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合适的制动砂床材料可有效地减少长度、坡度,目前避险车道材料有 沙子、天然砂砾、碎石。 根据美国资料研究,好的砂床材料应是圆形、在车轮的碾压下上下砂 砾通过相互的滚动、置换,能提供更有效的滚动阻力系数,使车辆更 容易陷入。 通过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卵石>同级配碎石>多级配碎石>同级 配碎石>沙子。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制动砂床的深度:具有一定深度是保证材料完全发挥其滚 动阻力的必要条件。制动砂床的材料深度不应小于46厘米,一 般来说深度范围在46厘米至76厘米,沿着避险车道入口至前方 30米深度应由浅至深过渡,由7~10厘米过渡至正常深度(46 ~76厘米)。 制动砂床的排水系统:制动床集料被污染或板结的主要原 因是缺乏适当的排水系统。 对制动床造成污染的细料主要是通过水的漫流带来的。这些 细料充实在集料的孔隙中,使集料的密实度增加,导致其滚动 阻力减小。 因此,完备的排水系统是保证制动床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 障。
一、概述
为了解决长大下坡路段因刹车失灵而引起的交通安 全问题,避险车道应运而生,国内外工程经验已经证实避 险车道是减少连续下坡路段刹车失灵有效、主要的工程措 施。
避险车道——为了刹车失灵车辆避险的一种工程措施。
一、概述
20世纪中叶,人们发现失控车辆通常利用路侧废弃的集料沙堆,或冲到 路侧用于运送滚木的旧路上控制失控的车辆,工程人员据此受到了启发。 避险车道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并且作为连续长大下坡的工程 保护措施迅速推广。 我国第一条避险车道建于1998年的八达岭高速公路。
三、避险车道设置方法及类型 避险车道设置的原则:避险车道应被设置 在能够截住最大数量失控车辆的地方。 目前有三种方法: 1.工程经验法 2.事故频率法 3 . 美国的坡度严重度分级系统
三、避险车道设置方法及类型
工程经验法:一般用于规划或设计道路避险车道位置的确定。 工程经验法确定的避险车道应设置在以下两个位置。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相关安全设施的设置非常必需: 1.避险车道的预告标志:至少在3处或3处以上设置预告标 志,1公里、500米和引道入口前。 2.为了能在夜间为失控车辆指明避险车道的方位,应在避 险车道两侧设置轮廓标,地面施划标线、导向箭头等。
刹 车 失 灵
BRAKE F A IL
刹 车 失 灵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长度可能很长,实际的道路环境有时不可能提 供这么大距离的场地。 在制动床长度无法满足计算要求的条件下,可在端部设置消能设施。 主要有三类:集料堆、消能桶和废旧轮胎,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设置消能设施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存在着两方面危险: 1.产生严重的水平减速度,导致突然的垂直加速度,使驾驶员受伤、失控, 可能造成更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2.车辆主要是前轴受力,传递加速度不能和后轮匹配,这将使车失去平衡, 导致货物散落、后轮分离,车辆向前倾覆。 由于地形地势的原因不能够提供足够的长度和坡度,车辆越出避险车道也将 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可采用防撞消能设施。防撞消能设施的设置对于有 可能越出避险车道的失控车辆来说,是最后一次救生机会,因此防撞消能设 置的合理设置是非常关键的,必须保证失控车辆与之碰撞时的速度40km/h。 此外,集料堆和消能桶里的材料应和制动床一致,防止制动床集料的污染。 特别注意: 在末端设置防撞消能设施而减少避险车道的长度,从而达到节省造价的做 法不值得提倡。 在条件不允许,避险车道无足够长度的条件下,集料堆和防撞桶才可使用 。
二、现有避险车道存在的问题
未及时维护,残存的车轮 印迹威胁后入车辆的安全
救助不及时,导致连环事故的发生
二、现有避险车道存在的问题
避险车道的作用主要有: 1.把失控车辆从主线分流,避免对主线车辆的干扰。 2.失控车辆驶入避险车道后能够安全平稳地停车,尽 可能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车辆损坏和货物移位的 情况。 现有避险车道设置存在的问题:忽视了失控车 辆进入避险车道后的安全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避险车道设置方法及类型
重力型和沙堆型避险车道在美国早期较常见,但由于两种避险车道 存在较大弊端,在实际工程中渐渐停止了使用。 制动砂床安全性高、不受坡度限制等优点,使得制动砂床已经成为 美国最普遍的避险要车道型式。 我国目前避险车道的避险车道以制动砂床为主。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一条完善的避险车道应当由引道、避险车道及其它 附属设施组成。
三、避险车道设置方法及类型
事故频率法
以发生车辆失控事故数据为基础,确定经常发生车辆失控事故的 地点,并结合周围的地形、地势条件确定避险车道的设置位置。 无论是工程经验发还是事故频率法都存在弊端。工程经验法只能 通过感性认识指出某一段道路为危险路段,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 法。 事故频率法是在多起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多发点确定避险车道 的位置,其位置的确定是以生命和财产为代价换来的。
BRAKE F A IL
刹 车 失 灵
BRAKE F A IL
避 险 车 道
避 险 车 道
避 险 车 道
避 险 车 道
五. 工程实例
丽水330国道枫树湾避险车道的设置
G330国道丽水莲都至缙云段为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 ,地形复杂,线路多急弯和陡坡,设计时路线的一些指 标不可避免地采用极限值,部分路段坡长过大,纵坡超 过4%的长下坡路段达5公里以上。
1.设置在长大下坡路段小半径曲线前方,同时宜沿曲线切线方 向设置避险车道。这是因为长大下坡路段与小半径曲线相接 处往往是事故多发点。在车辆驶入小半径前,宜沿曲线切线 设置避险车道。 2.同时宜设置在长大下坡路段的下半段。这是因为从驾驶员行 车心里角度出发,驾驶员更易接受在长大下坡路段下半段使 用避险车道。
一、概述
国道050线广西河池保 平K3006+550避险车道
四川广元市国道212线避险车道
一、概述
连霍高速河南段避险车道
连霍高速河南段避险车道
二、现有避险车道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避险车道起步较晚,相关的研究很少,国家对 紧急避险道尚无统一标准。 由于缺乏科学依据,规范或指南的引导,已建成的避 险车道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有些车辆冲入避险车道驾 驶员仍然不能逃脱死亡或严重伤残的厄运,避险车道没有 充分发挥真正的作用。

在K126~K128长下坡急弯的尾端,车辆事故多发, 并被列入事故黑点路段。 根据交警部门提供的数据,从2001年底2005年12月 ,该路段范围内死亡45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百万元。
工程实例-丽水330国道枫树湾避险车道的设置
• 平纵断面图 平均纵坡5.05%,连续下坡5.5km
三、避险车道设置方法及类型
避险车道主要有三大类 1.重力型:靠陡峭的坡度来使车辆减速。重力型避险车道不仅仅能使车辆停 止,而且在停止以后会由于重力作用而返回主线,干扰主线上其他车辆的运 行,所以重力型避险车道逐渐停止使用。 2.沙堆型:将松散、干燥沙子堆积在上坡的匝道上,它也是靠重力及砂堆的 阻力使车辆减速。沙堆容易受天气影响,高数值的减速度容易使驾驶员及司 机造成较大的伤害。 3.制动床型:制动沙床是由光滑、粒径均匀 的天然砂砾铺设在匝道上。制动 沙床主要通过砂砾滚动阻力使失控车辆停止。它通常建立在上坡,因为上坡 重力分力可以增加它的减速效能。
三、避险车道设置方法及类型
美国的坡度严重度分级系统 1989年美国联邦公路部门的“坡度严重率分级系统”对评价长下坡 安全性能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它对准确分析确定避开险要车道位置起 重大作用。因为它利用汽车动力学原理结合道路的几何线形定量地分析 出危险路段的位置。 这个系统的核心是计算出车辆载重时对应的最大安全速度。计算机 计算出在选定坡长条件下车辆每行驶0.5英里距离时,用计算机程序计 算出刹车片的温度,根据汽车动力学反算车辆行驶速度,刹车片的极限 温度(260°),那么与之相对应的速度即为安全速度。 美国不仅将坡度严重度分级系统的研究成果用于避险车道的位置确 定,而且也用于连续长下坡的安全评价及运营管理。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引道起着连接主线与避险车道的作用,引道可以给失控车辆驾驶 员提供充分的反映时间、足够的空间沿引道安全地驶入避险车道,减 少因车辆失控给驾驶员带来极度恐慌,而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 引道的设置,应保证准备使用避险车道的驾驶员在引道起点清晰 地看到避险车道的全部线形,时隐时现的避险车道会给驾驶员不安全 的感觉,往往会使驾驶员避开避险车道,而遗憾地错过一次救生机会。
避险车道的线形无论是平面还是纵面均应设置成直线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避险车道与主线交角:为了能够使失控车辆较为容易地驶进避险车 道,避险车道与主线的交角应尽可能小,以小于5°为宜。 避险车道的宽度:应保证一辆以上的车辆进入避险车道,理想的避险车 道宽度9-12米之间。但在短时间内,两辆或更多辆车使用同一条避险车 道的几率很小。 在一些征地困难的地区,8米宽的避险车道可以满足要求,在条件具备时 应尽量提供更多的宽度。 避险车道的长度:避险车道长度不足,车辆超越避险车道造成翻越落入 山崖、或撞至避险车道端部,导致车毁人亡的事故是现有避险车道常见 的问题。最常采用的措施是加长避险车道、增加避险车道坡度、更换砂 床材料。
一、概述
我国第一条避险车道建于1998年的八达岭高速公路。 八达岭高速公路修建了四处险车道,开始采用细砂作为铺装材料, 发现细砂遇水容易板结,于是换成了石砾。后发现如不常翻动,如经 常有失控车辆碾压,由于石头有不同棱角,可相互填补缝隙,容易压 实,削弱避险车道的作用。经过几次的应用,最终认为卵石效果最好, 最终使用的是5cm左右的卵石。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平面线形:避险车道是为失控车辆设计的,因此他的平面线形应该是直线 ,目前我国一些避险车道线形采用小半径曲线,设计人员有可能是参照出 口匝道的线形设计而失控车辆是不能适应曲线线形的,在这种情况下,失 控车辆极有可能沿曲线切线方向冲出避险车道。 纵面线形:避险车道的纵面线形也应为直线。竖曲线的避险车道对司机和 车辆来说存在潜在的危险。从受力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线 形。失控车辆在竖曲线上高速行驶时,会产生时刻变化的向心力,和其他 力合成可能产生很大的合力,即产生很大的减速度,有可能超过司机或车 辆所能承受的范围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置
2011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现有避险车道设置存在的问题 三、避险车道的设置方法和类型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五、工程实例
一、概述
山区公路为克服道路高差,设置连续长坡难以避免。连续长下坡和 重型车辆的结合存在着潜在的危险,超载超限又加剧了危险。
一、概述
近年,我国的事故统计表明,山区公路的事故主要集中在长陡 下坡,而且事故后果严重。 长下陡坡的事故原因:连续制动导致刹车毂温度急剧上升,引 发刹车系统出现功能性故障,发生车辆失控的现象。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避险车道长度的计算:根据能量守恒,可以得出避险车道 制动床的长度公式 2
L
V
254 (R G )
其中V为失控车辆驶入制动床的入口速度,一般取 145km/h。G为避险车道的坡度,R为滚动阻力系数。
根据统计数据,失控车辆速度一般在80-90km/h,最高 不超过120Km/h。 经公式计算,一般避险车道长度应在120m以上。
四、避险车道组成及设计
引道终点与车道应呈垂直,可在减速前更有效地控制失控车辆, 并使失控车辆前轴两轮能够同时进入避险车道,保持相同的减速度。 否则会使车辆的前轴两轮左右受力不均匀而导致车辆侧翻,在避险车 道入口发生事故。 引道终点宜设置在避险车道的后方,使避险车道与主线分隔开并 保证一段距离,保证车辆进入车道后,不会有石子蹦到主线上,影响 正常车辆的行驶安全。
二、现有避险车道存在的问题
避险车道制动床长度不够,车辆冲出避险车道,或悬挂在避险车道端部。
二、现有避险车道存在的问题
坡度太大,驾驶员心存恐惧, 不敢进入;担心使车辆倒回至 主线
与主线偏角太大,同时又 没有足够长度的引导,失 控车辆进入困难
二、现有避险车道存在的问题
车道铺装材料阻力过大或过小, 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