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装配图的绘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四典型部件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
工程一、典型部件装配图绘制
知识目标:1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内容。
2 掌握装配图的根本画法和特殊画法。
能力目标:掌握绘制典型部件或简单机器装配图的方法
画装配图的方法
装配体的测绘的方法
对新产品进行仿制或对现有机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及维修时,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测绘。
即通过拆卸零件进行测量,画出装配示意图和零件草图;然后根据零件草图画装配图;再依据装配图和零件草图画零件图,从而完成装配图和零件图的整套图样,这个过程称为装配体测绘。
现以图4-1-21所示球阀为例介绍装配体测绘的方法和步骤。
1 了解测绘对象
通过观察实物、阅读有关技术资料和类似产品图样,了解其用途、性能、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装拆顺序等情况。
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尤其要重视生产工人和技术人员对该装配体的使用情况和改良意见,为测绘工作顺利进行做好充分地准备。
在初步
了解装配体功能的根底上,通过对零件作用和结构的仔细分析,进一步了解零件间的装配、连接关系。
图4-1-21 球阀轴测图
球阀是管道系统中控制流体流量和启闭的部件。
球阀的启闭及流量的控制是通过旋转球形阀芯来实现的。
当阀芯处于图4-1-21所示的位置时,球阀完全翻开;当阀芯旋转90。
时,球阀完全关闭。
阀芯的旋转是通过与其榫接的阀杆和扳手共同实现的。
上述零件的支撑和包容是依靠阀体和阀盖,液体的密封那么是通过填料、填料垫、密封圈等实现的,而连接是通过螺柱、螺母完成的。
该装配体的关键零件是阀芯,下面从运动关系、密封关系、包容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运动关系:扳手→阀杆→阀芯。
密封关系:一是两个密封圈和调整垫组成的密封系统,既保证阀体与阀盖之间的密封,又保证阀芯转动灵活;二是填料及填料垫、填料压紧套等附件,以防止液体从阀杆处的间隙泄露。
包容关系:阀体和阀盖是球阀的主体零件,它们之间用四组双头螺柱连接。
阀芯通过两个密封圈定位于阀体中,通过填料压紧套与球阀的螺纹将材料〔聚四氟乙烯〕固定于阀体中。
阀体右端有用于连接系统管道的外螺纹,阶梯孔与空腔相通。
在阀体上部的圆柱体中有阶梯孔与空腔相通,在阶梯孔内装有阀杆、填料压紧套等。
阶梯孔顶端90°扇形限位凸块用来控制扳手和阀杆的旋转角度。
2 拆卸零件
在拆卸前,应准备好有关的拆卸工具,以及放置零件的用具和场地,然后根据装配体的特点制订周密的拆卸方案,按照一定的顺序拆卸零件。
拆卸过程中,对每一个零件应进行编号、登记并贴上标签。
对拆下的零件要分区分组放在适当地方,防止碰伤、变形,以免混乱和丧失,从而保证再次装配时能顺利进行。
拆卸零件时应注意:在拆卸之前应测量一些必要的原始尺寸,比方某些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等。
拆卸过程中防止损坏原有零件。
对于不可拆卸连接的零件、有较高精度的配合或过盈配合的零件,应尽量少拆或不拆,防止降低原有配合精度或损坏零件。
3画装配示意图
装配示意图是通过目测,用简单的图线画出装配体各零件的大致轮廓,以表示其装配位置、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等情况的简图。
画示意图时,可将零件看成是透明体,其表示可不受前后层次的限制,并尽量把所有零件集中在一个图上表示出来。
画机构传动局部的示意图时,应按照国家标准?机械制图机构运动简图符号?的规定绘制。
对一般零件可按其外形和结构特点形象地画出零件的大致轮廓。
球阀的装配示意图如图4-1-22所示。
图4-1-22球阀的装配示意图
4画零件草图
把拆下的零件进行分类,对于一些标准零件〔如螺栓、螺钉、螺母、垫圈、键、销等〕,应测量其主要规格尺寸,以确定它们
的规定标记,其他数据可通过查阅有关标准获取;对于非标准件,都必须画出零件草图,并要准确、完整地标注测量尺寸。
在装配体测绘中,画零件草图应注意以下三点:
1 绘制零件草图,除了图线是用徒手完成的外,其他方面的要求均和正式的零件工作图一样。
2 零件草图可以按照装配关系或拆卸顺序依次画出,以便随时校对和协调各零件之间的相关尺寸。
3零件间有配合、连接和定位等关系的尺寸要协调一致,并在相关零件草图上一并标出。
球阀的局部零件草图如图4-1-23所示,其中阀盖、阀体的零件图分别如图3-3-13、图3-5-3、所示。
图4-1-23 球阀的局部零件草图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画装配图的方法
〔1〕从各装配线的核心零件开始,“由内向外〞按装配关系
逐层扩展画出各个零件,最后画壳体、箱体、包容零件。
这种画图过程与大多数设计过程相一致,画图的过程也就是设计的过程,在设计新机器时都需要绘制装配图。
这种方法的另一优点是画图过程中不必“先画后擦〞零件上那些被遮挡的轮廓线,有利于提高作图效率和清洁图面。
〔2〕先将起支撑和包容作用的体积较大、结构较复杂的箱体、壳体或支架等零件画出,然后再按装配线和装配关系逐步画出其他零件。
这种画法常称为“由外向里〞。
这种方法多用于根据已有零件图“拼画〞装配图〔对已有机器进行测绘或整理新设计机器技术文件〕时,绘制过程比拟形象、与具体的部件装配过程一致,利于空间想象。
2选择视图表达方案
表达方案包括选择主视图、确定其他视图。
拟定表达方案应能较好地反映装配体的装配关系、工作原理和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等。
对装配图视图的要求是:
①正确。
投影关系正确,图样画法和标注方法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②完全、确定。
装配体中各零件的装配关系表达清楚,主要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要表达清楚,但不要求把每个零件的形状结构都表达得完全、确定。
③清晰、合理。
图形清晰,便于阅读者能迅速读懂、理解
装配体。
④便于绘制和尺寸标注。
1 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能反映部件的工作状态或安装状态。
②能反映部件的整体形状特征;
③能表示主装配线零件的装配关系;
④能表示部件主要的工作原理;
⑤能表示较多零件的装配关系。
装配图主视图的选择应尽量考虑满足以上各项,假设不能同时满足,应满足前三项。
球阀的主视图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①工作位置:球阀一般水平放置,即将其流体通道的轴线水平放置,并将阀芯转至完全开启状态。
②投射方向:将阀盖放在左边,使左视图能清楚地反映其端面形状。
③表达方法:选取全剖视图,可将其工作原理、装配关系、零件间的相互位置表示清楚。
2 其他视图的选择
选择其他视图可以补充表达主视图未能表示的剩余内容〔包括其他的装配线、零散装配点、工作原理、对外安装关系及必要的零件结构、形状等〕,到达表示的完全、确定。
球阀的外形结构、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以及双头螺柱的连接部位和数量等尚未表示清楚,所以选取全剖视的左视图来表示。
选取俯视图,主要表达扳手的开关位置,同时表达球阀的外形和扳手的形状。
检查是否表示完全,必要时,进行调整、补充。
3 画装配图的步骤
1 确定图幅和比例。
根据部件大小和复杂程度决定画图比例,安排各视图的位置,从而选定图幅,便可着手画图。
在安排各视图的位置时,要注意留有编写零件序号、明细栏以及注写尺寸和技术要求的位置。
〔2〕固定图纸、布图。
将图纸固定好后,画出图框、标题栏和明细栏边界线,并画出各视图的主要中心线、轴线、对称线及基准线等,如图4-1-24a所示。
〔3〕画主要装配线。
一般由主视图开始,几个视图配合进行。
对于球阀来说,宜“由内向外〞,先画阀芯,然后画阀体、阀盖、密封圈等,如图4-1-24b、c、d所示。
〔4〕依次画出其他装配线,装阀杆、填料垫、填料、扳手等,如图4-1-24e、f所示。
〔5〕画细节结构,如弹簧、螺钉、销钉、螺孔及零件上的螺纹等,需要时可以画出倒角、圆角、退刀槽等。
〔6〕检查后描深、画剖面线、注尺寸及公差配合等。
〔7〕编注零件序号,并填写明细栏、标题栏和技术要求,经
过检查后,在标题栏签名,如图4-1-25所示。
图4-1-24 画球阀装配图的步骤
图4-1-25 球阀装配图
典型实例
根据图4-1-1的铣刀头轴测图及其测绘的零件图,画铣刀头装配图。
1了解和分析装配体,画装配示意图
图4-1-1所示的铣刀头是安装在铣床上的一个专用部件,其作用是安装铣刀,铣削零件。
由12种零件组成。
铣刀盘应装在传动轴的右端,铣刀固定在铣刀盘上,铣刀盘和铣刀可以不画或者采用假想的画法画出,动力通过V带轮经键传递给轴,从而带动刀盘转动,对零件进行铣削加工。
其装配示意图如图4-1-26所示。
图4-1-26 铣刀头装配示意图
1、15—挡圈;
2、10—螺钉;3—圆柱销;4—V形带轮;5、13
—键;6—轴承;7—轴;
8—座体;、9—调整环;11—端盖;12—毛毡;14—螺栓;16—
垫圈
2分析零件草图、确定零件间的装配关系
分析每个零件在装配图中的作用、位置以及与相关零件的连接方式。
3确定表达方案
〔1〕铣刀头座体水平放置,符合工作位置,主视图是通过轴7轴线的全剖视图,清楚表示铣刀头的装配干线。
〔2〕其他视图的选择,左视图应补充表达座体及其底板上安装孔的位置,为了突出座体的特征,左视图采用拆卸画法。
为表达座体的结构特点,可采用A向局部视图表达。
4画装配图的步骤
〔1〕选择绘图比例、图幅,画出各视图的主要基准线、座体底面、轴线、中心线等,画出主要装配线上轴等,如图4-1-27a 所示。
〔2〕沿着主要装配线由里向外画左右轴承、轴承左端盖、调整环、右端盖等,如图4-1-27b所示。
〔3〕画座体的轮廓及螺钉连接等,如图4-1-27c所示。
〔4〕画带轮及其与轴连接的键、销、螺钉和铣刀盘等,如图4-1-27d所示。
〔5〕检查后描深、画剖面线、标注装配图尺寸。
〔6〕编写零件序号、填写技术要求、明细栏、标题栏,完
成装配图,如图4-1-28所示。
〔a〕画轴线、中心线、重要的基准线、主轴等
b 画左右的轴承、端盖、调整环等
c 画座体及螺钉连接
d 画带轮、铣刀盘等
图4-1-27画铣刀头装配图的步骤学习小结
绘制和阅读零件图和装配图是本课程的最终学习目标,因此装配图绘制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绘制装配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装配图的画法包括规定画法、特殊画法和简化画法,应准确、灵活地应用。
①规定画法中的两零件间画一条轮廓线还是两条轮廓线的问题,是关系到保证正确反映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的问题,绘制时要认真考虑和检查。
②要注意区分“拆卸〞和“沿结合面剖切〞的画法,区分的一个方法是看用于连接的紧固件,前者只画拆去紧固件后的孔,而后者的孔中要保存被剖到的紧固件的断面。
〔2〕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①装配图视图选择应从功用出发,考虑选择主视图的五个方面的因素。
②要表达“每种零件露面一次〞,“主要装配线用根本视图表达〞,“次要装配线用辅助视图表达〞的原那么。
〔3〕装配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可以总结为:先主后次,先内后外,先定位置后画形状,按装配次序画。
复习自查
1.装配图的作用、视图选择、尺寸标注与零件图有哪些区别?
2.选择装配图的主视图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原那么是什么
4.装配图中零件序号的编排和明细栏的编写应注意哪些问
题?
5.零件的构形设计应该在哪些方面考虑装配体的装配、调整
和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