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二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
《就业促进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域外主要经验: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合理配置举证责任,强化就 业歧视的法律责任,等。
反就业歧视需要法律治理与观念改造协同推进。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节 就业服务和管理
就业服务,指由特定的机构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措施, 以满足劳动者求职就业或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需求的行 为。 基于提供服务主体对就业服务的分类: 公共就业服务 经营性就业服务 就业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促进就业的国家职责
扩大就业:
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另一方面,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就业能力
Fra Baidu bibliotek
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我国相关立法对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做了明确规定,旨在不 断提升劳动者就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完善就业援助:
主要措施包括政策激励、开发公益岗位、积极提供其他就业援助 服务等。
我国常见的灵活就业形式: 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自营就业,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就业政策与目标
就业政策: 从新中国成立初的“两扇门”就业方针,到改革开放初期1980 年提出的“三结合”就业方针,再到2002年提出的积极就业政 策,再到《就业促进法》实现就业政策促进向法律治理的转型 。 延伸问题1:我国就业制度转型中的遗留问题、原因及其影响。 延伸问题2:我国积极就业政策的历史贡献、不足及前瞻。 就业目标: 基于国际国内各种因素,我国就业促进目标在应然层面应定位于 促进充分就业与保障公平就业两个方面。 延伸问题1:我国就业目标面临的现实困境。 延伸问题2:政府促进就业的有限性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义务
主要是指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其主要内容有:培育和完善人力资 源市场,依法保障平等就业权并反就业歧视,规范职业中介机构 的行为,开展劳动力调查统计工作,建立就业登记制度与失业预 警机制,建立全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就业促进法律制度
就业促进概述
第一节
第二节
反就业歧视
第三节
就业服务和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导语
本章与其他各章的联系:就业是劳动法研究与实践的逻辑起 点,是劳动法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劳动就业的界定既是建立 并确认劳动关系的基础,也是进一步认识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学其他问题的基础。 本章考核要求:理解并掌握以下问题:劳动就业的概念和形 式,就业目标,国家促进就业的职责,就业歧视的法律治理, 就业服务和管理的制度框架和要求。 本章教学重难点:我国就业政策转型,政府促进就业与用人 单位和劳动者的相关义务,灵活就业背景下人力资源市场的 灵活性与安全性,就业歧视的法律治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节 反就业歧视
一、就业歧视的认定
二、就业歧视的类型
三、就业歧视的法律治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就业歧视的认定
《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规定:就业歧视主要是 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 统或社会出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效果为取 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 根据《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认定就业歧视需 要同步考察如下要素:歧视原因,歧视行为,歧视类 型,歧视领域,歧视后果,歧视例外。 延伸问题:鉴于就业歧视的界定既需要学习“他者” ,也要“本土化”,我国就业歧视的界定需要考量的 要素。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 就业促进概述
一、劳动就业的概念和形式
二、就业政策与目标
三、促进就业的国家职责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劳动就业的概念和形式
劳动就业的概念 劳动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有 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活动。 劳动就业具有主体特定、劳动自愿、有益社会和有偿劳动等特征 劳动就业的形式: 正规部门就业与非正规部门就业。国际劳工组织认为,两者的主 要区别是,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往往游离于法律保障的范围 之外且工作极不稳定。 灵活就业与标准用工。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就业形式的灵活程度与 从属性的强弱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就业歧视的类型
1
• 性别歧视
• 户籍与地域歧视 • 年龄歧视
2
3 4
• 健康歧视
• 残疾歧视
5
6 7
• 身体歧视 • 其他歧视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就业歧视的法律治理
就业歧视的立法保护:
《宪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残疾人保障法》、 《妇女权益保障法》等规定了公民的平等权、劳动者享有平等就 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禁止就业歧视、保障特殊群体就业等主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