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相关习题
一、导入案例:
香港某上市地产集团在某省投资设立一外商独资企业。该公司投资的项目为大型综合购物广场,通过挂牌出让的方式,以5.7亿元人民币投得面积达52600平方米的黄金地块,计划投资约25亿元人民币。2007年2月,该公司与土地部门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部分合同条款如下:出让土地面积52600平方米,土地级别为商业一级土地出让年限为50年,自领取该宗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之日起算。由于甲方(即土地部门)的过失或不可抗力致使乙方延期使用该宗地,出让期限相应顺延。该宗地的净地成交价款为人民币五亿柒仟万元。甲方负责于2007年7月31日或以前完成该宗地的全部土地整理(包括拆迁和平整及安置补偿等)工作,并将该宗地以净地(完成全部土地整理包括拆迁和平整及安置补偿等)的状态交付予乙方。
思考:
1.请用经济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分析香港上市地产集团与土地部门签订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2.该案例中的“不可抗力”是行为还是事件?并举例说明。
二、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条件相关案例
案例:012年2月,某服装厂采取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手段,少缴应纳税款5万元,某县税务局对其处以10万元的罚款。请问:在服装厂和税务局之间是否形成了法律关系?形成该法律关系应当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分析:某服装厂和税务局之间被税收征管法调整后,形成了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具备了三个条件:一是有法律规范依据,即税收征管法的规定;二是有经济法主体,即服装厂和税务局;三是有法律事实出现,该法律事实是服装厂的违法行为。
三、思考与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事件的是( )
A.盗窃
B.偷税 D.战争
C.合同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法人财产权属于经济权利的内容
B.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的客观现象称为法律事实
C.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都可能引起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D.罚款既属于行政处罚,又属于民事处罚
3.下列各项中,属于刑罚中的附加刑的是( )
A.没收财产
B.罚款
C.赔礼道歉
D.开除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
A.荣誉称号
B.著作权
C.阳光
D.有价证券
(二)多项选择题
1.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主要包括( )
A.布场主体调控关系 B市场运行调控关系
C.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D社会保障关系
2.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
A.荣誉称号
B.农村承包经营户
C.个人独资企业
D.个体工商户
3.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终止的条件的是( )
A.经济法律规范的颁布和实施 B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C法律事实的出现 D.经济法律关系客体
4.下列各项中,属于承担民事责任形式的有()
A恢复原状 B.罚金 C.赔偿损失 D.赔礼道歉(三)判断题
1.经济法是调整所有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2.专利权只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不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
3.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所确认的当事人之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
4.经济职权不得随意放弃,但可以转让。( )
(四)思考题
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
2.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3.什么是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我国法律赋予经济法主体哪些经济权利?
4.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条件是什么?
5.什么是法律事实?行为和事件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