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通用要求》等14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
ICS 43.040.10
ICS 43.040.10T47 DB510100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100/T 205.2—2016成都市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2部分:设备和充电站要求2016–06–25发布2016–07–01实施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10100/T 205.2—2016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缩略语 (1)4地面设施要求 (2)4.1使用条件要求 (2)4.2技术要求 (2)4.3试验方法 (6)4.4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8)5车载设备要求 (9)5.1使用条件要求 (9)5.2技术要求 (9)5.3试验方法 (13)5.4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15)6电能计量要求 (16)6.1配置及安装要求 (16)6.2充电柜技术要求 (16)7充电站要求 (16)7.1充电站总体要求 (16)7.2充电系统 (17)7.3供配电系统 (18)7.4电能质量的要求 (20)7.5电能计量 (21)7.6通信系统 (21)7.7电气照明 (22)7.8防雷与接地 (23)7.9监控系统 (23)7.10充电站安全及防护 (24)7.11标志标识 (25)DB510100/T 205.2—2016II 前言DB510100/T 205—2016《成都市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技术要求;——第2部分:设备和充电站要求。
本部分为DB510100/T 205—2016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成都兴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四川省川电新能源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南光新能源有限公司、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服务中心。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国家标准
充电站建设
充电站应包括充电设备 、配电系统、监控系统 等,提供快速充电服务
。
充电桩建设
充电桩应布局合理,方 便用户使用,提供慢速
充电服务。
配电系统建设
配电系统应符合电力系 统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可
靠。
监控系统建设
监控系统应实现对充电 设施的实时监控和远程 管理,确保设施运行安
全、高效。
全与环保标准。
建立标准体系
建立健全的充电设施安全与环保 标准体系,为行业提供明确的指
导和规范。
加强技术研发
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充 电设施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06
充电设施国家标准实施与监管
标准实施措施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01
针对充电设施国家标准,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表和
责任人。
加强宣传培训
充电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而郊区、农村等地区的充电设 施建设相对滞后。
充电设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不同地区、不同品牌的充电设施在技术水平上存在差异,给用户带 来不便。
02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国家标准概 述
国家标准的定义与作用
国家标准定义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 准、发布,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 重大意义,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 准。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 汽车的发展,并推动充电设施的建设 。
充电设施需求迫切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充电设施的 建设,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 ,需要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
充电设施发展现状
充电设施建设不足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充电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不足,无法满足新能 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充电设施分布不均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可行性研究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可行性研究作者:段佳钢李玉琴马立聪来源:《时代汽车》2022年第01期摘要: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汽车工业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这就使得电动汽车的研发与应用成为了一个新的趋势和潮流。
目前电动汽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驱动电机的控制技术、能量储存技术等方面,而其中的核心关键技术是电能的存储与分配。
关键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可行性研究Abstract:With today's worl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demand for energy is also higher. At the same tim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increasingly serious, which make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has become a new trend.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f electric vehicles mainly focuses on battery technology,control technology of driving motor,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and other aspects of electric vehicles, among which the key technology is the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energy.Key words: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 feasibility study1 引言目前,电动汽车的发展主要是在传统内燃机和电池两种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研发和应用。
电动汽车充电四项标准发布
电动汽车充电四项标准发布
佚名
【期刊名称】《汽车维护与修理》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在国家标准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四部委合力推进下,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四项国家标准顺利完成,于2011年12月22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1年第21号”批准发布,分别为《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总页数】1页(P96-9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9.72
【相关文献】
1.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等四项国标发布今年3月起实施
2.国内首个“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智能充电及互动响应”技术标准发布
3.电动汽车充电按接口等四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4.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等四项国家标准发布
5.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等四项国家标准通过审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wpt汽车无线充电的国外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wpt汽车无线充电的国外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热点领域之一。
WPT(Wireless Power Transfer)汽车无线充电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充电方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对国外标准化组织在WPT汽车无线充电方面制定的标准进行概述和解释说明。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叙述。
首先,介绍WPT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其次,阐述国外标准对WPT汽车无线充电所规定的相关要求和规范。
然后,对不同国家或地区对WPT汽车无线充电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
最后,在结论部分评估国外标准在WPT汽车无线充电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并探讨我国在该领域标准制定方面的现状以及未来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了解国际上对于WPT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制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并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实施情况,总结WPT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趋势。
同时,希望通过对国外标准的研究和分析,提出我国在该领域标准制定方面的改进措施和发展前景展望。
以上就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内容。
2. WPT汽车无线充电简介:2.1 什么是WPT汽车无线充电WPT(Wireless Power Transfer)汽车无线充电是一种通过非接触方式将电能传输到电动汽车的技术。
相比传统有线充电,WPT汽车无线充电可以在不需要插拔充电器的情况下,实现便捷地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2.2 WPT汽车无线充电的原理WPT汽车无线充电主要基于感应耦合技术,利用特殊设计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磁场耦合实现能量传输。
发射器通过将交流电能转换为高频交变磁场,并将其传输到周围环境中。
接收器则通过捕捉这个交变磁场,并将其转换回直流电能来进行充电。
2.3 国外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国外标准对WPT汽车无线充电的规定与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些标准可以确保不同厂商生产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存在互操作性,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和便利度。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互联互通标准
对现有充电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使其符合互联互通标准 ,同时加强新充电设施的建设,提高充电设施的覆盖率和 便捷性。
管理实施方案
01
建立监管机制
建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互联互通的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职责和监管内
容,确保互联互通工作的顺利推进。
02
制定管理规范
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互联互通的管理规范,包括设备管理、安全管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互联互通标准
汇报人:XXX 2023-12-14
目 录
• 引言 • 充电设施互联互通标准概述 • 充电设施互联互通技术要求 • 充电设施互联互通管理规范 • 充电设施互联互通实施方案 • 充电设施互联互通标准推广与实施建议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
互联互通的重要性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发 展,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 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充电设施的利用率和方便用 户使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互联 互通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充电设施需求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加,充电设 施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需要完善的充 电网络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现状
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01
建立充电设施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设备可用率、故
障处理及时率、用户满意度等。
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02
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充电设施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服务质量改进措施
03
根据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充电设施的服务
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理、服务管理等方面,确保充电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用户权益的保障。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项目表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项目表
摘要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是电动汽车充电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
是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文总结了2024年版的“电动汽车充
电设施标准体系”,对其中的标准进行了全面解读,包括安全标准、设备
标准、质量标准、服务标准等标准要求,以及业界普遍采用的钞票充电、
国家惠及政策等事项,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和可改进的空间提出了自己的
观点。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安全标准;设备标准;质量标准;服务标准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Facility Standards System (2024 Edition)
Abstract
Keywords: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facility standards; safety standards; equipment standards; quality standards;
service standards
一、安全标准
1、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必须符合当时有效的安全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2、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要求有可靠的保护装置,以确保电动汽车充电
安全。
3、充电设备应有良好的热敏性、电流敏感性和电压敏感性,并且在不同条件下适当的热稳定性。
4、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必须安装有恒定和过载自动保护装置,以防止电动汽车电池的过载,在过载的情况下自动断开。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等5项国家标准制定计划汇总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八研究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山东省锂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
5.
20141718-T-339
电动汽车用高压大电流线束和连接器技术要求
推荐
制定
无
2015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临沂市海纳电子有限公司等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
20141714-T-339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推荐
修订
GB/T 20234.2-2011
无
2015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下为非汽车标委会归口的相关项目:
6.
20141639-T-524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电网技术规范
推荐
制定
无
2015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国家电网公司
7.
20141665-T-604
燃料电池供氢系统技术要求
推荐
制定
无
2016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攀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等
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咸阳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非金属矿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科学技术部对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第7204号建议的答复
科学技术部对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第7204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21.07.06•【文号】国科建议高〔2021〕165号•【施行日期】2021.07.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204号建议的答复国科建议高〔2021〕165号曾庆洪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收悉。
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革新方面科技部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十五”到“十三五”期间,连续启动实施国家科技研发专项,持续强化新能源汽车攻关,对包括充电基础设施相关技术在内的核心技术进行持续攻关部署,开展了各种充电技术及相关标准、接口和协议等研究,对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现互联互通提供了重要支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先后启动部署了“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运行安全与互联互通技术”“安全可控、能源互联、开放互通的智能充电网研究与应用示范”“基于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高性能充电系统关键技术”等项目,累计投入国拨经费6000多万元,在多种功率充电、无线充电及充电安全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
在传导充电设备方面,研发了基于碳化硅器件大功率单向充电系统和双向充放电系统,研制了62.5kW充电功率模块,输出电压范围DC200~1000V,满载效率≥97.5%,满载比功率1.65kW/kg。
在大功率充电技术方面,已在北京、南京、常州、深圳、长春等地同时开展技术验证,充电功率覆盖240~360kW,验证了插接器前向兼容性及热管理技术。
在无线充电系统方面,研制了3.3~60kW的无线充电系统样机,无线充电距离≥20cm,无线充电系统整体最大效率可达93%;研制了6.6kW无线双向充放电系统样机,系统整体最大效率86%。
在互操作性方面,确定了互操作性技术方案和性能测试方法,并开展了技术验证。
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印发《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补贴资金管理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印发《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补贴资金管理的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公布日期】2018.12.14•【字号】惠市发改〔2018〕465号•【施行日期】2018.1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关于印发《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补贴资金管理的暂行办法》的通知惠市发改〔2018〕465号各县(区)发改局、大亚湾区工贸局、仲恺科创局,有关企业:根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16-2018年年度省级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财政补贴资金计划的通知》(粤发改能电〔2018〕295号)及省发展改革委的相关工作要求,为加强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补贴(奖励)资金的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我局制定了《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补贴资金管理的暂行办法》,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发展和改革局反映。
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2018年12月14日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补贴资金管理的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补贴(奖励)资金(以下简称“补贴资金”)的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根据《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粤发改能电〔2016〕691号)、《关于下达中央财政201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资金的通知》(粤财工〔2016〕459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2016-2018年度省级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财政补贴资金计划的通知》(粤发改能电〔2018〕295号)、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部门《关于印发做好广东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地方财政补贴工作的通知》(粤发改产业函〔2018〕518号)等规定,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补贴资金是指由中央、省财政下达的,用于引导和支持全市充电设施(包括充电和换电设施)建设和运营的补贴资金。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1部分技术要求》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1部分:技术要求》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标准是在行业主管部门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会的领导下,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立项公示及管理下,成都兴新新能源汽车公司牵头起草的成都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二、立项背景和意义1、我国处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应用推广3个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但标准化落后,有必要尽快实现“有标准可依”。
我国已经进行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和换电的标准化工作,无线充电作为向电动汽车提供能量的第三种方式,其标准化工作在我国还没有开展,这与我国的技术和产业领先地位不匹配。
2、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应用具有特殊优势,标准化是其推广发展的前提条件。
无线充电系统可用于电动汽车在车库、停车场、充电站等场所的无人值守自动充电,大幅提升土地使用效率,构建电动汽车充电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新模式,加速实施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对于已经投身于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开发和应用的车企、设备商、电力企业、运营企业、用户来说,无标准可依的状态阻碍了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推广。
3、助力创新型城市在标准创新层面有所成就。
4、助力相关产业规模化发展、产业集群协同进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总体要求,并规定了标准体系架构。
三、主要编制过程(一)标准启动在2016年3月,成都兴新新能源汽车公司牵头启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标准的起草编制工作。
并进过专家组封闭工作会议的形式完成了标准的工作组草案。
(二)标准讨论工作组在包括成都市兴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四川省川电新能源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南光新能源有限公司、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成都产品质量检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服务中心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参与下,于2016年3月起,开展了2次标准讨论会。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2016版)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2016版)(征求意见稿)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是推动各行业健康、规范、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把电动汽车发展作为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为有效支撑电动汽车及充换电设施产业发展,在国标委和国家能源局的领导下,第一届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开展标准体系研究,发布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以下简称“标准体系”)。
随着充换电设施产业的快速发展,无线充电技术、大功率充电技术等新型充电技术的应用,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对充电设施互联互通、充电过程安全、充电系统信息安全等充电服务新需求,以及电动汽车将作为储能单元将成为未来能源互联网重要组成部分,并参与智能电网友好互动的发展趋势,标准体系亟需开展相关内容新增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结合新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标委会开展了标准体系(2016版)研究制定工作。
一、标准体系建设意义标准体系是按领域内标准间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的整体,具有集合性、目标性、整体性、适应性等特征。
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是充换电设施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对于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充电技术发展以及标准计划项目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明确充换电标准体系的编制规划。
充分考虑充换电设施产业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及建设运营需求等情况,结合当前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标准体系,明确不同时期充换电标准制修订涵盖范围、制定计划等,为充换电设施标准发展提供支撑。
适应充换电设施产业的技术发展。
标准体系成为我国充换电设施产业的基本遵循,推动充换电设施产业从无序发展到规范发展转变,引领充换电设施的技术发展方向,有利于支撑我国充换电设施产业发展。
指导充换电标准制修订工作。
标准体系明确了标准制修订时间节点和制修订任务,为标委会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有效推进标委会工作规范、有序发展。
二、标准体系框架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应涵盖充换电设备制造、检验检测、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全方位,主要解决电动汽车推广过程中的充电安全、互联互通、设备质量、设施规划布局、计量计费等关键问题。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标准目次
参考资料:
内容范围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2020)规定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总体要求、 分类、互操作性要求、通信要求、环境测试、安全要求、结构要求、材料和部件强度要求、标识和说明要求等。 该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静态磁耦合无线充电系统,其供电电源额定电压最大值为1000V(AC)或1500V(DC),额 定输出电压最大值为1000V(AC件
参考资料:
意义价值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2020)的制定和发布,有利于加速无线充电产业 链的完善速度,同时能够促进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该标准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是从无 到有的巨大突破,能够加速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提高民众对无线充电的认知度,为无线充电相关企业提供良好 的依据和保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该标准助力创新型城市在标准创新层面有所成就,助力相关产业规模化发 展、产业集群协同进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主要起草单位: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 汽车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厦门新页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2020)规定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总体要求、 分类、互操作性要求、通信要求、环境测试、安全要求、结构要求、材料和部件强度要求、标识和说明要求等。 该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静态磁耦合无线充电系统,其供电电源额定电压最大值为1000V(AC)或1500V(DC),额 定输出电压最大值为1000V(AC)或1500V(DC)。
史上最全!无线充电产品认证攻略
史上最全!⽆线充电产品认证攻略何为⽆线充电?就是不需要充电线连接就能充电的技术。
⽆线充产品主要是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亚洲的话经销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本、韩国、沙特、台湾、新加坡和⾹港等。
⽆线充的基本原理:是需要在⼿机和⽆线充电器发送和接收端各装⼀个线圈,发送端线圈连接有线电源产⽣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感应发送端的电磁信号从⽽产⽣电流。
电磁感应式,其它3种⽅式分别是磁场共振式、⽆线电波式、电场耦合式,⽽实现⽆现在⽤得最多的⽆线充电技术主要是使⽤电磁感应式线充电也是有标准的⽆线充电标准有:Qi标准、PMA标准、A4WP标准Qi标准:Qi标准是全球⾸个推动⽆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线充电联盟(WPC)推出的⽆线充电标准,此标准采⽤电磁感应技术,具备兼容性以及通⽤性两⼤特点。
⽆线充电产品需要通过Qi认证标识,然后相应的还有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认证标识也需要取得。
全球⽆线充产品认证介绍⼀、Qi认证若产品使⽤Qi标准,就必须通过Qi认证以确保其安全性,互操作性和能源效率要求。
点此详细了解⽆线充电产品Qi认证⼆、CE-RED认证⽆线充产品销往欧盟市场,除Qi认证仍需要做CE-RED认证,ROHS和REACH认证。
1. ⽆线充产品CE-RED认证流程2. ⽆线充产品CE-RED认证必备资料1)User manual(⽤户⼿册,英⽂);2)Block Diagram (⽅框图,标明全部晶振);3)Schematic(电路原理图,⽅框图和电路原理图要对应);4)Operational Description(⼯作原理说明,英⽂);5)⽆线模块电路图与规格书;6)PCB Layout;7)Label(标签);8)签名⽂件(倍测检测做好,客户签名确认即可);9)开案申请表;三、FCC ID认证⽆线充产品销往美国市场,除Qi认证仍需要做FCC ID认证。
点此详细了解美国FCC ID认证1.⽆线充产品FCC ID认证流程2.⽆线充产品FCC ID认证必备资料⽆线充产品FCC ID认证准备资料与上述CE-RED认证准备资料是⼀致的。
最新1-《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编制说明
1-《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编制说明广东省地方标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Part 1: Generalrequirements(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2015年10月一、任务来源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5年7月14日批准立项(粤质监标函〔2015〕402号),立项名称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佳华利道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广东省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华南理工大学、普天新能源(北京)联合起草。
本标准由广东省电动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二、编制背景、目的和意义我国处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应用推广3个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但标准化落后,有必要尽快实现“有标准可依”。
我国已经进行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和换电的标准化工作,无线充电作为向电动汽车提供能量的第三种方式,其标准化工作在还没有开展,这与我国的技术和产业领先地位不匹配。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应用具有特殊优势,标准化是其推广发展的前提条件。
无线充电系统可用于电动汽车在车库、停车场、充电站等场所的无人值守自动充电,大幅提升土地使用效率,构建电动汽车充电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新模式,加速实施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对于已经投身于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开发和应用的车企、设备商、电力企业、运营企业、用户来说,无标准可依的状态阻碍了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推广。
本标准的编写有助于创新型城市在标准创新层面有所成就。
助力相关产业规模化发展、产业集群协同进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总体要求,并规定了标准体系架构。
《电动汽车线充电系统 第2部分设备要求》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第2部分:设备要求》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标准是在行业主管部门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会的领导下,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立项公示及管理下,成都兴新新能源汽车公司牵头起草的成都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二、立项背景和意义1、我国处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应用推广3个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但标准化落后,有必要尽快实现“有标准可依”。
我国已经进行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和换电的标准化工作,无线充电作为向电动汽车提供能量的第三种方式,其标准化工作在我国还没有开展,这与我国的技术和产业领先地位不匹配。
2、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应用具有特殊优势,标准化是其推广发展的前提条件。
无线充电系统可用于电动汽车在车库、停车场、充电站等场所的无人值守自动充电,大幅提升土地使用效率,构建电动汽车充电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新模式,加速实施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对于已经投身于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开发和应用的车企、设备商、电力企业、运营企业、用户来说,无标准可依的状态阻碍了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推广。
3、助力创新型城市在标准创新层面有所成就。
4、助力相关产业规模化发展、产业集群协同进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总体要求,并规定了标准体系架构。
三、主要编制过程(一)标准启动在2016年3月,成都兴新新能源汽车公司牵头启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标准的起草编制工作。
并进过专家组封闭工作会议的形式完成了标准的工作组草案。
(二)标准讨论工作组在包括成都市兴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四川省川电新能源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南光新能源有限公司、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成都产品质量检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服务中心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参与下,于2016年3月起,开展了2次标准讨论会。
国外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政策
国外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政策【知识文章】国外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政策1. 前言与引入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电动汽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在国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本文将深入探讨国外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政策背景、技术原理、发展现状以及个人观点。
2. 无线充电技术的背景2.1 政策背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是创新与绿色发展的结合,各国政府纷纷制定政策支持其发展。
欧洲国家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和财政补贴,鼓励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无线充电技术的运用。
2.2 技术背景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不需要物理接触的情况下将电能传输到电动汽车中的技术。
通过电磁场的传输,电动汽车可以在移动过程中实现充电,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便利性。
3. 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现状3.1 国外技术发展在国外,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斯拉公司在美国推出了自家的无线充电系统,为电动汽车用户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其他国外汽车制造商也在积极研究和使用无线充电技术,使得电动汽车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3.2 国内技术发展虽然国内电动汽车市场也在迅速成长,但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相对较少。
目前,国内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集中在实验室阶段,商用化仍面临一些挑战。
然而,我坚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府支持的加大,国内无线充电技术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4. 无线充电技术的优势与挑战4.1 优势无线充电技术相较有线充电技术具有以下优势:一是使用更方便,不需要插拔充电器;二是更高的充电效率,降低能源浪费;三是更低的操作风险,避免意外触电等安全问题。
4.2 挑战无线充电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
需要建设覆盖范围广、充电效率高的无线基础设施;需要统一标准和协议,以确保不同厂商的电动汽车都能够进行无线充电;还需解决电磁辐射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影响问题。
5. 个人观点与未来展望5.1 个人观点个人认为无线充电技术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充电标准统一风起北美
充电标准统一风起北美作者:赵子垚来源:《汽车纵横》2023年第09期更名为NACS(北美充电标准)的特斯拉TPC充电接口,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截至8月20日,包括福特、通用、Rivian、Lucid等在内的众多车企已确认将在北美市场采用特斯拉NACS标准。
此外,现代、本田、沃尔沃等也计划采用NACS标准,以便使其北美车主能够使用特斯拉在该区域市场布设的1.2万个超级充电桩。
大众旗下的电动汽车充电部门Electrify America虽然在美国和加拿大建设超过850个充电站和近4000个充电桩,从而让大众在北美市场具有一定的充电网络自给能力。
然而,大众也表态,集团及旗下品牌目前正评估面向北美客户实施特斯拉NACS标准的可能性,并与特斯拉方面开展谈判,谋求接入特斯拉超级充电网络。
除车企之外,使用CCS1标准的诸如ChargePoint、EVgo、Blink Charging等北美充电设施运营商也陆续官宣,将提供适配特斯拉NACS标准的充电桩。
经粗略统计,这些车企和充电设施运营商分别占据北美电动汽车市场和充电市场的近八成份额。
一时看来,北美充电标准和市场呈现出统一势头。
除车企之外,使用CCS1 标准的诸如ChargePoint、EVgo、Blink Charging 等北美充电设施运营商也陆续官宣,将提供适配特斯拉NACS 标准的充电桩。
经粗略统计,这些车企和充电设施运营商分别占据北美电动汽车市场和充电市场的近八成份额。
特斯拉NACS标准起势,是一场典型的非官方替代官方标准的案例。
2022年 11 月,特斯拉在宣布充电接口标准改为现名的同时,还开放了特斯拉电动车充电连接器设计,包括技术规范、附件、交直流充电接口数据表以及充电接口的CAD数据。
这些材料显示,NACS具有更好的快充和超充兼容性,从而有望取代CCS世代存在差异的充电基础设施。
其中,NACS的最大特点是尺寸仅为CCS连接器的一半,而充电功率则是后者的两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
制定
无
12个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3
20150672-T-339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推荐
修订
GB/T 18386-2005
无
24个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4
20150680-T-339
24个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7
20150679-T-339
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技术条件
推荐
制定
无
24个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8
20150678-T-339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包装运输规范
推荐
制定
无
24个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150668-T-524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电动汽车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推荐
修订
GB/T 18487.2-2001
无
12个月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14
20150669-T-524
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设备安全性测试规范
推荐
制定
无
12个月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要求
推荐
制定
无
24个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12
20150667-T-524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推荐
修订
GB/T 18487.3-2001
无
12个月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13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
推荐
制定
无
24个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5
20150673-T-339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推荐
制定
无
24个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6
20150674-T-339
电动汽车仪表
推荐
制定
无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通用要求》等14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汇总表
序号
计划编号
项目名称
标准性质
制修订
代替标准号
采用国际标准
项目周期(月)
主管部门
归口单位
起草单位
1
20150675-T-339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用要求
推荐
制定
无
12个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兴新能源汽车
2
20150676-T-339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9
20150677-T-339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材料回收要求
推荐
制定
无
24个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10
20150670-T-339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卸要求
推荐
制定
无
24个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11
20150671-T-339
国家电网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