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论文关于我国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同名20933)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e7250d0740be1e650e9af0.png)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投资和外贸长期处于支柱地位,消费需求却严重不足。
而近年来,全球性外贸供需结构变动引起经济个体对消费需求逐步依赖,及经济个体在选择更为优质的发展路径时对内部消费有效增长的倾向,都昭示着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通过宏观调控刺激消费的必要性。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经济发展1 我国经济发展与城镇居民消费现状理论上,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相对于投资和贸易更为稳定,应对经济增长作出更大的贡献。
然而,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内消费需求却长期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
根据IMF和世界银行的统计,1990年以来,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左右,而近20年来,我国消费率最高也仅为63%。
投资依旧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2000年至今,增量资本产出率逐年上升,表明投资虽得到大幅增长,其效率却不断下降。
重复性投资建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会因投资产出长期得不到消化吸收而形成泡沫,威胁经济的健康发展。
此外,我国还面临外贸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在最近两年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部分省份出现了企业大量倒闭、失业人群庞大的局面,也因此滋生了不少社会问题。
2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宏微观分析消费行为具有双重性质。
一方面,消费具有个体独立性,属于微观经济范畴;另一方面,消费是重要的经济指标,其总量和结构上的变动会极大地影响一国的经济,因而也兼具社会属性,属于宏观经济范畴。
据此,本文将从宏微观两个角度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进行实证分析。
个体的消费决策依赖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由消费能力引申出消费约束的概念,阶段性消费、预防性储蓄与外部经济原因等构筑了消费的规划函数。
根据生命周期假说,未来收入是影响现期消费的因素,同时,也应注意消费与财产之间的关系。
鉴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外部经济环境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个体消费者当下的消费决策基于较近的未来,而非整体生命周期。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c889c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c.png)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摘要】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通过对宏观经济发展与消费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地区差异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以及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其中消费结构对消费水平影响较大,地区差异也是造成消费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在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并展望未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将继续提升。
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宏观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消费结构,地区差异,经济增长,特点,政策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居民消费水平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消费水平不仅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同时也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深入研究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更好地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优化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深入探讨影响消费水平的各种因素,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宏观经济发展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探讨经济增长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2. 探讨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关系,分析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消费特点;3. 研究消费结构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探讨不同消费品类在居民消费中的重要性;4. 分析地区差异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探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5. 探讨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以上问题,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和特点,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促进我国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计量经济学论文关于我国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关于我国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a5780ace2f0066f433227c.png)
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扩张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大,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拉动作用。
我国经济逐步由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社会消费需求不足,居民消费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特别是对于如何启动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及时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居民消费需求变动趋势,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情况的国民消费政策,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我国的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北京有两千多万常住人口,其中城镇人口数达到1600多万,数量和比例都很高。
因此,以北京市城镇居民为基础进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影响因素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
二.理论基础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该假说认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消费倾向。
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是递减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种理论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绝对收入假说在肯定收入对储蓄约束和心理功能影响这两个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其局限在于:1.排斥每个人消费、储蓄行为受他人影响的事实,肯定个人消费、储蓄是孤立的行为,从而忽视社会因素对消费、储蓄的影响,结果把居民储蓄变动看成孤立的个人行为。
2.排斥每个人收入的跨期预算,从而忽视储蓄心理预期和生命周期功能,结果不能从动态的、长期的角度反映储蓄变动的态势。
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该假说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在稳定的收入增长时期,总储蓄率并不取决于收入;第二,储蓄率要受到利率、收入预期、收入分配、收入增长率、人口年龄分布等多种因素变动的影响;第三,在经济周期的短期中,储蓄率取决于现期收入与高峰收入的比率,从而边际消费倾向也要取决于这一比率,这也就是短期中消费会有波动的原因,但由于消费的棘轮作用,收入的减少对消费减少的作用并不大,而收入增加对消费的增加作用较大;第四,短期与长期的影响结合在一起。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c323e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8.png)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是与经济体系变化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改善和提升。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受到社会收入水平提高、物价持续降低以及居民收入分布优化等
多种因素的支持和影响。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收入总量蓬勃增长,相关部门的支出也随之大
幅提高,为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提供了充分的支持。
此外,政府设置的有关社会保障政策
也进一步回馈给社会普遍赋予了更多的收入。
从2016年到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由14096元增加到17589元,在三年间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这有利于居民消费水
平的提高。
其次,随着货币的持续流通和政府的调控,我国物价水平得到持续调控,比以往更加
稳定。
具体数据表明,2018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去年上涨1.5%,同比10月以来为连续14个月处于1.5%以下,是1998年以来最低水平。
稳定的物价水平也极大地增强了居民消费能力,也为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此外,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积极优化我国居民收入分布格局,在构建更加
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也为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政策支撑。
2018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高财税政策、丰富就业政策,优化薪酬政策,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以及
多种政策,着力推动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从而有效提高了居民消费水平。
计量课程论文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计量分析及对策建议
![计量课程论文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计量分析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64e60c1d5bbfd0a7956738e.png)
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计量分析及对策建议内容摘要: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历史及现状研究,建立了居民消费水平的经济模型,并研究了模型中主要变量对模型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对策建议一、引言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对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
笔者以分析居民消费水平为目的,同时考虑了其他一些指标的分析需要,根据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构思,在建模时作了如下处理:1、该模型为线性模型。
2、主要采集的样本是1978年以后的,因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有了极大的改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故这一时期的样本更能反映这种变化。
3、模型中将居民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经验引入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以求能使模型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单因素分析1、国内生产总值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为了研究居民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我们把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性指标。
由经济理论分析可知,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有密切关系。
因此,我们设定居民消费水平Y t 与国内生产总值X 1的关系为: 1111μβα++=X Y t假定模型中随机误差项1μ满足古典假定,运用OLS 法估计模型参数,结果如下:10368.02275.93X Y t +=(9.2969)(181.1983)其中,可决系数2R =0.9993。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拟合度很好,可决系数很高,这也表明国内生产总值确实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影响。
其中,GDP 每增长1亿元,居民消费水平平均增加0.04元。
2、居民人均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如果说国内生产总值是宏观影响因素,那么居民的人均收入就是微观影响因素。
由于我国城乡差距比较显著,于是在这里分别考察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eviews计量经济学实验论文凯恩斯消费理论的实证分析分析我国人均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修改)
![eviews计量经济学实验论文凯恩斯消费理论的实证分析分析我国人均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963e6179172ded630a1cb689.png)
凯恩斯消费理论的实证分析—分析我国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因素我国居民人均消费影响因素分析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绝对数逐年增长,农村居民的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08年的4760.6元,增长了33.63倍;城镇居民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长到2008年的15780.8元,增长了44.95倍。
从1997年开始,我国的GDP年平均环比增长率保持在12.8%左右,而同期我国农村居民实际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26%,城镇居民的实际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9%。
根据相关经济理论与实践,投资、出口和消费一向被认为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
温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扩大居民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反映了这一点,“增加消费,扩大需求,启动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
因此,对于消费的研究就显得极为迫切且具有重要意义。
著名的凯恩斯消费理论中,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消费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消费信贷、利率水平等等。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消费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在我国居民消费还存在着两个几乎完全不同的消费群体: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
对于两个不同的消费群体,他们各自的消费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孰轻孰重呢?即我国政府应该将经济的增长点着重放在刺激哪个消费群体上呢?是农村居民呢还是城市居民呢?对此我们展开了关于我国人均居民消费的研究分析。
二、模型设定(1)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消费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消费信贷、利率水平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收入。
因此《宏观西方经济学》中假定消费与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函数关系,即凯恩斯消费函数: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计量经济学论文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
![计量经济学论文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https://img.taocdn.com/s3/m/121cc45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c.png)
计量经济学论文: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引言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是计量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水平的差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计量模型的分析,探讨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以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和参考。
数据来源和描述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
主要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支出、人口信息、价格指数等。
以下是数据的主要描述:•城乡居民收入:包括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消费支出:包括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人口信息:包括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总量和结构。
•价格指数:包括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模型设定为了探索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我们使用了以下计量模型进行分析:1. 静态计量模型首先,我们使用静态计量模型来研究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相关性。
模型设定如下:$$ C_i = \\beta_0 + \\beta_1Y_i + u_i $$其中,C i代表第i个居民单位的消费支出,Y i代表该居民单位的收入水平,$\\beta_0$和$\\beta_1$分别为模型的截距和斜率,u i为模型的误差项。
2. 动态计量模型其次,我们使用动态计量模型来考察城乡居民收入对当前和未来消费的影响。
模型设定如下:$$ C_{i,t} = \\alpha_0 + \\alpha_1Y_{i,t} + \\alpha_2Y_{i,t-1} + \\alpha_3Y_{i,t+1} + v_{i,t} $$其中,C i,t代表第i个居民单位在时期t的消费支出,Y i,t代表该居民单位在时期t的收入水平,Y i,t−1和Y i,t+1分别代表该居民单位在前一时期和后一时期的收入水平,$\\alpha_0$、$\\alpha_1$、$\\alpha_2$和$\\alpha_3$为模型的参数,v i,t为模型的误差项。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计量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 )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计量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 )](https://img.taocdn.com/s3/m/36276f68b84ae45c3b358c3d.png)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计量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不断增长。
由于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经济意义。
选取国民收入总额、前一年城镇居民消费总额、平均货币流通量、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逐步回归和自回归建立起较为合理的模型。
从数据中得知,前一年的消费额、国民收入总额和年平均货币流通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较大,国民收入总额和前一年居民消费总额对城镇居民消费总额有正向影响,并且以国民收入总额占主要地位,年平均货币流通量对居民消费总额有较强的负效应。
但是居民消费对当年物价指数反应相对不明显,说明居民相对来说更注重经济的安全性。
居民收入水平和货币流通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参照本文研究可以得出:健康的消费增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稳定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深化税制改革无疑不是促使居民消费健康增长的有效途径。
本文创新点是采用逐步回归消除多重共线性,采用广义差分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数据稳态检验。
【关键词】居民消费;逐步回归;多重共线性;自相关性;异方差性一、问题的提出1、研究目的和意义居民消费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居民合理的消费方式和适度的消费规模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而且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体现。
居民消费是指花费在最终商品与服务上且能符合需要和获得满意的各项开支,是GDP中最大的组成部分。
为了深入的研究居民消费状况,本文选取城镇居民消费为典型,从侧面反应居民消费状况,而且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的最快,消费结构也有很大的改善,因此对其进行分析有较强的经济意义。
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规范描述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收集数据资料,在定性论述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因素的经济计量分析论文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因素的经济计量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d13205172ded630a1cb600.png)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因素的经济计量分析论文居民消费支出指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支出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
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如下几种类型: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住户生产并由本住户消费了的货物和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也不断提升。
因此,研究居民消费因素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引言:居民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对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
居民消费水平是GDP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计量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
在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中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物价水平的变动和消费观念消费偏好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对个人消费品的满足程度等诸多因素都会对居民消费水平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研究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并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实际中,必将使我国在未来经济发展道路上更合理地提升居民消费的总体水平及提高经济整体水平同时促进经济发展。
二、数据说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选定: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如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物价水平的变动和消费观念消费偏好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社会对个人消费品的满足程度等诸多因素都会对居民消费水平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考虑到收集的样本数据和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其中对居民消费因素影响最大的当前可支配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及居民储蓄余额。
三、建模:(1)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Ui其中X1为我国GDP水平,X2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X3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4为居民恩格尔系数,X5为我国居民储蓄定期余额,Y为居民消费水平,Ui为随机扰动项。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c471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3.png)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摘要】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文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从总体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城乡差异、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关系以及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呈现逐步提升的态势,城乡消费差距逐渐缩小,同时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些结果对于完善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消费结构、促进城乡发展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实证分析、总体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城乡差异、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关系、影响因素、消费水平提升、城乡消费差距缩小、收入水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居民消费水平也逐步提高。
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也在不断改变,消费结构逐渐优化,消费品质也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渐减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各地政府也为了促进居民消费,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对居民消费的支持力度。
而居民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到消费水平,收入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更多的消费能力,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研究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介绍完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居民在消费行为上的状况,并探讨其中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
具体目的包括:揭示我国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了解居民在各种消费领域的支出情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消费结构分析,探讨不同消费领域间的消费比重及变化趋势,为行业发展和市场定位提供参考依据。
比较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异,深入分析城乡消费格局的差异及变化,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建议。
计量课程论文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研究
![计量课程论文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40e4b076a20029bc642d21.png)
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1.引言 (4)2.文献综述 (4)3.实证分析 (5)3.1变量选取 (5)3.2数据来源(数据见附录) (6)3.3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单因素分析 (7)3.3.1国内生产总值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7)3.3.2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7)3.3.3消费物价指数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8)3.3.4税收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9)3.3.5居民人均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10)3.4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多因素分析 (11)3.4.1经济意义检验 (13)3.4.2 拟合优度检验 (13)3.4.3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 (13)3.4.4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 (13)3.4.5多重共线性检验与修正 (14)3.4.6 序列相关性检验 (15)3.4.7 异方差性检验 (17)3.4.8 模型解释 (17)4.政策建议 (18)参考文献 (19)附录 (20)摘要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消费是伴随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加快,消费形式的变化也越来越快,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把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内需的增加上来,才能真正实现惠国惠民国策。
本文以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为目的,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税收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解释变量,利用了我国1978年以来的统计数字,建立了居民消费水平的经济模型,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对该模型的经济含义分析得出各种主要因素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经济模型分析相关对策1.引言发展经济就应该紧紧抓住消费,而消费水平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凯恩斯消费理论可以得知消费水平受到居民收入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究竟都是如何影响着消费水平呢?只有正确捕捉到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不足,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14341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a.png)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持续上升,这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从几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首先,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17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34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9%和9.6%。
这表明,我国居民的购买力得到了提高,消费水平自然也随之上升。
其次,从居民消费结构上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的比重逐年向服务类消费转移。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居住、食品和衣着三大类消费品的比重从2008年的69.7%下降至45.3%,而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医疗保健、娱乐和旅游等服务性消费品的比重由30.3%上升至54.7%。
这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增强了对服务类消费的需求。
再次,从居民消费品质上来看,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消费品质稳步提高。
以汽车消费为例,2019年全国汽车销量为2569.5万辆,较上年增长3.3%。
这表明,我国居民对于汽车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对于品质的要求也在增加。
此外,在其他消费品方面,我国居民对于品质、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最后,从居民消费群体上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群体日益多元化。
例如,70后、80后、90后和00后等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群体,在消费方面的需求和口味有很大的差异。
同时,城乡居民、不同职业、不同收入、不同教育水平等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因此,在制定相关消费政策时,需要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和特点来制定不同的策略。
综上所述,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际状况正在逐步提高,消费结构正在从实物消费转向服务类消费,同时消费群体也在不断多元化。
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需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加强消费品质的提升和服务质量的改善,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因素的实证分析编辑版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因素的实证分析编辑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8c4a8b31126edb6e1a1038.png)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后的十几年来,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攀升,与收入增长趋势基本一致,消费水平是以货币计量表现的居民生活富足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反映居民物质文化需求已经达到的水平和满足的程度,同时也是居民消费行为最终结果的一个量的体现。
本文将就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具体分析个影响因素所占比重,并提出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消费水平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利率一.模型的概况(一).模型的背景及目的在现代国际社会中,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首要大事,对于基础较差的中国,发展经济更是义不容辞的事。
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来推动, 作为总需求构成因素之一的消费需求对经济稳定增长具有持久的推动力。
在目前国际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 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和最终力量。
在影响GD的因素中,消费对GD的贡献率是最高的这点从我国的历年资料中可以看出, 一般在60% 以上, 而其它因素都在50%以下,但是, 在1992 年以后, 消费贡献率逐步下降, 在1998 年降到30%多, 成为历史最低点, 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
所以,我国为了发展经济就必须要抓住消费这个着眼点,这也是我们研究影响城镇居民水平消费影响因素的意义所在。
(二).变量的选择根据传统的凯恩斯消费理论, 消费需求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函数, 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所以我们把收入作为解释变量x1.居民的收入根据与价格水平的关系可以分为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实际收入是名义收入通过价格调整以后得到的, 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水平。
所以我们选择了物价指数作为解释变量X2。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和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国有企业大批职工下岗分流,居民所面临的系统风险与个体风险提高,造成居民未来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居民对未来的信心指数下降,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加。
计量经济学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c2401a89eb172dec63b7c3.png)
计量经济学论文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分析班级:学号:姓名:成绩1 数据选取(20分)模型建立与数据分析(40分) Eviews应用(10分)结论陈述(10分)整体行文(20分)23456 总分【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增长,但由于分配机制和收入水平的变化,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变化,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本文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资料,运用Eviews的研究方法,对影响消费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到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一、建立模型,选取数据本文对国内城镇居民消费进行分析和预测,根据我国居民的实际情况,假设一般模型为:y?ax1?bx2?cx3?C,其中,y为当期城镇人均消费支出,x1为当期人均可支配收入,x2为当期价格指数,x3为前期城镇人均消费支出,C为常数项。
分析数据选取1998年至2021年,如表所示:二.数据录入Eviews,使用OLS法进行数据分析利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OLS分析,结果如下:由输出结果可知,y?0.537783x1?12.53123x2?0.24715x3?1711.318? (4.048160)(-0.441819)(1.06766)(0.622598)R2?0.99888 R?0.9984 F=2081.28 DW=1.7028312再用Eiews对Y ,X1,X2,X3进行相关系数检验,可以得到根据结果,可以知道,三个变量之间都高度相关,因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共线性。
说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当期价格指数以及前期城镇人均消费支出三者两两都存在高度线性相关。
而由表可知,X1的拟合优度最好,因此,分别对X1与X2, X1与X3,进行相关辅助回归分析,从而找出存在较为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的解释变量。
X1与X2的辅助回归分析结果如下:由此可得X1与X2的回归模型为: X1=1360.218X2-128742.6 (5.822318) (-5.43055)R21-2=0.790207 R21-2=0.766896 F=33.89939 DW=1.861266X1与X3的辅助回归分析结果如下:由此可得X1与X3的回归模型为: X1=1.761389X3-1919.14 (46.24946) (-7.63033)R21-3=0.99581 R21-3=0.995345 F=2139.013 DW=2.049373根据回归模型可知:X1与X3的相关程度最大,线性关系最显著。
计量经济学-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指数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指数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583515de80d4d8d15a4f1a.png)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中国城镇居民旅游花费与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旅游人数的实证分析作者专业指导教师学院二〇一六年十一月摘要 (5)(可选)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引言 (6)1.1选题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文献综述. (6)3 ……理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实证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结论和启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在当代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在旅游上的消费也越来越多。
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居民旅游花费与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旅游人数的实证分析,运用从计量经济模型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模型运用对这一问题作出解释,希望能够得出对中国城镇居民旅游花费的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关键词:实证,模型,旅游1.引言旅游消费是在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满足之后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要。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c7998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4.png)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逐步提升。
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居民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情况,本文将从居民收入、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
一、居民收入水平的分析居民的消费水平受制于其收入水平,因此首先需要分析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476元,比上年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697元,增长5.8%。
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居民,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
不同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普遍较高,而欠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则较低。
二、消费结构的分析居民的消费结构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至关重要。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消费方式和消费品种也在不断更新。
具体来看,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和居住的品质和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居民对于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也在逐渐增加。
随着网络购物、外卖等新型消费方式的兴起,居民的消费方式也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三、消费水平的变化趋势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政策调控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逐步提升。
2019年,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5389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为294275亿元,增长7.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111114亿元,增长8.4%。
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都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7fa5cd80912a21615792981.png)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论文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论文本文关键词:实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我国,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本文简介: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产品基本上由向卖方市场转变。
然而伴随着买方市场格局>文秘站:<的日益形成,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以及由此而来的金融行业金融业增长速度下降、上工失业人员增加增加等问题日益突出。
支出本文利用扩展二维支出系统,通过考察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对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论文本文内容: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产品基本上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然而伴随着买方市场格局>文秘站:<的日益形成,市场疲软、有效需求不足,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下岗失业人员增加等问题日益突出。
作者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通过考察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对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支出及需求支出弹性等进行定量分析。
这对于自我管理居民消费、优化消费结构,乃至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关键意义。
>一、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简介居民消费结构是指各项消费支出占居民指因总支出的比重,反映了一定及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各类商品社会劳务的需求结构,体现一国的水平和居民的生活状况。
ELES是在英国计量经济学家R.stone1954 年拟出的线性支出系统(LES)基础上修改而成的,由经济学家Liuch于1973年提出。
ELES把消费者对各类商品或服务的消费看作收入和价格的函数。
其经济含义为:在某个时期,产品价格和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首先满足一个基本需求,基本消费市场与收入水平无关。
扣除基本比例支出后的收入则按一定需求在各类商品或服务之间分配。
扩大线性支出系统[1]的模型为:V[,i]=P[,i]X[,i]+b[,i](Y-P[,i]X[,i]) i=1,2,…,n (1)式中:Y——可支配收入P[,i]——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商品价格V[,i]——消费者对第i类商品或相关服务的消费支出X[,i]——消费者对第i类商品或服务的基本需求量P[,i]X[,i]——消费者对第i类资金需求商品或服务的基本融资需求支出b[,i]——第i类商品或产品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满足0≤b[,i]≤1,b[,i]≤1令V[,i]=a[,i]+b[,i]Y (2)其中a[,i]=P[,i]X[,i]-b[,i]∑P[,i]X[,i] (3)对(2)开放式应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a[,i]和b[,i]的估计值对(3)式两边求和,即∑a[,i]=(1-∑b[,i])∑P[,i]X[,i]有∑P[,i]X[,i]=∑a[,i]/(1-∑b[,i])(4)代入(3)式中得到P[,i]X[,i]=a[,i]+b[,i]∑a[,i]/(1-∑b[,i])二、利用ELES对2021年有关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截面统计资料进行计算根据《中国物价及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2021 》中关于2021 年按人均生活费收入分组的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基本情况中的数据,利用ELES模型,得到下述参数估计值,见表一。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
![关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64080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6.png)
2019年7期总第892期一、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由过去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和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相对过剩经济和买方市场,消费环境也随之改变,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居民收入、人均GDP、财政支出、通货膨胀率、人口老龄化、财政支出、税收等等。
二、影响因素分析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收入影响居民的购买力,影响支付能力,从而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其中税收、失业情况等等现状会影响到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居民的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最重要的原因。
收入决定着消费额以及消费商品的等级,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居民的消费水平越高。
2.人均GDP:综合国力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人均GDP 的增长,为居民消费创建了良好的条件。
3.财政支出:近几年,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政府在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出台了各种惠民政策,以增加财政支出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4.人口老龄化:随着互联网的推广,电子商务市场的兴起,有许多消费模式都转变为网上消费,为消费搭建了一定的门槛,由于中老年人不能与时俱进,为消费行为增添了一定的难度,从而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5.税收:虽然十九大提出对税制改革的政策,但是对很多人来说税收依然成为人们消费行为的障碍。
随着通货膨胀的作用,导致居民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加之税收的作用,加深了消费障碍。
三、计量模型的建立1.指标与模型的选择本研究中,我将选定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Y。
在选择解释变量时,如果把上述指标均作为解释变量会产生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以及居民的消费心理等存在诸多可变因素,随意性较强,将不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进行研究。
因此,选择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X2)、人均GDP (X3)、财政支出(X4)、商品价格指数(X5)作为解释变量。
确定模型:2.数据我选取了1997年到2016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财政支出、商品价格指数这五个指标,在国家统计局找到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消费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很强的示范效 应。相对收入假说强调了人们消费行为之间的相 互影响,特别是高收入集团对低收入集团的示范 效应,这一点是十分有意义的。相对收入假说中 关于棘轮效应的论述解释了消费的稳定性,说明 了消费对经济稳定的作用。
示范效应:家庭消费决策主要参考其他同等收 水家庭,即消费有模仿和攀比性。棘轮效应:家 庭消费即受本期绝对收入的影响,更受以前消费 水平的影响。收入变化时,家庭宁愿改变储蓄以 维持消费稳定。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10011312307 产业经济学 熊龙龙 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收入和消费的关系,消费在 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是不变的。
生命周期假说理论认为,பைடு நூலகம்于组成社会的各个 家庭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所以,在人口构 成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边际 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和实 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但 是,如果一个社会的人口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则 边际消费倾向也会变化,如果社会上年轻的和老 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中年 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降低。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10011312307 产业经济学 熊龙龙 但是,相对收入假说同样缺乏充分而有力的经 验证明,弗里德曼认为可以把相对收入假说作为 持久收入假说的一个特例。
3.莫迪利安的生命周期假说
该假说的前提是: 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 能以合理的万式使用自已的收入,进行消费;其 次,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这样,理性的消费者将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使 用一生的收入,安排一生的消费与储蓄,使一生 中的收入等于消费。
北京市我国的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 中心。北京有两千多万常住人口,其中城镇人口 数达到 1600 多万,数量和比例都很高。因此, 以北京市城镇居民为基础进行城镇居民人均消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10011312307 产业经济学 熊龙龙 费性支出的影响因素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10011312307 产业经济学 熊龙龙 与之相适应,消费也应该区分为暂时性消费和持 久性消费。暂时性收入是指瞬间的、非连续性的、 带有偶然性质的现期入,如工资、奖金、遗产、 馈赠、意外所得等等;而持久性收入是与暂时的 或现期的收入相对应的、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 期性收入,它实际上是每个家庭或个人长期收入 的一个平均值,是消费者使其消费行为与之相一 致的稳定性收入。
绝对收入假说在肯定收入对储蓄约束和心 理功能影响这两个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其 局限在于:1.排斥每个人消费、储蓄行为受他人 影响的事实,肯定个人消费、储蓄是孤立的行为, 从而忽视社会因素对消费、储蓄的影响,结果把 居民储蓄变动看成孤立的个人行为。2.排斥每个 人收入的跨期预算,从而忽视储蓄心理预期和生 命周期功能,结果不能从动态的、长期的角度反 映储蓄变动的态势。
4.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 期收入决定的,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也 就是说,理性的消费者为了实现效应最大化,不 是根据现期的暂时性收入,而是根据长期中能保 持的收入水平即持久收入水平来作出消费决策 的。
弗里德曼认为,要正确分析人们的消费行为对 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就必须严格区分两种收 入:一种是暂时性收入,另一种是持久性收入。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10011312307 产业经济学
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
熊龙龙
该假说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在稳定的收入增 长时期,总储蓄率并不取决于收入;第二,储蓄 率要受到利率、收入预期、收入分配、收入增长 率、人口年龄分布等多种因素变动的影响;第三, 在经济周期的短期中,储蓄率取决于现期收入与 高峰收入的比率,从而边际消费倾向也要取决于 这一比率,这也就是短期中消费会有波动的原 因,但由于消费的棘轮作用,收入的减少对消费 减少的作用并不大,而收入增加对消费的增加作 用较大;第四,短期与长期的影响结合在一起。
计量经济学论文关于我国居民 消费的实证分析(同名 20933)
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 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扩张成为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居民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发 展的影响不断增大,对国民经济产生的拉动作 用。我国经济逐步由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由 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社会消费需求不足,居 民消费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特别是对于如何启动 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及 时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居民消费需求变动 趋势,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情况的国民消费政 策,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都有重要 意义。
二.理论基础
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该假说认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 即消费取决于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也就 是消费倾向。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 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消费增量在 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是递减的,也就是我们所 说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种理论被称为绝对收 入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