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在研究型大学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研究型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有效保证。本文以研究型大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维度要素,建立了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模型。将胜任力模型引入研究型大学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构建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模型,对于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管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标签]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模型因子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高等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研究型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也成为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被广泛认同。研究型大学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工作也同时成为这一工作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如何很好地完成研究型大学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其中基于胜任力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这一问题上体现了较强的应用性和现实性。本文在胜任力模型理论的指导下,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以及统计分析手段对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模型,分析了当前研究型大学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一、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内涵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资源是研究型大学最重要的资源,是研究型大学的软实力,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研究型大学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南京大学的张序余与施毅总结的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的特征是:(1)“门槛”高。研究型大学中教师的晋升非常困难。(2)流动性大。注重教师的“杂交”,避免近亲繁殖造成对教学和科研的禁锢。(3)重视教师培养与教育。通过建立良好的学术和工作环境、提供一流的研究和教学平台,给予教师充足的自主科研时间。(4)存在发展优势,有重点建设的师资队伍。(5)重视教师参与,崇尚学术自由。学者宋媛认为,高校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科研创新能力,创新型教师应具备重视科学研究、具有创新精神、善于抓住机遇、不断完善自己和注重团结与合作等特征。

虽然学者们还没有提出具体的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概念,但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的内涵在关于一流研究型大学教师特征的探讨过程中不断得到拓展和丰富。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具体体现为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综合素质;教师个体应具备的主要特征包括专业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并且要与实践相结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等具体内容直接影响科研教学成绩。

二、研究型大学教师特征因子提取

根据对研究型大学及其教师特质的分析,结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将预想的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特征因子做初步提取,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知识技能类(学历、职称、学术水平、科研水平、思辨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等)、社会角色

类(研究者、管理者、教学者等)、价值观类(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精神等)、自我认知类(自信心、乐观精神、自我管理等)、品质类(JE义感、责任心、正直诚实、毅力耐力等)和动机类(成就欲望、追求完美等)。笔者以这六大类为框架,初步提取了四十四项胜任力因子,并对其进行精简总结。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

本文在基于胜任力要素提炼的基础上,进行了量表问卷设计。设计出问卷初稿之后,在20位高校教师中进行先验测试,对容易产生混淆的术语和表达方式进行了修正。请3位资深教师对问卷内容进行审核,确保了问卷具有较高的表面效度。本问卷采取了现场发放和网络发放两种形式,共发放319份,回收有效问卷265份,问卷有效率为84.96%。

(二)数据分析

通过SPSS软件对上述44个关键能力要素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了5个关键胜任力公因子,将每一个公因子作为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的一个维度来看待。

采用KMO检验与Bartlett球度检验考察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KM0值为0.541,表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差异较小,可以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显示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O.000,拒绝H0(假设相关矩阵是一个单位矩阵),因此可以对该量表进行因子分析。调查问卷的Cronbach’a的系数为0.923,满足信度系数大于0.80的标准,表明问卷的信度系数相当好。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相关系数矩阵提取特征值大于2者构建因子变量,用方差极大法(Vari—max)进行因子矩阵旋转。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删除因子负荷度小于0.5的因子以及在两个或多个因子上负荷量相差较小的项目。经过数次重复这一探索过程,相继删除掉13个题项,余下的31个题项因子符合度均大于0.50,最终提取出5个公因子。根据Cattle“陡坡检验”(碎石图判定的方法也叫“陡坡检验”,是用作图的方法直观地决定抽几个因子的方法)方法,5个公因子能够较好地代表本调查问卷的因子结构。从碎石模型图(图1)中我们不难看出,前五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2。

为更清晰地看清因子结构,笔者对“旋转后因子负荷矩阵(Rotated Component Matrix(a))”进行了修正,经过删选和调整后的因子负荷矩阵如表1所示。

三、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体系构建

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模型应包括个人特质、科学研究、人际沟通、个人品质、主动奉献5个一级指标(因子)和31个二级指标(因子)。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在内涵上具有与普通大学教师胜任力要素不同的特点。

(一)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模型数据分析结果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建立起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力模型如图2所示。

(二)分析与讨论

图2体现了研究型大学教师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强调个性品质的影响。由于在科学研究中可能遭遇挫折,因此研究型大学教师的自律、耐力、毅力、自我管理、责任意识非常重要,良好的抗压能力、自制力和坚韧性是学术研究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研究型大学教师在工作中要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承受科研、教学以及非工作方面的困难,具备应对压力的忍耐能力,在遇到各种难题时都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为达到预定工作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对事业和生活具有足够的信心,同时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在自身的研教工作中能够与同事、其他学者甚至是学术对立者保有一种平等公平的关系,并对本职工作坚持一丝不苟的精神。

2.强调科学研究能力。大学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创新各种科学知识,同时培养各类高级人才。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科研学术能力的提高和强化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研究型大学应具备学术水平高、研究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每位教师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