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的科学防控方
栗山天牛防治技术方案
栗山天牛防治技术方案栗山天牛Mallambyx raddei Blessig是一种重要的蛀干害虫,主要危害中龄以上柞树,远山的成过熟林受害尤为严重。
该虫主要分布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等省,每3年一代,幼虫在树干木质部钻蛀为害,其为害所产生的蛀道,轻者导致木材降级降等,重者致使木材失去利用价值。
为有效控制该虫的发生与危害,制定本方案。
一、治理对策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保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的原则,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综合运用生物、化学和物理防治方法,改善寄主林分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自控能力,有效控制栗山天牛的发生危害。
(一)加强监测,定期普查,及时掌握害虫发生情况(地点、范围、危害程度、发生期、发生量、传播蔓延趋势),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及时清理虫害木,对受害严重的林分及时进行更新改造,适时择伐成过熟寄主林木,在择伐空地适地适树补植针叶树种,促使林分向针阔混交林方向发展,不断增强林分自身的稳定性,提高林分自控能力。
(三)在栗山天牛老熟幼虫期,林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进行生物防治,可获得一定的持续生物控制作用。
(四)采取灯光引诱、人工捕杀成虫的方法杀灭怀卵成虫。
二、虫情调查将林龄25年生以上、柞树占2成以上的林分确定为栗山天牛虫害应施调查寄主林分。
(一)踏查已经落实了森保员和护林员监测责任区的,以监测责任区为单位划定踏查林分地块。
没有落实森保员和护林员监测责任区的,以小班为单位划定踏查林分地块。
踏查林分地块划定后,绘制踏查线路图,在每年的10月份对应施踏查的林分进行线路踏查。
以划定踏查林分地块为单位,取一条最长对角线开展路线调查,随机选取若干株粗大柞树,仔细观察树干和大侧枝上有无栗山天牛羽化孔、地面或树干有无虫粪和蛀屑,应特别注意观察粗大柞树是否枯梢,同时做好踏查和观察记录,填写《栗山天牛线路踏查记录表》(见附表1)。
房山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有效防控措施
L i n y e z a i p e i双条杉是白柏类和侧柏类主要的植物类型,而双条杉天牛是其主要的蛀干性昆虫。
其在房山区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分布广泛,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柏属植物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而侧柏和桧柏是山区和丘陵地区主要的造林植物,其生长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为了加强有效控制双条杉天牛的危害,采取固定标准地、田间随机调查,室内、室外观察相结合方式,详细研究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双条杉天牛在北京房山地区1年发生1代。
药剂防治适期为成虫高峰期,43%噻虫啉微囊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稀释液喷雾,均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在双条杉成虫的诱集效果方面,引诱剂的表现要比诱木好。
在加强检疫基础上,建议辅助人工防治、营林措施、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对其防控。
双条杉天牛是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陕西,江苏,浙江、湖北、江西、山东、山西、东北、北京、安徽,贵州、四川、福建、广东、广西、朝鲜、日本。
危害侧柏、桧柏、罗汉松等树木的衰弱木、枯立木和新砍伐的树木。
幼虫会蚕食树木的树皮以及树干,切断水分和养分的输送,使其黄化,导致树木的状况迅速恶化,甚至在风雪天气中出现倒折的情况,使整个或整棵大树迅速枯萎。
幼虫蛀入树枝、干皮层、边缘木材等处,蛀蚀木材的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凹槽,使木材的皮下积存着大量的木屑和粪便,从而影响了木材的传导能力,使其在初期难以察觉,难以控制。
北京西山地区多见于70-80年代,危害株数23%,每年死亡约3300棵,对香山、卧佛寺、八大处、颐和园等地的古柏造成一定的危害,而且对观赏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近些年来,华东、华北、西北地区的危害日益突出,特别是虚弱的松柏更是危害较大。
柏类是房山区重要的绿化植物,其占地面积约23.1000公顷,占全省森林覆盖率29.5%,是该区重要的绿化植物。
由于其危险性较大,难以被察觉,而且对某些松柏特别是古柏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脊胸天牛的防治方法
05
脊胸天牛防治的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加强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
针对脊胸天牛的防治,应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 学防治等。
加强绿色防治技术的研发
应注重环保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积极研发环保、高效的绿色防治技术,如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的生物 防治技术。
加强监测与预警体系的建设
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
应建立健全的脊胸天牛监测网络,及时掌握脊胸天牛的分布、发生规律及危 害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开发智能预警系统
应积极开发智能预警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预警信息的快速、准确 传递,提高防治效果。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
制定严格的检疫和防控政策
应制定严格的检疫和防控政策,加强脊胸天牛的检验、检疫和防控,防止其传播 和扩散。
2023
脊胸天牛的防治方法
目录
• 脊胸天牛的简介 • 脊胸天牛的预防措施 • 脊胸天牛的防治方法 • 脊胸天牛的防治实例 • 脊胸天牛防治的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脊胸天牛的简介
脊胸天牛的分布与生活环境
分布范围
脊胸天牛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生活环境
脊胸天牛喜欢生活在温带和寒温带地区的森林、草原和山地等环境中,特别 是针叶林和阔叶林混合地带。
药剂防治
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 防治,如选用敌敌畏、氯氰菊
酯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其他防治实例
城市园林的脊胸天牛防治
加强树木的养护管理,定期修剪和施肥,增强树势和抗虫能 力;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如引进天敌昆虫进行防治。
铁路、公路的脊胸天牛防治
杨树天牛防治技术
杨树天牛防治技术概述杨树天牛是杨树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
它属于鞘翅目、天牛科,它的幼虫主要以杨树为食,在杨树林中大量繁殖危害。
由于天牛虫体小、数量多、飞行能力强等特点,如果不加以有效防控,可能导致杨树大面积死亡,对森林生态环境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杨树天牛防治技术,包括预防、监测、防控方法的细节以及防控周期等方面内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防控杨树天牛。
预防措施预防是保障有效防治的前提,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防范杨树天牛的方法。
1. 定期清理砍伐的树木和枝叶砍伐、残树、残枝、残叶上常有天牛幼虫,定期清理废弃杨树、枝干和叶子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并且降低天牛的繁殖条件。
2. 保持森林环境卫生天牛幼虫在杂草丛生、密林潮湿等环境下更容易繁殖,因此保持杨树林地卫生干净、保持森林干燥等也是有效的预防方式。
3. 种植防天牛品种在种植树苗时,可以选择抗旱、抗病抗虫的优良品种,并且对品种进行区分,优中选优,防止种植虚弱的小苗被天牛寄生。
4. 协作防治在杨树生产的各个环节,采取合理的协作防治,才能使防治效果真正发挥出来。
监测方法有效的杨树天牛监测可以帮助防治人员及时了解天牛的繁殖情况、密度变化、发生期等,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下面将介绍几种监测方法。
1. 树皮剥离式监测树皮剥离式监测是以杨树察看杂草丛生以及湿地密林,及时排除杂草、平整林地,增施钾肥等措施都有利于杨树生长和抵抗天牛的侵袭。
的树皮上是否有天牛幼虫为前提的监测方法,可以采用手动剥离或专用实验工具剥掉杨树树皮,检查树干内部是否有天牛幼虫,天牛活动等情况。
2. 黑光灯诱捕法黑光灯诱捕法是通过黑光灯引诱天牛飞行而进行监测,采用专用的黑光灯装置,通常在黄昏或夜晚进行,由于杨树天牛对紫外光十分敏感,因此在黑光灯旁边放置黄色或蓝色的粘虫板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3. 气象监测法气象监测法是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天气情况等因素,预测杨树天牛孳生和繁殖期,并结合监测方法,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天牛防治情况汇报
天牛防治情况汇报
近年来,天牛在我国农林业生产中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给农作物和森林资源带
来了巨大损失。
为了有效控制天牛的危害,各级农林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针对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规律,我们加强了对天牛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对天牛的生活习性和繁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天牛的危害规律,有效预防了天牛的扩散蔓延。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天牛的生物防治工作。
利用天敌、天然病原体等生物因素,对天牛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化学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了防治效果,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对天牛危害区域的封控工作。
通过建立封控区域,对天牛
的传播途径进行有效的隔离,阻断了天牛的传播途径,有效控制了天牛的扩散。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天牛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天牛防治知识的宣传教
育活动,提高了广大农民和林业工作者对天牛防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了他们主动参与天牛防治工作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天牛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
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天牛防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完善天牛防治体系,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天牛对农林业生产的危害,为我国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双条杉天牛防治要点
双条杉天牛防治要点
双条杉天牛又名蛀木虫,主要危害侧柏、桧柏、刺柏、沙地柏、龙柏等杉、柏类苗木,由于其危害性大、破坏性强,所以该害虫一直被作为重点防控对象之一,下面介绍防治方法。
1.加强抚育管理:双条杉天牛有危害弱势苗木的习性,在育苗过程要注重苗木的生长势,尤其是大苗更要加强管理,使其没有适宜的生存环境。
2.控制繁殖:根据双条杉天牛春季羽化外出产卵繁殖规律,适时地进行药物喷洒,可用氧化乐果等具有内吸性传导作用的药物封干,阻碍产卵。
此法可有效的控制双条杉天牛的发展和发生。
3.诱木诱杀:是目前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把正处于生长阶段的、干径达五厘米以上的柏树砍伐下来,制作成木段,利用气味引诱双条杉天牛,诱其在诱木上产卵,白天捕捉成虫,五月底以前对诱木集中烧毁。
4.及时清理有虫苗木:五月中下旬以后,当苗木被该虫破坏了水分和养分的输导后,危害部以上就会出现枯萎和死亡现象,直观上就很容易判断出来,此时幼虫正在植株体内,所以及时清理有虫苗木,可以达到杀虫的目的。
5.改变移植时期:双天杉天牛在北方地区一般一年一代为主,我们可将杉柏类苗木的移植从传统上的春季改为秋季,这样,苗木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得以恢复树势,在翌年春季成虫羽化外出时,就不易被侵害。
天牛的主要种类、危害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下)
植物医院三、绿色防控技术根据天牛的发生危害特点,建议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以有效降低其虫口密度和控制其扩散蔓延危害。
1. 加强检疫天牛的卵、幼虫及蛹隐蔽性强,易随苗木、原木、木材及其制品调运传播,采取调运检疫及复检,可以防止经此途径传播。
一旦发现,就地进行药剂熏蒸处理。
2. 农业防治①选栽抗虫树种不同树种、品种,对天牛的抗性差异显著,选用天牛危害轻的树种或品种造林绿化。
②营造混交林、复层林以乡土树种为主,多树种搭配,混栽天牛驱避树等,营造混交林、乔灌草复层林,调整林分结构,增加生物多样性,吸引多种昆虫群栖息繁殖,增加天敌种类,抑制天牛种群密度。
③加强抚育天牛非羽化期(12月至翌年2月),结合修剪整枝,伐除虫害木、衰弱木、枯死木、被压木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林分抗虫能力,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对松材线虫病疫木伐桩,进行剥皮施药密封处理或拔除后集中焚烧。
3. 物理防治①诱捕器诱杀成虫发生初期,利用天牛诱捕器和引诱剂防治。
在林间空气流通的地方悬挂诱捕器(间距100~150米),下端离地约1.3米,配置诱芯(如双条杉天牛引诱剂、松墨天牛引诱剂、褐梗天牛引诱剂),以缓释瓶为载体,每3天收集1次,30天左右换1次引诱剂。
②糖醋液诱杀利用桃红颈天牛等成虫对糖醋的趋性,配制好糖醋液(糖∶醋∶酒∶水=1∶1.5∶0.5∶10~16),天牛的主要种类、危害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下)王中林 文 / 图然后滴入10%吡虫啉乳油少许,装入盆罐中,再将盆罐置于离地1米高处诱杀。
③饵木诱杀利用天牛成虫羽化后补充营养对树种选择性强的习性,间种诱饵树(预喷8%氯氰菊酯微胶囊剂)诱杀。
如用复叶槭、元宝枫等诱杀光肩星天牛,用桑树、构树、柘树等诱杀桑天牛,用榆树、樱花等诱杀桃红颈天牛,用白蜡、棠梨等诱杀云斑天牛,用马尾松诱杀松墨天牛,用悬铃木诱杀星天牛。
④人工捕杀成虫发生盛期,利用部分天牛成虫有假死性的特点,在早晨诱捕的双条杉天牛成虫性诱剂诱捕松墨天牛植物医院E-mail:**************电话*************本栏编辑:黄华宁摇动树枝,捕杀坠地成虫;也可于夜间利用其趋光性诱集捕杀;捕杀在树干上(皮缝内)交尾(停息)或林间低飞的成虫。
天牛的主要种类、危害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上)
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植食性昆虫,是多数林木上的一种毁灭性蛀干(枝)害虫。
随着造林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及林木树龄增加,天牛类蛀干害虫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成威胁,已成为生态防护林、果树经济林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笔者在分析主要天牛种类、危害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多年防控实践经验,提出其绿色防控综合技术,以供参考。
一、主要种类天牛,全世界已知的约有45 000种,我国发现的有3 100多种,其中危害严重的主要有光肩星天牛、星天牛、锈色粒肩天牛等8种。
1. 光肩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又称柳星天牛、白星天牛。
成虫,体长17~39毫米、宽7~12毫米,体黑色;鞘翅黑色、有光泽,光滑无刺,各有约20个白斑;前胸背板有皱纹和刻点,前胸两侧各有1个刺状突起;触角11节,基部蓝黑色。
幼虫,老熟时长约50毫米,乳白色,无足,前胸背板有凸形纹。
蛹,长30~37毫米,裸蛹,黄白色。
2. 星天牛星天牛,又称花牯牛、盘根虫等。
成虫,体长36~50毫米,体黑色;鞘翅呈黑色、有光泽,具肩刺,各有大小不一的白斑约20个;触角鞭状、11节,细长、卷曲;前胸背板中部有3个瘤状突起,两侧各有1个粗短的刺突。
幼虫,老熟时体长45~60毫米,扁圆筒形,头大略扁,乳白色至黄褐色,背面肉质突起呈椭圆形、中央有2个横沟。
蛹,长30~38毫米,纺锤形,初期为乳白色,后期呈黑褐色。
3. 锈色粒肩天牛天牛的主要种类、危害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上)王中林 文 / 图成虫,体长28~39毫米(雄虫比雌虫小),黑褐色;鞘翅肩角向前微突、无肩刺,翅基1/5部分密布黑色光滑颗粒;触角基瘤突出,较体长略短(雌)或略长(雄),柄节粗短;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前、后端2条横沟明显。
幼虫,老熟时体长42~60 毫米,扁圆筒形,黄白色,前胸背板黄褐色,密布棕色颗粒突起。
蛹,纺锤形,长35~42 毫米,黄褐色。
4. 桃红颈天牛桃红颈天牛,又称红颈天牛、铁炮虫等。
成虫,体长28~37毫米(雄虫身体比雌虫小),体黑色,有光亮;鞘翅翅面光滑,基部比前胸宽,后端较狭;颈多呈红色,南方也有黑色型;前胸背板红色,背面有4个光滑疣突,具角状侧枝刺;触角蓝紫色,基部两侧各有一叶状突起。
天牛防控情况汇报
天牛防控情况汇报近期,我单位对天牛的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情况汇报。
经过多方调研和实地调查,我们对天牛的防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天牛的种类和危害。
天牛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以树木为食,对林木和果树造成严重危害。
目前我国发现的天牛种类较多,其中以松墨天牛、松材线虫天牛、云南栲天牛等为主要危害种类。
它们以幼虫为害,钻入树木内部,破坏树木组织,导致树木生长受阻,严重影响林木和果树的生长和产量。
二、天牛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天牛的危害,我单位积极开展了天牛的防控工作。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天牛危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天牛的踪迹,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天牛的生态调查和研究,探索天牛的生活习性和传播规律,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对天牛的防治技术研究,探索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减少天牛对林木和果树的危害。
三、天牛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开展天牛防控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天牛种类繁多,防控工作难度较大,需要针对不同的天牛种类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
其次,天牛的生活习性复杂,传播规律难以捉摸,给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另外,天牛的防治技术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防控效果和减少环境污染。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天牛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制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首先,我们将加强对天牛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天牛的踪迹,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
其次,我们将加强对天牛的生态调查和研究,深入探索天牛的生活习性和传播规律,为防控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天牛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改进和完善防治技术,以提高防控效果和减少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我单位对天牛的防控工作一直保持着高度的重视和积极的态度,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天牛的防控工作,努力减少天牛对林木和果树的危害,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杨树的天牛虫害及防治
通过林下间作、合理施肥等措施,改善林地的生 态环境,增强天牛天敌的繁殖和生存能力。
杨树天牛虫害的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
保护和繁殖天牛的天敌昆虫,如寄生蜂、寄生蝇等,以控制 天牛的数量和分布。
微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对天牛进行防治,可降低天牛 的繁殖率和生存率。
杨树天牛虫害的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
使用化学药剂如杀螟松、氯氰菊酯等对天牛进行防治,可迅速降低天牛的数 量。
涂干防治
用化学药剂涂抹树干,形成一层保护膜,可防止天牛产卵和侵害树木。
杨树天牛虫害的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
利用天牛成虫的趋光性,使用 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成虫
。
人工捕捉
人工捕捉天牛成虫、卵和幼虫, 减少其繁殖和危害。
阻隔法
评估一
通过对比治理前后的虫口密度、受害树木数量等 指标,对防治效果进行定量评估。
评估二
对防治成本进行评估,包括农药、人力、设备等 成本,以确定防治方案的可行性。
评估三
对防治措施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确保防治措 施符合环保要求。
06
杨树天牛虫害防治的建议与展望
加强杨树天牛虫害防治的政策支持
制定防治政策
杨树的天牛虫害及防治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杨树天牛虫害的种类和特征 • 杨树天牛虫害的监测与诊断 • 杨树天牛虫害的综合防治 • 杨树天牛虫害防治的实践应用 • 杨树天牛虫害防治的建议与展望
01
引言
杨树天牛虫害的现状
杨树天牛虫害是一种常见的林业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 分杨树种植区。
在树干上绑扎塑料薄膜或胶带,阻 止成虫产卵于树干上,并定期更换 薄膜或胶带。
光肩星天牛危害识别与防治方法
果农之友2023.8绿色植保光肩星天牛,学名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 ,1853),属鞘翅目天牛科,又名花牛、白星天牛、柳星天牛等[1]。
国内分布比较广泛,华北、西北、东北、华中、西南、华东、华南等地均有分布,其中华北、西北危害较严重,朝鲜、日本也有分布,20世纪90年代传入美国、加拿大,后又传入法国、英国等欧洲等国家。
光肩星天牛主要危害悬铃木、杨、柳、榆、元宝枫、栾树、槭树等林木,同时也危害柑橘、苹果、梨、核桃、樱桃、桑、沙枣等果树,是农林植物的重要蛀干害虫之一[2、3]。
现将光肩星天牛的危害特点、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果农朋友参考。
1危害特点光肩星天牛以幼虫蛀食树干或大枝条,在幼虫危害期,被危害树木的树干和主枝上有排粪孔,树液和锯末状虫粪从孔口排出,堆积于地面,有时在被害树木的主干枝杈处形成大型虫苞。
成虫啃食寄主的叶柄、枝干嫩皮或叶片,补充营养,但对树木危害不大。
受害严重的树木,木质部常被蛀空,且被害处易感染病害,削弱生长势,树枝易风折或整株枯死。
2形态特征2.1成虫雌成虫体长30毫米左右,雄成虫体长22毫米左右。
体和翅均为漆黑色,有光泽,翅上有不规则白斑20个左右。
头部比前胸小,自后头至唇基有一条纵沟。
触角鞭状,12节,第一节端部膨大,第二节最小,第三节最长,以后各节渐次缩短,自第三节开始各节基部均呈灰蓝色。
雌虫触角等于或短于体长,最后一节末端为灰白色。
雄虫触角超过体长,有时为体长的2.5倍左右,最后一节末端为黑色。
前胸两侧各有1较尖锐的刺状突起[4]。
前翅基部光滑无颗粒状突起,为区分星天牛的重要特征。
头部和体腹面被银灰和蓝灰色细毛。
腿节、胫节中部及跗节背面有蓝灰色绒毛(图1、图2)。
2.2卵长6毫米左右,白色,长椭圆形,稍弯曲,像米粒。
孵化前颜色变深,成为黄色(图3)。
作者简介:唐丽(1989年—),女,硕士,讲师。
星天牛的发生规律与高效防治技术
星天牛的发生规律与高效防治技术天牛是多食亚目天牛科昆虫的总称,有咀嚼式口器和很长的触角,触角常常超过身体的长度,全世界约有超过2万种;有一些种类属于害虫,其幼虫生活于木材中,可能对树或建筑物造成危害。
天牛是植食性昆虫,会为害木本植物,如大部分松、柏、柳、榆、核桃、柑橘、苹果、桃和茶等,一部分棉、麦、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数木材、建筑、房屋和家具等,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主要害虫。
星天牛在肥西县1年1代或3年2代,主要以幼虫蛀食树干基部和主根,当蛀道绕树干根颈部一周即可致使树木整株枯死,应及时加以预防。
现将星天牛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简介如下。
一、形态特征及识别天牛科昆虫特征:体圆筒状;触角长于体长2/3或更长,着生于额的突起上;复眼肾形并包围触角基部;前胸背板侧缘有侧刺突;跗节拟4节或隐5节。
幼虫体肥胖,无足。
星天牛各虫态的具体特征如下:1.成虫。
体长24~39毫米,宽9~15毫米,体漆黑色,有光泽。
触角鞭状11节,触角第三节至末端各节基部均有青白色细茸毛组成的小斑纹,雄虫触角超出体外4~5节,雌虫触角超出体外1~2节。
头部中央有纵走凹线。
前胸背板中部有3个瘤状突起,两侧各有1个粗短的刺突。
翅鞘黑色,基部密布黑色小颗粒,每鞘翅上面散布大小不一由细毛组成的白色星天牛成虫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斑点约20个。
2.卵。
长椭圆状,长5~6毫米,初为白色,后变淡黄色,孵化前变为黄褐色。
3.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45~60毫米,扁圆筒状,头大而扁,黄褐色,上颚黑色坚强,全体乳白色。
前胸背板前方有2个黄褐色飞鸟形斑纹,后半部有1块黄褐色“凸”字形大斑纹。
中胸腹面,后胸及腹部1~7节,背腹两面中央均有移动器,背面肉质突起呈椭圆形,中央有两横沟。
4.蛹。
纺锤形,长30~38毫米,初为淡黄色,后渐变为黄褐色至黑色。
触角细长、卷曲,翅芽超过腹部面第三节。
林木害虫栗山天牛的防控技术
的山脊及 南坡 林地 1 5 以下 的树 干 咬食 木栓 层 ; 虫 还 .m 成 有 趋光 性 , 扩散距 离每 晚可 达 30 l0 m。 0 ̄ O0
2 当 前 主 要 防 控 措 施
2 1 营 林 措 施 .
6 m 不 等 。按 不 同灯 源 的诱 捕 半 径 , 栗 山 天 牛 发 0 在
2 2 2 灯 诱 成 虫 。栗 山天 牛 成 虫 具 有 较 强 的 趋 光 性 , ..
可利用紫外荧光灯 、 黑光 灯 、 压 汞 灯 、 光 灯 、 高 荧 白炽 灯
等诱 集 , 中 紫 外 荧 光 灯 诱 集 效 果 最 好 , 5 紫 外 荧 其 1W 光 灯 的诱 捕 半 径 约 为 7 m; 它 灯 源 的诱 捕 半 径 在 2 5 其 0
2 1 1 抚育 问伐 。及 时采伐 更新 成 过熟 寄 主林 木 , 免 . . 避 该虫 害发 生 ; 对生 长过 密且 有虫 株率 小 于 1 %的林 分 , O 适 时进 行抚 育 间伐 , 间伐 强度 应控制 在 1 % ~2 % 。 5 O 2 2 2 卫 生 伐 。对 有 虫 株 率 1 ~ 2 的 林 分 , . . 0 O 适 时伐除虫害木 , 除虫源 , 免虫害扩散蔓延 。 清 避
第 3期 ( 总第 1 8期) 1
21 0 2年 6月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For s — o c nd Sp ca iy i e tBy Pr du t a e ilt n Chi a n
No 3( . GSNO. 18 1 )
Ji. 0 2 t12 1 l
林 木 害 虫栗 山天 牛 的 防 控技 术
木 鸟 、 鸡 、 鼠 ( 称 五 道 眉 ) 松 鼠 和 花 绒 寄 甲等 天 雉 花 俗 、
专题六:防控柳树天牛危害的解决方案
防控柳树天牛危害的解决方案柳树天牛:幼虫蛀食,成虫产卵并取食叶片,树干内部蛀食削弱树势,降低木材质量,缩短寿命,严重时导致树木迅速枯萎死亡;被蛀食树木容易受其它害虫及病菌侵入,易折。
天牛钻蛀危害处有虫粪。
形态特征:天牛幼虫淡黄或白色,天牛成虫体呈长圆筒形体前端扩展成圆形,似头状,成虫体呈长圆筒形,背部略扁;触角着生在额的突起上,善于在天空中飞翔,天牛体色大多为黑色,体上具有金属的光泽,其成虫常见于林区、果园等处,飞行时鞘翅张开不动。
防治现状:虫粪处剥开树皮,精准防控,铁线从洞里穿入,伸进底部勾出;如果无法勾出,到戳不动为止确定位置,向里灌入药剂或者用棉球浸药堵住,将其毒死。
解决方案:建议采取喷洒防治法,运用喷雾器设备向虫害柳树喷洒氯氰菊酯加高效渗透剂。
喷洒法相较于打孔注射法更加便捷易行。
进行天牛防治时,我们应对不同的季节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以及药物来进行防治。
其中在春、夏季节主要对越冬之后的幼虫进行灭除,而在夏、秋季节主要对于披肩星天牛的成虫、活动幼虫以及虫卵等进行灭杀,其中,秋季主要是对当年新孵化出的幼虫进行消灭。
(1)在春夏季节对越冬后幼虫进行的防治措施。
天牛的产卵方式主要是以破坏树木表皮来进行的,从而是幼虫能够在孵化之后现在树木的表皮层进行啃食,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成长之后,一般是在2-3龄阶段的幼虫便能够啃食进入到树木的内部。
(2)夏秋季节对天牛成虫的喷药防治策略。
由于天牛的幼虫具有一定的隐秘性,所以幼虫的防治工作既费时费力,对于多数树枝上的幼虫并无法及时的发现与消除。
因此,成虫的人工物理捕杀以及喷药灭虫是天牛防治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
(3)秋季时期对新孵化天牛幼虫的防治措施。
这个时期的天牛幼虫尚未进入到树木内部,同时树木的树枝上被害虫啃食的部分会分泌出特殊的树木粘液,跟随这样的痕迹,很有有效的消灭天牛的幼虫,同时这个时期也是采用喷药法来进行幼虫灭杀的最佳时机。
(4)结合树木修枝以及截头保干的方式来促进树木复壮以及防止天牛。
天牛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控措施
天牛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控措施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年第10期1小陇山林区天牛种类与危害1.1小陇山林区天牛种类天牛是小陇山林区主要害虫,尤其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青杨天牛等数量多,危害大。
近些年,随着林产品的频繁流通,小陇山林区树种较多且集中,天牛虫害发生面积上升。
小陇山林区已发现天牛43种,其中危害比较严重的有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主要分布在天水麦积区、徽县及漳县等地,主要危害杨树、柳树等树种;散斑绿虎天牛主要分布在天水麦积区,主要危害核桃;其他还有家茸天牛、榄绿虎天牛等[1]。
1.2天牛虫害危害天牛对经济作物、林木危害严重。
天牛一生要经历4种虫态,卵、幼虫、蛹、成虫,其中幼虫阶段时间最长,危害最大。
根据天牛寄生植物不同,可以将其归为3类,一类寄生于生长着的林木、果树、农作物、花卉等,这类天牛造成损失大,可以导致寄生植物死亡;另一类寄生在死亡植物上,如火烧林地的迹木、枯木上,这类天牛数量最多,可以对自然界中的枯木、腐木等进行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一类寄生于干燥林产品中,如竹材、木材等产品中,这类天牛主要对建筑物、家具甚至电线电缆造成危害,这类天牛寄主范围很广,可以危害植物,也可以随着林产品、苗木及木制外包装进行远距离传播,导致分布范围越来越大。
在营林造林生产中,天牛危害日益突出,经济林、用材林、防风林、防沙林、农田林网及街道、公路、铁路两旁的林带。
由于树种单一、林木密度大、抗性差,容易受到天牛侵袭。
天牛成虫主要以叶片、叶柄及嫩枝为食,并在树干或枝梢上刻槽、打洞、产卵。
天牛幼虫钻蛀寄生植物,在树干木质部或韧皮部钻洞形成虫道,影响林木吸收营养物质,导致生长速度变慢,严重的会导致林木死亡。
树干表面流出黑褐色分泌物,散发腥臭味,污染周围环境,造成林木死亡。
2天牛虫害发生特点2.1天牛对林木危害从东到西逐渐加重20世纪60年代以来,天牛类害虫就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危害猖撅,“三北”防护林体系一期工程中,以杨树为主的大部分林分被天牛毁灭,据统计,2003年,全国天牛虫害面积为64.47万hm2,其中光肩星天牛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2]。
云斑天牛的为害特征及有效防治技术
云斑天牛的为害特征及有效防治技术云斑天牛,又名云斑白条天牛,属于鞘翅目天牛科害虫,是我国林木类主要的蛀干害虫,广泛分布于安徽、湖南、湖北等地。
其主要以幼虫在树干内钻蛀为害寄主为主,造成树干内蛀道纵横交错,严重者可引起树木整株死亡或风折。
这几年,安徽省肥西县林检局对园林绿化树种进行虫情监测调查发现,每年8月上旬,在三河镇、丰乐镇、桃花镇、柿树岗乡、肥西经开区、桃花工业园、严店镇等7个标准地发现云斑天牛为害。
云斑天牛成虫食叶和嫩枝皮,使新枝枯死;幼虫蛀食枝干皮层和木质部,孵幼虫把皮层蛀成三角形蛀道,木屑和粪便从蛀孔排出,树皮外胀纵裂,给林业生产带来较大损失。
为了解云斑天牛生活习性,笔者对云斑天牛的生物学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等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有效防治云斑天牛提供参考。
一、形态特征1.成虫。
云斑天牛成虫体长32~65毫米,宽9~20毫米,黑褐色至黑色,密被灰白色和灰褐色绒毛。
雌虫的触角一般比体略长,而雄虫的触角则超过体长1/3左右。
云斑天牛的前胸背板中央存在1对白色或浅黄的肾状斑点。
鞘翅基部着生许多大小不等的黑色颗粒状瘤突,肩刺大而尖端略向后上方。
鞘翅上生有白或浅黄色的斑点,斑点的形状不同,大小各异,并一直延伸至翅端部。
身体两侧各有1条白色的阔纵带。
2.幼虫。
云斑天牛老熟幼虫体长70~90毫米,前胸宽可达16毫米左右。
虫体为黄白色,通体粗肥。
头部的颚、中缝及额的一部分为黑色,头部其余部分皆为淡棕色。
足已退化为黑点状小突起。
后胸及腹部1~7节的背面存在呈扁“回”字形骨化区。
3.卵。
卵长6~10毫米,宽3~4毫米,长椭圆形,稍弯曲,一端略细。
初期为乳白色,然后逐渐变成黄色。
4.蛹。
云斑天牛的蛹长40~70毫米,黄色。
头和胸部背面多着生有稀疏的刚毛。
腹部背面第1~6节中央两侧也着生有棕色刚毛。
雌蛹第八腹节腹板后缘呈倒三角形,第九腹节腹板后缘中部有生殖孔,生殖孔下方两侧各有1个圆形瘤状突起。
雄蛹第八腹节腹板后缘平直,第九腹节腹板前缘有圆形瘤状突起。
天牛类蛀干害虫绿色防控技术
技术推广天牛类蛀干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天牛类蛀干害虫是薄壳山核桃、纳塔栎、美国红枫等珍贵彩色树种最主要的害虫,一般以幼虫在树干内蛀道危害,具有虫体隐蔽、危害期长、药物难以触及、耐药性强、防治困难等特点。
常见的天牛有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lineolata)、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和星天牛(A.chinensis)等,均会对树木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天牛类蛀干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是在全面掌握天牛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其发生危害程度等级,结合寄主植物、周边环境等具体情况,实施以天敌释放、架设黑光灯等为主的“自然控制”措施,辅以必要的人工、无公害药剂控制措施,同时,配合以选育抗性品种、多树种合理配置等营林措施的技术,重视虫源木防治,加强检疫等进行综合治理,将治理区天牛类蛀干害虫的危害损失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之下。
1营林措施(1)抚育:通过森林抚育(合理修剪、间伐等)、推广应用林农(药、茶)渔牧复合经营模式等技术措施,促进林木生长,以增强树体自身对天牛的抗性,提高森林系统调控能力。
(2)多树种配置:选用抗性树种,进行多品种合理配置,并可通过混栽池杉、水杉、臭椿、苦楝等树种设置隔离带。
(3)虫源树治理:新造林地外围1000m内尽可能清除桑、构等桑科植物。
已造林地内,秋、冬季或早春对严重受害、虫口密度大且丧失使用价值的虫源树作及时伐除处理。
8—9月中旬,修除目标树枯死枝干,并通过焚烧或粉碎进行无害化处理。
2物理防治可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天牛成虫;或者人工捕杀成虫。
3生物天敌防治利用肿腿蜂成虫、花绒寄甲幼虫(卵卡),在4月底5月初天牛蛹期和7—8月天牛幼虫期进行释放作业。
天敌释放前做好虫情调查。
天敌释放时,选择有新鲜天牛虫粪孔的植株,点株式释放。
一般每株被害树上释放天敌100头,每公顷释放8000—10000头,具体可根据害虫虫口高低适当增减释放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部种群治理害虫的防治策略也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正式形成的。这种策略的形成与一种防治方法的成功有关,即释放雄性不育昆虫来消灭害虫的方法。这同所有以前的防治方法都不相同,它不是化学防治,严格地说也不是生物防治,而是利用害虫本身的一种生理特性(生殖的不育性)来防治害虫。但是,其效果竟如此有效,竟然能把一种害虫彻底消灭(释放雄性不育昆虫,在得克萨斯州防治羊皮螺旋蝇Cochliomyia hominiuorax),在防治害虫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这个方法的原理,以及利用这个方法能彻底消灭害虫的成功,便逐渐形成了这一新的策略。事实上全部种群治理的主张早已存在,只是作为一种普遍追求的目的很难做到。全部种群治理论者还承认,对多数害虫要达到完全控制及消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各方面的困难及费用都是极大的,而且也不敢保证一定成功,且对很多害虫无此必要。
根据害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种单一的现状,逐步完成树种结构的调整,采取“治改结合”的战略措施,改虫嗜好树种为抗性树种,改纯林为混交林,有计划建立起一个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森林生态系统。
3.害虫的综合治理和全部种群治理
关于防治害虫的策略,当前存在两种不同的体系,即害虫的综合治理(IPM)和全部种群治理(TPM)。前者是当前世界普遍采纳的策略,即认为只要将害虫种群压低到不造成经济危害水平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对能被自然因素控制而未达到经济阈限的害虫不必防治。因此,要多方设法保护及加强自然控制因素。所谓自然控制因素,主要是指害虫的天敌。假如把害虫都消灭尽了,天敌也就同时死亡。保留下来一部分残存的害虫,作为这些天敌的食物或寄主,使天敌能继续存在,这是加强及维持自然控制的一个方法。
关于混交林和抑制森林害虫的机制,近年来国内外还研究了虫害和林木体内营养物质的相关性。许多昆虫的繁殖和发育与树木中氨基酸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春季树木体中谷氨酸占优势,秋冬季脯氨酸占优势,因此,喜吃脯氨酸的昆虫在干旱年份容易大发生,如大量施用氮肥可起抑制作用。我国一些研究人员根据这个原理,对杨树刺槐混交林和杨树纯林中天牛危害率进行了研究。经实验发现,杨树叶子中蛋白质含量不同,混交林中杨树被害率为70%,两块对照的杨树纯林中分别为97%和100%。事实证明大面积纯林常导致天牛害虫猖獗成灾。
实践证明,不同树种组成的混交林生态系统比纯林复杂,食物链长,营养结构复杂,有利于鸟类栖息和寄生菌类繁殖,使众多的生物种类相互制约,这样任何种类的害虫和有害病原菌都难以大量发生。
混交林中一个树种与另一个树种的相互隔离也是抑制病虫害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原因。如相邻地区病虫害猖獗波及混交林时,由于树种间的机械阻隔,能延缓病虫的发生和蔓延,从而减轻受害程度,同时也较易恢复。
天牛的科学防控
张国庆
安徽省宣州市宣州区森防站
(安徽省宣州市叠嶂中路3号楼邮编:242000)
1.天牛猖獗危害的原因分析
常见危害严重的天牛有光肩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桃红颈天牛、青杨天牛和双条杉天牛等。这些天牛生命周期较长,1~3年才能完成1代,生活史隐蔽,自然控制作用较弱,主动迁移扩散能力多数一般在数百M远。一旦在一个生境定居成功,种群数量就会持续稳定增长,能充分地利用生境的食物资源。就其危害特性而言,天牛危害林木的韧皮部及木质部,造成永久性的工艺损伤,使木材下降等,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或被害处形成纹锤状虫瘿,阻碍养分的正常运输,以致枝梢干枯,或树干内部钻空,果实产量减少甚至全株枯死。松墨天牛还能传播松材线虫病,造成松树发生毁灭性的灾害。天牛的危害,外表虽然可见产卵刻槽、排(泄)粪孔、侵入孔、粪屑、羽化孔和虫瘿等可见症状,但由于被害林木在初期以至中期生长不受明显影响,加之树木高大,故一般不易觉察。即使到了顶部枯枝毕露、肿瘤累累、木材工艺价值丧失殆尽的后期阶段,林木的中下部仍“枝繁叶茂,一片生机”,作为虫源木仍可源源不断地产生大量天牛个体,蔓延扩散,并危害附近林木。
由于物种在不同栖境里长期地演化结果,而形成生态对策(k选择和r选择)。“生态对策”一词表示不同物种的有机体对于其所生存的环境条件的不同适应,并不意味着有机体本身有在天牛科中一些大型天牛(光肩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机红颈天牛等),其生态对策是基本上属于k对策害虫。所以应该采用净化虫源基地,改变生态环境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辅助以化学的、人工的、物理的、生物的多种措施。
另一个重要措施是适地适树营造森林。虽然天牛类害虫可以飞翔到邻近食物充足的林木上取食、产卵,幼虫孵化后钻蛀木质部危害。但如果增强林木抵抗力,则未必成灾。从造林角度来看,适地适树营造森林是很重要的一环。
2.天牛害虫综合治理的对策
在自然条件下,有机体的环境条件很不相同。就栖息的稳定程度论,有的持续的时间极为暂短(例如雨后的临时积水坑),有的则相对地持久(如热带雨林)。在这些栖境中生存的有机体也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演化。一个极端是有机体的体型往往较小,寿命以及每个世代的周期较短,繁殖力很强,但常没有保护后代的机制,因此,其子代的死亡率高,通常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与迁移能力。这类有机体大多适应于短暂的栖境,被称为“r类有机体”(r-organism)。另一极端是有机体体型较大,寿命与世代亦较长,繁殖力小,但常有完善的保护后代机制,因此,其后代死亡率较低,通常不具强的扩散能力。这类有机体大多适应于较为持久的栖境,被称“k类有机体”(k-orgalism)。
天牛的成虫补充营养取食和产卵都有明显的选择性,甚至对树干部位也有明显的选择性。例如,桑天牛成虫,羽化后要在桑、构、栀等桑科植物上补充营养,交配后主要飞往毛白杨或苹果树上产卵,双条杉天牛成虫羽化后寻找生长衰弱甚至枯死的柏树上产卵,凡此等等,都是因为寄主植物体内的天然化学物质。它可以起着刺激昆虫嗅觉器官的作用,引诱昆虫产生定向的行为,直接移向取食或产卵的合适场地。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营造的大面积森林多为品种单一的纯林,特别是杨树片林、农田防护林和行道树,为当地村庄、城镇四旁绿化树木上的喜光天牛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和大面积连续传播危害的条件。因此,要根据害虫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采取增强森林自控能力的营林对策,改变树种单一现状,逐步完成树种结构的调整,治改结合,建立抗虫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