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军事思想篇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 第二章:军事思想

军事理论 第二章:军事思想

4、反映了战争问题上的朴素唯物论和 辩证法 (1)在对战争认识的问题上,冲 破“鬼神论”和“天命论”
(2)把客观因素作为决定战争胜 负的基础 (3)注意到时间和空间在军事上 的作用
4、反映了战争问题上的朴素唯物论和 辩证法 (1)全面地观察问题 (2)认识到战争各种矛盾的两个 方面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的 (3)认识到主观因素在战争中的 作用
1、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
(2)在注重道的同时,其它四个因素也 不可忽视
天:天候。“天者,阴阳、寒署、时刻也。”
地:地理。“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将帅。“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军队的各种法规制度。“法者,曲制、官道、 主用也。”
2、揭示了“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的 普遍军事规律
4、《军事家毛泽东:我的一生是在打仗中度过的》, 谭一青、袁德金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5、《历史与战略:中西军事史新论》,钮先钟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
一、军事思想的概念
二、军事思想发展简史
三、《孙子兵法》简介
一、军事思想的概念
(一)军事思想的定义 (二)军事思想的特征 (三)军事思想的分类
第二章:军 事 思 想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初
步掌握我军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我
军的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树立科学的战争和方法论。
本章主要内容
军事思想概述 毛泽东军事思想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参考书目
1、《孙子兵法》,孙武著(必读)
2、《战争论 》, (德)克劳塞维茨著, 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 2003 3、《国防与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 》,牛力, 邱桂金 主编,解放军出版社, 2004

军事理论之军事思想

军事理论之军事思想

军事理论课·军事思想
对国防的理性认识
国防建设 国防斗争 武装力量建设 战场建设 国防的性质与类型 国防法规
后备力量建设
国防科技研究 国防教育 国防建设与政治、经济、 外交、周边环境的关系等
国防动员
国防工业建设
国防政策
军事理论课·军事思想
2、军事思想的基本特点
1、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军事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3、军事思想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军事理论课·军事思想
毛 泽 东
军事理论课·军事思想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概念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
军事理论课·军事思想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概念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 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
军事理论课·军事思想
(二)军事思想的内容
1、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2、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军事理论课·军事思想
1、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1)哲学层次:即认识论方法论层次,解决 战争和军事问题的认识论方法论; (2)军事实践基本指导方针层次:即具体规 定战争指导、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实践活动 遵循的方针原则。


1、军事思想与哲学的关系。 2、掌握无产阶级战争观和方法论。 3、用无产阶级战争观分析当前国际军事形势。
军事理论课·军事思想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一、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 二、军事思想体系与内容
军事理论课·军事思想
一、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国家的产生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一定政 治目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武装斗争的军队就产生 了。为了赢得武装斗争的胜利,人们不断研究战争 及与之相关的军队、国防等活动和问题,经过了长 期的历史积淀,人们逐渐得到了关于战争的根源、 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形成了对于战争及有关的军事 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军事思想。

《军事理论》第二章 军事思想

《军事理论》第二章 军事思想

12、把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且在第三世界国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答案 所选答案:B .毛泽东军事思想 正确答案:B .毛泽东军事思想问题 221、《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答案所选答案:[未给定] 正确答案:B .孙武问题 310、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有 答案所选答案: [未给定] 正确答案:A .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B .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D .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问题 410、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 答案所选答案:[未给定] 正确答案:B .人的因素问题 528、从古到今发生的战争的基本起因和根本目的最终是为了 答案所选答案: [未给定]正确答案:D .经济利益问题 616、哪一项不符合邓小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思想方法 答案所选答案:[未给定]正确答案:D .可以适当牺牲国家主权以求和平问题 79、《战争论》的作者是 答案所选答案:[未给定] 正确答案:A .克劳塞维茨问题 84、关于《战争论》的评价正确的有 答案所选答案: [未给定] 正确答案:A .既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著作B .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来源之一D .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问题 91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精髓是 答案所选答案:[未给定]正确答案: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问题 1011、“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形象地说明 答案所选答案: [未给定] 正确答案:B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问题 1124、我党领导的人民战争在指导艺术和作战方法上表现的突出特点是 答案所选答案:[未给定] 正确答案:B .灵活机动问题 127、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答案所选答案: [未给定] 正确答案:A .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总目标的论述B .战争与和平理论的发展C .军事战略的调整与发展问题 1325、把战争目的和作战手段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原则 答案所选答案:[未给定]正确答案:C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问题 148、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答案所选答案: [未给定] 正确答案:A .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C .未来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仗的问题D.围绕“打得赢,不变质”创新和发展我党我军的军事指导理论问题1529、既不能因为军队的现代化程度提高了,就完全照搬别人的军事理论,也不能因为还是打人民战争,就原封不动地照搬过去的一套战略战术。

军事理论第二章(军事思想)

军事理论第二章(军事思想)

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
一、科学涵义
1、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与 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 产物。 2、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经验 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 3、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 成部分。 4、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 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内容
(一)战争观 战争是解决阶级民族国家政治集 团之间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二)战争认识论与方法论 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三)人民军队的建设理论 1、政治建设思想 核心内容是党指挥枪、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 2、民主建设思想 有秩序有领导的民主 3、战斗力建设思想 (四)、人民战争理论思想 (五)、国防建设理论
(四)军队建设理论 1、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和指导原则 2、强调新时期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 3、坚持质量建军,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三、地位作用
1、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是最富有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2是新时期我国国防与军队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新时期国防现代化建 设 1、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 济建设的关系 2 2、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现代化国防 3、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 强全民国防观念。 二 指导作用 是继之后我国国防和军队建 设的最新科学指南。
第五节胡锦涛军事思想
求真务实精神是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 求真务实 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 要体现,是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加 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的迫切要求,也是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加强部队 全面建设的现实需要。 要把从严治军 从严治军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工 从严治军 作紧抓不放。要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在加强 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在 抓基层、打基础上下功夫,在克服形式主义、官僚 主义上下功夫,把从严治军真正落到实处。 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心系基层、情系官兵,真心实意 以人为本 地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各级要坚持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信 息化条件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治军带兵的 特点和规律,不断总结新经验,增强新本领,实现 新进步。

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

第二课军事思想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一、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二、军事思想体系与内容一、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随着国家的产生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一定政治目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武装斗争的军队就产生了。

为了赢得武装斗争的胜利,人们不断研究战争及与之相关的军队、国防等活动和问题,经过了长期的历史积淀,人们逐渐得到了关于战争的根源、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形成了对于战争及有关的军事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军事思想。

军事理论课·军事思想人类对军事问题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革、战争规模的扩大、激烈程度的加剧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而由浅入深的演进过程。

为此,军事思想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逐步提高、成熟、发展、乃至不断创新的过程。

(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二)军事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1、军事思想的含义2、军事思想的基本特点3、军事思想的分类1、军事思想的含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军事思想的基本特点1、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军事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3、军事思想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阶级性军事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在阶级社会中,人们为了各自的阶级利益,所奉行和推荐的军事思想必然反映各个阶级对战争和军队建设的认识和立场。

因此,不同阶级、国家和政治集团必然有不同的军事思想。

时代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战争有着不同的战争形态和战略战术,不同的军队组织原则和编制。

这种不同时代的特征往往最能反映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军事思想所反映的这些特征代表着这一时代的生产力水平。

继承性战争的最大特点就是强制性地要求人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因此,在战争中,人们必须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

历史上所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的军事原则、概念和范畴被流传下来为后人所用,并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

3、军事思想的分类(1)按历史划分: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军事思想。

大学生军事理论第二章军事思想

大学生军事理论第二章军事思想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的主要内容
(一)战争与和平理论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危险依然存
在 3、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4、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
(二)国防建设理论
1、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
充分利用今后较长时间内打仗打不起来的和平环 境,国防建设应在服从国家经济大局的前提下, 抓紧时间集中力量增强综合国力,从根本上提高 我国的国防实力。军队建设以现代化为中心,有 计划、有步骤地加强根本建设,提高军队质量, 从根本上提高军队在现代条件特别是高技术条件 下的防御能力。
全局 (五)提出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六)提出加强军队科学管理 (七)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发展 (八)提出军事训练转变论 (九)提出新的依法从严治军论 (十)提出以人为本的建军治军理念
(二)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在军事领域的集中体现
(三)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新形势下国 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指南
三、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
述的主要内容
(一)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 方针
(二)提出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 (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四)坚持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
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新的世界大战和针对我国的全面战争在较长
时期内打不起来,但诱发局部战争、武装冲 突的因素仍然存在。
积极防御:防御中有进攻,后发制人,持久 和速决相结合,军事和政治相结合。
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思想的地 位和作用
(一)邓小平时期军队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 重要组成部分
(二)邓小平时期军队思想是毛泽东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军事理论基础题《军事思想》章节

军事理论基础题《军事思想》章节

军事理论基础题《军事思想》章节《军事思想》章节一、单选题1、关于军事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A.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B.军事思想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的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

C.军事思想来源于军事实践,不能指导军事实践。

D.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军事思想的分类不正确的是(D)A.按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军事思想。

B.按阶级属性划分,如资产阶级军事思想C.按武器装备发展水平划分,如信息化时代军事思想D.按军事领导人划分,如毛泽东军事思想3、那部著作属于外国古代军事思想著作(A)A.《高卢战记》B.《共产党宣言》C.《制空权》D.《机械化战争论》4、哪一部作品不属于我国古代军事著作(B)A.《孙子》B.《论持久战》C.《司马法》D.《六韬》5、近现代西方军事思想最主要的特征是(A)A.对先进主战武器的应用给军事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的研究B.对帝国主义时代战争的研究C.对建设无产阶级军队的研究D.对近现代战争战略战术的研究6、冷战时期军事思想的最大特征是以什么为技术标志的(C)A.火药B.机械化武器C.核武器D.信息化武器7、对《孙子兵法》评价不正确的是(D)A.词约意丰,博大精深,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B.在军事哲理方面,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C.存有糟粕,过分夸大将帅的作用D.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重要来源8、对《战争论》评价不正确的是(C)A.既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著作B.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来源之一C.是西方古代军事理论的顶峰之作D.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9、《战争论》的作者是(A)A.克劳塞维茨B.拿破仑C.斯大林D.艾森豪威尔10、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B)A.武器的因素B.人的因素C.经济的因素D.政治的因素11、“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形象地说明(B)A.战争与经济的关系B.战争与政治的关系C.战争的性质D.战争的规律12、把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且在第三世界国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B)A.孙子兵法B.毛泽东军事思想C.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D.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13、下列哪一种打法不属于积极防御作战(D)A.慎重初战,初战必胜B.实行有利条件下的决战,避免不利条件下的决战C.每战力求有准备,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战D.坚守不出,专心防御1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精髓是(A)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好制度,好作风,好传统C.通过办学校来解决干部问题D.讲究技术,加速改进军队的装备1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这一论断是由谁提出来的。

军事理论PPT课件-军事思想(含古代军事思想)

军事理论PPT课件-军事思想(含古代军事思想)

《军争》《九变》 《行军》《地形》《九地》 《火攻》《用间》
间谍的重要性及应用

孙子十胜论
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强胜论 2、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知胜论 3、运筹帷幄,庙算制胜――先胜论 4、致人而不致人――致胜论 5、谋形造势,以镒称铢――势胜论 6、上兵伐谋,诡道取胜――谋胜论 7、全争全胜,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论 8、因敌致胜,灵活用兵――因胜论 9、文武兼施,恩威并用――治胜论 10、选才任能,五德兼备---将胜论
胜于易胜
见胜不过众人之智,非善之善 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 之善者也。古之所谓善战者, 胜于易胜也……其战胜不忒, 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 者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汉 水
淮水
柏举

凤台
大 别山
江陵 楚 武 汉
柏举之战为孙武指挥的西破强楚的一次战役 蔡

汉 水
淮水
2、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
三个谋略制胜思想
(3)不战而屈人之兵
——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 也…..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 道也。
3、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 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
《军争》《九变》 《行军》《地形》《九地》
《火攻》《用间》
第一篇 《计》 五事、七计 诡道、庙算
五事七计
五事:道、天、地、将、法
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 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诡道取胜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 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 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 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 而劳之,亲而离之。

军事理论第二讲军事思想 ppt

军事理论第二讲军事思想 ppt

课文学习
军 事 思 想 的 本 质
军事思想是 关于战争和国防 基本问题的理性 认识,是人们长 期从事军事实践 的经验总结和理 论概括。 方 法 论 建军指 导思想
战争观
战争指 导思想
课文学习
军事思想的发展动力是军事实践
课文学习
军事实践是军事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军事认识
根 本 动 力 反 思 指 导
课文学习
(三)丰富发展时期(公元前3世纪末—公 元19世纪)
• 即: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朝 代。 《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 《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
课文学习
• 《武经七书》:

返回
《孙子兵法》
课文学习
1、重战、慎战、备战、善战 为核心的战争观。 2、“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的战争指导。 3、以谋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 想。 4、“文武兼施,恩威并重” 的治军思想。
课文学习

军事实践
也不存死之兵 。可亡生大者 不之之事, 察道地也国 ,,,
一、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课文学习
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军事思想的发 展有两个高潮:
一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
二是近代西方
课文学习
形成世界军事思想的两大传统: 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西方近代军事思 想。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是当代世界最伟大的社 会变革,在俄国、中国等国家社会主义、新 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军事 思想。



德皇威廉二世: “早二十年读《孙子兵法》,就不至 于遭受亡国之痛苦了”。
蒙哥马利建议将《孙子兵法》作为世界军事教材。
课文学习
《孙子兵法》在国内的影响

军事理论,第二章,2节,军事思想概述

军事理论,第二章,2节,军事思想概述

1、《孙子》兵法13篇
2、战略思想日语成熟。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指导原则,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有其一”战 略决策楷模,明朝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 缓称王”的方针,骑兵的积极进攻、远程奔 袭的战略思想,汉朝卫青奇用骑兵的战术
3、深化先秦佣兵原则。《李卫公文对》“正 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斗将也,奇正 皆得国之辅也”
4、公元前14世纪末至19世纪 大规模农民起义,民族起义战争,统治者的 平叛战争。出现火器的改进和从外国进的部 分先进兵器。出现水师、炮兵、工兵、技术兵
—— 奔吴隐居,研究兵法 —— 吴国为将,显名诸候 —— 功成名就,飘然归隐
西破强楚,北威齐晋, 南服越人,孙子有力焉。
史记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十三编以”道“为核心 主线,以权谋为经线,以战争的一般进 程为纬线编制而成。 1、论述战争的基本原理。2、论述处理 战争、指挥作战的基本原理、行动方法、 对敌战术、利用环境等作战原则。3、战 争理论、原理原则的结论,是全书的收 官,阐述了贯穿于战争的重要内容即情 报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严刑厚赏
刑 ”
审时而动 量力而行 众可胜寡 强可胜弱
3、以“礼”和“刑”为治军基础
• “礼”主要针对奴隶将军 • “刑”主要针对奴隶士兵
周制五刑
墨刑 (黥面) : 1000条 劓刑 (割鼻) : 1000条 剕刑 (断足) : 500条 宫刑 (去势) : 300条 大辟 (杀头) : 300条
3、丰富发展时期
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13世纪,经历 了秦、汉、隋、唐、宋、元朝。
王朝统一的疆域战争;农民起义;民族侵略和反侵略战争
兵器兵种有了较大的变化,有了 步兵、骑兵、水兵,联合作战。
军事思想发展特点表现为:

军事理论——精选推荐

军事理论——精选推荐

军事理论第⼀篇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P3) 制⽌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领⼟完整和安全⽽进⾏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的活动。

2、国防的根本职能:维护国家安全利益(P3) 主体:主权国家⽀柱:经济任务:维护国家利益⼿段:以军事为后盾,结合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对象:对国家利益构成威胁的⼀切事物3、国防的基本特征:①是多种⽃争⼿段的⾓逐(P4) ②是多种⽃争内容的竞争③注重战争潜⼒的转化④是综合国⼒的抗衡4.综合国⼒:⼈⼒、经济⼒、⾃然资源⼒、政治⼒、科技⼒、民族凝(P3) 聚⼒、国防实⼒。

其中,基础:经济实⼒⽀柱:国防实⼒灵魂:民族凝聚⼒5.国防的类型:(1)扩张型(如美国)指某些经济发达⼤国,为维(P5) 护本国在世界许多地区的利益,奉⾏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打着“防卫”、“⼈道主义”、“维护⼈权”等幌⼦侵犯别国领⼟和主权,⼲涉他国内政,其特点是把本国安全建⽴在别国⾂服的基础上。

(2)⾃卫型(如中国)在国防建设上以防⽌外敌⼊侵为主要⽬的,主要依靠本国⼒量,⼴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持,⼀达到维护本国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联盟型以结盟形式,联合⼀部分国家来弥补⾃⾝⼒量的不⾜。

分为①⼀元体多盟(如美⽇韩)有⼀个⼤国处于盟主地位,其他国家从属于它②多元体联盟(如欧盟) 处于伙伴关系,共同协商防卫⼤计。

(4)中⽴型(如瑞⼠)主要指中⼩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繁荣和安全,严守和平中⽴的国防政策,制定了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

6.现代国防的主要内容:现代国防⼜叫社会国防、⼤国防、全民国防,(P2) 包括武装⼒量建设、国防体制、军事科技和⼯业、国防⼯程、军事交通通信、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国防法规等诸多⽅⾯,是⼀个庞⼤⽽复杂的系统。

7.国防对国家安全和①保护作⽤发展的促进作⽤:②对遏制战争、维护和平具有威慑作⽤(P13) ③对国家发展提供长治久安的促进作⽤8、科学⽂化素质是提⾼整体战⽃⼒的基础。

军事理论_第七课: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军事理论_第七课: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⒊战争是经济的竞赛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则是政治的 基础,因而也是战争的物质基础。战争归根结 底革 命战争还是反革命战争,都是为达到一定政治 目的而采取的暴力手段,而战争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引发各种战争的 基本动因。同时,战争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不仅依赖于经济,同时 又反作用于经济。战争对经济既起破坏作用, 又起促进作用。 毛泽东指出:“战争不但是军事的政治的 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在延安时期,毛泽 东为了使共产党领导的军事力量得以生存,就 提出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口号。
⒋研究和指导战争要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 战争指导至关紧要的问题,就在于能否正确地解决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 的矛盾。 毛泽东指出:多打胜仗,少打败仗的关键,“就在于把主观和客观二者 之间好好地符合起来。” 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是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的根本方法。 ⑴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是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的根本方法。 毛泽东指出:“‘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 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 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 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 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指挥员使用一切 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加以去粗取 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 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 计划,-----这是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 认识情况过程。”“认识情况的过程,不但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前, 而且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后。当执行某一计划时,从开始执行起,到 战局终结止,这是又一个认识情况的过程,即实行的过程。此时,第一 教训中的东西是符合于实况,需要重新加以检查。如果计划和情况不符 合,定下新的决心,把已定计划加以改变,使之适合于新的情况。” 总之,只有使主观认识不断跟上战争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全面地把握 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才能科学地揭示战争的规律,正确地指导战争。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第一章军事思想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概念】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来源于人类的军事实践,又给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在军事实践中接受检验。

产生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和战争实践基础之上。

受到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也同样作用和影响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常运用于政治、经济、外交以及商业竞争和体育比赛等方面【分类】按时代划分: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现代军事思想按阶级性质划分: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按地域和国家划分:外国军事思想、中国军事思想按人物划分:孙子军事思想、拿破仑军事思想、克劳塞维茨军事思想、____军事思想【特点】鲜明的阶级性明显的实践性强烈的时代性突出的继承性丰富的多样性和共同性【过程及内容】? 古代军事思想(两个区域)① 中国·奴隶社会时期(早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夏商西周时期建立了军队,出现了战争,著作《军志》、《军政》标志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封建社会时期(中期)公元前8世纪初到公元前3世纪末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军事思想大发展,孙武《孙子兵法》、吴起《吴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标志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已基本成熟② 地中海一带的沿海国家·奴隶制社会时期(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希腊、古罗马频繁发动战争,产生了丰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军事思想古希腊著作: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远征记》、艾涅《战术》军事思想:1、认识到战争是由根本利害矛盾引起的2、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征服,谋求城邦、国家和霸主地位3、战争的胜败取决于政治、军事、经济、精神等条件,作战前必须对对方进行分析对比4、注意激励士气,建立信心,出其不备古罗马著作:恺撒《高卢战记》、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弗龙蒂努斯《谋略》、奥尼山得《军事长官指南》、韦格蒂乌斯《论军事》军事思想(源于古希腊又有所发展): 1、进一步认识到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2、把军事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而政治又是配合军事行动达成军事目的的手段3、通过外交广泛联盟,孤立对手,恩威并举,实现自己的目的4、主张以进攻为主,防御为辅5、在被迫处于防御地位时力求改变攻防态势,变防御为进攻6、主张建立军队,以物质利益保证军队忠诚,以精神鼓励、严格的纪律保持军队战斗力·中世纪(公元476年到1640年)极大地限制了军事思想的发展,到后期有缓慢发展代表人物:查理大帝、瑞典国王、统帅古斯塔夫二世代表作:东罗马皇帝毛莱斯基《战略学》、李欧《战术学》、意大利马基雅维利《战争艺术》、普鲁士弗里德里希二世《战争原理》《军事典范》军事思想:1、战争被披上宗教外衣,掩盖统治集团间的利益争夺2、初步涉及战略学、战术学概念3、认识到制海权的重要? 近代军事思想(两大体系)①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形成于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代表人物及著作:俄国苏沃洛夫《制胜的科学》、瑞士若米尼《战争艺术概论》《战略学原理》、普鲁士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比洛《新战术》《最新战法要旨》、法国吉贝特《战术通论》、美国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海军战略》② 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主要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军事思想:1、战争和军事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私有制和阶级产生消亡2、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要反对非正义战争,拥护正义战争3、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是战争根源,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4、组织城市工人武装起义,先占领城市,再夺取国家政权5、无产阶级要有自己的新型军队6、无产阶级代表人民利益,有能力条件实行人民战争,强调军队与人民群众相结合7、认识到科学技术进步必然引起战略战术的变革8、战争的奥妙在于集中兵力,主张积极防御,主动进攻,慎重决战,灵活机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两半社会 1、师夷长技,重整军备 2、依靠民众,积极备战 3、避敌之长,匿吾之短 4、以弃为守,诱敌入险 ? 现代军事思想① “空中战争”理论(空军制胜论)意大利的杜黑、美国的米切尔、英国的特伦查德杜黑《制空权》② “机械化战争”理论(坦克制胜论)英国的富勒、奥地利的艾曼斯贝格尔、法国的戴高乐、德国的古德里安、英国的利德尔·哈特③ “总体战”理论德国的鲁登道夫《总体战》④ “核武器制胜论”理论美国英法日德俄罗斯中国【指导作用】1、军事实践的行动指南2、研究各门军事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方法3、对其他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二节 ____军事思想【定义】____创建的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军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____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我军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军事实践的指导方针【代表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产生的主要标志】1、中国革命道路思想的确立——武装斗争2、武装斗争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3、人民军队思想的提出4、农村革命根据思想的确立5、游击战基本原则的制定——“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诱敌深入”、“运动中歼灭敌人” 【三种作战形式】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主要内容】包括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国防建设理论五个部分△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是____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人民战争思想是____军事思想的核心战争的起源:私有制战争的根源:压迫阶级和剥削阶级(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贪婪的本性) ? 人民军队思想① 性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党指挥枪”——中共领导下的执行无产阶级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②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 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④ 三大民主制度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⑤ 严格管理⑥ 建设方向? 人民战争思想(核心)定义: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特征:战争的正义性、战争的群众性理论基础:1、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2、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3、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必要条件主要内容:1、坚决依靠人民,充分动员人民2、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3、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4、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斗争形式紧密配合5、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实行主力兵团(野战军)、地方兵团(地方军)与游击队、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战略战术:1、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2、保存自己,消灭敌人3、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历史地位】1) 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3) 我国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指南孙子兵法以“计”为首篇,主要论述研究和谋划战争的重要性,阐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提出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军事名言作战篇“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思想“因粮于敌”等作战原则谋攻篇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规律第二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人民战争思想
一、人民战争思想概念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关于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进行革命战争、夺取战争胜利问题的理性认识,是毛泽东军 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民战争的基本概念
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 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基本属性:正义性
五、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把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是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 义军事理论宝库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 战争观与方法论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
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主要回 答了战争是什么,即战争的基本性质和人们对战争所采取的态度 等一系列关于战争的根本问题。 (一)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二)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三)战争是经济的竞赛 (四)用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
二、无产阶级必须建立自己的新型人民军队
(一)依靠军队进行暴力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 (二)中国革命必须建立和掌握革命军队
三、人民军队的宗旨和任务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二)战争队、工作队、生产队是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
四、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一)确立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党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保证 2、党的领导是通过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实现的 (二)建立强有力的革命政治工作 1、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 2、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原则、军民一致原则、瓦 解敌军和宽待俘虏原则 (三)实行三大民主,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实行政治、军事、经济三大民主 2、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1)一切行动听指挥;(2)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3)一切缴械要归公 八项注意:(1)说话和气;(2) 买卖公平;(3)借东西要还;(4)损坏东西要赔;(5)不 打人骂人;(6)不损害庄稼;(7)不调戏妇女;(8)不虐 待俘虏 (四)加强“三化”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
二、研究和指导战争的方法论
(一)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认识战争规律 (二)研究和指导战争必须着眼于其特点,着眼其发展 (三)研究和指导战争,要关照全局,把握关节 (四)研究和指导战争,要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
第三节 人民军队思想
一、人民军队思想的含义
人民军队思想,是毛泽东关于建设一支由无产阶级政党领 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的新型人民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章 新时期党的 军事指导理论
• 第一节 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 科学内涵 • 第二节 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 形成发展 • 第三节 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 主要内容 • 第四节 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 地位作用
第一节 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二、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一脉相成的中国特色军事理论 三、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不断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军事理 论 四、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军事理论创新 成果的综合反映
军事思想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军事思想概述 毛泽东军事思想 新时期党的军指 导理论
第一章 军事思想概述
• 第一节 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三节 军事思想的作用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一、军事思想的定义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 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揭示战争的本质、战争的基本规律以及进行 战争的指导规律,阐明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从总 体上反映研究战争的军事问题的成果。
军事思想的研究对象: 战争与军事分: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现代军事思想 按阶级性质分: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 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按地域和国家分:外国军事思想、中国军事思想 按人物分:孙子军事思想、拿破仑军事思想、克劳塞维茨军 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等等
第三节 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战争与和平理论
(一)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难以避免 (二)局部战争和争夺霸权及强权政治是世界不安宁的主要根源 (三)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治,维护世界和平 (四)倡导新安全观,推动和谐世界构建 (五)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 (六)信息化局部战争成为当今和未来的基本战争形态
三、军事思想的内容
军事哲学问题:战争问题、军事问题、认识论和方
军事思想
法论 军事实践基本知道原则问题
四、军事思想的特征
阶级性 时代性 继承性
第二节 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代军事思想
初步形成阶段(公元17 世纪以前):《军志》 《军政》 基本成熟阶段(公元前 770~前221年): 《孙子兵法》 丰富发展阶段(公元前 221~1840年):《武 经总要(七书)》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本质特征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 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 长期军事实际经验的科学总结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多方面 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 (四)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 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 争的指导思想 (五)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歼灭战的作战方针
(一)实行歼灭战是我军作战的基本方针 (二)歼灭战是实现战争目的的最有效手段 (三)实行歼灭战方针,并不排斥消耗战
四、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的作战形式
(一)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是我军基本作战形式 (二)三种作战形式的巧妙结合和适时转变
五、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法则
(一)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我军作战的基本法则 (二)集中优势兵力,反映了克敌制胜的普遍规律 (三)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原则的运用
二、军事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军事思想的发展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关系为前提 (二)军事思想的来源与发展依赖于军事实践,特别是战争实践 (三)军事思想在激烈尖锐的相互矛盾对抗竞争中发展 (四)军事思想在继承和借鉴优秀成果中发展 (五)军事思想在与哲学思想的相互促进中发展
第二章 毛泽东军事思想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 战争观与方法论 人民军队思想 人民战争思想 战略战术思想
二、军队建设理论
(一)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要适时实行战略性转变 (二)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 (三)要始终坚持和保证军队建设有明确、正确的目标 (四)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深化军队改革 (五)坚持依法治军、坚持从严治军
三、国防建设理论
(一)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防 (二)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服从服务国家建设大局 (三)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四)贯彻全民建设国防的方针
第二节
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形成发展
一、在探索精兵之路中形成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1978.12 ~ 1989.11) 二、在探索军事变革之路中形成了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1989.11 ~ 2004.9) 三、在探索科学发展之路中形成了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 一系列重要论述(2004.9 ~)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初步形成:1927.8 .1~ 1935.1 井冈山时期 (二)科学体系的建立:1935.1 ~ 1945.8 抗日战争时期 (三)丰富和发展:1945年以后 解放战争时期 和平建设时期
四、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
(一)战争观和军事问题的方法论 (二)人民军队思想 (三)人民战争思想 (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五)国防建设思想
第四节 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 的地位作用
一、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 军事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三、新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指导新世纪 新阶段军事实践的理论指南
群众性
三、毛泽东人民战争属性的基本理论观点
(一)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 (二)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 (三)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 (四)兵民是胜利之本 (五)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四、实行人民战争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战争的统一领导 (二)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 (三)发挥人民军队骨干力量的作用 (四)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和“三结合一配合”的组 织斗争 方式 (五)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六)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第五节 战略战术思想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组织目的
(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军事目的 (二)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同一战争目的的两个方面 (三)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基本原则
二、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
(一)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二)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 1、充分准备; 2、后发制人; 3、攻防结合; 4、持久胜敌。
四、军事斗争准备理论
(一)必须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二)必须加速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 (三)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队伍 (四)必须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 模式
五、战略(作战)指导理论
(一)用新时期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统揽全局 (二)坚持人民战争指导思想,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
第一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 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 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 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 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