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流派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术流派简介
学派,是指一门学问中由观点、主张相同的众多学者形成的派别,而不必有具体的组织形式。中医史上影响深远的学派有:伤寒、河间、易水、攻邪、丹溪、温补、温病七大学派,形成中医学术发展的主流。这些学派之间,或学派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由于学术观点、主张不同,展开的学术争鸣蔚为风尚,有时异常激烈,针锋相对。例如,丹溪学派提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后来温补学派主张“阳常不足,阴本无余”与之争辨:在温补学派中,薛立斋有“补肾不如补脾”之说,而赵献可则倡言“补脾不如补肾”与之论争。如此等等,各派医家依据自己的实践提出的不同认识,实际是互相启发、补充与完善的问题,一般不存在谁是谁非,客观上推动了中医学术的不断发展。可以说,中医学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学术争鸣史。必须指出,中医史上这七大学派是在“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学术环境中形成,其学术争鸣也是在传统中医框架内进行。随着外在学术环境的变迁和中医学术传授方式(教育)的改变,导致现代新学派的兴起,古代七大学派早已不复存在了。
本文所指的学术流派是中医学术领域现实存在的“经典派”、“现代派”和“结合派”。这些新学派的兴起有其客观必然性,在学术上各有特点、优点和误区,它们各自发挥,多少年后,殊途同归,形成后现代科学的医学形态,而对人类健康做出卓越贡献。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学派形成的客观需要与必然
众所周知,医学科学原本是因社会需要而产生和存在的,也必然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为导向而不断地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医学大规模传入中国,且由少到多,逐步居于主流地位,其中虽有某些人为因素,但毕竟是适应社会之所需。而在中西医学激烈碰撞中,中医学蒙受非议、蔑视、误解甚至否定达百余年之久,虽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使其在国内地位不断下降,但毕竟卓然自立迄今,近年来还以迅猛之势流传国外,越来越被世人青睐,都是需要使然。社会为什么需要西医?因为西医不断融纳现代科技,揭示了许多疾病的病因本质和病理损伤,疗效卓著,不可替代。社会为什么还需要中医?因为有许多疾病西医治不了,翻开西医的内科学看,大约80%左的疾病都是这样描述的:本病原因不明,缺乏特效治疗。这就给中医留下了存在的广阔空间。中医有几千年的积淀,不仅能治一般常见病症,还能治某些西医不能治的疑难病症,而且中医治法方药没有什么毒副作用,对人体基本无伤害,疗效卓著,同样不可替代。然而,还有一大批疾病,单用西医或者中医都难治,疗效都不好,即使对有一定疗效的疾病来说,也要不断提高疗效,才能满足社会对医学日益攀高的需要。处在同一环境,针对相同对象(疾病),遇上相同问题(疗效)的中西医学,在择善而从的社会选择过程中,显示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主张把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以提高疗效的探索,原本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于是有“结合派”的出现。早在清末至民国初年,前辈中医如唐宗海倡导“中西汇通”,恽铁樵主张“中体西用”,张锡纯提出“衷中参西”等,都是“结合派”形成之前,力图沟通中西的尝试,而张锡纯那张阿斯匹林加石膏治疗感冒发热的处方,则是中药加西药的代表,也有点取长补短的意
思。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注定这些前辈中医不可能在中西医结合上有什么作为,他们的成就主要在中医方面,不过,其沟通中西的探索对“结合派”的形成不无影响。“结合派”作为一个学派出现应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事。当时,由政府组织一批高级西医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并随一批著名老中医临床实践,接着取得了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非手术治疗急腹症等多项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优越性的成果。于是,人们坚定了信念,并主张以中西医结合,创造新医学、新药学为目标。这个派别以一批高级西医学习中医的临床专家为代表,从之者众,现已成为中医高等教育的一个专业。
一门学科对社会需要的适应程度,是其衰退与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临床上,病人和医生都不满足于仅仅是以传统中医的“四诊”为基础的诊断和疗效判定,要求用西医的病名诊断和检测结果,已是普遍需要。与此同时,现代观察入微的检测方法,揭示的许多无症状性疾病,以及某些疾病的早期或经治疗的后期,检测结果有异常,而中医宏观“四诊”无异常,使中医陷入“无证可辨”、“无病可治”的困惑。客观需要促使中医临床上自然而然地引入现代检测方法,做中西医“双轨”式诊断、辨证,导致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地发展,不断地扩大了中医辨证的视野,丰富了辨证论治的内涵,充分发挥了中医的治疗潜力,提高了中医疗效和其疗效的确定性。于是,主张“病证结合”诊疗的“现代派”,晚于“结合派”应时而生。“现代派”否认中西医结合是发展中医学术和提高中医疗效的惟一途径,主张中医现代化,即以中医的理法方药为主体,大力吸取现代科技(包括西医)来充实、完善和发展自身。如证候的规范化,证候关键指标的客观化、量化,以及运用现代科技改革方药剂型,力争高效、速效、便于使用等,都是“现代派”积极倡导的。“现代派”的代表人物为“文革”前中医高等院校毕业的佼佼者,从之者也多是近几十年中医院校毕业的临床工作者。
有特色才有生命力,任何学科都一样,如果失去了自身的特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一批造诣高深又拥有丰富临证经验的中医认为,时下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中医,在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地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代不如一代。在临床上面对病人,能够运用中医的名词、术语描述病情,根据描述概括出病机、证候,引经据典地提出治法方药,取得疗效,这样的中医已经很少很少了,现在大多数的中医都是讲的西医话。把中西医结合或中医现代化解读为拆除了中医的理论框架,泯灭了中医的临证根基,丢失了中医的特色与优势,实际是中医西医化。在中医后继乏人、乏术的严峻形势下,产生了“经典派”。“经典派”呼吁突出中医特色,强调学习经典医籍和辨证论治的运用是提高疗效的途径,认为不要忽视和排斥师徒授受的传承方式,主张要按照中医学术自身特点来办中医教育、中医医院、搞中医科研和确立中医管理体制,以抢救中医学术的濒危状况。这一派以德高望重的一批前辈中医学家为代表,毕竟积重难返,曲高和寡。直到癸未之春,SARS暴发,举世震惊,众医棘手之际,以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为首的一批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先后收治50例SARS病人,坚持中医辨证论治,却无l例死亡,未发现特别后遗症,与西医治疗相比,显示令人振奋的优越性,而引起全世界注目,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首肯。广州何以如此疗效卓著,究其原因,与该校平日对抗击SARS第一线的中青年中医实施四大经典温课活动、明显提高了辨证论治水平有关。于是,倾向“经典派”者,与日俱增,世界性“中医热”再兴高潮,都要求学习原汁原味的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