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前病变的诊疗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前病变的诊疗进展
育龄期妇女出现宫颈癌前病变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宫颈癌前病变的合理干预和早期筛查是对宫颈癌进行有效预防的重要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宫颈癌筛查的逐渐开展和推广,临床上发现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逐渐的增多,对其的诊治和处理至关重要。
美国宫颈和阴道镜病理协会在2003年7月发布了有关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诊断的CIN处理指南,对CIN的处理提供了规范的依据。
标签:宫颈癌;癌前病变;诊疗进展
作为妇科常见的一种多发恶性肿瘤,宫颈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宫颈癌前病变是说癌症出现之前此部位出现的改变,由此导致癌症出现。
宫颈癌前病变也就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癌的出现和发展需要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时间可从几年甚至到几十年,一般情况下这个演变需要经过几个阶段。
通过研究表明,95%以上的宫颈癌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都存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本文主要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和诊断的进展做一综述。
1 宫颈癌前病变的定义
宫颈癌前病变为浸润性宫颈癌的早期组织学形态,主要是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宫颈癌与CIN存在共同的生物学病因,即为HPV感染同时呈持续高危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其中以16、18型较高危型,若感染以上2型,不论TCT正常与否,需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
大多数早期宫颈癌与CIN存在于新的鳞状上皮交界区或者位于未成熟化的鳞状上皮宫颈转化区[1],HPV感染会引起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年轻女性更为常见;临床上需要对其进行随访观察及规范治疗,避免其发展为宫颈侵润癌的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CIN的形态变化可通过宫颈细胞学、阴道镜、组织学反应出来,这也是一组持续性的改变,主要为HPV感染,特点是生物学谱系以LSIL和HSIL为主。
临床上对低级别病变(CINI级)微波治疗或随访,对高级别的CIN(CINⅡ-Ⅲ级)实施宫颈冷刀或电环切除术治疗。
2 宫颈病变的诊断
2.1 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存在接触性出血病史,也有一些患者无明显的症状,或者仅仅表现为宫颈炎的症状,例如白带增多,宫颈外观与慢性宫颈炎的查体表现类似,可见到局部轻度糜烂。
2.2 细胞学检查
主要是通过透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TCT)/宫颈细胞刮片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CT)。
现今我国宫颈细胞学分类多应用伯塞斯达系统(TBS),宫颈的
TBS细胞学分类有: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腺细胞(AG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等。
2.3 阴道镜检查
现今阴道镜下子宫颈变化和生殖道变化的检查主要是运用放大技术实施[2]。
但是对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以及HPV感染下生殖道的检查最终仍然是运用阴道镜。
影视阴道镜诊断宫颈湿疣、醋酸白上皮、二联征、三联征以及宫颈癌均为阳性。
LSIL组织学诊断诊断需要醋酸白上皮、二联征、宫颈湿疣为阳性;影视阴道检侧亚临床HPV感染为醋酸白上皮阳性;HSIL组织学诊断需要三联征为阳性;影视阴道镜诊断正常转化区为阴性。
醋酸白上皮还没有出现明确的机理,研究指出,一些特殊蛋白在HPV感染之后可能引起醋酸白上皮。
2.4 组织学检查
取3、6、9、12四点位置的组织,如存在严重的病变区域则在这个范围内取材。
组织学检查的最大优势是定位准确,但缺点为无法全方位对宫颈进行检查。
3 宫颈病变的治疗
3.1 一般疗法
对于CIN I级的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和随访或微波治疗,若伴随HPV阳性,随访不便者,可行LEEP手术,辅与抗病毒治疗及增强免疫力等,60%~80%左右可自行退变。
20%左右有升级可能。
3.2 物理疗法
适合用于治疗CINⅠ和少数CINⅡ级的患者,主要有激光、微波、冷冻以及电凝等。
3.3 宫颈冷刀锥切或LEEP
适合用于对重度非典型增生、CINⅡ级以及CINⅢ级的患者进行治疗,将标本完整的保留下来,同时可进行病理检测。
另外,LEEP及宫颈冷刀锥切手术优势主要为并发症少、损伤小、费用较低以及操作简便等特点[3]。
3.4 子宫全切术
适合用于已经没有生育要求、中老年以及CINⅢ级的患者,但不是首选治疗方法。
CINⅢ级与CINⅠ、CINⅡ级的不同主要是虽然均为癌前病变,但是临床上对CINⅢ级的处理方法等同于原位癌。
3.5 CKC
适合为了保留生育要求的患有宫颈原位癌以及CINⅢ级的年轻女性患者。
4 诊疗进展
多基因、多因素作用在宫颈引起其出现病理改变,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逐渐的更新,现今诊断方式主要为子宫颈照相、荧光镜检查、碘试验、宫颈锥切、HPV检测、阴道镜、细胞学检测、肉眼观察等[4]。
妊娠妇女出现宫颈癌前病变的几率相对较低,孕妇有症状者,可筛查,产前检查应具体包括1年内没有进行宫颈癌普查的孕妇。
细胞学检查存在异常,为了得到敏感性,可以在进行醋酸白实验和阴道镜检查,如有必要可在阴道镜下实施活检,妊娠期宫颈癌前病变的首先采取保守治疗[5]。
过去采用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多的并发症,引起的不安全因素也相对较多,最近几年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主要实施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例如LEEP手术、物理疗法、CKC术等方法,最大限度的缩小需要切除的范围,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检查、治疗三者密切相关,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随着宫颈癌前病变治疗与诊断的不断完善,宫颈癌的发病率会有所降低。
参考文献
[1]薛瑶,孙秀丽,王建六,等.TLR2及β-arrestin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关系的初步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20(5):145-146.
[2]楼微华,周星辰,邱丽华.微小RNA-7在上皮性卵巢癌原发灶及转移灶中表达的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30(5):614-615.
[3]矫俊,田馨莉,马道新,等.Th17、Tc1细胞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25(5):785-786.
[4]万安,赵洪萍,周颖,等.三维培养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及其前景[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40(5):852-853.
[5]董丽霞,赵超,赵呁,等.宫颈CIN3的诊断与治疗(附301例病例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