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诺贝尔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届诺贝尔奖
诺贝尔化学奖
1915年
威尔斯泰特(Richard Willstater,1872—1924) 德国人,研究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
1929年
哈登(Sir Arthur Harden,1865—1940) 英国人,研究糖的发酵作用及其与酶的关系.
奥伊勒(Sir Arthur Harden,1865—1940) 瑞典人,研究辅酶
1930年
H.费歇尔(Uails Fischer,1881—1945) 德国人,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
1937年
哈沃斯(Sir Walter Haworth,1883—1950) 英国人,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
卡雷(Paul Karrer,1889—1971) 瑞士人,研究类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B2.
1938年
R.库恩(Riehard Kuhn,1900—1967) 德国人,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1939年
布泰南特(Adolf Butenandt,1903—1955) 德国人,研究性激素.
1945年
维尔塔宁(Aatturi Virtanen,1895—1973) 芬兰人,发明饲料保藏方法.
1946年
萨姆纳(James Batcheller Sumner,1887-1955)美国人,发现结晶蛋白酶.
诺思罗普(John Howard Northrop,1891—) 美国人,制备绩效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斯坦利(Wendell Meredith Stanley,1904—1971) 美国人,制备绩效状态的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
鲁宾逊(Sir Robert Robinson,1886—1975) 英国人,研究生物碱和其它植物制品.
1955年
杜·维尼奥(Vincent Du Vig neaud 1901—1978) 美国人,合成多肽和激素.
1957年
托德(Sir Alexander Robertus Todd,1907-) 英国人,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
1958年
桑格(Frederick Sanger,1918—) 英国人,测定胰岛素分子结构.
1961年
开尔文(Melvin Calvin, 1911--) 美国人,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
1962年
肯德鲁(John Cowdery Kendrew,1917—) 英国人,测定血红蛋白的结构.
佩鲁兹(Max Ferdinand Perutz,1914-) 英国人,测定血红蛋白的结构.
1964年
D.C霍奇金(Dorothy Crowfoot Hodekin,1910—)(女) 英国人,测定抗恶性贫血症的生化化合物维生素B12的结构.
1965年
伍德沃德(Robert Burns Woodward,1917—1979) 美国人,人工合成固醇,叶绿素,维生素B12和其他只存在于生物体中的物质.
1978年
P.D.米切尔(Peter D.Mitchell,1920—) 英国人,研究生物系统中利用能量转移过程.
1980年
W.吉尔伯特(Walter Gilbert,1932—) 美国人,第一次制备出混合脱氧核糖核酸.
P.伯特(Paul Berg,1926-) 美国人,建立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化学和生物分析法.
桑格(Frederick Sanger, 1918—) 英国人,建立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的化学和生物分析法.
1984年
梅里菲尔德(Brace Merrifield,1921—) 美国人,研究多肽合成.
1988年
三位德国人罗伯特·休伯(Robert Huber),约翰.戴森霍弗(Johann Deisehofer) ,哈特穆特·米歇尔(Hartnut Michel)首次确定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立体结构,揭示了模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
1989年
1978年和1981年奥尔特曼与切赫分别发现了核糖核酸(RNA)自身具有的生物催化作用,这项研究不仅为探索RNA的复制能力提供了线索,而且说明了最早的生命物质是同时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和遗传功能的RNA,打破了蛋白质是生物起源的定论.他们独立地发现核糖核酸(RNA)不仅像过去所设想的那样仅被动地传递遗传信息,还起酶的作用,能催化细胞内的为生命所必需的化学反应.在他们的发现之前,人们认为只有蛋白质才能起酶的作用.他最先证明RNA分子能催化化学反应,并于1982年公布其研究结果.1983年证实RNA的这种酶活动. 1992年
马库斯,加拿大裔美国科学家,他用简单的数学方式表达了电子在分子间转移时分子体系的能量是如何受其影响的,他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电子转移过程理论的基础,以此获得1992年诺贝尔奖.他从发现这一理论到获奖隔了20多年.他的理论是实用的,它可以解除腐蚀现象,解释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可以解释萤火虫发出的冷光,现在假如孩子们再提出"萤火虫为什么发光"的问题,那就更容易回答.
1993年
加拿大科学家史密斯由于发明了重新编组DNA的"寡聚核苷酸定点突变"法,即定向基因的"定向诱变"而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奖.该技术能够改变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是生物工程中最重要的技术.这种方法首先是拚接正常的基因,使之改变为病毒DNA的单链形式,然后基因的另外小片断可以在实验室里合成,除了变异的基因外,人工合成的基因片断和正常基因的相对应部分分列成行,犹如拉链的两条边,全部戴在病毒上.第二个DNA链的其余部分完全可以制作,形成双螺旋,带有这种杂种的DNA病毒感染了细菌,再生的蛋白质就是变异性的,不过可以病选和测试,用这项技术可以改变有机体的基因,特别是谷物基因,改善它们的农艺特点.利用史密斯的技术可以改变洗涤剂中酶的氨基酸残基(橘红色),提高酶的稳定性.
美国科学家穆利斯(K.B.Mullis) 发明了高效复制DNA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于1993年获奖.利用该技术可从极其微量的样品中大量生产DNA分子,使基因工程又获得了一个新的工具.
85年穆利斯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的技术,由于这项技术问世,能使许多专家把一个稀少的DNA样品复制成千百万个,用以检测人体细胞中艾滋病病毒,诊断基因缺陷,可以从犯罪的现场,搜集部分血和头发进行指纹图谱的鉴定.这项技术也可以从矿物质里制造大量的DNA分子,方法简便,操作灵活.
整个过程是把需要的化合物质倒在试管内,通过多次循环,不断地加热和降温.在反应过程中,再加两种配料,一是一对合成的短DNA片段,附在需要基因的两端作"引子";第二个配料是酶,当试管加热后,DNA的双螺旋分为两个链,每个链出现"信息",降温时,"引子"能自动寻找他们的DNA样品的互补蛋白质,并把它们合起来,这样的技术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基因工程.
科学家已经成功地用PCR方法对一个2000万年前被埋在琥珀中的昆虫的遗传物质进行了扩增.
1995年
克鲁岑,莫利纳,罗兰率先研究并解释了大气中臭氧形成,分解的过程及机制,指出:臭氧层对某些化合物极为敏感,空调器和冰箱使用的氟利昂,喷气式飞机和汽车尾气中所含的氮氧化物,都会导致臭氧层空洞扩大,他们于1995年获奖.
1997年
化学奖授予保罗.波耶尔(美国),约翰.沃克(英国),因斯.斯寇(丹麦)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生命的能量货币--腺三磷的研究上的突破(或者说表彰他们在研究身体细胞是如何储存和传递能量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因斯.斯寇最早描述了离子泵——一个驱使离子通过细胞膜定向转运的酶,这是所有的活细胞中的一种基本的机制.自那以后,实验证明细胞中存在好几种类似的离子泵.他发现了钠离子,钾离子-腺三磷酶——一种维持细胞中钠离子和钾离子平衡的酶.细胞内钠离子浓度比周围体液中低,而钾离子浓度则比周围体液中高.钠离子,钾离子-腺三磷酶以及其他的离子泵在我们体内必须不断地工作.如果它们停止工作,我们的细胞就会膨胀起来,甚至胀破,我们立即就会失去知觉.驱动离子泵需要大量的能量——人体产生的腺三磷中,约三分之一用于离子泵的活动.
约翰.沃克与另两位科学家同获得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约翰.沃克把腺三磷制成结晶,以便研究它的结构细节.他证实了波耶尔关于腺三磷怎样合成的提法,即"分子机器",是正确的.1981年约翰.沃克测定了编码组成腺三磷合成酶的蛋白质基因(DNA).
保罗.波耶尔与约翰.沃克阐明了腺三磷体合成酶是怎样制造腺三磷的.在叶绿体膜,线粒体膜以及细菌的质膜中都可发现腺三磷合成酶.膜两侧氢离子浓度差驱动腺三磷合成酶合成腺三磷.
保罗.波耶尔运用化学方法提出了腺三磷合成酶的功能机制,腺三磷合成酶像一个由α亚基和β亚基交替组成的圆柱体.在圆柱体中间还有一个不对称的γ亚基.当γ亚基转动时(每秒100转),会引起β亚基结构的变化.保罗.波耶尔把这些不同的结构称为开放结构,松散结构和紧密结构.
2002年
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分别表彰了两项成果,一项是约翰·芬恩与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
2003年
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们研究的细胞膜通道就是人们以前猜测的"城门".
2004年
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6年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科恩伯格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而理解这一点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
自1901年颁奖以来的历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1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德国).利用血清疗法治疗白喉.
1902年,Ronald Ross(英国).关于疟疾的研究.
1903年,Niels Ryberg Finsen(丹麦).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1904年,巴甫洛夫(俄国).在神经生理学方面,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和信号学说.
1905年,R.柯赫(德国).关于结核方面的研究和发现.
1906年,C.高尔基(意大利),桑地牙哥·拉蒙卡哈(Santiago Ramón y Cajal,西班牙).关于神经系统结构的研究.
1907年,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法国),发现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年,Ilya Ilyich Mechnikov(俄国),Paul Ehrlich(德国).关于免疫方面的研究.
1909年,Emil Theodor Kocher(瑞士).关于甲状腺生理学,病理学和外科学方面的研究
1910年,艾布瑞契·科塞尔(Albrecht Kossel,德国).关于细胞化学尤其是蛋白质和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年,Allvar Gullstrand(瑞典).关于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
1912年,Alexis Carrel(法国.关于血管缝合以及血管和器官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Charles Robert Richet(法国).关于过敏反应的研究.
1914年,Robert Bárány(奥地利.关于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及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5年-1918年,未颁奖,奖金划拨到生理医学奖专门的基金上.
1919年,Jules Bordet(比利时).关于免疫方面的研究.
1920年,Schack August Steenberg Krogh(丹麦).发现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制.
1921年未颁奖,奖金划拨到生理医学奖专门的基金上.
1922年,Archibald Vivian Hill(英国),关于肌肉发热方面的研究;Otto Fritz Meyerhof(德国),发现肌肉中耗氧与乳酸代谢之间相关性.
1923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Frederick Grant Banting)(加拿大),John James Richard Macleod(加拿大).发现胰岛素.
1924年,Willem Einthoven(荷兰),发现心电图的机理.
1925年,未颁奖,奖金划拨到生理医学奖专门的基金上.
1926年,Johannes Andreas Grib Fibiger(丹麦) ,发现鼠癌(Spiroptera carcinoma) .
1927年, Julius Wagner-Jauregg(奥地利),发现利用接种疟疾原虫治疗麻痹性痴呆症.
1928年, Charles Jules Henri Nicolle(法国),关于斑疹伤寒的研究.
1929年, 克里斯蒂安·艾克曼(荷兰),发现抗神经炎维生素;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英国), 发现促进生长的维生素.
1930年,Karl Landsteiner(奥地利),发现人类血型.
1931年,Otto Heinrich Warburg(德国),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32年, 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英国),Edgar Douglas Adrian(英国),关于神经功能方面的发现.
1933年,托马斯·摩尔根(美国),发现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
1934年, George Hoyt Whipple(美国),George Richards Minot(美国),William Parry Murphy(美国),发现治疗贫血的肝脏疗法 .
1935年, Hans Spemann(德国), 发现胚胎发育中的organizer effect .
1936年, Henry Hallett Dale(英国),Otto Loewi(奥地利),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1937年, Albert Szent-Györgyi von Nagyrapolt(匈牙利),关于生物氧化过程方面的发现,尤其是维生素C和丁烯二酸的催化作用.
1938年,海门斯(Corneille Jean François Heymans)(比利时),发现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在呼吸调节中的机理.
1939年,Gerhard Domagk(德国),发现磺胺类药物Prontosil的抗菌作用.
1940年-1942年,未颁奖,奖金中的三分之一划拨到主基金,另外三分之二划拨到生理医学奖的专门基金.
1943年,Henrik Carl Peter Dam(丹麦),发现维生素K ;Edward Adelbert Doisy(美国) ,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1944年, Joseph Erlanger(美国),Herbert Spencer Gasser(美国),发现单一的神经纤维具有高度分化的功能.
1945年, 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英国),E.B.钱恩(英国), Howard Walter Florey(澳大利亚)发现青霉素及其在治疗各种传染病中效果.
1946年,Hermann Joseph Muller(美国),发现X射线诱导突变.
1947年,Carl Ferdinand Cori(美国),吉蒂·黛丽莎·柯里(Gerty Theresa Cori,美国),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 Bernardo Alberto Houssay(阿根廷),发现脑下垂体前叶激素在糖代谢中的部分作用.
1948年, 保罗·赫尔曼·穆勒(Paul Hermann Müller,瑞士),发现高效杀虫剂DDT .
1949年, Walter Rudolf Hess(瑞士), 发现间脑的对内脏的调节功能; Antonio Caetano De Abreu Freire Egas Moniz(葡萄牙), 发现脑白质切除手术对某些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
1950年, Edward Calvin Kendall(美国),Tadeus Reichstein(瑞士),Philip Showalter Hench(美国),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
1951年, Max Theiler(南非),发现黄热病疫苗.
1952年, Selman Abraham Waksman(美国), 发现链霉素,第一种有效的结核病菌抗生素. 1953年, Hans Adolf Krebs(英国), 发现柠檬酸循环; Fritz Albert Lipmann(英国),发现辅酶A及其作为中间体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1954年, John Franklin Enders(美国),Thomas Huckle Weller(美国),Frederick Chapman Robbins(美国),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能够在各种组织培养基上生长.
1955年,Axel Hugo Theodor Theorell(瑞典),关于氧化酶性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1956年, 安德烈·弗雷德里克·考南德(美国),沃纳·福斯曼(德国),迪肯森·威廉·理查兹(美国),发明心脏导管术以及循环系统的病理学研究.
1957年,Daniel Bovet(意大利),发现并合成抗组胺,尤其是其对血管和骨骼肌的作用.
1958年,George Wells Beadle(美国),Edward Lawrie Tatum(美国),发现基因受到特定化学过程的调控;Joshua Lederberg(美国),发现细菌遗传物质及基因重组现象.
1959年,Severo Ochoa(美国),Arthur Kornberg(美国),发现RNA和DNA的生物合成机制. 1960年, Frank Macfarlane Burnet(澳大利亚),Peter Brian Medawar(英国),发现获得性免疫耐受性.
1961年,Georg von Békésy(美国),发现耳蜗刺激的物理机制.
1962年,佛朗西斯·克里克(英国),J.D.沃森(美国),M.H.F.威尔金斯(Maurice Hugh Frederick Wilkins,英国)发现核酸结构及其对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1963年,John Carew Eccles(澳大利亚),Alan Lloyd Hodgkin(英国),Andrew Fielding Huxley(英国),发现与神经兴奋和抑制有关的离子机构.
1964年,Konrad Bloch(美国),Feodor Lynen(德国),发现胆固醇和脂肪酸的代谢调控机制. 1965年,François Jacob(法国),AndréLwoff(法国),Jacques Monod(法国),发现酶和病毒合成的基因调节.
1966年,Peyton Rous(美国),发现肿瘤诱导病毒;Charles Brenton Huggins(美国),发现前列腺癌
的激素疗法.
1967年,Ragnar Granit(瑞典),Haldan Keffer Hartline(美国),George Wald(美国),关于眼睛视觉过程中的生理和化学机制研究.
1968年, Robert W. Holley(美国),Har Gobind Khorana(美国),Marshall W. Nirenberg(美国),阐明遗传密码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1969年,Max Delbrück(美国),Alfred D. Hershey(美国),Salvador E. Luria(美国),发现病毒的复制机制和遗传结构.
1970年,Bernard Katz(英国),Ulf von Euler(瑞典),Julius Axelrod(美国),发现神经末梢的体液传递物质及其贮藏,释放,失活机理.
1971年,Earl W. Sutherland, Jr.(美国), 发现激素的作用机制.
1972年,杰拉尔德·埃德尔曼(Gerald Edelman)(美国),Rodney R. Porter(英国),发现抗体的化学结构.
1973年,Karl von Frisch(奥地利),Konrad Lorenz(奥地利),Nikolaas Tinbergen(英国),发现动物个体及群体的行为模式.
1974年,Albert Claude(比利时),Christian de Duve(比利时),George E. Palade(美国),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发现.
1975年,David Baltimore(美国),Renato Dulbecco(美国),Howard Martin Temin(美国), 发现肿瘤病毒与细胞遗传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1976年,Baruch S. Blumberg(美国), D. Carleton Gajdusek(美国),发现传染病产生和传播的新机制.
1977年,Roger Guillemin(美国),Andrew V. Schally(美国)发现大脑分泌的多肽类激素;罗莎琳·苏斯曼·雅洛(Rosalyn Yalow,美国),开发多肽类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
1978年,Werner Arber(瑞士),Daniel Nathans(美国),Hamilton O. Smith(美国),发现限制酶及其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
1979年,Allan M. Cormack(美国),Godfrey N. Hounsfield(英国)开发计算机辅助的X射线断层成像仪
1980年,Baruj Benacerraf(美国),Jean Dausset(法国),George D. Snell(美国),发现细胞表面调节免疫反应的遗传基础.
1981年,Roger W. Sperry(美国),发现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差异; David H. Hubel(美国),Torsten N. Wiesel(瑞典),关于视觉系统的信息处理研究.
1982年,Sune K. Bergström(瑞典),Bengt I. Samuelsson(瑞典人),John R. V ane(英国),发现前列腺素及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
1983年,Barbara McClintock(美国),发现可移动的基因.
1984年,Niels K. Jerne(丹麦),Georges J.F. Köhler(德国),César Milstein(英国),关于免疫控制机制理论的研究以及开发制备单克隆抗体.
1985年,Michael S. Brown(美国),Joseph L. Goldstein(美国),关于胆固醇代谢调控的研究. 1986年,Stanley Cohen(美国),Rita Levi-Montalcini(意大利),发现生长因子.
1987年,利根川进(日本),发现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原理.
1988年,James W. Black(英国),Gertrude B. Elion(美国),George H. Hitchings(美国),关于药物1989年,毕晓普(J. Michael Bishop,美国),瓦慕斯(Harold E. Varmus,美国),发现逆转录病毒原癌基因(oncogene)在细胞中的产生.
1990年,默里(Joseph E. Murray,美国),托马斯(E. Donnall Thomas,美国),关于人体器官和细胞移植的研究.
1991年,内尔(Erwin Neher,德国),萨克曼(Bert Sakmann,德国),发现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功能.
1992年,费希尔(Edmond H. Fischer,美国),克雷布斯(Edwin G. Krebs,美国)关于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作为一种生物调节机制的研究.
1993年,罗伯茨(Richard J. Roberts,美国),夏普(Phillip A. Sharp,美国),发现split genes .
1994年,吉尔曼(Alfred G. Gilman,美国),罗德贝尔(Martin Rodbell,美国),发现G-蛋白及其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1995年,Edward B. Lewis(美国),Christiane Nüsslein-V olhard(德国),Eric F. Wieschaus(美国),发现早期胚胎发育中的遗传调控机理.
1996年,杜赫提(Peter C. Doherty,澳大利亚),辛克纳吉(Rolf M. Zinkernagel,瑞士),发现细胞中介的免疫保护特性.(他们发现了免疫系统是如何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1997年,史坦利·布鲁希纳(Stanley B. Prusiner,美国),发现新的蛋白致病因子朊蛋白.
1998年,罗伯·佛契哥特(Robert F. Furchgott,美国),路伊格纳洛(Louis J. Ignarro,美国),费瑞·慕拉德(Ferid Murad,美国),发现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信号传递功能.
1999年,布洛伯尔(Günter Blobel,美国),发现蛋白质具有内在信号物质控制其运送到细胞内的特定位置.
2000年,阿尔维德·卡尔森(Arvid Carlsson,瑞典),保罗·格林加德(Paul Greengard,美国),Eric R. Kandel(美国),关于神经系统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
2001年,勒兰德·哈特韦尔(Leland H. Hartwell,美国),蒂莫希·亨特(R. Timothy Hunt,英国),保罗·诺斯(Paul M. Nurse,英国),发现细胞周期中的关键调节因子.
2002年,悉尼·布伦纳(Sydney Brenner,英国),罗伯特·霍维茨(H. Robert Horvitz,美国),约翰·苏尔斯顿(John E. Sulston,英国),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程序化凋亡)的遗传调控机理.
2003年,劳特伯(Paul Lauterbur,美国),曼斯菲尔德(Peter Mansfield,英国),关于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
2004年,理查德·阿克塞尔(美国)和琳达·巴克(美国), 关於嗅觉的研究.
2005年,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澳大利亚),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澳大利亚), 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理.
2006年,安德鲁·法尔(美国)和克雷格·梅洛(美国),发现了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
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发现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信号传递功能而获奖.
一氧化氮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一氧化氮是一种神经信使分子,参与包括学习,记忆在内的多种生理过程,并且具有调节脑血流的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后神经末梢,谷氨酸等兴奋性氨基酸通过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引发钙离子内流,激活cN0S产生二氧化氮,继而通过CGMP等途径传递信号.在一些外周神经系统非肾上腺能非胆碱能神经元(nm-adrenergic non-cholinergic neuron,NANC神经元)中,一氧化氮起神经递质的作用,从而调控肠,胃等器官的功能.在神经系统中,一氧化氮除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外,还具有神经毒性.脑缺血诱导表达i N0S,生成大量一氧化氮,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此外,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一氧化氮参与.
一氧化氮在免疫中的作用
一氧化氮是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病原体的有效武器.内毒素,细胞因子能够诱导巨噬细胞等吞噬细胞表达iN0S,继而产生大量的一氧化氮;同时,吞噬细胞呼吸爆发产生大量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一氧化氮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发生快速反应,生成过氧化亚硝基:N0十OL→0N00一(K二三6.7×109L.mol-l.s-l) 过氧化亚硝基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死多种病原体而保护机体,但同时也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近期的研究表明,植物也可通过产生一氧化氮
而抵御病毒等病原体的入侵.
除了以上生理功能外,一氧化氮还在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中起重要作用. 总之,弗奇戈特,伊格纳罗及穆拉德通过深入研究硝酸甘油这种早在诺贝尔时代就已用于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发现一氧化氮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信使分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创建了全新的研究方向,吸引了大批药理学家,生物化学家,神经生物学家从事有关一氧化氮的研究工作.至今,人们对一氧化氮的生理病理作用己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根据一氧化氮对机体的调控机制发现了一些有效的药物(如昔多芬).但直到目前,一氧化氮的生理及病理作用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更加深入地研究.
1999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99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授予原德国的君特-布洛伯尔,他发现了蛋白质有内部信号决定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转移和定位,揭示了人类疾病的数种基因分子结构.
一个成年人体内有一百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有很多由膜包裹的细胞器,各细胞器功能不一,如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线粒体产生细胞需要的能量,内质网和核蛋白体共同合成蛋白.一个细胞有约一百万个蛋白分子,不断分解合成.这些蛋白或要转移出细胞,或要穿过细胞器膜转移到应到的其他细胞器内.这一过程如何有序地发生,多年来人们一直不甚了解.君特-布洛伯尔解答了这些问题.
1971年,布洛伯尔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信号假说",假定细胞分泌出的蛋白内含有引导细胞穿越膜的信号. 1975年他对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做了描述,阐明信号是由类似于"条码"的特殊排列的氨基酸组成,蛋白通过一个通路穿越细胞器.此后20年里,他详细研究出这个过程各个阶段中的分子机理,证明"信号假说"不仅正确,而且是适用于XIA O(酉加考)母菌,植物和动物细胞的普遍规律.他还很快发现,类似的蛋白内信号控制着细胞间细胞器的蛋白转移.在此基础上,布洛伯尔于1980年总结出了如何分类鉴别对应于不同细胞室的蛋白,提出每个蛋白都有指明其在细胞中正确位置的信息,氨基酸顺序决定了一个蛋白是否会穿过膜进入另一个细胞器,或者转移出细胞.
卡洛琳斯卡医学院的评委们认为,布洛伯尔的发现对现代分子生物学影响重大,并且非常有助于理解某些医学机理,尤其是一些遗传性疾病.由于信号出错,新合成的蛋白会在细胞内错误的地点"安家",导致高草酸盐尿,在较早年龄就引发肾结石;又如导致膀胱纤维化.这无疑为治疗一些疑难病症找到了新的思路.布洛伯尔的研究还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细胞作为"蛋白工厂"来生产贵重药品.
2000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2000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授予了瑞典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在"人类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早发现了在神经细胞间的某种信息传递,即所谓的"慢突触传递".这些发现对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信息传导中的紊乱如何引发神经疾病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正是通过这些发现,人们研制出治疗帕金森氏症以及其他抗精神疾病的药物.
人脑中共有数千亿个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通过一个异常复杂的神经网络相互连接.由一个神经细胞传往另一个神经细胞的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传送器进行,这种信号传送在特殊的接触点进行,这种接触点被称作神经键.一个神经细胞可以与其他神经细胞进行上千条类似信息的传送.
阿尔维德-卡尔森教授获奖的原因是他发现了多巴胺(一种治疗脑神经的药物)可以作为人脑中的信号传送器,而且这种药物对于人类控制其身体动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研究成果已使人们意识到,患上帕金森症的原因正是人脑某个部位中缺少了多巴胺,而且人类可以很快研制出针对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卡尔森教授到目前为止已做出了多个后续发现,这些发现已进一步证明了多巴胺对人脑具有重要的作用.他的研究成果还进一步显示了治疗精神分裂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