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1
服务经济 服务 服务的分类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2
服务经济
服务经济是指服务经济产值在GDP中的相对比重超过60% 的一种经济状态,或者说,服务经济是指服务经济中的 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就业人数中的相对比重超过 60%的一种经济态势。
现代服务经济产生于工业化高度发展的阶段,是依托信 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经济的 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区域现代化、国防化和竞争力的 重要标志之一,是区域经济新的极具潜力的增长点。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BPM5) 在“服务”概念上沿 用《1993国民账户体系》(1993SNA)中服务的概念。明确 区分了国际服务交易和收入交易,从而使得基于国际收支 的定义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定义统一起来。
BPM5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在“经常项目”中的“服务”子
项却记录了某些货物在内,在一些情况下,“货物”项下
巴斯夏(《和谐经济学》): “这(劳务)是一种努力,对于甲来说,劳务是他付出的努力,对于 乙来说,劳务则是需要和满足“ 1、劳务必须含有转让的意思,因为劳务不被人接受也就不可能提供; 2、劳务包含努力的意思,但不去判断价值同努力是否成比例; 3、服务也是资本,是物; 4、衡量服务有两个尺度:一是提供服务的人的努力和紧张程度;二是
研发、设计、
技
娱乐休闲、旅游、
术咨询、会计、 文化艺术、饮食、
法律、工程和 房地产、医疗、
建
教育
筑服务、广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政府服务、公益服务、 义务教育、社会福利部
门、公立医院等
特点
收入弹性 劳动生 产率
可以实现标准化 不明确
可以提高
就业
吸纳能力不强
资本和技术密 集性质
资本和技术密集
难以实现标准 化
不明确
难以提高
服务提供国的服务收入。
11
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 者通过在其他任何成员方境内建立商业实体提供服务,其 特点是服务者跨越国界,在服务接受国实施直接投资。如 一国企业或学校到他国直接开办独资或合资学校、培训机 构等,这些学校或机构在当地收费,并把赢利汇回母国。
9
(2)《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中服务的定义 《手册》基本上尊重1993SNA中服务的定义,但在统计
范围上比BPM5更忠实于1993SNA关于服务的定义,因为 它尽量排除混杂在服务中的商品部分,如旅行者购买的 自用商品放在了“备忘项目”中,通过其他类似的处理 将这些商品从服务中分离出来。
10
(3)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服务的定义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于1994年4 月签订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onTrade in Services,简称GATS)。GATS把国际服 务贸易定义为以四种方式提供的服务:
跨境提供服务——指从一成员方在其境内向任何其他成 员方境内提供的服务,其特点是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消费
自然人移动——指一成员方的自然人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 内提供的服务,该自然人并不取得法人资格。其特点是服 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并暂时居住在服务消费国。如 外籍教师来华任教,中国教师或科研人员到国外学校或科 研机构就职等,回国时把他们的薪酬带回母国。
7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1)在国民经济核算(SNA)和国际收支统计(BOP)中服务的 定义
按照SNA的观点,对外贸易是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 交易,因此服务贸易就是发生在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 间的服务产品的交易。其中,服务的出口由常住单位向非 常住单位进行服务的销售、易货交易或赠与所组成,而服务 的出口则由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那里进行服务的购买、 易货交易或赠与的接受所组成。
者分别处于不同的国家。如通过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
形式提供的教育服务,或为境外机构提供信息等,由服 务提供方跨境收取服务费用。
境外消费——指在一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的服
务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其特点是服务消费者必须进入服
务提供国。如一国人员到他国的学校或科研机构留学、
进修与学术访问等,相关人员在国外期间的消费,成为
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也称作中间(投入服务)。 消费者服务——消费者在私营市场购买的服务。 政府服务——主要是由政府为消费者使用而提供的服务。
5
类型
生产者服务
消费者服务
政府(社会)服务
功能 需求性质
满足厂商的生产需求 中间需求
满足个人最终需 求
最终需求
提供公共产品 最终需求和中间需求
行业细类
交通、物流、批 发、信息服务、 金融保险、会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经历着一场结构性的变 革,对于这一变革,美国经济学家维克托·福克斯 (Victor R. Fuchs)在1968年称之为“服务经济”。富克 斯认为美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进入了服务经济社会。
3
服务
萨伊(法国古典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概论》): 无形产品(服务)同样是人类劳动的果实,是资本的产物。
吸纳能力较强 且
人才高端化
人力资本密集
个性化、人性化
难以标准化
较高
较高
难以提高 吸纳能力强 劳动力密集
不明确。因为该服务不
存在市场意义上的价格。
同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关系不大,主要受政府
功能定位和财政收入的
影响
6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发展的背景 三、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发展阶段 四、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五、我国服务贸易统计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又不加区别地记录了某些服务费用。
8
BMP5把国际服务贸易界定为某一经济体中居民和非居 民之间进行的服务贸易。
界定是否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标准体现的是一种属地原 则
居民、非居民是以“经济中心所在地”为标准来确定 的
地——指某经济机构单位的“经济中心”所在的“经 济领地”
服务贸易的提供方、接受方(消费者)的经济中心地 在同一个经济领地(通常为主权国)内,该交易记录 为该主权国的国内服务贸易,如果不在同一国家内, 该服务交易应记录在交易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而成为国际服务贸易。
获得服务的人摆脱的努力和紧张程度。
美国经济学家V·富克斯的定义 服务就在生产的一刹那间消失,它是在消费者在场参与的情况下
提供的,它是不能运输、积累和储存的,它缺少实质性。
服务的特征:无形性、难以储存的、异质性
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
4
服务的分类
格鲁伯和沃克(1993): 生产者服务——生产者在私营市场购买的服务,用于商品
1
服务经济 服务 服务的分类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2
服务经济
服务经济是指服务经济产值在GDP中的相对比重超过60% 的一种经济状态,或者说,服务经济是指服务经济中的 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就业人数中的相对比重超过 60%的一种经济态势。
现代服务经济产生于工业化高度发展的阶段,是依托信 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经济的 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区域现代化、国防化和竞争力的 重要标志之一,是区域经济新的极具潜力的增长点。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BPM5) 在“服务”概念上沿 用《1993国民账户体系》(1993SNA)中服务的概念。明确 区分了国际服务交易和收入交易,从而使得基于国际收支 的定义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定义统一起来。
BPM5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在“经常项目”中的“服务”子
项却记录了某些货物在内,在一些情况下,“货物”项下
巴斯夏(《和谐经济学》): “这(劳务)是一种努力,对于甲来说,劳务是他付出的努力,对于 乙来说,劳务则是需要和满足“ 1、劳务必须含有转让的意思,因为劳务不被人接受也就不可能提供; 2、劳务包含努力的意思,但不去判断价值同努力是否成比例; 3、服务也是资本,是物; 4、衡量服务有两个尺度:一是提供服务的人的努力和紧张程度;二是
研发、设计、
技
娱乐休闲、旅游、
术咨询、会计、 文化艺术、饮食、
法律、工程和 房地产、医疗、
建
教育
筑服务、广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政府服务、公益服务、 义务教育、社会福利部
门、公立医院等
特点
收入弹性 劳动生 产率
可以实现标准化 不明确
可以提高
就业
吸纳能力不强
资本和技术密 集性质
资本和技术密集
难以实现标准 化
不明确
难以提高
服务提供国的服务收入。
11
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 者通过在其他任何成员方境内建立商业实体提供服务,其 特点是服务者跨越国界,在服务接受国实施直接投资。如 一国企业或学校到他国直接开办独资或合资学校、培训机 构等,这些学校或机构在当地收费,并把赢利汇回母国。
9
(2)《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中服务的定义 《手册》基本上尊重1993SNA中服务的定义,但在统计
范围上比BPM5更忠实于1993SNA关于服务的定义,因为 它尽量排除混杂在服务中的商品部分,如旅行者购买的 自用商品放在了“备忘项目”中,通过其他类似的处理 将这些商品从服务中分离出来。
10
(3)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服务的定义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主持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于1994年4 月签订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onTrade in Services,简称GATS)。GATS把国际服 务贸易定义为以四种方式提供的服务:
跨境提供服务——指从一成员方在其境内向任何其他成 员方境内提供的服务,其特点是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消费
自然人移动——指一成员方的自然人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 内提供的服务,该自然人并不取得法人资格。其特点是服 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并暂时居住在服务消费国。如 外籍教师来华任教,中国教师或科研人员到国外学校或科 研机构就职等,回国时把他们的薪酬带回母国。
7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1)在国民经济核算(SNA)和国际收支统计(BOP)中服务的 定义
按照SNA的观点,对外贸易是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 交易,因此服务贸易就是发生在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 间的服务产品的交易。其中,服务的出口由常住单位向非 常住单位进行服务的销售、易货交易或赠与所组成,而服务 的出口则由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那里进行服务的购买、 易货交易或赠与的接受所组成。
者分别处于不同的国家。如通过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
形式提供的教育服务,或为境外机构提供信息等,由服 务提供方跨境收取服务费用。
境外消费——指在一成员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方的服
务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其特点是服务消费者必须进入服
务提供国。如一国人员到他国的学校或科研机构留学、
进修与学术访问等,相关人员在国外期间的消费,成为
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也称作中间(投入服务)。 消费者服务——消费者在私营市场购买的服务。 政府服务——主要是由政府为消费者使用而提供的服务。
5
类型
生产者服务
消费者服务
政府(社会)服务
功能 需求性质
满足厂商的生产需求 中间需求
满足个人最终需 求
最终需求
提供公共产品 最终需求和中间需求
行业细类
交通、物流、批 发、信息服务、 金融保险、会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经历着一场结构性的变 革,对于这一变革,美国经济学家维克托·福克斯 (Victor R. Fuchs)在1968年称之为“服务经济”。富克 斯认为美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进入了服务经济社会。
3
服务
萨伊(法国古典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概论》): 无形产品(服务)同样是人类劳动的果实,是资本的产物。
吸纳能力较强 且
人才高端化
人力资本密集
个性化、人性化
难以标准化
较高
较高
难以提高 吸纳能力强 劳动力密集
不明确。因为该服务不
存在市场意义上的价格。
同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关系不大,主要受政府
功能定位和财政收入的
影响
6
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一、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二、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发展的背景 三、国际服务贸易统计的发展阶段 四、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方法 五、我国服务贸易统计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又不加区别地记录了某些服务费用。
8
BMP5把国际服务贸易界定为某一经济体中居民和非居 民之间进行的服务贸易。
界定是否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标准体现的是一种属地原 则
居民、非居民是以“经济中心所在地”为标准来确定 的
地——指某经济机构单位的“经济中心”所在的“经 济领地”
服务贸易的提供方、接受方(消费者)的经济中心地 在同一个经济领地(通常为主权国)内,该交易记录 为该主权国的国内服务贸易,如果不在同一国家内, 该服务交易应记录在交易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而成为国际服务贸易。
获得服务的人摆脱的努力和紧张程度。
美国经济学家V·富克斯的定义 服务就在生产的一刹那间消失,它是在消费者在场参与的情况下
提供的,它是不能运输、积累和储存的,它缺少实质性。
服务的特征:无形性、难以储存的、异质性
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
4
服务的分类
格鲁伯和沃克(1993): 生产者服务——生产者在私营市场购买的服务,用于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