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贝多芬一生的主要事件,尤其是几个创作阶段的代表作品及其作者对他的评价。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概括能力。
3.了解评传的特点,学会阅读评传类传记作品,培养学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
4.抓住特征进行肖像描写,凸显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5.让学生了解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又始终挑战命运的一生,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凿壁偷光,匡衡才成为学者;呑毡饮雪,苏武才完成使命;卧薪尝胆,勾践才成就帝业。很多时候,磨难和痛苦是一把双刃剑,它让弱者磨损意志,让强者成就伟大。今天,我们把阅读的视角转向欧洲,去拜访一位天才的音乐家--贝多芬,去听一听他那摄人心魄的呐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板书: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二、知识介绍:(教学课件)
1.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思想家,人道主义者。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他出身一个中产家庭,从小身体虚弱,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接受良好的教育。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并从事文艺创作。罗曼罗兰极其擅长写人物传记,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2.傅雷:
傅雷(1908.4.7—1966.9.3)文学翻译家。上海市南人。曾在上海天主教创办的徐汇公学读书,因反迷信,言论激烈,被学校开除。
1927年冬离沪赴法,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留学期间游历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
1931年秋回国后,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翻译态度严谨。
“文化大革命”期间,58岁的翻译大师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凌辱,坐在自己的躺椅上吞服了巨量毒药,辗转而亡。两小时后,他的夫人朱梅馥也随即上吊自杀。
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它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传记是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文学形式。人物传记阅读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频繁出现,设题方式如下:
1、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主人公的?
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3、理解句子的含义。
4、怎样评价主人公?
5、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
针对这些题型设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本文:
①阅读全文,概括人物的主要事迹。
②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③思考人物品质给人的启迪。
④个性化解读人物品质,并拓展延伸。
(按照以上方法和思路,我们进入文本阅读。)
三、文本学习:
(一)整体感知,筛选关键信息。
1、提问:这篇文章篇幅较长,但思路比较清晰,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概括传主的经历。(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泛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列出提纲梗概。)【记叙顺序及主要事件】全文共70小节,评述传主经历大致可分为五部分:
1)(1—4) 1770年—1788年贝多芬童年及家境生活的最初20年。
2)(5—24) 1789年—1809年贝多芬的大学、爱情生活及其创作。
3)(25—33) 1810年—1815年贝多芬与歌德的交往及第七、第八交响曲创作时期。
4)(34—66) 1816年—1827年贝多芬最悲惨的时期及其第九交响曲等创作。
5)(67—70)作者的评价。
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贝多芬的?
【课件展示】全文共70小节,介绍了以下内容:
外貌特征、出生背景、童年回忆、爱情经历、亲情体会、身体素质、物质生活、创作成果
(二)分析人物的肖像描写,把握人物的品质特征。(思考与探究2)
1.课文第一段主要描写贝多芬的肖像,找生读课文第一段。
思考:这段肖像描写抓住了哪些特征?
【课件展示】
身材:短小臃肿,外表结实,运动家般的骨骼(强健,旺盛的生命力)
脸色:土红到黄黄的(病态)
额角:隆起而宽广
头发:浓密而逆立(不修边幅、倔强不屈)
眼神:威力而有犷野的光(孤僻冷峻)
鼻子: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
牙床:结实得厉害
嘴巴:细腻而下唇前突
表情:忧郁,哀伤
明确:从宽广的额角,狂野的头发,有穿透力的目光,到又短又方的鼻子,结实的牙床,作者细致地雕刻了贝多芬特异的相貌。这些描写与其说是追求一种外部的真实,不如说是在尽力再现内在的真实,再现贝多芬非凡的个性和气质。
第一段独立成段,统领全文,刻画了一个强悍有力、躁动不宁、令人震慑的艺术家形象:特异的相貌,大师的风范。
2.提问:除了第一段的肖像描写,还有哪些地方有肖像描写?
明确:课文7小节:贝多芬在画上显得很年青,似乎不到他的年纪,瘦削的,笔直的,高领使他头颈僵直,一副睥睨一切和紧张的目光。他知道他的意志所在;他相信自己的力量。
这是贝多芬年轻时的一幅肖像,此时的贝多芬尚未经受苦难的折磨,因此“僵直的头颈”“睥睨一切”的目光,都生动刻画出贝多芬的自信。
(3)课文32小节:狮子般的脸上,牙床紧咬着,刻画着愤怒与苦恼的皱痕,但表现得最明显的性格是他的意志,早年拿破仑式的意志:“可惜我在战争里不像在音乐中那么内行!否则我将战败他!”
这是一个特定时期的肖像,他受着独立战争的鼓动,对于民族的独立,他有着坚定的意志,狮子般的脸,紧咬着的牙床,都能体现出来。
3.外表给人一种高傲的感觉,他的内心也是如此吗?(不是,内心是忧郁内向的。慈悲的)
哪句话体现了他慈悲的情怀?
(明确:他在给朋友韦该勒的信中表达了慈悲的情怀:“譬如我看见一个朋友陷于窘境:倘若我的钱袋不够帮助他时,我只消坐在书桌前面;顷刻之间便解决了他的困难……你瞧这多美妙。”他觉得能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幸福、很高兴、很美妙的事情。
“我的艺术应当使可怜的人得益。”由此,我们又看到了猛狮的另一面:温柔平和,善良慈悲。)
4.从这些肖像描写可以看出贝多芬怎样的性格和气质?
(明确:性格倔强,意志坚定、外表强悍有力、内心慈悲善良,这也是他在坎坷的人生中战胜悲苦的资本。)
第二课时
讨论探究,概括人物事迹。
一、【具体事件】贝多芬在他的一生中都经历了哪些磨难和挫折呢?
(1)贫穷的出生。(P69)
(2)艰苦(不幸)的童年。(P69)
(3)早年丧母。(P69)
(4)失聪的双耳。(P71,P78)
(5)破灭的爱情。(P72,P75)
(6)重病缠身的身体。(P71)
(7)无情义的侄子。(P80)
二、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这些磨难和挫折的?
物质生活窘迫
身体残疾多病
精神孤独无依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童年的不幸、双耳失聪的痛苦、失去爱情的忧伤、重病缠身肉体折腾,但是他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屈服。在这悲苦的深渊里,他选择了抗争,他抗争的形式是什么?(创作音乐。)
三、【具体成就】他都创作了哪些音乐呢?
《七重奏》《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乐》
《月光曲》《英雄交响乐》《第五交响乐》
《第四交响乐》《田园交响乐》《第七交响曲》
《第八交响乐》《第九交响曲“合唱”》
四、在音乐里他竭力想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欢乐。从事于讴歌欢乐,他要一生歌唱欢乐。这是他毕生的计划。能让他战胜苦难、面对凄苦、追求欢乐的是一种“力”,是创造的“力”,克服人生苦难的“力”,与命运抗争的“力”,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不同于常人的精神---不屈不挠的大无畏精神。)
五、了解了贝多芬的事迹之后,你认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用灵魂创作音乐的天才;对侄子像儿子一样的慈善家;世界没有给他欢乐,却创作欢乐给予世界的大师;是与命运抗争的强者;是战胜了平庸和痛苦的英雄。)
第三课时
一、评论的特点
1.在课文的结尾作者用诗化的语言总结了贝多芬的一生,认为他的一生是“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童年的不幸、双耳失聪的痛苦、失去爱情的忧伤、重病缠身肉体折腾,但是他始终在奋斗、在抗争,在寻求欢乐,并在自己的音乐领空中创造欢乐;贝多芬毕生的计划是讴歌欢乐,把歌唱欢乐作为他某一大作品的结局,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