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余热回收装置传热特性的模拟研究
热管技术在荒煤气余热回收上的应用
![热管技术在荒煤气余热回收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b0b668f71fe910ef12df874.png)
热管技术在荒煤气余热回收上的应用一、炼焦荒煤气余热利用技术背景。
1、炼焦荒煤气余热利用技术的必要性。
炼焦化学工业是影响国民经济基础的清洁能源转化的流程工业,是炼焦煤通过干馏、实现焦炭和其关联产品的生产工艺模式,属于典型的能源流程产业。
焦炭生产过程中,配合煤在焦炉中被隔绝空气加热干馏,生成焦炭的同时产生大量的荒煤气。
从炼焦生产过程热平衡分布看,从焦炉炭化室推出的950℃〜1050℃红焦带出的显热余热占焦炉支出热的37%,650℃〜750℃焦炉荒煤气带出热(中温佘热)占焦炉支出热的36%,180℃〜230℃焦炉烟道废气带出热(低温余热)占焦炉支出热的16%,炉体表面热损失(低温余热)占焦炉支出热的11%。
炼焦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显著。
理论及实验数据表明,每生产1 吨红焦的高温荒煤气余热回收后至少能产生0. 1吨0. 6兆帕蒸汽,当前,我国年产焦炭约35300万吨,如其荒煤气余热全部得到回收利用,则半至少可回收3530万吨0.6兆帕蒸汽,折合标煤约380万吨,年可减排二氧化碳量993万吨,节能潜力巨大。
为实施清洁生产,持续减少资源及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焦化行业已成为国家节能降耗方面重点关注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
2、我国炼焦荒煤气余热利用技术的进程。
目前,焦化行业传统做法是喷洒大量氨水,使荒煤气温度降低,进入后续煤化工产品回收加工工段。
这样的结果是,荒煤气带出的热量被白白浪费掉,既流失了荒煤气热能,还增加了水资源的消耗。
炼焦荒煤气余热冋收利用技术在我国经历了近30年的研究历程。
上世纪70年代,采用夹套上升管,夹套内冷却水吸收荒煤气所携带的热量而汽化,产生蒸汽,实现热能的回收利用,简称为“焦炉上升管汽化冷却装置”,这一技术曾一度被多家焦化企业釆用,后因上升管的筒体焊缝拉裂、漏水、漏汽等问题,运行几年后基本停用。
后来经过改进,有的企业把冷却水换成了导热油,导热油与高温荒煤气间接换热,被加热的高温导热油用于煤焦油蒸馏、干燥入炉煤、蒸氨等。
热管技术在余热回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热管技术在余热回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57db4563b3567ec102d8a44.png)
有序 的利用现有能源 ,和谐 的与环境相处是我 国节能技术发展 的 目标 。近年来 ,我国举 办了多次国际热管会议 ,并对热管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术在节能与能源的合理利用方面 ,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
应用。
它们 的工作 温度范 围依 次为・ ℃ 以下 ,・327 7 3 7 ̄ 7℃和 2 7 7 ̄ C以
近年来 ,随着热管技术研究 的不 断成熟与深入 ,特别是 中 温热 管与高温热 管应 用领 域的扩大,热 管技术 已广泛应用于工 业 、民用和 国防等各个领域。 我 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 能源的综合 利用水平较低 。 合理 、
无法解决 的传热难题…。
1热管的类型 、组成与特点
热管是一种具有极高热导 的装置 ,根据热管 的使 用温度, 可将热管分为低温热管 (ro ei h a pp ) c g nc et ie ,中温热管 ( w y 1 o t ea r ha ie e rt e et p )和高温热 管 (ih e ea r et ie 。 mp u p hg mp r ue a pp ) t t h
Sa dria o , u n z o 12 0 C ia t adzt n G a g h u5 2 , hn ) n i 0
Ab t a t h r r to au b er c v re fwa t e t n t e c e c l n u t r a Th sp p r n l s s h i a i n o se s r c :T e ea e a l fv l a l o e i so seh a h mia d s y a e . i a e ay e est t fwa t o e i h i r a t u o h a e o e n n r d c st ea p ia i n a v n e f e t i et c n q e i h n f c u e e o o ia s fe e g , n io me tl e t c v r a d ito u e h p l t d a c so a p e h i u n t e ma u a t r , c n m c l e o n r y e v r n n a r y c o h p u p o e t n a d p a t a e h iu f t e i d sra wa t e tr c v r ra h i e e c s b t e h e t p p x h n e d t e r tc i n r c i lt c q e o n u ti l se h a e o e a e .T e d f r n e e we n t e h a i e e c a g ra h o c n h y n t d t n l x h g ra eas ic s e . r i o a c a e lod s u s d a i e n r Ke wo d : e t i etc n q e wa t e t e o ey; h a i ee c a g r e o o ia s f n r y y r s h a p h i u ; p e seh a c v r r e t p x h p n e ; c n m c l eo e eg u
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共3篇
![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21e55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2.png)
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共3篇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1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
在汽车行业中,余热回收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车用余热回收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汽车排放,减少碳排放量,不仅节约能源,还可保护环境。
为了更好地研究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效果,本文开展了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
首先,我们介绍了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基本原理。
车用余热回收系统通过收集发动机排放出的高温废气中的能量,以供给汽车系统暖气、制动液、发动机预热以及发动机启动等多种用途。
其中,循环工质作为车用余热回收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扮演着传递热量和储存能量的关键角色。
然后,我们详细介绍了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
首先,我们采用热力学计算方法对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讨论了系统各部分的参数设置。
接着,我们搭建了一个小型的测试平台,进行现场试验,以验证模拟结果的有效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更加准确地了解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情况,以及循环工质的传热特性。
最后,我们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优化方案。
结果表明,以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具有更好的热力学性能,但R123具有更好的环保性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循环工质。
综上所述,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这项研究不仅可以为车用余热回收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做出积极的贡献。
同时,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也可以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热力学计算方法的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我们对以R123和R245fa为循环工质的车用余热回收系统进行了研究。
热管式热回收机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热管式热回收机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3c32c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f.png)
热管式热回收机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标题:热管式热回收机组理论和实验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
能源资源的稀缺和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高效利用能源和减少能源消耗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热回收技
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它能够回收废热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热能,实现能源的高
效利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社会对环境的影响。
热管式热回收机组是一种将烟气余
热回收的高效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热管式热回收机组的设计和制造,包括选择热管和换热管材料、热管和换热管的尺寸、热管和换热管的布局等;2)热管式热回收机组的性能评估,包括热效率、压降、强度等性能参数的检测和分析;3)热管式热回收机组的优化设计,包括热管和换热管的优化、热管布局的优化等。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实验研究、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设计和制造热管式热回收机组,并进行性能测试,得到机组的性能参数;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机组
的性能进行评估,并进行优化设计。
预期结果:
本研究旨在设计和制造一个效率高、性能稳定的热管式热回收机组,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设计。
预期结果包括:1)成功设计和制造高效的热管式热回收机组;2)得到机组的性能参数,包括热效率、压降、强度等;3)基于实验数据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性能更优的热管式热回收机组。
研究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热管式热回收机组,可以回收工业烟气余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对于解决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本研究
将对热管和换热器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余热回收双效双温装置关键技术的研究开题报告
![余热回收双效双温装置关键技术的研究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9cf5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d.png)
余热回收双效双温装置关键技术的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主题余热回收双效双温装置关键技术的研究二、研究背景目前,环保意识逐渐高涨,节能减排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针对许多企业在生产中产生的余热问题,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将其回收和利用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余热回收是一种使用废热作为能源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在众多余热回收技术中,双效双温技术因其能够实现多级能量回收和不同温度级别的回收而备受瞩目。
该技术通过将废热进行多次回收,将其从高温状态逐步降低至最终排放要求的低温状态,使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余热回收双效双温装置的关键技术,为企业实现能源回收和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三、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计划通过文献综述、实验研究等方式,深入研究余热回收双效双温装置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双效双温余热回收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研究;2. 双效双温余热回收系统中传热、传质及流体动力学等关键问题的分析研究;3. 基于双效双温余热回收系统的实验研究,主要探究不同温度下的余热回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4. 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双效双温余热回收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为企业实现废热回收和能源节约提供技术支持。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余热回收双效双温装置的关键技术,为企业提供可行的能源回收和节能减排方案,优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余热回收双效双温装置相关的理论、技术等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方法,探究双效双温余热回收系统中传热、传质及流体动力学等关键问题,并分析不同温度下的余热回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五、预期结果本研究计划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提出针对余热回收双效双温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案,为企业实现废热回收和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工作原理
![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c8f6f5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5.png)
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工作原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热管余热回收装置是一种高效能的余热回收技术,通过利用热管的传热特性,将工业设备产生的余热有效地回收利用,达到能源节约和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热管热回收装置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热管热回收装置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3e2ffd410661ed9ac51f3aa.png)
热管热回收装置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关键词:热管热回收装置;空调系统;应用一、热管工作原理(一)工作原理在现在大力提倡低碳节能的时代,空调热回收技术是节能减排的一种方式。
热管热回收装置是节能减排的具体表现。
热回收技术是一个是对排风热量、冷凝器排除的热量及内区热量进行回收,再次利用的过程[1]。
热管的热传递有三种方式:辐射、对流、传导,其中热传导最快。
热管就是利用蒸发制冷,使得热管两端温度差很大,使热量快速传导。
一般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
热管内部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即工质),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
管壁有吸液芯,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
热管一端为蒸发段(简称热端),另外一端为冷凝段(简称冷端),当热管蒸发段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热管一端传至另外一端。
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2]。
二、热管热回收装置类型(一)轮转式热回收装置轮转式热回收装置是一种蓄热蓄湿型的回收装置。
在工作过程中,新风和排风在两个半部对向通过回转着的转芯,转芯主要是由铝、石棉纸等材料制作而成的。
当转芯专项另外一边时,能量就被新风给带走了,这样既使排风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大大提高了排风的回收利用。
这种回收装置的特点就是它的阻力较小,能够顺利的进行回收,因此回收效率就较高;装置本身具有自净功能,避免了清洁的步骤,使换风过程更加通畅。
但同时,这种装置存在着新风可能会被污染的可能,而且此种装置体积较大,不容易装置[3]。
(二)盘管热环式热回收装置盘管式环路热回收装置在结构设计上,在新风和排风的位置分别设置了一个换热盘管,且盘管之间有环路进行连接,盘管里面装有水等流体。
主要靠泵的巨大作用力进行工作。
此种热回收装置的优点就是新风和排风没有交叉污染。
管道布置较为灵活。
热管式通风换热器热回收的实验与研究
![热管式通风换热器热回收的实验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b22f439580216fc700afda2.png)
热管式通风换热器热回收的实验与研究摘要:针对普通住宅日常通风换气的特点设计出一台小型热虹吸管式通风换热器的样机,并利用热虹吸管换热器对房间通风系统中的冷量(热量)进行热回收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测试了该换热器在不同风量和新、排风温差条件下的热回收效率,以及新、排风的压力损失随风速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新风的温降(升)随着新、排风温差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风量的增大而减小;该样机的最大热回收效率在夏季可达70%,冬季为63%,新、排风的最大阻力损失仅为25Pa,节能效果显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享受空调带给我们的舒适环境的同时,却也让我们付出了许多代价。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空调带来的电能消耗让国家能源吃紧,拉闸限电在各大城市频频发生;另一方面,空调所带来的“空调综合症”又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最普遍的做法就是直接开窗通风换气,但这势必会增加空调负荷和采暖能耗。
现阶段,随着我国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步伐,各项节能措施也相继出台。
关于建筑能耗大户的空调和供热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如果能将房间通风换气时的余热进行回收并预热新风,则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也能使室内空调负荷和采暖能耗大大地降低。
在众多热回收方式中,由高效传热元件热管组成的热管换热器因其具有结构简单、耗材少、新排风之间无交叉污染、换热效率高、压力损失小以及动力消耗少等优点,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
但目前利用热管换热器直接在普通建筑进行通风换气和热回收的应用性研究[2-3]相对较少,缺少较为真实全面的实验数据。
如果能利用热管的优点,将其应用在普通住宅通风换气时的余热回收,将能克服和改善现有的新风换气机普遍存在的换热系数不高、辅助动力过大、配套设施过多、成本过高等问题。
鉴于市场上还未有此类成型产品,本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加工出一台适合于进行普通房间热回收的样机,通过实验测试其在不同的风量和室内外温差条件下的热回收效果。
热管特性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热管特性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e28712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2.png)
热管特性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标题:热管特性的实验研究摘要:热管作为一种有效的热传递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学术界对热管原理和特性的研究已经很深入,但是对于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的分析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本研究旨在开展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探究不同工况下热管的特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热管、热传递、实验研究、特性分析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热管是一种基于热传递原理的热管道,利用液体在管内通过汽化和冷凝使得热量传导的设备。
它由容积很小、密闭的外壳、吸附剂、蒸汽空间以及冷凝空间等组成。
热管具有高热传递效率、传热距离长、设备维护简单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学术界对热管特性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是实验研究还需要开展更深入的探究。
对于热管的实验研究,既可以是实验室实验,也可以是工程实验。
实验可以采用静态或动态实验方法,探究不同操作工况下热管的特性。
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热管的特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提高热管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操作工况下热管的特性,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实验测试不同工况下热管的性能参数,包括传热量、传热系数、温度场分布等;(2)分析热管的传热机理,探讨不同工况下热管的传热特性变化规律;(3)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热管实验测试台,采用静态或动态实验方法;(2)针对不同的操作工况,采取不同的实验方法,测试不同的性能参数;(3)建立数学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探究热管的传热机理和不同工况下的传热规律。
三、预期研究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能够得到以下结果:(1)探究不同操作工况下热管的特性,对热管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支持;(2)通过实验和数学模型的分析,深入掌握热管的热传递机理和热传递规律;(3)总结和发表研究成果,对热管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和指导意义。
余热回收用热管及热管式换热器的研究
![余热回收用热管及热管式换热器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5b3284d2e3f5727a5e96283.png)
《工业加热》 36 卷 2007 年第 4 期 第
余热回收用热管及热管式换热器的研究
董其伍,王
(郑州大学
丹,刘敏珊
郑州 450002)
化学工程学院,河南
摘要:简要介绍了热管及热管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热管式换热器在工业余热回收中的应用, 以及热管式换热器运行过程中防止积 灰和低温腐蚀等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热管;热管式换热器;余热回收 中图分类号:TK1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639 2007) ( 04-0037-04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 生存的必要条件,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直接影响着国 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余热回 收是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 不可忽视的问题。热管是一种具有高效传热性能的元件, 它可利用很小的截面积远距离传输大量热量而无需外加 动力。 热管式换热器具有输热能力大、 均温性能优良、传 热方向可逆、热流密度可变、适应环境能力较强、阻力 损失较小等优点,所以热管式换热器能较大限度的回收 利用低品位余热。
参考文献: [1] 潘天明.现代感应加热装置 [M].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6. [2] 戴育航. IGBT 中频变频装置及其在感应加热领域中的应用 [J]. 工业加热,2002,31 1) 33-36. ( : [3] 何熙文,徐承深,孙 翱. Intel 8xC196MC/ MD 高档单片 机原理及应用设计 [M].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4] 李 宏. 电力电子器件设备用器件与集成电路应用指南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5
热管式换热器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的应用
安庆石化炼油厂减压炉于 1995 年运用热管式空气预
新型平板型热管热回收装置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新型平板型热管热回收装置传热性能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eb457cf5fbfc77da269b166.png)
实验过程 中利用 电加热器对蒸发段进风进
行 加热 , 通过 控 制 软件 控 制 其 加热 后 空 气 温 度相 对 恒定 。冷凝 段 利 用 室 外 空气 作 为 自然 冷 源 , 选 取 室外 温度 较稳 定 时段 的数据 。
在热管换热器蒸发段及冷凝段进出 口处分别 布置温度传感器 , 并通过数据采集 系统对实验过 程中的温度数据进行采集和保存 。
叼
:
() 1
图 4为平板 型热 管换 热器分别 在 8 和 4排 排 热 管 条 件 下 , 热 效 率 随迎 面 风 速 的变 化 曲线 。 显 脚 Nhomakorabea=
=
由于利用 自然 冷 源作 为 冷凝 段 进 口空气 , 室外 空 气温度 t 即为冷凝段 进 口空气 温度 t。8排热 管 ,
21 0 1年第 l ( 0期 总第 16期 ) 6
应 用能 源技术
3 1 迎面风 速和 管排 数 的影响 .
4 3
热 回收 系统 的 能量 投 入 产 出 比大 于 常 规 空 调 系 统, 则意 味着采 用该 热 回收系统 是适应 的 ; 否则是
不适 应 的 。
该 组 实验过 程 中 , 持蒸 发 段 与冷 凝 段 空 气 保 流量 相 同。
u i l t e tpie,a c r i g t ha gng te p r me es,s c st ef c eo i sng p ae h a p c o d n o c n i a a tr h u h a a e v l ct h enu e f h y,t mb ro t e r ws,t e a o f fe h a d e h u t i d O o ub o h rt o r s i n x a s ar a S n. T e e u t u d prv d ee e c fr n h r s l wo l o i e r f r n e o s o tmii g d sg d e gn e n p lc to p i zn e i n a n i e r g a p i a n. n i i K e r s: P a e h a i y wo d l t e tppe;He tr c v r e i e;He tta se ef r a c a e o ey d vc a r n f r p ro n e;Re itn e c a a — m ssa c h c r
圆形翅片管换热器在余热回收中流动与传热特性
![圆形翅片管换热器在余热回收中流动与传热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3462bdc9bb4cf7ec4afed05a.png)
F l o w Be h a v i o r a n d He a t Tr a n s f e r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i r c u l a r Fi n n e d Tu b e He a t Ex c h a n g e r Us e d I n Wa s t e—t 0一e n e r g y S y s t e m
J I A N Q i —f e i , WU Mi n g—q u a n , Z H A N We i —m i n ( S c h o o l o f me c h a n i c a l &A u t o mo t i v e E n g i n e e r , S o u t h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6 4 0 , C h i n a )
o u t i f n s i s a p p ox r i ma t e l y 7 . 7 % .T h e e f e c t o f i f n h e i g h t or f h e a t e x c h a n g e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wa s ls a o p r e s e n — t e d .T h i s s t u d y o n c i r c u l a r i f n n e d t u b e h e a t e x c h a n g e r p r o v i d e s t h e t h e o r y b a s i s or f t h e h e a t e x c h a n g e r
关于热管余热回收技术的探讨
![关于热管余热回收技术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9988d0f581b6bd97f19ea7c.png)
而被忽略,即总热阻约等于: R ≈ 热管传热 R 1 + 2 × R 2 + R 3 由此可知:热管即使存在“超导”现象,也 就是内部热阻为零,其总热阻也不会小于直接 换热器热阻。 因此,在燃气锅炉余热回收应用 中,换热面积相同时,热管换热器的换热效果绝 对不会优于直接换热式换热器。
4 热管换热器体积是否会小于直接换热器 由于燃气供热锅炉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多 为后增加,所以换热装置的占用空间也是衡量 换热器可行性的关键因素。换热器的占用空间 往往取决于其体积。选择同样的换热面积时,应 该对比两种换热器的体积。 普通直接换热器烟气与金属换热面的一侧 直接接触,水与金属换热面另一面直接接触,其
5 使用寿命的比较 直接式换热器的寿命,与所使用的材质的 寿命相同。 影响热管寿命的因素很多。归结起来,造 成热管失效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热管内 部真空度被破坏;工作液体热物性恶化;管壳 材料的腐蚀、溶解。 (1 )热管内部真空度被破坏。我们知道热 管内部为 1.0 ×(10 -1~10 -4)Pa 的负压,以现 有热管换热器中应用的热管加工工艺,其负压 能长时间保持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气体分子 很小,无孔不入,就像一罐氧气,如果长时间 不用,其压力会下降。在许多需要维持真空的 设备(例如大型制冷机),都配有真空泵,经过 一定时间都要重新抽真空。作为热管换热器,在 使用过程中要过一段时间就抽真空是不可能的。 真空度被破坏的热管,内部工作液体沸点改变, 其传热性能还不如一根实心铁棒。 (2 )工作液体物性恶化。有机工作介质在 一定温度下,会逐渐发生分解,这主要是由于 有机工作液体的性质不稳定,或与壳体材料发 生化学反应,使工作介质改变其物理性能,如 甲苯、烷、烃类等有机工作液体易发生该类不 相容现象。如果介质为水,更会引起热管内部 的腐蚀。 (3 )工作液体在管壳内连续流动,同时存 在着温差、杂质等因素,使管壳材料发生溶解 和腐蚀,流动阻力增大,使热管传热性能降低。 当管壳被腐蚀后,引起强度下降,甚至引起管 壳的腐蚀穿孔,使热管完全失效。 综上所述,就不难看出为什么有些热管换 热器第一年好用(所有热管均参与传热);第二 年不好用(热管部分失效);第三年、第四年没 有用(因为热管全部无效了)。
热管换热器回收燃气热水器烟气余热研究
![热管换热器回收燃气热水器烟气余热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25a95a51a37f111f1855b57.png)
法、 换 热量 的理 论计 算 方法进 行探 讨 。结合 试验 方 法 , 利 用 热管换 热 器回收 家 用燃 气热 水 器烟 气显
热、 潜热 , 考察 不 同工 况下热 管换 热 器理论 换 热量 与 实测 换 热 量。在 试 验 中回收 到 了凝 结 水 , 说 明
作为 介质 , 在平 直 翅 片管外 进行 对 流凝结 传热 试验 , 结果 表 明对流 凝结 传热 的传 热 系数是 干工 况 下传热
系数 的 1 . 0~3 . 5倍 。 0 s a k a b e 、 M i h a r a等 人 采 用 小 直径 光管 进行 试 验 , 指 出小 直 径 的紧 凑 式换 热
第3 7卷 第 6期 2 0 1 7年 6月
煤 气 与 热 力
GAS & HEAT
Vo 1 . 3 7 No. 6
J u n .2 0 1 7
热 管 换 热 器 回收 燃 气 热 水 器 烟 气余 热研 究
阳 东 , 陈孟倩
( 重庆 大学 城 市建设 与环境 工程 学院,重庆 4 0 0 0 4 5 )
热 的影 响很 小 , 且翅 片间距 对传 热 的影 响可 以忽略 。
目前 , 利 用热 管 回收烟 气显热 、 潜 热 的研究 还鲜 有 报道 。本 文分 析热 管换热 器 的设计计 算 与热 管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天 然气 以 甲烷 为 主要 组 分 , 燃 烧 产生 的烟 气 中 水蒸 气 的体积 分数 为 1 0 % ~2 0 %, 因此 烟气 含 有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c ol f eopc n i l n n e n f ab nier gU ie i , abn10 0 , h a .Sh o o rsaeadCv g er go ri E gne n nvr t H i 50 1 C i ) A iEi i H n i sy r n
Ab t a t I r rt n l z h p r tn h r ce it so e h a x h n e fh a i e, s r c :n ode o a ay et e o e ai g c a a trsi ft e te c a g ro e tp p c h t i a e s s t e c mp t t n lfu d d n mis s fwa e t i l t h e i e Ba e n h s p p ru e h o u ai a i y a c o o l t r o smu ae t e d vc . sdo t e smu ai n o e tta se r c s ft e h a x h n e fh a ie i i e e tf r h i l t fh a r n f r p o e s o h e t e c a g r o e t pp n df r n o ms o f
V16 o 。2 . . N5
Ot 00 c 21 ・
热 管 余 热 回收 装 置 传 热 特 性 的模 拟 研 究
李朝 君 孙 丽 颖 ,
(. 1 哈尔滨工程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 哈尔滨 100 ;. 50 12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航天与建 筑工 程学 院, 哈尔滨 10 0 ) 5 0 1 摘 要: 为分析热管余 热回收装置 的运行特性 , 用计算流体 力学软件 对装置进行 了数值 模拟 , 利 对热
关键词 : 余热回收; 热管 ; 算流体力 学 计
中 图分 类 号 :B 5 T 6 文献标识码 : A
.
文 章编 号 :62— 96 2 1 )5— 55— 5 17 0 4 (0 0 0 0 9 0
S ud fhe tt a s e ha a t rs is o e t e c a e fh a i t y o a r n f rc r c e itc fh a x h ng r o e tp pe
( h nete n m e ftb o c a g h u b ro u e r w,ca g h im t )a d df rn i e p rm t s h n e te da ee r n ie t n t aa ee f e l r ( hn eteil e c yo u a ) t gt h m e tr o ea n e ieet o — c ag e v l i f egs , o e tet p r ue fh iu dr f rn n h nt ot f l e a t r df c
t a f5 r ws,i c e s h p e ffu a l a s n a c h fe to e tta se . h to o n r a e t e s e d o e g s wil lo e h n e t e ef c fh a r n fr l K e r s: se h a e o e ;h a i e;c mp ain lfu d d n mis y wo d wa t e tr c v r y e tp p o utto a i y a c l
d t n ,t r w o d p ro ma c ft e wa t e tr c v r nt ii s o d a a g o e r n e o h se h a e o ey u i.Th o cu i n s u d o f e c n l so ho l b r w h t h fe to e tta se o r he h a x h n e f4 r wsi e trt a e d a t a :t e e fc fh a r n fr twadst e te c a g ro o s b t h n e
管换 热器在不 同结构形式( 变管排数、 改 改变管间距 ) 和不 同入 口参数( 改变烟 气的进 口速度 ) 时的换 热过程进行模拟 , 获得 不同情况 下预热空 气的温度 , 出余热 回收装置 的最佳运行条件. 得 模拟 结果表
明 4排 热 管布 置 时换 热 效 果 优 于 5排 , 气进 口速 度 增 大 时换 热 效 果 也 会 增 强 . 烟
L h o u U i i I a- n ,S N L. n C j yg
( .Sho o N c a c neadT cn l yo H ri ni eigU i r t,H b 50 1C ia 1 col f ul r i c n eh o g f abnE g er n esy a i 10 0 ,hn ; e S e o n n v i r n
2 卷 第5 6 期
21 年 1 月 00 0
哈 尔 滨 商 业 大 学 学报( 自然科 学版)
J u n l f r i ies yo o o r a bnUnv ri fC mmec N tr l c n e dt n o Ha t re( au a S i csE io ) e i
目前 工业锅炉 是我 国主要 的热 能动 力设备 , 随 着 我国经济 快速 发 展 , 能源 消 耗 日益 增 加 , 市 大 城 气质 量 日益 恶化 的问题越 发突 出. 热能动 力方面 在 能耗 高 、 污染 高 的主 要原 因之一 就是锅 炉 的烟气排 放, 锅炉 排烟 问题一方 面在 于烟气 污染 物 的直接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