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的乡村改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阳初的乡村改造
晏阳初的乡村改造
2013年06月17日09:36 新浪历史作者:范仄我有话说(15人参与) 1943年5月,晏阳初(右)与爱因斯坦(左)等被膺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十大伟人”时,与主持人沙普列博士(中)合影。
一、“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的一生
最近一段时间,笔者为一种“阅读的激情”所笼罩。之所以说“阅读的激情”,是因为这种激情根源于对一种实践精神的感动;这种感动却来自于阅读,而不是自己用实践本身来承载了这一精神。笔者所读的是台湾学者吴相湘所著的人物传记《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准确地说,笔者所读的是晏阳初这个人。
该书“前言”开篇指出:“近七八十年来,中国识字运动、平民教育、村治、乡村建设、农村复兴、乡村改造的各种呼声和行动,此起彼落,非常热烈。其中倡导较早、工作始终不断(迄今已六十三年)、认识最真切,并且现在仍继续苦干的,只有晏阳初先生。”这段话写于1981年;晏阳初先生已于1990年逝世,享年100岁。正如该书副题所
示,晏阳初的一生是“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的一生:1919年,晏阳初和一百余名留学英美法的中国学生,应募参加为在法国战场的华工们服务的工作。在服务期间,晏阳初认为自己有两大发现:中国农民智慧高、能力强,但缺乏读书求知的机会;中国高级知识分子没有认识到自己多数同胞的“苦”与“力”。从那以后,他矢志终生为苦难同胞服务,教他们识字读书,让他们有扬眉吐气、发扬才智的机会。1920年,“基督徒”晏阳初回国,在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的支持下,先后在华中、华北、华东三处推行识字的平民教育。1923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成立,宣布“除文盲,作新民”的宗旨,晏阳初任总干事,主持一切工作。不久设乡村教育部,把乡村平民作为平民教育的主要对象。1929年,晏阳初与“平教总会”迁往河北定县,组织举世闻名的“定县实验”。实验工作一直进行到1937年“七七事变”。此后,“平教总会”在定县的人员分别南下,继续参加湘川两省的平民教育工作。1941年,“平教总会”将原设于定县的乡村工作育才院,在重庆附近重新开张,培养乡村工作人员。
1943年,美洲各高等学校学术机关举行“哥白尼逝世四百周年纪念大会”,选举全球10位具有革命贡献的伟人。晏阳初因其在中国富有成效地推行平民教育运动而与爱因斯坦、杜威、劳伦斯、莱特、福特等一同入选。当时美国总
统罗斯福发表人类四大自由原则。晏阳初当即提出第五项自由——“人民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并认为它是其他四项自由的基本。1945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文教组织受“第五自由”的启发倡导基本教育计划。1967年,晏阳初在菲律宾马尼拉南郊建立“国际乡村改造学院”,以应用研究、地区作业、训练各国乡村改造领袖人才、协助各国组织“乡村会”为四大工作。该学院很快成为全球“乡村改造”领袖人才的教育基地。通过国际乡村改造学院的国际推广和晏阳初本人的演讲宣传,乡村改造的“定县模式”相继在亚、非、拉各地推广。美国的“和平工作团”、“第四点计划”、“人民对人民运动”,比晏阳初“定县实验”迟三十年,都曾经接受晏阳初的指导。
不言而喻,这是一种伟大的人生。然而,晏阳初的意义至少从三个方面被大陆学者遮蔽了:
第一,在革命与反革命的历史叙事中,乡村建设运动属于非革命的改良派,“归根结底”是“反对用武力推翻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的统治,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幻想在不触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基础上,依靠‘乡村建设’和文化教育救国,是根本行不通
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在暴力革命中,改良主义被宣布为“失败”,乡村建设派被宣布为“失败”,晏阳初也被宣布为“失败”,但笔者认为,被宣布为“失败”的应该
不是他们,而是“中国人民”,是“中华民族”,因为她失去了人类最好的智慧、最好的途径和最好的机会,并将它们与“革命”几乎完全对立起来。
第二,仅仅把晏阳初放在教育史中考察,无法发现晏阳初对于人类的意义。《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指出:“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场社会改良运动。”教育视角不仅无法涵盖晏阳初的社会活动和人生,而且教育本身的意义,小而言之,必须在“乡村改造运动”的整体性中才能得到揭示;大而言之,必须在现代性这一进程中才能得到阐释。笔者认为,晏阳初的社会活动和人生是一件具有丰富细节、富有全球效应和世界意义的现代性事件。
第三,用“西方影响型和本土型”(《剑桥中华民国史》)的比较模式来看待晏阳初的乡村建设运动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也即在“中”、“西”框架中描述他们的区别和意义,是相当片面的。一旦面对中国事务,无论西方人和中国人,都没有能力构建更加超越、更加宏伟、更加规范、更具人类意义的视角。晏阳初的建设方案是经过坚苦卓绝的调查研究、反复实验和螺旋上升而逐步形成的,是贴着乡村大地的。不仅如此,它的方案而且具有很强的超越性,是走向全球的。这种具有普遍性的乡村实验是现代性的典型表现。
二、晏阳初:现象主义的人道主义
如何认识晏阳初的意义?在不能忽视他那持之以恒地在全球范围实施和推广定县实验,使这一方案获得巨大的实践普遍性之外,应该在更广阔的历史社会意义上来看待。该书作者指出:“‘平教总会’为研究乡村改造的实际有效方案,1929年,开始进行定县实验。这一伟大艰巨的创举,具备多项特质:(1)是一革命的运动。(2)是一教育的运动。(3)是一科学的运动。(4)是一民主的运动。(5)是一‘布道’的运动。(6)是一世界的运动。”(P127)这一论断,毫无夸张之意。笔者更愿意从民主自由、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第三世界乡村社会和现代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待这六点意义。
在晏阳初看来,中国乡村的基本问题是“愚”、“穷”、“弱”、“私”,他的乡村建设运动,就以人民全部生活为起点,以民族改造为目标,创立和造就平民教育新体系:用文艺建设攻“愚”,培养农民的知识力;用生计建设攻“穷”,培养农民的生产力;用卫生建设攻“弱”,培养农民的健康力;用公民建设攻“私”,培养农民的团结力,并要求四大建设切合农民生活,联锁进行,相辅相成;采用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种非强制性方式全面推动平民教育。在此指导思想下,他们创造了乡村平民学校、生计巡回训练实验学校、大队组织教学,编制了字表、简化字以及各种程度的农民千字课本、农民读物,并从教育入手,对全县的生产、卫生保健、公民团体组织以及县政改革进行一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