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以侗族大歌为例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侗族地区环境的相对闭塞性,使得侗族大歌已近乎原生态的形式传承下来,但是随着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侗族大歌与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如何保护与传承的难题。

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启了侗族大歌保护与传承的新篇章。

但是,这一工作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侗族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一.何为侗族大歌
对于侗族大歌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

“侗族大歌”的名称来自侗族民间合唱歌种“嘎老”的直译,侗语的“嘎”直译成汉语就是“歌”,侗语的“老”汉译意即“大”,也还有“长”和“古老”之意,这是狭义的“侗族大歌”。

广义的“侗族大歌”则是侗族民间合唱曲的总称。

①实际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区位格局所受汉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冲击力的大小不同,南部侗族与北部侗族出现了文化的裂痕。

南部侗族的传统文化呈现出稳定型结构,保留有较完整的原生性诸文化因素,而北部侗族却吸收和融入了较多的外部文化。

②因此,本文中的侗族大歌是指盛行于贵州黎平县的双江、铜关、永从、肇兴、水口一带,从江县的龙图、贯洞、小黄等地和增冲、增盈一带的包括多种侗族民间多声部合唱形式的南①张中笑《侗族大歌概说》,见张中笑、杨方刚主编《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贵州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
部侗歌。


二.侗族大歌的传统传承方式
侗族是一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情感交流、文化传承和民族历史信息的保存,主要靠歌舞文化发挥相关功能。

传统文化的传承任务,绝大多数由歌谣来完成,所谓“树有根,水有源,古老事情有歌篇。

汉人有书记古典,侗家无文靠歌传。

”②侗族人有这样一种观念:饭养生,歌养心。

在侗族人眼里,唱歌不是为了娱乐,也不是卖钱盈利的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他们把唱歌和吃饭一样看成是天经地义,须臾不可离开的事物,唱歌是养心的精神食粮。

在侗乡,年长的教歌,年轻的唱歌,年幼的学歌,由此形成了侗族大歌独特的传承方式。


(一)亲子传承
在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中,最基本的就是家庭中的传承。

一方面,家长唱歌在潜移默化中会给孩子带去音乐上的启蒙,另一方面,家长也会有意识地教孩子唱歌,逐渐培养孩子的演唱才华。

这既增加了孩子对侗歌的兴趣,又为孩子日后深入学习侗歌奠定了基础。

(二)师徒传承
师徒传承是侗族大歌传承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在侗族大歌的流行地区,每个村寨都有稳定的歌队,因而每一个村寨都相当于一所“音乐学校”,这些“音乐学校”均由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民间歌队组成,并由有相当造
①萧家驹《侗族大歌·序言》,见张中笑、杨方刚主编《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55页。

②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82页。

诣的歌师进行指导。

因此歌队是基石,歌师是功臣。


1.歌队——侗族大歌传承的基石
歌队是进行侗歌传承的主要组织形式,遵循同寨组合、同性组合和同龄组合三个基本原则。

同寨组合是指它的地域特征,同寨是以他们的鼓楼为标志的,每一个小寨都有一个以鼓楼为象征符号的认同标志,整个村子里的村民也就围绕着这个鼓楼形成了自己的群体,组成各自的歌队。

同性组合的性别特征,即以性别为特征分为男歌队和女歌队,不存在男女混合的歌队。

同龄组合的特征是指总体上来看每一个歌队的成员都体现了年龄相同或相近
的特征。

学习侗歌是伴随着歌队始终的活动内容,在幼儿期,女性歌队是通过听母亲唱歌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到了儿童期,男性歌队开始组建,女性歌队也还是进入独立学习阶段,这一时期是有目的,有组织,系统地学习侗歌的重要阶段。

有常任的老师和专门的场所,以及相应阶段的专门的教学内容。

进入少年以后,男女歌队之间的对个逐渐增加,到了青年期,这种对唱进入了高潮。


由此可见,歌队一经组合后,从儿童、少年至青年,歌队组织是稳定的,随着年龄、学识和经验的增长,一代替换一代,永不中断。


2.歌师——侗族大歌传承的功臣
在以村寨为单位的民间“音乐学校”里,没有特定的领导机构,只有不受任何人领导的、自愿尽义务的“桑嘎”,汉语译作歌师。

在侗族民间,歌
①张中笑,《侗族大歌研究50年(下)》,《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第3期,第48页。

②李秋玉,《从青歌赛中原生态唱法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大舞台》,2011年第5期,第166页。

③普虹《侗族民间合唱传承的基石——歌队》,见张中笑、杨方刚主编《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师算是有学问的人,没有高下贵贱之分,普遍受到乡人的尊重。

①歌师在侗族大歌的传承上有一些重要的规律:“同村相传”、“同性相传”、“聚众教歌”、“随班赛歌”和“无偿传歌”。


歌师对侗族大歌及与歌缠绕的侗族生活及地方文化有着深刻的依恋和
情感,是使他们自觉担负起了传歌不赘的责任,成为族群文化的“记忆”和“传承”甚至“创造”者,将唱歌本身以及依附在唱歌、歌俗中的活泼的生活方式代际相传。


(三)自然传承
自然传承是指侗族人民在参与民间音乐的实践活动中,在唱、奏、赏同步的情况下,上辈将传统的民间音乐自然的传递给下一代的方式。

④自然传承与风俗活动是紧密相连的。

在风俗活动中,侗族大歌会得到不同形式的展示,为侗族大歌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场所。

以“吃相思”为例。

“吃相思”是侗族的一个重要节日,它的基本活动形式是以村寨或族姓为单位的循环往返的集体性交往,时间多安排在农闲的秋后至来年的春忙之前。

侗族大歌在“吃相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拦路迎客”是“吃相思”的第一项重大活动,在这一种迎客礼仪中,从头到尾都贯穿着双方歌队多声部民歌的诙谐风趣的对唱。

“吃相思”的第二项重大活动是“祭萨多耶”,在这项活动中,主寨歌师会领唱三支再交由客寨歌师领唱三支,如是循环转接,直至活动结束。

这种往复交替的领唱,看似彼此客气,其实也是相互比试歌才。

鼓楼对唱是“吃相思”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
①普虹《侗族民间合唱传承的基石——歌队》,见张中笑、杨方刚主编《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421页。

②杨晓《南侗“歌师”述论——以小黄侗寨为个案的民族音乐考察与研究》,见张中笑、杨方刚主编《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436页。

③同上,第444页。

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主要歌种都在这一活动中演唱。

炉旁叙歌的活动内容及形式有两种,一是主客两寨自由结伴的青年男女围着火炉群体性对唱“琵琶歌”、“牛腿琴歌”,相互倾吐爱慕之情;二是主客两寨的男女老少随意性地围着火炉听老歌师唱“嘎锦”、“嘎节卜”,听众在其多声部民歌的叙唱中接受传统教育。

依依送别是“吃相思”的最后一项活动,主客双方群聚寨中广场,歌队相互表演从对方那新学来的“嘎老”、“嘎所”等歌曲。

可见,“吃相思”这一集体性民俗活动是其多声部民间歌曲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充分展示其艺术风韵的载体。

①在这一活动中,侗族大歌得到了实践与发展。

三.侗族大歌传承中的困境
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侗族地区由于其具有的封闭性,使得侗族大歌能够以一种近乎原生态的形式传承下来。

但是随着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侗族大歌正面临着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其传承陷入了困境。

(一)侗族大歌的传承后继无人
1.市场经济的冲击
随着侗区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侗人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他们开始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

大批年轻人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这必然会导致侗族大歌亲子传承的减少。

与此同时,年轻人的大量外出,也使得歌班的人数迅速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歌班面临着解散的危险,这无疑给侗族大歌的传承带
①杨秀昭《侗族多声部民歌与吃相思》,见张中笑、杨方刚主编《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10
来了致命的打击。

2.现代教育的冲击
在重视教育的现代社会,侗族人民也逐渐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进学校。

在学校,老师只注重功课,而不教唱侗歌。

而为了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学习的时间必然挤占了唱侗歌的时间,有不少人甚至退出了歌班。

(二)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侗族大歌的生存与发展,有其特定的生态环境。

而作为侗族大歌传承的重要方式——自然传承,更是离不开侗区传统的生态环境。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自然传承与风俗习惯紧密相连。

然而,在当代社会,侗区传统的风俗习惯正在慢慢的减少。

龚荆忆在《高增侗歌传承的文化变迁》一文中指出,近十年,高增的风俗活动逐年减少,而且每次活动的规模小、参加人数少,村里参加歌俗的人已从百分十九十五降到了百分之六十。

2000年正月,高增上寨只与银良村举行了仅有的一次“吃相思”。

踩歌堂作为高增最古老的习俗,1991年举办之后就消失了。

①可见,侗族大歌正在逐渐失去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三)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认识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

在利益的驱动下,出现了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过度开发、胡乱开发的现象。

一些乡间侗民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自行组织,将侗族大歌搬入中小城市的民俗风情园及民族餐
①龚荆忆《高增侗歌传承的文化变迁》,见张中笑、杨方刚主编《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10
厅等旅游相关场所;政府方面以“发展侗乡经济”和“复兴侗乡文化”为口号将侗族大歌搬上舞台以展示所谓的传统侗族文化,宣传侗族风情;一些旅游开发商为了使大歌能在舞台上表现得更加生动、专业、精致和标准,也纷纷对其进行“艺术加工”。

①这种过度开发旅游资源的做法,既不利于侗歌的保护与传承,也不利于旅游业的长期发展。

四.如何保护与传承侗族大歌
2009年,侗族大歌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为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契机。

但是,如何才能让侗族大歌完好地传承下去,需要不断的探索。

在此,提出一些侗族大歌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一)唤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
在侗乡,“饭养身,歌养心”曾经是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也是为侗人所普遍接受的观念。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侗人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进行歌唱实践活动。

但是到了现代,这种自觉却在逐渐消退。

实际上,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民族艺术形式,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侗族大歌·琵琶歌》一书中写道:“历史上,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的民族历史、社会知识、生产斗争、男女社交、伦理道德、风土民情、生活经验等都是靠歌来记录、靠歌来传承的。

”“唱歌不仅是劳动生活的调剂,更重要的是教育培养下一代人的手段,也是青年人学习生活,体验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

②这种赋予歌唱以超音乐本体功能的文化式样,用法国人当德尔对侗族大歌评价
①肖静、高艳玲《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三江侗族大歌为例》,载《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6月,第74-75页。

的话说:“这是一个长期没有文字的民族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一种补偿。

”①因此,要认识到侗族大歌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其对侗族的重要意义,建立起侗人与侗歌之间的情感联系,使侗人自觉承担起保护与传承侗族大歌的艰巨使命。

(二)丰富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
1.校园式的大歌传承
在上文中我们说到,现代教育对侗族大歌的传承造成了冲击,其主要原因是学校忽视了侗族大歌的教学。

那么我们是否能将侗族大歌引入课堂呢?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并且已经得到了验证。

1984年,榕江县文化馆侗族音乐家普虹先生经过与车民小学校领导的协商后,把侗歌引入了车民小学的音乐课堂。

学生们感到非常新鲜,非常喜欢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②可见,将大歌引入学校,通过校园式的传承,可以解决现代教育与传统的大歌传承之间的矛盾。

因此,要积极推进侗族大歌进校园,让更多孩子学唱侗歌。

2.舞台式的大歌传承
大歌舞台表演的出现,有三种原因:一是以谋生赚钱为目的、由侗民自组织的“文艺打工”;二是当地政府以发展经济为目的,开发侗族村寨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而组织的“民俗艺术展示”;三是各级政府文艺单位以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目的而组织的“艺术表演”和“歌唱比赛”。

③虽然过于舞台化不利于侗族大歌的传承,但是如果能正确看待与利用大歌的舞台化,那么舞台式的大歌传承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传承方式。

①《清泉般的侗族大歌》,《金黔在线-贵州日报》2007年7月28日,见.
②王华兰《榕江县车民小学把侗歌引入音乐课题》,见张中笑、杨方刚主编《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445页.
③杨莉、卢芝艳《侗族大歌的起源、传承及现代发展——以黔东南州小黄村为例》,《职教论坛》,2009年6月,第89
在大歌的保护与传承中,不仅需要将侗族大歌自身发扬广大,还需要积极地推动侗族大歌走出去,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在侗族大歌“走出去”的过程中,舞台化的传承不得不说是一种重要的传承方式。

1986年,9位贵州黎平侗族姑娘在法国金秋艺术节演唱的侗族大歌被法国《解放日报》赞为“最有魅力的复调音乐”,使得侗族大歌为全世界人民所认知。

由此可见,舞台式的大歌传承,对于扩大侗歌的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

(三)扩大传播途径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的出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得以脱离口耳相传的传统方式,以一种更便捷、更有效的方式将它散播开去。

互联网作为一个迅速普及的沟通平台,如果能将它运用于侗族大歌的传承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2011年10月至11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整合腾讯公益及腾讯网、腾讯微博、腾讯游戏、QQ旅游等多方腾讯平台资源,为侗族大歌之乡——黎平县岩洞镇铜关五百地方的村寨民族节日——“十八腊汉腊乜歌会”面向亿万网友进行网络宣传,同时征集200名网友以自助游形式参与现场活动,并以支付活动团费的形式,为村寨筹集本次民族活动举办的经费,号召广大网友以实际行动支持黎平侗乡珍贵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民间传播与传承。

通过这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面向新的传承群体,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建设了新的传承平台,凝聚了新的传承动力,探索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模式。


(四)完善传承人制度
①《腾讯新乡村行动再续非遗传承推动侗族文化传播》,《腾讯公益》,2011年10月17日,见
/a/20111017/000049.htm
高尔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

”可见,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就需要有完善的传承人制度作为保障。

然而于2011 年6 月1 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关于传承人的规定,存在着认定机制不完备、扶持力度不够、资格取消不当等问题。

因此,应该要合理确定传承人的数量和认定标准、完善认定程序、加大对传承人扶持力度并废除传承人的资格取消制度,使传承人在侗族大歌的传承中正在发挥作用。


五.总结
侗族大歌是民族的瑰宝,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决定了必须将它完好地传承下去。

但是由于现代化、市场化的冲击,侗族大歌的传承出现了危机,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

总之,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艰巨而又刻不容缓的工作。

①李华成《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支持——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29 至31 条》,《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63页。

参考文献
1.张中笑、杨方刚《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贵阳:贵州出版社,2003年,第103页。

2.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页。

3.黄大岗《饭养身歌养心——乐苑奇葩侗族大歌》,载《中国音乐教育》2002年12月,第33页。

4.张中笑《侗族大歌研究50年(下)》,载《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第3期,第48页。

5.李秋玉《从青歌赛中原生态唱法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载《大舞台》2011年第5期,第166页。

6.肖静、高艳玲《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三江侗族大歌为例》,载《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期,第74-75页。

7.龙跨岩、龙宇晓《侗族大歌·琵琶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8.《清泉般的侗族大歌》,《金黔在线-贵州日报》2007年7月28日,见
.
9.杨莉、卢芝艳《侗族大歌的起源、传承及现代发展——以黔东南州小黄村为例》,载《职教论坛》,2009年6月,第89页。

10.李华成《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支持——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29 至31 条》,载《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63页。

11.《腾讯新乡村行动再续非遗传承推动侗族文化传播》,《腾讯公益》,2011年10月17日,见/a/20111017/000049.htm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