿产资源受地质作用制约,也有规律可循)�D�D地域分布的不平衡、利用资源要因地制宜、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d地域组合的整体性�D�D对资源的利用,必须综合利用,统筹兼顾。

3 宇宙资源:主要有空间资源(轨道资源及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的环境)、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如月球上的氦3)。空间资源开发属于高技术产业,是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事业。由于空间技术具有重要的军事、经济、科学和政治意义,许多国家都将发展空间技术列为本国发展战略的重点。(联系: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嫦娥探月计划、三大卫星发射基地、3S技术的应用等)

4 气候资源:指太阳辐射(光照)、热量、降水和风等,是一种普遍存在、具有数值特征和较大变率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内容见前几个专题(6-10)。气象经济:获得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进而趋利避害,从而增加效益或减少和避免损失。德尔斐气象定律揭示,气象投入与产出之比高达1:98以上。

5 陆地资源:指陆地上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中国和世界的情况见中国、世界地理知识总结相关内容,水资源见水专题,生物资源见自然带专题。

6 海洋资源:①海洋生物资源:影响因素�D�D阳光+营养盐类,分布�D�D大陆架浅海、温带海区、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处渔业资源丰富;世界和

中国的大渔场的分布与成因。②海洋矿产资源:滨海�D�D砂矿和

金属矿产,大陆架�D�D石油、天然气和煤硫磷等,深海盆�D�D

锰结核、可燃冰等。③海洋空间资源�D�D用于交通运输、生产、

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如港口建设,填海造陆等。 7

海洋权益: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1分经线的长度,约为1.852km)领海主权和200海里(由海岸基线起算)专属经济区的资源管辖权。注意:中日钓鱼岛问题和东海大陆架划分问题、南海主权之争问题、台湾问题。要树立海洋意识,开发蓝色国土(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权益,保障国家海洋战

略利益和海上安全。(二)资源问题 1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是紧密联系的,由于无法持续的生产(掠夺性开发)和消费(奢侈浪费)模式、人口数量的空前增长、贫困问题以及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许多基本资源正在枯竭,环境退化正在加剧。 2 世界性的资源问题主要表现有:土地

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等)、水资源短缺、森林(特别是

热带雨林)和湿地的消失、物种灭绝、矿产资源耗竭、能源危机、海洋渔业资源枯竭等。 3 中国的资源问题:我国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多,相对数量少,许多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质量不高,破坏和浪费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资源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尖锐,资源不足和生态恶化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硬约束”。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发展生态农业和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高效回收为主要特征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体系。(补充: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从物质流

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减量、再用、循环”(即3R)是循环经

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其中减量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再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循环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负荷。) 4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不同区域资源的差异(结构、数量方面)和经济的差异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其实质是实现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注意: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举措-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要物资如石油、煤炭、铁矿石、粮食、木材等在全球输运调配的情况。掌握输运线路,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及在此过程中对社会、生态方面的影响。(三)能源资源 1 能源: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能源按来源分为三类: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核能-铀矿、地热能)、天体引潮力形成的潮汐能;按利用状况分为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其余的为新能源。 2 能源资源为人类社会活动和发展提供动力,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同时还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依次经历了柴草-煤炭(产业革命后)-石油(二战后)三个时代。目前,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核能与其它新能源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之后有较大的发展。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75%左右),但随着中国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对石油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3 世界能源问题:能源是左右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能源为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经济发展所必需。与此同时,能源消费也可能造成空气污染、全球变暖等健康和环境问题。能源消费的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发达国家消费了全球大部分的能源,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目前,世界消耗的能源以非可再生的矿物燃料为主,储量有限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保证能源(主要为石油)稳定、充足的供应成为关系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4 中国能源紧张问题:最近中国的油、电、煤、运普遍紧张,加上近来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能源紧张已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解决中国能源紧张问题须立足国内,把节约能源放在第一位,逐步建立一个节能的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