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依法治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依法治国
发表时间:2015-06-11T11:24:24.777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1期供稿作者:苏芸[导读] 我国的依法治国的举措的历史课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由于个人的局限性和社会不断变化发展。苏芸(中共黑水县委党校四川阿坝 623500)
【摘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客观需要,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际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作者结合依法治国的内涵、特色、举措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期拓展依法治国的外延。
【关键词】依法治国内涵特色关键要求必然举措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1-054-02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
1法制的历程。我国的依法治国的举措的历史课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由于个人的局限性和社会不断变化发展,古代的法制和我国现代的依法治国区别较大。现代法制是指:统治阶级运用法制对国家权力的约束,以期令民众服从。现代法治主要包括:资本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法制两种形式。资本主义法制脱胎于反封建斗争中,是位资产阶级服务的,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因此,资本主义法制也具有一定的缺陷;社会主义法治植根于资本主义法制之中,因此,比较完善,中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完善着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容和形式。
2依法治国的内涵。依法治国,是指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据法律的规定,通过多种途径来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以期祖国的各项事业能深入化、持续化和健康化发展。
3依法治国的内容:依法治国的主题是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依法治国的本质是法大于人,法高于权;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二、依法治国的特色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全局性。法制化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多领域,是全体人民普遍遵守的规则。
2整体性。依法治国是涵盖各个部门,涉及各个行业的一项事业,依法治国遵循由上至下的实施,以涵盖各行各业。
3目的性。依法治国作为一种推动政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目的是丰富和具体的。从依法治国的提出到依法治国的完善,都是建立在不断实践和总结之上。
4长期性。依法治国是与国家发展同步的,因此,也受到一些方面的影响,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依法治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依法治国具有一定的时期性。
三、依法治国的关键
依法治国,虽寥寥数字,但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在中国诸多制度中作用凸显,依法治国的关键就是依宪治国。
1宪法可有有效的保障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是法治社会的基础,民主是建立在法制之上的,而民主需要法制来维护,而宪法作为法律中的法律,在捍卫人民的政治权利中作用凸显。
2宪法是法制国家的基本标准。中国在法制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但宪法实实在在的发挥功效还是在现代中国。
3宪法可以保障公民权利。依法治国的目的多种多样,但保障公民权利是根本所在,保障公民权利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所在,而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工具。
4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宪法至上。依法治国的基础是宪法至上,宪法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无法逾越其上。
四、依法治国的要求
1.有法可依。有法可依不仅是立法的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有法可依是指根据各个领域需要调节的法律依据。有法可依不仅注重法的多样性,更注重法的较好的维护人民的权益,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一旦法的缺陷被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势必会对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步构成重大威胁,法具有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的利益;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保障广大人民的各项权利。因此,法具有人民性、合理性、公正性和规律性等要求,一般而言,法具有稳定性,法令不能朝令夕改;发具有民主性和科学性;法具有技术性,法在借鉴国内外法律的基础上,针对自身特点,因此具有可行性。
2 有法必依。有法必依是指社会各个阶层必须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具体体现在: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执政党的依法办事,执政党不得随意干涉其他机构的正常活动,积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来监督政法机关的合理合法形势职权,执政党必须以身作则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营造良好的懂法和用法的社会风气,为依法治国的实现提供思想基础;国家政法机关以及人员应依法办事,这样才能切实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广大人民树立良好的懂法和用法表率;广大人民群众应依法办事,广大人民群众不仅要严格按照法律办事而且敢于运用有关法律来保障自身权益,勇于同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切切实实的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治国的实现需要广泛和深厚的人民群众基础。
3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关键,重点和难点都在执法,执法必严是指司法机关应按照法律办事,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执行法律,具体体现在正确、合法。合理、公正和及时五大方面。
4违法必究。违法必究是指对于那些违法犯罪的人或者事要严格追究,这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是法律威严的集中体现,一旦一些违法犯罪的人或者事都不到及时和有效的惩罚,势必会导致法律失信于民,严重损坏了法律的权威性。应坚持:客观、正确、合法、公平、违法和惩罚相一致、紧密联系广大群众、有错必纠等。
五、依法治国的必然
1历史进程表明我国必须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法治进程忧喜相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现代化方针,1996年八届四次会议把"依法治国"确立为一项奋斗目标,十五大深入剖析了依法治国的精髓,并且把依法治国列入宪法。邓小平同志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原则和要求,主张利用权力约束一些特权现象,依法治国的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原则是"平等和司法独立"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立依法治国作为一项奋斗目标,十五大首次提出依法治国的概念,1999年,把依法治国纳入宪法,作为全体人民的行为准则。
2依法治国是现代民主的有力保障。依法治国有力的保障了公民当家作主,但鉴于我国的国情,政权机关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推动社会发展,约束政权机关的权力,只有制定一些有关的措施来切实维护民主,因此,完善的法律不仅可以提前预防而且还可以事后弥补,更加有利的保障了民主。
3依法治国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一大体现。依法治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大体现,有利的维护了精神文明建设,法制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一旦缺失,势必会影响人类正常发展,同时法制的内涵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一部逐渐完善的法制进程俨然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法制一旦缺失,文明便不复从在,法律可以有效的促进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六、实现依法治国的举措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鉴于它的抽象性,需要一定的原则和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维护法律尊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也无法逾越宪法,因此,要实现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2丰富法律内涵是依法治国的基础。鉴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复杂性,必须不断丰富法律的内涵,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基础。3司法公正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基础。由于行政机关的复杂性,人员素质高低不一,日常管理的疏忽等原因,时常发生以权对法的现象,因此,依法治国需要一种强大的应对手段才能稳步推进,司法机关肩负着监督和惩罚的职责,因此,一支政治觉悟强,理论水平高,业务员能力精的政法队伍是推动依法治国的有利力量,只有强化司法机关责任感才能有利的维护法律的尊严,才能推动依法治国的健康发展,因此,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多举并存的促进司法的公平和公正。
4依法治国的实现需要监督体制的丰富。依法治国的实现离不开一套完善的监督体制,结合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对于一些和群众利益密切相连的要坚决公开,把舆论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党内监督有机融合,监督体制的丰富依旧任重而道远。5依法治国需要深化法治教育。由于大多数民众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以至于他们在懂法和维护法律等方面知之甚少,因此,需要大力宣传法律知识,增强人们懂法和维护法律的积极性,在普法教育中,应做中提升群众的法律价值观,普法教育的精髓不在于让群众获得法律知识而是增强群众的责任心,充分利用法律来维护和建设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6依法治国必须发展法学。法学在积极弥补自身缺陷的同时,还应坚持国家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在推陈出新中积极实践,勇于总结,密切关注世界法学的最前沿,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来完善自我。
7 依法治国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通过一系列调查作者发现,法院人员一般都可以做到公平和公正,但少数的法院人员或多或少的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追本溯源有两大因素。首先是受到外部环境不良风气的侵蚀,其次是内部一些法院人员由于素质不高,导致对法律的误解,进而造成一些违法裁判和执法不公的现象产生,因此,执法人员应不断完善和丰富自我,积极转变思维,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实现国家的有效管理,因此,一批素质高、执法公平公正的政法队伍对依法治国作用显著。
七、小结
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和艰巨性事业,绝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全国各族人民群众上下齐心共同奋斗。参考文献:
1焦奕文;现阶段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2押静;论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之路[D];重庆大学;2008年
3张鹤宇;论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模式选择[D];云南大学;2011年
4雍海宾;建设法治政府的思考[N];甘肃日报;2005年
5马霄;方宏伟;;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中国特色法治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范进学;论法律信仰危机与中国法治化[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