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光与人眼的视觉特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亮度单位为尼特,即: 1尼特=1烛光/平方米 亮度单位还可以用熙提表示: 1熙提=104 大多数面光源只在半球空间辐射,对于漫散射面光源 ,其发光强度是按余弦规律分布的。 漫散面ds在α方向上的亮度为:
B
dI ds cos
dI n(c o5s)
ds cos
dI n ds
Bn
上式说明,理想漫散射面虽然在各个方向上的发光强度不 同,但亮度相同。
敏函数,称V′(λ)为暗视觉相对视敏函数。
1.0
相 对 视 0.8 敏 度 0.6
0.4
0.2
暗视觉
明视觉
4 00
500 600
700
波长(毫微米)
2、光学基本参量:
光通亮
辐射功率相同波长不同的光所引起的亮度感觉不同; 辐射功率不同,波长也不相同的光可能引起相同的亮度感 觉。 为了按人眼的光感觉去度量辐射功率,引入光通量的概念。 单一波长光(单色光)光通量F(i)等于辐射功率P(i) 与相对视敏度的乘积:
水晶体的后面是后室,它充满了透明的胶质,起着保护眼 睛的滤光作用。
后壁则为视网膜,它由无数的光敏细胞组成。光敏细胞按 其形状分为杆状光敏细胞和锥状光敏细胞,锥状光敏细胞有 700万个,主要集中在正对瞳孔的视网膜中央区域称为黄斑 区。
黄斑区无杆状光敏细胞,越远离黄斑区,锥状光敏细胞越 少,杆状光敏细胞越多,在接近加缘区域,几乎全是杆状光敏 细胞。
分辨彩色图像细节的能力称彩色分 辨力。
分辨力的大小可用分辨角(视敏角)
57.3 60 d (9)3834 d
L
L
d L
图6 人眼的分辨率测定原理
观察静止图象时,分辨角θ约为1′~1.5′; 运动物体,分辨角将大些,即分辨力要低些。
当 <380nm 和 >780nm时, V() =0
这说明紫外线和红外线的辐射功率再大, 也不能引起亮度感觉,所以红外线和紫 外线是不可见光。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 果。假如人眼对红外线也能反映,那么 这种近似光雾的热辐射将会成为人们观 察外部世界的一种干扰。
4
如果在夜晚或微弱的光线下,测得的人眼相对视敏函数曲线 向左移,如图5中V′(λ)曲线所示。常称V(λ)为明视觉相对视
角膜内是前室,含有水状液,对可见光是透明的,能吸收 一部分紫外光。
前室后面是虹膜,其中间有一直径可在2~8mm间变化的 小孔,称为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调节进入眼睛的光 通量。
瞳孔后面是水晶体,它是扁球形弹性透明体,能起透镜作 用,其曲率由两旁的睫状肌调节,从而改变它的焦距,使远 近不同的景物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象。
• 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在380~780nm之间,随着波长的 变化,人眼主观感觉随之变化,表现为两个重要特性:
• 1、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颜色。若光的波长从 780nm依次递减变化到380nm,光的颜色红、橙、黄、 绿、青、蓝、紫,比780nm更长的电磁辐射是红外线, 比380nm更短的电磁辐射是紫外线。
人眼的明暗感觉是相对的,在不同的亮度背景下 ,对同一景物亮度的主观感觉并不相同。
例如,在晴朗的白天,环境亮度为10,000尼特,此时可 分辨的亮度范围是200~20,000尼特;
等于或低于200尼特的亮度都引起黑色感觉; 在环境亮度为30尼特时,人眼可分辨的亮度范围为1~ 200尼特,此时200尼特的亮度引起极为明亮的感觉,而低 于1尼特的亮度才引起黑色感觉;
正因为如此,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所映出的画面,并不需 要恢复原景物的亮度,而只需具有一定的对比度和亮度层次, 就能给人以相当真实的亮度感觉而得出较高质量的黑白图像。
3.2、对比度和亮度层次
原景物图像或重现图像的最大亮度Bmax与最小亮度Bmin之 比称对比度或反差,用C标记。在画面的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 之间能分辨的亮度感觉级数为亮度层次,也称黑白灰度,用n 标记。一般来说,对比度越大,画面的亮度层次应当越丰富 。但另一方面,能分辨的亮度层次还受人眼的对比度灵敏度 阈δ的制约。
在一定的照明光源下,电视图像的对比度为: (6) c BMAX BP BMAX
BMIN BP BMIN
式中,BMAX、BMIN和BP分别表示图像最大、最小亮度和杂散 光亮度。
3.3 视觉惰性和闪烁感觉
视觉惰性
视觉的建立和消失都具有一定的惰性。 视觉的建立: 当一定强度的光突然投射到视网膜上时。人眼并不即刻形成稳 定的亮度感觉,而有一段短暂的建立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亮度 感觉先由小到大,很快达到最大值,然后回降至稳定值; 视觉的消失: 光线消失后的残留视觉被称为视觉暂留。 通常,视觉暂留时间约为0.05~0.2秒。
第三步:视网膜上各点的电位分别促使各对应的视神经放电 ,放电电流是振幅恒定而频率随视网膜电位大小变化的电脉冲 。换句话说,视神经将视网膜的“电位象”按频率编码方式传 送给视觉皮质。
第四步:视觉皮质通常接收到多达200万个频率编码的电脉 冲信号,大脑综合的图像信息处理使人产生视觉,看到景物的 图象。关于大脑综合的图像信息处理使人产生视觉还是一个谜 ,人们正处于研究与探索之中。
• 2、辐射功率相同但波长不同的光给人眼的亮度感觉不 相同。
电子枪
• 单色光(谱色光):单一频率电磁辐射所发出的光称为
单色光或谱色光,人眼对此感到的是一种单纯的颜色, 称为单色或谱色。
实际上,一般光源不会发出纯净的谱色光,它们或者 象日光和白炽灯光那样发出的是连续光谱的光,或者 象高压汞灯那样发出具有若干条谱线的线状光谱的光。 无论连续光谱光源或线状光谱光源,它们发出光都称为
每1个锥状光敏细胞通过1根视神经与大脑相连; 数个杆状光敏细胞通过1根视神经与大脑相连; 视神经汇集视网膜的一点,此点无光敏细胞,称为盲点。
人眼的感光机理
感光过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景物经过水晶体聚焦于视网膜形成“光象”;
第二步:光象在视网膜上点产生与光照度成正比的电位,即 在视网膜上将“光象”变成“电位象”;
式 中 , B1 是 脉 冲 光 源 亮 度 , B2 是 背 景 亮 度 。 常 取 α=9.6,b=26.6,
fc 9.6 lg(B1 (8B)2 ) 26.6
荧光屏的最高亮度约100尼特,这样电视图象的fc=45.8HZ。
4、人眼的分辨力
人眼分辨图像细节的能力称为人眼 的分辨力。
分辨黑白图像细节的能力称亮度分 辨力;
电视荧光屏上,有数十万个像素按一定的顺序在轮流发光, 但人眼看到的却像是整幅画面在同时发光,获得的是恒定亮度 的完整的形象。这同样是视觉暂留特性产生的结果。
闪烁感觉 临界闪烁频率fC :不再引起闪烁感觉的光源最低重复频率。 常用fC 表示,它与亮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有公式:
fc a lg(B1 B2 )(7)b
锥状光敏细胞既能感光,又能感色。 杆状光敏细胞只能感光,不能感色,但感光灵敏度极高, 是锥状光敏细胞感光灵敏度的10,000倍。 两类细胞有明确的分工: 在强光作用下,主要由锥状光敏细胞起作用,所以在白天 或明亮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既有明亮感,又有彩色感,这种视 觉叫做明视觉(或白日视觉); 在弱光作用下,主要由杆状光敏细胞起作用,所以在黑夜 或弱光环境中,看到的景物全是灰黑色,只有明暗感,没有彩 色感,这种视觉叫做暗视觉。
F( i )=P( i )V( i )光瓦 (1)
两个或两个以上波长的光称为复合光。其光通量等于各波长 光通量之和:
(2)
光通量的单位是光瓦和流明。 1光瓦等于辐射率为1瓦、波长为555nm的黄绿光产生的 光通量; 1流明=1/680光瓦; 1光瓦=680流明;
发光强度
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定义为发光强度;
• 图1.2示出几种标准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曲线例子。
充气钨丝白炽灯(A光源): 波长越长辐射功率越大。
等能白光源(E光源): 可见光范围内辐射功率完全均匀。它 发出某一种白色光。不过,等能白光源是假想的,这种光 谱功率分布的光源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然而,它在彩 色电视的色度计算中十分有用,是一个方便而有意义的人 为规定的基准白色光源,简称为E白。 C光源和D光源分别是NTSC制和PAL制彩色电视照明光源。
从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也需要一个短暂的亮适应过程, 才能由锥状细胞起作用。
尽管人眼感光范围极其广阔,但它并不能同时感觉如此宽 广的亮度范围。当人眼适应某一环境亮度后,可感受的亮度 范围就有一定的限度:
在平均亮度适中时,能感受的亮度上、下限之比约为 1000∶1;
平均亮度过高或过低时,这一比值只有10∶1。
复合光。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各色的光源或者由客观景
物反射入眼睛的光线,均为复合光。
• 光谱功率分布曲线:一种光源同时发射多种谱色光,
那么在各个波长上将具有各自的功率。光源的光谱辐 射功率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光谱功率分布。光源的光谱 功率分布可以用直角坐标上的一种曲线来表示。横坐 标为光谱波长,纵坐标为辐射功率或相对能量。
实验表明:在同一亮度环境中,辐射功率相同的条件下, 波长等于555nm的黄绿光对人眼的亮度感觉最大,并令其 亮度感觉灵敏度为1,即相对视敏度V()=1 ;人眼对其 它波长光的亮度感觉灵敏度均小于黄绿光(555nm),故 其它波长光的相对视敏度V()都小于1。例如波长为 660nm光线的相对视敏度V(660)=0.061,那么,这种 红光的辐射功率应比黄绿光(555nm)大16倍(即 1/0.061=16),才能给人相同的亮度感觉。
E光源5500K
C光源6770K
A光源2854 K
D光源6500K
图1.2 几种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曲线
二、人眼的构造与感光机理
• 眼睛的外形是一个直径大约为23mm的球体,其水平 断面,如图2所示。
2
眼球由多层组成,最外层是较硬的膜,前面1/6部分是透 明的角膜,光线由此进入,其余5/6部分为巩膜,作为外壳保 护眼球。
三、人眼的视觉特性
1、相对视敏函数 辐射功率相同波长不同的光对人眼产生的亮度感觉是不相
同的。1933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经过大量实验和统 计,给出人眼对不同波长光亮度感觉的相对灵敏度,称为 相对视敏度(相对视敏函数) V() 。
表1给出了相对视敏度的最佳数据,图3是根据表1作出的 曲线,称为相对视敏函数曲线。它的意义是:人眼对各种 波长光的亮度感觉灵敏度是不相同的。
3、人眼的亮度视觉特性
3.1、人眼的亮度视觉范围和亮度感觉
亮度视觉范围指人眼所能感觉的亮度范围。这个范围非常宽 :
明视觉的亮度感觉范围为1尼特至几百尼特; 暗视觉的亮度感觉范围为千分之几尼特至几个尼特。 人眼具有如此宽广的亮度视觉范围,原因在于眼睛的感光作 用具有适应性。当外界光的强弱大幅度突变时,眼睛会通过一定 的生理调节过程来适应新的光强。 眼睛的适应性分暗适应和亮适应两种过程: 从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时--人眼的瞳孔直径可由2毫米扩大到8毫米,使进入眼球的光通 量增加16倍; 更主要的是由灵敏度极高的杆状细胞接替灵敏度较低的锥状 细胞产生感光作用,从而使感光灵敏度提高几万倍;
用I表示。 它与光通量的关系为: I=
(df 3)
dw
F=
( 4 ) Id
例如,处在球心的点光源的光通量假设为F,则在球面上的发光
强度为:
I F R2 F
4 R2 4
亮度
亮度是指发光面在指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与发光面在 垂直于所取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之比。如果发光面以平方 米为单位,发光强度单位为烛光。
图5所示的视觉惰性中,可以同时看出视觉惰性的两个方面,即 视觉的建立过程和视觉的消失过程。
• 亮度感觉S 光脉冲P
•
•
亮度感觉曲线
•
t1 t2 t3 t4
t
•
(a)视觉惰性 通常,视觉暂留时间约为0.05~0.2秒。
• S P S曲线
•ຫໍສະໝຸດ Baidu
t
•
•
(b) 临界闪烁频率
•
图5 视觉惰性和临界闪烁频率
由于视觉暂留特性,前一幅画面的印象尚未消失时,后一幅 画面的印象又已建立,人眼就会感觉画面不是断续的而是连续 的,暂留时间为0.05秒,则产生连续感的换幅频率(重复频率) 为20赫兹。
第一章 光与人眼的视觉特性
• 电视就是依据人眼的视觉特性以一定的电信号形 式来传送活动景像的技术。
• 一、光的特性
• 光学和电磁场理论指出:光是一种可以看得见的电磁波, 它具有波粒二象性——波形性和微粒性。电磁波的谱极 为宽广,它包括无线电波、可见光谱、紫外线、X射线 和宇宙射线等,它们分别占据的频率范围如图1.1所示。
B
dI ds cos
dI n(c o5s)
ds cos
dI n ds
Bn
上式说明,理想漫散射面虽然在各个方向上的发光强度不 同,但亮度相同。
敏函数,称V′(λ)为暗视觉相对视敏函数。
1.0
相 对 视 0.8 敏 度 0.6
0.4
0.2
暗视觉
明视觉
4 00
500 600
700
波长(毫微米)
2、光学基本参量:
光通亮
辐射功率相同波长不同的光所引起的亮度感觉不同; 辐射功率不同,波长也不相同的光可能引起相同的亮度感 觉。 为了按人眼的光感觉去度量辐射功率,引入光通量的概念。 单一波长光(单色光)光通量F(i)等于辐射功率P(i) 与相对视敏度的乘积:
水晶体的后面是后室,它充满了透明的胶质,起着保护眼 睛的滤光作用。
后壁则为视网膜,它由无数的光敏细胞组成。光敏细胞按 其形状分为杆状光敏细胞和锥状光敏细胞,锥状光敏细胞有 700万个,主要集中在正对瞳孔的视网膜中央区域称为黄斑 区。
黄斑区无杆状光敏细胞,越远离黄斑区,锥状光敏细胞越 少,杆状光敏细胞越多,在接近加缘区域,几乎全是杆状光敏 细胞。
分辨彩色图像细节的能力称彩色分 辨力。
分辨力的大小可用分辨角(视敏角)
57.3 60 d (9)3834 d
L
L
d L
图6 人眼的分辨率测定原理
观察静止图象时,分辨角θ约为1′~1.5′; 运动物体,分辨角将大些,即分辨力要低些。
当 <380nm 和 >780nm时, V() =0
这说明紫外线和红外线的辐射功率再大, 也不能引起亮度感觉,所以红外线和紫 外线是不可见光。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 果。假如人眼对红外线也能反映,那么 这种近似光雾的热辐射将会成为人们观 察外部世界的一种干扰。
4
如果在夜晚或微弱的光线下,测得的人眼相对视敏函数曲线 向左移,如图5中V′(λ)曲线所示。常称V(λ)为明视觉相对视
角膜内是前室,含有水状液,对可见光是透明的,能吸收 一部分紫外光。
前室后面是虹膜,其中间有一直径可在2~8mm间变化的 小孔,称为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调节进入眼睛的光 通量。
瞳孔后面是水晶体,它是扁球形弹性透明体,能起透镜作 用,其曲率由两旁的睫状肌调节,从而改变它的焦距,使远 近不同的景物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象。
• 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在380~780nm之间,随着波长的 变化,人眼主观感觉随之变化,表现为两个重要特性:
• 1、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颜色。若光的波长从 780nm依次递减变化到380nm,光的颜色红、橙、黄、 绿、青、蓝、紫,比780nm更长的电磁辐射是红外线, 比380nm更短的电磁辐射是紫外线。
人眼的明暗感觉是相对的,在不同的亮度背景下 ,对同一景物亮度的主观感觉并不相同。
例如,在晴朗的白天,环境亮度为10,000尼特,此时可 分辨的亮度范围是200~20,000尼特;
等于或低于200尼特的亮度都引起黑色感觉; 在环境亮度为30尼特时,人眼可分辨的亮度范围为1~ 200尼特,此时200尼特的亮度引起极为明亮的感觉,而低 于1尼特的亮度才引起黑色感觉;
正因为如此,不论是电影还是电视所映出的画面,并不需 要恢复原景物的亮度,而只需具有一定的对比度和亮度层次, 就能给人以相当真实的亮度感觉而得出较高质量的黑白图像。
3.2、对比度和亮度层次
原景物图像或重现图像的最大亮度Bmax与最小亮度Bmin之 比称对比度或反差,用C标记。在画面的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 之间能分辨的亮度感觉级数为亮度层次,也称黑白灰度,用n 标记。一般来说,对比度越大,画面的亮度层次应当越丰富 。但另一方面,能分辨的亮度层次还受人眼的对比度灵敏度 阈δ的制约。
在一定的照明光源下,电视图像的对比度为: (6) c BMAX BP BMAX
BMIN BP BMIN
式中,BMAX、BMIN和BP分别表示图像最大、最小亮度和杂散 光亮度。
3.3 视觉惰性和闪烁感觉
视觉惰性
视觉的建立和消失都具有一定的惰性。 视觉的建立: 当一定强度的光突然投射到视网膜上时。人眼并不即刻形成稳 定的亮度感觉,而有一段短暂的建立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亮度 感觉先由小到大,很快达到最大值,然后回降至稳定值; 视觉的消失: 光线消失后的残留视觉被称为视觉暂留。 通常,视觉暂留时间约为0.05~0.2秒。
第三步:视网膜上各点的电位分别促使各对应的视神经放电 ,放电电流是振幅恒定而频率随视网膜电位大小变化的电脉冲 。换句话说,视神经将视网膜的“电位象”按频率编码方式传 送给视觉皮质。
第四步:视觉皮质通常接收到多达200万个频率编码的电脉 冲信号,大脑综合的图像信息处理使人产生视觉,看到景物的 图象。关于大脑综合的图像信息处理使人产生视觉还是一个谜 ,人们正处于研究与探索之中。
• 2、辐射功率相同但波长不同的光给人眼的亮度感觉不 相同。
电子枪
• 单色光(谱色光):单一频率电磁辐射所发出的光称为
单色光或谱色光,人眼对此感到的是一种单纯的颜色, 称为单色或谱色。
实际上,一般光源不会发出纯净的谱色光,它们或者 象日光和白炽灯光那样发出的是连续光谱的光,或者 象高压汞灯那样发出具有若干条谱线的线状光谱的光。 无论连续光谱光源或线状光谱光源,它们发出光都称为
每1个锥状光敏细胞通过1根视神经与大脑相连; 数个杆状光敏细胞通过1根视神经与大脑相连; 视神经汇集视网膜的一点,此点无光敏细胞,称为盲点。
人眼的感光机理
感光过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景物经过水晶体聚焦于视网膜形成“光象”;
第二步:光象在视网膜上点产生与光照度成正比的电位,即 在视网膜上将“光象”变成“电位象”;
式 中 , B1 是 脉 冲 光 源 亮 度 , B2 是 背 景 亮 度 。 常 取 α=9.6,b=26.6,
fc 9.6 lg(B1 (8B)2 ) 26.6
荧光屏的最高亮度约100尼特,这样电视图象的fc=45.8HZ。
4、人眼的分辨力
人眼分辨图像细节的能力称为人眼 的分辨力。
分辨黑白图像细节的能力称亮度分 辨力;
电视荧光屏上,有数十万个像素按一定的顺序在轮流发光, 但人眼看到的却像是整幅画面在同时发光,获得的是恒定亮度 的完整的形象。这同样是视觉暂留特性产生的结果。
闪烁感觉 临界闪烁频率fC :不再引起闪烁感觉的光源最低重复频率。 常用fC 表示,它与亮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有公式:
fc a lg(B1 B2 )(7)b
锥状光敏细胞既能感光,又能感色。 杆状光敏细胞只能感光,不能感色,但感光灵敏度极高, 是锥状光敏细胞感光灵敏度的10,000倍。 两类细胞有明确的分工: 在强光作用下,主要由锥状光敏细胞起作用,所以在白天 或明亮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既有明亮感,又有彩色感,这种视 觉叫做明视觉(或白日视觉); 在弱光作用下,主要由杆状光敏细胞起作用,所以在黑夜 或弱光环境中,看到的景物全是灰黑色,只有明暗感,没有彩 色感,这种视觉叫做暗视觉。
F( i )=P( i )V( i )光瓦 (1)
两个或两个以上波长的光称为复合光。其光通量等于各波长 光通量之和:
(2)
光通量的单位是光瓦和流明。 1光瓦等于辐射率为1瓦、波长为555nm的黄绿光产生的 光通量; 1流明=1/680光瓦; 1光瓦=680流明;
发光强度
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定义为发光强度;
• 图1.2示出几种标准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曲线例子。
充气钨丝白炽灯(A光源): 波长越长辐射功率越大。
等能白光源(E光源): 可见光范围内辐射功率完全均匀。它 发出某一种白色光。不过,等能白光源是假想的,这种光 谱功率分布的光源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然而,它在彩 色电视的色度计算中十分有用,是一个方便而有意义的人 为规定的基准白色光源,简称为E白。 C光源和D光源分别是NTSC制和PAL制彩色电视照明光源。
从黑暗环境进入明亮环境也需要一个短暂的亮适应过程, 才能由锥状细胞起作用。
尽管人眼感光范围极其广阔,但它并不能同时感觉如此宽 广的亮度范围。当人眼适应某一环境亮度后,可感受的亮度 范围就有一定的限度:
在平均亮度适中时,能感受的亮度上、下限之比约为 1000∶1;
平均亮度过高或过低时,这一比值只有10∶1。
复合光。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各色的光源或者由客观景
物反射入眼睛的光线,均为复合光。
• 光谱功率分布曲线:一种光源同时发射多种谱色光,
那么在各个波长上将具有各自的功率。光源的光谱辐 射功率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光谱功率分布。光源的光谱 功率分布可以用直角坐标上的一种曲线来表示。横坐 标为光谱波长,纵坐标为辐射功率或相对能量。
实验表明:在同一亮度环境中,辐射功率相同的条件下, 波长等于555nm的黄绿光对人眼的亮度感觉最大,并令其 亮度感觉灵敏度为1,即相对视敏度V()=1 ;人眼对其 它波长光的亮度感觉灵敏度均小于黄绿光(555nm),故 其它波长光的相对视敏度V()都小于1。例如波长为 660nm光线的相对视敏度V(660)=0.061,那么,这种 红光的辐射功率应比黄绿光(555nm)大16倍(即 1/0.061=16),才能给人相同的亮度感觉。
E光源5500K
C光源6770K
A光源2854 K
D光源6500K
图1.2 几种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曲线
二、人眼的构造与感光机理
• 眼睛的外形是一个直径大约为23mm的球体,其水平 断面,如图2所示。
2
眼球由多层组成,最外层是较硬的膜,前面1/6部分是透 明的角膜,光线由此进入,其余5/6部分为巩膜,作为外壳保 护眼球。
三、人眼的视觉特性
1、相对视敏函数 辐射功率相同波长不同的光对人眼产生的亮度感觉是不相
同的。1933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经过大量实验和统 计,给出人眼对不同波长光亮度感觉的相对灵敏度,称为 相对视敏度(相对视敏函数) V() 。
表1给出了相对视敏度的最佳数据,图3是根据表1作出的 曲线,称为相对视敏函数曲线。它的意义是:人眼对各种 波长光的亮度感觉灵敏度是不相同的。
3、人眼的亮度视觉特性
3.1、人眼的亮度视觉范围和亮度感觉
亮度视觉范围指人眼所能感觉的亮度范围。这个范围非常宽 :
明视觉的亮度感觉范围为1尼特至几百尼特; 暗视觉的亮度感觉范围为千分之几尼特至几个尼特。 人眼具有如此宽广的亮度视觉范围,原因在于眼睛的感光作 用具有适应性。当外界光的强弱大幅度突变时,眼睛会通过一定 的生理调节过程来适应新的光强。 眼睛的适应性分暗适应和亮适应两种过程: 从明亮环境进入黑暗环境时--人眼的瞳孔直径可由2毫米扩大到8毫米,使进入眼球的光通 量增加16倍; 更主要的是由灵敏度极高的杆状细胞接替灵敏度较低的锥状 细胞产生感光作用,从而使感光灵敏度提高几万倍;
用I表示。 它与光通量的关系为: I=
(df 3)
dw
F=
( 4 ) Id
例如,处在球心的点光源的光通量假设为F,则在球面上的发光
强度为:
I F R2 F
4 R2 4
亮度
亮度是指发光面在指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与发光面在 垂直于所取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之比。如果发光面以平方 米为单位,发光强度单位为烛光。
图5所示的视觉惰性中,可以同时看出视觉惰性的两个方面,即 视觉的建立过程和视觉的消失过程。
• 亮度感觉S 光脉冲P
•
•
亮度感觉曲线
•
t1 t2 t3 t4
t
•
(a)视觉惰性 通常,视觉暂留时间约为0.05~0.2秒。
• S P S曲线
•ຫໍສະໝຸດ Baidu
t
•
•
(b) 临界闪烁频率
•
图5 视觉惰性和临界闪烁频率
由于视觉暂留特性,前一幅画面的印象尚未消失时,后一幅 画面的印象又已建立,人眼就会感觉画面不是断续的而是连续 的,暂留时间为0.05秒,则产生连续感的换幅频率(重复频率) 为20赫兹。
第一章 光与人眼的视觉特性
• 电视就是依据人眼的视觉特性以一定的电信号形 式来传送活动景像的技术。
• 一、光的特性
• 光学和电磁场理论指出:光是一种可以看得见的电磁波, 它具有波粒二象性——波形性和微粒性。电磁波的谱极 为宽广,它包括无线电波、可见光谱、紫外线、X射线 和宇宙射线等,它们分别占据的频率范围如图1.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