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商务版地理八年级下册_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
![商务版地理八年级下册_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https://img.taocdn.com/s3/m/ef642e7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d.png)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1.长城以北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以南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2.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
3.东北“三宝”是指人参、鹿茸、貂皮。
4.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
5.华北平原又被称为黄淮海平原。
6.北方地区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大油田,山西是我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份。
7.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
8.南方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9.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富庶的“鱼米之乡”。
10.海南岛、台湾岛南部、雷州半岛和云南西双版纳则是我国热带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
11.南方地区主要有色金属主要有:云南东川和江西德兴的铜矿,江西大余的钨矿,贵州铜仁的汞矿,云南个旧的锡矿。
湖南冷水江锑矿。
1/ 1。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420d96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3.png)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五章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主要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个部分。
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河流结冰期与非结冰期分界线,以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位于二三阶梯。
该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大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则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该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在北方地区,人们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适宜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等农作物。
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由黄河和海河冲积而成)则被称为“黄土地”,这里是我国冬小麦、玉米、花生、棉花、谷子的主产区。
此外,北方地区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拥有我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和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以及大同、神府等特大型煤矿和鞍山、迁安等大型铁矿。
尽管北方地区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但东北三省的气候却冷湿,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气温不高。
然而,正是这种气候条件,使得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东北三省的种植业的特点概括为“大”(粮食产量大)、“高”(商品率高)和“优”(农作物品质优良)。
另外,东北三省也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这里的工业分布靠近资源产地,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
此外,铁路网密集,辽宁省南临渤海和黄海,海运便利,被誉为新中国“重工业的摇篮”。
然而,东北三省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却面临着突出的问题,如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等。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区,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海拔1000-2000米。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9e38e87bb68a98271fefaa8.png)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著: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第六章北方地区一、自然特征1.黑土地、黄土地:(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3)黄土地农业发展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3)气候:冷湿。
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发展条件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问题与措施:垦荒扩大耕地,造成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八下地理知识清单
![八下地理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f6b25da9b9f3f90f77c61b2b.png)
三、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1.江海交汇之地:长江下游,濒临黄海和东海,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还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
五、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1.位置: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位于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太平洋之间。
2.范围: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小岛组成。
3.自然环境:①地形:岛内西部是平原,约占1/3;中东部是山地,约占2/3。
②气候: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
③美丽富饶的宝岛④台湾之最:玉山是台湾最高的山,浊水溪是台湾最长的河,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湖泊。
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4.出口导向型经济(1)外向型经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
9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贸易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
(2)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①海岛多港口。
②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
③政策支持,吸引外资。
(3)工业分布特点:分布在西部地区。
(4)主要城市:台北是省会,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台湾第二大城市也是最大港口;新竹是台湾的“硅谷”。
六、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1.位置:新疆南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2.气候:极端干旱,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又有山岭阻挡湿润气流。
3.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4.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5.人口、城镇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的绿洲(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交通线串起城镇环绕盆地边缘。
6.油气资源丰富,其中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左右。
7.西气东输工程①两条路线:一线,从塔里木盆地的轮南至上海,二线,从霍尔果斯口岸至广州。
②意义: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使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
八年级地理南北方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南北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a19702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d.png)
八年级地理南北方知识点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有南极和北极两个地方。
当我们站在地球上的某个点时,我们可以确定我们是在地球的南部还是北部。
了解南北方的概念对地理学习和旅行非常有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八年级地理南北方的知识点。
1. 南北方概念南北方是确定地球上某个点所在的位置。
南方指地球赤道以南的地方,北方指赤道以北的地方。
南北方是在地球上指示方向的一个基本概念。
它们是地理方位的基础。
2. 南北极地球的南北极位于南北两极。
南极位于南纬90度,是地球上最南端的点。
北极位于北纬90度,是地球上最北端的点。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和最遥远的地方。
3. 赤道赤道是一个从地球西侧穿过中心的大圆,它把地球分成南北两半。
赤道的纬度为0度,是地球上最大的圆。
赤道是南北方的分界线。
4. 热带、温带和寒带地球被分成三个区域:热带、温带和寒带。
热带位于赤道以南和以北的区域,温带位于赤道以北和南的区域,寒带位于两极附近的区域。
这些区域的气温、天气和植被都有所不同。
5. 南北方在地图上的表示南北方在地图上通常用指南针表示。
指南针上有四个主要的方向:南、北、东和西。
它们分别表示南北方、东西方的方向。
另外,地图上也会标明经度和纬度,帮助人们确定地理位置。
6. 南北方对旅行的影响南北方对旅行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北半球和南半球之间旅行的时候。
当我们从南半球去北半球时,我们会发现季节与南半球相反。
由于南北方的影响,一些动植物只分布在南方或北方,旅行者可以通过这个特点去探索不同的生物群落。
7. 总结在地理学习和旅行中,南北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概念。
南北极、赤道、热带、温带和寒带以及指南针等知识点都是南北方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南北方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和方向,也可以让我们在旅行时更好地探索不同的地方。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课_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课_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2b5c6bfa76a20029bc642d00.png)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云贵高原
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分布最接近?
0
800
界线B大致与多少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400mm 200mm 干 旱 800mm 湿 润
中国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青藏高原区
暖温带
一月0℃ 等温线
亚热带
热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划分的 主导因 素 划分主导 因素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南方地区 划分主 导因素 青藏地区 人文景 观 自然景 观 人文景 观
自然 景观
四大地理区域
划分的 主导因 素
探究一
北方和南方的自然差异,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地形、气候、河流、植 被类型等均有明显差异。
耕地 类型
耕作 制度
主要农 作物
传统 民居
传统运 输方式
北 方 地 区
旱 地
一年 一熟 或两 年三 熟
屋顶 小麦、 坡度 陆路 大豆、 较小, 花生、 墙体 甜菜 较厚
南 方 地 区
水 田
一年 两熟 至三 熟
屋顶 水稻、 坡度 油菜、 大, 甘蔗 墙体 高
水路
总结反思单元回归
答案
• • • • • • 1-5题 B A C A D 6-10题 A A D D A 11-13题D B D 14题(1)A西北B北方C南方D青藏 (2)秦岭淮河0℃ 800㎜ A (3) AD BC
亚热带、热带 季风气候 大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候类型 河流流量 典型植被类型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下册整理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下册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9d43e5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8.png)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下册整理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北方地区1、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
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和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地”著称;华北平原有黄河、淮河、海河冲击而成,故又称黄淮海平原,其与黄土高原一起被称为“黄土地”。
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太行山,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组成。
3、气候:位于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800之间,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的河流有黑龙江(结冰期最长),松花江、黄河(含沙量最大),淮河、海河等。
北方地区由于缺水,对工农业生产不利。
4、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此外,太原、郑州、西安、兰州都是北方的重要的工业中心。
5、北方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主要的能源以煤和石油为主,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皆为特大型油田,其石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陕西的榆林是我国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1、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地区。
东临黄海、东海,南邻南海。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民族以汉族为主,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2、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主要的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等。
3.、气候: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南部有小面积的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本地区的河流,长江、珠江水量大、汛期长(珠江最长),含沙量小。
中国南北方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南北方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05254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a.png)
中国南北方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国南北地理位置差异明显,北方横跨东西经度,南北纵深差异显著。
北方包括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南方包括华东、华南、西南三大地区。
南北方地理位置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分布。
二、气候特点1. 南方气候南方主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春秋季节变化明显。
南方降水充沛,气候湿润,多雨季节较明显,夏季多风暴和台风。
2. 北方气候北方地区主要以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短暂,变化不明显。
北方降水量较少,气候干旱,风沙较为频繁。
三、地形地貌特征1. 南方地形地貌南方地形地貌类型多样,主要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有大量的高山和深谷,地形复杂多变。
南方地区海岸线曲折,有大量的海湾和港湾。
2. 北方地形地貌北方地形地貌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少有高山,地貌相对单一。
北方地区河流众多,形成了大片的河谷平原,有利于发展农业和工业。
四、水系特点1. 南方水系南方水系发达,有长江和珠江等大河流域,多河流蜿蜒曲折,水流湍急,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多湖泊、水库和水文资源。
2. 北方水系北方主要以黄河和长江为主要水系,黄河流域沙土流沙多,水资源短缺,长江流域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但北方整体水资源匮乏,水流湍急,河流易淤积。
五、自然资源分布1. 南方自然资源南方地区主要以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为主,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丰富的铜矿、锡矿、锑矿等金属矿产。
南方地区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和森林资源,有利于发展农业和渔业。
2. 北方自然资源北方地区主要以煤炭和石油天然气为主要矿产资源,有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储量。
北方地区也有稀土、铁矿等矿产资源,但整体资源相对单一。
总之,中国南北方地理知识点总结,南北方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分布有很多差异,南方地区气候湿润多雨,地势复杂多变,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地形平坦水系发达,煤炭和石油资源较为丰富。
《八年级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PPT课件讲义
![《八年级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PPT课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8bb5e77ec3a87c24128c4ad.png)
(Suitable for teaching courseware and reports)
南轻北重
由于受到资源和区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工 业布局有南轻北重的地域特征,即我国北方以重工 业为主,南方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造成这一现象 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北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矿 产资源丰富,因而逐渐形成以采矿、冶金、机械制 造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而东南沿海地区资源 贫乏,但交通便捷、资金技术力量雄厚,所以便扬 长避短,发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业类型,因而 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地势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上。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南 方 地 区
范围: 大部分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
南临东海和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 各省(市、自治区)。
地形:多为交错分布的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
北 方 地 区
范围: 大部分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
【土壤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多肥沃的褐土。 秦岭淮河以南多贫瘠的红壤。
【自然植被类型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落叶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生产上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耕作制度两年三熟或一年一 熟,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 米、棉花、花生为主; 秦岭淮河以南——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 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 棉花、油菜为主。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
地
理
分界线
区 域
及其意义
地形
最冷 月均 温
年降 水量
河流流量 典型 植被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cb6460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0.png)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6篇】中国的四大地区北方地区1.地形: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也有高原和山地。
东北平原是中国的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局部组成,土壤为肥力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气候: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是北温带,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清楚,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严寒枯燥。
南方地区1.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位于其次、三级阶梯,丘陵交叉。
2.气候: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柔少雨。
西北地区1.地形:西部地区地形包括天山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吐鲁番盆地等山地、盆地、沙漠、戈壁。
2.气候:西部地区仅东南部少数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的大局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冬季寒冷而枯燥,夏季高温,降水稀有,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青藏地区1.地形: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2.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冬季寒冷,夏季暖和,全年干旱少雨,辐射剧烈,植被较少。
八年级下地理学问篇二第一节东南亚.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又称“南洋群岛”,有2万多个岛屿)两大局部组成。
东南亚北接中亚,南邻大洋洲,位于太平洋和印度之间的交通要道。
.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有什么重要性?答:马六甲海峡位于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西亚和南亚通达东亚和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是世界海上运输的咽喉。
.世界岛屿最多的地区:东南亚;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东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大部)、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大部、菲律宾群岛北部)。
.东南亚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湄公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红河三角洲、爪哇岛等地)。
【中考地理】考前背诵知识手册专题14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中考地理】考前背诵知识手册专题14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https://img.taocdn.com/s3/m/ea27534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a.png)
八年级下册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与重点突破专题14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知识点一:四大地理区域划分1、划分依据: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可分为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区域分界线划分依据主导因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Ⅲ秦岭—淮河气温和降水气候Ⅲ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夏季风降水线Ⅲ 昆仑山脉—祁连山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地势青藏地区—横断山脉知识点二: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1.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0℃>0℃河流的封冻结冰(有结冰期)不结冰(无结冰期)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亚热带、热带年降水量的大小<800毫米>800毫米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耕地的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地形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系情况黄河水系长江水系河流水量的大小水量小水量大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的熟制两年三熟、一年一熟或两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的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柚、茶主要的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居民的主食以面为主食以大米为主食民居特点墙体厚、坡度小墙体高、屋顶坡度大水文特征汛期短、流量小、沙多,水位变化大、结冰汛期长、流量大、沙少,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1.大兴安岭:接近400mm年等降水量、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等。
2.青藏地区边缘线:接近3000m等高线,与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一、二级阶梯界限一致。
3.确定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界限的主导因素是地理位置吗?不是。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界限是秦岭-淮河一线。
该线南北两侧气候(气温和降水)不同,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差异显著。
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ab42e49ec3d5bbfd0a74d4.png)
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复习知识点一、自然特征与农业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30℃,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受季风影响,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我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东北三省。
2、东北三省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3、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4、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东部为长白山地,鸭绿江和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
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
北部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中间位东北平原。
5、东北三省气候冷湿。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
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三、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自然原因:1、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易溶于水2、植被: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3、降水: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人文原因:1、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2、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3、毁林开荒、陡坡开荒,破坏了地表植被。
四、祖国的首都北京1、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
2、地理位置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华北平原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北京向东出山海关进入东北地区,从西北出居庸关进入内蒙古高原,向西可进入能源基地黄土高原,向南可进入华北平原。
3、自然环境地形:东部、南部为华北平原,西部、北部为山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科普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科普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b13b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5.png)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科普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一、知识梳理(一)北方地区1. 位置及地形地貌北方地区是指位于中国北部的地区,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区。
北方地区地形地貌多样,有黄土高原、草原、山地、平原、盆地等。
2. 气候特点北方地区气候温差大,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炎热,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风力大,沙尘暴常见。
3. 自然资源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其中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盐等矿产资源居多。
此外,北方地区还拥有大面积的耕地、水资源等。
(二)南方地区1. 位置及地形地貌南方地区是指位于中国南部的地区,包括华南地区、华中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等。
南方地区地形地貌呈现多山、多水、多岛、多洞的特点。
2. 气候特点南方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气候湿润,植被繁茂。
同时,南方地区受台风侵袭较为频繁。
3. 自然资源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也非常丰富。
其中水资源、林业资源、水稻资源等具有重要地位。
此外,南方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热带水果、药材、竹木、茶叶等特产资源。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位置、地形地貌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掌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3.学会利用地图等资源了解我国地理环境,有较好的地理素养。
能力目标1.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掌握运用地球仪等地理工具,了解地球表面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地理,探究地理的好奇心和兴趣。
2.增强学生对祖国辽阔地域、多样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三、教学内容(一)北方地区1. 北方地区的位置北方地区是指位于中国北部的地区,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和新疆地区。
2. 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北方地区地形地貌多样,有黄土高原、草原、山地、平原、盆地等。
其中黄土高原分布在中国西北部、中部和北部,盆地分布主要在新疆、青海等地区。
3.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方地区气候温差大,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炎热,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风力大,沙尘暴常见。
八下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下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da9333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d.png)
八下地理知识点总结
四大地理区域:中国被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这些区域的划分基于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主要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气候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
农业主要以旱作为主,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
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气候主要是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这里植被常绿,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等。
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主要划分依据是地形和地势。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雪峰连绵。
人文环境的差异:中国的人文环境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例如,农业分布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则表现为东密西疏;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于西部。
秦岭—淮河一线:这是中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北和以南地区在气候、农业、植被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
例如,以北地区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等为主,而以南地区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地理的主要知识点,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具体的学习还需结合教材和实际情况进行,如有任何疑问,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与考点口诀
![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与考点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81ca14353186bceb19e8bbf6.png)
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与考点口诀五、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四大区域划分: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地理特点。
2.界线:(1)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3)青藏地区: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1.位置范围:以东渤海、黄海,以南秦岭、淮河,以西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2.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判别:湿润、半湿润。
3.农业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矿产资源:铁;主要能源:煤炭、石油;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4.风俗习惯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运动项目:溜冰5.生态环境及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6.主要城市:北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南方地区:1.位置范围:以东--东海,以南--南海,以西--青藏高原,以北--秦岭、淮河2.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判别:最高气温28℃~30℃,最低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3.农业发展及问题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主要水果:甘蔗;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椰子;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4.风俗习惯人民主食:大米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通风散热,以南北朝向为主,瓦房屋面较陡交通工具:传统:船舶;现代:船舶运动项目:游泳、龙舟竟赛5.生态环境及治理:红壤和水土流失。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fda4ca083c4bb4cf6ecd10d.png)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1
2、界线:(1
(2(3
3、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4北方主要城市(见图)
北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河南 5.南方主要城市(见图)
上海 、武汉、南京、广州、杭州、重庆、成都
(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见图) 西北地区:
2 3
六、北京:
1发展方向:发展耗能小
4
5
七、台湾:
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12)
城市工业人口分布在西部平原分布原因:(1234
美誉:
九、西北地区及新疆
自然特征
在
西气东输:(见图)
(1(2(3
新疆发展的建议:(1234)利用邻
十、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前沿南大门
区位优势
人文优势
政策优势:
外向型经济
十一、西双版纳、(见图)
菠萝饭竹筒饭)(见图)
水土流失的治理
2、治理
,建立分洪蓄洪区,加固大堤。
(见图)
长江洪水的成因治理
中下游地区
生态问题;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全流域环境污染(水污染、酸雨)。
八下地理知识点
![八下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2f0154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4.png)
八下地理知识点八年级下册的地理知识丰富多彩,涵盖了中国的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这些重要的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这里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农业以旱地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地形复杂多样,有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等。
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农业以水田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
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气候干旱,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由于降水稀少,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在有水源灌溉的地区,比如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可以发展种植业。
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喜马拉雅山以北。
这里是“世界屋脊”,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
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等。
再来说说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南丰北缺。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比如南水北调工程;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但分布不均。
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在农业方面,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明显。
东部季风区是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西部非季风区是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工业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2d70b2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a.png)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 自然环境差异。
- 气温: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南部的海南岛长夏无冬,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北部的黑龙江长冬短夏,一年中有近半年天寒地冻,银装素裹。
-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东南沿海地区湿润的环境下山清水秀;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
- 地势: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2. 人文环境差异。
- 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西部以畜牧业为主,如内蒙古高原的三河马、三河牛;东部以种植业为主。
南方以水稻种植为主,北方以小麦种植为主。
-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交通线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城市较少,交通线相对稀疏。
-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二、四大地理区域。
1. 划分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 分界线及主导因素。
-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秦岭 - 淮河一线。
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主导因素是降水。
- 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区: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 - 祁连山 - 横断山脉)。
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与农业。
1. 黑土地黄土地。
- 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 - 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广布;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被称为“黄土地”;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 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2.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56f5a9965ce050876321341.png)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北方地区和南方
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在北方或南方地区内部,自然环境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哈尔滨和北京的气候条件有所不同,同样是深秋季节,它们各自的景观特点也有着明显差异。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被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为大家推荐的初二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