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水利之都江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澜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 末毁于战火。索桥以木排石墩 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 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 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 现在的桥,下移100多米, 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 桥墩改为混凝土桩。坐落于都 江堰首鱼嘴上,被誉为中国古 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 征的景观。 • 所谓安澜桥,取不畏波澜,安 然过江之意,该桥乃是清嘉庆 年间何先德夫妇所建。
能避免大的破坏,即使遭到一定破坏,也易于修复。
杩槎
杩槎是用长丈余、直径三四 寸之圆木三根,以篾索捆绑 而成。杩槎推臵江中,使槎 脚开张如鼎足形,据需要数 洞连成一线(杩槎单位,一 座俗称为一洞)。杩槎腰间 横作木架,木架上用石笼镇 之,使其深固不摇。其杩槎 迎水一面,自腰以下,用木 条纵横遮拦,外复以疏密两 层蔑笆障水,然后搬运粘土, 沿槎脚筑成一条小路宽的简 易拦水堰,实现断江截流。
岷江河中出土的石人
1974年3月修建外江闸 时,在外金刚堤之西、 安澜索桥之南的外江河 床中发掘出的一个石人, 高2.9米,石像上刻有 铭文:故蜀郡李府君讳 冰,建宁元年闰月戊申 朔廿五日都水椽尹龙长 陈壹造三神石人珍水万 世焉。
三、都江堰的管理维护
•
首先,非常重视都江堰的维护管理,设有专职的管理机 构和官员; • 第二,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农户参与的岁修制度; • 第三,维修管理费用低廉,筑堰原料就地取材有利于自 然资源保护。
卧铁
就地取材,维修费用低廉
• 都江堰岁修中,采用杩槎(用长丈余、直径三四寸之圆木 三根,以篾索捆绑而成)截江断流,采用笼石砌堰,工程 所需原料实行就地取材。 • 采用杩槎和竹笼维修好处 • (1)就地取材,节省资源与费用; • (2)技术简单,如搭积木,人人皆可操作; • (3)竹笼工程多为半透水结构,受水压力容易分散,故
枢纽示意图
• 都江堰在我国水利建筑史上有以 下明显特点: • (1)都江堰采取无坝引水方式, 实现了排、灌两便,在中国乃至 世界水利建设史上都是独具特色 的; • (2)都江堰灌区面积两千多年来 有增无减,在中国古代水利建设 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 (3)都江堰较好地解决了排沙保 堰难题; • (4)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初步形 成了制度化的工程管理维修机制。
二、都江堰枢纽布臵图
(一)三大主体工程
• 鱼嘴、飞沙堰、宝瓶口是都江堰渠首的三大主 体工程,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平平常常、 简简单单,殊不知其中蕴藏着极其巨大的科学 价值,它内含的系统工程学、流体力学等,在 今天仍然是处在当代科技的前沿,普遍受到推 祟和运用,然而这些科学原理,早在二千多年 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就已被运用于实践了。 这是中华古代文明的象征,这是我们炎黄子孙 的骄傲。
飞沙堰溢洪道
飞沙堰,位于鱼嘴分水堤和 宝瓶口的连接部位,是一座 堰顶高出河床仅2米的低堰。 当内江水量过大时,洪水会 就会翻越飞沙堰,自动进入 溢洪道,由外江排走。另外, 根据弯道环流原理,江水中 的泥沙被冲往凸岸,越过飞 沙堰进入外江,飞沙堰的名 称也正是由此而来。
都江堰分沙经验
• • • • 熊达成先生曾研究总结了八点经验 分水分沙,壅水沉沙, 泄流排沙,扎水淘沙, 束水攻沙,行水输沙,
岁修机制
• 都江堰渠首的分水鱼嘴、飞沙堰虽然将大部分泥沙输到外 江下游去了,但仍有一部分沉积在内、外江及渠道中,无 法达到自然的冲淤平衡,需要采用人工清淤的办法来保持 平衡完好。特别是内江河床凤栖窝一带的淤积,如果不清 除,来年春灌就引不到足够的流量。因此,都江堰每年枯 水季节(当年1月至次年4月),采用竹笼、杩搓依次切断内、 外江水流,进行筑堰、淘淤,整修内外江河道、堤岸,称 为岁修。
• 第三次排沙 • 江水中还有的部分泥沙就利用离堆对江水的顶托和宝瓶口 的束水作用, 形成横向漩流,将泥沙回旋到飞沙堰排走, 实现了第三次排沙。
远处是外江,近处 是内江,夏季涨水 时,内江水漫过堤 坝,通过飞沙堰将 多余的江水排到外 江。它还有排淤的 功能。上个世际八 十年代还未修建水 闸,完全靠飞沙堰 实现调水的功能。 右边的河堤的叫金 钢堤。
(二)其他附属设施
• 百丈堤 • 金刚堤 • 平水槽
• 人字堤
百丈堤
• 百丈堤,位于岷江左岸,上起观音岩,下至内江河口上游, 因长百丈而名。用竹笼装卵石筑成。百丈堤的作用是使鱼 嘴上游岷江左边的凹岸变成直岸,使江水顺流,以利鱼嘴 分水和排沙。洪水期,使主流指向外江,减轻洪水对鱼嘴 的冲力;枯水期,使主流指向内江,使内江取水量得到保 证。
飞沙堰工业引水拦水闸
飞沙堰选址
• 既位于虎头岩对岸的下方,又离宝瓶口不远。虎头岩是一 座突出的岩体,可以将内江洪水和水中泥沙导至飞沙堰, 排到外江。宝瓶口有很好的控水作用,即便内江的流量每 秒高达300O立方米,宝瓶口的进水量也在700立方米左右。 这样,洪水就在宝瓶口外形成洄流,使大量的水、沙翻过 飞沙堰,排往外江。
• 输水均沙,御水堆沙 。
三次排沙
• 第一次排沙 • 在渠首分流处,由于内江处在凹岸,外江处在凸岸,根据 这种弯道的水流 规律,表层水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向凸 岸,因此随着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随底层水冲到了 外江,小部分流到内江,实现了第一次排沙。这就叫做 “凹岸引水,凸岸排沙”。
• 第二次排沙 • 利用内江北岸伸向江心的“虎头岩”的“支水向南”的作 用,把流到内江的泥沙逼向位于分水堤尾部的飞沙堰排走, 实现第二次排沙,这叫做“正面引水,侧面排沙” 。
•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都江堰除了灌溉农田之外,还 担负着灌区内城镇供水、防洪、发电、水产、种植、旅游、 生态、环保等多目标综合服务。
生态与水利的和谐发展
• 因高卑之宜,驱自行之势以尽水利而富国饶人,自古有焉; 若夫西门起邺,郑国行秦,李冰在蜀,信臣治穰,皆此道 也。 • ——东汉蔡邕《京兆樊惠渠颂》
宝瓶口进水口
宝瓶口是玉垒山伸向岷江 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 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 水的咽喉。留在宝瓶口右 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 离,故名离堆。宝瓶口宽 度和底高都有极严格的控 制,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几 十条分划,取名水则,那 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
• 在都江堰创建初期,我国正处于青铜与铁器并用时代,当 时火药尚未发明,这要在坚硬的角砾岩山体中开凿一个宽 10多米,深20多米的取水口,实在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工程。 • 晋常璩《华阳国志》记李冰修僰道(今宜宾)时“其崖崭 峻不可凿,乃积薪烧之”,所以推想宝瓶口的开凿也可能 采用了烧石开山的古法。其法乃在岩体上架柴灼烧使之炽 热,然后浇水或醋使之淬裂,再以铁制工具凿去一层,如 此逐层烧凿,反复进行,乃不愁宝瓶口开凿不成。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
——都江堰篇
潘
虹
2010-0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 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 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 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 程。 它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航 运等作用。该工程建于公元前 256年秦昭襄王时期,迄今已有 2260多年的历史了。 2000年11月青城山、都江堰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鱼嘴分水堤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 工程,因其形如鱼嘴 而得名,它昂头于岷 江江心,把岷江分成 内外二江。 西边叫外江,俗称金 马河,是岷江正流, 主要用于排洪;东边 沿山脚的叫内江,是 人工引水渠道,主要 用于灌溉。
分四六,平潦旱
• 是指鱼嘴这一天然调节分流比例的功能。 • 春天,岷江水流量小;灌区正值春耕,需要灌溉,这时岷 江主流直入内江,水量约占六成,外江约占四成,以保证 灌溉用水;洪水季节,二者比例又自动颠倒过来,内江四 成,外江六成,使灌区不受水潦灾害。
鱼嘴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 李冰筑坝的地方并不在今天鱼嘴的位臵,而是在其上游一 公里处的韩家坝沙洲。当年的李冰并没有像今天这样顺水 筑坝分流,而是用装满石头的竹笼阻塞水流,在岷江右侧 筑起横坝,与江心天然沙洲相连,这样逼水东流,进入宝 瓶口。这也就是《益州记》中所说“江至都安,堰其右, 检其左,其正流遂东。” • 公元910年,岷江上面发了特大的洪水,大坝全部倾倒, 倾倒向下游移动了数百丈。 江水携带大量沙石沿江下移 达1公里,砂石在今天的渠首位臵形成沉积,最终形成了 今天的鱼嘴。
金刚堤
• 金刚堤,上起鱼嘴,下至 飞沙堰,靠内江的一侧叫 内金刚堤,靠外江的一侧 叫外金刚堤。《水经注》 已有“金堤”之称,说明 金刚堤的历史相当悠久。 其作用是保护鱼嘴,保证 内、外江分流。
平水槽
• 平水槽,位于分水鱼嘴和飞沙堰之间,是内江的头道旁侧 溢流堰。其作用一方面是溢洪,另一方面能使内江中段保 持一个较低的水位,这个水位与鱼嘴水位之间的落差又产 生较高的流速,对飞沙堰排沙有利。
人字堤
人字堤,位于飞沙堰与离堆间,因堤形如“人” 字而得名。作用是护岸兼溢流,是内江的第三 道旁侧溢洪道,与宝瓶口、离堆和飞沙堰配合 运行,控制内江的洪水量。
(三)都江堰运行情况判断标准——水则
•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 立于水中,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就是说,水位在 石人脚,灌溉不足,灌区会受旱;水位达到石人肩,进入 内江水过多,灌区会受淹。 • 宋代,把水则直接刻到宝瓶口旁边。《宋史· 河渠志》记 载:”记堆之趾,旧续石为水则,则盈一尺,至十而止。 水及六则,流始足用,过则从侍郎堰(飞沙堰)减水河泄而 归于江。岁作侍郎堰,必以竹为绳,自北引而南,准水则 第四以为高下之度。” • 元代水则刻于斗犀台下崖壁上共11画。《元史· 河渠志》称: “水及其九,其民喜,过则忧,没其则则困。“ • 现今水则设于宝瓶口左岸壁上,共24画。春耕用水,50年 代以前要求水位到13画;60年代以后灌溉面积扩大,要求 水位到14画。汛期警戒水位为16画,这时就需采取防洪措 施。
笼石
笼石(又称篓石)是 把竹子剖成三四指 宽的竹篾编制成竹 笼,长度从数尺到 数丈不等。砌堰时 根据设计要求摆放 好竹笼(可平放亦可 竖放),内实以卵石, 层层堆垛而成 。
四、都江堰新貌——水文化旅游开发
• 二王庙 • 安澜索桥 • 伏龙观 • 清明放水节
二王庙
• 所谓二王,即指李冰 父子。
安澜索桥
伏龙观
五、都江堰的可持续发展
• 古代的都江堰,内、外两江灌溉总面积为300余万亩(古代 每亩合今亩五分二厘,相当于今亩156万余亩),至解放前 夕,灌溉面积为200余万亩(今亩),比古代略有发展。解 放以后,经过大力整治扩建,现灌溉面积已扩大到1026万 亩,同时都江堰引水还保证了成都平原的工业发展用水和 数千万人民的生活用水。
岁修标准——
深淘滩,低作堰 水画符,铁桩见
• 清中叶的何焕然所作的《深淘滩低作堰论》一文说,“蜀 守李冰,轸念民依,审度地势,以为欲治水当作堰,欲作 堰必淘滩,盖堰不作,则水无所受,而泛滥无归;作堰而 不淘滩,则水不畅,而冲决无已,故惟堰作而后水可治, 惟滩淘而后堰可作,惟滩深淘而后堰可低作也。” • 深淘滩是指飞沙堰一段、内江一段河道要深淘,深淘的标 准是古人在河底深处预埋的卧铁。岁修淘滩要淘到卧铁为 止,才算恰到好处,才能保证灌区用水。 • 低作堰就是说飞沙堰有一定高度,堰不宜筑得太高,以免 影响飞沙堰的排洪和排沙效果;低到满足内江灌溉水位的 要求。
鱼嘴的位臵
• 历史上鱼嘴的位臵变化极大,上自白沙河口(元1355年), 下至人字堤头(清1786年)。1910年所绘的鱼嘴图已大致在 现在的位臵,1933年地震洪水时全部冲毁,1935年重修时, 从内江往外江移10m。1973年底修外江闸并加固鱼嘴时, 其位臵未动,只是向内江一侧加宽10m,但高度和长度有 所增加。2002年维修加固时,鱼嘴上部又加高了0.15m。 • 在流量小、用水紧张时,为了不让外江40%的流量白白浪 费,采用杩搓截流的办法,把外江水截入内江,使内江灌 区春耕用水更加可靠。1974年,在鱼嘴西岸的外江河口建 成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电动制闸,代替过去临时杩搓工 程,截流排洪,更加灵活可靠。
能避免大的破坏,即使遭到一定破坏,也易于修复。
杩槎
杩槎是用长丈余、直径三四 寸之圆木三根,以篾索捆绑 而成。杩槎推臵江中,使槎 脚开张如鼎足形,据需要数 洞连成一线(杩槎单位,一 座俗称为一洞)。杩槎腰间 横作木架,木架上用石笼镇 之,使其深固不摇。其杩槎 迎水一面,自腰以下,用木 条纵横遮拦,外复以疏密两 层蔑笆障水,然后搬运粘土, 沿槎脚筑成一条小路宽的简 易拦水堰,实现断江截流。
岷江河中出土的石人
1974年3月修建外江闸 时,在外金刚堤之西、 安澜索桥之南的外江河 床中发掘出的一个石人, 高2.9米,石像上刻有 铭文:故蜀郡李府君讳 冰,建宁元年闰月戊申 朔廿五日都水椽尹龙长 陈壹造三神石人珍水万 世焉。
三、都江堰的管理维护
•
首先,非常重视都江堰的维护管理,设有专职的管理机 构和官员; • 第二,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农户参与的岁修制度; • 第三,维修管理费用低廉,筑堰原料就地取材有利于自 然资源保护。
卧铁
就地取材,维修费用低廉
• 都江堰岁修中,采用杩槎(用长丈余、直径三四寸之圆木 三根,以篾索捆绑而成)截江断流,采用笼石砌堰,工程 所需原料实行就地取材。 • 采用杩槎和竹笼维修好处 • (1)就地取材,节省资源与费用; • (2)技术简单,如搭积木,人人皆可操作; • (3)竹笼工程多为半透水结构,受水压力容易分散,故
枢纽示意图
• 都江堰在我国水利建筑史上有以 下明显特点: • (1)都江堰采取无坝引水方式, 实现了排、灌两便,在中国乃至 世界水利建设史上都是独具特色 的; • (2)都江堰灌区面积两千多年来 有增无减,在中国古代水利建设 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 (3)都江堰较好地解决了排沙保 堰难题; • (4)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初步形 成了制度化的工程管理维修机制。
二、都江堰枢纽布臵图
(一)三大主体工程
• 鱼嘴、飞沙堰、宝瓶口是都江堰渠首的三大主 体工程,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平平常常、 简简单单,殊不知其中蕴藏着极其巨大的科学 价值,它内含的系统工程学、流体力学等,在 今天仍然是处在当代科技的前沿,普遍受到推 祟和运用,然而这些科学原理,早在二千多年 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就已被运用于实践了。 这是中华古代文明的象征,这是我们炎黄子孙 的骄傲。
飞沙堰溢洪道
飞沙堰,位于鱼嘴分水堤和 宝瓶口的连接部位,是一座 堰顶高出河床仅2米的低堰。 当内江水量过大时,洪水会 就会翻越飞沙堰,自动进入 溢洪道,由外江排走。另外, 根据弯道环流原理,江水中 的泥沙被冲往凸岸,越过飞 沙堰进入外江,飞沙堰的名 称也正是由此而来。
都江堰分沙经验
• • • • 熊达成先生曾研究总结了八点经验 分水分沙,壅水沉沙, 泄流排沙,扎水淘沙, 束水攻沙,行水输沙,
岁修机制
• 都江堰渠首的分水鱼嘴、飞沙堰虽然将大部分泥沙输到外 江下游去了,但仍有一部分沉积在内、外江及渠道中,无 法达到自然的冲淤平衡,需要采用人工清淤的办法来保持 平衡完好。特别是内江河床凤栖窝一带的淤积,如果不清 除,来年春灌就引不到足够的流量。因此,都江堰每年枯 水季节(当年1月至次年4月),采用竹笼、杩搓依次切断内、 外江水流,进行筑堰、淘淤,整修内外江河道、堤岸,称 为岁修。
• 第三次排沙 • 江水中还有的部分泥沙就利用离堆对江水的顶托和宝瓶口 的束水作用, 形成横向漩流,将泥沙回旋到飞沙堰排走, 实现了第三次排沙。
远处是外江,近处 是内江,夏季涨水 时,内江水漫过堤 坝,通过飞沙堰将 多余的江水排到外 江。它还有排淤的 功能。上个世际八 十年代还未修建水 闸,完全靠飞沙堰 实现调水的功能。 右边的河堤的叫金 钢堤。
(二)其他附属设施
• 百丈堤 • 金刚堤 • 平水槽
• 人字堤
百丈堤
• 百丈堤,位于岷江左岸,上起观音岩,下至内江河口上游, 因长百丈而名。用竹笼装卵石筑成。百丈堤的作用是使鱼 嘴上游岷江左边的凹岸变成直岸,使江水顺流,以利鱼嘴 分水和排沙。洪水期,使主流指向外江,减轻洪水对鱼嘴 的冲力;枯水期,使主流指向内江,使内江取水量得到保 证。
飞沙堰工业引水拦水闸
飞沙堰选址
• 既位于虎头岩对岸的下方,又离宝瓶口不远。虎头岩是一 座突出的岩体,可以将内江洪水和水中泥沙导至飞沙堰, 排到外江。宝瓶口有很好的控水作用,即便内江的流量每 秒高达300O立方米,宝瓶口的进水量也在700立方米左右。 这样,洪水就在宝瓶口外形成洄流,使大量的水、沙翻过 飞沙堰,排往外江。
• 输水均沙,御水堆沙 。
三次排沙
• 第一次排沙 • 在渠首分流处,由于内江处在凹岸,外江处在凸岸,根据 这种弯道的水流 规律,表层水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向凸 岸,因此随着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随底层水冲到了 外江,小部分流到内江,实现了第一次排沙。这就叫做 “凹岸引水,凸岸排沙”。
• 第二次排沙 • 利用内江北岸伸向江心的“虎头岩”的“支水向南”的作 用,把流到内江的泥沙逼向位于分水堤尾部的飞沙堰排走, 实现第二次排沙,这叫做“正面引水,侧面排沙” 。
•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都江堰除了灌溉农田之外,还 担负着灌区内城镇供水、防洪、发电、水产、种植、旅游、 生态、环保等多目标综合服务。
生态与水利的和谐发展
• 因高卑之宜,驱自行之势以尽水利而富国饶人,自古有焉; 若夫西门起邺,郑国行秦,李冰在蜀,信臣治穰,皆此道 也。 • ——东汉蔡邕《京兆樊惠渠颂》
宝瓶口进水口
宝瓶口是玉垒山伸向岷江 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 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 水的咽喉。留在宝瓶口右 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 离,故名离堆。宝瓶口宽 度和底高都有极严格的控 制,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几 十条分划,取名水则,那 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
• 在都江堰创建初期,我国正处于青铜与铁器并用时代,当 时火药尚未发明,这要在坚硬的角砾岩山体中开凿一个宽 10多米,深20多米的取水口,实在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工程。 • 晋常璩《华阳国志》记李冰修僰道(今宜宾)时“其崖崭 峻不可凿,乃积薪烧之”,所以推想宝瓶口的开凿也可能 采用了烧石开山的古法。其法乃在岩体上架柴灼烧使之炽 热,然后浇水或醋使之淬裂,再以铁制工具凿去一层,如 此逐层烧凿,反复进行,乃不愁宝瓶口开凿不成。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
——都江堰篇
潘
虹
2010-0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 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 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 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 程。 它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航 运等作用。该工程建于公元前 256年秦昭襄王时期,迄今已有 2260多年的历史了。 2000年11月青城山、都江堰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鱼嘴分水堤
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 工程,因其形如鱼嘴 而得名,它昂头于岷 江江心,把岷江分成 内外二江。 西边叫外江,俗称金 马河,是岷江正流, 主要用于排洪;东边 沿山脚的叫内江,是 人工引水渠道,主要 用于灌溉。
分四六,平潦旱
• 是指鱼嘴这一天然调节分流比例的功能。 • 春天,岷江水流量小;灌区正值春耕,需要灌溉,这时岷 江主流直入内江,水量约占六成,外江约占四成,以保证 灌溉用水;洪水季节,二者比例又自动颠倒过来,内江四 成,外江六成,使灌区不受水潦灾害。
鱼嘴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 李冰筑坝的地方并不在今天鱼嘴的位臵,而是在其上游一 公里处的韩家坝沙洲。当年的李冰并没有像今天这样顺水 筑坝分流,而是用装满石头的竹笼阻塞水流,在岷江右侧 筑起横坝,与江心天然沙洲相连,这样逼水东流,进入宝 瓶口。这也就是《益州记》中所说“江至都安,堰其右, 检其左,其正流遂东。” • 公元910年,岷江上面发了特大的洪水,大坝全部倾倒, 倾倒向下游移动了数百丈。 江水携带大量沙石沿江下移 达1公里,砂石在今天的渠首位臵形成沉积,最终形成了 今天的鱼嘴。
金刚堤
• 金刚堤,上起鱼嘴,下至 飞沙堰,靠内江的一侧叫 内金刚堤,靠外江的一侧 叫外金刚堤。《水经注》 已有“金堤”之称,说明 金刚堤的历史相当悠久。 其作用是保护鱼嘴,保证 内、外江分流。
平水槽
• 平水槽,位于分水鱼嘴和飞沙堰之间,是内江的头道旁侧 溢流堰。其作用一方面是溢洪,另一方面能使内江中段保 持一个较低的水位,这个水位与鱼嘴水位之间的落差又产 生较高的流速,对飞沙堰排沙有利。
人字堤
人字堤,位于飞沙堰与离堆间,因堤形如“人” 字而得名。作用是护岸兼溢流,是内江的第三 道旁侧溢洪道,与宝瓶口、离堆和飞沙堰配合 运行,控制内江的洪水量。
(三)都江堰运行情况判断标准——水则
•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 立于水中,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就是说,水位在 石人脚,灌溉不足,灌区会受旱;水位达到石人肩,进入 内江水过多,灌区会受淹。 • 宋代,把水则直接刻到宝瓶口旁边。《宋史· 河渠志》记 载:”记堆之趾,旧续石为水则,则盈一尺,至十而止。 水及六则,流始足用,过则从侍郎堰(飞沙堰)减水河泄而 归于江。岁作侍郎堰,必以竹为绳,自北引而南,准水则 第四以为高下之度。” • 元代水则刻于斗犀台下崖壁上共11画。《元史· 河渠志》称: “水及其九,其民喜,过则忧,没其则则困。“ • 现今水则设于宝瓶口左岸壁上,共24画。春耕用水,50年 代以前要求水位到13画;60年代以后灌溉面积扩大,要求 水位到14画。汛期警戒水位为16画,这时就需采取防洪措 施。
笼石
笼石(又称篓石)是 把竹子剖成三四指 宽的竹篾编制成竹 笼,长度从数尺到 数丈不等。砌堰时 根据设计要求摆放 好竹笼(可平放亦可 竖放),内实以卵石, 层层堆垛而成 。
四、都江堰新貌——水文化旅游开发
• 二王庙 • 安澜索桥 • 伏龙观 • 清明放水节
二王庙
• 所谓二王,即指李冰 父子。
安澜索桥
伏龙观
五、都江堰的可持续发展
• 古代的都江堰,内、外两江灌溉总面积为300余万亩(古代 每亩合今亩五分二厘,相当于今亩156万余亩),至解放前 夕,灌溉面积为200余万亩(今亩),比古代略有发展。解 放以后,经过大力整治扩建,现灌溉面积已扩大到1026万 亩,同时都江堰引水还保证了成都平原的工业发展用水和 数千万人民的生活用水。
岁修标准——
深淘滩,低作堰 水画符,铁桩见
• 清中叶的何焕然所作的《深淘滩低作堰论》一文说,“蜀 守李冰,轸念民依,审度地势,以为欲治水当作堰,欲作 堰必淘滩,盖堰不作,则水无所受,而泛滥无归;作堰而 不淘滩,则水不畅,而冲决无已,故惟堰作而后水可治, 惟滩淘而后堰可作,惟滩深淘而后堰可低作也。” • 深淘滩是指飞沙堰一段、内江一段河道要深淘,深淘的标 准是古人在河底深处预埋的卧铁。岁修淘滩要淘到卧铁为 止,才算恰到好处,才能保证灌区用水。 • 低作堰就是说飞沙堰有一定高度,堰不宜筑得太高,以免 影响飞沙堰的排洪和排沙效果;低到满足内江灌溉水位的 要求。
鱼嘴的位臵
• 历史上鱼嘴的位臵变化极大,上自白沙河口(元1355年), 下至人字堤头(清1786年)。1910年所绘的鱼嘴图已大致在 现在的位臵,1933年地震洪水时全部冲毁,1935年重修时, 从内江往外江移10m。1973年底修外江闸并加固鱼嘴时, 其位臵未动,只是向内江一侧加宽10m,但高度和长度有 所增加。2002年维修加固时,鱼嘴上部又加高了0.15m。 • 在流量小、用水紧张时,为了不让外江40%的流量白白浪 费,采用杩搓截流的办法,把外江水截入内江,使内江灌 区春耕用水更加可靠。1974年,在鱼嘴西岸的外江河口建 成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电动制闸,代替过去临时杩搓工 程,截流排洪,更加灵活可靠。